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柳骥[1](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庞博[2](2012)在《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1.1通过Weka (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软件的应用,重点探索贝叶斯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应用前景,进一步探索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学术流派发展的有效方法;1.2应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和继承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1.3引入循证思路,形成适合中医学特点,借助集“规范化采集”“网络化存储”“标准化处理”“多元化挖掘”四位一体的中医医案信息化共享平台,探索由“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研究多元化途径。2方法2.1数据采集以施今墨学术流派具有明确传承轨迹的4位医家,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诊治的糖尿病医案为研究对象。参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要求的病例采集格式,采用统一设计、标准规范、项目齐全、重点突出的病例信息采集表观察、采集、转录一般资料、病史资料、刻下症、体格检查与四诊资料、理化检查资料、中医诊断、证候诊断和立法、处方用药、辅助疗法与医嘱及医师临证思辨经验、语录。2.2数据录入对符合规范的病例信息采集表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14.0.6112.5000进行双人双录入,其后转化为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等统计分析要求的数据格式。2.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应用规范统一的病案采集表并经过统一培训控制采集质量,双人双录入,逐条核对控制录入质量,借助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译程序控制数据质量与数据结构转换质量。3.4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采用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对D性别,E年龄,G应诊医师,J诊次,K病案类型,N主诉,Q刻下症,S舌象,T脉象,U既往病史,X空腹血糖、餐后血糖,AB病因,AC西医诊断,AD中医诊断,AF中医证候,AH证素,AJ治法(归约),AK处方,AL处方药物,AM主方,AN剂量,AO药味,AP剂型等项目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数据频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应用Weka3.6软件对Q刻下症、AE中医诊断(归约)、AG中医证候(归约)、AH证素、AJ治法(归约)、AL处方药物、AM主方等“病-证-症-法-方-药”核心属性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关联等分析。应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ce Analysis System, CPIAS)(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信息研究室研制中)网络版对4位医家典型医案的相对药量、药性、药味、归经、方剂功效、筛选功效、症状重排、证素、筛选证素、方剂证候进行个案分析。3结果3.1纳入情况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遴选,研究纳入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以下简称4位医家)诊治糖尿病病例938例,其中初诊414例,复诊524例,回顾性病例487例,前瞻性病例451例。施今墨诊疗病例23例,其中初诊12例,复诊11例;祝谌予诊疗病例337例,其中初诊121例,复诊216例;吕仁和诊疗病例447例,其中初诊203例,复诊244例;赵进喜诊疗病例132例,初诊病例78例,复诊病例53例。共收集4位医家诊疗经验包括辨证要点、病因分析、病机变化、治法思路、遣方用药特色与经验等共计1904项,其中施今墨诊疗经验59项,祝谌予诊疗经验1015项,吕仁和诊疗经验503项,赵进喜诊疗经验327项。3.2描述性分析结果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患者男性475例,女性463例;患者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年龄中位数为55岁,平均年龄为55.56±12.290岁;初诊共计出现口渴多饮等48个症状;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的392个月,最短的3天,平均73.41±71.821月;共计出现2型糖尿病等60个西医诊断疾病及消渴病等59个中医诊断疾病及脾痒(期)、消渴期、消瘅期3个疾病分期,其中前3位的是:消渴病930例,占总数99.04%,消渴病肾病249例,占总数26.52%,消渴病·风眩215例,占总数22.90%;共计出现久病正虚等13个病因,其中前3位的是久病正虚121例,占总数29.23%,饮食不节78例,占总数18.84%,情志不舒62例,占总数18.84%。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疲乏等259个症状,其中前3位的是:疲乏332例,占总数35.39%,视瞻昏渺249例,占总数26.55%,口渴多饮154例,占总数16.42%;共计出现细脉等56个舌象、脉象;共计出现气阴两虚等138个中医证候,其中前3位的是:气阴两虚334例,占总数35.57%,肝肾亏虚264例,占总数28.12%,经脉不活195例,占总数20.77%;共计出现血瘀等49个中医证素,其中前3位的是:血瘀776例,占总数82.73%,肾730例,占总数77.83%,肝692例,占总数73.77%;共计出现活血等98个中医治法(归约),其中前3位的是:活血806例,占总数85.93%,益气620例,占总数66.10%,健脾595例,占总数63.43%;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降糖对药方等125个中医处方主方。其中前3位的是:降糖对药方257例,占总数27.40%,狗脊饮子121例,占总数12.90%,当归补血汤106例,占总数11.30%;共计出现丹参等365个中药药物,其中前3位的是:丹参626例,占总数66.74%,黄芪513例,占总数54.69%,地黄402例,占总数42.86%;医案处方汤剂921例,蜜丸2例,水丸14例,中成药1例,外洗3例;医案处方最大剂量60付,最小剂量1付,平均剂量为13.96±4.375付;医案处方最大药味数36味,最小药味4味,中位数15味,平均药味数为14.70±3.151味。3.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结果施今墨医案以“阴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5.65%,Kappa值0.7767,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57条,如以脏养脏->尿多(0.917)等(括号中为条件概率值),其父项(节点)与子项(节点)之间互相关联并形成一定规律,如茯神->不寐->心->茯苓,体现了茯苓、茯神与心、神证素和不寐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气阴两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6.86%,Kappa值0.7315,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002,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1.0433)、疲乏(0.5515)、大便秘结(0.4878)、小便浑浊(0.4869);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山药、黄芪,党参、黄芪,五味子、黄芪,天花粉、山药、黄芪,麦冬、黄芪,绿豆衣、天花粉,山药、玄参、黄芪,山药、五味子、黄芪,天花粉、黄芪,玄参、黄芪,瓜蒌子、天花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祝谌予医案以“调气活血方(黄芪)”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9.41%,Kappa值0.9773,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68条,如健脾->肾(0.995)等,再如经脉不活->寄生->续断->夜尿频多,体现了寄生、续断与经脉不活证候和夜尿频多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