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近物理学综述评论性文献题录(论文文献综述)
兰国帅[1](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李元[2](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余厚强[3](2017)在《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战略支持,科学交流和科技评价是保障和引导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互联网最早在学术界产生,在大数据时代深远影响着科学交流,也逐渐影响着科技评价格局。替代计量学作为这种时代背景下对学术成果全面影响力评价的计量研究领域,正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其基础研究还远不足以支撑其应用研究(例如各类评价、信息检索)的迫切需求,这就亟需加强对替代计量指标及其来源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的研究。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在替代计量指标体系中覆盖率最高,是非常典型的一种替代计量指标,适合作为突破点。本文基于大规模数据集,全方位系统地揭示了其数量分布、作者分布、语言分布、价值分布,以期深化对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内涵和规律的认识,促进微博替代计量数据和指标的科学利用,同时为其他类型替代计量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集基础是从Altmetric.com获取的518万多条研究成果替代计量数据全记录,涉及科学推文2千万余条和其他类型替代计量指标14个,并且采集不同时间段Scopus中科技文献的题录数据。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每章采用的数据集不尽相同。描述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分布及其规律,主要采用Python的Pandas包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分析科学推文动机分布、科学推文作者身份和科学推文作者语言偏好,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内容分析。此外用到的方法还有共现分析法、模型构建法等。本文的总体研究逻辑是,首先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研究问题(第0章),然后引介相关理论和构建概念模型作为认识问题的基础(第1章),再通过实证研究具体回答这些研究问题(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第6章)。具体而言,本文核心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总结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全文研究的概念模型。阐述了替代计量学的定义,区分了其与社交媒体计量、论文级别计量的异同,厘清其与大数据、大规模数据及影响力的关系。识别和定义了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科学推文、科学新浪微博等核心概念,并引入引文分析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研究的概念模型,阐述了各个分布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每个分布规律具体研究内容的逻辑思路。第2章实证分析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数量分布规律。测定了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相对覆盖率,并与其他替代计量指标做对比;计算出及时性分布,体现了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在时效上引文指标具有绝对优势;揭示了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在论文层次和期刊层次的分布,指出其离散集中现象均较引文指标更为显着,并识别了受关注度最高的学科;比较替代计量关注度指数,指出获得科学新浪微博的论文受到很高的关注。第3章实证分析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作者分布规律。计算和描述了科学推文作者的生产率分布,将其划分为20个活跃程度级别,分析了生产率最高的高频科学推文作者身份与动机,比较不同活跃程度级别作者的科学推文量,据此指出不同将每条推文的价值等同视之。在期刊层次和学科层次统计科学推文作者分布,识别受关注作者数最多的期刊和学科。计量科学推文作者的地理分布,得出科学推文作者的核心国家和核心城市。依据地点和科学推文频次采取样本,分析了科学推文作者身份类别等属性。第4章实证分析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语言分布规律。比较了科技文献语言分布与科学推文语言分布,指出英语已成了非正式科学交流的通用语,分析了各语种的学科优势;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科学推文分布规律,揭示国家文化特征对科学推文分布的影响;依据英语科学推文比例将各国划分为三个类别,从中取样分析科学推文作者的语言偏好,依据科学推文与其他推文语言的一致性,将作者的语言偏好划分为四个类别。第5章实证分析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价值分布规律。着重分析了数值类型和作者类别这两个情境因素对影响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价值的影响;通过大规模系统分析得出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与引文指标的相关性,并与其他替代计量指标做比较;采用共现分析将替代计量指标聚为三个类别,发现其中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处在核心位置;时序分析表明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很可能是其他事件的引发事件;对科学新浪微博做了内容分析,指出反映学术影响力的科学新浪微博比例较低是其与引文指标呈弱相关性的根本原因,并且微博替代计量指标能反映娱乐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研究成果的结论是科学新浪微博中提到最多的元素。
郭倩影[4](2019)在《基于引文网络的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传承是学术领域客观存在的学术关系形态。在学术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载体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学术传承主要表现为学术链,而学术链的节点即为学术传承性文献。通过学术传承性文献的识别,能够促进科学史的量化研究,也能够为文献学术影响力评价提供新的视角。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已成为一种规范,通过文献的引用能够建立起当前研究成果与前人研究基础、后世创新进展之间的联系,因而基于文献引用关系的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方法成为主流。在对当前已有的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后,文章以引文网络为基础,综合考虑引文网络的强度、时长、结构和语句四种不同维度,构建了一个兼顾学术传承性文献的影响力、生命力与受认可程度的识别框架,并选取了两个不同学科的主题领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借鉴信息检索领域中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评估识别效果。结果发现本论文构建的识别框架总体上能够较好地识别学术传承性文献,引文强度和引文网络两个维度选取的分析方法能够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识别出学术传承性文献,引文时长和引文语句能够在保证一定召回率的情况下提升准确率,同时,从两个案例对比分析中发现,相较于科学基础研究,本论文构建的识别框架更适用于应用导向研究。最后,文章选取一个主题领域,初步探索了该领域中学术传承性文献的引文内容特征,并以此为识别方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魏绪秋[5](2018)在《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体现着科研机构、学科的学术声望和科研实力。此外,我国所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科研人员及其管理人员一直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评价以同行评议为基础,定量评价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和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的Altmetrics的量化方法。以引文分析为基础的文献计量方法是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此外,在学术论文评价过程中,引文分析方法既包含了量化评价,又包含了同行评议(“小同行”、“大同行”)。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术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为研究视角,以学术论文的动态引证数据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客观评估量化的基础数据,从影响广度(影响范围)、影响深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从文献层面(基本指标)、作者层面(细化指标)和学科层面(延伸指标)三个层面,来评估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从而为全面评估与量化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本文的内容框架除引言、研究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第2章是对学术论文的定义、类别、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梳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定义、要素、类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同行评议、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研究及其不足)进行讨论。第3章是对引证与被引证文献、引文链、引文网络、引证动机与引证行为,引文分析的概念、发展史、类型、应用等进行论述。