第 3 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 3 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凯[1](2020)在《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出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也应加大探究式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Tournament,简称IYPT)项目是一项面向高中生、以团体对抗为比赛形式的国际性物理实验学术竞赛。该比赛每年一次,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它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为指导思想,其独特的竞赛模式和丰富的开放性物理实验内容为高中物理拓展课程的改革与深化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尝试利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拓展课程理念,结合IYPT项目,设计合理的课程环节,设计开发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并进行实践研究。在中学物理教学领域,研究者们对IYPT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理论研究的,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还在少数。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是对历年的IYPT赛题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将其融入到高中物理拓展课程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可行的教学模式及其课程方案,并将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课程目标的学科课程相比较,IYPT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的。与传统拓展课程相比较,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在分析国内物理拓展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首先对IYPT的教育功能进行价值性论证并对IYPT与高中物理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分析其契合性与差异性,为拓展课程开设的具体内容、方法等提供基础;另外从课程定位与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对高中物理拓展课程中进行IYPT教育进行了总体设计;进而从利用IYPT资源进行拓展课程教学方面选取了三个案例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最后,在总结该研究的同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进一步思考。

王辰晨[2](2020)在《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学习进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进阶作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并能够逐级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论,近几年来成为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学习进阶作为研究主题,在于了解高一学生在该主题下的认知发展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目的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第一、二章通过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对物理学习进阶理论、物理教学设计的学习进阶以及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的研究,确定了“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学习进阶的应用价值,再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探讨了学习进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研究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教材以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初步构建了5个层级的学习进阶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对一线教师进行学习进阶框架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的调查以及收集反馈信息,修正初步构建的学习进阶框架。第四章开发测试学习进阶框架的试卷(附录Ⅳ)。对FCI试题、所在地区不同高中的单元测试卷、月考卷、期末考试试卷及部分高考模拟题进行筛选,组合出相对应的测试组卷,并制定试卷评价标准以及测试其信度。第五章为教学实践环节。利用案例研究法对基于学习进阶的《重力相互作用》新课、习题课以及《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进行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分析。以测试组卷对学生进行测验,利用定量分析法分析测试组卷结果,并根据课堂实践结果与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对论文结论进行总结:学习进阶框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路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动态联系以及能够将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韩毅[3](2020)在《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学习评价逐渐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倡导创设真实且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体育运动作为高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情境资源,可用于命制高中物理试题。然而目前有关以体育运动为情境命制高中物理试题的研究较少,如何命制该类试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献研究出发,对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做概念界定,接着从近十年来的部分高考卷和高考模拟卷中筛选出80道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试题,从题型、情境素材选择、考查的知识主题和考查的能力四个维度做统计分析,总结二者在以上四个维度中的异同。结合在统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探讨了命制该类试题的原则、策略和流程。最后笔者做8道命题实践并进行剖析,展示命题思路,为其他命题工作者提供参考。