山药”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9.91%,Kappa值0.5661,并得出药-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0.9998,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0.9771)、腰痛(0.9476)、遇劳加重(0.8744)、弦脉(0.8203)、口渴多饮(0.8146)、尿多(0.771)、大便溏(0.7271)、紫红舌(0.6176)、善太息(0.5521)、食欲不振(0.5504)、腻苔(0.4971)、头痛(0.4875)、烦热(0.4829)、滑脉(0.4643)、疲乏(0.4614);SimpleKMeans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调气活血方(黄芪)+桑寄生、鸡血藤,类别2为降糖对药方+桑寄生,类别3为降糖对药方+温清饮,类别4为降糖对药方+生脉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芩、黄连,黄芪、黄连、黄芩,北沙参、五味子、麦冬,玄参、麦冬、五味子,地黄、苍术、丹参,黄芪、玄参、葛根,黄芪、玄参、葛根,地黄、苍术、丹参,葛根、丹参,苍术、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吕仁和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70.6935%,Kappa值0.4122,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98条,如消症->鬼箭羽(0.901)等,再如茵陈->栀子->清热->火热->解毒->毒,体现了茵陈、栀子与火热、毒证素和清热、解毒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丹参->活血->血瘀->消症->鬼箭羽->细脉,体现了丹参、鬼箭羽与活血、消症治法以及血瘀证素和细脉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散结”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4.18%,Kappa值0.76,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5764,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荔枝核(2.618)、夏枯草(1.6079)、土鳖虫(0.9953)、桃仁(0.7243)、鬼箭羽(0.7023)、乌药(0.6656)、山药(0.6571)、太子参(0.5925)、瓜蒌(0.5773)、紫苏梗(0.5322)、红景天(0.4631);药物EM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滋阴清热生津为主的玄参、知母、地黄、黄连、葛根,类别2为以赤芍疏肝益肾为主的牛膝、狗脊、枳实、白芍、枳壳、川断、杜仲、柴胡,类别3为以益气活血、理气和胃为主的丹参、丹皮、枳实、枳壳、川芎、太子参、佛手、香橼,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川断,类别5为以补肾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牛膝、狗脊、续断;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桃仁、红花,丹参、当归、黄芪,牡丹皮、狗脊、丹参、川牛膝,续断、川牛膝、狗脊,赤芍、枳壳、白芍,当归、黄芪,川牛膝、续断、狗脊,续断、狗脊,杜仲、狗脊,续断、川牛膝,枳壳、枳实,丹参、牡丹皮、狗脊、川牛膝,赤芍、白芍,白芍、赤芍,枳实、赤芍,赤芍、丹参、牡丹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赵进喜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3.13%,Kappa值0.8489,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81条,如消渴病肾病->解毒(0.83)等,又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北沙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枳壳之间的2条直线条件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网络关系,揭示气虚、气阴两虚、气滞与理气治法和北沙参、枳壳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少阴阴虚体质”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0.15%,Kappa值0.5109,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皮肤瘙痒(2.0101)、急躁(1.6854)、咽喉不利(1.2308)、口干(1.1764)、遇劳加重(0.8922)、咽干(0.8128)、目眩(0.6759)、憋气(0.5439)、消瘦(0.5396)、视瞻昏渺(0.4876)、自汗(0.4857)、气短(0.4734)、腰膝无力(0.4694);药物Simple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以益气养血、利水渗湿为主的加味当归补血汤,类别2为以益气升陷、为主的加味升陷汤,类别3为以清热养阴、活血散结为主的降糖方,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泄浊解毒、为主的芪归升降散,类别5为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为主加味四逆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僵蚕、姜黄、蝉蜕,当归、僵蚕、姜黄,蝉蜕、僵蚕,白芍、柴胡、赤芍,土茯苓、川芎、当归,黄芪、当归、川芎,川芎、当归,荔枝核、鬼箭羽,丹参、白芍、赤芍,赤芍、白芍,当归、黄芪、土茯苓,姜黄、当归,丹参、鬼箭羽、葛根,荔枝核、葛根,丹参、黄连、葛根,白芍、赤芍、柴胡,土茯苓、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土茯苓,鬼箭羽、丹参、葛根,黄连、葛根,葛根、丹参,地黄、葛根,当归、黄芪,柴胡、白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此外对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典型医案4例共7诊次进行基于宏观量化技术的CPIAS个案分析,得到相对药量、综合药性、综合药味、综合归经、筛选功效、症状权重、筛选证素、方剂证候等信息。4结论研究采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进行了有益探索,挖掘了学术流派名老中医思辨规律定量数据,证实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系统,临床经验丰富,大量总结工作亟待开展;基于“以人为本”“点面结合”“常变兼顾”“量性双重”思路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能;基于循证思路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探索。
河南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组[3](1976)在《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文中提出 根据"不通则痛"的原理,我们采用芳香开窍药物制成糖球,定名"宽胸理气酥糖",在发病时含化,共观察心绞痛患者26例,一般均有缓解心绞痛作用,观察对象均经过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董治华[4](2019)在《通平养心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通平养心方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该方对患者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心脏超声、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心绞痛疗效及肝肾功能等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通平养心方的临床推广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入组年龄在4075岁之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运动治疗、饮食控制、注射胰岛素以及口服药物控制糖、降压、降脂治疗。试验组在采用上述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平养心方,连续服用4周后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心绞痛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心脏超声、肝肾功能情况。