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穿孔贝类(论文文献综述)
杨润宇,袁志伟,彭展,韩淑朋,殷保安,沈冰,孙元林[1](2021)在《桂东仁义剖面吉维特阶上部的牙形石及腕足动物》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在桂东仁义剖面中上泥盆统巴漆组中一段八十余米厚地层中发现的牙形石3属10种(包括亚种)和腕足动物16属17种(包括属种未定类型)。根据牙形石的组合分布,识别出Schmidtognathushermanni带、Polygnathuscristatus带和Klapperinadisparilis带上亚带,表明研究层段属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上部。该段地层顶底各有1层腕足化石富集层,代表了该剖面上2个不同的腕足动物化石组合。下化石层位于S.hermanni带内,主要由Leiorhynchuskwangsiensis组成,属种组成单一,其发现确认了Leiorhynchus在华南中泥盆统中的存在。上化石层位于K. disparilis带上亚带内,腕足动物属种组成众多,至少有15属,是目前已知在华南地区单个剖面上发现的吉维特阶上部腕足化石种类最多的化石层。在动物群组成上,以小嘴贝类分子占优,石燕贝类和无洞贝类次之,兼有其他类群,但缺乏无窗贝类。在标本数量上,以Gypidula、Coeloterorhynchus和Spinatrypina等分子占优。
申震[2](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张欣松[3](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提出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张宇波,马学平,Zhor Sarah ABOUSSALAM,张美琼[4](2018)在《云南盘溪一打得组的牙形类及其时代》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盘溪剖面是华南泥盆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剖面,以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局限台地相交互为特点,含丰富的底栖生物,包括珊瑚、腕足类等,而一打得组又不乏竹节石、牙形类等浮游及游泳生物化石,这对于确定其时代及华南中—晚泥盆世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一打得组下段发现了晚吉维亚期的牙形类,在一打得组中段发现了弗拉斯期的牙形类,因而,一打得组属于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的沉积,中泥盆统上泥盆统界线大致位于一打得组下—中段之间;整个一打得组大致对应于牙形类Schmidtognathus hermanni带—Palmatolepis hassi带,这意味着一打得组沉积的开始与国际上的Geneseo事件一致,代表一次重要的海平面上升事件。
宋俊俊[5](2017)在《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文中提出介形类(或介形虫)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分布于全球自然界的各类水体当中。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7条剖面、816件样品、15000余枚介形类壳体,对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古生态、生物古地理、个体发育和演化及其对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事件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鉴定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59属145种,包括1新属和10新种;建立洪古勒楞组介形类2带2亚带;建立了活动板块边缘岛弧区介形类三类生态组合。讨论了介形类对晚泥盆世F-F之交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底栖介形类受到事件影响的程度随着水深加大而逐步降低;严重缺氧和快速的温度波动会导致底栖介形类丰度、分异度降低。总结了古生代速足介目Cribroconcha属两条演化谱系,其总体模式是由不具刺到具刺演变;该属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生态变迁特点。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底栖介形类数据库,运用定量生物学方法将弗拉期介形类划分为四个生物地理单元,法门期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生物地理单元;影响弗拉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分带,而法门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主控因素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理格局调整。该研究填补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介形类的古生态、生物古地理、谱系演化及晚泥盆世F-F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王志宏[6](2016)在《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文中认为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对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该事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浅海生态系尤其是礁生态系严重破坏。大量集中于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华南等地区的研究,为深入了解F/F事件的成因与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洪古勒楞避难所的连续报道,大家开始关注F/F灭绝事件中避难所的成因以及作用。本文以构建西准噶尔F/F之交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为基础,以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以及牙形石氧同位素为切入点,同时参考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等研究内容,综合讨论F/F之交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洪古勒楞避难所的成因。本文测制了多条洪古勒楞组剖面,并以乌兰柯顺剖面为核心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的新资料和新认识:在乌兰柯顺剖面358.3 m的地层中,共采集牙形石样品142个,约0.6吨,获得牙形石分子超过3000枚。其中F/F界线附近,采样间距最密处约8~10cm。