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孙延青[1](2016)在《向达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降,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盛。伴随着西方史学思想的引进传播,中国传统史学体系在“冲击与碰撞”中开始解构与转型。其中作为晚清“舆外史地学”和“西北史地学”余绪的“中西交通学”衍生为独立学科。一批学人如沈曾植、陈垣、张星烺、冯承钧等开始致力于中西交通学研究,向达为其中之卓然代表。向达一生勤于著述,所获颇丰,在中西交通学领域终以《唐代长安和西域文明》、《中西交通史》、《中外交通小史》立世,与张星烺、冯承钧“鼎足而三”,一道开创了中西交通史学科体系。后期致力于整理校对中西方交通学史料,为中西交通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西交通学之外,向达还长期耕耘于敦煌学,边疆民族史学、西北考古和目录版本学等诸多学科。他曾远赴西欧英、法、德诸地图书馆,抄录整理回来大量珍贵的敦煌文书;通过整理汇编敦煌经卷和俗文学目录,厘定出了俗文学与佛曲间的体裁界限;并将“唐代俗文学”从“唐代佛曲”中分离出来,着重对“俗讲”这一文学体裁进行系统的体系构建;此外向达还两次奔赴西北考察敦煌石窟壁画,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在边疆民族史学上,向达同样颇有造诣,尤其是对南诏史学有细致而精深的研究。本文凡六章,以向达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向达学术文章,结合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史学动态,重新梳理向达的治学取向和治学路径,全面的展示向达在中西交通学、敦煌学、边疆民族史学等领域内的学术成就,并总结其治学方法特征,进而发掘出向达史学本身所具有的典范意义,为其史学研究贡献出应尽之力。
荣方超[2](2013)在《“交换馆员”王重民、向达欧洲访书考》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向达以"交换馆员"的身份,由国立北平图书馆派往法国、英国等国图书馆工作,积极查访流失海外的敦煌遗书和太平天国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揭示与研究,由此成长为敦煌学等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
水天明[3](1981)在《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向达教授是我国研究"敦煌学"和中西交通史、少数民族史的第二代学者之一。他从一九二六年起到一九五四年止致力于上述学科的研究,前后凡三十年,锲而不舍,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一九五六年四月整理出版《唐代长安与西城文明》这都论文集时,在"作者致辞"中说:"回想以前埋首伏案子伦敦、巴黎的图书馆中摸索敦煌残卷,以及匹马孤征,仆仆于惊沙大漠之间……那种‘摇埴索涂’、‘空山寂历’的情形,真是如同隔世!"又说:"我们的国家就要制定关于发展科学的十二年规划了,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不仅在我们的历史上,就是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是伟大的事业。我们过去在科学上落后的现象将要消灭了。十二年以后,我们在科学方面将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我在十二年规划制定的时候,出版
杜进科[4](2012)在《向达史学初探》文中指出向达(1900—1966年),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他主要从事中西交通史、敦煌学、边疆民族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尝试着对向达的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接着选取求真思想、经世致用和注重爱国主义并重的史学思想的内涵和中外联系及中西比较的治史方法、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治史方法,结合其主要的代表作品,对其学术的成就,治史方法和史学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尽可能的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认识向达的史学思想,发掘其史学思想的特色和影响,为当代学术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全文由引言、正文四节和结语构成。引言简述了向达的经历和主要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并略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本文写作思路。第一节叙述向达生平与学术生涯。向达是一位历史学家、爱国者。他的一生所走的道路是崎岖而坎坷,他的足迹遍及中华大地和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图书馆。沿着向达不畏艰险、上下求索的治学道路,来探讨他一生的学术成就。第二节中西交通史研究是向达最早从事耕耘并收获最多的领域,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主要为《中西交通史》、《中外交通小史》、《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六十年代整理《中外交通史籍丛刊》。第三节通过对其敦煌学的研究,揭示向达对敦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向达一生与敦煌、敦煌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第四节向达的史学思想从形成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性格和修养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史学思想也留下了时代的烙印。研究其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对其史学思想的内涵的分析。结语部分对向达在边疆史学、目录学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并就其治学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丁斯甘[5](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著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劉全波[6](2014)在《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文中提出1983年8月15日至22日,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在蘭州舉行,這次會議是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發展的里程碑,是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研究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開創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局面的標誌性事件。到2013年,距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召開30周年了,在這30年裏,我國的敦煌吐魯番學研究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7](1982)在《1981年全国考古论著资料目录(三)》文中提出
郑子文[8](1997)在《水天明教授与中外语言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天明教授与中外语言文学研究水天明教授,1926年4月生,甘肃兰州市人。194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文学系,获文学学士位,旋里兰州大学任教。兰州解放后,即赴北京俄语学院师资班改习俄语,于1953年毕业返校执教至今。先生曾在历史系、文学院、外语教研究室...