结果该试验共纳入患者70例,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人,实际完成人数69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心绞痛疗效、FBG、P2HBG、HbA1c、TC、TG、HDL-C、LDL-C、Hcy、hs-CRP、心电图、心脏超声、肝肾功能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自身比较:试验组的FBG、P2HBG、HbA1c、TC、TG、LDL-C、hs-CRP、Hcy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BG、P2HBG、HbA1c、TC、TG、LDLC、hs-CRP、Hcy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FBG、P2HBG、TC、TG、LDL-C、hsCRP、Hcy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DL-C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HbA1c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0.05);试验组心电图有效率是88.2%;对照组有效率是62.9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E/A比值相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更加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的心绞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效果更佳,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8.2%、对照组6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不良反应。结论1通平养心方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2通平养心方能够改善血糖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降低炎性反应及同型半胱氨酸,对上述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调节与改善可能是该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获效的重要药理基础,为该方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图0幅;表15个;参120篇。
干承[5](2020)在《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冠通方Ⅱ号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安全性,为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不同兼症探索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者,且诊断为气阴两虚夹瘀证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人,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挑选出符合患者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冠通方Ⅱ号煎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内及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单项积分变化情况、硝酸甘油停减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水平(主要比较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常规、尿液常规、粪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能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56.67%,且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水平,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单项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对患者治疗前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口干、自汗的气阴两虚夹瘀证候均有改善作用(P<0.05),且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硝酸甘油减停率情况,治疗组总停减率56.67%,对照组总停减率46.67%,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减停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冠通方Ⅱ号能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无副作用。(2)冠通方Ⅱ号能改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口干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冠通方Ⅱ号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从而达到降低心绞痛患者血液粘稠度、缓解心绞痛症状等作用。
夏娟娟[6](2020)在《宽胸除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宽胸除痹汤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估宽胸除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诊断标准,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宽胸除痹汤,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TG、TC、HDL-C、LDL-C)、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统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及安全性指标,通过SPSS24.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宽胸除痹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段均较前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效率为73.33%,研究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好转,研究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均较前减少,其中研究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90.00%,对照组停减率为7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基于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中医证候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较前降低、HDL-C较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调节TG、TC、LDL-C、HDL-C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后两组患者血hs-CRP、FIB、HCY水平均较前显着降低(P<0.05),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8.