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地使用某物

神奇地使用某物

一、something的妙用(论文文献综述)

赖锡三[1](2021)在《“中道空性”的无限创造与“吊诡两行”的以应无穷——天台、庄子、任博克、牟宗三的交织对话》文中指出缘起说明:笔者翻译任博克(Brook Ziporyn)的"Beyond Emptiness"(《超越空性》)这篇有关天台中观空性的英文短文,主要用意在于通过评论的演绎与对话方式,来呼应任博克所谓《庄子》乃是提供天台佛学遍中论思维的重要文化土壤,并进而展示老庄的吊诡思维之自身,以铺陈《庄子》和天台佛教可共享的圆教思维模式。本文逐段译评。A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of Mahāyāna Buddhism is

杜丽娜[2](2019)在《《翻译行动通论》(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加强。而操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能够做到互通有无,翻译无疑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翻译的其中一大价值是“内学外化”,即不但拓展自身的研究成果,也系统成套地引进国外的理论知识。本翻译实践报告旨在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以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翻译行动通论》)一书中第三到第七章节为案例,分析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项目简介,主要介绍了翻译材料来源、选题目的、原着内容及语言特色;第二章为翻译流程,笔者以译前、译中、译后为时间轴再现了翻译的全过程;第三章为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重点章节。笔者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案例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分析了该理论是如何指导翻译实践的;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笔者从翻译实践心得以及局限性正反两方面对本翻译实践报告作了总结。笔者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了解了汉斯·J·弗米尔的功能主义目的论,加深了对这一翻译理论的认识,同时了解到隶属于信息型文本的理论性书籍译介到国内的翻译技巧。笔者希望此翻译实践报告所总结的策略能对以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沈衞荣,安海燕[3](2017)在《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於前人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一部藏传密教修行密典——《究竟定:清宫藏密瑜伽修行宝典》所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这部清代秘藏之宫廷瑜伽法本所传密法之实际内容,并结合我们於辽宁省图书馆发现的一部西夏或元代编译的汉文藏传密教文献残卷抄本,即罗振玉於清内库大档所集《演揲儿法残卷三种》中所见之相关资料,来更精确地説明这部清代宫廷瑜伽法本所传藏传密法的真实内容,并进而揭示它与传爲元代蒙古宫廷内所演练的、臭名昭着的"演揲儿法"之间的关系,还蒙元时代藏传佛教於中原之传播的本来面貌。

隗悦[4](2019)在《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以《最后时光》(节选)实践报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译者对爱尔兰作家安娜·麦克帕特林(Anna Mc Partlin)的小说《最后时光》(The Last Days of Rabbit Hayes)前三章的汉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包含大量文化信息,给译者的翻译带来诸多困难,但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文化问题的分类为指导,将文化信息的翻译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本文在调查了前人对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研究基础上,依据奈达的文化信息分类框架,将实践中的翻译难点归为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语言文化四类,并结合奈达有关文化翻译的思想,分析了每种文化范畴下具体案例所应用的翻译方法。在物质文化范畴中,主要运用加注与图片解释相结合、增词以及文化置换的方法,尽量消除中文读者对西方器物的理解障碍;在社会文化范畴中,主要运用加注和套译的方法,既让读者获得顺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接触到真实的西方社会文化;在宗教文化范畴中,主要采用具体语境译法,解决基督教文化中的措辞问题;在语言文化方面,主要运用增词和转换的方法,以期再现英语语言的选词妙用。通过对物质、社会、宗教以及语言文化这四个方面翻译问题的分析,本文得出,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是应用某一种或几种翻译策略就能解决的,需要以具体翻译问题为导向,大量查阅资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权衡,采取具体、合适的翻译策略。