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论文文献综述)
李鸣生[1](2009)在《震中在人心》文中指出序幕震中不在汶川2008年5月12日下午3点50分,我正在北京家中写作,儿子突然从长春打来电话,急问,听说北京地震了?我慌忙打开凤凰卫视,果然地震了!但不是北京,而是四川!
陈金陵[2](2010)在《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文中研究说明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为平台,默默在祖国大地上与环境污染的罪恶搏击,与忽视环境安全的陋习抗争。他们是介于公众和政府官员之间的第三种力量,有着老百姓的身份,建立着组织起来投身环保事业的功绩。从上世纪初开始的一两个组织,直到今天遍布祖国各地3000多家民间社团;从大西南的长江源区、大西北荒漠高原,到首都北京、紫金山下、黄埔江边;从保护单一物种黑嘴鸥、藏羚羊,到关注生物多样性。他们是一群有着特殊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为着祖国大地天蓝水清地美,为着民族的美好家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老百姓叫他们民间环保组织,简称环保NGO。
张立忠[3](2011)在《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应用质化研究方法,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出发,在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内涵、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教师与有经验教师、新教师的比较,论述了教师使用的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础、实质和过程,通过深入分析专家教师王老师信奉的实践性知识的内在构成探讨了知识应用的深层原因。全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其中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对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第四章、第五章对质化资料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阐释,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部分。第一章论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系统地论述了应用质化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及研究者的反思。这一部分的创新在于对质化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质化研究中资料分析的实质是对资料进行浓缩和建立检索,并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将资料分析过程分为准备、展开、结束三个阶段,并认为资料分析的展开是通过反复阅读资料的形式完成的。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经验资料的扎根理论;第三章从知识观的转变和确立、实践观的形成以及认识心理学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结构、特征、应用的认知原理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个人实践的基础上,自我确信或使用的统整知识。狭义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践中基于实践的情境调用并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根据对实践性知识的界定,并借鉴阿吉里斯和舍恩的行动理论,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和使用的实践性知识,使用的实践性知识又分为大脑中的实践性知识和实践中的实践性知识。实践中的实践性知识即狭义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本文认为实践性和个体性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本质特征,情境性、即时性、整体性和体验性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应用特征;第四章主要从实践的角度,通过专家教师、有经验教师和新教师之间的比较,研究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应用实践性知识的问题,探讨的是狭义的实践性知识,即“在”实践中的知识。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主要通过应用实践性知识来实现对教学的解读、建构和反思。通过教师之间的对比,发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性知识的基础、关键和实质。并发现使用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熟练与生成的有效途径;如果说第四章是从“面”上探讨问题的话,那么第五章就是从“点”入手,深入地挖掘教师课堂教师行为背后的秘密,通过研究专家教师王老师信奉的实践性知识的内在构成,从“个人”角度探讨教师在课堂中的决定以及课堂中知识应用的深层原因。这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广义上的实践性知识,即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及其使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了信奉的实践性知识的构成方式。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并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层次和境界;第六章给出了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本研究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个扎根理论:1.知识群落是教师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在个体中的构成方式;2.知识模型是教师使用的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基础;3.随境而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性知识建构教学的关键。
姚文奇[4](1993)在《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当一个人将要走到生命的终点时,他会做些什么呢?刚正不阿的一代名将杨勇,是这样面对死神的。1982年11月17日,杨勇得知自己患肝癌,并且到晚期。躺在宁静的病房之中的杨勇,没有丝毫的伤感和沮丧,他平静而从容地对身边的人说:"医生讲我还能活一至两个月,在这30到60天之间取中,就算我还能活45天吧,除去最后那10天脑子可能会不清醒,5天用来处理私事,我还有30
李小丽[5](2020)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博士学位,具有和哲学博士学位同等的水平和地位,旨在通过群组形式的课程学习和对专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能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做出独创性贡献的高层次专业人员。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轫于1992年,至今历经了三代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以职业性为主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归纳其发展演进的主要特点,从而为改进和完善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提供经验借鉴。英国最早的博士学位教育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博士学位教育是神学、医学、法学三科的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1917年哲学博士学位制度的引入,标志着英国现代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呈现出鲜明的学术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学术之外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发展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行的应用型博士学位成为大势所趋。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设立了英国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开端。