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马德山[1](1990)在《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本文依据FHW方法的思想,探讨了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结构并由此建立了垒球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印证了FHW方法在体育科学选材中的作用和意义。
巴义名[2](2007)在《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拳击运动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备战奥运会战略目标的要求,尽快建立一支能够征战世界拳坛的队伍,是摆在我国拳击运动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将以我国81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为我国拳击运动的发展和组建后备人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手段。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分析入手,结合拳击运动员的项目特点,分别对国家拳击队、省市专业队81名运动员进行了形态、素质、机能、心理、技战术等各项竞技能力的调查测试显示,目前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较高。2)对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优秀组与一般组各指标的对比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反映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要素的众多指标中指距-身高、上臂紧张围、骨盆宽/肩宽×100、瘦体重是反映拳击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代表性指标。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最大无氧功、血清睾酮是反映拳击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氧转运能力、雄激素水平等机能能力的代表性机能指标。50米、3000米、实心球对墙平推、握力、30秒抱头仰卧起坐和一分钟双摇是反映拳击运动员专项素质、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及协调性的代表性素质指标。智力、心理素质评价、果断性和选择反应时是反映拳击运动员智力水平、比赛心理能力、意志品质及神经协调性的代表性心理指标。时间差、距离差、防守反击击时机、基本技术和战术是反映拳击运动员实战意识、实战技巧、技术容量的代表性技战术指标。3)对我国拳击运动年龄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19-22岁、23-26岁年龄段。开始训练和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范围分别为:15.5±1.42岁、17.2±1.49岁。统计结果表明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拳击运动员一般至少要经历6-9年左右的时间,最佳竞技年龄范围应在20-26岁之间。4)本文建立的优秀拳出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体系,能够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客观的反映其竞技能力水平,因此,依据实测数据给出的常规数学及指标数学模型,可供教练员选材和训练监控时参考。5)本研究所制订的优秀拳击运动员科学选材单项指标评分表及综合评价表,经回代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客观的、有效的和可行的。6)本研究所设计的优秀拳击运动员科学选材计算机评价系统简便、可行、便于操作,对选材及训练进行全面监控。
张春甫[3](2001)在《试论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文中研究表明“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在世界体操运动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各国运动训练水平、训练条件日益接近的情况下,选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实践证明,经验选材已不能适应世界体坛飞速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则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从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对体操运动员选材指标选择的原则、竞技体操项目特点、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模式、体操选材常用指标、指标分析评价、选材工作步骤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提出结论和建议并预测未来选材趋势。 文章共分7个部分。 1.前言。 基层选材是整个运动训练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它的成功与否将对整个训练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基层选材工作大都停留在经验选材的水平上,状况不容乐观。为了给广大基层体操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选材理论与方法;为体育工作者了解体操运动员选材、体育院系大学生掌握体操选材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一份简单易懂、内容全面的参考文献,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进行本研究。 2.运动员选材问题概述。 科学选材就是通过科学测试,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于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才从小就选取拔出来,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选材的研究,并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科学选材工作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构成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有基础理论、体操专项理论和选材测试三要素,又称“3.3”理论。 3.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础理论。 (1)运动能力遗传学。运动才能是可以遗传的。与人类运动能力有关的性状多属于多基因数量遗传。为估计遗传和环境对某一性状的作用,人们引入了“遗传度”的概念,人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指标遗传度都比较高。 (2)生长发育规律。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运动员选材的核心。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平衡的,遵循两次突增期的规律,并遵循“头尾律”“向心律”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年龄阶段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速度不同,即使在同一 试论男于竟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发展速度也不同。 (3)发育程度的鉴别。发育程度与儿童的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发育程度的鉴别方法主要有骨龄和第二性征推断等方法;为了进一步估计儿童少年未来发育潜力的大小,还应鉴别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和发育分型。 (4)皮纹学。皮纹是一项新的遗传指标,具有人各有异,终生不变的特点。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员8比,有显着蹦跪湿着的差异。 4.选材指标的确定原则。运动员选材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综合性、典型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5。体操运动与选材。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有明显的项目特征。竞技体操器械有其特殊的高度和宽度:动作技术多变复杂、惊险刺激、造型美观;同时,竞技体操朝着艺术化、年轻化。动作技术的复杂化和世界格局的多极性方向发展,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优秀运动员身上集中体现了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和特点。囫懈姻锭隘驹嗽锈硷动员竞技能力各个构成因素的模式特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运动训练和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选材。 体操项目突出特点是项目多,动作复杂。不同的项目,对运动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在选材中既要突出运动员的强项,又要尽可能地照顾全面。 (1)体操运动员选材的原则。是依据体操运动的特点、人体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和选材的基础理论对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是选材的一般规律的反映,对科学选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实际选材工作中应遵循多样性、补偿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Q)总要求。从身体形态、心理、生理等方面对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提出了总的要求。 (3)常用指标。运动员选材常用五大部分指标,即形态、素质、机能。心理和智力指标,文章通过对主要参考文献中常用选材指标的总结归纳,初步确定了基层选材应用的指标。 (4)指标分祈。从遗佑学角度出发,给刨掳额羽损0 于了翻娜,对鞠颈勋啊肪昨驱缔咆檄施攫趔行了概括的介绍,并提出 2 试论男于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了自己的指标测试体系。 (5)指标评价。对于指标的评价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标的范围化,目前主要是针对身体形态指标;另一种是测试的指标等级化评分。目前并没有一个适合基层选材应用的指标评价标准。作者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指标评价设想
张春甫[4](2003)在《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材是训练成功的基础。掌握了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的方向,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选材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在21世纪新兴学科将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提高更为广泛和方便的途径,选材内容将向着运动员的软件倾斜。
孙会山[5](2002)在《试论男子篮球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文中研究说明“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在世界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飞速发展,各国运动训练水平、训练条件日益接近的情况下,选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实践证明,经验选材已不能适应世界体坛飞速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则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从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原则、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模式、篮球选材常用指标、指标分析评价、选材工作步骤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并预测未来篮球运动选材的趋势。 基层选材是整个运动训练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它的成功与否将对整个训练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基层选材工作大都停留在经验选材的水平上,状况不容乐观。为了给广大基层篮球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选材理论与方法;为体育工作者了解篮球运动员选材、体育院系大学生掌握篮球选材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一份简单易懂、内容全面的参考文献,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进行本研究。 运动员科学选材就是科学测试,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于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才从小就选拔出来,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选材的研究,并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科学选材工作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也已取得相当成就;构成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有基础理论、篮球专项理论和选材测试三要素。从运动能力遗传学、生长发育规律、发育程度的鉴别、皮纹学等基础理论入手,遵循综合性、典型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择指标。 21世纪篮球运动将沿着一个发展方向(智博谋广、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不同流派与风格的打法创新飞跃,;具体反映为运动员的智、高、壮、快、准、悍、巧、变的身体与技艺、智慧、谋略的科学结合,充分体现智勇、高壮、全特、快巧、精准、多变。高智慧、高身材、高体能、高速度、高强度、高技巧将是新世纪高水平球队的特点。所以,在选材中既要突出运动员的强项,又要尽可能地照顾全面。 