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论文文献综述)
吴朗西,吴念鲁[1](2000)在《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文中研究指明1987年9月,我把多年来珍藏的鲁迅亲手编号赠送给我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旧版《死魂灵百图》捐赠给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在《版画选集》上,我把爱人柳静和小儿吴念圣的名字也写上了,作为我们三人一起联名捐赠这件珍藏。因为30年代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草创,如果没有柳静的支持帮助,特别是她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作为经济上的支持,肯定会碰上更多的困难。办好文化生活出版社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事业。1987年,柳静82年,与鲁迅所赠《版画选集》编号"82"数
奚朗西[2](1990)在《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9月,我把多年来珍藏的鲁迅亲手编号赠送给我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旧版《死魂灵百图》捐赠给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在《版画选集》上,我粑爱人柳静和小儿吴念圣的名字也写上了,作为我们三人一起联名捐赠这件珍藏。因为三十年代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草创,如果没有柳静的支持帮助,特别是她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作为经济上的支持,肯定会碰上更多的困难。办好文化生活出版社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事业。1987
郝斌[3](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研究说明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吴念鲁[4](2000)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忆父亲》文中研究说明1992年2月6日,我作为我国政府代表团成员离开北京,途经巴黎、马德里于2月7日抵达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参加联合国第八届贸发大会。这是我第一次来拉美,2月的天空,阳光明媚,但仍有炎热之感。由于我长期患有神经官能症,特别是更换环境,就更容易失眠,因此,在卡城头几天晚上总是辗转难寐,以后好了些,但是总觉得睡得不踏实,大概是20日深夜,正当我蒙眬睡中,突然听见父亲叫我,"安保",而且在朦胧中依稀见到父亲的身影,我当时为之一震,难道发
涂昕[5](2014)在《从“博物学”看鲁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鲁迅对“博物学”持续终生的爱好为核心展开话题,大致想要梳理以下三个问题:(一)鲁迅一生对“博物学”的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二)他为什么如此热爱“博物学”;(三)“博物学”的视野对他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绪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依据,以及对“博物学”的界定;第二部分简述跟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整理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首先依据鲁迅本人以及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介绍鲁迅童年时代的自然环境、自幼对花木的喜爱,以及成年以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然后从中国传统“博物”图书、近现代“博物”图书以及美术中的“博物学”三个方面分别梳理鲁迅一生的“博物学”历程。第二章分三节探讨鲁迅喜爱“博物学”的原因。第一节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开始,一直到留学日本,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什么归国以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来作为自己研究植物的参考?我们细读鲁迅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会发现相较于具体的科学知识,鲁迅更看重的是滋养科学(以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所有人类文明)的“神思”。而“神思”并非凭空而来,它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冥契”、“灵会”的产物,也正因为此,鲁迅才特别看重我们古中国“普崇万物”的文化“本根”。在鲁迅看来,只有那些没有丢失自己的“本根”、保持了天性中最原初的一颗与万汇百物交相感应的“白心”的人,才能“神思美富”。所以,鲁迅大量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是想从本民族文化的“根柢”处寻找和体验自己最为看重的“白心”和“神思”。第二节首先探讨鲁迅早期的论文和翻译喜欢用“古字古义”,这样的态度实际上跟他后来“五四”时期倡导“白话”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与之同构的是,他对“博物学”这种“异端思想资源”的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士大夫主流文化的反叛和对少受实利污染的“纯白之心”的看重。接着探讨鲁迅为呵护他所看重的“白心”做了哪些努力,其中的重点是他如何尝试着将“博物学”与文学相沟通。第三节通过分析那些深受鲁迅喜爱的作品,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无论是古籍中的“博物学”还是美术中的“博物学”,鲁迅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背后是否有切身的“实感经验”作为支撑,而他本人的“博物学”实践,也一直有个人的切己经验参与其中。无论是“伪士”的空腹高心、顺大势发声,还是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虚妄幻觉,都是鲁迅要摒弃的东西;他所愿意的,是向低的、广的方面寻求切实而宽博的实感经验,而关联着民俗风情、日用生计的“博物学”,正是通向这些经验的一个可靠途径。第三章则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博物学”所包含的核心精神、致思方式,跟鲁迅本人有哪些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第一节第一部分讨论鲁迅由生物学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为什么鲁迅如此喜欢陶元庆画在《彷徨》封面上的那个“不圆”的太阳?在鲁迅看来,“圆满”、“圆融”、“止于至善”、“理想家的黄金世界”,都是“心造的幻影”,因为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深知自身的限度,切实地完成自己在进化的长索上应尽的一环,是鲁迅一贯的态度。