此外,奈达的文化信息分类可以为具体的分析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为接下来研究文化传递打好基础,为文学翻译实践研究和理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陈氏贤(Tran Thi Hien)[5](2020)在《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王维生活于佛教各宗派高度发展的盛唐时期,由于他习性好静、学佛、修禅等,因而喜爱广泛与佛教各宗的高僧们和好友们一起研修佛法、论法参禅、诵经礼佛、持戒布施、设斋供僧等。因此,诗人不仅对各宗经典十分了解掌握,而且对其修法都有亲身修行而获得自我安乐境界,使他诗中蕴含了佛教思想、修法、悟道等,并使诗意与禅境完美融合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灵寂之境。最能体现王维佛教信仰的是,他对《华严经》《维摩诘经》《坛经》的研修。对《华严经》的信仰,诗人是跟着道光高僧与朋友们讨论学修过《华严经》的核心教义即法界缘起观之思想。他的一些诗作,表现了法界缘起之理,并在诗句中使用了不少华严经的词语。对《维摩诘经》的信仰,诗中涵盖了在家有出家之理、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对《坛经》的信仰,诗中传达了坛经的核心思想“自心是佛”,人人自心便是佛;“无住无念”,对诸法实相清明了知无有执着;“明心见性”,认识我们本心即见到自己本性。因为研习佛教大乘经典,王诗所示,其了悟诸法实相本性为空而以它来修行观照人生、官场、社会、事情等等,然而对诸法没有产生任何贪恋烦恼。一切法都是从人心启发作用,如慧能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与维摩诘菩萨所倡导“自心清净就是净土”,由此,王维也就提倡了“境因心寂”即“心为净土”的思想,如诗所云“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因了知与实行诸法空性而有积极出世入世的精神,如其诗述:“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并使其诗艺术达到动静交融的禅境是王维对诗坛最大的贡献。诗人了悟佛法的核心教义之后,他在修行中注意实行禅净双修,经常自己并和僧人一起焚香诵经、研学经典、论法参禅等。实行僧俗双修,设斋供养僧众,把喜爱的蓝田别业诚心赠送僧众,所谓财布施;并欢乐地赞叹他人实行布施,此谓随喜布施。除了修福布施之外,诗人还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身心功德,实行饮食净斋“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衣着朴素“宿雨乘轻履,春寒着敝袍”,住宿简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实行斋欲“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从研学佛法到进入实行修道之后,王维身心就已融入到了佛境。诗中的佛境,含有下面的几种境界:一是空之境,表达了“色即是空”之境,意为“色”本身就是“空性”,其为因缘所产生的,也就是说“色即是空”亦为诸法空性,诗云“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为表现“空即是色”之境,诗人常以禅语来传达,如说“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并以自然景色来传达此境,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寂静(性空),但有人语传来(色相)。二是真之境,所谓诸法实相就是其性空,因性空才能生起万有。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所示,万物人生均有其运行的规律,是诸法实相之真境“雨中”使“果落”,“灯下”有“虫鸣”。与含示诸法随缘,因诸法性空才能随缘,虽随缘但不变,诗述“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三是圆之境,是指诗人体悟到自己的佛性清净圆满,以清亮的明月、清洁的泉水来比喻它,所谓圆满了悟之境,诗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灵活运用了佛性妙有无碍,以清净常照的明月来阐述它的妙用,所谓圆通无碍之境,诗曰“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四是逸之境,表示诗人以优美闲静的外景来传达其身心悠闲自在,诗云:“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并以身心恬淡闲适衬托了外境素淡闲雅,诗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的闲逸之境。还表现了诗人真正悟入到舒畅洒脱的身心之境,诗云:“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的放逸之境。在研读王维诗歌时,发现他与越南的玄光禅师,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但两者的禅诗含有相同之处。因此,笔者研究王维诗歌的同时,对两位诗人的禅诗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王维与玄光禅诗的异同之处,如下:从禅诗内容层面来看,两者的禅迹、禅理、禅趣,有所相同。在叙述禅理时,两位诗人都以“我身虚妄”“自性为本”“不二法门”为宗旨学习和实行,如王诗云“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与玄光诗云“忘身忘世已都忘,生久萧然一榻凉”“明心见性谒真佛,不惧山水路迢迢”“参透是非平等相,魔宫佛国好生观”。在描述禅趣时,两位诗人深入禅修参观之后,都把自己体悟随缘闲逸之境以诗词来传达逍遥自在的自我生活乐趣,如王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与玄诗云“如何小隐林泉下,一榻松风茶一杯”。