优秀运动员身上集中体现了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和特点,因此研究和建立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各个构成因素的模式特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运动训练和运动员选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基层篮球运动员选材,首先要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人体生长发育的 试论男于篮球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村 客观规律和选材的基础理论对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它是选材的一般规律的反映,对科学选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实际选材工 作中应遵循多样性、补偿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其次,根据篮球运动综合性、对抗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儿童少年篮球运动 员的选材应考虑从形态、机能、生理与生化。素质、技术和心理六个方面确定 选材的指标,并结合教练员对被选对象对篮球运动是否真正喜爱,以及协调与 应变能力、接受与创造能力、意志品质和训练、比赛作风等方面的评定进行综 合选材。 再用运动员选材常用五大部分指标,即形态、素质、机能、心理和智力指 标;并从遗传学角度出发,结合优秀运动员模式对所确定的基层选材测试指标 进厅详细的分析。确立了指标评价体系。 从篮球运动的发展看,今后选材重点应放在开发新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揭 示运动员内在的因素特点,把研究重点放在遗传学、生理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 当前的竟技运动己超出纯粹的运动技术、战术的竟争,而是进入了“智、 技、勇和意志”全面较量的激烈竟争时代,单纯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的 忧势,己不能适应现代化的体育竞争。运动员选材进入了软硬件结合的阶段, 并开始向软件倾。 计算机将会在科学选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遗传学、皮纹学、血型学 等新兴学科将在未来科学选材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途径。
陈志强[6](2006)在《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已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自1991年在全国第七届冬运会上列为表演项目以来,项目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涌现了一批优秀运动员。2006年意大利都灵奥运会上,韩晓鹏勇夺金牌,实现我国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更是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里程碑。都灵冬奥会上,李妮娜等四名参赛女选手全部进入决赛,李妮娜夺得银牌。毫不夸张地说,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雪上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持和发展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领先地位,后备人才的选拔是重中之重。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对我国科学选材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运动员选材的理论入手,遵照空中技巧运动员选材原则,根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特点、优秀空中技巧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特征,通过专家问卷,确立了我国空中技巧运动员选材的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优秀的空中技巧运动员应具有专项素质与协调性的能力、平衡能力、动作表象能力、注意力、适应能力、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能力、对自身运动速度和方位的控制与判断能力和其他如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时间和空间知觉能力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技术特点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要求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要求优秀运动员在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和智力上有全面的发展。空中技巧优秀运动员的形态特征应为,身高中等略偏低,体重适中,具有身体上下身比例协调,肩略宽,躯干呈倒三角形,身体体脂较薄,围度适中,匀称,上下肢较长,小腿较长的特点。其中小腿长A/下肢长B×100指标可以作为竞技能力中的敏感指标用于优秀运动员的选材。空中技巧运动员的眼底检查状况、血红蛋白水平和平衡能力三项可用于优秀运动员选材。空中技巧优秀运动员需要有较大的手臂力量,较好的下肢爆发力,良好的腰腹力量和空翻能力以及高度的灵敏协调性。
李艳凤[7](2009)在《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研究》文中提出运动员选材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黑龙江省少年铁饼教练员在运动员选材中,还是以经验选材为主,运动员从所选地选材后才进行有目的的二次选材,而在二次选材中大部分以训练、比赛的淘汰方式进行择优选择培育方式。2.黑龙江省少年铁饼教练员皆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水平,渴望科学选材,但基本是经验选材,并无完整的选材程序及器材,因为经验选材比科学选材方便实用,教练员的经验选材方法是传承或学习了以前教导过自己的省市级教练的选材经验,技术等级水平越高的教练员受到的影响越大。选材科学仪器不足是首要问题。3.黑龙江省少年铁饼教练员,把对于身体形态选材的重点都放在了身高、臂长、胸围以及体重方面,而忽视了坐高、肩宽等重要指标。4.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肌肉的发展的程度上还远不如我国优秀少年铁饼运动员克托莱指数的标准与要求,更不可能与世界优秀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标准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5.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存在几个问题:身高优选率不高,臂展同样存在优秀率低的现象;体重与身高比例大部分运动员失和,克托莱指数男女比例都比较低,不符合铁饼运动员选材规律;肩宽与胸围都显示优秀率低,备选运动员都反映几乎没有问及到有关肩宽与胸围方面的问题。
