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孟强[1](2017)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及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对其耐盐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人们在耕作过程中的不合理灌溉、施肥、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全球的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但随着育种进程中的不断选择,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日趋狭窄。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并且含有很多优异基因,例如:耐盐、抗旱、耐寒、抗虫、多荚等,尤其在耐盐方面比栽培大豆有着显着的优势。本研究以327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表型性状及SSR分析,筛选并建立野生大豆多样性群体,对该群体进行表型性状及抗逆性多样性分析。并对其中耐盐及盐敏感极端材料进行耐盐生理生化分析、研究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解析野生大豆耐盐机理。利用大豆发状根体系,通过耐盐相关基因的过表达及CRISPR-cas9技术突变目的基因,研究耐盐相关基因功能,为大豆耐盐育种提供重要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327份野生大豆资源的主茎类型、叶形、叶长、叶宽、叶柄长度、荚长、荚宽、花色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但有些材料相似性很高。利用课题组以前筛选出的具有较高多态性的10对SSR引物对327份野生大豆进行SSR分析,去除表型及SSR标记一致的材料,最终建立了101份野生大豆的多样性群体。2.对101份野生大豆多样性群体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发现,主茎类型、叶长、叶宽、叶柄长度、叶面积、荚长、荚宽、单株籽粒重、苗期株高、干重、耐盐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0.18~0.79,多样性指数为1.73~2.05。3.对耐盐材料ST-335和盐敏感材料SS-736进行盐胁迫下生理生化分析,发现盐胁迫条件下,与盐敏感品种SS-736相比,耐盐品种ST-335的叶片相对含水率高,可溶性糖含量高;SOD、POD和CAT活性高;Na+/K+低;且KOR,NHX和NSCC基因表达量低,而SKOR和SOS1基因表达量高。可能是ST-335具有较高的抗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及抗氧化胁迫的能力,且离子转运相关的一些基因通过协同作用控制Na+及K+的吸收和外排,最终决定ST-335具有相对较高的耐盐能力。4.在大豆发状根中过表达SKOR和SOS1基因,提高了大豆复合体的耐盐能力;而过表达NSCC基因,提高了大豆复合体对高盐胁迫的敏感性。在野生大豆发状根中利用CRISPR/Cas9体系成功诱导NSCC基因发生突变,NSCC发生突变的发状根中的Na+/K+比例显着低于野生型。进一步说明这些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的变化对野生大豆耐盐能力产生影响。该方法也为野生大豆耐盐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万政钰[2](2013)在《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巨大的自然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容忽视。早在198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就曾指出,全世界已有60%以上的草原存在严重的恶化问题,而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存在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问题的草原已经占到了全国草原总量的90%,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引发了草原生态功能减退、沙尘暴频发、湿地面积缩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草原文化丢失等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草原破坏,其二是自然因素引起的草原退化。其中前者是人类自身有能力改变的,而且是主要的;后者则是人力目前所难以扭转的。过去我国关于草原的保护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近年来才逐步认识到,草原的保护既需要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修补”,又需要社会科学制度的保障,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保障。法律具有其他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强制性,与此相比,政策、经济、教育等均属于“软”手段。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来自于人的行为,而法律又是调整人的行为的更为强有力的手段,所以适用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以保护草原,应当是人类明智的选择。回溯我国草原法制的发展历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相对完整的草原立法,这一点在早期的历史朝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草原保护的法律规范主要依附于畜牧业的相关法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西夏时期的《天盛律令》,时至元朝时期才出现了全国性的草原立法,即成吉思汗颁行的《大札撒》。