在阐述禅迹时,两位诗人都刻画寺院在于偏僻幽静之处,如王诗写“插天多峭崿”与玄诗曰“庵逼青霄冷”,但描述僧人的修行生活有所不同,王维以居士身份学佛来描述僧人过着慈悲和谐的修行生活,诗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玄光以出家人身份学佛来叙述其自身过着悠闲安乐的僧人生活,诗云“竹林多宿鸟,过半伴闲僧”。从禅诗意象层面来看,由于两位诗人都是精进地学修禅法观想,最终达到了飘逸自在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描述人生无常、人生苦海时,使用了相同的意象。王维一生过着亦隐亦官的生活,他常游山赏水,过着逍遥自由的人生,以隐逸生活为中年以后的人生目标,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某种禅趣时使用的意象比较多,有的意象是玄光所没有的;而玄光出家以后,经常在寺院学修和给大家教修佛法,过着清净安乐的僧人生活作为他人生的目标,使其诗中的意象大部分集中于寺院日常生活,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

李智[6](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指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于恒星[7](2020)在《目的论指导下《杰克与天才:迷失丛林》(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杰克与天才:迷失丛林》是一本儿童探险类文学的书籍,由作家比尔奈(Bill Nye)撰写。本书讲述的是三位青少年在巴西丛林的冒险故事,通过他们在冒险旅途中的人物对话以及人物活动向人们传递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通过努力找到自己朋友的幸福愉悦。本书不仅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对于文化传播以及环保理念的传递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本篇报告作者在翻译目的论理论指导下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将原文本想要传达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借助翻译目的论采取具体的翻译策略将源语信息汉化,便于青少年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篇报告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以及三大原则,该理论对文章的翻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报告作者对选文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阐释了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并且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哪些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翻译,对作者的意图以及价值观念进行重现。

丁萌[8](2019)在《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文中认为石黑一雄习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组织小说,“我”主导叙事的同时,也将叙事引向不可靠,如叙述者的“自我欺骗”。不可靠叙述是进行心理防御、创伤修复的途径,也是隐含作者透视创伤个体、人类命运的隐含表达。石黑一雄也习惯以“回忆”架构小说,将人物的感情经历、心理图式、判断感知等,镶嵌至回忆型叙述中,将原本明晰的时空界限、故事原貌打乱与重新组装,在接受体验上设置了障碍,使原本可靠的叙事单元变得不再可靠。“记忆、时间与自我欺骗”是石黑一雄小说的风格,也是不可靠叙述的典型特征。运用不可靠叙述理论,能解释石黑一雄笔下叙述者何以成为不可靠叙述者,能看清以回忆为代表的特定叙述方式如何将文本引向不可靠,更能明晰石黑一雄如何通过不可靠叙述表达对创伤的探索、命运的慰藉以及人类的关怀。引言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进而在梳理海内外石黑一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阐明研究思路、特色、方法与创新之处,对相关术语进行简要的界定。第一章聚焦叙述者的表现形态。石黑一雄笔下的叙述者多为第一人称叙述者,且“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欺骗、隐瞒、伪装等行为,进而混淆文本事实报道,偏离隐含作者的规范,产生不可靠叙述,这与布斯对“不可靠叙述”的判断相吻合,而且石黑一雄也承认,他笔下的叙述者是不可靠叙述者。他的七部长篇小说,有五部是以稳定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组织小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可靠”,具体来讲表现为四种形态:“错位型”“伪装型”“代理型”与“主体消解型”,在不可靠叙述者背后实则蕴藏着隐含作者的严肃思考。第二章聚焦隐含作者特定的叙述方式。对叙述者的分析,落脚于直观表现形态,聚焦故事层。对叙述方式的分析,落脚于叙述者通过何种手段来展开不可靠叙述,聚焦叙述层。叙述方式一个包含颇广的概念,为避免歧义,我们作以下界定:一、叙述方式是叙述者在叙述行为上必须依托的叙事技巧;二、叙述方式起到了串联故事、支撑文本的骨架作用。三、叙述方式彰显了石黑一雄本人独特的作家风格。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中,特定的叙述方式是叙述者展开不可靠叙述的工具,是作者谋篇布局不可或缺的手段。回忆就是石黑一雄组织小说必不可缺的叙述方式,回忆会打乱时空与事件的逻辑顺序,将叙述引向不可靠,具体表现为“信息过滤”“对象嫁接”“时空转移”。