一般把1992年至2000年的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称为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和哲学博士学位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位命名方式的不同和模块化课程的引入。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因模仿哲学博士学位教育而与之大体趋同,其价值取向仍以学术性为主导,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进入21世纪,职业专业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以及新工党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界对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逐渐形成共识。2000年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进行了构建,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至第二代。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其中“混合课程”的实施密切了大学、专业和工作场所之间的联系,档案包式的成果组合使学习评价更为灵活而综合。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再以研究训练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职业生活和专业实践,其职业性、实践性明显增强,但也存在大学和工作场所结合不够紧密以及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英国“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达成肯定性共识,标志着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迈向第三代。此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和工作场所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之受“普职融合”理念、博洛尼亚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点关注学生在工作场所开展实践和研究,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进而解决复杂的专业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基于工作场所的实践、批判性反思贯穿始终以及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其价值取向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主导、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的特征。目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主要存在内涵认识分歧、缺乏单列的评价标准以及专业设置过细过多等问题,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变革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市场和大学三方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二是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三是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在此基础上,就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权力博弈、价值取向、模式变迁等重大问题,运用高等教育学中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观、高等教育系统整合论等有关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借鉴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经验教训,我国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进一步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地位,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跨机构联合培养机制,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点点[6](1998)在《点点记忆(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四十多岁写回忆录,似乎早了点。可这念头一动,便如洪水猛兽般不可收拾。去年,一位台湾朋友送我一本署名"老琼"的漫画集。因海峡两岸曾经隔绝,我又孤陋寡闻,根本不知道"老琼"何许人也。我曾翻前翻后地想找点介绍的文字,大概因为作者在台湾很有名,用不着介绍,所以,书后只附了一篇不得要领的记者采访。有两点大致不错,第一老琼是女人,因漫画集叫《她们》,完全妇女题材。第二老琼是医疗业内人士,间接证据是画中的人物、情节和医务活动紧密关联。画极好,满是大胸大臀的亲切女人。尤其四幅一组:一副担架抬入急诊室。两青年女子路过,一个说:"听说都三十八岁了……"另一个说:"她那么老了,为什么还要自杀?" 我看了,一身冷汗。余时年四十有三,几年前还
姚文奇[7](1994)在《杨勇一家在“文革”中》文中指出杨勇一家在“文革”中姚文奇"文化大革命"这场全国性的大动乱,使多少人蒙受了不白之冤,使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上将,因为拒绝充当林彪的帮凶,而让林彪怀恨上心。他和他的家人在这场大动乱中都未能幸免于难。面对林...
税晓洁[8](2009)在《记忆 雅鲁藏布江漂流》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末,一个重大的地理发现诞生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以全球最高、最深、最长和最险几乎同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和中国新华社宣布为世界大峡谷之最,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命名其为"雅鲁藏布大峡谷"。1998年8月28日,一个值得载入中国民间探险史册的日子,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组成的"98中国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宣布:"中国人将要首漂雅江!"……1998年12月9日下午3时许,这些人回到了庄严的布达拉宫广场,举起一条"雅漂胜利了"的简易横幅合影留念,宣告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取得成功。他们不由自主地将队长杨勇高高抛起,此时,没有鲜花也没有哈达,来助兴的只有拉萨的几位友人和十几个茫然的围观者,只有他们自己沉浸在自己的胜利的喜悦中……
程兴旺[9](2003)在《彦克声乐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彦克(1924年12月——),是人民军队作曲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完全以音乐创作服务于革命事业,自觉遵奉党和人民军队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中国军旅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彦克的音乐创作贯穿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历程,成为了推动中国军旅音乐发展的一分动力。 本文共四章,前三章是对彦克三个阶段的人生旅程、艺术思想和声乐创作的梳理、分析和探究。1937年-1949年,作为彦克成长的初期阶段,他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夯实了音乐创作的生活和思想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1949年-1976年,作为彦克成长的中期阶段和声乐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在自己相对成熟的艺术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水平,产生了一批在军旅音乐史上颇有影响的代表作,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个性;1976年以来,作为彦克艺术思想的成熟期和凸现艺术个性的时期,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创作信条,保持“军人本色”,创作了一批新时期的“军质旋律”,为军旅音乐的百花园地增添了亮丽的花朵,同时,他也以开阔的视野,关注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广涉非军旅题材,并用新的音乐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第四章,总观了彦克的人生旅程、艺术思想和声乐创作,并从军旅音乐史的角度对彦克声乐创作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同时,也浅谈了自己通过对“彦克”的研究后而引发的思考,重点就“军旅音乐如何发展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管窥之见。