此后的明清时期,草原立法多为地方性法规且内容较为松散。新中国成立后,草原立法才进入了萌芽、发展、逐步完善时期,1985年《草原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2003年《草原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真正步入了法制化时代。2003年《草原法》堪称我国草原法制的核心,该部法律较好地反映了我国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增强了草原法律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增加了草原建设的专项规定,扩展了草原保护和利用的内容。然而,2003年《草原法》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没能完全彻底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是导致人的行为成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的根源;草原立法内容不够完整,缺少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补偿和草原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草原立法技术略显粗疏,表现为刑事责任适用性差和行政责任范围狭窄等;草原立法与《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的规定存在冲突。由此,我国草原立法尚需完善。由于法制的完善离不开实证调研,所以本文选取了内蒙、新疆、四川、云南、宁夏和吉林六大省区作为调研区域,这些区域涵盖了我国南北方的主要草原省份。通过对草原破坏的行为及其主体、草原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草原犯罪构成与刑罚裁量等方面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理论分析具有实质的一致性,例如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人的行为和草原犯罪立法可操作性较差等。综上,我国现行的草原立法已初具规模,草原法制保护也初见成效,然而草原的总体状况仍然是“局部改善,总体恶化”,这种局面的形成尽管是多种原因所致,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的草原法制还不能完全满足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实证调研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是基于对我国草原立法的理论分析与草原法制保护的实证调研,并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域外国家在草原立法理念和立法内容等,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和草原有效监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草原立法提出以下完善对策:其一,转变草原立法理念,包括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全面彻底地融入草原立法、司法与执法的全部进程。其二,健全草原立法内容,包括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的强化、生态补偿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的补充与增设,增加《宪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中相关内容,同时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等专门立法;其三,提高草原立法技术,包括细化草原保护相关法律责任规定,实现草原立法技术的规范化;其四,增进草原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协调性,协调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同时提升地方草原立法的具体适用性,包括增强地方草原立法的先行性和可操作性,尊重草原地区民族习惯等。
王媛媛[3](2011)在《节能型现浇脱硫石膏墙体材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复配不同种类的发泡剂、缓凝剂、减水剂开发研制一种轻质保温墙体材料。通过原材料配比的不断优化调整,对各种影响因素对新拌浆体和硬化体性能的变化规律做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脱硫石膏材料产业化用于现浇工艺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原材料配比的参考。同时通过扫描电镜对硬化体孔结构进行观察,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论证发泡剂的掺入会影响脱硫石膏硬化体的孔结构,宏观表现为强度和导热性能的变化。缓凝剂可以调整新拌浆体的凝结时间,减水剂可使浆体在具有较大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强度。而发泡剂的加入不仅可以使脱硫石膏有较好的热工性能,还能在保持水膏比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改善浆体的和易性。结果表明:对于发泡量,烷基磺酸钠的发泡能力最高,其次为松香类,烷基醚的发泡能力最低;对于缓凝效果,三聚磷酸钠的缓凝效果最好;对于流动经时损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效果较好。试验数据进一步显示三聚磷酸钠、聚羧酸减水剂、烷基磺酸钠复配下的性能较好。同时研究认为硬化脱硫建筑石膏体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不仅和发泡剂掺量有关,还和引入的孔结构有关。