经过系统鉴定,识别出Polygnathus、Palmatolepis、Icriodus、Mehlina、 Neopolygnathus、Branmehla、Bispathodus、Ancyrognathus及 Alveognathus(新属)共9属54种及亚种,其中包括1新属与16新种及亚种,另有1新种由于材料不理想,暂未命名。基于丰富的牙形石资料,首次依据icriodid演化谱系与polygnathid演化谱系分别建立了西准噶尔地区地方性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基于icriodid演化谱系的Icriodus praealternatus ferus、I. cornutus、I. stenoancylus junggarensis、I. plurinodosus带;以及基于polygnathid演化谱系的Neopolygnathus huijunae、Neo. communis communis、Alveognathus pomeranicus、Polygnathus cf. szulczewskii、Alv. pseudocommunis带。其中法门期的开始是以Neopolygnathushuijunae种的首次出现确定的。该地方性牙形石带的建立,解决了长期以来西准噶尔地区浅水相地层牙形石与标准牙形石带对比的难题,也为区域性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标准。在新构建的高分辨率牙形石生物地层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乌兰柯顺剖面的稳定同位素。其中无机碳同位素有3次比较重要的漂移,分别为F/F之交的正偏、洪古勒楞组中段底部的负偏以及洪古勒楞组中-上段之交的正偏。两次正偏对应初级生产力的增加,一次负偏对应火山爆发。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有机碳同位素则存在剧烈的波动,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升降导致的陆源物质输入量的改变,表明在法门期早期,华力西造山运动比较活跃。同时,在牙形石相对富集层位,采用TC/EA方法对牙形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在西准噶尔地区首次建立了古海洋温度变化曲线,结果显示在F/F之交,海水温度至少下降了8℃,快速降温过程一直持续到crepida带,之后进入缓慢降温阶段。而牙形石氧同位素曲线与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变化趋势比较接近,但略滞后于后者,显示大气C02分压的突然改变,可能是造成全球降温的主要因素。洪古勒楞避难所中,保留的化石门类以腕足类、苔藓虫、双壳、介形虫、棘皮动物、龙介虫和牙形石为主(布龙果尔沟剖面中还见单体珊瑚和三叶虫),其中带壳化石多为厚壳类型,显示出典型的浅海温凉水环境特征。在洪古勒楞组下部,海陆交互相介形虫的出现,指示了淡化海特征,也正是由于该特征,使得通过牙形石氧同位素恢复古海水绝对温度非常困难。F/F之交的迅速降温,以及突然降温导致的底层缺氧水体上升,对洪古勒楞避难所内的温凉水动物群没有造成明显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该生物群对温度的耐受度区间较宽,另一方面,洪古勒楞避难所与外界海水交换速度慢,海洋底层缺氧水与养分随上升流上涌,都无法对这里造成明显影响,而地表径流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形成了所谓的F/F之交洪古勒楞“生物避难所”。
万洪程[7](2012)在《川西坳陷与右江盆地泥盆纪生物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地质历史中泥盆纪发育的生物礁在数量、规模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发现的礁型油气藏储量也相当可观,本文选取的研究区处于我国泥盆系生物礁最为发育的华南地区,对区内生物礁特征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礁型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方向。论文以川西坳陷与右江盆地的4条生物礁实测剖面、5个生物礁观测点为基础,通过野外详细的描述、取样以及室内薄片、地化的综合分析,从造礁及附礁生物特征、礁体沉积环境、生长发育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单个生物礁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出研究区生物礁发育展布控制因素及礁型油气储层勘探前景。研究认为,区内生物礁类型主要分为岸礁、台内礁、台缘礁、斜坡礁和盆地礁,此次研究主要以台内礁、台缘礁和盆地礁为主;造礁生物在早泥盆世以珊瑚为主,主要形态为丛状群体,中泥盆世以层孔虫为主,主要形态有不规则状、球根状、大型复合块状和包覆块状,晚泥盆世以菌藻类为主;控制生物礁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因素、古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礁在早泥盆世少量发育于滇黔桂浅海与川西浅海的滨岸地区,在中泥盆世大量发育于滇黔桂浅海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与川西浅海的碳酸盐岩缓坡边缘,在晚泥盆世分布面积迅速减小且分布零散,至F-F生物绝灭事件后,华南已无层孔虫类生物礁被发现。以大厂生物礁古油藏为例,其隆起构造旁侧凹陷内的优质烃源岩、隆起上礁体内部富孔隙礁灰岩以及礁顶部泥岩盖层这样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生物礁成为油气藏的必要条件。局限台地边缘、台地内部和台沟边缘也是生物礁成矿的有利场所。生物礁岩性多以礁灰岩、生物屑灰岩的类型出现,台内礁白云化程度较高,台缘礁和盆地礁多以灰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生物体腔孔、遮蔽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等类型,经历主要成岩作用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裂缝充填作用。
方润森[8](2000)在《云南泥盆系区域地层及有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泥盆系地层完整 ,发育齐全 ,岩相多样 ,分布广泛 ;出露良好 ,接触界线清楚 ;生物群落丰富 ,化石保存完好。是中国南方陆相、海相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笔者对云南泥盆系的分区及地层划分进行了详细讨论。论证了泥盆系顶、底界线、内部界线和有关问题。总结出各组段的生物地层特征和沉积相特征 ,建立了各组段的生物组合带和生物带 ,探讨了云南泥盆系与国内外同期地层的对比问题。
张仁杰,杨德骊,鄢道平[9](1995)在《广西早、中泥盆世腕足类、双壳类古生态概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盆纪时期广西为陆表海,属华南浅海的一部分,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暖,为各类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在该时期尤以腕足类、双壳类最为常见。经过我国古生物学者数十年的研究,使得广西下、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群不仅成为世界上研究得最为详尽的化石群之一,而且成为该时期地层划分、对比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通过最近十多年对广西早、中泥盆世双壳类的研究,这个在地层划分对比方面曾一度被忽视的化石门类的意义