随后,引入了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和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的术语,探讨了引证广度、引证深度、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引证文献各要素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其中:第4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被引频次峰值量以及动态的引证时间因子能否适用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具的不均衡性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依据;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的第二年至第四年内,但是其不能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峰值量这一指标数据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引证时间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的动态影响力。并将学术论文影响力划分为: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中期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长期学术论文影响力。第5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以及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以及引证文献类型强度指标能够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侧重于量化在学术期刊论文上的影响力;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文献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6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引证作者强度以及基于引证作者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发现:学术论文的引证作者数量以及引证作者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作者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作者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7章是探讨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引证学科强度以及基于引证学科的评价动态体系能否适用与评估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表明:学术论文的引证学科数量以及引证学科强度指标能够用于量化学术论文影响力;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可以从引证学科数量、强度、时间三种指标数据动态、连续的评估学术论文在学科层面上的综合影响力。第三部分(第8章)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分析。首先构建了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其构建的4原则、目标、模型要素进行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各年期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估与量化动态体系;其次,对CNKI-CCD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学术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动态、连续地评估与量化;最后,与基于各引证指标数据的评价结果以及基于被引频次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以评估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发现: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能够从文献层面、作者层面、学科层面较好的反映出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
张锐[6](2013)在《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品牌理论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可以把品牌科学研究划分为两类:一是以品牌活动为对象的研究;二是以品牌理论为对象的研究。以品牌活动为对象的研究,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迄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知识成果。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品牌理论为研究对象,引入知识图谱理论和方法,系统探讨中国品牌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发现其知识基础、主干理论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路径,揭示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评价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探索并构建品牌学及其理论体系。首先,在中国品牌理论知识结构与知识基础的知识图谱研究中,以1998~2011年CSSCI源刊发表的4806篇论文和24960条参考文献为数据,采用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方法,绘制和分析品牌主干理论的网络图谱,揭示品牌主干理论的动态知识结构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变化;以发展阶段和研究维度相结合,构建出关键演进路径分析模型,分别从文献关键词逐年变化的趋势、研究主题的演进路径以及时间的演进顺序等三个视角,宏观的确立了品牌主干理论的关键演进路径;绘制和分析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揭示中国品牌理论的知识基础。其次,在中国品牌理论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研究中,以2007~2011年CSSCI源刊发表的2256篇论文和17750条参考文献为数据,结合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中高被引频次文献的内容分析和施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揭示品牌理论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领域;绘制文献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结合被引文献的内容分析和施引文献的主题词及其关键词的词频内容分析,发现品牌理论研究前沿形成了“核心-衍生-边缘”等3个层次19个研究主题的格局。再次,在中国品牌理论研究的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研究中,以1998~2011年4806篇CSSCI源刊中所出现的5462位作者和8267个关键词为数据,基于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绘制和分析了核心作者群合着社会网络以及基于2-模网络模型的“作者-主题词”共现网络,发现并评价了中国品牌理论研究的高影响力作者、主流学术群体、派系及其代表人物。最后,在界定品牌的内涵、外延及其概念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品牌定义及全面品牌管理模型;依据理论形成的内在机制及理论的构成状况,提出了品牌科学分类的标准和框架,构建了品牌学学科体系,探讨并提出了品牌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一般范式、框架及其“学科-研究-对象”三维动态结构。
陈立新[7](2008)在《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文中提出研究学术期刊对探索学科结构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CI扩展版(SCIE)数据库中力学领域66种专业期刊构成的力学期刊群为样本集,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力学期刊群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力学的学科结构以及力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的探讨采用的是内容分析和引文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利用词频分析法分别从标题用词、关键词、摘要用词等方面对力学期刊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度与区分度作了分析。其次,利用引文分析法从力学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出版物和力学期刊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两方面对力学期刊群基于引文平台的内部结构作了分析。同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将期刊群的内部结构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关系的综合分析,从而通过力学期刊群展现出力学的学科结构。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Q测度法(Q-measure),揭示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计算力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力学学科结构研究表明:力学主要是由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理性力学(含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声音与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力学与热学耦合、流变学、黏附力学八大部分组成。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二者不管是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引文关系上均具有明显的分界,相互独立。计算力学是与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有较强联系的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力学期刊群外部关联的探讨是从引用和被引用两方面进行的:力学期刊群主要引用哪些学科期刊群中的文献,力学期刊群中的文献主要被哪些学科的期刊群所引用。从而揭示了力学及其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支撑的关联状况及关联程度。