张文静[4](2011)在《中美两种高中物理教材对比 ——以“力学与运动学”主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介,是本学科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品德的载体,继承和传播了本科学的科学文化,并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当今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材对比可以促进教材的评价,继承和发展优良的教材编写风格,摒弃和完善有纰漏的教材内容。发达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发展迅猛,思想和理念比我国要先进,将我国物理课程标准与发达国家物理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展示两国在物理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在此差异性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物理教材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对我国物理教材与发达国家的物理教材进行对比,比较两国物理教材编写的差异性,找出各自教材的优缺点和值得商榷之处,寻求最佳编写方案。本文以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为背景,通过介绍和对比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标准,从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的视角,采用教材分析法和教材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概念物理》教材和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力学与运动学”主题在教材知识内容、教材栏目设置、教材插图设计和教材章末设置四个方面上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两国教材的差异之处和各自值得商榷之处,并提出物理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以期对高中物理教育和物理教材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美国《概念物理》教材重在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发展,在教材内容上,知识点全面而丰富,编排顺序科学逻辑性较强,不拘一格,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在栏目设置上,教学功能强大,以总结、启发和补充作用为主;在插图设计上,多以漫画风格插图为主,插图数量较多,教材图文并茂,易读性强,插图文字说明详尽,补充了插图的作用和意义;章末设置以总结和引导式、启发式、循序渐进式的习题训练为主,提高了教材的利用率。值得商榷之处在于物理实验内容在教材中设置较少,教材栏目种类和功能可相对丰富一些。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充分体现了上海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探究理念,在内容上科学探究的比重增多,呈现了引导启发式教学的教材编写模式;在栏目上“探索研究”和“学习包”等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理念,栏目种类和功能丰富多样;在插图上多以示意图居多,插图文字说明较简单。值得商榷之处在于知识内容须丰富化、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的科学逻辑性须增强化、插图形式可多样化、插图文字说明详尽化、教材应增设章末设置。教材编写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理念为准绳,体现教材的参考和应用价值。内容应尽量丰富多彩,教材语言应以通俗易懂为主,尽量避免抽象术语的频繁使用,以免增加学生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教材栏目和插图设计应精心处理,发挥辅助阅读和补充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章末设置体现教材编写的完整性原则,可提高教材的利用率,教材中不宜缺少此类设置。通过对美国《概念物理》教材和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研究,期待可以为当今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编写项目注入一股活水,同时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性指导。

刘雯霞[5](2020)在《人教版新旧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文中认为2017年国家教育部重新颁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2019年秋季,2019版人教版物理教材在课改地区投入使用,笔者所在的部分非课改地区仍在使用旧教材。笔者希望通过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的变化,与教师进行新旧教材变化的访谈,结合两次教材分析研讨案例提出在教材使用方面的建议。笔者首先阅读整理文献,对国内教材分析方面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选定研究内容为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选取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进行对比分析。对教材调整部分进行仔细研读分析,发现新教材对部分内容顺序进行了合理调整;栏目设置方面,在每一小节的开头增加问题栏目,并在每一本书中增加科学方法栏目,改编“课题研究”栏目;图文排版方面,选取实际拍摄的图片;习题设置方面,增加章末复习与提高,帮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基于以上变化,与8位一线教师进行教材使用情况及对新旧教材变化意见情况访谈,对访谈结果分析发现教师对新教材的改编比较认可,认为新教材更加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顺序的调整更能满足目前的实际教学需求,问题栏目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预习;挖掘课题研究栏目资源,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旁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观念。总结分析教师访谈结果,加上对教材中核心素养体现的深度挖掘,新教材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解决部分旧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非课改地区可以考虑在高一阶段采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教材编写方面,结合教师实际使用体验,提出在正本书末尾增加期末试题,将课题研究栏目调整在章节内容之后,加深课题研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结合教材分析研讨案例,提出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教材分析会议,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去挖掘教材资源,更好地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建立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张钟文[6](2020)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文中提出初、高中物理衔接不畅的问题一直是困扰高中物理教学的突出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良方。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坡度较缓的“引桥”,让学生以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步入“引桥”,平缓地引他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人们对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终将迎来破解的转机。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在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构成和物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尽管对知识的教学必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设置,但是物理学科的教学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应该有所间断的。教学的一贯性原则也要求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进行更为有效的衔接,这将有利于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笔者以人教版的初、高中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教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内容的比较中找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点,再以核心素养的理论为支撑,寻求教学实践的可能性,并以实际教学的具体落实,来论证观点的可行性。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分析内容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创新点等等。第二章为核心素养理论介绍部分,主要包括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为初、高中教材的各章节内容的分析,从章节内容的设置入手,进而分析相关联章节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是以力与运动部分为例来阐述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具体构想。第五章是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实践案例来具体落实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第六章是以教学实践的反思为基础,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提出一些建议。

