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硝酸生产中高压釜自动调节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崔天晴[1](2021)在《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工业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环境与能源危机,光催化技术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应用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传统氧化物TiO2光催化剂,然而宽的带隙限制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于是窄带隙光催化剂成为了研究的焦点。铋系催化剂,如Bi2O3、Bi2S3、Bi2Ti2O7、Bi2WO6、BiOCl等均具有窄带隙,能够对可见光响应。单斜晶系BiVO4带隙为2.4 eV,是一种良好的光催化剂。硅藻土具有多孔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关于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它们的水热法制备和光降解性能,并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EDTA辅助水热法制备了BiVO4可见光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对样品结晶、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酸性条件生成的BiVO4光降解性能较好,而在强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生成的BiVO4光降解性能较差。所以,在水热温度为180℃、保温5 h时,pH范围3-5是EDTA辅助水热法制备BiVO4光催化剂的最优工艺条件。(2)采用EDTA辅助水热法制备了 BiVO4/硅藻土可见光光催化剂,详细研究了硅藻土的含量对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含量的增加,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先增加后降低。硅藻土含量为15wt%时,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性能。(3)研究了Ag在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表面的沉积,展示了不同银负载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沉积Ag可使光降解效率提高,但过量的Ag也会使光降解效率降低。
刘婷[2](2019)在《温度对镁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行为影响与耐高温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良好,在常温下,其电位较负,单位质量电流输出高,对钢铁的驱动电位大。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其理论电容量大、电流效率高、对钢铁的驱动电位适中、现有资源十分丰富。因此,镁、铝合金阳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金属保护。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铝阳极电化学性能急剧恶化,不能满足在高温条件下保护钢铁构筑物的要求,而镁阳极电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论文针对温度对镁合金阳极性能的影响以及耐高温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进行了研究,为高温介质中镁、铝合金阳极的应用提供支持。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对MIC,AZ31,AZ63镁合金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对MIC,AZ31,AZ63镁合金阳极材料在在25℃70℃的人造海水和淡水介质中根据GB/T 17848-1999标准进行电化学性能评价,并测试了去除腐蚀产物后的阳极蚀坑深度。同时对测试前后的阳极试样进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三种镁阳极随着温度的升高蚀坑深度不断增加,而实际电容量及电流效率却不降反升,在这两种介质中三种镁合金的在人造海水和淡水介质中,实际电容量和电流效率相差不大,说明不同介质中温度对镁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不显着。2、混合稀土(RE)对铝合金高温电化学行为影响为了改善Al-Zn-In-Mg-Si铝合金阳极(F阳极)在高温下的不均匀腐蚀,提升其电流效率,开发了Al-Zn-In-Mg-Si-xRE(x=0.09、0.17、0.31和0.62 wt.%)铝合金阳极(FR阳极)。采用常规实验法、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SEM、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添加RE对铝合金阳极的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17 wt.%RE的FR阳极(FR-0.17%RE)具有最佳的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主要沉淀相为Al2LaZn2和Al2CeZn2颗粒。FR-0.17%RE阳极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主要是由于含有细小沉淀的细小晶粒和晶界。同时,细晶粒能改善FR-0.17%RE阳极的不均匀腐蚀,使铝阳极在常压70℃地层水中电流效率高达82.075%。3、模拟深井介质环境中铝合金阳极电化学行为研究了F阳极和FR-0.17%RE阳极在模拟油田深井介质环境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6 MPa、70℃地层水条件下F和FR-0.17%RE阳极的腐蚀速度加快,这主要是由于在6 MPa、70℃铝合金自腐蚀速率加快导致的。F和FR-0.17%RE阳极的电流效率在6 MPa、70℃环境中有所下降,自放电测试中阳极效率分别比常压70℃下降9.6%和10.3%。这与增加无用重量损失(ωloss)和放电容量降低有关。以FR-0.17%RE阳极为例,计算相应的钢阴极保护设计参数表明,在油田深井环境中,至少需要增加24%的阳极用量。
