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伟大长征的颂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部分歌词教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茹[1](2014)在《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音乐文学特征探析》文中指出在以长征为主题的革命历史题材中,《长征组歌》无疑是万众瞩目的经典之作,它犹如一幅雄浑绵延,气荡山河的历史画卷,挥毫泼墨刻画了长征途中英勇抗争的战斗场面。它更是一部气势恢宏,感天动地的音乐史诗,大地飞歌唱响了党和红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作为向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的献礼,《长征组歌》屹立舞台荧幕数十年不倒,它以精致凝炼的歌词文本,情真意切的音乐语言,抒发了革命家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成为了长征精神永垂不朽的奠基石,树立了中国音乐史上红色革命的里程碑。多种多样的演绎形式让《长征组歌》深深的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宣传红色革命精神最具亲和力的宣传武器,它的歌词吸收了古典诗歌的精华,借鉴了毛主席的诗词,民族化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诉说了中国工农红军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波澜壮阔之伟绩,高度赞扬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不怕牺牲勇往无前的胆识和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革命精神。音乐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工具,通过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与音乐结合为声乐作品,最终以歌唱的方式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音乐文学的研究涉猎十分广阔,凡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作品,都属于音乐文学的范畴。《长征组歌》蕴涵着高度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是绝佳的音乐文学研究对象。就笔者调查研究,国内研究红色音乐史诗《长征组歌》的相关文章大概百余篇,其中大部分是篇幅短小的非专业性文章,诸如人物访谈、创作背景、创作过程、追忆往事、排练演出经验、台前幕后事宜和观后感想之类,这里面有的文章相互之间重复性较强,存在着对同一事实反复论述的情况。而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可谓乏陈可数,近年来有针对性的硕士论文不过两三余篇,而且是从歌唱方式、民族音乐素材、艺术风格等观点入手研究。当然了,也有个别文章对《长征组歌》中歌词增加、重复的创作手法加以描述,但是像本文以宏观的音乐文学角度深入挖掘《长征组歌》的文章还尚属首例。本文旨在以《长征组歌》为研究对象,运用发散性思维,在大量资料积累和多方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但不局限于音乐文学的观点,横向的梳理音乐内容,纵向的挖掘精神意义,结合史实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论述《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追随英雄的脚步,探寻长征之路,学习红军战士的光荣传统,弘扬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为后来人继续解读《长征组歌》略尽绵薄之力。
乔邦利[2](2010)在《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多声音乐中国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不但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在创作观念、手法、题材、风格和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等方面也有较多变化,其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深刻教训,在当代专业和群众音乐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群众合唱、民歌合唱、少儿合唱、艺术合唱和流行合唱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前十七年”音乐发展中对歌曲的重视促进了中小型合唱创作的较快发展,同时,音乐观念上的理解偏差也带来较大阻力;“文革”时期,在音乐极权话语的控制下,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整体水平严重下降;新时期以后,在观念更新的推动下,中小型合唱创作逐渐回归审美本位,作品类型不断丰富,音乐语言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其影响力却反而逐渐降低。
廖昌永[3](2021)在《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及其音乐传播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长征组歌》自1965年首演以来得以持续传播,其中经历了几个轮次的复排,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红色经典。进入新时代以来,《长征组歌》又以"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成为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热点。上海音乐学院"敬畏经典、尊重经典、传承经典",在"不动一个音,不改一句词"的前提下,推出了多媒体数字技术支持的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并通过音乐会和手机等新媒体进行传播,成为新时代红色音乐传播的典型案例。
海淑婧[4](2020)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撤离长江南北等地的“苏区”,历时近两年艰苦卓绝的行军后,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保存和壮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突破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经四渡赤水后,继续行军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经过江西、福建、广东等14个省,越雪山、过草地,于1936年10月底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指以“长征”为创作主题进行的油画类美术创作作品,包括对长征中的战争、生活、会议及其他相关题材内容的油画创作作品,也包括部分油画家在长征经过沿线进行的写生作品。