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校科学研究规范化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1](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李长盈[3](2017)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大遗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保护与民众生产生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始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迫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关系。作为规范大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各项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大遗址保护规划在明确保护措施、拓展利用形式、加强遗址管理和强化遗址研究等方面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保护和延续好大遗址及其价值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受考古工作程度和规划编制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现有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保护规划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细化评价指标、拓展评价方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已十分必要,对于提高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围绕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现状、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等问题对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进行了以下探索: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是在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发展完善的研究和操作体系,大遗址的保护理念也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我国大遗址基本特征和保护规划编审、实施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规划编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规划得以顺利编制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进而对大遗址考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考古工作的特点,对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30处大遗址的规划案例和相关法规标准的主要要求,笔者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了指标的分解、遴选和合并,确定了规划编制的各项评价指标,阐述按不同区位类型分别对规划编制进行评价的重要性。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经过权重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确立的各项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最终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体系。最后,本文利用上述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等不同区位类型的大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验证评价体系的同时,总结规划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和保护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苏彬[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申晓辉[5](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王丽丽[6](2017)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环节。随着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扩大和科研成果的激增,如何高效、客观、科学地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成为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当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同行评价低效与主观性、量化评价指标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发展和智能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以高校教师科研绩效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尝试量化方法与技术化路径,试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模式。本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补充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一步补充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理论、进一步为科学计量学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提供论据和资料。为学校科研管理提供策略依据,可以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高校科研资源、促进高校教师学术性专业发展、激发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科发展提供导向和参考。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取得研究成果:1.提出了基于科学计量学和智能信息处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总体方案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知识创造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首次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研究两类思想方法结合的相关理论问题。结合获取黑龙江省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研究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及具体流程等问题。2.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指标要素和指标结构两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要素上,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在于,没有主观设计指标要素,而是选择已有研究成果、专家意见、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科研要素,作为指标要素来源,兼顾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选取其中的相关指标要素汇总,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数据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已获得的数据源进行科学处理,最终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验证。3.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模型依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把研究范围界定为自然科学研究,选取了指标体系中相关的指标要素。以黑龙江省24所公办本科院校中近五年科研产出为数据样本,构成样本库。运用粗糙集理论,提出了基于位逻辑的Apriori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
胡玲琳[7](2004)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核心问题是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本质区分,目的在于建构我国高校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研究过程中遵循历史与现实、国际与本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从四部分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论,首先从总体上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相关述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其次,通过模式论与系统论的结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基本要素以及要素的内外关系等进行纯学理研究,这部分研究构成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全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从国内与国外、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第二章考察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开始逐步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同时,通过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湖北、辽宁等不同地区十