“回忆型叙述”之外,在叙述方式上还存在“复调型叙述”与“存在主义式叙述”。复调在于声音的多元、对立与交流,具体表现为《被掩埋的巨人》中叙述视角的修辞交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对位;存在主义叙述在于叙述方式的荒诞性,荒诞背后却蕴含着对生存、创伤愈合的求索,具体表现为《无可慰藉》中对荒诞的面具揭示:“时间蔓连”“空间缝合”与“狂欢化”,在荒诞背后亦则表达了隐含作者对自我突破与创伤修复的思考。第三章聚焦文本对理论的拓展。不可靠叙述者、叙述方式的存在,丰富了小说在艺术风貌的呈现、隐含主题的表达,同样,小说也为不可靠叙述理论提供了文本参照。在一二章我们简要分析了叙述者表现形态、特定叙述方式对不可靠叙述理论的拓展,在此我们立足于理论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探究石黑一雄的小说对不可靠理论系统进行了怎样的拓展。首先,不可靠叙述的功能是反讽,当不可靠叙述者成为反讽对象,于读者生成审美观照。同时,反讽在指向叙述者时,会发现叙述者的不可靠来源于创伤体验,将反讽指向处于家庭与时代中的个体,审美观照之外,分别获得家庭层面的伦理观照与时代层面的历史观照。其次,石黑一雄的小说在叙述距离上,即作者的读者与叙述者的距离,呈现出一种契约型转向;再次,传统的不可靠叙述,在视角、人称上都是固定的,石黑一雄笔下的叙述者,既有固定的第一人称叙述、稳定的聚焦视角,也有第三人称叙述、不稳定的聚焦视角,同样产生了不可靠叙述,丰富了我们对理论的认知。结语部分总结了不可靠叙述与石黑一雄之间的关系:一、叙事选择与作家风格的呈现;二、观察世界与体慰生命的方式;三、地理基因对作家的文化建构。最后得出结论:不可靠叙述是石黑一雄的风格、标签,不探究其中的不可靠,就无法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作家独具一格的叙事特色,也就不能理解作家设置了怎样的一道深渊。同时,不可靠叙述又是作家传递声音的工具,如何聆听作家的声音,感受石黑一雄作为国际主义作家的人文关怀,才是读者从其小说中汲取的慰藉与温暖,才是石黑一雄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李燕[9](2013)在《文化心理学观照下的鲁迅小说英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杨宪益翻译鲁迅小说的特色,倘若单纯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来谈会有过于蹈矩之嫌。只有结合对译者的分析,将描写性的研究也融入进去,方可主客观兼顾,两全其美。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是文化心理学,笔者认为一切行为皆由心理活动支配。翻译是一种语言心理活动,或基于语言媒介的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心理活动。具体来说,本文结合了文本的文化心理和译者的文化心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一是研究文本的文化心理。文本创作是实践中作者的一种心理活动,创作心理是作者文化心理的体现。文本的文化心理反映了作者的文化心理。原作其实是一件文化作品,作者的文化心理和作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作者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而作品又是作者文化心理的折射和反映。译者对文本的解读是对文字进行分析解码的过程,译者不能像普通读者只需体会文字带来的感受,沉浸在想象中;译者必须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一份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个文字的解读。文本是作家的心迹记录,折射了作家的心理。因此翻译时,对文本文化心理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帮助译者正确解读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和意义,从而做好翻译工作。二是译者的翻译心理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原文的思考、加工和再现就是一种文化心理活动。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即译者的文化心理活动,是译者置于他生活的文化背景中来深度挖掘内心世界的意图、目的、观念及价值观等。译者的文化心理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运用、翻译的目的都起到制约作用。因此一部上乘的译作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完成的,译者借助原作实现自我精神追求,原作通过翻译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本研究以分析鲁迅小说文本为主要手段,解析杨宪益的翻译特色时,始终把文本分析放在首位。同时,也说明了他个人的文化心理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操控作用。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译本选择和译者介绍、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鲁迅小说英译状况和杨宪益翻译鲁迅小说研究状况综述,之后阐明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三章是作者和译者的文化心理探索,笔者尝试分析了鲁迅和杨宪益文化心理的形成因素,指出翻译是对原文作者的心迹跟踪,质量上乘的翻译首先就需要对作者的文化心理有正确的解读。既然是研究鲁迅小说译本,研究鲁迅的文化心理是首要问题。译者的文化心理更是直接影响到他的翻译决策和行为。