李兴[3](2019)在《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亟需研发新材料,开发新技术。传统试错的方式研发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难以满足新材料的研发,从而发展了高通量的制备方法替代传统材料的研发模式。材料高通量制备是材料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热点。材料高通量制备主要是高效地实现大批量差异性实验样品的同时并行制备,以克服不同实验样品按照传统模式各自单独制备的缺点,加速材料的筛选和优化,同时智能化的控制和电子技术的出现,完美契合了材料高通量制备的特点。而作为智能化控制技术背景下的产物—虚拟仪器,开发时间少,效率高,在工业、科研领域被广泛接受,将其应用于材料高通量制备中,简化控制流程,提高实验效率。本文以材料基因组计划为背景,水热合成实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通量制备设备现状以及水热法合成实验的分析,设计并构建了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在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硬件结构设计方面,采用AutoCAD2010和Pro/E4.04.0进行建模;使用ANSYS17.0有限元软件,对加热单元的均匀温度场进行设计;根据传热学原理等相关知识,设计加热单元的保温结构、冷却循环系统以及加热功率。在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软件设计方面,根据材料制备工艺,完成了软件设计的总体方案,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软件—Labview2015编写人机界面。在上位机软件加样系统的设计中,详细介绍了微型柱塞泵的OEM协议,并完成了自动化读取表格,表格处理程序的设计以及对Excel表格的设计,同时也设计了加样命令程序、表格处理及循环发送程序。在上位机软件加热、冷却系统的设计中,详细介绍了Modbus通讯协议,并完成了反应位选择、加热、冷却及泵清洗程序的设计。通过人机界面给下位机发送指令,同时能够实现信号的采集,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使得实验过程有序进行。同时上位机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简化实验者工作,进行自动化加样。此外,为了对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进行调试验证,本文采用相同水热反应条件,比较研究了市售6工位水热反应釜合成羟基磷灰石,与高通量制备装置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异同。首先,在不同温度、不同尿素浓度的条件下分别采用两种装置制备了纯的羟基磷灰石粉体;随后,利用两种装置合成5%Zn和5%Si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利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合成的实验样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和形貌观测,比较高通量水热合成装置与非高通量合成设备所制备样品的异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实验装置之间合成样品性质相似。
李伟[4](2017)在《吸附法制浓硝酸装置节能优化改造》文中指出本文依托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新建投产的吸附法16 wt/年浓硝酸装置,论述了装置运行中稀硝酸、硝酸镁、蒸汽和循环水消耗偏高,酸性废水和废气处理困难,浓硝酸管线结晶堵结,部分耐酸管道和设备出现明显腐蚀,浓缩塔运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研究、优化改造。文中重点分析了浓硝酸生产核心设备硝酸浓缩塔运行效果差、硝酸镁加热器易腐蚀泄漏的原因,通过比对现有精馏塔装置改造经验,结合塔外分布实验,分析得出本装置浓缩塔运行主要受浓缩塔塔顶液体分布器分布效果差、规整填料装填不合理,以及填料与塔壁间存在缝隙,引起塔内流体发生壁流、沟流等不合理流动状态所影响。经过实施相应改造,硝酸浓缩塔运行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成品酸产量、质量指标也有较大提高,运行周期由两个月延长至四个月,平均蒸汽消耗取得显着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本文采用喷射泵对酸气进行吸收,再将酸水输送至稀硝酸合成装置作为吸收液,经过改造后酸气和酸水得到了有效回收。本文对比了装置改造前和改造后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经改造后63.5%稀硝酸消耗由1.60 t/t硝酸(折纯)降低为1.57 t/t,硝酸镁消耗由1.12kg/t硝酸(折纯)降低为0.96kg/t,蒸汽消耗由2.09t/t硝酸(折纯)降低为1.87 t/t,冷却水消耗由208 m3/t浓硝酸降低为202 m3/t;通过改造硝酸镁管路系统,减少盲端并增加回流,调整伴热管数量,在最长运行周期四个月内浓硝酸镁管线和硝酸镁蒸发器未出现堵结现象,耐酸管道和硝酸镁加热器等设备腐蚀泄漏状况明显好转。
徐欢欢[5](2016)在《铒镱共掺二氧化钒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O2的相变特性使其能够应用于智能材料领域,在该基质中掺杂稀土离子,将会使这种材料既有智能调节作用又具有上转换发光的性质,能够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及高温退火处理得到Er3+/Yb3+/VO2(M)粉体,结合XRD、SEM、拉曼等测试研究了该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工艺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探究了Er3+离子、Yb3+离子、温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该体系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分析。最后用MS软件对VO2(M)、相变之后的VO2(R)以及稀土掺杂的VO2(M)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热合成VO2(B)样品的最佳工艺条件:V2O5与草酸的比例为1:2,水热反应温度为180°C,反应时间为24 h,将得到的样品在600°C下煅烧4 h得到VO2(M)。