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且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结论:宽胸除痹汤与西医基础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在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电图心肌缺血样改变,降低TG、TC、LDL-C、hs-CRP、FIB、HCY水平,升高HDL-C,且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西医基础疗法,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乔志强[7](2011)在《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面对目前冠心病的中西医防治现状,本研究试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胸痹阳微阴弦的阐述入手,结合历代文献对阴微阳弦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深入探讨胸痹防治的中医理论,总结提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并系统阐述阳微阴弦的理论精髓及其临床意义;结合导师王清海教授多年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在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采用以通阳宽胸汤为代表的温通法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探讨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胸痹的病机,探讨根据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的温通法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献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文献研究是通过对历代文献总结,提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强调“阳微阴弦”是胸痹病机的高度总结,可以揭示胸痹发生发展及治疗机理的本质。具体方法是研究历代中医文献,分析不同时期医家对胸痹治疗的经验,总结胸痹病因病机理论与辨证论治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冠心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是指导胸痹治疗的一个理论体系。动物实验研究是探讨在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温通法治疗效果,与目前通行的活血化瘀法相比较。具体研究方法是依据现代医学动脉粥样硬化理论进行造模,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通阳宽胸汤与冠心Ⅱ号方作为干预措施,观察依据目前公认的动脉硬化形成的理论而选择的相关理化指标,包括血脂四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临床试验研究是观察在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温通法的临床疗效,并与目前通行的活血化瘀法相比较,具体研究方法是79例胸痹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通阳宽胸汤作为干预措施,对照组39例,采用基础治疗与冠心Ⅱ号方作为干预措施,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动脉硬化相关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和血栓素治疗前后的变化。对比统计分析二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组间变化。研究结果依据文献研究,提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可概括为:“阳微阴弦”其实质在于以脉象言病机,即上焦阳虚,下焦阴盛。对于“阳微”即是本虚,其本虚可有气虚、阳虚,进一步可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血双亏;“阴弦”即是标实,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可相互为病,表现为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浊交阻等。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在血脂的调节方面,冠心Ⅱ号方组与通阳宽胸汤组均有调脂作用,作用效果无差别(P>0.01)。对NO和ET的调节上,二者均有良性调节作用,但对NO的影响,二者作用效果也无明显差别(P>0.05),对ET的影响,通阳宽胸汤组对ET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冠心Ⅱ号方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上,心电图,心绞痛的变化,通阳宽胸汤和冠心Ⅱ号方疗效没有差别(P>0.01),而对心功能的影响,通阳宽胸汤明显优于冠心Ⅱ号方(P<0.05),在生化指标的检测中,对于LDL-C、HDL-C、NO、TXB2的影响,通阳宽胸汤和冠心Ⅱ号方无差别(P>0.01或P>0.05),对TC、TG和ET的影响,通阳宽胸汤优于冠心Ⅱ号方(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观察上,通阳宽胸汤改善胸闷的效果明显优于冠心Ⅱ号方(P<0.01),总体疗效上,通阳宽胸汤也优于冠心Ⅱ号方。研究结论1、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揭示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首先,历代文献支持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对胸痹病机的概括,其次,本研究中动物实验表明,以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为指导的,全面兼顾阳微阴弦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纯考虑阴弦因素的活血化瘀法。动物实验我们选取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可以认为是冠心病的前期病变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间接反映出理论的正确性,说明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揭示了胸痹发生发展及治疗机理的本质。从文献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的结果可以认为,在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中,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揭示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很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治疗。2、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温通法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历代中医学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温通法无论在哪个医学发展阶段,都是胸痹重要的治疗方法。其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心功能的影响,通阳宽胸汤明显优于冠心Ⅱ号方,以温通法为主的治疗就表现出了优势,明显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法,在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中,对TC、TG和ET的影响,通阳宽胸汤优于冠心Ⅱ号方。在中医证候积及疗效观察上,通阳宽胸汤改善胸闷的效果明显优于冠心Ⅱ号方,总体疗效上,通阳宽胸汤也优于冠心Ⅱ号方。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温通法无论是在历代中医药的实践中,还是在临床试验中,都对胸痹有明确的效果,而且其总体疗效要优于目前公认通行的活血化瘀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温通法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宋冰[8](2002)在《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文中提出本文从师承、综述、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五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消渴病心病)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 师承部分:对导师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并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导师魏执真教授辨治消渴病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经验。 