二、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向达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与写作难点 |
第2章 向达生平与学术道路 |
2.1 向达的求学生涯 |
2.2 供职商务印书馆和北平图书馆 |
2.3 欧洲学术游历和西北史地考察 |
2.4 建国前后经历 |
第3章 向达与中西交通史学研究 |
3.1 向达与中西交通学的发展 |
3.2 中西交通史学概念和体系的建构 |
3.3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化关系 |
3.4 整理辑录中西交通史料 |
第4章 向达与敦煌学研究 |
4.1 向达与敦煌学的发展 |
4.2 整理敦煌经卷目录 |
4.3 明确俗讲与佛曲的体裁差异 |
4.4 初构俗讲理论体系 |
4.5 对敦煌史地学的研究 |
第5章 向达与边疆民族史学研究 |
5.1 整理辑佚和研究南诏史料 |
5.2 初步探讨南诏民族历史问题 |
5.3 南诏与天师道、氐族等问题 |
5.4 西北地理见闻考证 |
第6章 向达史学思想特征及方法 |
6.1 中西兼顾,新旧兼通 |
6.2 文献实地,考察结合 |
6.3 以诗陈史,诗史互证 |
6.4 考镜源流,辩章学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向达史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向达的研究现状 |
三、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向达学术生涯 |
一、 南高之前 |
二、 求学南高 |
三、 商务印书馆的岁月 |
四、 供职于北平图书馆 |
五、 欧洲的学术交流 |
六、 两次西北学术考察 |
七、 解放前后的风风雨雨 |
第二章 中西交通史领域的辛勤耕耘 |
一、 向达研究中西交通史的过程 |
二、 《中外交通小史》《中西交通史》——交通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 |
三、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西交通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 |
四、 中外交通史料的整理 |
第三章 敦煌学的辛勤耕耘 |
一、 敦煌研究的历程 |
二、 敦煌研究的贡献 |
1 、伏案英伦,巴黎的图书馆中抄录敦煌残卷 |
2 、对敦煌所出俗文学的研究,明确区分了佛曲和俗文学 |
3 、对敦煌石窟的保护 |
4 、开辟敦煌研究的新道路 |
第四章 向达史学思想与史学研究方法 |
一、 向达史学思想 |
1 、向达史学思想的成因 |
2 、向达史学思想的内涵 |
二、 向达史学研究方法 |
1 、注重中外联系及中西比较的治史方法 |
2 、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四、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向达史学研究[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6(02)
- [2]“交换馆员”王重民、向达欧洲访书考[J]. 荣方超.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03)
- [3]伏案英伦,仆仆大漠——谈向达教授对“敦煌学”的贡献[J]. 水天明. 敦煌学辑刊, 1981(00)
- [4]向达史学初探[D]. 杜进科.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5]《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6]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J]. 劉全波.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4(00)
- [7]1981年全国考古论著资料目录(三)[J].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考古, 1982(04)
- [8]水天明教授与中外语言文学研究[J]. 郑子文. 社科纵横,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