第二、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进化学说”中所包含的万物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给了鲁迅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察生物的生活,作为人生的参照。更进一步,鲁迅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了既包含“有生物”,也包含“无生物”的整个宇宙万象——“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万物都与我有关联、我对万物有情的广阔胸怀。第四部分则探讨所有事物相互关联的前提,是各各不同的个体,由此引出鲁迅对“个体”的尊重,对万物差异的敏感和爱惜,以及始终站在“弱小者”一边的立场。第二节首先将生物世界中个体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其它生物“共同进化”的“相互主体性”格局,与鲁迅的思想相互印证。然后试图呈现鲁迅“相互主体性”的意识已经渗透到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关系不局限于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在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同时,他也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所以我们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而当他把原本从属于个人内心主观的“寂寞”、“绝望”与“希望”,变作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主体”时,它们就获得了自身的开放性。最后一部分则将话题延伸到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那就是鲁迅如何看待“自然”、描写“自然”,我们试图回答鲁迅分明对自然有着精细入微的感受,为什么却故意说自己对自然之美并无敏感,且对流连于“风景名胜”的“雅人”嗤之以鼻;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文本细读,来感受鲁迅理解自然、描述自然的独特之处。
徐政[6](2018)在《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一生译着颇多,留下了数目相当可观的出版印刷品,这些书刊的装帧设计也大多由其亲自操刀。本文以鲁迅所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平装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鲁迅的一种“遗物”,从该中译本现存印刷品实物的“物质”属性出发,对其作跨学科的整体研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厘清该中译本的几大基本要素——是谁、从哪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为何做。为此,本文选取该中译本所涉及的图像、文本与事件三个方面,在考订讹误的基础上对九个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并最终围绕该中译本其书、其事考辨出十八条新的结论。以上结论,对于确定该中译本初版的基本信息、探讨西洋美术史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晚清民国时期外文词汇及其概念的跨文化传播与误读、叶灵凤对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厘清鲁迅与创造社笔战的史实、鲁迅推行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缘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虽侧重于考据史实,但旨在“重塑”价值,而非单纯“解构”。亦希望透过该中译本这一视觉之“物”,让读者从多个角度“知”鲁迅其人、“论”相关之事,并一窥其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跨文化交流过程。
马杰,李继凯[7](2019)在《鲁迅致赵家璧信札手稿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信和手稿研究都是鲁迅研究中颇具趣味且相当开阔的研究领域,将二者结合起来考察,也是一条可取的研究路径。鲁迅与友人间的书信往来保存了诸多的史料信息与带有历史"体温"的感性素材,研究者往往能从信件、手稿、史料与创作的相互指涉、相互印证中寻得更多的历史细节,描摹鲁迅的个体生命在大时代中的文化追求与"破""立"之道,还原更为立体、真实的鲁迅形象。同时这些"鲁迅遗产"(故居、手稿、信札、遗物)是鲁迅
徐静琪[8](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张文松[9](2013)在《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文中提出本文以民国(1912-1949年)版画及外来影响下所形成的西方视角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对民国版画在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开始起步,并逐步形成了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风格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阐述了西方现代思想逐步影响到国内,并在清末民初的转型期留学潮中以李叔同、丰子恺、江小鹣等留学生回国后从事现代版画创作,开启了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然后从1920年代开始,以郑振铎、鲁迅、叶灵凤、茅盾等人以大众文化传媒及美术期刊为媒介传播西方现代创作版画。在1920-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思潮影响下,鲁迅等人以“审美现代性”为主要追求目标,通过举办版画讲习班、出版西方现代版画画册、积极举办西方现代版画展览,推动并促发了本土新兴版画运动的开始。而本土青年版画家们在左翼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社会现实,通过自学等方式积极开始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在20世纪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中,其中夹杂着国共意识形态之争及中日战争,并在民族危亡之际,新兴版画家们参与到文化“民族化”的讨论中,并以实际的创作型态呈现了“去西方化”(“民族化”)的努力,最终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着名的“新兴版画运动”。在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本土现代版画本应具有的审美现代性的努力让位于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救亡压倒启蒙”的文化思路几乎成了无法抗拒和唯一能作的选项。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对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大众传媒对西方版画的传播,以及在新兴版画运动过程中,其中承载的西方视角实际上一直伴随着本土版画的形成和成长,并以具体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版画的发展历程。本文着力厘清并研究民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以便使我们明了“西画东渐”的具体方式及路径,并力图重现民国往昔,更好地建构属于我们自身的现代版画史。