力学期刊群与其他学科期刊群之间的引用、被引用及这两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力学倾向于引用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综合)、应用物理学、声学、原子分子及化学物理学、光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航空航天工程学、自然科学(综合)、地球科学(综合)、计算机科学(各学科应用)、气象学与大气科学、高分子学、电气电子工程学等,这些学科以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为主,是力学的学科基础或学科支撑;对力学有较强引用倾向的学科包括工程学(综合)、机械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制造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器械仪器学、材料学(综合)、复合材料学、化学(综合)、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学、数学物理学、数学(各学科应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水资源学、热力学、海洋学、能源与燃料学、流体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等,这些学科主要是工程技术类学科,也包括基础学科的一些分支学科,是力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力学可以看作是这些学科的基础或学科支撑。最后,本文以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结果,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上对力学学科的性质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力学作为技术科学中的典型学科,是根植于基础科学之上的,主要以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南,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研究工具,为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冶金学与冶金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类学科服务的一门学科。力学还是材料学、热力学、能源与燃料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海洋学等技术科学的基础。可以说,力学是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大多数学科的共同基础。总之,力学以基础科学为指南,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是联系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纽带。
罗力[8](2010)在《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学术信息是依附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中,可在网络上传输、识别、可供获取、并且能够为学术研究所利用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信息单元,包括网络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开放存取期刊等正式交流学术信息,博客、维基、论坛、专题讨论组、电子邮件等发布的各种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和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网站发布的半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研究人员在学术信息的获取方面对网络学术信息的依赖性正在增强,同时网络学术信息的使用率也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网络学术信息作为现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网络学术信息的快速老化导致其利用价值迅速降低,制约着其价值的发挥。由网络信息管理和网络社会需求催生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计量研究,揭示其新的特征、数量关系和内在规律,为网络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和理论支持。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是网络信息计量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从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本质出发,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传播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就网络学术信息老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来充实和完善我国网络信息计量研究的内容。第0章是引言。从网络学术信息与现代科学交流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梳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然后介绍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阐述了网络学术信息和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定义、特点等。由于相关概念很多,定义的角度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清楚界定研究对象。随后详细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中的“最大利用时限”、“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等三大测度指标,“引文分析法”、“网络链接分析法”和“网络使用挖掘法”等三大测度方法。第二章构建了一个探讨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相关理论框架。鉴于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的科学原则,为了给后面的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探讨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的哲学基础,阐述了老化研究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学基础、网络传播与用户行为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第三章讨论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模型的选择。首先分析了数学模型对于本次研究的作用,然后对“回归分析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三种常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实际研究需要选择了合适的模型。第四章是关于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的研究。选取网络期刊数据库作为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代表,通过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获取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老化研究。研究发现,历时老化研究和共时老化研究是信息老化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前者源于老化定义,将信息老化看成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后者源于半衰期测度,是对老化状态的描述。两者有各自不同的适用领域,不能通用。从历时老化研究角度来说,网络期刊数据库中2000年前的信息历时老化特征仍然服从负指数规律,但2000年以后的信息历时老化特征发生转型,不再服从负指数规律,而是可用分段线性模型加以拟合。从共时老化研究角度来说,网络期刊数据库的信息共时老化特征仍然服从负指数规律,但由于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加速了学术信息的传递,提高了科学交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使得新文献的老化速度加快,另外由于网络期刊数据库收录文献的数量庞大,回溯期长,检索方便,较好的解决了信息可获得性问题,因此提高了旧文献的利用程度,延缓了旧文献的老化速度。第五章是关于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的研究。选取学术博客作为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代表,以科学网博客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己研发的博客信息采集及内容提取工具SciNet获取有关数据,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通过考察博文及评论的时间分布来进行老化研究。研究发现,学术博客信息的利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呈现出快速利用、快速老化和缓慢老化三个阶段的普遍特征。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特征与网络学术信息交流平台的成熟度有关。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过程可用幂函数曲线描述。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速度远快于网络期刊数据库。不同学科的学术博客信息老化速度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第六章是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构建了基于网络的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和信息使用者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信息老化的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策略、利用策略。第七章对本次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与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跨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如网络传播理论、用户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有利于开拓信息计量研究新视角。(2)利用网络平台的特性,尝试把以往单纯从引文分析的角度研究传统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拓展到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领域。并借鉴引文分析的思想,把用户的评论视为博文价值的体现和传递,使用评论分析法对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老化进行研究。(3)从老化模型和指标的角度,指出历时老化研究和共时老化研究的区别和联系。(4)自主开发了博客信息采集和内容提取工具SciNet。利用该软件可以采集博客页面及评论内容,并提取相关信息存储到数据库。
