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2053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SC2053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一、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岳丽昕[1](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邓全恩[2](2020)在《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色木本油料树种,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油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逐年增加,区域间引种不可避免。作为秋冬季开花、虫媒授粉、自交不亲和的经济林树种,花期是油茶引种成败的关键。生产中发现油茶花芽对逆境敏感,高温干旱导致花期大幅延迟并影响成花质量。本研究在系统评价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的基础上,以‘常德铁城一号’为材料研究油茶花器官发育对逆境的响应机制,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旨在为油茶引种和生殖生长调控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评价。通过室内梯度低温胁迫和田间自然干旱胁迫,测定油茶品种耐寒和耐旱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观测、石蜡切片、生理实验、扫描电镜观测等方法获取油茶品种的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和花粉指标;通过对以上5大类(抗逆,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花粉)指标的46个具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关键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结果表明,油茶46个具体指标中始花期、耐寒、耐旱、栅海比、CTR、SR等11个指标具有代表性,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排序为:‘长林18号’‘XLC25’‘常德铁城一号’‘鄂油465’‘赣州油8号’‘XLC10’‘长林4号’‘赣州油6号’‘QY235’‘常林3号’。(2)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形态及生理研究。通过显微观测,比较正常年份(2018年)和高温干旱年份(2019年)的花芽分化过程,定位‘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关键时期并分析响应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年份花芽在雌雄蕊形成期开始出现生长停滞,在子房与花药形成期停滞减轻,在雌雄蕊成熟期开始恢复生长;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过程中花芽含水率、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也呈现出和休眠、抗逆反应一致的变化规律。(3)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对‘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关键时期(幼嫩花药期,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成熟期)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索油茶花器官发育的逆境响应调控机制。结果表明,4个花芽时期的转录组共组装成162,621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 795.78 bp,N50 长度为 972 bp,GC 含量为 37.67%,75.11%的 unigene 注释到GO、KEGG、KOG、NR、NT、SwissProt 6大数据库。差异表达基因中生长速度(CYC、EXP)、物质能量代谢(PIP、G6PDH)、逆境响应(HSP、WRKY)、激素代谢(GA20ox、GAI、NCED、SNRK2)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基因呈现规律性表达,MADS-box基因SVP,开花途径(VRN1、VIN3、Col、ELF)和开花整合因子(FLC、SOC)等其它和休眠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不明显。DYT、bHLH10、SERL1/2等和花粉不育相关的基因在花芽生长停滞的阶段表达量较高。以上结果说明‘常德铁城一号’花芽的适应性生长介于内休眠和生态休眠之间,是保证生殖生长正常进行的一种进化策略。(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调控技术研究。在花器官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外源激素处理,通过调查分析花期、成花质量和生理指标变化,探究外源激素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400mg·L-1赤霉素处理始花期最早且盛花期集中,150mg·L-1脱落酸处理始花期最晚。200mg·L-1生长素和150 mg·L-1脱落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粉活力。400 mg·L-1赤霉素和200 mg-L-1生长素处理可增加花器官尺寸和花药数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花芽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以提高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并降低脱落酸的含量。外源脱落酸处理可提高内源脱落酸的含量,降低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赤霉素合成基因GA20ox表达量,降低DELLA蛋白编码基因GAI的表达量。脱落酸处理则抑制GA20ox表达,促进GAI和脱落酸的合成基因NCED、受体基因ABF的表达。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的花芽FLC和PHYA的表达量降低,而ABA处理的花芽中此两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较慢。综上所述,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发生在雌雄蕊形成期到雌雄蕊成熟期,响应机制中包含细胞生长、物质能量代谢、抗逆反应、激素调控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其中激素是重要的调控物质,外源赤霉素、脱落酸和生长素可调控‘常德铁城一号’花期、开花样式和花粉活力,并使花芽内部碳水化合物含量、激素含量、基因表达呈现与花器官发育进程一致的改变。

韩玉翠[3](2020)在《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作物杂种优势研究及利用在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YS3038是本实验室培育的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时期到单核期,平均温度低于18℃时完全不育,可作为不育系,平均温度高于20℃时完全可育,可自交保持,但其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探索YS3038的育性转换机制为目的,对温敏不育系YS3038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的研究。为了明确育性转换关键时期,进行了花药和小孢子生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和育性转换时期分析,确定了育性转换时期;为了鉴定不育候选基因,对不育基因进行了定位;为了进一步筛选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及其它育性相关候选基因,对YS3038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并对获得的关键基因进行了大麦条状花叶病毒诱导基因沉默(BSMV-VIGS)验证;为了进一步了解筛选到的育性相关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对YS3038的非编码RNA进行了鉴定和调控关系分析,并对育性转换调控机制进行了预测。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育条件下YS3038的雌蕊发育完全正常,开花时花药细长并且不开裂(有花粉型),导致不能自交结实。减数分裂前期花药内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出现了缺陷,发育到二核期时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呈线性。花药绒毡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期发生了提前降解,而此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绒毡层小体和造油体。小孢子在单核晚期时发生质壁分离,发育到二核期时填充物质较少、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浅,且小孢子液泡化严重、不规则,这表明二核期的小孢子发育明显异常。育性转换实验发现YS3038小孢子发育受阻于单核晚期到二核期。2.利用极端个体DNA混池和小麦660K芯片,将不育基因定位于小麦1B和6B染色体上。定位于1B染色体上的两个区间的物理位置分别为81 Mb-91 Mb和363Mb-389 Mb,定位于6B染色体上的一个区间的物理位置为480 Mb-520 Mb。1B染色体的两个定位区间共包含283个基因。