袁运平[8](2002)在《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田径运动中,百米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竞技项目。本研究依据运动训练学理论对运动员体能结构的认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逻辑论证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系统论的多维角度出发,根据运筹学层次分析原理对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系统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提出了“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这一崭新课题,并深入研究探索了其理论框架与内涵。 以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调查和对我国男子百米跑健将(含国际健将)18人和一级19人两个级别的37名高水平运动员的多项体能指标的测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百米跑健将与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百米跑运动员体能各指标与百米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将运动员体能各子系统综合成整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体能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理论探索了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体能与百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指标;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模型特征;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与诊断方法;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论基础;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方法群与原则共六项内容,并在此基础对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 2.进一步阐明了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概念和结构;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是以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为基本的层次,多种能力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 3.筛选出了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指标,并确立了体能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我国男子高水平百米跑运动员体能结构模型;确立了我国男子高水平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评价标准与诊断方法;同时研究开发了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判软件系统。 4.百米跑运动成绩与运动员ATP-CP无氧供能能力大小、专项运动素质和全程速度结构等体能因素密切相关。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以为“速度”和“专项力量”为核心,并与外界环境密切结合。 5.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选材不够理想与体能训练科学化程度不够;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专项力量与技术训练的结合及体能与外界环境方面结合不够,并导致了运动员专项体能与综合体能方面的不足;同时不同等级、不同阶段的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性。 6.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由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三大部分组成,突出表现在对运动员专项体能与综合体能的训练。其中基础体能是专项体能与综合体能的前提条件,专项体能是综合体能的决定因素,综合体能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最终目标。体能训练中要注重全面发展基础体能的同时,突出专项体能的提高与综合体能的实战能力的培养。
阎文婧[9](2013)在《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21世纪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体育的竞争意味着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这个新的时期里,多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得训练和比赛日趋科学化。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对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知识、执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是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成长,关系到一个运动队竞技水平的高低。就田径运动项目的特征来说,田径教练员的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一体的双重性质的劳动,是决定田径工作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有必要对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进行合理的考评。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评系统评价田径教练员的工作绩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使之成为适应我国现代竞技体育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创新型的教练员。这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对湖南省体育局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构建了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二十二个绩效指标,其中二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统计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系统,使得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可靠,为正确评价教练员工作绩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公正性、和实用性原则。2、构建的模糊综合评判系统能够较全面的评价教练员的执教行为,为教练员绩效的评定提供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3、湖南省田径教练员队伍中缺乏高学历的人才,科研水平较低;教练员的绩效考评太主观化,对于教练员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是根据运动员所取得的比赛成绩作为评价教练员绩效的唯一标准,这直接影响教练员的基本工资和额外奖金的获得,使得部分教练员存有负面情绪,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日常训练及比赛中。因此,我们必须构建适合田径教练员的绩效评价体系。