李运景[9](2007)在《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 ——以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例》文中指出引文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计量方法,对研究科学结构和科学发展史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引文分析中的引文时序网络研究通过研究文献中引证事项的时间序列及联系,可以鉴别出有关某一专题学科的重要文献,探明某个研究主题的论文源流、最初着者以及该研究主题发展的来龙去脉,展现某项目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揭示某思想或方法的改善、扩充和修正等。引文分析中的同被引分析可以划定科学家群体,展示学科领域和不同的研究方向,揭示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和突破性成就,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这种方法把对浩瀚的文献内容分析转化为引文数量关系的统计和判断,避开了人的知识、经验、记忆、可用文献的恰当性等主观因素,对科技史研究而言,特别是在研究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历史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弥补一些科技史研究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的欠缺,使科学史的研究更加“科学”、“精确”和客观。目前,由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引文分析相结合而成的可视化引文分析用于研究科技史和科学领域结构在国外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很少。本文应用引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信息可视化技术,以25年来国内外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例,探索了可视化引文分析应用于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技术,并就其适用性和可信度进行了探讨和验证。具体来说,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研究:(1)分析介绍了引文分析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SCI和JCR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引文数量分析、引文时序网络分析、引文主题内容相关分析这三大不同的引文分析类型各自的分析内容及其各自的应用;对我国引文分析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引文分析研究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并就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对作为本研究数据源的国内几个引文数据库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2)概述了可视化引文分析及应用在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国外可视化分析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通过引文时序网络分析,追踪代表科学研究重要事件的文献的先后引用顺序,从而探明某个研究主题的论文源流、最初着者以及该研究主题发展的来龙去脉,描述科学事件的发生发展;通过文献同被引、着者同被引、类目同被引、期刊引用等分析文献之间、着者之间、类目之间、期刊之间等所代表的主题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并生成学科知识图,揭示学科领域发展状况;对国外应用较多但国内还鲜为人知的几个可用于可视化引文分析的软件,如Pajek、UCINET、VxInsight、KNOT、IN-SPIRE等进行了介绍,分析讨论了可视化引文分析中生成的图形的种类及其优缺点;探讨了适用于科技史研究的引文分析的类型,对可视化引文分析应用于科技史研究的实践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介绍。(3)在总结国外引文时序网络分析应用于科技史研究的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SCI和清华同方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套录有关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文献及它们的引文数据,导入自建的数据库中,构建出国际和国内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引文编年图,显示其中代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学科发展关键事件的文献,并就它们的关系和引用序列进行分析,梳理出杂交水稻在这段时间内的纵向的发展历史,最后与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专家的意见进行对比,确定了引文时序网络分析应用于科技史编年研究的可靠性。(4)对国外可视化同被引分析构建学科知识图的各种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分析。利用国内的引文数据库,以我国近25年来关于杂交水稻研究的文献引文数据为研究素材,采用三种不同原始同被引频次获得方法获得着者之间的同被引频次,分别是:计算着者之间的同被引频次时,把作为合着者时的同被引频次也计算在内;在整个引文数据库范围内只计作为第一着者的同被引频次;根据学科范围内的来源文献和它们引用的参考文献集合,重新计算各着者的被引频次及相互间的同被引频次。这样构造出三个着者同被引数据矩阵。利用寻径网络(PFNET)技术,对这三个不同的数据矩阵进行分析,生成三副国内关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学科知识图,根据这些图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主流科学家群体,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对这三副学科知识图的差别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种由不同数据统计方法所造成的差别的存在。利用来自SCI的引文数据采取第三种方法构造同被引矩阵最终生成国际杂交水稻育种的学科知识图,与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学科知识图进行对比后认为,如果单纯从同被引的角度考虑,那么引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越大将越有利于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了了解25年来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内容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本文又以文献同被引聚类结合文献的时间分布图,分析展示了近25年来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发展变化,可以概括为:从主要关注水稻的产量到同时关注品质与产量,强调优质育种,进而应用分子手段和技术提高育种效果和效率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引文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例如一些文献中的非正常引文、虚假引文等,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引文作为标准的科学规范被普遍接受,同时各种计量手段和措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可视化引文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计量方法,在科技史研究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1)国内首次对可视化引文分析,特别是可视化同被引分析的步骤及各种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相关的可视化软件的优缺点和可用性进行了探讨,为国内开展可视化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线索。(2)首次系统总结了适用于科技史研究的可视化引文分析的类型和方法,首次以中文文献和引文作为源数据,对引文网络从纵向(时序)和横向(结构)尽行可视化分析,运用引文编年图和学科知识图对国内有关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进行展示。这是我国科技史研究新方法的一次有益的尝试。(3)最早介绍引进引文编年可视化软件,为近现代中国科技史特别是专业学科史研究提供了一套识别关键事件的编年排列、事件之间的关系和相对重要性的工具。(4)系国内首次采用可视性较强的PFNET算法和技术进行着者同被引分析构建专题学科知识图,并通过三种方式获得着者同被引数据,一种是把作为合着者时的同被引频次也计算在内,另外一种是只计算作为第一着者的同被引频次,第三种是根据学科范围内的来源文献和它们引用的参考文献集合,重新计算各着者的被引频次及相互问的同被引频次,对由这三种不同的数据统计方法获得的学科知识图的差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明这了三种数据统计方法所造成的差别的存在,为以后的同被引分析提供了借鉴。
钟足峰[10](2018)在《台风灾害信息扩散影响力研究 ——以微博信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台风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而台风灾害的危害不容忽视,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应急措施以降低灾害的影响。尽管,台风本身的灾难性、危害性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但更重要的间接性原因则是在台风过程中,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断层、信息破碎、信息曲解等诸多信息异化问题造成的。不像其他信息传播场景只作为旁观者分享,台风灾害中的信息分享者也是亲历者和参与者,用户在微博上交流着灾害信息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在台风灾害刚刚爆发的初期,面对匮乏、不充分的信息,人们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下,极其渴望获得信息;在台风灾害的中后期,面对信息过剩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人们需要接收到最适合自己情绪和容易理解的信息。