绪论从选题的缘由、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初步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对该主题创作的理论研究应在革命历史画的概念背景中展开,通过归纳、整理,逐步深入,总结其系列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论文文本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长征的基本概况、历史描述以及对“长征精神”的总结和分析。同时还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起因及创作基本分析,通过笔者采集的338幅油画创作作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该主题油画创作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里,成果卓着,数量逐步增多,语言逐渐丰富多样的整体趋势。第二章阐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再现和反映真实历史的历史特征;第二,具有红军文化和长征精神的文化特征;第三,具有宏大叙事和典型英雄形象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个案研究。对画家靳尚谊的《送别》,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崔开玺的《长征路上的贺龙与任弼时》,李宗津的《强夺泸定桥》、沈尧伊的《遵义会议》《长征之路》,陈坚、李明阳的《直罗镇大捷》,孙向阳、陈树东、孔平的《大会师》等九幅该主题经典作品,进行具体内容、艺术特点、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详尽分析。第四章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具有记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成长历程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填补长征图像缺失的历史记忆价值;第三,具有教育人民要铭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的社会精神引导价值;第四,具有中国美术史上独特创作篇章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第五章探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对该主题创作未来发展的期望。笔者倡导建设长征主题美术作品陈列馆,成立长征主题创作专项基金委员会,促使该题材油画创作持续不断,形成完整体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该主题油画创作的理论研究。总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中国美术创作中,具有独立功能和多重价值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美术作品,还具有记录长征历程、弘扬长征精神等社会历史作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长征精神作为精神的引领,而承载着长征精神的主题油画创作,应更加受到重视,美术工作者更要积极进行该主题新的油画创作,努力传播长征文化内涵和革命历史观念,让一代代新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唤起对革命征程的记忆。
何智玉[5](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唐艺华[6](2008)在《《长征组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征组歌》作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性的声乐套曲,长期广泛流传于世。然而,其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具体手法却鲜为人知。本文以探究《长征组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手法成果为目的,为我军音乐创作及音乐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及借鉴。本文运用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从音乐主题、主题材料关系及音乐结构三个方面对《长征组歌》民族音乐语言形成的方式作较为深入的探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长征组歌》以对民间音乐素材的精心吸收及处理,塑造了生动的音乐形象,通过长征壮阔史实的表现,颂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其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是我军音乐创作民族化的一个杰出成果。
程浩[7](2020)在《长征精神何以长盛不衰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采用了历时性的研究视角,以《人民日报》纪念长征胜利40周年、60周年、80周年的相关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佐以长征的早期记述文章,探讨了长征精神传播至今依旧长盛不衰的原因。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的是长征的早期记述文章,探究了早期长征记述中所凸显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第二、三、四部分分别以《人民日报》在长征胜利40周年、60周年、80周年的纪念报道为对象,考究了上述时期为党和国家所突出强调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第五部分着重对上述章节中论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和总结了长征精神传播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第六部分着眼于长征精神与其他同类革命精神相比的特殊性,阐释了地理空间对长征精神传播的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和分析长征的早期记述文章和《人民日报》在长征胜利40周年、60周年、80周年的相关报道,我们发现,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为党和国家所强调的长征精神内涵是不一致的,而这与党和国家在各时期基于不同历史任务所产生的不同现实需要有关。由此出发,本文认为,长征精神的传播之所以如此成功,根本原因在于长征精神本身在那段灿烂历史中所形成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另外,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出于现实需要,积极地调用长征精神的相关内涵也是助力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此外,从报道来看,各革命精神的传播还存在着明显的地理依附性。换句话说,各革命精神的相关报道大多集中于该革命精神所涉及的地点或该地点所在的省份。而长征精神内蕴着达15个省市之多的广泛的地理空间,这种优势让长征精神的传播具有了更广大的普适性和阐释力。这对其长盛不衰亦助力颇大。