张仁杰,杨德骊,鄢道平[10](1995)在《广西早、中泥盆世腕足类、双壳类古生态概貌》文中提出泥盆纪时期广西为陆表海,属华南浅海的一部分,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暖,为各类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在该时期尤以腕足类、双壳类最为常见。经过我国古生物学者数十年的研究,使得广西下、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群不仅成为世界上研究得最为详尽的化石群之一,而且成为该时期地层划分、对比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通过最近十多年对广西早、中泥盆世双壳类的研究,这个在地层划分对比方面曾一度被忽视的化石门类的意义
二、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穿孔贝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穿孔贝类(论文提纲范文)
(1)桂东仁义剖面吉维特阶上部的牙形石及腕足动物(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地质背景与剖面概况 |
3样品分析处理方法 |
4牙形石生物地层 |
5吉维特阶上部的腕足动物群 |
6系统古生物学 |
6.1牙形石 |
6.2腕足动物 |
(2)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前人研究概述 |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
1.4.1 选题依据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工作量 |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
4.5.1 植物登陆 |
4.5.2 构造运动 |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云南盘溪一打得组的牙形类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 剖面简介及地层层序 |
2 一打得组划分及时代讨论 |
2.1 曲靖组的时代上限 |
2.2 一打得组下段 (Y1剖面44~52层及Y2剖面1~5层) |
2.3 一打得组中段 (Y2剖面6层~Y3剖面16层) |
2.4 一打得组上段 (Y3剖面17~24层) |
3 结论 |
(5)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介形类及其研究历史 |
1.1.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研究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创新点 |
1.3.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与古生态 |
2.1 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古地理背景 |
2.1.2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晚泥盆世古地理演化 |
2.1.3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的上泥盆统 |
2.2 研究剖面 |
2.2.1 乌兰柯顺剖面 |
2.2.2 布龙果尔剖面 |
2.3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层 |
2.3.1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物地层 |
2.3.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地层时代意义 |
2.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态组合 |
2.4.1 洪古勒楞组下段沉积环境划分 |
2.4.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态组合 |
2.4.3 影响洪古勒楞组介形类分布的主控因素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华南晚泥盆世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研究剖面 |
3.2.1 杨堤剖面 |
3.2.2 南峒剖面 |
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
3.3.1 杨堤剖面 |
3.3.2 南峒剖面 |
3.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基于全球底栖介形类数据库) |
3.4 华南F-F之交介形类演替与海洋环境演变的关系 |
3.5 杨堤剖面F-F之交滤食性底栖介形类与古海洋环境变化 |
3.5.1 “FFS(Filter-feeders Signal)”现象 |
3.5.2 杨堤剖面滤食性底栖介形类 |
3.5.3 滤食性介形类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 |
3.6 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演化 |
4.1 古生代介形类的起源与演化 |
4.2 Cribroconcha属种的个体发育与演化 |
4.2.1 Cribroconcha honggulelengensis的形态功能和个体发育 |
4.2.2 Cribroconcha Cooper, 1941 的时空演替 |
4.3 小结 |
第五章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古地理 |
5.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和数据收集 |
5.1.2 研究方法 |
5.2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理分区 |
5.2.1 弗拉期(Frasnian) |
5.2.2 法门期(Famennian) |
5.3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群的迁移特点 |
5.4 晚泥盆世介形类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5.4.1 气候 |
5.4.2 古地理 |
5.4.3 海平面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介形类系统古生物学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表 |
(6)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前人研究概述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晚泥盆世F/F事件及成因假说 |
1.2.2 中国的F/F事件研究 |