我们分析影响他翻译行为的文化心理因素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上去把握:宏观上,他的翻译生涯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他的翻译行为无法摆脱当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的影响,具有时代特征;微观上,他个人的家庭背景、婚姻状况、爱国精神、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都具有他的独特性。所有因素的综合形成了他独有的文化心理,并直接影响到他的翻译行为。第四章是词汇翻译,首先从鲁迅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入手,探讨杨宪益针对小说典型词汇部分的翻译;再谈到极具特色的鲁迅小说人物名称和篇名的翻译;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对比杨宪益和其他两位译者的用词差别,对其独特词和空缺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语义诠释一定要符合原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及作者的文化心理,语义的最终定夺必须在原文的文化心理框架中进行,不应望文生义,更不应“胡思乱想”。即便是意译也应有“意”的依据。大量详实的代表性例句对比分析表明,杨宪益在词汇层面的翻译上,受到了思维方式、时代环境、工作性质等各方面的影响,他在翻译时忠于原文,准确理解词义和感情色彩,追求简洁明了,传情达意,并尽量兼顾审美效果。他主要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有时也会造词翻译,用词斟酌,规范得体,力求在读者面前还原一个真实的原文。第五章是修辞翻译,鲁迅在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几乎用尽所有传统的修辞手法。杨宪益在翻译鲁迅小说修辞时,费尽心思、竭尽全力,以求“情欲信,辞欲巧”。本章从词汇、句法和语意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中所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手法的翻译加以探讨。总的来说,杨宪益在处理词汇层面的修辞时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就采用意译以追求语义的对应,最大程度上保留和原文形式上的对等的同时,也追求语气和情感的一致。比起其他两位译者,杨宪益用词更为谨慎、简练,追求形与义的对等。留有遗憾的是,有些不加注释的翻译无法把作者创作原文时想要表达的内涵体现出来,没有再现作者的创作心理,同样也没有照顾到译文读者希冀通过译文走入作者创作心理世界的阅读心理。在翻译句法层面的修辞方法时,杨宪益注重句式结构的安排,轮廓鲜明,译文形式多样,简洁紧凑,读起来余音绕梁。在具体内容的再现和选词上面,他的翻译灵活度比较小,紧扣原文,即便采用意译,他的译文也是三人中最为贴近源语的。他对翻译工作一丝不苟、绝不含糊,态度认真。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不浮于表面,译文总是力求再现深层次内涵。在翻译语意层面的修辞手法时,杨宪益仍旧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他用语讲究,凸显重要性时,会选用比较书面体的词语和表达。相对莱尔口语色彩浓的用语,他用词形象,简炼得体,力图保留中国的文化意象和表达形式,对于源语文化的重视大于对读者阅读习惯的重视。总体来说,杨宪益对待修辞时绝不马虎,他仔细解读修辞中的内涵信息,把握文本心理,即作者的创作心理。他的翻译思想、用语习惯、思维方式、文化审美等对译文都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第六章是描写翻译,小说中人物和环境的描写的翻译再现了作者的创作心理,译者在对其进行翻译时不免带上译者本身的翻译痕迹,也正是译者自己的翻译心理的体现。杨宪益在各类描写翻译上的特色就是其翻译心理的最好见证。本章从地点环境、杀人场景、人物外貌、人物语言和人物动作等五个方面就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杨宪益在处理描写翻译时的特色。综上所述,从小说描写的角度上看,杨宪益的译文忠于原文,在结构、用词、语气上都能和原文保持一致,传情达意。在整个语篇的处理上表达流畅,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在选词上精准传神,行文美丽。他对待翻译工作严谨认真,驾驭英语挥洒自如,功底深厚。第七章是结论。通过词汇、修辞和描写三个层面的鲁迅小说译文比较,本研究归纳出杨宪益的翻译特色。接着从译者的翻译心理角度找出产生特色的原因,对比译者受到的时代影响、工作目的、译本选择、目标读者定位、翻译思想、思维方式等影响,阐明不同的翻译心理因素直接导致不同的翻译。最后说明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童窈[10](2020)在《《湘潭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升也势在必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的译出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大有裨益,小小说作为文学中的一种新型题材,其文学价值举足轻重,因此,笔者选择小小说作为翻译文本,旨在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本翻译实践项目原文材料是小小说,题为《湘潭故事》,由聂鑫森编写,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笔者翻译的五个小故事分别为“秋疯子”、“釉下彩”、“剪婆婆”、“脸谱”、“归隐录”,每个故事均简短精悍,却充满智慧哲理,每个故事都具特色,有的关于中国古典哲学,有的则关于中国民俗艺术和文化,如脸谱艺术、修书艺术、陶瓷艺术、剪纸艺术等,作者通过其行云流水的文笔,将国学智慧体现得十分精妙,通过脸谱、修书、陶瓷、剪纸这些技术者的故事,将技艺人的精湛技术、工匠精神描绘得细致入微。