刘世虎[8](2016)在《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曲是人类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真实的反映着人类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且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处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剧烈变革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频繁发生,其发展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命脉相连。本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当代歌曲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其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视阈下的当代歌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首先对当代歌曲的概念、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进行逐一的解读。运用历史的维度,在史学框架下对当代歌曲进行纵向分析,并对本论文的研究范畴进行准确全面的界定。深入探讨在大文化背景下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并透过史学视角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二部分,繁荣、丰硕、影响深远:歌曲创作在新时代发展期方兴未艾。本部分重点介绍1949—1956年当代歌曲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的大业初兴到国家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逐渐恢复稳定发展,通过歌曲这一全新的视角,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状态和变化。论文分别从抒情歌曲、边塞歌曲、战斗歌曲、电影歌曲四种歌曲类型来具体阐述和还原建国之初音乐发展的繁荣景象。第三部分,高亢、隐忧、山雨欲来:歌曲创作在政治狂潮中沉浮。本部分重点介绍1957—1965年当代歌曲的曲折发展历程,主要围绕"大跃进"和"三化"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分别叙述。借助历史事实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通过曲折中前进的歌曲创作,深入分析社会动荡对歌曲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而梳理出这一时期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沉寂、批判、感性回归:歌曲创作在文革时期亦步亦趋。本部分重点介绍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当代歌曲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透过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音乐现象。如红卫兵的"语录歌""忠字歌" "造反歌"以及"战地新歌""知青歌"等营运而生的艺术形式的客观描述,结合音乐的客观发展规律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从而深入的分析特殊历史时期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五部分,具体叙述了 1977—1989十二年间的当代歌曲创作复苏情况。"文革"之后,音乐界实现了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当代歌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歌曲的形式倾向抒情化和自主化,创作题材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创作体裁多种多样,例如:群众歌曲、少儿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影视歌曲、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种类繁多,百花齐放。第六部分,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以"文革"为例探讨当代歌曲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前五部分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叙述,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总结归纳出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所在,并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进行举例阐述,进而形成准确的表达,客观的评价。本论文通过具体考量从1949年到1989年这40年间当代历史歌曲的发展历程,参考大量的史实及资料记载,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实现跨界研究,通过社会历史的变迁,透过音乐形式和具体的音乐现象,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对于音乐历史的研究和社会文化的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同时符合音乐作品形成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它的研究意义不仅限于音乐本身,也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史学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左莉[9](2006)在《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长征组歌》,是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题为《长征》,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年。作品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要想演唱排练好这首组歌,除了具备必要的演唱技巧外,还必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作具体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在整体上完美、深刻、准确的表现作品,也才能在演唱时真正做到真实感人、情景交融。本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作品的词曲作者简介和作品创作过程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第三部分结合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故事来谈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处理,对作品进行了全面完整、深入细致地分析。