综述部分:对消渴病心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从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明确了消渴病心病的病名。综述了现代医学有关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和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理论研究部分:总结研究了《内经》以来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等历代医家对消渴病和消渴病心病在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主要认识。 临床研究部分:临床观察了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并以鲁南欣康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随机对照,从两组病例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心功能、血脂等客观指标进行了多角度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糖心宁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改善心功能以及纠正脂肪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糖心宁对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有显着的治疗作用。 实验研究部分: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了糖心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实验以不含药血清作为对照,分别对高糖及外源内皮素-1(ET-1)刺激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情况、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的生成情况以及原癌基因C-myc、C-fox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糖心宁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VSMC的增殖,抑制PDGF的生成和C-myc、C-fox基因的表达,这是糖心宁重要的治疗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周小芳[10](2019)在《胸痹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Fractalkine、hs-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胸痹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Fractalkine(FKN)、hs-CRP、血液流变学的的影响;客观评估及分析胸痹汤治疗本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性;初步探讨胸痹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胸痹汤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FKN、hs-CRP、血液流变学等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运用统计学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胸痹汤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两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均较前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的用量均较前减少,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70%)高,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而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FKN、hs-CRP、血液流变学水平均较前显着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C、TG、LDL-C均较前降低(P<0.05),HDL-C均较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胸痹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改善患者静息心电图,改善心肌代谢,使心肌缺血得到有效治疗。2.胸痹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FKN、hs-CRP、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硬化,提高UA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二、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2)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1:施今墨学术流派源流发展概述 |
1 中医学术流派的起源 |
2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 |
3 施今墨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
4 施今墨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继承方法学研究述评 |
1 学习型继承方法 |
2 传统归纳总结式继承方法 |
3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继承方法 |
4 基于动物实验和新药研发继承方法 |
5 借助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继承方法 |
6 基于学术流派的名老中医继承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3: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 |
1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2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3 吕仁和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4 赵进喜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前瞻性病例 |
2 回顾性病例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1 病案采集 |
2 数据录入与处理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医案纳入情况 |
2 医案数据分布规律 |
3 医案数据挖掘 |
4 小结 |
结论 |
讨论 |
1 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
2 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薪火传承 |
3 采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中医传承“经验”向“知识”的转化 |
4 引入循证思想有助于中医传承“知识”向“证据”的转化 |
5 基于循证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4)通平养心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心绞痛积分参照标准 |
1.1.4 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参见附录) |
1.1.5 纳入标准 |
1.1.6 排除标准、剔除标准、脱落标准 |
1.1.7 研究方法 |
1.1.8 观察指标 |
1.1.9 疗效评定标准 |
1.1.10 统计方法 |
1.2 研究结果 |
1.2.1 一般资料分析 |
1.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
1.2.3 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C、HDL-C)比较 |
1.2.4 两组患者hs-CRP比较 |
1.2.5 两组患者Hcy比较 |
1.2.6 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E/A比值比较 |