如何改变台风灾害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保证信息更有价值、扩散更快、传播更广、更有针对性,以便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以最高效率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群,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从信息扩散与影响力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台风灾害中微博上的信息扩散模型和信息影响力最大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本文认为台风灾害中微博上的信息具有固有的特性。首先,由于台风突发性和快速移动性,时间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次,在台风灾害中,置身其中的人们情绪受其影响,合适的信息对其有舒缓作用。最后,由于微博用户的文化素养知识背景不同,导致对信息的理解不同,因此根据用户的文化素养偏差进行信息扩散。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特征研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爬取台风灾害时期所发的微博,可得出在台风灾害期间,信息、信息扩散和微博用户所具有而其他信息扩散模式中不具有的特征。信息具有地域性、时效性、快速流动性和变异性等新特征。而信息扩散者则具有意愿性、敏感性、情境性、群体性等新特征。通过爬取相关数据和调查问卷,本文还对台风灾害中微博信息扩散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微博用户的身份分析、微博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析、微博信息质量特征分析、灾害中个体素养的不同对信息需求分析等。2、时间约束下信息扩散模型及影响力最大化方法研究:在台风灾害信息扩散过程中,时间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台风灾害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其次,台风灾害中的事件信息也有其时间性;最后,信息的传播有时延性。根据台风灾害中微博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引入物理学中具有时间约束的热扩散模型,构建信息扩散模型,对信息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3、情感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及影响力最大化方法研究:台风来临时,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有关台风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着网民在灾害中的情感倾向;而民众在社交网络上所表达的情绪,又深刻影响着灾民的心理,因此,情感在台风灾害的信息扩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解决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的情绪感染问题,在传染病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台风灾害中情感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并提出了新的加权影响力最大化算法。4、个体素养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及影响力最大化方法研究:台风来临时,身处其中的每位灾民急需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然而每位网民的背景经历不同,其文化素养也不一样。传统模型和算法多针对个体的背景差异来寻求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的差异,而往往忽视了用户到底能不能接受和理解其信息。为了解决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的个体素养差异问题,在阈值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模型,并提出了新的二阶段影响力最大化算法。5、实证仿真研究:本文选取2015年10月雷州半岛遭受台风彩虹过程作为数据源进行对比实验。使用python爬取相关数据,提取出台风灾害信息在微博中的实际传播方式和结果,并和本文提出的三个算法(时间约束下信息扩散算法、情感约束下信息扩散算法、个体素养约束下信息扩散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台风灾害中微博传播中的信息、传播者和传播模式的特征入手,并从时效性、情绪感染性、个体素养差异性出发研究了信息扩散模型和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二、最近物理学综述评论性文献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近物理学综述评论性文献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与后记 |
(2)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方法论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
2.4.1 共引聚类方法 |
2.4.2 共词聚类方法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期刊遴选 |
3.3.2 数据内容 |
3.3.3 主要软件 |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内容 |
3.5 研究创新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基本理论 |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文献检索及分析策略 |
0.2.2 替代计量学研究的总体研究进展 |
0.2.3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相关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与突破点 |
0.3 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内容 |
0.3.4 研究难点 |
0.3.5 创新之处 |
1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的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 |
1.1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的相关概念 |
1.1.1 替代计量学的定义 |
1.1.2 替代计量学术语中文译名 |
1.1.3 微博与微博替代计量指标 |
1.1.4 规律、分布规律及其描述方法 |
1.1.5 替代计量学与社交媒体计量 |
1.1.6 替代计量学与论文级别计量 |
1.1.7 替代计量学与大数据、大规模数据 |
1.1.8 替代计量学与影响力 |
1.2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的相关理论 |
1.2.1 规范化理论 |
1.2.2 社会构建理论 |
1.2.3 概念符号理论 |
1.2.4 社会资本理论 |
1.2.5 注意力经济理论 |
1.2.6 印象管理理论 |
1.3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的概念模型 |
1.3.1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研究的概念模型 |
1.3.2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量分布规律的概念模型 |
1.3.3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规律的概念模型 |
1.3.4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语言分布规律的概念模型 |
1.3.5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价值分布规律的概念模型 |
1.4 本章小结 |
2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量分布规律 |
2.1 研究问题 |
2.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2.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集 |
2.2.2 覆盖率计算过程 |
2.2.3 及时性计算过程 |
2.2.4 数量分布计算与学科分类表 |
2.3 研究结果 |
2.3.1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相对覆盖率 |
2.3.2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及时性分布 |
2.3.3 论文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量分布 |
2.3.4 期刊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量分布 |
2.3.5 学科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量分布 |
2.3.6 新浪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与替代计量关注度指数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主要结论 |
2.4.2 讨论与思考 |
3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规律 |
3.1 研究问题 |
3.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3.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析数据集及基本描述 |
3.2.2 作者地理位置数据获取 |
3.2.3 作者属性内容分析过程 |
3.3 研究结果 |
3.3.1 论文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 |
3.3.2 期刊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 |
3.3.3 学科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 |
3.3.4 国家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 |
3.3.5 城市层次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分布 |
3.3.6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属性内容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主要结论 |
3.4.2 讨论与思考 |
4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语言分布规律 |
4.1 研究问题 |
4.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4.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获取过程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4.2.3 数据分析过程 |
4.3 研究结果 |
4.3.1 各学科科技文献的语言分布 |
4.3.2 学科层次科学推文语言分布 |
4.3.3 国家层次科学推文语言分布 |
4.3.4 语种层次科学推文语言分布 |