构建1B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定位到一个主效QTL,记作Tae TCMS1,遗传距离为7.23 c M,可解释27.3190%的表型变异,此QTL的位置与1B染色体上的81 Mb-91 Mb区间基本一致,此区间包含31个候选基因。3.不同生育时期由不同基因表达来参与YS3038的花药发育过程。不同育性条件下,二核期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1B染色体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中,4个基因在二核期差异表达,其中两个被注释到脂质转运和代谢通路及信号转导通路上。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得到的两个模块分别与花药发育和育性转换高度相关。其中育性转换相关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16个多与能量代谢相关的KEGG通路中。候选基因BSMV-VIGS沉默分析发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Tae RPK)和脂肪酸酰基辅酶A还原酶5(Tae Far5)基因沉默后的植株结实率明显降低,且沉默植株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说明Tae RPK和Tae Far5基因很可能参与了YS3038的雄性育性转换过程。4.随着小孢子的发育,不育条件下上调lnc RNA和circ RNA的比例随之增大,差异表达的mi RNA数量也随之增加。在二核期,与差异表达mi RNA具有相反表达模式的靶基因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富集于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泛醌与其它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二核期共有184个差异表达的RNA存在调控关系。5.鉴定到两个mi RNA与前期筛选获得的两个关键基因密切相关,在二核期时unconservative_chr3B_part2_17629和unconservative_chr5B_part2_30016分别与Tae RPK和Tae Far5存在负调控关系。因此预测了YS3038的育性转换机制:unconservative_chr3B_part2_17629和unconservative_chr5B_part2_30016分别抑制Tae RPK和Tae Far5的表达,当mi RNA表达受阻时,m RNA顺利表达,保证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通路、脂质转运与代谢通路、信号转导通路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小孢子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从而保证小孢子正常发育,反之,mi RNA的大量表达则会抑制m RNA表达,进而影响花药发育和温敏育性。

王永琦[4](2020)在《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西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十分稳定。本研究以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为材料,对其花药败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通过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花蕾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代谢、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RNA-Seq技术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初步预测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为探究西瓜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西瓜不育和可育花药的发育过程,发现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引起小孢子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未进行细胞质分裂,不能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最终引发雄性不育。2.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氧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单—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时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也一直高于可育雄花蕾。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可育雄花蕾的变化趋势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活性氧含量升高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3.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在各发育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可育雄花蕾。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可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显着高于不育雄花蕾。表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西瓜植株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在不育株系中不论是叶片还是花蕾,其IAA、ZR和BR含量都表现缺乏,而ABA和JA含量却高于可育株;同时,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表明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及各激素间比例的失衡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5.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3.27Gb的高质量数据。有25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93个为上调表达,1914个为下调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443个基因获得注释。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生物调节、生殖生育、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4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95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该研究结果为阐明西瓜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基因鉴定提供了参考。6.通过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方法,选取不育与可育雄花蕾分别构建混池,利用ED算法和关联分析,初步将不育基因定位在Chr5和Chr9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内,总长度10.71Mb,差异表达的基因112个,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92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候选区域内的14个基因映射到19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二萜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在COG分析中,有36个基因映射到16个功能类别中,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西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刘烨[5](2020)在《基于转录组学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耐贮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曾明[6](2020)在《胡杨异形叶性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形叶性是植物基于表型可塑性在同一植株产生不同形态叶片的现象,是植物对环境适应及资源最优化利用的一种生存策略。胡杨是一种典型的木本异形叶植物,它是中亚和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唯一的天然乔木树种和重要的建群树种,在抵御风沙、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年胡杨具有披针形叶、卵圆形叶、锯齿卵圆形叶等多种形态叶片,对不利环境条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因而是研究树木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模式树种。