这些故事均发生在清朝末期的湘潭古城,此书虽对于国学和民俗艺术只是有所涉猎,但由于其故事幽默、短小精悍、涉及的中国文化经典内容难度较小,对外国读者不失为一部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好作品。笔者采用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旨在使湘潭地区文化习俗得到传播,同时为外国读者更轻松地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一座桥梁。本文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如何将文化准确地传达给读者成为了重点和难点,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仅运用直译的策略无法使所有原文和译文一一对等,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理论中强调读者能否接受到准确的知识,强调的是读者的反应,解决了中英文不对等问题。因此,笔者选择此理论作为指导理论。笔者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主要运用了转换、释义、增译、分译、合译等方法对文章中的姓名、四字格、诗词、无主句等进行翻译,旨在为中国优质小小说对外输出做一份贡献。

二、something的妙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mething的妙用(论文提纲范文)

(2)《翻译行动通论》(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简介
    1.1 翻译项目材料来源及选题目的
    1.2 翻译材料内容简介及语言特点
第二章 翻译流程
    2.1 译前准备阶段
        2.1.1 背景知识扩充
        2.1.2 翻译工具准备
        2.1.3 翻译理论选择
    2.2 正式翻译阶段
    2.3 译稿审校阶段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增译
        3.1.2 省译
        3.1.3 词义引申
        3.1.4 词类转换
        3.1.5 重复法
    3.2 句子层面
        3.2.1 被动变主动
        3.2.2 顺译法
        3.2.3 倒译法
        3.2.4 分译法
        3.2.5 综合法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心得
    4.2 翻译实践报告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
附录二 译文
附录三 专有名词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宫廷瑜伽》之内容与结构的判定
二、何谓“幻轮”?
三、见於《宫廷瑜伽》之喜金刚三十二式幻轮修法
四、幻轮修习於藏密瑜伽中的位置与功能
五、有关幻轮修习的藏文文献
六、罗振玉集《演揲儿法残卷三种》所见“道果机轮”
七、幻轮修法与《九周拙火剂门》
八、“演揲儿法”与幻轮修法

(4)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以《最后时光》(节选)实践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内容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per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3.1 Studies Abroad
    3.2 Studies in China
Chapter 4 Theoretical Framework
    4.1 Nida on Cultural Information Translation
    4.2 Nida's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Chapter 5 Case Study
    5.1 The Transla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5.1.1 Clothes, food, and buildings
        5.1.2 Unit of measurement
    5.2 The Translation of Social Culture
        5.2.1 Form of Address
        5.2.2 Music and TV Programs
        5.2.3 Allusions and Customs
    5.3 The Transla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5.3.1 Names of Deity
        5.3.2 Deity-related Words and Phrases
    5.4 The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Culture
        5.4.1 Lexical Factors
        5.4.2 Grammatical Factors
        5.4.3 Figure of Speech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Enlightenment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附录
附件

(5)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维佛学思想