杨葭[7](2018)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如何将知识融会贯通于有限的教学中,让学生能用核心的知识技能解决所遇问题,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问题与挑战,急需思考并加以解决。为更好地进行教师教与学生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对学科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的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选择存在网络授课教学模式的昆明市宜良二中进行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本研究完成了如下工作:1.采用文献法梳理核心概念及学习进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核心概念并找到检索标准,挖掘了学习进阶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2.通过梳理教科书、分析高考试题、整理概念图、访谈教师等方式结合,初步检索出了我国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3.将力学概念测试卷(Force Concept Inventory)的各题分类归入上述核心概念,并运用测试卷对实施网课教学的昆明市宜良二中开设网课和不开设网课的两类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4.利用各题正确率和集中度的二维类型分析,得出了对应学习进阶水平,分析了调查结果,了解了该校高中生的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情况,并以此评价和反思了教学。本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检索确立出了我国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六大核心概念;2.采用网课教学模式的学校获得的教学结果较理想,学生对力学核心概念的掌握情况优良,学习进阶处于中等阶段,且网课班情况稍优于普通班。

王佳[8](2012)在《高一物理预习稿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二期课改强调,教学要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学要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从实际生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预习是物理教学中的首要且关键的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协作学习,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虽已注意到预习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影响,但没有重视预习,多数预习活动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得到落实。作者针对目前预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预习内容的不确定、学生盲目预习、无指导预习等,以高一物理为对象研究物理预习稿的设计和实践,以期望为学生提供科学、确定的预习文本,落实物理预习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预习活动提供参考。本文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上,如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学习物理的认识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研究了教师在物理预习稿实施中的角色定位,指出教师是预习稿实施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研究了物理预习稿的设计原则,指出科学的物理预习稿须具有目标性、体系化、指导性、适中性、创新性和民主性。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了物理预习稿的实施模式,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准备阶段、预习稿设计和预习稿实践四个主要部分,其中,预习稿设计和预习稿实践两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的主要亮点。在预习稿设计研究中,作者指出一份科学的预习稿须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预习难点、预习方法、预习过程和预习疑惑六个栏目的内容,在预习过程栏目中的预习内容设计上,作者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思想和预习稿设计原则,从学生实际生活、演示实验等角度出发,创设物理预习情境,根据具体的预习问题,提出预习任务,最后通过一个个层进式的小任务完成物理预习内容的设计。在预习稿实践研究中,作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预习稿实践的详细流程,并对预习检查和预习评价进行了研究,指出预习检查和评价须遵循的原则,检查、评价的内容和可以采取的形式。最后通过牛顿运动定律预习稿的设计和实践案例,分析预习稿的设计思想,实施过程以及结合预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策略。在预习稿教学实验中,作者首先通过前测和后测两次调查问卷分别了解预习稿实施前后学生的预习活动情况和预习稿对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作者教育实习所教班级作为实验班,作者带教老师所教班级作为对照班,从横向角度,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具体教学内容测试成绩的显着性差异情况,从纵向角度,统计分析实验班的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显着性差异情况,这也是本文的亮点。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物理预习稿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王明珠[9](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要关注并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作业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外的桥梁。当下的作业难以满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统计、分析与思考总结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作业设计策略。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作业设计、作业模式和作业评价的现状研究,增加了后期作业设计策略的创新性。接着以教材习题和开放性栏目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表面特征与难度特征分析,发现课后习题与开放性栏目存在以下的特点:物理课后习题数量适中、难度合理,开放性栏目和课后习题都具有背景丰富的特征,但也存在着部分习题的没有背景,以生活为背景的问题占比过大的问题。又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下的物理作业现状,基于真实数据分析得到当下作业存在着难度过大、形式单一以及缺乏分层的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现状中体现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出了以下的建议:第一,丰富作业种类,书面实践并重;第二,引入物理样例,提供思路引导;第三,结合实际情景,关注原始问题;第四,融合前沿知识,渗透物理学史;第五,基于知能差异,设置分层问题。