1.2.7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
1.2.8 两组患者心绞痛积分比较 |
1.2.9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
1.2.10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2.11 安全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认识 |
1.3.2 通平养心方组方及药物分析 |
1.3.3 临床疗效分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2.1 中医学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认识 |
2.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发病机制 |
2.2.1 高血糖 |
2.2.2 脂代谢异常 |
2.2.3 炎性反应 |
2.2.4 高血压 |
2.2.5 同型半胱氨酸 |
2.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型及相关因素 |
2.3.1 中医证候分型 |
2.3.2 中医证候相关因素 |
2.4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治疗 |
2.4.1 辨证治疗 |
2.4.2 单味中药治疗 |
2.4.3 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治疗 |
2.4.4 针灸治疗 |
2.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A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对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 |
1.3 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对证型的认识 |
1.5 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 |
1.6 中医对气阴两虚夹瘀病机治法探讨 |
2.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和研究 |
2.1 流行病学现状 |
2.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2.3 发病机制 |
2.4 西医的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分组 |
1.3 给药方法 |
1.4 诊断标准 |
1.4.1 西医诊断标准 |
1.4.2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1.8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2.1 观察指标 |
2.2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数据比较 |
4.2 主要观察指标 |
4.2.1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结果 |
4.2.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4.2.3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4.2.4 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积分分析 |
4.3 两组患者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
5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治冠通方Ⅱ号组方分析和现代药理学研究 |
1.1 组方分析 |
1.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心绞痛疗效的分析比较 |
2.2 中医证候的分析比较 |
2.3 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 |
2.4 血液流变学比较 |
3 安全性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宽胸除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情况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脱落、剔除、中止试验标准 |
1.8 伦理审查 |
2 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疗效指标 |
1.1 临床疗效指标 |
1.2 实验室指标 |
2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概述 |
1.2 主要危险因素 |
1.3 发病机制 |
1.4 治疗 |
1.5 实验室指标选择的意义 |
2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学认识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古代医家治疗方法 |
2.4 现代中医治疗方法 |
2.5 宽胸除痹汤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2.6 宽胸除痹汤干预SAP的疗效评价 |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从瘀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
一 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二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三 冠心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 |
一 胸痹的研究进展 |
(一) 胸痹病名研究 |
(二) 胸痹病因研究 |
(三) 胸痹病机研究 |
(四) 胸痹证治研究 |
二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的提出 |
三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 |
(一)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的内涵 |
(二)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之阳微 |
(三)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之阴弦 |
(四)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与治法 |
(五)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与方药 |
四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的研究基础 |
(一) 明清以前的阳微阴弦理论相关研究 |
(二) 近现代医家的认识 |
(三)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的近现代研究 |
第三章:冠心病与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 |
一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二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与温通法治疗冠心病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背景与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背景与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一章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二章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揭示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第三章 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指导下的温通法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师承 |
师承1 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的主要学术思想 |
1 审定“消渴病”病名,明辨消渴本质 |
2 倡导“三期辨证”思想,细度消渴病势 |
3 创立“以虚定型,以实定候”理论,指导辨治疾病 |
4 总结“六对论治”法则,重视中医特色 |
5 提出“二、五、八”方案,强调综合防治 |