目前,对胡杨异形叶特性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的解析,有关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展胡杨异形叶分子生物学的比较研究,能够从一定层面揭示胡杨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对胡杨林的保护和更新复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等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卵圆形叶及锯齿卵圆形叶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蛋白表达特征、编码基因及非编码RNA(lncRNA,circRNA,miRNA)的表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分析,并对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中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PePIP2;5进行功能研究。旨在揭示胡杨异形叶性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为异形叶植物尤其是木本异形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胡杨三种典型异形叶生理生化特性与异质环境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层上部叶片的光照条件优于冠层下部的叶片,处于冠层下部的披针形叶表现出耐荫性,具有较小的比叶重、暗呼吸速率及光饱和点,使其在弱光环境中更有效地捕获光能,降低碳损耗,提高光合产物积累。而处于冠层上部的锯齿卵圆形叶和卵圆形叶表现出对强光的适应性,具有较大的比叶重、光饱和点及最大光合速率。值得注意的是,锯齿卵圆形叶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和较好的抗逆性:该形态叶气孔下陷、气孔尺寸小密度大、具有表皮毛结构,能够有效调节蒸腾失水。此外,锯齿卵圆形叶中类黄酮、总酚、类胡萝卜素、木质素含量较高,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耐受性较好。(2)分析了三种典型异形叶的蛋白表达特征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由此构建了胡杨异形叶差异表达蛋白互作网络,提出了胡杨异形叶环境适应的代谢调控网络。结果表明,光系统I反应中心亚基V家族蛋白和光系统II放氧复合体蛋白等在内的光合光反应相关蛋白质在卵圆形叶与锯齿卵圆形叶中表达量较高,冠层上部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与植物碳代谢和氮代谢等基础代谢相关蛋白质如丙酮酸激酶与谷氨酸脱羧酶等在卵圆形叶中的表达量较高,表明卵圆形叶片具有较高的基础代谢能力。与植物逆境响应相关的蛋白,如过氧化物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蛋白在锯齿卵圆形叶中表达量较高,有利于锯齿卵圆形叶对强光、高温、干旱等不利环境的响应。(3)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异形叶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lncRNA,circRNA,miRNA)。在披针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中鉴定586个差异基因,包括WRKY、NAC、COL、C2H2等17类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及生物碱、木质素等次生代谢过程。参与胡杨逆境响应及次生代谢的b HLH转录因子、NAC转录因子及调控叶片形状的TCP转录因子在锯齿卵圆形叶中上调,能够使锯齿卵圆形叶具有较好抗逆性并导致胡杨不同形态叶片的产生。鉴定了1725个胡杨异形叶lncRNA,其中54个lncRNA在披针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中差异表达,并参与调控光适应、蛋白修复、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相关的靶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植株高效利用环境资源、响应不利环境条件。通过系统分析,构建了环境适应相关的差异lncRNA-差异靶基因互作网络,提出了胡杨异形叶对异质光环境的响应规律,位于冠层上部的锯齿卵圆形叶通过调控表皮蜡合成及依赖叶黄素循环的光保护机制避免强光损伤及抑制;位于冠层下部的披针形叶通过上调表达光合天线蛋白,增强在弱光环境下的光捕获能力。在胡杨异形叶中鉴定了1702个circRNA,76个在披针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中差异表达。差异circRNA主要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植物防御反应、乙醛酸盐和二羧酸根阴离子代谢和氮代谢等过程。构建了胡杨两种异形叶circRNA-miRNA靶向关系网络,其中59个circRNA能与72个miRNA结合,参与编码基因转录后调控。在异形叶中鉴定了517个已知miRNA及127个新预测miRNA,22个在披针形叶和锯齿卵圆形叶中差异表达。差异表达miRNA主要参与细胞对盐胁迫的响应、RNA降解、磷酸肌醇代谢、角质、软木脂和蜡的生物合成、碱基切除修复等与植物抗逆相关的代谢途径,能够调控在胡杨抗旱及耐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转录因子Y、F-box蛋白、b HLH转录因子、NAC转录因子及阳离子质子反向运输载体等的表达,使锯齿卵圆形叶对不利环境条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异形叶竞争性内源RNA(ce RNA)调控网络进行预测,获得由差异表达的5个circRNA、9个lncRNA、17个miRNA、93个m RNA构成了胡杨异形叶ce RNA调控网络。分析鉴定了包括水通道蛋白PePIP2;5等在内的4个ce RNA调控组符合ce RNA表达调控特征。建立了胡杨两种异形叶的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4)克隆到胡杨PePIP2;5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PIP2;5在胡杨不同组织及不同形态叶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锯齿卵圆形叶中高表达,有利于该形态叶片更好地应对高光、高温、水分亏缺等不利环境条件。利用叶盘法将构建的PePIP2;5过表达载体转化野生型84K杨树,获得PePIP2;5过表达的84K转基因植株并进行功能研究。异源转化证明PePIP2;5能够增强植株抗干旱胁迫的能力,使植株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维持较好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有利于植株保水及对抗氧化胁迫,使植株在胁迫条件下能保持一定的光合效率,提升植株在胁迫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进一步证明了锯齿卵圆形叶上调表达的PePIP2;5能够增强其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缓解其在水分亏缺的环境条件下所受生理抑制,维持一定的光合生产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胡杨异形叶性是一种植物响应异质环境的机制,是以提高植株自身生存能力和生产效率为目的的适应策略。本研究结果为理解胡杨及其它异形叶植物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付沛[7](2020)在《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花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遇高温热害导致水稻的花药开裂、花粉萌发和受精等进程受阻从而影响水稻的自花授粉受精,最终形成未受精粒(空壳粒)而减产甚至绝收。我国双季早稻和中稻生产过程中,开花期常遭遇高温热害而造成产量损失,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因此,筛选开花期耐热水稻种质、研究水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分子机理,对加快选育开花期耐热的水稻新品种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31份水稻种质的开花期耐热性,经筛选与鉴定最终得到3份开花期耐热水稻种质和3份开花期热敏感水稻种质;观察并比较了这6份水稻种质在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差异,分析了开花期耐热性(热胁迫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分析了这6份水稻种质在高温和适温条件下与氧化作用和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31份水稻种质经过田间自然高温处理和开花日期记录后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从中筛选出99份处理组开花期遭遇高温而对照组避开高温的水稻种质;其中45份水稻种质的有效穗数无显着性差异,以热胁迫指数作为耐热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3份最耐热的水稻种质(热胁迫指数为0.02、0.04、0.06)和3份最热敏感的水稻种质(热胁迫指数为0.44、0.50、0.69)。(2)对3份热敏感和3份耐热水稻材料开花后的花药进行形态观察与鉴定,观察花药开裂情况并统计花药开裂的比例、花粉育性和花粉粒直径。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水稻材料花药开裂正常,能保持较高的K值,散粉后花药呈干瘪状且颜色较白,花粉着色率相较于适温对照组无显着改变;而热敏感水稻材料在高温胁迫下花药开裂程度显着降低,多数为部分开裂,未开裂的花药呈充实饱满状,内在有较多花粉且颖花整体颜色偏黄,花粉着色率相较于适温对照组显着降低;花粉粒直径测定结果表明,短期高温胁迫对热敏感水稻材料与耐热水稻材料花粉粒直径无显着影响。(3)对3份热敏感和3份耐热水稻材料花药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发现,高温处理条件下热敏感水稻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着低于耐热水稻材料,热胁迫指数与CAT活性、SOD活性以及POD活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39、-0.9514和-0.9105。