    第一节 《华严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一、师事华严宗道光
        二、华严宗传法之地
        三、学修《华严经》之义理
        四、大量使用《华严经》之术语
        五、与华严宗之僧俗交往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一、王维之名与字的来源
        二、在家有出家之理
        三、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
        四、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
    第三节 《坛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一、王维对“自心是佛”的信仰
        二、王维对“无住、无念”之信仰
        三、王维对“明心见性”的信仰
第二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理
    第一节 万物真理
        一、诸法皆空
        二、境因心寂
    第二节 万物妙用
        一、出世入世不二
        二、动静融合
第三章 王维诗歌中的修道
    第一节 禅净双修
        一、与僧人诵经参禅
        二、自己诵经参禅
        三、欣赞修行者实行禅净双修
第四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境
    第一节 空之境
        一、空之境界释义
        二、王维诗歌的空之境
    第二节 真之境界
        一、真如境界释义
        二、王维诗中的真之境
    第三节 圆之境界
        一、圆之境界释义
        二、王维诗歌中的圆之境
    第四节 逸之境界
        一、逸之境界释义
        二、王维诗歌中的逸之境
第五章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比较
    第一节 唐代王维与陈代玄光的背景及生平
        一、王维生活时期的唐朝与玄光所处的陈朝
        二、玄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着作
        三、王维与玄光相提论述的思想与说明
    第二节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异同
        一、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相同
        二、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差异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7)目的论指导下《杰克与天才:迷失丛林》(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2 THE TRANSLATION OF EXCERPTED TEXTS
    2.1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Pre-translation
        2.2.2 While-translation
        2.2.3 Post-translation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to the skopos theory
    3.2 Th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3.2.1 The skopos rule
        3.2.2 The fidelity rule
        3.2.3 The coherence rule
4 CASE ANALYSIS
    4.1 Examples under the skopos rule
    4.2 Examples under the fidelity rule
    4.3 Examples under the coherence rule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8)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特色
        (三) 研究方法
    四、关键术语界定
        (一) 不可靠叙述
        (二) 他者
        (三) 复调
        (四) 创伤
第一章 不可靠叙述者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错位型叙述者
        一、叙述者的借用——佐知子与悦子的角色错位
        二、英雄梦的编织与瓦解——班克斯的认知错位
    第二节 伪装型叙述者
        一、伪装下的拒绝——史蒂文斯的角色定格
        二、价值认同与身份确认的毁灭——怀旧情结的挽歌
    第三节 代理型叙述者
        一、民族群体画像的窥探——作为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小野
        二、乌托邦想象、文化与时代转型焦虑——对日英两国的反思
    第四节 主体消解型叙述者
        一、无以安抚的“失落之角”——凯西主体意识苏醒与反抗的溃败
        二、认同与羁绊——他者对凯西的建构
        三、主体消解与生命叩问——如何有尊严地活?
第二章 不可靠叙述方式的文本架构
    第一节 回忆型叙述的过滤、嫁接与切换
        一、信息过滤
        二、对象嫁接
        三、时空切换
    第二节 存在主义式叙述的荒诞与求索
        一、荒诞的三重面具——时间蔓连、空间缝合与狂欢化
        二、荒诞背后的求索——如何直面创伤与迷茫?