1.2.3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F/F之交的生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研究 |
1.3 选题依据、创新点和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 |
1.3.2 创新点 |
1.3.3 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
2.1 地质背景 |
2.1.1 中亚造山带与古亚洲洋的演化 |
2.1.2 西准噶尔的古地理背景 |
2.1.3 西准噶尔的上泥盆统 |
2.1.4 洪古勒楞组的分布及出露情况 |
2.1.5 F/F灭绝事件与洪古勒楞组 |
2.2 牙形石处理方法及流程 |
2.3 乌兰柯顺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 |
2.3.1 剖面描述 |
2.3.2 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 西准噶尔其他上泥盆统剖面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 |
2.4.1 布龙果儿沟剖面 |
2.4.2 查王陶盖勒TP9剖面 |
2.4.3 塔克台组哈拉也门剖面 |
2.5 西准噶尔与其他地区上泥盆统F/F之交地层对比 |
第三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沉积环境 |
3.1 牙形石生物相与沉积环境 |
3.2 沉积相、沉积微相与古环境 |
3.3 不同门类化石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
3.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古环境模式 |
第四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F/F之交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
4.1 全岩无机碳同位素特征 |
4.1.1 样品前处理 |
4.1.2 分析原理及测试 |
4.1.3 乌兰柯顺剖面无机碳同位素特征 |
4.2 全岩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
4.2.1 样品前处理 |
4.2.2 分析原理及测试 |
4.2.3 乌兰柯顺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
4.3 牙形石氧同位素与古海水温度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原理 |
4.3.3 古温度计算假设与影响因素 |
4.3.4 乌兰柯顺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与古温度重建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生物多样性及避难所成因讨论 |
5.1 F/F事件的格局和特质 |
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避难所与构造古地理的关系 |
5.3 西准噶尔避难所与碳循环和古海水温度的关系 |
5.4 西准噶尔地区F/F事件的地球生物学模式 |
第六章 牙形石系统古生物学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7)川西坳陷与右江盆地泥盆纪生物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构造 |
2.2 地层 |
2.2.1 川西坳陷泥盆系 |
2.2.2 右江盆地泥盆系 |
第3章 研究区生物礁沉积学特征 |
3.1 古生物组合 |
3.2 生物礁相带沉积特征 |
3.3 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 |
3.4 生物礁灰岩的分类方案 |
第4章 泥盆纪典型生物礁分析 |
4.1 台地内部礁 |
4.1.1 广西贵港市覃塘镇蒙公村珊瑚层状礁 |
4.1.2 广西融安县层孔虫生物礁 |
4.1.3 广西环江县上朝镇岜老屯生物礁剖面 |
4.1.4 四川江油马角坝生物礁剖面 |
4.1.5 环江县上朝镇洞忙屯生物礁 |
4.2 台地边缘礁 |
4.2.1 广西横县六景镇生物礁 |
4.2.2 广西六寨拉要台地边缘生物礁 |
4.3 盆地礁 |
第5章 生物礁生长发育控制因素 |
5.1 构造因素 |
5.1.1 台盆相间格局 |
5.1.2 同生断裂的影响 |
5.2 古地理因素 |
5.2.1 连陆台地 |
5.2.2 孤立台地 |
5.3 环境因素 |
5.3.1 分析方法 |
5.3.2 生物含量 |
5.3.3 温度 |
5.3.4 盐度 |
5.3.5 水动力 |
5.3.6 氧化还原条件 |
第6章 生物礁的分布规律 |
6.1 华南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生物礁的分布规律概述 |
6.1.1 古地理背景 |
6.1.2 泥盆纪各世成礁背景 |
6.2 川西坳陷生物礁的分布规律 |
6.3 右江盆地生物礁的分布规律 |
6.3.1 生物礁综述 |
6.3.2 泥盆纪各世生物礁分布规律 |
第7章 生物礁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
7.1 生物礁与古油藏和古矿藏的关系 |
7.1.1 大厂生物礁古油藏 |
7.1.2 生物礁矿藏 |
7.2 生物礁储层 |
7.2.1 储层孔隙类型 |
7.2.2 储层成岩作用 |
7.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图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穿孔贝类(论文参考文献)
- [1]桂东仁义剖面吉维特阶上部的牙形石及腕足动物[J]. 杨润宇,袁志伟,彭展,韩淑朋,殷保安,沈冰,孙元林. 古生物学报, 2021(03)
- [2]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云南盘溪一打得组的牙形类及其时代[J]. 张宇波,马学平,Zhor Sarah ABOUSSALAM,张美琼. 地层学杂志, 2018(03)
- [5]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 宋俊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6]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D]. 王志宏.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7]川西坳陷与右江盆地泥盆纪生物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D]. 万洪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8]云南泥盆系区域地层及有关问题探讨[J]. 方润森. 云南地质, 2000(01)
- [9]广西早、中泥盆世腕足类、双壳类古生态概貌[A]. 张仁杰,杨德骊,鄢道平.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五辑), 1995
- [10]广西早、中泥盆世腕足类、双壳类古生态概貌[J]. 张仁杰,杨德骊,鄢道平.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