4.3.5 不同语种作者推文语言偏好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主要结论 |
4.4.2 讨论与思考 |
5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价值分布规律 |
5.1 研究问题 |
5.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5.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2.1 独立作者数和绝对提及数数据 |
5.2.2 作者类别数据 |
5.2.3 Scopus引文数据 |
5.2.4 共现分析和时序分析数据 |
5.2.5 数据集描述及分析过程 |
5.2.6 内容分析样本选取 |
5.2.7 内容分析编码表构建 |
5.3 研究结果 |
5.3.1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数值类型对价值分布的影响 |
5.3.2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作者类别对价值分布的影响 |
5.3.3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与引文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4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与其他替代计量指标共现分析 |
5.3.5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与其他替代计量指标时序分析 |
5.3.6 微博替代计量指标的内容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主要结论 |
5.4.2 讨论与思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附录1 Scopus各学科的缩略名及其全称 |
附录2 国家(地区)层次的科学推文地理分布 |
附录3 各学科各项替代计量指标与引文量相关系数表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 |
(4)基于引文网络的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被引频次的特定文献识别研究 |
1.2.2 基于引文时间分布的特定文献识别研究 |
1.2.3 基于引文语句的特定文献识别研究 |
1.2.4 基于引文网络结构的特定文献识别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1.4 论文结构 |
2 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框架构建 |
2.1 概念界定与特征提取 |
2.2 框架构建与指标选择 |
2.2.1 框架构建 |
2.2.2 指标选择 |
2.3 研究对象与识别流程 |
2.3.1 研究对象 |
2.3.2 识别流程 |
2.4 效果评估方法确定 |
2.4.1 对照组建立 |
2.4.2 指标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3 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框架实证分析 |
3.1 “受激发射损耗荧光显微术”领域实证分析 |
3.1.1 主题选取与对照组建立 |
3.1.2 数据采集 |
3.1.3 识别分析与结果 |
3.1.4 识别效果评估 |
3.2 “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领域实证分析 |
3.2.1 主题选取与对照组建立 |
3.2.2 数据采集 |
3.2.3 识别分析与结果 |
3.2.4 识别效果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4 学术传承性文献引文内容特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1.1 数据获取 |
4.1.2 数据保存 |
4.2 数据处理 |
4.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讨论与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概述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定义 |
2.1.2 学术论文类别 |
2.1.3 学术论文特征 |
2.1.4 学术论文作用 |
2.2 学术论文影响力 |
2.2.1 学术论文影响力定义 |
2.2.2 学术论文影响力要素 |
2.2.3 学术论文影响力类型 |
2.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
2.3.1 同行评议 |
2.3.2 量化评价 |
2.3.3 综合评价 |
2.4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 |
2.4.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4.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
2.4.3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引证与引文分析法 |
3.1.1 引证相关概念 |
3.1.2 引文分析法 |
3.2 引证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系 |
3.2.1 引证广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2 引证深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2.3 引证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3.3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
3.3.1 学术论文与其动态引证文献(数据) |
3.3.2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构建 |
3.3.3 学术论文引证峰值理论及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4.1 被引频次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4.1.1 被引频次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4.1.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4.2 被引频次峰值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2.1 被引频次峰值 |
4.2.2 被引频次峰值出现时间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关系 |
4.2.3 被引频次峰值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4.3.1 引证时间因子概念 |
4.3.2 引证时间因子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关系 |
4.3.3 基于引证时间因子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结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5.1 引证文献类型及确定 |
5.1.1 引证文献类型界定 |
5.1.2 引证文献类型确定 |
5.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5.2.1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5.2.2 引证文献类型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5.3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5.3.1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5.3.2 引证文献类型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5.4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5.4.1 引证文献类型引证时间 |
5.4.2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5.4.3 基于引证文献类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6.1 引证作者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6.1.1 引证作者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1.2 引证作者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1.3 基于引证作者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6.2 引证作者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6.2.1 引证作者强度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6.2.2 引证作者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6.2.3 基于引证作者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6.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6.3.1 引证作者引证时间 |
6.3.2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6.3.3 基于引证作者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分析 |
7.1 引证学科界定与确定 |
7.2 引证学科数量与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分析 |
7.2.1 引证学科数量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 |
7.2.2 引证学科数量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2.3 基于引证学科数量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广度评价 |
7.3 引证学科强度与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分析 |
7.3.1 引证学科强度分布与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2 引证学科强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基于引证学科强度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深度评价 |
7.4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 |
7.4.1 引证学科引证时间 |
7.4.2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体系 |
7.4.3 基于引证学科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与结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 |