叶晓兰[10](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论文提纲范文)
(2)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拓者的脚步 |
二、两位创会者的故事 |
三、怒江:让我自由地奔腾 |
四、为中国找水的人 |
五、水啊水, 还是水 |
六、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抗震救灾 |
七、位卑未敢忘忧国 |
八、我做祖国需要的事 |
九、组织的无形力量 |
十、环保NGO的启示 |
1. 中华环保联合会每年都出一本蓝皮书, 汇总国内环保NGO的数量和名称。 |
2. 还说怒江保卫战。 |
3. 从“老三样”到做项目。 |
4. 国外留学背景的影响。 |
5. 联合起来力量大 |
6. 半官方环保组织的支持。 |
7. 社会政治大背景的影响。 |
(3)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轮扁斫轮”中的理论与实践 |
二、“课堂情境”中的知识应用与教学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综述 |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界定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问题的完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的应用 |
第三节 研究过程的展开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关系的建立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
四、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五、研究的理论建立与成文方式 |
第四节 研究质量的检验 |
一、效度问题 |
二、推广度问题 |
三、伦理道德问题 |
第三章 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观的转变与确立 |
二、实践观的形成 |
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
四、教学理论的应用 |
第二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
第三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 |
一、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特征的研究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 |
第四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应用原理 |
一、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应用的研究 |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课堂应用的认知原理 |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
第四章 “知识与实践”: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课堂应用 |
第一节 “解读教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课堂应用的基点 |
一、“理解与判断”:教师应用实践性知识解读教学的实质 |
二、“感知与解释”:教师解读教学的过程 |
第二节“建构教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课堂应用的关键 |
一、“应用与建构”:教师应用实践性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质 |
二、“管理与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
三、“教学与内容”: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 |
第三节“反思教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课堂应用的反馈 |
一、“监控与生成”:教师应用实践性知识反思教学的实质 |
二、“课中与课后”:教师反思教学的过程 |
三、“反思与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
第五章“知识与个人”:王老师信奉的实践性知识与知识应用 |
第一节“注重做的过程”:王老师信奉知识的核心构成与知识应用 |
一、“旅行者”与“行路人”: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及其解读 |
二、“家具大挪移”:生活中“做的过程” |
三、“教学要有过程”:课堂中“做的过程” |
四、“静悄悄地做”:成长中“做的过程” |
五、“做比讲道理有用”:学生“做的过程” |
第二节“保持本色”:王老师信奉知识的个性构成与知识应用 |
一、“保持本色”: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及其解读 |
二、“不从众,不随大流”:工作中的本色 |
三、“随便听课”:课堂中的本色 |
四、“不卑不亢”:学生的本色 |
第三节“从幸福感开始工作”:王老师信奉知识的动力构成与知识应用 |
一、“从幸福感开始工作”: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及其解读 |
二、“上课就是享受”:课堂中的快乐 |
三、“愚人快乐”:与学生分享快乐 |
第四节 “学生是要培养的”:王老师信奉知识的对象构成与知识应用 |
一、“学生是要培养的”:信奉的实践性知识及其解读 |
二、“六年才有成果”:学生培养的过程观 |
三、“凤凰的尾巴”:课堂中对学生的培养 |
四、“更多地让孩子说”:课堂中的主角 |
五、“是孩子就能教”:王老师的珍珠计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发现 |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性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质 |
三、课堂教学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关系 |
四、对质化研究方法的一些探索 |
第二节 建议 |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新路向 |
二、关注教师发展的内在品质 |
三、建立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环境与制度 |
四、加强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日志 |
附录二 研究备忘录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码号编码 |
附录五 资料归类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一)主要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1992—2000)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英国传统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
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驱动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倒逼英国博士学位教育多样化 |
四、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强力推动 |
五、对美、澳等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英国“修课模块+学位论文”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英国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计划的探索 |
二、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初创:布里斯托尔大学等四所大学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 |