武艳敏[4](2006)在《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以1927—1937年的河南为中心,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概述河南灾况、灾因、影响以及对救灾行政机构梳理的基础上,对社会救灾的基本程序、措施、救灾资金的来源和分配、救灾物资的运输和救灾信息的传递、救灾的奖惩和监督、制约救灾成效的要素进行了全方位整体性地透视和考察,以期揭示国民政府救灾机制的运作过程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展示政府与民间如何应对灾荒、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社会应对灾荒的能力、该时段的救灾与传统相比有何变化等等。第一章对1927-1937年间河南省的灾荒状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概述,并在着重对中央和河南救灾行政机构的组织沿革进行回顾梳理基础上,简要论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全国性社会慈善团体和河南地方性的慈善机构概况。1927-1937年短短的十年期间,河南省是连年有灾、多灾并发、灾区广大;灾荒频发固然与河南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水利废弛、种植作物比例失调、农村经济的衰败等社会因素更是灾荒发生的主凶;每一次灾害的发生,在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上的巨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劳动力、耕畜、森林的极度缺乏、田地荒芜,使得农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恶化,为灾荒提供了再次发生的机缘。第二章详细考察了国民政府救灾的基本程序与执行救灾程序之有关人员的费用,并对河南灾荒的应对措施及其减灾、防灾的措施进行了集中探讨。在继承古代荒政基础上,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一般需经过报灾、勘灾、查赈、放赈一套固定的程序,救灾办赈人员的费用也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救灾的措施大致包括以急赈、调粟、除害为主要内容的临灾治标和以工赈、农赈为主的灾后补救两大方面;减灾、防灾则从以挽救农业、复兴农村和重视仓储为内容的改良社会条件和以提倡造林、重视水利等为主的改良自然条件两方面着手。第三章以河南为中心对政府和社会救灾资金的来源进行了梳理考察,并对救灾资金的分配标准及其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性探讨和分析。大体说来,社会慈善机关通过向海外华侨及国外募捐、向银行商借、向个人或中外厂商劝募、房捐、会费、游艺募捐、新式媒介募捐、政府补助等方式筹募救灾资金,政府则通过发行赈灾公债、摊派、机关捐薪、举办某项税目附加、借款、救灾准备金等方式筹措资金;救灾资金分配原则上是根据灾情轻重,将灾分等的方法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分配标准本身不明确及人为因素,使得赈款分配蒙上了一层并非完全公平的阴影。第四章详细考察了国民政府对赈运物品、移送灾民、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结合河南方面相关的史料,对信息传递的渠道、方式、运输和信息传递中存在的问题等政策与实施间的距离进行了探析。国民政府对赈运物品提供一定的免费免税优惠,并对灾民提供免费移送,但道路状况的不尽如人意、运输工具的缺乏、免费执照请领中的耗时等因素,使得制度规定与实际实施上总有一定距离;国民政府对传递救灾信息也提供免费优惠,灾情信息大致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以传统的书信和具有近代气息的电报、电话、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传递,救灾信息传递中存在通讯系统的人为自然破坏、振务电报的请领困难、报刊版面有限等问题。第五章从制度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奖惩法规进行了梳理考察,并结合河南的资料,从实践层面对法规落实状况进行了管窥,同时,也对救灾的监督方式、监督的实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国民政府时期,针对政府和民间不同的对象、事业,制定了对捐募者、办赈出力者、兴办防灾设施有功者等相关内容的奖励条文,并注重其贯彻执行,同时,政府也对办赈人员和慈善团体救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制度规定,但惩罚制度由于本身的缺陷、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救灾的监督方式,官赈中采取因果报应、民众监督、行政系统中的上下级间的监督、监察制度的监督等方式,义赈中采取业报轮回报应、自身体制内的监督、官方的监督、大众的监督等方式,但在缺乏良好的政治环境、其它行政系统的配合下,监督效果不大,贪污仍非常普遍。第六章对制约河南救灾成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尤其探讨了救灾行政人员的基本概况,揭示了救灾成效不着的原因。战争频繁、土匪遍地、政局动荡是影响河南救灾成效的社会环境因素,资金短缺、经费支绌是造成救灾治标治本计划不能良好执行的财政因素,大量素质低下、临时凑合、缺少献身服务精神的地方办赈人员的存在是导致救灾低效、办赈不实的主观因素。
王友芬[5](1998)在《水稻节水增效技术规范讲座 第三讲节水增效配套技术(二)》文中研究表明六、浅湿干交替间断灌水水稻一生对水分要求和适应能力是有差别的。有两个时段抗旱力最强:一是苗期,特别是三叶期之前;二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即够苗期)至幼穗分化前。因为三叶期前,稻苗处于自养为主;有效分蘖终止期,要求控上促下,既有利于根系深扎,又有利于抑制无...
杨柳青[6](1994)在《新疆盐碱土的改良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盐碱土的改良技术新疆农科院土肥所杨柳青第三讲抑盐在灌溉农业的条件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培肥地力,协调水肥气热的土壤肥力诸因素,充分发挥新疆的光热资源和灌溉农业的增产潜力。通过耕作、施肥、覆盖种植等技术,培肥土壤,减少蒸发...