许寿生[10](2003)在《CHN计分法骨龄辅助评判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计分法的传统人工骨龄评判工作实现计算机化,以期提高骨龄评判工作的便捷性、准确性,为用户提供一个学习、研究骨龄的便利工具。 骨龄是当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评价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目前最为流行的骨龄评价方法有美国的G—P图谱法、英国的TW2计分法,我国学者在进行骨龄研究时对上述两种方法提供的标准进行了修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青少年、尤其是汉族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价时大多采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1992年颁布推行的部门标准——“中国人骨成熟度评价标准及应用·CHN计分法和骨龄标准图谱”,该标准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运动员选材、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工作的科技内涵,标志着我国的骨龄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CHN法包括计分法和图谱法两个标准,就计分法而言,工作中需要人工将14个骨块的发育等级按照性别查对得分,然后汇总求和,在查对总分与骨龄值对照表后再计算评定被试的发育类型、按不同性别年龄组预测成年身高。这种状况很不适应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儿少卫生学工作对骨龄知识理论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对CHN计分法的有关理论和评判骨龄的规程进行程序化处理,编制开发成功“CHN计分法骨龄辅助评判系统”。本系统借助Access数据库等应用软件,达到快捷、高效、准确对儿童青少年骨龄进行评判的目标,同时,用数据库储存的所有资料(包括X线手腕图片)可以方便地调用,便于统计分析。利用该软件对北京市173中学的37名中学生的手腕骨共518块进行计分法评判,并与用人工法对骨发育等级计分评判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及所耗用的时间的对比。经过对比分析,本骨龄辅助评判系统的骨发育分级一致性明显高于人工评判方式(p<0.01),准确性高,并且,前者评判每份手腕骨片所耗用的时问(约5分钟)远远少于后者(约12分钟)。另外,本系统人机界而友好、结构简明,通俗易学,对用户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骨龄学、尤其是CHN计分法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CHN计分法骨龄辅助评判系统的便捷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明显高于人工操作方式,省时省力,既可作为课件,又可用于研究,是进行骨龄研究、学习的有效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拳击项目选材研究的现状 |
2.1.1 俄罗斯 |
2.1.2 古巴 |
2.1.3 澳大利亚 |
2.2 国内拳击项目选材研究的现状 |
2.2.1 单维度选材研究 |
2.2.1.1 身体形态特征 |
2.2.1.2 身体机能特征 |
2.2.1.3 身体素质特征 |
2.2.1.4 心理素质特征 |
2.2.1.5 技战术特征 |
2.2.2 多纬度选材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实验分组 |
3.1.3 级别分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 |
3.2.3.1 调查对象 |
3.2.3.2 调查内容 |
3.2.3.3 发放问卷数及回收率 |
3.2.4 测试法 |
3.2.4.1 初选指标的确定 |
3.2.4.3 质量控制和测试程序 |
3.3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特点 |
4.1.1 形态特点 |
4.1.2 机能特点 |
4.1.3 身体素质特点 |
4.1.4 技战术特点 |
4.1.5 心理能力特点 |
4.1.5.1 心理指标分析 |
4.1.5.2 气质类型分析 |
4.1.5.3 神经类型分析 |
4.1.5.4 个性特征分析 |
4.1.6 血型特征 |
小结 |
4.2 我国男子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年龄分布特征 |
4.2.1 年龄的分布 |
4.2.2 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进入训练队的年龄与训练年限特征 |
4.2.3 我国拳击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其及训练任务的认识 |
4.2.4 迎战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年龄定位 |
4.2.5 制约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调查及其分析 |
小结 |
4.3 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1.1 科学性原则 |
4.3.1.2 全面性原则 |
4.3.1.3 专项性原则 |
4.3.1.4 可测量性原则 |
4.3.2 筛选步骤和结果 |
4.3.2.1 筛选步骤 |
4.3.2.2 筛选结果 |
4.3.2.2.1 形态指标的筛选结果 |
4.3.2.2.2 机能指标筛选结果 |
4.3.2.2.3 素质指标筛选结果 |
4.3.2.2.4 心理指标筛选结果 |
4.3.2.2.5 技战术指标筛选结果 |
4.3.3 优秀拳击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体系 |
小结 |
4.4 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
4.4.1 常规模型 |
4.4.2 指标模型 |
4.5 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的建立 |
4.5.1 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
4.5.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3 综合评价标准的建立 |
4.5.4 综合评价标准的回代检验 |
小结 |
4.6 我国拳击项目后备人才选拨工作的实践方案 |
4.6.1 选拔我国拳击项目奥运会后备人才的方法 |
4.6.2 我国拳击项目后备人才的确定 |
5 我国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计算机评价系统的研制 |
5.1 研制的目的 |
5.2 编程语言的选择 |
5.3 系统结构图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系统功能模块 |
5.5.1 输入测试数据模块 |
5.5.2 计算测试数据模块 |
5.5.3 查询数据模块 |
5.5.4 打印数据报表模块 |
5.5.5 系统维护模块 |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A 测试细则 |
附件B 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调查问卷 |
附件C 拳击运动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件D 拳击运动员选材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件E 结构访谈提纲 |
附件F 心理问卷量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试论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关键词 |
英文摘要 |
Key Words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2 运动员选材问题概述 |
2.1 选材的定义 |
2.2 科学选材研究现状 |
2.3 体操科学选材“3.3”理论 |
3 科学选材基础理论 |
3.1 运动能力遗传学基本理论 |
3.2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 |
3.3 发育程度的鉴别 |
3.4 皮纹学与运动员选材 |
4 选材指标的确定原则 |
5 竞技体操运动与选材 |
5.1 竞技体操项目特点 |
5.2 竞技体操发展趋势 |
5.3 优秀体操运动员模式 |
6 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 |
6.1 竞技体操科学选材原则 |