最后,结合本文提出的作业设计策略、教学目标以及高考方向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进行作业案例设计,作业案例对作业习题难度进行划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融合了丰富的生活背景和科技背景,丰富了习题情境,添加了原始问题,增加了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在难题部分引入物理样例,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葛诗昂[10](2016)在《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落实三维目标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落实三维目标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中提出来的三维目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调查发现,高中教师在三维目标的目标理解与具体实施方面却有着许多的疑惑,部分学校还是只进行显性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不重视学生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这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进行日常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三维目标能否落实到课程中去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围绕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三维目标展开,在许多的文献着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了三维目标的内涵。通过发放试卷,对高一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对高中教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初步探讨了高中物理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让广大的物理教师能够深入的理解、认识高中物理的三维目标,并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落实。

二、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2.1 课题研究的目标
        1.2.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思路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IYPT
        1.4.2 拓展课程
第2章 IYPT融入高中物理拓展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1 IYPT历年赛题分析
        2.1.1 数据统计
        2.1.2 定性筛选
    2.2 可行性分析
第3章 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设计
    3.1 课程性质和定位
    3.2 课程目标设计
    3.3 课程内容设计
        3.3.1 课程内容的选取
        3.3.2 课程内容的组织
    3.4 课程资源建设
第4章 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4.1 课程教学实施
        4.1.1 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
        4.1.2 课程教学实施原则
        4.1.3 教学组织方式及实施情况
    4.2 课程教学实施案例分析
        4.2.1 教学案例实施概述
        4.2.2 教学案例实施过程
        案例1-飓风球
        案例2-电晕放电
        案例3-雪糕棒连锁反应
    4.3 课程教学实施效果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完成的工作及结论
        5.1.1 完成的工作
        5.1.2 结论
    5.2 创新点与不足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IYPT赛题与高中物理教材契合性与差异性归纳表
附录2 参加IYPT拓展课程的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附录3 课题研究参考文献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构建“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习进阶框架
    3.1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知识梳理
    3.2 初步构建学习进阶框架
        3.2.1 学习进阶框架最低层级的确定
        3.2.2 学习进阶框架最高层级的确定
        3.2.3 学习进阶框架中间层级的确定
    3.3 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3.3.1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3.3.2 访谈提纲设计依据
    3.4 分析调查结果并修正学习进阶框架
        3.4.1 分析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
        3.4.2 修正学习进阶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习进阶测试组卷
    4.1 选择测试题目
    4.2 测试组卷的评价标准
    4.3 检测组卷的信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学习进阶框架的教学实践
    5.1 课堂实践
        5.1.1 《重力相互作用》新课课堂实践
        5.1.2 《重力相互作用》习题课课堂实践
        5.1.3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课堂实践
    5.2 分析课堂实践结果
    5.3 分析组卷测试结果
    5.4 基于实践结果的教学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学业水平质量量表
    附录Ⅱ 对“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习进阶框架的可实施性调查
    附录Ⅲ 对“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习进阶框架的可实施性访谈提纲
    附录Ⅳ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习进阶框架的测试组卷
    附录Ⅴ 对《重力 相互作用》课后学生易混淆知识的访谈
致谢
作者简介

(3)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1.2.1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研究现状
        1.2.2 体育运动与物理学科互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运动
        2.1.2 高中物理试题
        2.1.3 情境
        2.1.4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
        2.1.5 试题命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测量理论
        2.2.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2.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第三章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现状分析
    3.1 题型统计与分析
        3.1.1 高考题的题型统计
        3.1.2 高考模拟题的题型统计
        3.1.3 题型统计结果分析
    3.2 情境素材统计与分析
        3.2.1 高考题的情境素材统计
        3.2.2 高考模拟题的情境素材统计
        3.2.3 情境素材统计结果分析
    3.3 知识主题统计与分析