匡迎辉[10](2014)在《“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合唱始于20世纪初,至今只有近百年历史。但百年来,站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的创作技法,和中国源远而又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中国合唱从取之不尽的民间音乐宝库中吸取营养,迅速成长,融西方技法与中国文化于一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合唱发展之路。本论文以中国合唱内容上的“美颂”特质为逻辑主线,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文化和诗学两个层面切入,对百年中国合唱进行了宏观整体性阐释。伴随着中国百年的政治巨变,合唱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跟政治的胶着到逐渐疏离,然而,合唱因其“群体性歌唱的人声属性”,始终与时代联系跟主流意识同步,承载着传统的“美颂”精神,只是颂赞的主题由相对单一到多元拓展。论文在对近百年的合唱作品(以大中型为主)与美颂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时期梳理之后,揭示出中国合唱的美颂特质与中国传统“和”文化及“乐教”思想的内在联系,将合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总结为“情和、心和、人和”。中国合唱是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实际人生,表达的是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而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均与中国文化母体密切联系。即使在声部构建的技法上借鉴了西方,但所使用的音乐材料是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美学思维会隐性或显性地渗透在音乐的组织原则中。因此,论文下篇以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雄浑”范畴为统摄,来解读百年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合唱的多声部属性以及中国合唱承载着美颂精神所具的浩然之气,决定了它的雄健,“大”和“力”是它的审美形态。而中国文化语境中合唱具有极大的美学涵容性,力的刚柔相济是“中和”思想在集体无意识下的审美心理积淀。所以中国合唱的美学特征只能是“雄浑”,而不能是西方的“崇高”,其审美本质跟中国文论史上对“有与无”、“言与意”,及“生命精神”的探讨关联,体现在“形与神的关系”,“意象意境的主体性”及“气为合唱生命本体”三个方面。
二、伟大长征的颂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部分歌词教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伟大长征的颂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部分歌词教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音乐文学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长征组歌》的研究意义和版本更迭 |
第1节 《长征组歌》的研究意义 |
第2节 版本更迭 |
(1)两个版本 |
(2)三次变迁 |
第二章 作者简介与创作始末 |
第1节 肖华生平和创作始末 |
(1)肖华生平 |
(2)创作始末 |
第2节 作曲家简介与创作过程 |
(1)作曲家简介 |
(2)创作过程 |
第三章 古韵新风流光溢彩 |
第1节 歌词的音乐性特征 |
(1)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 |
(2)感人至深的情感抒发 |
(3)铿锵有力的节奏推进 |
第2节 歌词的文学性特征 |
(1)精致凝炼的语言表达 |
(2)独具匠心的韵辙修辞 |
(3)有条不紊的叙述手法 |
第四章 锦上添花珠联璧合 |
第1节 谱曲创作的集体智慧 |
第2节 声词相和的艺术处理 |
(1)增添虚词的处理 |
(2)增添实词的处理 |
(3)重复变换的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艺术作品及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选题性质与时段划分 |
第三节 选题对象及其选择标准 |
第四节 选题对象分类及其概念界说 |
一、群众合唱 |
二、民歌合唱 |
三、艺术合唱 |
四、少儿合唱 |
五、流行合唱 |
第五节 选题对象的历史前提 |
第六节 选题研究背景概述 |
第七节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文艺新任务的提出与“前十七年”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 为新中国放歌——建国初期群众合唱创作高潮 |
一、王莘《歌唱祖国》 |
二、刘炽《我的祖国》 |
三、刘炽《祖国颂》 |
第二节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歌合唱创作的初步繁荣 |
一、以汉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
二、以少数民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
三、王方亮《三十里铺》 |
四、麦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
五、蔡余文,杨嘉仁《半个月亮爬上来》 |
六、瞿希贤《牧歌》 |
第三节 少儿合唱:给孩子们插上快乐的翅膀 |
一、寄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
二、郑律成《我们多么幸福》 |
三、张文纲《我们的田野》 |
四、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 |
第四节 艺术合唱:中小型合唱创作中高文化品格的部分回归 |
一、根据古曲改编的艺术合唱 |
二、以现代诗词作品为素材的艺术合唱 |
三、王震亚《阳关三叠》 |
四、彦克、吕远《七律·长征》 |
五、沈亚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第二章 音乐极权话语与“文革”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颂神歌曲”与“文革”期间群众合唱创作的迷失 |
第二节 《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 |
一、《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作品概述 |
二、《侗歌向着北京唱》 |
三、《苗岭连北京》 |
四、傅庚辰《红星歌》 |
第三节 为毛泽东诗词谱曲:“文革”期间艺术合唱创作的亮点 |
一、“文革”期间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中小型合唱创作概况 |
二、郑律成《长征路上》 |
(一) 《七律·长征》 |
(二) 《忆秦娥·娄山关》 |
(三) 《十六字令三首》 |
(四) 《清平乐·六盘山》 |
(五) 《念奴娇·昆仑》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 新时期群众合唱创作 |
一、朱南溪《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
二、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三、谷建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四、瞿希贤《当代中国之歌》 |