文洁若[10](2004)在《老巴 你好——巴金与萧乾》文中提出 写在前面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巴金一百零一岁华诞。二○○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是萧乾九十五岁诞辰。本文分三部分。一、巴金;二、萧乾;三、书信。巴金和萧乾的友谊持续了六十六年(一九三三至一九九九)。由于萧乾以言获罪,足足有二十年,两人没有来往。一九六六年九月,巴金致萧乾的信(一百多封)全部化为灰烬,萧乾致巴金的信,奇迹般地保存下十封。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九年,二人鱼雁往还,又积信一百二十六封。
二、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论文提纲范文)
(3)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从“博物学”看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简述 |
三 论文大致思路 |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
1 多方搜求 |
2 影写与辑录 |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
1 矿物学 |
2 进化学说 |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
4 科普读物 |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
2 花鸟诗笺 |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
1 问题的提出 |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
3 “本根”、“白心”、“神思” |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
1 “复古”与“革命” |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
一 “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
1 个体与共生 |
2 互为主体性 |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
附录二: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
附录三: 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
(6)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的背景 |
二、概念的厘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本文的写作 |
第一章 作为视觉之物的中译本 |
第一节 封面配图再考 |
一、图像比对与新的疑问 |
二、笔触分析与寻找母本 |
三、图像来源与印刷技术 |
第二节 装帧设计再考 |
一、封面设计的新疑问 |
二、装帧设计的再比较 |
三、书籍装帧的设计者 |
第三节 彩页插图新议 |
一、彩图与“少读中国书” |
二、被“遗忘”的希涅克 |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阅览之文的中译本 |
第一节 结构主旨再考 |
一、为何是“民族的色彩” |
二、臧否“时代的牺牲者” |
第二节 知识来源新议 |
一、信息缺失与翻译准确 |
二、私人藏书与“亚克特美” |
第三节 翻译问题再议 |
一、几处误译及观念问题 |
二、“菩提树下街”之辩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译介之事的中译本 |
第一节 译书原因再考 |
一、“鲁迅来信”中的《北新》 |
二、《北新》杂志中的“LF” |
三、叶灵凤与《北新》半月刊 |
四、鲁迅所指及其引发的事件 |
第二节 出版时间再考 |
第三节 译介影响再议 |
一、“善意的警告” |
二、“实非所长” |
三、“本书所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鲁迅致赵家璧信札手稿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导入 |
第一节 他山之石 |
第二节 现代性的早期追求 |
附图 |
第二章 插图:中国早期现代版画 |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李叔同的版画 |
第二节 丰子恺的套色木刻 |
第三节 江小鹣的版画实践 |
附图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及美术期刊的推介 |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力量 |
第二节 文艺期刊上的版画插图——以《奔流》为例 |
第三节 西方版画插图的来源及公共传媒的推介 |
附图 |
第四章 鲁迅与新兴版画的兴起 |
第一节 从启蒙话语走向左倾 |
第二节 鲁迅与审美现代性 |
第三节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
附图 |
第五章 左翼思潮下的新兴木刻运动 |
第一节 “美联”与新兴木刻的兴起 |
第二节 “一八艺社”及其艺术活动 |
第三节 星星之火:版画讲习班 |
附图 |
第六章 社会危机与新兴版画的风格初呈 |
第一节 本土版画社团及版画活动 |
第二节 新兴版画中的题材和风格 |
第三节 救亡压倒启蒙——以李桦为例 |
附图 |
第七章 去“西方化”的努力——“民族化”风格的尝试 |
第一节 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化风格的确立 |
结语:作为精神史的版画史 |
附图 |
1930 年——1937 年间版画社团(研究会)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大事年表(1912-1949) |
2、民国(1912-1949)时期代表版画家名录 |
致谢 |
四、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A]. 吴朗西,吴念鲁. 吴朗西先生纪念集, 2000
- [2]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有关两本捐赠画册的回忆[A]. 奚朗西. 四十纪程(1951-1991), 1990
- [3]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忆父亲[A]. 吴念鲁. 吴朗西先生纪念集, 2000
- [5]从“博物学”看鲁迅[D]. 涂昕. 南京大学, 2014(05)
- [6]图像、文本与事件 ——《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中译本研究[D]. 徐政.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8)
- [7]鲁迅致赵家璧信札手稿探析[J]. 马杰,李继凯.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8)
- [8]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9]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D]. 张文松.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10]老巴 你好——巴金与萧乾[J]. 文洁若. 作家,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