XRD结果表明掺杂的稀土离子没有改变样品的晶体结构,拉曼光谱测试可以看出VO2(M)的声子能量较低,有利于上转换发光。在980 nm激光的激发下,研究了Er3+/Yb3+/VO2(M)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在525 nm(2H11/2→4I15/2),555 nm(4S3/2→4I15/2)处有上转换绿光的发射峰,在660 nm(4F9/2→4I15/2)处有红光的发射峰。在该体系中,绿色荧光的强度远远大于红色荧光的强度,所以认为该体系发出上转换单色绿光。对Er3+/Yb3+/VO2(M)样品进行热重的测试,结果表明掺杂之后相变温度(Tc)为41.4°C,低于文献报道的68°C。对样品进行变温上转换发光性能测试发现当外界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上转换发光强度发生突变,达到最强。
曹润洋[6](2016)在《填料塔中水吸收NO2实验研究和MOAPTS工艺完善》文中提出本课题在塔器设备中开展水、离子液体对氮氧化物的反应吸收过程研究,分别从喷淋密度、吸收温度、操作压力、进气流速(停留时间)四个方面研究了水吸收NO2的性能;借助模拟软件ASPEN PLUS平台进行了工艺系统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业过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其次在双釜平衡吸收系统中开展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氮氧化物的反应吸收过程研究,考察和分析了氮氧化物吸收过程中温度、压强和吸收剂用量的变化对于吸收过程的具体影响。本文首先在吸收塔中进行了水对NO2的反应吸收过程研究,分别从喷淋密度、吸收温度、操作压力、进气流速(停留时间)四个方面研究了水吸收NO2的性能。实验发现:(1)吸收率随喷淋密度增大会逐渐升高,并存在一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吸收率会较大幅度的增加并逐渐达到一稳定值;(2)吸收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一方面低温有利于物理吸收,另一方面主要是NO的气相氧化以及NO2的液相反应其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都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3)吸收率随压力升高而迅速增加;(4)气体流速增加,吸收率反而降低,这说明气相流速增大所引起的两相的湍动对于吸收过程的强化作用有限,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反应停留时间以及低气速下填料效率的增加对吸收过程的影响更明显。其次在双釜平衡吸收系统中开展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氮氧化物的反应吸收过程研究,同时研究了NO2在环丁砜中的吸收-解吸过程。得出以下结果:(1)[BMIM]BF4、[BMIM]OTF和[BMIM]PF6三种离子液体对NO2都有良好的吸收性能,随吸收剂质量的增加,NO2在三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显着增大变;(2)NO2在三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EMIM]BF4离子液体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化比较小,在[BMIM]PF6和[BMIM]OTF离子液体中,温度的变化对NO2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影响程度增大,在[BMIM]PF6离子液体中最为明显;(3)NO2在三种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初始压强的增加而增大;(4)通过对比吸收前后的核磁谱图,吸收前后的谱图并未发生移动,因而可以证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吸收NO2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5)通过研究NO2在环丁砜中的吸收-解吸过程我们发现,NO2在环丁砜中的吸收速率非常快,在第二次吸收循环过程中,相比于第一次吸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有所增加,并且压降更大,也就是说环丁砜吸收NO2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分子印迹效应。
孟雷超[7](2014)在《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高简并的锡掺杂n型半导体材料,因其良好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目前,磁控溅射法是制备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分散性好,颗粒尺寸小等性能优良的ITO纳米粉体是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性能优良的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基础材料。本实验从改善ITO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和颗粒粒径作为出发点,制备分散均匀,颗粒粒径小,结晶完好的ITO纳米粉体。本实验利用纯度为4N的铟锭和SnCl45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水热法和固相法分别制备出了性能较好的ITO纳米粉体。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对影响粉体分散性的主要因素如分散介质、煅烧温度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能谱仪等现代检测手段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将共沉淀所得物质分别在200℃和260℃下进行水热处理,均未得到所需ITO粉体,然后将水热处理后所得粉体分别在500℃和290℃下煅烧得到立方相ITO纳米粉体。实验研究表明,水热处理可以降低制备ITO粉体所需的煅烧温度,矿化剂的加入有利于立方相ITO粉体的形成。本实验中将NaCl与ITO前驱体混合后煅烧,制备出了粒径小,分散均匀的立方相ITO纳米粉体。研究发现,前驱体经水热处理后煅烧所得ITO纳米粉体结晶性能较好。在煅烧过程中加入NaCl盐,可以明显改善ITO粉体的分散性,减小颗粒尺寸。