6.2 竞技体操科学选材总要求 |
6.3 竞技体操科学选材常用指标 |
6.4 指标分析 |
6.5 指标评价 |
6.6 选材工作的步骤 |
7. 结论与建议及科学选材发展趋势 |
7.1 结论与建议 |
7.2 科学选材发展趋势 |
结束语 |
注 释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后 记 |
(4)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资料法 |
1.2 专家访谈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趋势之一——软硬件选材的结合 |
2.2 趋势之二——计算机的决策作用 |
2.3 趋势之三——基因 |
2.4 趋势之四——从皮纹看天才 |
2.5 趋势之五——血液流动的运动天赋 |
3 结论 |
(5)试论男子篮球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选题依据 |
1.1 基层选材的重要性和意义 |
1.2 山东省基层选材的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科学选材的定义 |
3.2 科学选材研究现状 |
3.3 篮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3.3”理论 |
3.4 科学选材的基础理论 |
3.4.1 运动能力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
3.4.2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 |
3.4.3 发育程度的鉴别 |
3.4.4 皮纹学与运动选材 |
3.5 选材指标的确定原则 |
3.6 篮球运动与选材 |
3.6.1 篮球运动的特点 |
3.6.2 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
3.6.3 优秀篮球运动员模式 |
3.7 篮球运动员的初级选材 |
3.7.1 篮球运动科学选材的原则 |
3.7.2 篮球运动科学选材总要求 |
3.7.3 篮球运动科学选材常用指标 |
3.7.4 指标分析 |
3.7.5 指标评价 |
3.7.6 选材工作的步骤 |
4 结论与建议及科学选材发展趋势 |
4.1 结论与建议 |
4.2 科学选材的发展趋势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外科学选材状况 |
1.3 我国科学选材现状 |
1.4 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3 运动员选材问题概述 |
3.1 运动员选材的定义 |
3.2 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状况 |
3.3 运动员科学选材理论研究情况 |
4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的选材 |
4.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的特点 |
4.2 空中技巧运动员竟技能力与选材 |
4.3 空中技巧科学选材原则 |
4.4 优秀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的确立 |
4.5 指标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 |
1.2.2 铁饼运动项目的选材方法 |
1.2.3 铁饼运动员选材形态指标分析 |
1.2.4 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选材情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青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选材"模式" |
3.2 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现状与分析 |
3.2.1 黑龙江省投掷教练员对于身体形态选材方面的认知现状 |
3.2.2 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现状 |
3.2.3 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评价 |
3.2.4 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确立 |
3.2.5 黑龙江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体系流程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结构的分类构成指标的研究 |
1.2.1.1 身体形态指标的研究 |
1.2.1.2 机能指标的研究 |
1.2.1.3 运动素质指标的研究 |
1.2.1.3.1 对专项运动素质与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 |
1.2.1.3.2 对专项运动素质与技术训练的研究 |
1.2.1.3.3 对专项运动素质与战术安排的研究 |
1.2.2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综合研究 |
1.2.3 对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中体能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任务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任务 |
1.3.1.1 研究目的 |
1.3.1.2 研究任务 |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具体研究方法 |
2.2.1.1 文献资料法 |
2.2.1.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2.2.1.3 测试与调查法 |
2.2.1.4 逻辑法 |
2.2.1.5 数理统计法 |
2.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2.3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框架与内涵 |
3. 体能与百米跑专项体能特征的系统理论研究 |
3.1 体能与百米跑专项体能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相关概念辩析 |
3.2 体能结构与类别的逻辑划分 |
3.2.1 体能的结构 |
3.2.2 体能类别的逻辑划分 |
3.3 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析 |
3.4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的系统观与体能系统的层次分析 |
3.5 体能训练在现代百米跑竞技条件下的训练学价值 |
3.6 影响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训练学因素分析 |
4.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和指标体系 |
4.2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设计构成的原则 |
4.3 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建立的工作流程 |
4.4 反映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有效指标的筛选 |
4.4.1 形态指标的筛选 |
4.4.2 机能指标的筛选 |
4.4.3 素质指标的筛选 |
5.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研究 |
5.1 体能筛选指标与专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各指标权重的建立 |
5.2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结构模型特征 |
6.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与诊断 |