三、“修课模块+学位论文”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金斯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勃兴 |
一、项目数量和学科领域快速增加 |
二、在教育等五个学科领域分布最为集中 |
三、新学科和子学科不断涌现 |
四、从主要由“老大学”开办向全国辐射 |
第四节 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二章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兴起(2000-2004) |
第一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产业结构变迁和职业专业化的推动 |
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影响 |
三、三螺旋理论的引入 |
四、新工党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混合课程+成果组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第三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对“混合课程”的建构 |
二、伦敦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的率先转型 |
三、“混合课程+成果组合”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利物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扩张 |
一、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
二、学科专业领域加速拓展 |
三、“新大学”直追“老大学” |
第四节 英国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三章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2004至今) |
第一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 |
二、“普职融合”理念的影响日益深刻 |
三、博洛尼亚进程的持续推动 |
四、2004年之后英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英国“工作场所+自我反思”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产生 |
一、2004年第五届专业博士学位国际会议的召开 |
二、密德萨斯大学“基于工作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实践 |
三、“工作场所+自我反思”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四、案例: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专业博士项目 |
第三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
一、数量规模从大幅扩张到平稳增加 |
二、学科专业领域更趋细化 |
三、学科领域分布明显不均衡 |
四、“新大学”专业博士项目数超过“老大学” |
五、入学和完成人数状况 |
第四节 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评析 |
一、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三、英国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影响 |
第四章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演进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主要演进特点 |
一、变革动力:三方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 |
二、价值取向:从学术性为主导到职业性为主导 |
三、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为主到“内部监控为主、外部监控为辅” |
第二节 对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历史发展的追问与反思 |
一、哲学的视角: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 |
二、权力的博弈:基于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理论的分析 |
三、探讨的中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地位 |
二、构建职业性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
三、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 |
四、建立职业导向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五、适度拓展学科门类和招生规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记忆 雅鲁藏布江漂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再掩饰 |
二、变形和质感 |
三、饿了·哭了·醉了 |
四、为尊严而战! |
五、国力强盛使探险成熟发展 |
六、飞翔的感觉 |
(9)彦克声乐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第一章 1937年-1949年的彦克及其声乐创作 |
一、 1937年-1949年的彦克 |
二、 1937年-1949年的彦克艺术思想 |
三、 1937年-1949年的彦克声乐创作 |
第二章 1949年-1976年的彦克及其声乐创作 |
一、 1949年-1976年的彦克 |
二、 1949年-1976年的彦克艺术思想 |
三、 1949年-1976年的彦克声乐创作 |
第三章 1976年以来的彦克及其声乐创作 |
一、 1976年以来的彦克 |
二、 1976年以来的彦克艺术思想 |
三、 1976年以来的彦克声乐创作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二: 彦克作品目录 |
(10)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
一、身份的转变 |
二、制度的约束 |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
一、端王的交游 |
二、皇帝的雅集 |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
一、作品统计 |
二、题材归类 |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
一、作品甄选 |
二、风格分析 |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
一、怡情适性 |
二、生命求真 |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
一、宣功颂德 |
二、伦理教化 |
三、粉饰天下 |
四、政治隐喻 |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
一、格物穷理 |
二、格法明理 |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
一、“与诗人相表里” |
二、“得诗人之清丽” |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
一、凸显:生命精神 |
二、弘扬:家国情怀 |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
一、谨严:办学之道 |
二、性灵:为艺之源 |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
一、继承:文化基因 |
二、构建:时代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
后记 |
四、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论文参考文献)
- [1]震中在人心[J]. 李鸣生. 中国作家, 2009(10)
- [2]绿色呼唤——中国环保NGO启示录[J]. 陈金陵. 中国作家, 2010(14)
- [3]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张立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4]杨勇——在最后的日子里[J]. 姚文奇. 北京党史, 1993(01)
- [5]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研究[D]. 李小丽. 河北大学, 2020(02)
- [6]点点记忆(上)[J]. 点点. 当代, 1998(04)
- [7]杨勇一家在“文革”中[J]. 姚文奇. 湖南党史, 1994(01)
- [8]记忆 雅鲁藏布江漂流[J]. 税晓洁. 西藏体育, 2009(01)
- [9]彦克声乐创作研究[D]. 程兴旺. 中央音乐学院, 2003(04)
- [10]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