范红俊[8](2014)在《氧化制硝酸危险性及安全预防措施探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企业迅速崛起,化工生产日益发达。由于化工原料、半成品、成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害等特点,且化工生产装置种类繁多、高度密集、塔釜林立、管道纵横交错、自动化生产程度高、连续性,生产工艺复杂,因此,在生产中极易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氧化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工业催化氧化制硝酸为例,由于氨氧化过程中进行氧化反应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得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认识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充分分析危险性,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的有效措施,防止发生爆炸燃烧。
王磊[9](2013)在《离子掺杂YAG:Ce3+粉体制备及其荧光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因其具有全固态、功耗低、光效高、低辐射、寿命长、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等优点,在照明市场的前景备受瞩目,被业界认为是未来取代白炽灯、钨丝灯和荧光灯的最大潜力商品。尤其是可被蓝光和紫外光激发的黄色荧光粉YAG:Ce3+的性能对白光LED的优异性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微波均相沉淀法结合喷雾干燥的方法,综合了助熔剂辅助煅烧和掺杂离子的因素,探讨了上述因素对荧光粉YAG:Ce3+的制备和荧光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由优化合成工艺和离子掺杂提高荧光性能两方面展开:(1)采用微波均相沉淀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添加助熔剂辅助煅烧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μm的单相YAG:Ce3+荧光粉体,研究了其共同作用对煅烧条件及YAG:Ce3+荧光粉颗粒形貌、分散性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均相沉淀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获得分散性好的球形YAG前驱体颗粒;用喷雾干燥法取代普通干燥,缩短了制备时间,减少荧光粉煅烧后的团聚,得到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且粒度小的荧光粉,有利于荧光粉的发光以及涂敷,当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0.0125mol/L时,可以喷雾得到分散性好,粒度小且均匀的前驱体颗粒。在前驱体中添加NaF、NaF与H3BO3、BaF2及BaF2与H3BO3的混合助熔剂煅烧制备YAG:Ce3+产物。讨论添加的不同助熔剂用量对制得产物形貌和分散性以及发光结果的改善。结果表明,NaF及NaF与H3BO3混合助熔剂加入后,煅烧温度降低至1150℃,即能够得到纯YAG晶相;随NaF添加量增加,荧光粉结晶度提高,发光强度增强,发射光谱蓝移;NaF添加量为6wt%时YAG:Ce3+荧光强度最高。与添加一种助熔剂相比,混合种类助熔剂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产物的发光效果。讨论了混合种类助熔剂比例对产物性能的改善,4wt%NaF与2wt%H3BO3的加入得到的荧光粉荧光强度最高。添加BaF2及BaF2与H3BO3的助熔剂,煅烧温度降低至1370℃。加入BaF2的YAG:Ce3+荧光粉与纯YAG:Ce3+荧光粉相比,其发光强度较高。加入6wt%的BaF2产物的发射光谱强度达到最强。1wt%BaF2+1wt%H3BO3的加入使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较大。通入还原性气氛(H2/N2)能够抑制CO32-分解和Ce3+被氧化,保证了荧光粉的性能。(2)不同Ce3+掺杂的荧光粉分散性不同。其发射光谱波峰位置基本不变,Ce3+掺杂量为4%的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Si4+掺杂的荧光粉与纯YAG:Ce3+荧光粉相比,结晶性较好,但同时也会带来有明显的团聚性。且随着掺杂Si的增加,团聚性加剧。当Y2.88Ce0.12Al5-xSixO12中x小于0.3时可得到单相YAG,增大Si3N4添加量,生成Y2Si2O7杂相。YAG:Ce3+的荧光性能随Si4+量增加而增大,荧光光谱渐宽,且荧光强度提高近40%。掺杂不同Pr3+量的荧光粉的结晶度、颗粒粒径及分散性不同。YAG:Ce3+的荧光性能随Pr3+掺杂量的不断改变其发射光谱的波峰位置基本不变,但其强度在不断改变。掺杂Pr3+的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有两个主要的发射峰,第一个是Ce3+的特征发射峰,第二个发射峰位于610nm左右(属于Pr3+的特征发射峰)。结果表明当Pr3+的掺杂摩尔百分数为1%时荧光强度最高。掺杂不同Gd3+量的YAG:Ce3+荧光粉与未掺杂的相比,颗粒均匀性较差,团聚较明显。掺杂稀土离子Gd3+可使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波长发生红移,进而可以增加白光LED中的红色发光的成分,并且随浓度的不断改变其强度也不断改变,结果表明当Gd3+的掺入量为0.2%时,发射强度最强。
李光伟,党军,谭文斌[10](2011)在《浓硝酸装置的自动化改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浓硝酸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改造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生产的稳定性,产品优级品率明显提高。对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浓硝酸生产中高压釜自动调节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硝酸生产中高压釜自动调节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有机物降解技术的背景及意义 |