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情况的现状分析,探究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症结所在,其中,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和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对德国、美国、英国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迹进行回顾与梳理,简要分析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并总结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共同特征,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模式建构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通过探源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与现实因素,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性质特征、培养对象、层次结构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与区分,为建构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与第六章,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各具特色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提出实现两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若干保障措施。第五章针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齐模式的弊端、参照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性、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基本理论等为立论依据,对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建构;第六章为使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有侧重”,论文最后从转变观念、制度创新、政策扶持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何谐[8](2017)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位是一种制度化的身份象征,展示出持有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类型与规格。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往熟练操作的基层职业岗位需要更强的知识行动者,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知识、技能和素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映射到高等教育及其学位上表现为:高等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高等化并存,出现多种面向职业的学位制度,逐步形成以“应用型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为主体架构的学位格局。我国虽然已实施面向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却没有实施学位制度。2014年始,为搭建应用型人才接续培养制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国家相继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文件,皆提出要探索与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特别是专科层次学位。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而且一些高职院校早已自发性地掀起了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热潮。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尝试授予的“工士学位”,还有上海、北京、珠海、厦门等地以联合办学的方式授予境外和中国香港的“副学士学位”。基于此,本研究以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为主要研究目标,兼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实施后,应该从法律完善、组织建设和文化—认知形成三方面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化、合法化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专科层次的应用型学位,它具有实践知识评价属性、实践文化属性和职业权力属性。这一点可以从学位的一般属性、职业教育文凭功能的历史演变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推理和得到印证。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它是系统化、有计划、有目标的应用技术人才评价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安排必须以其本质属性为理论指导,以明确的角色定位为前提,通过访谈调查、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得各结构要素设计的支撑性依据,进而构建出基于理论样态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体而言,这一学位制度分为“学位点设置、授予标准、管理机制以及衔接机制”四个要素,得出以下结论:设置服务于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高职学位点。众所周知,普通高等教育学位在学科目录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申报和授权,学位点设置受到严格的学科规训。然而高职学位点区别于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它面向更加灵活和动态的市场需求,因此学位点建设与评估需要机制创新。高职学位点建设要突破传统学科目录的规训,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范围内遴选达标建设的专业设立学位点,组建非政府部门的专业咨询与指导委员会,实施以产业和行业区域性需求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与评估机制。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将更快速地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因而高职学位点设置要在稳定和变革中取得平衡,一方面要发挥制度规约的优势,但同时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设计高职学位国家层面的统一授予标准。高职学位授予的国家标准起到最低质量保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需求由省级政府(直辖市、自治区)制定与审批各专业的区域标准。从标准体系的宏观层面将高职学位授予标准分为目标、过程、结果三个维度。第一,高职学位授予的目标标准实质是高职学位教育目标,其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期待。高职学位的目标标准不同于科学研究专家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岗位的人才规格指向具体的执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技术伦理,并有能力升入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第二是过程标准维度,即高职学位教育的培养过程,应注重“目标—情境—对策”的岗位模拟实践教学法的运用,设计出以传授实践知识、培养执业核心技能、塑造具有职业道德规范和技术伦理的学位课程体系。第三是结果标准维度,即学位考核项目及其标准,主要涉及学制、学业成绩、实习结果、毕业设计及其他的标准,关键是通过职场模拟考核学生技能形成、使用及其熟练度是否达标。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参与授权审核和授予决策的学位管理机制。当前存在两种学位管理的典型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专业审核与认证模式;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审核与评估模式。我国实行国家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管理宜采用英国模式。从授权审核的主体及其运行上,高职学位的最高授权主体是代表国家意识和权力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但其作为委托人并不直接行使该权力,仅发挥着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的职能。高职学位授权与审批的权力执行主体是省级(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由各行业、企业、专业协会和高职院校的专家代表组成的“审核与评估委员会”是审核与评定提出高职学位授予权申请的高职院校是否具备资格的专门机构。从授权标准上,应从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培育职业人两个方面制定授权的具体标准。从学位授予工作上,在高职院校建立由相关行业的专家、一线教师(教授或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者)、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组成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建设高职学位与学士学位、职业资格的衔接融通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位衔接是同类型学位体系间的升学衔接,应该采用学分认证与转换机制,在高职院校与应用型高校形成合作联盟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学分评估与认定办法,并着力发展与完善专业学士学位制度。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衔接是不同类型学位体系间的升学衔接,应该采用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机制,由大学组织试题命题和考试活动等,以笔试和面试的方式选拔具有学术研究兴趣和潜力的、对不同学科具有有一定认识的学生。