        3.3.1 以冬季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2 以三大球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3 以极限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4 以田径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5 以体操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6 以其它运动为情境的试题
        3.3.7 知识主题统计结果分析
    3.4 能力要求统计与分析
        3.4.1 高考题的能力要求统计
        3.4.2 高考模拟题的能力要求统计
        3.4.3 能力要求统计结果分析
    3.5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现状分析总结
第四章 命制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理论探讨
    4.1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原则探讨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公平性原则
        4.1.3 导向性原则
        4.1.4 新颖性原则
    4.2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策略探讨
        4.2.1 合理选择运动项目
        4.2.2 主动设置理想条件
        4.2.3 重视试题情境的真实性
        4.2.4 尽量结合时事热点
    4.3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流程探讨
        4.3.1 明确考核目标
        4.3.2 寻找情境素材
        4.3.3 选择考查的知识内容与能力
        4.3.4 确定题型
        4.3.5 加工情境素材
        4.3.6 制定评分标准
        4.3.7 明确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预计难度
第五章 命制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初步实践
    5.1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情境素材
        5.1.1 从体育比赛中寻找情境素材
        5.1.2 从技术动作中寻找情境素材
    5.2 从已有试题中寻找情境素材
        5.2.1 从高考题中寻找情境素材
        5.2.2 从高考模拟题中寻找情境素材
    5.3 从教材中寻找情境素材
        5.3.1 从国内教材中寻找情境素材
        5.3.2 从国外教材中寻找情境素材
    5.4 从研究成果中寻找情境素材
        5.4.1 从国内研究中寻找情境素材
        5.4.2 从国外研究中寻找情境素材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界定
        6.1.2 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现状特点
        6.1.3 命制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原则、策略与流程
        6.1.4 命制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的初步实践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中美两种高中物理教材对比 ——以“力学与运动学”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相关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3 选取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美国和上海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
    2.1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
        2.1.1 课程目标
        2.1.2 科学教师
    2.2 中国上海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2.1 课程定位
        2.2.2 课程基本理念
        2.2.3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2.3 两标准对比与反思
        2.3.1 相似点
        2.3.2 反思
第三章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主题对比
    3.1 知识内容对比
        3.1.1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主题知识点对比
        3.1.2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主题内容编排顺序对比
        3.1.3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主题内容对比启示
    3.2 栏目设置对比
        3.2.1 美国《概念物理》教材栏目设置
        3.2.2 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栏目设置
        3.2.3 两教材栏目设置比较及启示
    3.3 教材插图对比
        3.3.1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部分各类插图数目及比例对比
        3.3.2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部分漫画插图数目及比例对比
        3.3.3 两教材插图文字说明对比
        3.3.4 两教材"力学与运动学"部分插图对比启示
    3.4 章末设置对比
        3.4.1 美国《概念物理》教材的章末设置
        3.4.2 美国《概念物理》章末设置的启示
第四章 比较总结和启示
    4.1 两套教材的特点
        4.1.1 美国《概念物理》教材的特点和不足
        4.1.2 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和不足
    4.2 教材编写建议
        4.2.1 注重以学生为本
        4.2.2 注重教材的探究性
        4.2.3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人教版新旧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1 教材内容分析与对比
        1.3.2 教师对教材变化情况访谈分析
        1.3.3 教材分析研讨案例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访谈法
2 物理教材分析综述
    2.1 教材分析的意义
    2.2 教材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文的研究过程
3 新旧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1 教师教材使用基本情况访谈结果分析
    3.2 新旧物理教材内容对比分析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2.1 必修一教材内容对比分析
        3.2.2 必修二教材目录及教材内容对比分析
        3.2.3 针对教材内容变化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3 新旧物理教材栏目对比分析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3.1 新旧教材栏目变化分析
        3.3.2 针对教材栏目变化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4 新旧物理教材习题对比分析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4.1 新旧物理教材习题对比分析
        3.4.2 针对教材习题变化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5 新旧物理教材插图及内容排版对比分析
        3.5.1 新旧物理教材插图对比分析
        3.5.2 新旧物理教材排版对比分析
        3.5.3 针对教材插图排版变化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 新版物理教材与2017 版课标一致性分析
    4.1 2017 版与2003 版课标对比分析
    4.2 新教材中物理观念的落实
    4.3 新教材科学思维的落实