水稻应答开花期高温过程中,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而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 JA)、茉莉酸-异亮氨酸(JAIle)和二氢茉莉酸(DJA)四种内源激素含量在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无显着性差异。(4)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水稻花药中的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 SOD8、过氧化物酶基因PODA2的表达水稻显着高于热敏感水稻花药中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而适温对照条件下两组间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高温条件下,ABA合成相关基因ALDH在热敏感水稻材料中表达量下调而在耐热水稻材料中上调表达,JA合成基因Os OPR8、JA-Ile合成相关基因Os JAR1和Me JA合成相关基因JMT在热敏感与耐热水稻材料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抑制热敏感水稻的花药开裂而对耐热水稻的花药开裂无明显影响;抗氧化酶CAT、SOD和POD活性以及内源ABA含量在热敏感和耐热水稻种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且SOD和POD活性与热胁迫系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与氧化作用相关的基因CAT1、基因Os SOD8、基因PODA2的表达模式存在显着差异。花药开裂可作为形态指标,CAT、SOD和POD活性可以作为生理指标,基因CAT1、Os SOD8、PODA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分子指标,来评价水稻开花期的耐热性。

江婷[8](2020)在《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D)是以特异性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或大量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其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氏舞蹈病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等。天麻素是兰科草本植物天麻的干燥根块提取,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谷氨酸过量产生的氧化性毒性与铁死亡机制相似,这种氧化性毒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联,也是神经细胞发生死亡的重要机理之一。铁死亡是近几年来新认识的一种调节细胞死亡的形式,其与典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如:凋亡、自噬、坏死、焦亡)不同,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堆积为特征。铁死亡在发生、发展进程中活性氧(ROS)的异常增多造成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的平衡失调。本课题拟建立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模型,进一步研究天麻素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铁死亡发生的相关机制,为治疗神经退行疾病在临床上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内在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筛选谷氨酸和天麻素作用于HT-22细胞的不同时间和浓度,确定天麻素和谷氨酸的最佳处理时间和浓度;酶标法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HT-22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如Z-VAD-fmk(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坏死抑制剂)、3-Methyladenine(自噬抑制剂)、Ferrostatin-1(铁死亡抑制剂)和DFO(铁离子螯合剂),来观察天麻素预保护细胞后对谷氨酸神经损伤模型HT-22细胞中活力的影响;WST-1法检测HT-22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HT-22细胞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紫外比色法检测HT-22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Nrf2的核转位;ICP-MS法检测细胞中Fe2+的含量变化;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后相关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HO-1、GPX4、Ferroportin 1、ACSL4、Ptgs2、Lamin B1、β-actin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沉默后Nrf2蛋白的表达;RT-qPCR法检测Nrf2、HO-1、GPX4 m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1.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1)MTT法实验结果显示,5 mM谷氨酸对HT-22细胞处理24 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接近50%;而1-25μM天麻素预处理后可浓度依赖性的升高谷氨酸对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2)微量酶标仪法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 m M谷氨酸作用于HT-22细胞LDH漏出率显着增加(P<0.01);而天麻素预保护HT-22细胞后LDH漏出率比谷氨酸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 m M谷氨酸模型组,HT-22细胞线粒体脊梁密度增厚、变小;而天麻素预先保护HT-22细胞后,细胞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形态;(4)选用Fer-1(铁死亡抑制剂)、3-MA(自噬抑制剂)、Nec-1(坏死抑制剂)、Z-VAD-fmk(凋亡抑制剂)和DFO(铁螯合剂)5种抑制剂,MTT法实验结果提示1-25μM天麻素预处理HT-22细胞后作用于5 m M谷氨酸,Fer-1、DFO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降低谷氨酸对细胞的抑制率(P<0.01),而Z-VAD-fmk(凋亡抑制剂)、3-MA(自噬抑制剂)和Nec-1(坏死抑制剂)产生作用不明显(P>0.05);(5)C11-BODIPY和H2DCF-DA实验表明,5 mM谷氨酸模型组与天麻素给药组相比,天麻素给药组可抑制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内脂质ROS和胞质ROS的升高(P<0.01);(6)JC-1荧光染色发现谷氨酸诱导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与谷氨酸组相比,天麻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7)ICP-MS法检测结果显示,与谷氨酸组相比,天麻素给药组可抑制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铁离子含量的增加(P<0.01);2.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抑制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作用(1)免疫荧光法观察Nrf2核转位,实验结果表示天麻素可以促进Nrf2入核;(2)Western blot法结果表示,天麻素随时间和浓度依赖应上调细胞核内Nrf2蛋白的表达;(3)MTT法结果显示,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后,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被抑制;(4)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天麻素作用于HT-22细胞中Nrf2、HO-1、GPX4、Ferroportin 1蛋白表达量,比谷氨酸模型组表达量高(P<0.01);而天麻素作用于HT-22细胞中ACSL4、Ptgs2蛋白表达量,比谷氨酸模型组表达量低(P<0.01);(5)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显示,与谷氨酸模型组相比,天麻素给药组中GPX4m RNA表达上升(P<0.01),而Ptgs2 m RNA表达却降低(P<0.01),有显着性差异;(6)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天麻素药物组作用于HT-22细胞中si Nrf2蛋白表达被抑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素可以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铁死亡发生,发挥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保护作用。