1.1.2 光催化反应概述 |
1.1.3 光催化反应机理 |
1.1.4 可见光催化剂BiVO_4概述 |
1.1.5 硅藻土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光催化技术的展望 |
1.2.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3 创新思路 |
1.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热法合成BiVO_4光催化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水热法制备BiVO_4可见光光催化剂 |
2.2.3 光催化性能评价试验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样品物相分析 |
2.3.2 样品微观形貌分析 |
2.3.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2.3.4 可见光催化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BiVO_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水热法制备BiVO_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 |
3.2.3 光催化性能评价实验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样品物相分析 |
3.3.2 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
3.3.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3.3.4 可见光催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负载BiVO_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表面沉积银制备银负载BiVO_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 |
4.2.3 光催化性能评价实验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样品物相分析 |
4.3.2 样品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4.3.4 可见光催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温度对镁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行为影响与耐高温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保护技术 |
1.3 牺牲阳极材料概述 |
1.4 温度对镁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
1.5 耐高温铝合金阳极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2.2 试验介质 |
2.3 铝阳极熔炼 |
2.4 电化学行为测试方法 |
2.5 组织成分分析与腐蚀形貌观察 |
3.结果与讨论 |
3.1 温度对镁合金阳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2 混合稀土对铝合金阳极高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3 高温、高压介质中铝合金阳极电化学行为 |
3.4 小结 |
4.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材料基因组计划 |
1.2.1 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内涵 |
1.2.2 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及现状 |
1.2.3 高通量材料制备技术 |
1.3 虚拟仪器技术 |
1.3.1 智能化的设计理念 |
1.3.2 虚拟仪器的构成、分类及特点 |
1.3.3 虚拟仪器的发展 |
1.3.4 虚拟仪器的应用 |
1.4 水热合成法 |
1.4.1 水热合成法的特点 |
1.4.2 水热合成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3 水热合成法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通量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 加热系统设计与分析 |
2.2.1 设计参数 |
2.2.2 加热功率计算 |
2.3 隔热系统设计与分析 |
2.3.1 隔热材料选择 |
2.3.2 隔热层厚度计算 |
2.3.3 隔热层的缠绕方法 |
2.3.4 隔热底座设计 |
2.4 冷却系统设计与分析 |
2.4.1 冷却管材质选择 |
2.4.2 冷却液选择 |
2.4.3 泵的选择 |
2.4.4 管径设计 |
2.5 加热系统、隔热系统及冷却系统试验 |
2.6 结论 |
第3章 高通量装置的软件开发 |
3.1 软件开发工具—Labview |
3.1.1 Labview的编程环境 |
3.2 软件设计方案 |
3.3 软件主要程序 |
3.3.1 VISA串口通信 |
3.3.2 加样程序 |
3.3.3 Modbus通讯协议 |
3.3.4 反应位选择、加热、冷却及泵清洗程序 |
3.4 结论 |
第4章 高通量装置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HA合成实验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试剂的配制 |
4.2.3 高通量水热合成装置制备羟基磷灰石 |
4.2.4 分析测试方法与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样品 |
4.3.2 不同浓度条件下的样品 |
4.4 掺杂不同元素的HA合成实验 |
4.4.1 试剂的配制及样品制备过程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吸附法制浓硝酸装置节能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浓硝酸产业发展现状 |
1.2 浓硝酸生产工艺 |
1.3 耐硝酸材料介绍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本次改造浓硝酸装置工艺流程 |