8.1 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8.1.1 构建原则 |
8.1.2 构建目标 |
8.1.3 模型要素 |
8.1.4 确定指标权重 |
8.1.5 评价体系 |
8.2 学术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与分析 |
8.3 评价结果评估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品牌理论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 |
1.6 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
1.7 本章小结 |
2 中国品牌主干理论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路径 |
2.1 引言 |
2.2 1998~2012 年中国品牌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 中国品牌主干理论的知识结构 |
2.4 中国品牌主干理论演进的关键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品牌理论的知识基础与前沿节点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3 中国品牌理论的知识基础分析 |
3.4 中国品牌理论的前沿节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品牌理论的研究热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3 高被引频次文献的内容分析 |
4.4 基于科学发现理论的关键词指标分析 |
4.5 专门品牌领域的研究热点 |
4.6 应用品牌领域的研究热点 |
4.7 范畴品牌领域的研究热点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前沿与研究主题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3 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
5.4 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
5.5 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
5.6 中国品牌理论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国品牌理论研究的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 |
6.1 引言 |
6.2 基于引文分析的中国品牌理论研究作者评价 |
6.3 基于 SNA 的中国品牌理论领域作者合着关系研究 |
6.4 基于 2-模网络模型的作者与关键词共现的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品牌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品牌的内涵与外延 |
7.3 一个文义性品牌定义的提出及概念间的层级关系分析 |
7.4 一个实验的操作性品牌定义及全面品牌管理模型分析 |
7.5 中国品牌科学分类的框架与学科体系的结构分析 |
7.6 中国品牌学理论体系与学科发展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学术期刊一般研究的文献概述 |
1.2.2 国外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计量研究及进展 |
1.2.3 国内基于学术期刊关系的学科结构计量研究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安排 |
1.4 力学学科及其主要专业期刊概述 |
1.4.1 力学及其分支学科简介 |
1.4.2 力学主要期刊简介 |
1.5 数据与方法 |
1.5.1 数据来源与数据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Q测度法的改进 |
1.6 创新点摘要 |
2 力学期刊群的内部关系与力学的学科结构 |
2.1 基于内容分析的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 |
2.1.1 力学期刊群的论文标题词分析 |
2.1.2 力学期刊群的增补关键词分析 |
2.1.3 力学期刊群的摘要内容分析 |
2.2 基于引文分析的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 |
2.2.1 力学期刊群引用的出版物 |
2.2.2 力学期刊群的内部互引 |
2.3 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力学学科结构研究 |
2.3.1 不同视角下力学期刊群内部结构的比较 |
2.3.2 基于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的力学学科结构分析 |
2.3.3 力学期刊群内部互引网络的引文倾向与引文强度分析 |
2.3.4 力学期刊群内部关系和力学学科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
2.4 力学各分支学科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1 知识可视化图谱的兴起 |
2.4.2 期刊选择与可视化分析方法 |
2.4.3 流体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4 固体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5 计算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4.6 振动力学主流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 |
2.5 基于内部引文构成的力学学科的自我发展机制分析 |
2.5.1 概念和方法 |
2.5.2 分析与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关系与力学的关联学科 |
3.1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引用分析 |
3.1.1 力学期刊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2 流体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3 固体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1.4 计算力学期刊子群对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 力学期刊群的外部被引分析 |
3.2.1 力学期刊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2 流体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3 固体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2.4 计算力学期刊子群被非力学学科期刊群的引用 |
3.3 基于力学期刊群外部关系的力学关联学科研究 |
3.3.1 概念和方法 |
3.3.2 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3 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4 固体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3.5 计算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3.4 基于内部和外部引文构成的力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学科环境分析 |
3.4.1 概念与方法 |
3.4.2 分析与结果 |
3.4.3 力学对内和对外引用构成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力学期刊群的引文分析与力学的学科性质 |
4.1 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 |
4.2 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 力学各分支学科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1 流体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2 固体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3.3 计算力学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表1 66种力学期刊英文名称及缩写名称对照表 |
附表2 66种力学期刊标题词中的词数 |
附表3 66种力学期作者关键词总词频数 |
附表4 66种力学期增补关键词总词频数 |
附表5 66种力学期摘要中的词数 |
附表6 66种力学期刊的引用情况 |
附表7 66种力学期刊对16527种出版物的引用情况 |
附表8 66种力学期刊对该66种期刊的引用情况 |
附表9 JCR中部分学科的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附表10 与力学期刊群有较强引文关系的JCR非力学期刊 |
附录B 对摘要用词的一种加权方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0.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0.3.2 研究难点 |
0.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概述 |
1.1 网络学术信息 |
1.1.1 网络学术信息的定义 |
1.1.2 网络学术信息的特征 |
1.1.3 网络学术信息的分类 |
1.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 |
1.2.1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定义 |
1.2.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特征 |
1.2.3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 |
1.2.4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指标 |
1.2.5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方法 |
2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哲学基础 |
2.2 信息管理学基础 |
2.2.1 科学交流理论 |
2.2.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信息效用理论 |
2.2.4 信息增长理论 |
2.3 网络传播与用户行为理论基础 |
2.3.1 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
2.3.2 用户注意力稀缺理论 |
2.4 灰色系统理论 |
3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研究的模型选择 |
3.1 数学模型的一般问题 |
3.1.1 数学模型的概念 |
3.1.2 数学建模的步骤 |
3.2 数学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
3.2.1 回归分析法 |
3.2.2 灰色预测法 |
3.2.3 时间序列分析法 |
3.2.4 数学模型的选择 |