巴青松[9](2014)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杂交小麦比纯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地适应逆境能力,杂交小麦一直被众多育种家所关注。化杀剂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是目前杂交小麦生产利用的重要不育系统之一。尤其是,化杀剂诱导的雄性不育具有快速和灵活的特点,并且,杂交种子生产不需要育性恢复系。此外,利用化杀剂的来组配小麦强优势组合,几乎可以使用任何纯系为母本。因此,采用生理型雄性不育是克服现有小麦产量增长瓶颈的最好途径之一。SQ-1是一种新型小麦化杀剂,对不同品种具有广谱性的特点;田间药理试验证明SQ-1小麦对雌蕊没有任何副作用,又能能够诱导小麦完全雄性不育。因此,SQ-1已广泛用于杂交小麦的大规模生产制种。但是,有关生理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目前仍不清楚。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理型雄性不育途径来扩大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更有效地提高化杀剂的效能,根据化杀剂诱导不育属于当代表现的特点,本文首先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研究了小麦不同发育时期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首先筛选出了一些可能的不育相关甲基化模式的差异基因;其次分析了产生活性氧NADPH oxidase (NOX)基因甲基化变异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化杀剂对花药绒毡层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SM中,在其花粉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和全甲基化条带分别为1346、373和298,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7.7%和22.1%。在可育系1376的三个时期中,扩增出总片段数、总甲基化的位点数(包括全甲基化和只有一条链甲基化的半甲基化)和全甲基化条带(即双链甲基化)分别为1342、357和291,其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6.6%和21.7%。总之,SQ-1处理的小麦花药基因组DNA甲基化条带1344,变异条带为46,变异率为3.42%,其中,去甲基化率和重新甲基化率分别为1.12%和2.31%。这表明,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变异以重新甲基化为主。2.化杀剂SQ-1处理构建的生理型不育系和其可育系之间有46条出现了差异,差异的片段被选择、分离和测序。BLASTX同源分析结果表明,有9条片段在GenBank中没有注释。一些片段编码一系列蛋白与已知具有功能特征的基因同源,涉及到代谢酶、F-box蛋白、富含亮氨酸类蛋白,激素调节、bHLH蛋白、逆转录因子等。尤其是在1376-CIMS花药中,15.4%的逆转录因子序列片段发生了甲基化的改变。3. NOX基因是活性氧产生的根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下降,引起活性氧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同时,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CIMS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却显着低于其可育系1376。因此,生理型雄性不育系1376花药中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和其基因表达水平太低而不能有效地清除过量的活性氧,进而引起活性氧O.–2和H2O2在花药中的积累,造成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NOX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改变,造成花药活性氧代谢严重失衡,引起严重膜脂过氧化,是导致大量花粉细胞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4.超长链脂肪酸(VLCFAs)代谢在花药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trans-2,3-enoyl-CoAreductase, ECR)是催化超长链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酰-CoA延长酶之一,根据已报道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ECR基因,采用电子克隆获得序列并设计引物,从小麦中克隆ECR的开放阅读框cDNA序列,命名为TaECR,将该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C222053。序列分析表明,TaECR基因编码310个氨基酸,具有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的经典结构域。表达分析表明,TaECR基因在小麦花药、颖片、叶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5、活性氧被认为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过高的活性氧不能适时地被消除,这可能是异常的细胞凋亡信号。绒毡层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和花药不同发育期DNA ladder对比试验也证明生理型雄性不育系绒毡层提前降解,进而引起花药脂肪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脂肪酸合成、运输和转化受阻,致使花药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减少,引起花药壁和花粉壁畸形,引起雄性不育。

李文[10](2012)在《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两种油菜化学杂交剂(英文简称CHA)对五个不同油菜品种的杀雄效果的基因型差异,目的在于探讨品种对CHA的敏感性和CHA对品种的广谱性、生理机制的作用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对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油菜植株长势和花器形态观测结果表明两种CHA对油菜生长发育都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且SX-1对各品种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要大于化杀灵,中双9号植株长势受抑制程度最小。2.油菜植株育性调查结果表明,两种CHA诱导后的平均雄性不育率都在90%以上,SX-1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率和不育天数持续时间均高于化杀灵诱导,但是SX-1诱导后的异交结实率低于化杀灵诱导。其中以沪油15号,中双9号,湘油11号的杀雄不育率较高,其不育持续时间也长于湘油15号和HM4。而且SX-1对不同作物的杀雄不育率和不育天数变异程度比化杀灵小。3.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ALS活性测定显示其活性在初花期已经下降,至盛花期时下降到最低,而后到盛花期恢复接近对照值,其中花蕾的ALS活性下降比例大于叶片。结果表明ALS活性在花蕾中受到了较强的抑制,在盛花期时所受抑制程度最大。其中中双9号,沪油15号,湘油11号活性抑制程度大于湘油15号和HM4,中双9号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油菜叶片中苯磺隆添加水平为0.05μg/mL,0.5gg/mL,5gg/mL时,回收率在76.25%~94.59%,变异系数为1.30%~4.77%,最低检出限为0.005μg/mL下,并未检出SX-1在油菜植株和土壤中残留。

二、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1.1.3 其他假说
    1.2 杂种优势预测
        1.2.1 配合力法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1.2.3 其他预测方法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2.3 讨论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4.1.5 GPS关联分析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4.1.8 候选基因预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4.3 讨论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5.1.5 GPS关联分析
        5.1.6 SNP-index分析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5.3 讨论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6.1.3 转录组分析
        6.1.4 差异表达分析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6.3 讨论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致谢
作者简历

(2)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油茶概述
        1.1.2 课题的提出
    1.2 油茶引种适生性评价研究
    1.3 油茶开花生物学对环境的响应
        1.3.1 油茶开花生物学研究
        1.3.2 油茶花期对环境的响应
        1.3.3 油茶花期及花期环境对产量的影响
    1.4 植物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芽休眠类型
        1.4.2 植物芽休眠的机制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开花生物学的调控
        1.5.1 油茶花器官激素含量研究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芽生长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0个油茶品种的适生性评价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花期观测
        2.2.2 耐寒(旱)性评价
        2.2.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2.4 叶片生长势指标