2.1 本次改造装置工艺流程 |
2.2 本次改造装置设备参数 |
2.3 本装置原始运行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置运行存在的问题 |
3.1 设备和管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2 原料和公用工程消耗高 |
3.3 酸水和酸气处理现状 |
3.4 浓硝酸镁管线堵塞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运行问题分析和改造 |
4.1 硝酸浓缩塔改造 |
4.2 硝酸镁加热器改造 |
4.3 漂白塔底酸封改造 |
4.4 耐硝酸设备和管道选材改造 |
4.5 硝酸镁系统改造 |
4.6 中压蒸汽系统改造 |
4.7 冷却循环水系统改造 |
4.8 浓硝酸镁管线布置优化改造 |
4.9 酸性水和酸气综合处理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操作条件优化 |
5.1 进料比参数优化 |
5.2 其他操作参数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铒镱共掺二氧化钒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介绍 |
1.2.1 稀土元素简介 |
1.2.2 上转换发光 |
1.2.3 上转换发光研究进展 |
1.3 上转换发光机制 |
1.3.1 激发态吸收机制 |
1.3.2 能量传递上转换 |
1.3.3 合作敏化上转换 |
1.3.4 交叉弛豫 |
1.3.5 光子雪崩 |
1.4 VO_2简介 |
1.4.1 VO_2的结构 |
1.4.2 VO_2粉末的制备方法 |
1.4.3 VO_2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
1.4.4 VO_2相变温度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Er~(3+)/Yb~(3+)/VO_2(B)的制备 |
2.4 Er~(3+)/Yb~(3+)/VO_2(M)的制备 |
2.5 实验测试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5.2 拉曼光谱测试 |
2.5.3 差热分析测试 |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5.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2.5.6 上转换荧光光谱测试 |
2.5.7 上转换功率曲线的测试 |
第3章 VO_2(M)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还原剂的选择 |
3.2.1 水合肼为还原剂 |
3.2.2 草酸为还原剂 |
3.3 VO_2(M)的制备 |
3.3.1 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
3.3.2 最佳退火时间的确定 |
3.3.3 水分对合成VO_2(M)的影响 |
3.4 VO_2的拉曼光谱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r~(3+)/Yb~(3+)/VO_2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Er~(3+)、Yb~(3+)浓度掺杂VO_2的制备 |
4.3 VO_2(B)与VO_2(M)的上转换发光性能测试 |
4.3.1 Er~(3+)/Yb~(3+)/VO_2(B)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2 Er~(3+)/Yb~(3+)/VO_2(M)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3 Er~(3+)/Yb~(3+)/VO_2(B)与Er~(3+)/Yb~(3+)/VO_2(M)发光性能对比 |
4.4 Er~(3+)/Yb~(3+)/VO_2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
4.4.1 Yb~(3+)离子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2 Er~(3+)离子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4.4.3 相变前后Er~(3+)/Yb~(3+)/VO_2(M)的上转换发光性能测试 |
4.4.4 Er~(3+)/Yb~(3+)/VO_2(M)的上转换功率曲线 |
4.4.5 Er~(3+)/Yb~(3+)/VO_2(M)上转换发光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Er/Yb掺杂V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和参量 |
5.3 VO_2(M)与VO_2(R)的态密度与能带结构 |
5.4 单斜结构的VO_2(M)掺杂Er~(3+)的态密度和能带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填料塔中水吸收NO2实验研究和MOAPTS工艺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氮氧化物 |
1.1.1 NO_x及NO_x的危害 |
1.1.2 NO_x废气来源 |
第二节 氮氧化物的治理 |
1.2.1 还原法 |
1.2.1.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
1.2.1.2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SCR) |
1.2.1.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
1.2.1.4 催化分解法 |
1.2.2 液体吸收法 |
1.2.2.1 尿素湿法吸收 |
1.2.2.2 稀硝酸吸收法 |
1.2.2.3 碱液吸收法 |
1.2.2.4 NaClO_2氧化—碱液吸收法 |
1.2.2.5 H_2O_2氧化-碱液吸收法 |
1.2.2.6 液相络合吸收法 |
1.2.2.7 直接电解吸收法 |
第三节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发展 |
1.3.2 离子液体的构成、物理性质 |
1.3.2.1 离子液体的构成 |
1.3.2.2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 |
1.3.3 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
1.3.3.1 普通离子液体在CO_2吸收分离中的应用 |