4 网络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老化研究—以网络期刊数据库信息为例 |
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来源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1 历时老化研究 |
4.4.2 共时老化研究 |
4.4.3 网络期刊数据库信息的老化规律 |
4.5 结论 |
5 网络非正式交流学术信息的老化研究—以学术博客信息为例 |
5.1 研究目标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4 数据获取和处理工具 |
5.5 数据统计和处理 |
5.6 数据分析 |
5.6.1 总体概况 |
5.6.2 历时老化研究 |
5.6.3 共时老化研究 |
5.6.4 学术博客信息的老化规律 |
5.7 结论 |
6 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的应用 |
6.1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 |
6.1.1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的要素 |
6.1.2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型的特点 |
6.2 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策略 |
6.2.1 对图书馆等信息机构的网络学术信息的管理 |
6.2.2 对博客、论坛、高校网站等信息的管理 |
6.2.3 对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工具—搜索引擎的管理 |
6.3 网络学术信息开发与利用策略 |
6.3.1 加强网络学术信息的开发和整合 |
6.3.2 提高网络学术信息用户的信息素养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直接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 ——以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
2 引文分析的研究进展 |
2.1 引文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
2.2 引文分析和SCI |
2.3 引文分析的应用 |
2.4 我国引文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 |
2.5 我国引文数据库研究的进展评介 |
3 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 |
3.1 可视化引文分析的技术研究 |
3.2 可视化引文分析的图形化显示和工具研究 |
3.3 适用于科技史的可视化引文分析类型研究 |
3.3.1 引文网络时序分析 |
3.3.2 反映学科结构及其发展历史的可视化同被引分析研究 |
3.3.3 反映科学变化历史的可视化科技期刊引用关系的对比分析 |
3.3.4 从引文关系探讨重要科学人物的思想渊源 |
4 杂交水稻育种的引文时序网络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研究素材的选择 |
4.1.2 数据源的选择 |
4.1.3 专题引文数据库的建立 |
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2.1 杂交水稻研究被引用文献列表 |
4.2.2 引文编年图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历史的反映 |
4.2.3 着者发表论文排序和年产出表对杂交水稻研究历史事实的揭示 |
4.2.4 从被引文献国别排序看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水平 |
4.2.5 从国际杂交水稻研究引文编年图分析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历史 |
4.3 讨论: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 |
5 可视化同被引分析展示杂交水稻的学科发展实验研究 |
5.1 学科知识图、概念图和知识地图 |
5.2 可视化同被引构建学科知识图的关键技术对比分析 |
5.2.1 数据源的研究 |
5.2.2 分析元素对象的研究 |
5.2.3 数据元素关系矩阵的构造 |
5.2.4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
5.2.5 引文关系数据的降维和图示技术 |
5.3 实验设计 |
5.3.1 杂交水稻研究相关作者的选择 |
5.3.2 三种方式获得着者同被引数据 |
5.3.3 数据的简缩 |
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1 从杂交水稻学科知识图看该学科的学科结构和着者群体 |
5.4.2 文献同被引聚类对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发展变化的图示 |
5.5 讨论:可视化同被引分析对杂交水稻学科发展情况的揭示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被引频次在12次以上的141篇文献题录 |
附表2 与聚类树图5-8对应的70篇文献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台风灾害信息扩散影响力研究 ——以微博信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信息扩散相关理论 |
2.1 信息扩散(传播)理论 |
2.1.1 独立级联模型 |
2.1.2 线性阈值模型 |
2.1.3 传染病模型 |
2.2 影响力最大化理论 |
2.2.1 贪心算法 |
2.2.2 启发式算法 |
2.2.3 基于社区的影响力算法 |
2.3 文本分析及情感计算理论 |
2.3.1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 |
2.3.2 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 |
第3章 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特征研究 |
3.1 数据源介绍 |
3.2 台风灾害中信息特征研究 |
3.2.1 地域性 |
3.2.2 时效性 |
3.2.3 快速流动性 |
3.2.4 变异性 |
3.2.5 其他特征分析 |
3.3 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主、客体特征研究 |
3.3.1 意愿性 |
3.3.2 情绪性 |
3.3.3 情境性 |
3.3.4 从众性 |
3.4 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其他重要特征研究 |
3.4.1 台风灾害中微博用户的年龄层分析 |
3.4.2 台风灾害中微博用户的身份分析 |
3.4.3 台风灾害中微博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分析 |
3.4.4 台风灾害中微博信息质量特征分析 |
3.4.5 台风灾害中个体素养不同对信息需求分析 |
3.5 重要特征提取分析 |
3.5.1 台风灾害中信息特征的提取 |
3.5.2 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主、客体特征的提取 |
3.5.3 台风灾害中信息扩散其他重要特征的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间约束下的台风灾害信息扩散演化分析 |
4.1 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4.1.1 时间约束下信息扩散模型基本思想 |
4.1.2 时间约束下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4.2 时间约束下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
4.2.1 算法基本思想 |
4.2.2 算法步骤 |
4.3 实验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情感约束下的台风灾害信息扩散演化分析 |
5.1 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5.1.1 情感约束下的信息扩散基本思想 |
5.1.2 情感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5.2 情感约束下的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
5.2.1 算法基本思想 |
5.2.2 算法步骤 |
5.3 实验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个体素养约束下的台风灾害信息扩散演化分析 |
6.1 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6.1.1 个体素养约束下的信息扩散基本思想 |
6.1.2 个体素养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构建 |
6.2 个体素养约束下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
6.2.1 算法基本思想 |
6.2.2 算法步骤 |
6.3 实验分析 |
6.3.1 数据来源 |
6.3.2 数据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仿真研究 |
7.1 雷州半岛遭受台风灾害分析 |
7.2 台风“彩虹”灾害过程中信息扩散实证分析 |
7.2.1 数据采集 |
7.2.2 扩散方式对比分析 |
7.2.3 影响力最大化算法(不同初始值)对比分析 |
7.3 台风灾害信息扩散应急响应策略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关键源代码 |
1、爬取微博内容关键源代码 |
2、时间约束下的信息扩散模型关键源代码 |
3、情感约束下的扩散模型关键源代码 |
4、个体素养约束下的扩散模型关键源代码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最近物理学综述评论性文献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3]基于大规模数据的微博替代计量指标分布规律研究[D]. 余厚强. 武汉大学, 2017(06)
- [4]基于引文网络的学术传承性文献识别方法研究[D]. 郭倩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基于动态引证数据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绪秋. 武汉大学, 2018(06)
- [6]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品牌理论演进研究[D]. 张锐.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7]力学期刊群的内外关系与学科结构[D]. 陈立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8]网络学术信息老化规律研究[D]. 罗力. 武汉大学, 2010(05)
- [9]可视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应用研究 ——以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例[D]. 李运景.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10]台风灾害信息扩散影响力研究 ——以微博信息为例[D]. 钟足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