张琦珠[7](1983)在《新疆盐碱土的改良利用 第三讲 对新疆盐碱土改良的几点意见》文中研究指明 一、新疆盐碱土改良的意义及其 基本经验 新疆地处大陆腹地,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使新疆平原区的土壤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据统计资料,新疆可垦荒地1.59亿亩,其中就有1亿多亩不同程度的盐碱化,而难以改良利用的占3,700多万亩,这对扩大耕地面积带来一定困难。在现有的4,700万亩耕地中,约有30%左右受到盐碱的危害,造成欠收或失收,这是新疆粮食平均单产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盐碱土改良工作是新疆农业生产一项突出而重要的工作,必须十分重视。
力更[8](1976)在《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文中研究表明 好地变碱地、碱地变好地,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只有认识了这种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才能防止好地变碱地,加速碱地变好地。好地与碱地的相互转化,是通过积盐和脱盐两个对立过程的斗争来实现的。地下水中和土壤下层的盐分,通过毛管上升水流,输送到地表和土壤上层,叫做积盐过程;地表和土壤上层的盐分,通过下降重力水流,输送到土壤下层和地下水中,叫做脱盐过程。
王金胜[9](2006)在《“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中国现代性困境意识为内在线索,以“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为核心,对“新时期”小说进行总体考察。对“新时期”小说自我认同及其艺术表现的研究不仅是身处全球化语境中的人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问题。通过这一研究,不仅可以透视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创作主体心灵的嬗变及其内在困境,还可以此探讨“新时期”小说叙事艺术转换的内在精神理路,发掘其审美意义,批评其艺术缺陷。 在“伤痕”、“反思”小说中,与“阶级”话语相对的“自己”、“自我”是“人”的代名词,“人”不仅与“人民”相同一,而且它们还共同沟通着“党”、“国家”、“民族”等宏大话语。在这些小说中,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启蒙话语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体话语的内在纠缠,具有“五四”启蒙文学所不能涵括的中国革命现代性经验。“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个体”话语就呈现出其启蒙认同与人民认同之间的融合、冲突和对立,其认同危机就表现为它始终摇摆于群体(国家、民族、社会)与个人之间彷徨不定的困境中,大多数创作主体未能真正实现启蒙个体对群体的超越和穿越,这最终导致了其创作中深层反思的匮乏。以知识分子在政治暴力下的惨痛经历来反思苦难、传达启蒙意愿的作品,就渐渐滑向对作为“人民代言人”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崇拜和对自我道德完善的刻意追求。同时,存在于主体想像世界中的“人民”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其面目模糊难辨,“人民”更多地是在一种“品质”和“立场”的意义上发挥其政治功能、道义功能或精神寄托功能。“人民”是作家基于自己的立场、情感而进行的民众想像,是作家再塑主体、重建自我认同的合法性依据。作家对“人民”、对自己的“人民代言人”身份、对“人民”一词所内在蕴涵的排斥性结构功能缺乏深刻的反思。 “新时期”的现代化思路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小说”的“现代化”想像。“改革小说”文本明白无误地昭示着,是“现代化”连接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断裂”。作为一种现代性叙事,“改革小说”对历史的想像和叙述在双重意义上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制约。首先,是主流政治话语的限定。在这种历史讲述语法的制约下,“改革小说”的历史叙述总体上仍然是“新时期”政治话语的一种艺术折射。其次,它同样也受制于把“现代化”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而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而进行必要的反思和省察。“改革小说”中现代性话语对历史的“断裂”性叙述,与对现实的浪漫化处理相辅相成,其背后则是对历史上“社会主义文化/文学”遗产的改写式继承。这种群体性认同在“寻根小说”中发挥到了极致,并从此破解为“先锋小说”个体化的形式探索。 “寻根小说”既是启蒙理性的产物,也是反启蒙的。它转换了“伤痕”等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模式,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求深层的沟通,但又无法彻底摆脱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二元结构,而是将这一结构以更加深隐的无意识形式存放于叙述底层。从“过去”、“历史”和“边缘”中寻根的举措,在一个更高、更深的层面上显示了“寻根小说”中传统与现代对立结构的存在,以及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对“中国”在“世界”中边缘地位的焦虑。“根”是作为现代性的“他者话语”而产生的,是现代性既爱又恨的对象。“寻根小说”价值评判上眷恋与批判相兼容的游移和暧昧,是“五四”以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态度的接续,是其自我认同困境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现代性困境意识的艺
许一飞[10](2004)在《技术讲座 第三讲 现代地下灌溉机械设备(三)》文中认为