第二节 运用合唱思维解读民族精神——民歌合唱创作的新起点 |
一、瞿希贤《乌苏里船歌》 |
二、杜鸣心《嘎哦丽泰》 |
第三节 艺术合唱:在传统技法、“新潮”语言和流行风格对话中求得创新 |
一、瞿希贤《把我的奶名儿叫》和《飞来的花瓣》 |
二、陆在易《雨后彩虹》 |
三、尚德义《大漠之夜》 |
第四节 新时期少儿合唱创作 |
一、寄明《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
二、瞿希贤《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第五节 流行合唱: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领域的独特景观 |
一、郭峰《让世界充满爱》 |
二、徐沛东《亚洲雄风》 |
第四章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宏观视野(结论) |
第一节 中小型合唱的主要审美特征及其当代表现 |
第二节 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思维特点及其当代运用 |
第三节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主要实践经验 |
第四节 问题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及其音乐传播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征组歌》传播史:体裁及呈现方式 |
(一)首版《长征组歌》—表演性大合唱(1965) |
(二)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情景性大合唱(1975) |
(三)新时代版《长征组歌》—音乐会大合唱(2020) |
二、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创演原则与艺术表现 |
(一)敬畏经典:崇敬革命历史 |
(二)尊重经典:保持经典原貌 |
(三)传承经典: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三、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传播:一个红色音乐传播案例 |
(一)关于传播特征与传播方式 |
(二)关于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 |
(三)关于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
结语 |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概况 |
第一节 长征概况及长征精神 |
一、“长征”概况 |
二、伟大的“长征精神” |
第二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基本分析 |
一、创作年代分析 |
二、创作内容分析 |
三、创作手法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特征 |
第一节 历史特征 |
一、再现历史的特征 |
二、反映真实的特征 |
第二节 文化特征 |
一、红军文化的特征 |
二、长征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艺术特征 |
一、宏大叙事的审美特征 |
二、典型的英雄形象特征 |
第三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靳尚谊作品《送别》 |
第二节 沈尧伊作品《遵义会议》《长征之路》 |
一、作品《遵义会议》 |
二、作品《长征之路》 |
第三节 李宗津作品《强夺泸定桥》 |
第四节 艾中信作品《红军过雪山》 |
第五节 崔开玺作品《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 |
第六节 董希文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 |
第七节 陈坚、李明阳作品《直罗镇大捷》 |
第八节 孙向阳、陈树东和孔平作品《大会师》 |
第四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价值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第二节 历史记忆价值 |
第三节 社会精神导向价值 |
一、历史教育价值 |
二、精神弘扬价值 |
第四节 艺术价值 |
一、独特的创作篇章 |
二、多样的创作手法 |
第五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思考 |
第一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几点思考 |
一、艺术性和精神性 |
二、历史性与真实性 |
第二节 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未来展望 |
一、不断发展,形成体系 |
二、理论指导,持续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件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图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
1.2 选题意义 |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
2.6.1 歌剧《血泪仇》 |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
2.6.3 舞剧《红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
4.5 “红舞”作品分析 |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
4.5.2 《弓弦声声》 |
4.5.3 《路》 |
4.5.4 《长长的红背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6.4.1 舞剧《红草鞋》 |
6.4.2 歌剧《回家》 |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长征组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长征组歌》的音乐主题 |
第一节 主题的来源 |
一、地域的广阔性 |
二、民族的多样性 |
三、体裁的丰富性 |
第二节 主题的创作 |
一、保持民族风格的主题改编 |
二、富有民族特色的素材发展 |
三、吸收民族音乐特征的主题创作 |
第三节 主题的再创作 |
一、主题内部材料派生 |
二、主题整体派生 |
小结 |
第二章 《长征组歌》的主题材料关系 |
第一节 分曲内主题材料发展 |
一、重复 |
二、变奏 |
三、对比 |
四、再现 |
五、展开 |
第二节 分曲外主题材料发展 |
一、贯穿 |
二、呼应 |
小结 |
第三章 《长征组歌》的音乐结构 |
第一节 分曲内部结构 |
一、双句体 |
二、四句体 |
三、其它类型 |
第二节 分曲结构 |
一、二部曲式 |
二、三部曲式 |
三、四部曲式 |
四、板腔体 |
第三节 全曲结构 |
一、速度对比 |
二、调性布局 |
三、曲式结构 |
四、体裁分布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音乐类文章篇目及刊物 |
(7)长征精神何以长盛不衰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特殊的精神: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长征精神研究的相关着作 |
(二)长征精神研究的相关论文 |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拓展长征精神研究,丰富长征精神研究的领域与层面 |