而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的对接,应该明晰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的关系,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维度制定各资历等级标准,以此为常模参照,实现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等级的衔接。从制度创建的实质意义上讲,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本体设计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希望该制度投入运行后能够扩散、持久、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制度内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内化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合法化、社会化的过程。本研究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三条合法化途径:第一,在法律层面上,应该处理好高职学位授予权中行政属性和行业属性的关系,在现有的《学位条例》和《职业教育法》中补充制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内容。第二,在组织层面上,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目标,各高职院校加大力度制定与完善学校章程,选拔具有变革能力的领导者。第三,在文化—认知层面上,培育以学生和教师为制度核心主体“精益求精”的价值认同,完善互补性制度以诱致技术文化实践,打破学科文化,建构高职学位制度的技术文化,最终升华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文化。
罗进军[9](2007)在《有标假设复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有标假设复句展开。首先阐释了论题的涵义,并对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契机和目的、研究架构做了介绍。接着从各个角度考察了假设关系标记,考究了有标假设复句的语表、语里、语值特征,探讨了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并且比较全面地检视了“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和“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本文的研究以小句中枢说理论、句管控理论、两个“三角”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也吸取了潜显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了类型学理论的相关概念。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引言”。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契机及目的、研究架构等五个方面展开:(一)“有标假设复句的界定”对论题予以阐释。(二)“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现状”集中介绍与本论题有关的已有成果,并对它们作出相应评价。(三)“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背景”主要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两方面考虑。(四)“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契机及目的”着眼两个方面:其一,主要介绍邢福义先生主持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小句中枢说在汉语与临界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验证”对本文的重大推动作用。其二,介绍了本文的两个研究目的:Ⅰ.在前贤时达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有标假设复句的认识。Ⅱ.将本体研究跟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为复句信息工程做一些初期探索。(五)“研究架构”部分对全文的布局谋篇、基本框架做了一个“俯瞰式”的介绍。第二章是“假设关系标记的多维验察”。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讨论:(一)“关系标记面面观”界定了四组概念,即关系标记与非关系标记、前呼型关系标记与后应型关系标记、前置式关系标记与后置式关系标记、强式关系标记与弱式关系标记,介绍了关系标记可能占据的四个句法位置,指出可以用八个类型参项来观察所有的关系标记。(二)考察了普通话中的假设关系标记。(三)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考察了汉语官话区方言和非官话区方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四)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汉语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第三章是“有标假设复句语表、语里、语值特征”。(一)“有标假设复句的语表形式特征”着眼两个方面,一是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二是有标假设复句的后应句。(二)“有标假设复句的语里关系特征”重点介绍有标假设复句的“双合型”语里关系和“三合型”语里关系。(三)“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着眼三个方面,一是从说话人显性意图和隐性意图的表达看有标假设复句的运用,二是从句法管控和句域管控的双重视角理解有标假设复句,三是从有标假设复句强大的语用功能透视其使用价值。第四章是“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研究”。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一)围绕小句关联理论展开讨论。基本观点有:Ⅰ.小句关联理论是有标复句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桥梁。Ⅱ.小句句法关联是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识别的基础。Ⅲ.小句语义关联是有标复句语里关系识别的基础。Ⅳ.小句表里关联是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的金钥匙。(二)指出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有标复句语表序列的提取问题,二是有标复句表里关联模态的构建问题,三是有标复句语表序列的聚类问题。(三)以有标假设复句为研究对象,做了示例性研究。主要探讨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的有标假设复句如何构建表里关联模态以及相应的框式简图和树型图。第五章是“‘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着重探讨前呼型假设句的主导制约性、后应型疑问句的承前启后性、求解对象、求解方式及内容。(二)“‘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则重点探讨了证伪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强致使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强条件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劝谏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三)既考察了“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和紧缩形式,也考察了“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和紧缩形式。第六章是“‘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从以下三个方面检视该类有标假设复句:(一)“句式构成之检视”考察该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后应句以及整体构成情况。(二)“语里关系之检视”重点探讨该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八类“双合型”语里关系,另外也谈及它的“三合型”语里关系。(三)“语用价值之检视”指出该类有标假设复句投射出说话人的一种“兴式”言语策略,同时还探讨了说话人对“关系环”内“p”的态度。第七章是“结语”。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本课题的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价值,还具有方法论价值。(二)着重阐明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结论。(三)重点阐述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七点启示,即科学研究既需要理论意识,更需要实践意识;科学研究既要争取成功,又要允许失败;科学研究既要有独立意识,又要有团队精神;科学研究要把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科学研究要处理好“点”跟“面”的辩证关系;科学研究既需要“显性”意识,又需要“潜性”意识;科学研究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求实思想。(四)与本课题相关的后续研究主要是指:Ⅰ.逐步完善有标假设复句的表里关联模态表。Ⅱ.模拟构建其他有标复句的表里关联模态表。
林坤[10](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二、关于学校科学研究规范化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学校科学研究规范化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3)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古迹“保护”观念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遗址保护 |
第三节 中国当代的大遗址保护 |
第四节 国外遗址保护理念与规划实践 |