二、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及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对其耐盐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目前土壤盐渍化概况 |
1.2 作物近缘野生资源优势 |
1.3 野生大豆资源多样性 |
1.3.1 野生大豆区域分布多样性 |
1.3.2 野生大豆的环境适应性 |
1.3.3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 |
1.3.4 野生大豆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 高通量测序挖掘耐盐相关基因方法 |
1.5 盐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功能、耐盐能力分析 |
1.6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原理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与SSR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 |
2.1.2 SSR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野生大豆构建群体的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耐盐和盐敏感野生大豆材料生理生化性状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叶片含水率测定 |
4.1.2 酶活性分析 |
4.1.2.1 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4.1.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4.1.4 Na~+/K~+含量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耐盐性鉴定评价 |
4.2.2 叶片含水率测定 |
4.2.3 酶活性分析 |
4.2.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4.2.5 Na~+/K~+含量测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离子转运相关基因过表达及突变对野生大豆耐盐性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大豆DNA提取 |
5.1.2 大豆RNA提取 |
5.1.3 RNA反转录,cDNA的合成 |
5.1.4 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
5.1.5 pEASY-Blunt Cloning Vector连接 |
5.1.6 质粒提取 |
5.1.7 目的基因的克隆 |
5.1.8 RT-PCR与qRT-PCR分析 |
5.1.9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5.1.10 农杆菌转化 |
5.1.11 转化大豆子叶节发状根 |
5.1.12 CRISPR/Cas9转化体系构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在野生大豆材料中的表达量分析 |
5.2.2 离子转运相关基因过表达对野生大豆耐盐能力的影响 |
5.2.3 NSCC(Glyma18g49890)突变对野生大豆发状根离子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多样性数据 |
附表二: SSR结果分析数据 |
附表三: 大豆DNA的提取步骤 |
附表四: 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具体实验步骤 |
附表五: 质粒提取步骤 |
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2)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四、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草原资源概述 |
一、我国草原概况 |
(一)草原的概念 |
(二)我国草原概况 |
二、我国草原恶化状况 |
(一)草原恶化现状及其危害 |
(二)草原恶化原因及其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草原立法沿革 |
一、建国以前相关草原立法 |
(一)《大札撒》之前相关草原立法 |
(二)《大札撒》之后相关草原立法 |
二、建国以后相关草原立法 |
(一)1979 年《环境法》之前相关草原立法 |
(二)1979 年《环境法》之后相关草原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草原立法评析 |
一、我国草原立法亮点 |
(一)单列专章规定监督检查 |
(二)加强草原法律责任规范 |
(三)补充增加草原建设章节 |
(四)扩展草原利用自成一章 |
二、我国草原立法不足 |
(一)草原立法理念相对滞后 |
(二)草原立法内容不够完整 |
(三)草原立法技术略显粗疏 |
(四)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草原立法调研 |
一、调研情况概述 |
(一)调研目的与范围及其对象 |
(二)调研方式与过程及其问卷 |
二、调研统计分析 |
(一)草原破坏行为与行为主体反映的问题 |
(二)草原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反映的问题 |
(三)草原犯罪构成与刑罚裁量反映的问题 |
(四)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映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草原立法完善 |
一、转变草原立法理念 |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 |
(二)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 |
二、健全草原立法内容 |
(一)强化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
(二)补充明确草原生态补偿制度 |