(二)启迪长征精神传播,助力新时代中长征精神作用的发挥 |
(三)剖析革命精神书写,启示当今以及后续社会精神的刻画和传播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具体设想 |
第一章 早期长征记述中凸显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原因与背景考察 |
第一节 “革命英雄主义”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二章 长征胜利40周年纪念..报道中凸显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原因与背景考察 |
第一节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背景分析 |
第二节 “艰苦奋斗”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三章 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报道中凸显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原因与背景考察 |
第一节 “艰苦奋斗”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四章 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报道中凸显的长征精神内涵及原因与背景考察 |
第一节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二节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内涵之凸显及其原因与背景分析 |
第五章 在自身精神内涵与现实需要之间:长征精神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征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与长征精神的长盛不衰 |
第二节 各个时期的现实需要与长征精神的长盛不衰 |
余论:地理空间与长征精神的长盛不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及资料的梳理 |
三、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
四、文本方式及结构安排 |
五、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文化视阈下的当代歌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当代歌曲的范围概念及文化特质 |
一、当代歌曲的范围概念 |
二、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属性 |
三、当代歌曲的文化功能解读 |
第二节 当代歌曲发展的历史维度 |
一、史学框架下的当代歌曲——对其自身发展史的纵向学理研究 |
二、当代歌曲的存在语境研究——对其与多种文化样式互动的横向学理研究 |
三、社会历史发展中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三节 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再现和解读社会历史某一阶段的特定语境 |
二、对特定历史阶段意识形态的映射 |
三、为当代历史人文的研究提供例证 |
四、认同、顺应、融合:歌曲在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文化反哺 |
五、对立、冲突、排斥:歌曲对社会发展的逆向作用力 |
小结 |
第二章 (1949—1956年)歌曲创作在新时代发展期方兴未艾 |
第一节 大业初兴的音乐繁荣 |
一、"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是本时期歌曲创作的指导思想 |
二、社会生活在本时期歌曲题材中的反映 |
三、明朗豪迈、乐观向上的风格成为本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基调 |
四、少数民族文化对本时期歌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抒情歌曲"情动于中而形于歌" |
一、"小我视角"透见"大我内心"的祖国交响 |
二、朴实无华的生活讴歌 |
三、风雨中仍被温婉解读的爱情歌 |
第三节 "边塞派"勾勒民族音乐塞外图 |
一、"中式小夜曲"吟唱新中国之美 |
二、"民乐改编"新音调演绎幸福生活 |
第四节 演武热潮催生"战友派"激情 |
一、赞军旅生活:豪情与审美巧妙融合 |
二、颂爱国情:历史与现实如影随形 |
三、唱鱼水情:情感与心声完美表达 |
第五节 电影主题歌传唱经典 |
一、故事片:词和旋律珠连璧合延伸影时空性 |
二、纪录片:歌与曲相得益彰强化作品真实感 |
小结 |
第三章 (1957—1965年)歌曲创作在政治狂潮中沉浮 |
第一节 曲折前进的歌曲创作 |
第二节 大跃进下歌曲创作的浮夸风 |
一、文艺界的大跃进总动员 |
二、"大跃进"时期歌曲创作描述 |
三、"大跃进"时期歌曲内容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
四、大跃进时期歌曲创作特点及历史价值 |
第三节 "三化"创作:歌曲的抒情性被抹杀 |
一、英模人物:困难时期的精神鼓动力量 |
二、民间艺术的鲜活:特殊社会情态下的民歌 |
三、众弦俱寂:两个批示下的创作隐忧 |
小结 |
第四章 (1966—1976年)歌曲创作在文革时期亦步亦趋 |
第一节 "运动"阴霾下亦步亦趋的创作困境 |
一、颂歌 |
二、政治运动歌 |
三、群众生活歌 |
四、外交及国际关系 |
五、电影歌曲及儿童歌曲 |
第二节 红卫兵文艺中的"语录歌"、"颂歌" |
一、语录歌:人类群众文化史上罕见的文化现象 |
二、颂歌:"中国特色"的时代音乐运动 |
第三节 红卫兵文艺中的"忠字歌"、"造反歌"、"牛鬼蛇神嚎歌" |
一、"忠字歌":狂乱、离奇的歌曲艺术 |
二、造反歌:政治与音乐结合的畸形产物 |
三、"牛鬼蛇神嚎歌" |
第四节 知青创作歌曲 |
第五节 "革命样板戏"及革命大歌舞 |
一、"革命样板戏" |
二、革命大歌舞 |
第六节 四支歌:众弦俱寂中的创作萧瑟期 |
第七节 战地新歌:留存时代复杂、无奈的歌曲记忆 |
一、歌曲复苏中带着"极左"印记 |
二、战地新歌记录的历史天空 |
三、真情写就革命式抒情歌曲 |
小结 |
第五章 (1977—1989)歌曲创作迎来新的春天 |
第一节 文革后音乐界的"拨乱反正" |
一、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
二、当时的音乐创作 |
第二节 当代歌曲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
一、由抒情化、自主化回归并起步的全新歌曲天地 |
二、当代歌曲创作的新篇章 |
第六章 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以"文革"为例探讨当代歌曲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负效应 |
一、意识形态整肃中丧失正常审美评价体系 |
二、社会资源大量被消耗和浪费 |
三、艺术创作水准严重倒退 |
第二节 正效应 |
一、"红歌"塑造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向心力 |
二、文革音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标本 |
三、红歌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作者简介及作品创作始末 |
1.1 作者简介 |
1.2 作品创作始末 |
1.2.1 歌词的创作过程 |
1.2.2 乐曲的创作过程 |