6.1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分评价标准的建立 |
6.1.1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10项入选指标的单项评分评价 |
6.1.2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综合评分评价 |
6.1.3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
6.2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诊断体系的构建 |
6.2.1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雷达分析 |
6.2.2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目标挑战模型 |
6.3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评判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 |
7. 现代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论基础 |
7.1 现代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 |
7.1.1 现代竞技条件下百米跑运动员的代谢供能特征 |
7.1.2 现代竞技条件下百米跑运动员的肌肉用力特征 |
7.2 现代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动力学机制 |
7.3 现代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学特征 |
8.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及训练原则 |
8.1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 |
8.2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
8.2.1 基础理论与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
8.2.1.1 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
8.2.1.2 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
8.2.2 负荷结构训练方法 |
(9)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对于教练员绩效考评的研究 |
2.2 国外对于教练员绩效考评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淡法 |
3.2.4 特尔斐法 |
3.2.5 层次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2.7 逻辑推理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4.1.1 绩效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
4.1.2 绩效管理 |
4.1.3 绩效评价 |
4.1.4 绩效评价体系 |
4.2 湖南省体育局田径教练员绩效评价的现状 |
4.2.1 湖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及其教练员基本情况 |
4.2.2 现有绩效评价情况分析 |
4.3 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1 建立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4.3.2 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与确立 |
4.3.3 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分析 |
4.3.4 确定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
4.4 建立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4.4.1 建立因素集 |
4.4.2 确定评价集 |
4.4.3 单因索模糊评价 |
4.4.4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4.5 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应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10)CHN计分法骨龄辅助评判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选题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概述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1.2.2 我国的骨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拍摄部位 |
1.3.2 X线摄片方法 |
1.3.3 骨龄判定方法 |
1.4 骨龄评定的意义 |
1.5 现状及存在问题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对象 |
3.2 仪器及其他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3.1 CHN法骨发育标准图片的处理 |
3.3.2 采集手腕骨信息 |
4 系统介绍 |
4.1 系统运行环境 |
4.2 系统硬件配置 |
4.3 系统软件 |
4.3.1 主程序 |
4.3.2 基本资料录入 |
4.3.3 评判骨龄 |
4.3.4 查询 |
4.3.5 系统工作流程 |
4.4 评判质量检验 |
5 小结 |
6 问题与展望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件 |
四、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员选材综合评判系统的设计[A]. 张平,马德山. 《体育科研》1991年第1期(总第41期), 1990(总第41期)
- [2]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D]. 巴义名. 北京体育大学, 2007(11)
- [3]试论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D]. 张春甫. 山东师范大学, 2001(01)
- [4]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J]. 张春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03)
- [5]试论男子篮球运动员基层科学选材[D]. 孙会山. 山东师范大学, 2002(02)
- [6]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科学选材方法的研究[D]. 陈志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1)
- [7]黑龙江省少年铁饼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研究[D]. 李艳凤. 天津师范大学, 2009(S1)
- [8]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 袁运平. 北京体育大学, 2002(01)
- [9]田径教练员执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D]. 阎文婧.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CHN计分法骨龄辅助评判系统的研究[D]. 许寿生. 北京体育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