        2.2.5 花粉指标
        2.2.6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品种花期
        2.3.2 耐寒、耐旱性评价
        2.3.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3.4 叶片生长势指标
        2.3.5 花粉指标
        2.3.6 多指标相关性分析
        2.3.7 油茶品种适生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2.3.8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3.9 油茶花芽分化后期适应性生长机制研究试验材料筛选
    2.4 结论与讨论
        2.4.1 油茶花期
        2.4.2 油茶耐寒性评价
        2.4.3 油茶耐旱性评价
        2.4.4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4.5 叶片生长势指标
        2.4.6 花粉指标
        2.4.7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4.8 品种推广建议
    2.5 小结
第三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形态及生理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采样方法
        3.2.2 指标检测方法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芽形态指标
        3.3.2 花芽生理指标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花芽形态指标
        3.4.2 花芽生理指标
    3.5 小结
第四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转录组学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RNA(Ribonucleic acid)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4.2.2 转录组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油茶花芽的reads质量
        4.3.2 油茶花芽转录组组装与拼接
        4.3.3 油茶花芽基因功能注释
        4.3.4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时期划分
        4.3.5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研究
        4.3.6 qRT-PCR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
        4.4.2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调控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技术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处理及采样日期
        5.2.2 处理方法
        5.2.3 调查指标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花期及成花质量
        5.3.2 生理指标
        5.3.3 基因表达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花期及成花质量
        5.4.2 生理指标
        5.4.3 基因表达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6.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1.1.1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1.1.2 细胞质雄性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1.1.3 生理型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克隆
        1.1.4 利用极端个体+混池定位基因
        1.1.5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1.2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
        1.2.1 花药结构和生理过程与雄性不育
        1.2.2 基因表达差异与雄性不育
        1.2.3 非编码RNA与雄性不育
        1.2.4 DNA甲基化与雄性不育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3.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败育的细胞学特征及育性转换时期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YS3038不育系外部形态观察
        2.2.2 YS3038 不育系小孢子DAPI染色观察
        2.2.3 YS3038不育系花药扫描电镜观察
        2.2.4 YS3038不育系花药亚显微结构观察
        2.2.5 YS3038不育系花药超显微结构观察
        2.2.6 YS3038不育系育性转换时期确定
    2.3 小结
第三章 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YS3038/许科129F2表型鉴定
        3.2.2 小麦660K芯片SNP位点分布统计
        3.2.3 利用小麦660K芯片定位YS3038温敏不育基因
        3.2.4 YS3038不育基因的定位区间确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YS3038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和基因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YS3038 不育系m RNA分析
        4.2.2 YS3038不育系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2.3 YS3038 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的q PCR分析
        4.2.4 1B染色体YS3038不育基因定位区间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2.5 能量代谢通路基因对YS3038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机制
        4.2.6 重要通路基因的BSMV-VIGS沉默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非编码RNA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的调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YS3038 不育系lnc RNA分析
        5.2.2 YS3038 不育系circ RNA分析
        5.2.3 YS3038 不育系miRNA分析
        5.2.4 YS3038 育性转换ce RNA调控网络分析
        5.2.5 非编码RNA对YS3038育性转换的调控模式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b HLH转录因子与YS3038 雄性育性的相关性
    6.2 乌氏体发育异常与YS3038雄性不育的关系
    6.3 淀粉和蔗糖代谢对YS3038雄性育性的影响
    6.4 三羧酸循环与YS3038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6.5 氧化磷酸化和ATP含量与YS3038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6.6 铁青色模块基因对YS3038雄性不育的影响
    6.7 定位区域的差异表达基因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6.8 miRNA或 miRNA家族在小麦雄性不育及育性转换中的作用
    6.9 非编码RNA对YS3038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调控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历

(4)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起源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1.1.4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形成机制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2.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1.2.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1.2.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
        1.2.4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1.3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3.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