第五节 当代大遗址保护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一节 已公布大遗址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三节 大遗址保护评价机制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现存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一节 田野考古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三节 大遗址考古 |
第四节 考古工作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指标构成 |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规划案例的选取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建立 |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指标分类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应用 |
第一节 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青山墓群保护规划 |
第三节 湖泗瓷窑址群保护规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地方高校 |
(二) 文化 |
(三) 地方传统文化 |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
(一) 四大怀药 |
(二) 名人雅士 |
(三) 太极故里 |
(四) 名山秀水 |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
一、提高理论认识 |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
二、改进策略研究 |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
三、制定配套政策 |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6)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科研成为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
(二)科研绩效评价成为高校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 |
(三)现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 |
(四)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为科研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教师 |
(二)科研绩效 |
(三)量化评价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原则和策略研究 |
四、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
五、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反思研究 |
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 |
第三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内涵 |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要素、结构、功能 |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原则 |
四、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方法 |
五、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方式 |
第四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
一、数据来源 |
(一)已有研究成果 |
(二)专家意见 |
(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适切性 |
(一)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优势 |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科研绩效量化评价不足及其改进 |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
(二)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三)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四)指标体系验证 |
(五)指标体系解释与说明 |
第五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优化模型 |
一、粗糙集理论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一)决策系统 |
(二)决策表 |
(三)等价关系 |
(四)约简与核 |
二、基于粗糙集的关联规则挖掘流程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三)属性约简 |
(四)关联规则提取 |
(五)规则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第六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改进策略 |
一、提高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认识与地位 |
(一)理性认识高校科研绩效量化评价 |
(二)正确认识量化评价与同行评价有机融合 |
二、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
(一)树立发展性理念 |
(二)树立有机性理念 |
(三)树立系统性理念 |
三、合理使用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 |
(一)建立评价指标要素数据库 |
(二)采用综合性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三)分层分类选择评价指标 |
四、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
(一)建设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数据平台 |
(二)恰当应用多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 |
(三)引入可视化分析技术 |
五、科研绩效评价与学校整体规划相一致 |
(一)学校各方人员共同参与 |
(二)重视评价结果的使用 |
(三)制定系统的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方案 |
(四)保持评价持续性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背景与目的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三、 形成的几点共识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
一、 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论文的基本思路 |
二、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几个相关概念释义 |
一、 关于“模式” |
二、 培养模式概念的内涵 |
三、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及其要素分析 |
第二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历史沿革 |
一、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初创时期 |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正规化时期 |
三、 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 |
第二节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误区与不足 |
一、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有待区分与调整 |
二、 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应用型培养模式偏于“学术化” |
三、 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 |
四、 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缺乏互通性与衔接性 |
第三章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及若干启示 |
第一节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滥觞及分析 |
一、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变的基本轨迹 |
二、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
第二节 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变历程及分析 |
一、 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变的基本轨迹 |
二、 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
第三节 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历史变迁及分析 |
一、 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变的基本轨迹 |
二、 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
第四节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特征与启示 |
一、 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借鉴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 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驾齐驱、各具特色,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同趋势 |
四、 每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都体现出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五、 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位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性与转化性 |