1.3.3.2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CO_2吸收分离中的应用 |
1.3.3.3 离子液体在SO_2吸收分离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对NO_2的降膜吸收实验 |
第一节 NO_2降膜实验 |
第二节 填料塔内水吸收NO_2实验研究 |
2.2.1 喷淋密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2.2.2 吸收温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
2.2.3 操作压力对吸收率的影响 |
2.2.4 进气流速(停留时间)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三节 NO_2吸收和资源化MOAPTS工艺完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对NO_2的吸收 |
第一节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及原理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原理 |
第三节 咪唑类离子液体对NO_2吸收性能测定 |
3.3.1 质量对N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
3.3.2 温度对N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
3.3.3 压强对NO_2吸收性能的影响 |
3.3.4 咪唑类离子液体吸收NO_2结果表征 |
3.3.5 环丁砜再生实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建议 |
致谢 |
(7)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铟锡氧化物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 铟锡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
1.3 铟锡氧化物材料的应用 |
1.4 ITO 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1 溶胶凝胶法 |
1.4.2 共沉淀法 |
1.4.3 喷雾热分解法 |
1.4.4 水热法 |
1.4.5 溶剂热法 |
1.4.6 电解法 |
1.4.7 燃烧合成法 |
1.4.8 其它辅助制备方法 |
1.5 纳米粉体的团聚与分散 |
1.5.1 纳米粉体团聚的影响因素 |
1.5.2 减少团聚的措施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测试方法及原理 |
2.1 X 射线衍射分析 |
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 X 射线能谱分析 |
2.4 差热分析/热重分析 |
2.5 电导率分析 |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 ITO 纳米粉体 |
3.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 主要实验设备及测试设备 |
3.3 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法 |
3.4 水热法制备 ITO 纳米粉体原理分析 |
3.5 实验条件的选择 |
3.5.1 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掺杂量、氨水浓度及溶液 pH 值的选择 |
3.5.2 水热温度及煅烧温度的选择 |
3.5.3 矿化剂的选择 |
3.5.4 填充度的选择 |
3.6 实验结果讨论 |
3.6.1 所得 ITO 粉体的 X 衍射分析 |
3.6.2 ITO 粉体的透射电镜分析 |
3.6.3 ITO 纳米粉体的 X 射线能谱分析 |
3.6.4 ITO 纳米粉体的电阻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相法制备 ITO 纳米粉体 |
4.1 固相法制备 ITO 纳米粉体的原理 |
4.2 实验原料及相关设备 |
4.3 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讨论 |
4.4.1 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得 ITO 粉体的 XRD 分析 |
4.4.2 ITO 粉体的差热/热重分析 |
4.4.3 ITO 纳米粉体的 X 射线能谱分析 |
4.4.4 ITO 纳米粉体的透射电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氧化制硝酸危险性及安全预防措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简述 |
1.1 制一氧化氮 |
1.2 制二氧化氮 |
1.3 分出二氧化氮 |
1.4 制纯NO2并冷凝聚合为液态四氧化二氮 |
1.5 高压釜反应制浓硝酸 |
2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
2.1 原料及产品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中间产品 |
2.1.3 产品 |
2.2 原料混合气具有爆炸性 |
2.3 化学反应 |
2.4 原料中杂质的危险性 |
2.5 工艺操作 |
2.6 锅炉系统的爆炸危险性 |
3 事故安全预防措施 |
4 结论 |
(9)离子掺杂YAG:Ce3+粉体制备及其荧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YAG:Ce~(3+)荧光粉的研究动态 |
1.1.1 YAG:Ce~(3+)荧光粉合成工艺的优化 |
1.1.2 YAG:Ce~(3+)荧光粉荧光性能的改善 |
1.2 YAG:Ce~(3+)荧光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
1.2.1 YAG:Ce~(3+)荧光粉的前驱体合成方法 |
1.2.2 YAG:Ce~(3+)荧光粉的干燥方法 |
1.2.3 YAG:Ce~(3+)荧光粉的助熔剂辅助煅烧 |
1.3 离子掺杂对 YAG:Ce~(3+)荧光粉荧光特性的影响 |
1.3.1 离子掺杂对 YAG:Ce~(3+)的影响机理 |
1.3.2 YAG:Ce~(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2.2 YAG 荧光粉的制备 |
2.3 YAG 荧光粉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合成工艺对 YAG:Ce~(3+)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