        1.3.2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1.4.2 RNA-seq技术测序流程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1.5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1.5.1 西瓜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研究
        1.5.2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的形态特征
        2.2.2 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2.2.3 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取样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花蕾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2.2 花蕾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3.2.3 花蕾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3.3 讨论与结论
        3.3.1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3.3.2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3.3.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含量的关系
第四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取样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2.2 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
        4.3.2 雄性不育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第五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取样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5.2.2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5.2.3 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5.3 讨论与结论
        5.3.1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5.3.2 雄性不育与激素比值的关系
第六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蕾转录组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取样
        6.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6.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6.1.5 qRT-PCR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6.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6.2.3 植物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6.2.4 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6.2.5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6.3 讨论
        6.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花药发育相关的DEGs
        6.3.2 内源激素相关的DEGs
        6.3.3 转录因子相关的DEGs
    6.4 结论
第七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区段的预测与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取样
        7.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7.1.4 SNP标记检测
        7.1.5 关联分析
        7.1.6 候选区域基因的功能注释
    7.2 结果与分析
        7.2.1 SNP检测
        7.2.2 BSR关联分析
        7.2.3 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7.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6)胡杨异形叶性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的异形叶性
        1.1.1 异形叶的定义
        1.1.2 植物异形叶适应环境的机制
        1.1.3 胡杨的异形叶性
    1.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方法
        1.2.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1.3 非编码RNA对植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3.1 lncRNA的特征及其调控作用
        1.3.2 microRNA的特征及其调控作用
        1.3.3 CircRNA的特征及其调控作用
        1.3.4 竞争性内源RNA调控机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1.4 水通道蛋白与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1.4.1 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及结构
        1.4.2 水通道蛋白的功能与对环境的响应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 胡杨异形叶结构及生理特性与环境适应性
    2.1 植物材料
    2.2 方法
        2.2.1 叶片比叶重的测量
        2.2.2 光响应曲线、叶片光强及叶温的测量
        2.2.3 叶片表皮结构的观察
        2.2.4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2.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2.2.6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2.7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叶片形态和比叶重的差异
        2.3.2 叶片所受光强差异及光响应曲线
        2.3.3 叶片气孔及表皮特征
        2.3.4 类黄酮、总酚、类胡萝卜素、木质素等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
    2.4 讨论与小结
3 异形叶差异表达蛋白与胡杨环境适应性
    3.1 植物材料
    3.2 方法
        3.2.1 叶片蛋白质提取和裂解
        3.2.2 蛋白质定量检测
        3.2.3 蛋白质酶解及肽段标记
        3.2.4 LC-MS/MS质谱鉴定
        3.2.5 质谱数据分析
        3.2.6 差异蛋白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2.7 差异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3.2.8 异形叶环境适应相关蛋白的转录水平验证
    3.3 结果
        3.3.1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统计
        3.3.2 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3 差异蛋白互作关系
        3.3.4 q RT-PCR对 i TRAQ数据中环境适应相关蛋白的验证
    3.4 讨论
        3.4.1 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
        3.4.2 与基础代谢相关的蛋白
        3.4.3 与逆境响应相关的蛋白
    3.5 小结
4 异形叶转录组及非编码RNA对胡杨环境适应性的调控作用
    4.1 植物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2 方法
        4.2.1 转录组测序及基因功能分析
        4.2.2 lncRNA测序、鉴定与功能分析
        4.2.3 circRNA测序、鉴定与功能分析
        4.2.4 miRNA测序、鉴定与功能分析
        4.2.5 ceRNA调控网络分析
    4.3 结果
        4.3.1 两种异形叶基因表达及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4.3.2 两种异形叶lncRNA表达及差异lncRNA功能分析
        4.3.3 两种异形叶circRNA表达及差异circRNA功能分析
        4.3.4 两种异形叶mi RNA表达及差异mi RNA功能分析
        4.3.5 两种异形叶中ceRNA调控网络及功能分析
    4.4 小结
5 胡杨异形叶PePIP2;5的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
    5.1 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菌株及质粒
    5.2 方法
        5.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5.2.3 总RNA的提取
        5.2.4 cDNA的合成
        5.2.5 目的片段的扩增和凝胶检测
        5.2.6 胡杨PePIP2;5基因扩增