    4.4 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落实
    4.5 新教材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落实
        4.5.1 新教材中的科学态度
        4.5.2 新教材中我国的科学成果
    4.6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5 教材分析研讨案例
    5.1 超重与失重教材分析研讨案例
    5.2 向心力教材分析研讨案例
    5.3 教材分析研讨反思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结果与建议
        6.1.1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结果
        6.1.2 教材编写建议
    6.2 对教材使用的建议
        6.2.1 建议非课改地区教师使用新教材
        6.2.2 教师组内定期开展教材研讨分析会
        6.2.3 积极参加多种形式教材培训会
    6.3 论文创新之处
    6.4 研究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结果简述
    附录二 :高中物理教师访谈问卷
致谢

(6)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的实质
        2.1.2 核心素养的结构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
        2.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2.3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3 初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分析
    3.1 章节内容设置与对比
        3.1.1 初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1.2 高中物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
    3.2 相关联章节分析
        3.2.1 声的部分
        3.2.2 光的部分
        3.2.3 热学部分
        3.2.4 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
        3.2.5 电的部分
        3.2.6 磁的部分(磁体以及电磁相互作用部分)
        3.2.7 物质及其结构部分
        3.2.8 运动及其规律部分
        3.2.9 近代物理部分
4 衔接设计构想——以力和力与运动关系部分为例
    4.1 力的作用效果是切入点
    4.2 主题统一是前提
    4.3 分层设置是方式
    4.4 重力的教学是关键
    4.5 场景切换是途径
5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践
    5.1 教材分析
    5.2 学情分析
        5.2.1 学生方面
        5.2.2 教师方面
        5.2.3 初高中教材编写特点的差别
    5.3 教学目标及应对策略
        5.3.1 教学目标
        5.3.2 应对策略
    5.4 衔接教学的具体实施
        5.4.1 课前准备环节
        5.4.2 教学展开环节
        5.4.3 惯性教学衔接与惯性参考系的介绍
6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片段设计
7 相关建议
    7.1 教材方面
    7.2 教师方面
    7.3 评价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计划
        一、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检索
        二、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测试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科学概念”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检索标准
    第四节 学习进阶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检索
    第一节 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核心概念筛选
    第二节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力学核心概念调查
    第三节 一线教师的力学核心概念访谈
第四章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问卷内容
        二、问卷信效度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力”学习进阶研究
        二、核心概念“运动”学习进阶研究
        三、核心概念“牛顿第一定律”学习进阶研究
        四、核心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学习进阶研究
        五、核心概念“牛顿第三定律”学习进阶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致谢

(8)高一物理预习稿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文内容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预习研究现状
    2.2 预习稿理论基础研究现状
        2.2.1 物理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基础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29]
第三章 预习稿设计及实践
    3.1 预习环节中教师角色定位
    3.2 物理预习稿设计原则
    3.3 物理预习稿模式
    3.4 学生预习效果检查
        3.4.1 检查原则
        3.4.2 检查内容
        3.4.3 检查形式
    3.5 学生预习效果评价
        3.5.1 评价原则[19]
        3.5.2 评价内容
        3.5.3 评价形式
    3.6 牛顿运动定律预习稿案例
        3.6.1 案例一 牛顿第一定律
        3.6.2 案例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6.3 案例三 牛顿第二定律
        3.6.4 案例四 牛顿第三定律
        3.6.5 案例五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3.6.6 案例六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
第四章 预习稿教学实验
    4.1 预习稿实践问卷调查
        4.1.1 问卷调查目的
        4.1.2 问卷调查情况
        4.1.3 问卷调查内容
        4.1.4 问卷调查结果
    4.2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4.2.1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对象
        4.2.2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方式
        4.2.3 横向统计分析
        4.2.4 纵向统计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高一物理预习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 2 高一物理预习稿调查问卷(后测)
    附录 3 实验班和对照班摸底考试成绩
    附录 4 实验班和对照班 9 月月考成绩
    附录 5 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
    附录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测试成绩
    附录 7 实验班和对照班期中考试成绩
    附录 8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测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1.1.2 高中生物理学习心理特点
        1.1.3 传统作业布置模式不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1.1.4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作业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 作业模式的研究现状