第四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与现实因素 |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系 |
二、 终身教育理念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系 |
三、 知识经济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系 |
四、 科技发展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位与基本特征分析 |
一、 价值取向的定位 |
二、 性质特征的定位 |
三、 培养对象的定位 |
四、 层次结构的定位 |
第三节 建构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
一、 兼容并存与各有侧重相结合的原则 |
二、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五章 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研究 |
第一节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 |
一、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
二、 学术型研究生的入学形式 |
三、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
四、 学术型研究生的质量评价 |
第二节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 |
一、 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
二、 应用型研究生的入学形式 |
三、 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
四、 应用型研究生的质量评价 |
第六章 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
第一节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实现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的基础与前提 |
一、 树立多元研究生教育职能观 |
二、 转变与纠正不同群体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片面认识 |
第二节 制度创新是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的关键 |
一、 健全和完善学分制,确保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和弹性化 |
二、 建立和推广教师培训、聘任和考核制度,促进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三、 改革和创新研究生院制度,促使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化 |
第三节 政策扶持是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
一、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使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趋完善 |
二、 政府支持与调控是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的实现保障 |
结语 |
附录1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简介(编译) |
附录2 研究生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位体系不完善 |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不畅的问题 |
(三)高职学历文凭无法对接职业标准 |
二、文献综述 |
(一)学位制度的相关研究 |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学位制度 |
(三)高等职业教育 |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审视 |
一、职业教育文凭功能的历史脉络 |
(一)中世纪行会组织中的身份符号 |
(二)近代工业革命后学校组织的学力证明 |
(三)当代多元证书与学位化文凭 |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本质界说 |
(一)学位的一般属性论说 |
(二)高职学位的实践知识评价属性 |
(三)高职学位的职业权力属性 |
(四)高职学位的实践文化属性 |
三、学位系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类型定位 |
(一)基于高等教育分类实践的学位类型分化 |
(二)基于理想类型的学位类型分化 |
(三)高职学位的类型定位:应用型学位 |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纵向层次定位 |
(一)学位层次结构的变化路径 |
(二)域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层次定位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层次定位的影响因素 |
(四)高职学位的层次定位:学士以下层次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实践动力 |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构建的制度需求 |
(一)个体层面: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诉求 |
(二)学校层面:转变高职“断头教育”身份的诉求 |
(三)社会层面:对接与固化一线岗位的职业标准 |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构建的制度供给 |
(一)学位制度供给的变化 |
(二)学位制度供给的变化特征与问题 |
(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供给缺位的反思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政策环境 |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职业环境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的市场环境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学位点设置 |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审思 |
(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专业设置的关系 |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变化特点 |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分析 |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专业建设标准 |
(一)高职学位点设置的专业类别遴选标准 |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课程建设标准 |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
(四)高职学位点设立的校企合作建设标准 |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体系 |
(一)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主体 |
(二)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方式与内容 |
(三)高职学位点设置的评估运行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授予标准设计 |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设计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的内涵 |
(二)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的设计原则 |
(三)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设计的困境 |
二、英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的实践借鉴 |
(一)以职业人为目标的学位标准设置 |
(二)从业标准和科学理论标准相融合 |
(三)多元的学位准入考评模式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的开发 |
(一)高职学位授予标准体系的维度结构 |
(二)高职学位标准的目标维度设计 |
(三)高职学位标准的过程维度设计 |
(四)高职学位标准的结果维度设计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管理机制建设 |
一、高等职业教育文凭管理的制度现状与阻力 |
(一)高职学历文凭的授权管理与授予程序 |
(二)高职院校获得学位授予资格的阻碍因素 |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管理的比较与启示 |
(一)以专业认证为主导的美国学位管理制度 |
(二)以国家审核为主导的英国学位管理制度 |
(三)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管理机制 |
(一)国家授权视野下高职学位的授权与审核主体 |
(二)高职学位授权审核的标准 |
(三)高职学位授权与审核的运行 |
(四)高职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建 |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衔接机制建立 |
一、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内的衔接现状与问题 |
(一)高职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衔接现状与问题 |
(二)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现状与问题 |
二、域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融通与衔接经验 |
(一)高职学位衔接机制建立的理念 |
(二)高职学位在教育系统内的几种衔接机制 |