    第三节 复调型叙述的交流与对位
        一、叙述视角的隐匿交流与互文性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对位与隐含作者的沉默
第三章 对不可靠叙述理论的拓展
    第一节 反讽生成与三重维度
        一、人物指向与审美观照
        二、家庭指向与伦理观照
        三、时代指向与历史观照
    第二节 叙述距离的契约转向
        一、叙述距离与“作者的读者”
        二、叙述距离的向心运动
    第三节 叙述视角的常量与变量
        一、第一人称常用叙述者
        二、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变化展示
结语
    一、作为叙事选择与作家风格的不可靠叙述
    二、观察世界与体慰生命的不可靠叙述
    三、地理基因对作家的文化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9)文化心理学观照下的鲁迅小说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译着等身,翻译“中国”
        1.1.2 享誉“红楼”,心系“鲁迅”
        1.1.3 鲁迅小说,誉满全球
    1.2 译本选择和译者介绍
        1.2.1 译本选择
        1.2.2 译者介绍
    1.3 理论基础
        1.3.1 文化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3.2 文化心理学内涵
        1.3.3 翻译的文化心理观
        1.3.4 文化心理学与本研究的联系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步骤和方法
        1.5.1 研究步骤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鲁迅小说英译状况
    2.2 杨宪益翻译鲁迅小说研究文章
    2.3 文献概述
    2.4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章 作者与译者的文化心理探索
    3.1 鲁迅文化心理分析
        3.1.1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3.1.2 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和吸收
    3.2 杨宪益文化心理分析
        3.2.1 成长背景
        3.2.2 性格特点
        3.2.3 爱国精神
        3.2.4 跨国婚姻
        3.2.5 思维方式
        3.2.6 翻译思想
第四章 词汇翻译
    4.1 文化负载词
        4.1.1 食品名称的翻译
        4.1.2 颜色词汇的翻译
        4.1.3 粗俗语的翻译
        4.1.4 方言词语的翻译
        4.1.5 习语的翻译
        4.1.5.1 文艺典故
        4.1.5.2 宗教神话
        4.1.5.3 谚语俗语
        4.1.5.4 习惯风俗
        4.1.6 小结
    4.2 篇名与人名
        4.2.1 篇名翻译
        4.2.2 人名翻译
    4.3 独特词与空缺词
        4.3.1 独特词
        4.3.2 空缺词
    4.4 小结
第五章 修辞翻译
    5.1 词汇方面
        5.1.1 翻造
        5.1.2 倒词
        5.1.3 借代
        5.1.4 拆词
        5.1.5 转类
        5.1.6 大词小用
        5.1.7 虚词叠用
        5.1.8 妙用数词
        5.1.9 小结
    5.2 句法方面
        5.2.1 排比
        5.2.2 回环和顶真
        5.2.3 倒装
        5.2.4 矛盾
        5.2.5 移就
        5.2.6 反复
        5.2.7 巧用连词
        5.2.8 小结
    5.3 语意方面
        5.3.1 反语
        5.3.2 比喻
        5.3.3 象征
        5.3.4 拈连
        5.3.5 夸张
        5.3.6 比拟
        5.3.7 婉曲
        5.3.8 小结
    5.4 小结
第六章 描写翻译
    6.1 场景描写
        6.1.1 地点环境
        6.1.2 杀人场景
    6.2 人物描写
        6.2.1 外貌描写
        6.2.2 语言描写
        6.2.3 动作描写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翻译特色
    7.2 文化心理因素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杨宪益先生大事年表
    附录2 A NOTE ON THE TRANSLATION
    附录3 THE TRANSLATIONS

(10)《湘潭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理论指导
第二章 原文文本分析
    2.1 原文文本内容
    2.2 原文文本特点
        2.2.1 四字格多
        2.2.2 引经据典多
        2.2.3 中文特色句式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2 翻译过程
    3.3 译后事项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特色姓名的翻译
        4.1.2 特殊用词的翻译
        4.1.3 四字格的翻译
    4.2 句子层面
        4.2.1 汉语表达特色句子的翻译
        4.2.2 汉语文化特色的句子翻译
        4.2.3 含修辞手法的句子翻译
    4.3 篇章层面
        4.3.1 口语化的篇章翻译
        4.3.2 逻辑不外显的篇章翻译
第五章 结论
    5.1 翻译启示
    5.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翻译任务的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
附录2 术语表
附录3 四字格
附录4 平行文本

四、something的妙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道空性”的无限创造与“吊诡两行”的以应无穷——天台、庄子、任博克、牟宗三的交织对话[J]. 赖锡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10)
  • [2]《翻译行动通论》(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杜丽娜. 青岛大学, 2019(02)
  • [3]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J]. 沈衞荣,安海燕. 文史, 2017(01)
  • [4]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以《最后时光》(节选)实践报告为例[D]. 隗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
  • [5]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D]. 陈氏贤(Tran Thi Hien).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7]目的论指导下《杰克与天才:迷失丛林》(节选)翻译报告[D]. 于恒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石黑一雄长篇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D]. 丁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文化心理学观照下的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 李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10]《湘潭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童窈. 湘潭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神奇地使用某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