3.1 YAG:Ce~(3+)荧光粉的合成流程 |
3.2 添加不同质量助熔剂 NaF 的 YAG:Ce~(3+)荧光粉的分析 |
3.2.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3.2.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3.2.3 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析 |
3.3 添加助熔剂 NaF 与混合助熔剂剂对 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
3.3.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3.3.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3.3.3 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析 |
3.4 添加助熔剂 BaF_2和 H_3BO_3的 YAG:Ce~(3+)荧光粉的分析 |
3.4.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3.4.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3.4.3 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析 |
3.5 助熔剂 BaF_2对 YAG:Ce~(3+)的荧光粉的影响 |
3.5.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3.5.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3.5.3 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析 |
3.6 通入还原性气氛对 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掺杂对 YAG:Ce~(3+)荧光粉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 Ce~(3+)掺杂量对 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
4.1.1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4.1.2 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分析 |
4.2 不同 Si4+掺杂量对 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
4.2.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4.2.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分析 |
4.2.3 YAG:Ce~(3+)荧光粉的荧光光谱分析 |
4.3 稀土离子 Pr~(3+)掺杂对 YAG:Ce~(3+)荧光粉的影响 |
4.3.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4.3.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和 EDS 分析 |
4.3.3 YAG: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分析 |
4.4 稀土离子 Gd~(3+)掺杂对 YAG:Ce~(3+)荧光粉影响 |
4.4.1 YAG:Ce~(3+)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4.4.2 YAG:Ce~(3+)荧光粉的 SEM 和 EDS 分析 |
4.4.3 YAG:Ce~(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浓硝酸装置的自动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浓硝酸装置自动化改造内容 |
1.1 混合料配比 |
1.2 高压泵流量 |
1.3 高压釜系统 |
1.4 送酸系统 |
1.5 液位调节系统 |
2 运行效果 |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 结束语 |
四、浓硝酸生产中高压釜自动调节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BiVO4/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的水热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崔天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温度对镁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行为影响与耐高温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研究[D]. 刘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高通量水热合成及表面处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 李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吸附法制浓硝酸装置节能优化改造[D]. 李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5]铒镱共掺二氧化钒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D]. 徐欢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6]填料塔中水吸收NO2实验研究和MOAPTS工艺完善[D]. 曹润洋. 南京大学, 2016(05)
- [7]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D]. 孟雷超. 长安大学, 2014(02)
- [8]氧化制硝酸危险性及安全预防措施探究[J]. 范红俊. 山东化工, 2014(03)
- [9]离子掺杂YAG:Ce3+粉体制备及其荧光特性研究[D]. 王磊. 济南大学, 2013(06)
- [10]浓硝酸装置的自动化改造[J]. 李光伟,党军,谭文斌.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