(三)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资历框架模式 |
三、高职学位与应用型大学学士学位的衔接 |
(一)采用学分认证与转换的衔接方式 |
(二)建立高职院校与应用型大学的联盟 |
(三)制定学分评估与认定的运行系统 |
(四)发展与完善专业学士学位制度 |
四、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衔接 |
(一)采用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方式 |
(二)设计高职学位与学术型学士学位的共同课程 |
(三)制定考试考核的招生选拔模式 |
五、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
(一)学位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辨析 |
(二)资历框架下高职学位与职业资格等级的对接 |
第七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化路径 |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可能阻力 |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立法滞后 |
(二)高职学位教育与授予的组织桎梏 |
(三)社会文化—认知层面的学术期待偏好 |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法律完善 |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法制化的法理分析 |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权的性质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实体法律 |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程序法律 |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院校组织转型 |
(一)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组织目标 |
(二)加强学位治理的高职院校章程建设 |
(三)选拔具有变革能力的领导者 |
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化的文化—认知建构 |
(一)培育制度主体的精益求精的价值认同 |
(二)完善互补性制度以诱致技术文化实践 |
(三)建构高职学位制度的技术文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9)有标假设复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标假设复句的界定 |
1.2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现状 |
1.3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背景 |
1.3.1 有标假设复句研究的时代背景 |
1.3.2 有标假设复句研究的理论背景 |
1.4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契机及目的 |
1.4.1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契机 |
1.4.2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目的 |
1.5 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架构 |
第二章 假设关系标记的多维验察 |
2.1 导言 |
2.2 关系标记面面观 |
2.2.1 关系标记与非关系标记 |
2.2.2 前呼型关系标记与后应型关系标记 |
2.2.3 前置式关系标记与后置式关系标记 |
2.2.4 强式关系标记与弱式关系标记 |
2.2.5 四个句法位置与八个类型参项 |
2.3 普通话中的假设关系标记验察 |
2.4 汉语方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验察 |
2.4.1 汉语官话区方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 |
2.4.2 汉语非官话区方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 |
2.5 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验察 |
2.5.1 汉语亲属语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 |
2.5.2 汉语非亲属语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 |
2.6 小结 |
第三章 有标假设复句语表、语里、语值特征 |
3.1 导言 |
3.2 有标假设复句的语表形式特征 |
3.2.1 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 |
3.2.2 有标假设复句的后应句 |
3.3 有标假设复句的语里关系特征 |
3.3.1 有标假设复句的"双合型"语里关系 |
3.3.2 有标假设复句的"三合型"语里关系 |
3.4 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 |
3.4.1 从说话人显性意图与隐性意图的表达看有标假设复句的运用 |
3.4.2 从句法管控与句域管控的双重视角理解有标假设复句 |
3.4.3 从有标假设复句强大的语用功能透视其使用价值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研究 |
4.1 导言 |
4.2 小句关联理论—有标复句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桥梁 |
4.2.1 小句句法关联—有标复句层次识别的基础 |
4.2.2 小句语义关联—有标复句语里关系识别的基础 |
4.2.3 小句表里关联—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的金钥匙 |
4.3 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 |
4.3.1 两句式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 |
4.3.2 三句式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 |
4.3.3 四句式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 |
5.1 导言 |
5.2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 |
5.2.1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中前呼型假设句的主导制约性 |
5.2.2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中后应型疑问句的承前启后性 |
5.2.3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中"求解对象"探析 |
5.2.4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中"求解方式及内容"探析 |
5.3 "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 |
5.3.1 证伪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 |
5.3.2 强致使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 |
5.3.3 强条件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 |
5.3.4 劝谏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 |
5.4 "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及紧缩形式 |
5.4.1 "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及紧缩形式 |
5.4.2 "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及紧缩形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 |
6.1 导言 |
6.2 句式构成之检视 |
6.2.1 "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 |
6.2.2 "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后应句 |
6.2.3 "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的构成情况 |
6.3 语里关系之检视 |
6.3.1 "双合型"语里关系 |
6.3.2 "三合型"语里关系 |
6.4 语用价值之检视 |
6.4.1 投射出说话人的一种"兴式"言语策略 |
6.4.2 说话人对"关系环"内"p"的态度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7.1.1 理论价值 |
7.1.2 实践价值 |
7.1.3 方法论价值 |
7.2 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几个基本结论 |
7.3 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几点启示 |
7.4 与本课题相关的后续研究 |
7.4.1 逐步完善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表 |
7.4.2 模拟构建其他有标复句的表里关联模态表 |
附录 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模式及其验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关于学校科学研究规范化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D]. 李长盈. 武汉大学, 2017(06)
- [4]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6]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D]. 王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 胡玲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研究[D]. 何谐. 西南大学, 2017(04)
- [9]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 罗进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9)
- [10]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