2. 作品的艺术风格 |
2.1 歌词的艺术风格 |
2.1.1 作品结构严谨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
2.1.2 作品文字讲究形神齐聚 |
2.2 乐曲的艺术风格 |
2.2.1 乐曲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 |
2.2.2 乐曲可听性强雅俗共赏 |
2.2.3 作品融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 |
2.3 歌词与乐曲的结合完美 |
2.3.1 根据作品需要在组诗的基础上添加歌词 |
2.3.2 根据作品需要在组诗的基础上重复歌词 |
2.3.3 根据作品需要在组诗的基础上适当的变换歌词 |
2.3.4 根据作品需要在组诗的基础上组合歌词 |
3. 作品的演唱处理 |
3.1 《告别》(混声合唱与齐唱) |
3.2 突破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 |
3.3 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 |
3.4 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 |
3.5 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 |
3.6 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 |
3.7 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 |
3.8 祝捷(领唱与合唱) |
3.9 报喜(领唱与合唱) |
3.10 大会师(混声合唱) |
参考书目 |
后记 |
(10)“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上篇 和声:百年中国合唱的文化解读 |
第一章 美颂精神与合唱艺术的契合 |
第一节 美颂—人类共同文化精神 |
一 原始美颂精神产生的渊源 |
二 中西方“美颂”呈现出的差异性 |
三 中西方美颂的发展变化历史 |
第二节 历史的选择推动了合唱与美颂的契合 |
一 合唱的“群体性人声”属性 |
二 连接美颂精神与合唱的仪式 |
三 合唱与美颂的完美契合 |
第二章 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精神 |
第一节 内忧外患下的合唱与美颂 |
一 始于“学堂乐歌”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崛起 |
二 抗日英雄的颂扬和抗战精神的宣扬 |
三 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情向往 |
第二节 建设新中国时期的合唱与美颂 |
一 新时期新生活的火热圣咏 |
二 特殊政治背景下合唱颂赞的单一化 |
第三节 开放与发展中的合唱与美颂 |
一 合唱艺术的复苏与美颂主题的多元化发展 |
二 新世纪合唱艺术的多元拓展以及美颂主题的理性回归 |
第三章 百年中国合唱的核心精神——“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精神内涵 |
一 “和”的文化内涵 |
二 “和声”观念阐释 |
第二节 乐教传统与启蒙思想中的“和” |
一 儒家文化中的礼教和乐教 |
二 融合了乐教传统和启蒙精神之“和”思想的学堂乐歌 |
第三节 中国近百年来合唱传承“和”声之魂 |
一 战争年代合唱展现民族精神的“情和” |
二 建设年代合唱展现人民大众的“心和” |
三 新时期的合唱需要“人和”精神 |
下篇 雄浑:百年中国合唱的美学解读 |
第一章 中国式审美范畴之“雄浑”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雄浑” |
一 “雄浑”的内涵表现 |
二 雄浑美的特点 |
三 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得以演进的“雄浑” |
第二节 雄浑与崇高的比较 |
一 外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相似性 |
二 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 |
第三节 中国合唱“雄浑”审美趣味的成因 |
一 合唱的“多声部”属性 |
二 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及唤醒 |
三 与时代特征的吻合 |
第二章 中国合唱“雄浑”的审美形态 |
第一节 审美主体及艺术形式的“大” |
一 “大”美学源流演变 |
二 中国合唱“大”的美学特征 |
第二节 刚柔相济的“力” |
一 “力”的解读以及中国合唱中“力”的表现形式 |
二 合唱中力的性质及层次 |
第三章 中国合唱“雄浑”的审美本质 |
第一节 民族性——中国合唱的形神关系 |
一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形”、“神”关系 |
二 近代以来中国合唱音乐“形”、“神”中所体现的民族性 |
三 中国合唱作品“形”、“神”关系中的雄浑及其双重功效 |
第二节 主体性——中国合唱中的意象与意境 |
一 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意”渊源 |
二 意象与意境范畴阐释 |
第三节 生命性——中国合唱的“气”本体 |
一 传统哲学范畴中的自然之气 |
二 自然之气的延展——人之体气 |
三 合唱作品的气势气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伟大长征的颂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部分歌词教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音乐文学特征探析[D]. 刘茹. 曲阜师范大学, 2014(12)
- [2]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 乔邦利.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
- [3]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及其音乐传播学意义[J]. 廖昌永.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1(02)
-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D]. 海淑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6]《长征组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D]. 唐艺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08(01)
- [7]长征精神何以长盛不衰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程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8]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D]. 刘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9]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D]. 左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6)
- [10]“和声”之“雄浑”-百年中国合唱与美颂关系的文化、美学解读[D]. 匡迎辉. 暨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