        1.3.3 作业评价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作业
        2.1.3 作业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核心素养理论
        2.2.2 问题教学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
        2.2.4 样例学习理论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业特点分析
    3.1 文本分析法研究的设计及过程
    3.2 习题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习题表层特征
        3.2.2 习题综合难度
    3.3 教材开放性栏目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3.4 研究小结
第四章 高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高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4.1.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4.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4.1.3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4.1.4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
    4.2 高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2.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4.3 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现状总结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
    5.1 丰富作业种类,书面实践并重
    5.2 引入物理样例,提供思路引导
    5.3 结合实际情境,关注原始问题
    5.4 融合前沿知识,结合物理学史
    5.5 基于知能差异,分层设置问题
第六章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
    6.1 习题设计的双向细目表
    6.2 牛顿第二定律一节作业设计案例
    6.3 作业设计案例特征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7.1 论文研究成果概述
    7.2 反思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落实三维目标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基于三维目标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概述
    2.1 三维目标概述
        2.1.1 三维目标的内涵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1.2 三维目标间的联系
        2.1.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再解读
    2.2 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概述
    2.3 牛顿运动定律概述
        2.3.1 基于课程标准的牛顿运动定律
        2.3.2 牛顿运动定律章节三维目标分析
第三章 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情况调查研究
    3.1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现状调查(学生测试卷)
    3.2 总体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
        3.2.1 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单样本的K—S检验
        3.2.2 频数分布正态性的卡方检验
        3.2.3 Q—Q正态检测图
    3.3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3.3.1 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
        3.3.2 成绩的描述统计
    3.4 试题分析
    3.5 调查结论
第四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情况调查研究
    4.1 牛顿运动定律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研究(教师卷)
    4.2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
        4.2.1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了解
        4.2.2 对与高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理解
        4.2.3 高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
    4.3 调查结论
第五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情况调查研究
    5.1 牛顿运动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现状调查研究(教师卷)
    5.2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
        5.2.1 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实施的因素
        5.2.2 具体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5.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5.2.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于师生关系的意义
    5.3 调查结论
第六章 调查结论与教学设计
    6.1 结论
    6.2 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6.3 不足与思考
        6.3.1 不足
        6.3.2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生测试卷
    附录二:学生测试卷得分统计结果
    附录三:教师问卷
    附录四:教师问卷统计结果
致谢

四、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一物理IYPT拓展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D]. 李艳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学习进阶研究[D]. 王辰晨. 宁夏大学, 2020(03)
  • [3]以体育运动为情境的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研究[D]. 韩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中美两种高中物理教材对比 ——以“力学与运动学”主题为例[D]. 张文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人教版新旧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D]. 刘雯霞.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D]. 张钟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 杨葭.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高一物理预习稿设计及实践研究[D]. 王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9]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D]. 王明珠. 苏州大学, 2019(04)
  • [10]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落实三维目标调查研究[D]. 葛诗昂. 苏州大学, 2016(01)

标签:;  ;  ;  ;  

第 3 章牛顿运动定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