(三)增设草原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
三、提高草原立法技术 |
(一)细化草原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
(二)实现草原立法技术的规范化 |
四、增进草原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协调性 |
(一)协调草原立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
(二)提升地方草原立法的具体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导师科研工作 |
在学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附录 |
(3)节能型现浇脱硫石膏墙体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脱硫石膏综述 |
1-1-1 脱硫石膏的产生 |
1-1-2 脱硫石膏的基本性能 |
§1-2 脱硫石膏的综合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脱硫石膏研究应用现状 |
1-2-2 国内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存在问题 |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本课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设备、测定方法和方案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设备与测定方法 |
2-2-1 试验设备 |
2-2-2 新拌脱硫石膏浆体流动性的测定 |
2-2-3 凝结时间的测定 |
2-2-4 强度的测定 |
2-2-5 密度的测定 |
2-2-6 导热系数的测定 |
2-2-7 扫描电镜试验 |
§2-3 试验方案流程图及方法 |
第三章 脱硫石膏影响因素的分析 |
§3-1 缓凝剂 |
3-1-1 缓凝剂对初、终凝时间的影响 |
3-1-2 缓凝剂对强度的影响 |
3-1-3 缓凝剂作用机理分析 |
§3-2 减水剂 |
3-2-1 减水剂对流动经时损失的影响 |
3-2-2 减水剂对初凝时间的影响 |
3-2-3 减水剂对强度的影响 |
3-2-4 减水剂作用机理分析 |
§3-3 发泡剂 |
3-3-1 发泡剂对脱硫建筑石膏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影响 |
3-3-2 发泡剂对脱硫石膏流动经时损失的影响 |
3-3-3 发泡剂对脱硫石膏强度的影响 |
3-3-4 发泡剂作用机理分析 |
§3-4 水膏比 |
3-4-1 水膏比对流动经时损失的影响 |
3-4-2 水膏比对初凝时间的影响 |
3-4-3 水膏比对强度的影响 |
§3-5 温度 |
3-5-1 温度对三聚磷酸钠缓凝效果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烷基磺酸钠缓凝效果的影响 |
3-5-3 温度对减水剂缓凝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加剂复配下的脱硫石膏性能分析 |
§4-1 脱硫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脱硫建筑石膏流动经时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脱硫建筑石膏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 发泡剂对脱硫建筑石膏导热系数的影响 |
4-4-1 导热系数简介 |
4-4-2 试验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硫石膏微观状态下的性能分析 |
§5-1 孔隙特征简介 |
§5-2 发泡剂变化下的孔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4)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题义界定与研究意义 |
二、所在领域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研究目标、思路 |
第一章 河南灾荒概况及救灾机关之组织沿革 |
第一节 连年的灾荒 |
一、灾荒一斑 |
二、灾荒的成因 |
三、灾害的自然、社会影响 |
第二节 救灾机构组织沿革 |
一、中央救灾机构 |
二、地方救灾机构 |
第二章 救灾的基本程序与措施 |
第一节 救灾的基本程序与相关费用 |
一、救灾的基本程序 |
二、执行救灾程序之有关人员的费用 |
第二节 灾荒的应对措施 |
一、临灾治标 |
二、灾后补救 |
第三节 灾荒的减防措施 |
一、改良社会条件 |
二、改良自然条件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救灾资金的来源和分配 |
第一节 救灾资金的来源 |
一、社会慈善机关团体的捐募 |
二、中央及各级政府的资金拨补 |
第二节 救灾资金的分配 |
一、救灾资金的分配标准 |
二、救灾资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救灾物资及灾民的运输与救灾信息的传递 |
第一节 救灾物资及灾民的运输 |
一、贩运物品的免费免税申请程序 |
二、贩运物品的运费标准及实施 |
三、灾民移(遣)送的费用及程序 |
四、运输中的问题 |
第二节 救灾信息的传递 |
一、国民政府对救灾信息传递的规定 |
二、对救灾信息传递的考察 |
三、信息传递中的问题 |
第五章 救灾的奖惩与监督 |
第一节 救灾的奖惩 |
一、救灾奖励的制度规定及实施 |
二、救灾惩罚的制度规定及实施 |
第二节 救灾的监督 |
一、监督的方式 |
二、监督的实效 |
第六章 制约河南救灾成效的要素 |
第一节 救灾环境的影响 |
一、战争与救灾 |
二、土匪与救灾 |
三、政局与救灾 |
第二节 救灾资金的擎肘 |
一、经费与防灾减灾设施的兴建 |
二、资金与临灾救助 |
第三节 办贩人员的状况 |
一、中央办贩人员概况 |
二、地方基层办赈人员概况 |
三、时人心目中合格办贩人员的形象 |
结束语 |
一河南省的灾荒、救灾特色 |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三对南京国民党政权十年期间的评价 |
附录 |
附录Ⅰ: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颁布的与防灾、救灾有关的主要法规 |