师承2 魏执真教授辨治消渴病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 |
1 消渴病胸痹(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心肌病)的辨治思想 |
2 消渴病心悸(糖尿病心律失常)的辨治思想 |
3 消渴病心衰(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辨治思想 |
综述 |
综述1 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诊断标准 |
3 疗效评定标准 |
4 临床研究 |
5 评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2 糖尿病性心脏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病理研究 |
3 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
4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5 亚临床糖尿病心脏病变 |
参考文献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古代文献资料述评 |
1 《内经》对消渴病及并发症的认识 |
2 《伤寒杂病论》对消渴病及并发症的认识 |
3 隋唐时期的认识 |
4 宋金元时期的认识 |
5 明清时期的认识 |
6 心与消渴病的关系 |
7 历史的反思 |
临床研究 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2 观察结果与临床资料分析 |
3 讨论 |
4 临床研究小结 |
实验研究 糖心宁防治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实验研究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10)胸痹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Fractalkine、hs-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1 UA诊断标准 |
2.1.2 UA临床危险分层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脱落、剔出、中止试验标准 |
6 伦理要求 |
7 治疗方案 |
7.1 对照组 |
7.2 治疗组 |
8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盒 |
8.1 仪器设备 |
8.2 试剂盒 |
9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0 疗效评定标准 |
11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疗效及实验室指标 |
1.1 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 |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比较 |
1.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1.4 治疗后心电图疗效对比 |
1.5 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评价 |
1.6 两组治疗前后FKN水平比较 |
1.7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对比 |
1.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比较 |
1.9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
2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流行病学认识 |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认识 |
1.2.1 高血压 |
1.2.2 血脂异常 |
1.2.3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
1.2.4 吸烟 |
1.2.5 肥胖 |
1.2.6 性别及年龄 |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1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与炎症反应 |
1.3.2 血小板活化 |
1.3.3 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管内皮损伤 |
1.3.4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1.3.5 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 |
1.4 实验室指标的选择 |
1.4.1 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 |
1.4.2 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p Protein,hs-CRP) |
1.4.3 血液流变学 |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西医治疗 |
1.5.1 一般处理 |
1.5.2 抗血小板治疗 |
1.5.3 抗凝治疗 |
1.5.4 抗心肌缺血治疗 |
1.5.5 调脂及稳定斑块治疗 |
1.5.6 ACEI/ARB |
1.5.7 血运重建治疗 |
2 中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于胸痹心痛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于胸痹心痛病因的认识 |
2.2.1 寒邪伤胸阳 |
2.2.2 情志失常 |
2.2.3 饮食不节 |
2.2.4 劳倦体虚 |
2.3 中医学对于胸痹心痛病机的认识 |
2.3.1 本脏病 |
2.3.2 他脏及本脏 |
2.4 古代医家治疗 |
2.5 现代中医治疗方法 |
2.5.1 辨证论治 |
2.5.2 中成药治疗 |
2.5.3 中医外治法 |
3 胸痹汤的立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3.1 胸痹汤的立方依据 |
3.2 胸痹汤的方药分析和现代药理学研究 |
3.3 胸痹汤的方解 |
4 胸痹汤干预UA的疗效评价 |
4.1 对心绞痛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4.2 对心电图的影响 |
4.3 对硝酸甘油停减率的影响 |
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4.5 对hs-CRP、FKN的影响 |
4.6 对血脂(TC、TG、HDL-C、LDL-C)水平的影响 |
4.7 对安全性指标的影响 |
5 胸痹汤干预UA可能的作用机制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西雅图量表 |
综述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2]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D]. 庞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3]宽胸理气酥糖对心绞痛疗效的初步观察[J]. 河南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组.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6(01)
- [4]通平养心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 董治华.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冠通方Ⅱ号治疗老年冠心病(气阴两虚瘀证)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干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宽胸除痹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D]. 夏娟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乔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8]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D]. 宋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胸痹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Fractalkine、hs-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 周小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