附录Ⅱ: 河南省各县灾荒及救济状况统计表 |
附录Ⅲ: 河南省各县水利状况统计表 |
附录Ⅳ: 河南省各县交通通讯状况统计表 |
征引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文学:作为自我认同的方式与载体——从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是人学”说起 |
一 现代性语境与自我认同问题 |
二 作为文学命题的自我认同:从“新时期”文学中的人学理论说起 |
三 历史性与社会性:自我认同的内含维度 |
四 有关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人”的意蕴与艺术形态:“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叙事(上)——“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启蒙”:在“五四”和“新时期”的不同文化语境中 |
二 “个人”与“人民”:“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的内在缠绕 |
第二章 “人”的意蕴与艺术形态:“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叙事(下)——“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的精神底色 |
二 丰艳的人民言说与苍白的自我反思:“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困境之一 |
三 追随或超越:知识者如何面对“人民”——“新时期”初期小说启蒙叙事困境之二 |
第三章 断裂与接续:“现代化”的艺术形态及其意蕴——“改革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想像现代化:作为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物 |
二 “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叙事视野中 |
三 想像现实:现代性理念制约下的浪漫化叙述 |
第四章 “传统”抑或“现代”:悖论中的选择——“寻根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启蒙或其反叛:作为群体性叙事的“寻根小说” |
二 “根”的寓言:作为现代性装置的透视物 |
三 批判或眷恋: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纠缠 |
第五章 叙事转型中“人”的生成与存在形态——“先锋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主体:激进的现代化与自我取消 |
二 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先锋小说叙述语言的意识形态性 |
第六章 市场化语境中主体的位置与姿态——1990年代小说的自我认同 |
一 陷落与飞翔:1990年代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 |
二 “自我”的镜像:19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 |
第七章 破碎的自我镜像——1990年代小说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 自我认同与认同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的辩证 |
二 新闻化·影像化·细节化:1990年代小说的经验主义色彩 |
三 “结构”或“解构”:1990年代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 |
结论 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目录 |
(10)技术讲座 第三讲 现代地下灌溉机械设备(三)(论文提纲范文)
3 现代地下渗灌系统与设备 |
3.1 特点与应用范围 |
3.1.1 现代地下渗灌技术 |
3.1.2 特 点 |
3.1.3 应用范围 |
3.2 地下渗灌系统组成 |
3.3 现代地下渗灌设备 |
3.3.1 渗 管 |
3.3.1.1 橡塑迷网流径渗管 (简称橡塑渗管) |
3.3.1.2 内镶滴头式渗管 (简称内镶式滴渗管) |
3.3.2 水质净化处理设备 |
3.3.3 微压高灵敏自动进 (排) 气阀 |
3.3.4 系统设备优化配套 |
3.4 渗灌设备安装使用特点 |
四、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及离子转运相关基因对其耐盐能力的影响[D]. 孟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2)
- [2]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万政钰.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3]节能型现浇脱硫石膏墙体材料的研究[D]. 王媛媛.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 [4]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 ——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考察[D]. 武艳敏. 复旦大学, 2006(02)
- [5]水稻节水增效技术规范讲座 第三讲节水增效配套技术(二)[J]. 王友芬. 科技成果纵横, 1998(06)
- [6]新疆盐碱土的改良技术[J]. 杨柳青. 新疆农业科技, 1994(04)
- [7]新疆盐碱土的改良利用 第三讲 对新疆盐碱土改良的几点意见[J]. 张琦珠. 新疆农垦科技, 1983(03)
- [8]第三讲 盐碱地改良[J]. 力更. 农业科学实验, 1976(01)
- [9]“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 王金胜.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0)
- [10]技术讲座 第三讲 现代地下灌溉机械设备(三)[J]. 许一飞. 节水灌溉,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