        5.2.7 扩增目的片段的胶回收及纯化
        5.2.8 T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5.2.9 阳性克隆验证和质粒提取及酶切
        5.2.10 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
        5.2.11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5.2.1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植株阳性检测
        5.2.13 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表型和生理检测
    5.3 结果
        5.3.1 胡杨PePIP2;5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3.2 PePIP2;5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5.3.3 Pe PIP2;5 基因的84K杨遗传转化
        5.3.4 转基因84K杨的分子检测
        5.3.5 转PePIP2;5基因植株的抗逆性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1.1.1 高温热害对水稻孕穗的影响
        1.1.2 高温热害对水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1.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灌浆的影响
    1.2 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
        1.2.1 鉴定方法
        1.2.2 评价指标
    1.3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1.3.1 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3.2 QTL定位及耐热相关基因的克隆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2.1.3 水稻冠层气温测定,取样与考种
        2.1.4 耐热性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稻种质开花期温度数据分析
        2.2.2 水稻种质开花期耐热性筛选与鉴定
    2.3 小结与讨论
        2.3.1 水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评价
        2.3.2 不同水稻种质开花期耐热性差异的分析
第三章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3.1.3 高温处理,取样与考种
        3.1.4 花药开裂观察与测定
        3.1.5 花粉育性与花粉粒直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材料开花期温度数据分析
        3.2.2 耐热和热敏感水稻种质农艺性状考查
        3.2.3 开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开裂的影响
        3.2.4 开花期高温对花粉育性及花粉粒直径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3.3.1 花药开裂的调控机制及其与水稻耐热性的关系
        3.3.2 高温胁迫影响花粉内部淀粉含量及花粉育性
        3.3.3 短期高温胁迫对花粉粒的膨大无明显影响
第四章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4.1.3 高温处理与取样
        4.1.4 高温胁迫后花药SOD、POD、CAT酶活性的测定
        4.1.4.1 酶液的提取
        4.1.4.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4.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4.1.4.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1.5 内源激素ABA与茉莉酸类激素(JAs)含量的测定
        4.1.5.1 代谢物的提取
        4.1.5.2 标准溶液的配制
        4.1.5.3 上机检测
        4.1.5.4 校准曲线
        4.1.5.5 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评估
        4.1.6 相关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开花期高温对花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2 开花期高温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2.3 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CAT、SOD和 POD活性可作为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4.3.2 内源激素响应高温胁迫的特征及其与耐热性的关系
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水稻抗氧化酶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5.1.3 高温处理与取样
        5.1.4 半定量RT-PCR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
        5.1.4.1 抗氧化酶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确定
        5.1.4.2 RNA提取
        5.1.4.3 电泳检测RNA完整性
        5.1.4.3 反转录反应
        5.1.4.4 半定量RT-PCR引物设计
        5.1.4.5 半定量RT-PCR循环数的确定
        5.1.4.6 半定量RT-PCR反应
        5.1.4.7 半定量RT-PCR条带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5.2.2 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5.3.1 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5.3.2 水稻耐热性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关系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6.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一:2018 年供试水稻材料筛选
致谢

(8)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试剂配制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
        2.2 细胞培养和传代
        2.3 细胞冻存
        2.4 细胞计数
        2.5 实验分组及药物处理
        2.6 天麻素和谷氨酸药液的配制
        2.7 谷氨酸对 HT-22 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试验(MTT 法)
        2.8 倒置显微镜观察HT-22细胞形态的影响
        2.9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LDH漏出率影响
        2.10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谷氨酸造模浓度的筛选(MTT法)
        3.2 天麻素对谷氨酸损伤 HT-22 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3.2.1 不同浓度天麻素对HT-22细胞的影响
        3.2.2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损伤存活率的影响
        3.3 观察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3.4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 HT-22 细胞 LDH 漏出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存活率的影响
        4.2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 HT-22 细胞 LDH 漏出率的影响
    5 小结
第二部分 天麻素抑制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铁死亡的研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和细胞计数
        2.2 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损伤的影响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形态变化
        2.4 ICP-MS法检测细胞中铁离子含量
        2.5 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2.5.1 细胞胞质、脂质中活性氧(ROS)水平检测
        2.5.2 WST-1 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2.5.3 丙二醛(MDA)含量检测
        2.5.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检测
        2.5.5 总谷胱甘肽(GSH)含量检测
        2.6 Western Blot实验
        2.6.1 细胞蛋白样品的提取
        2.6.2 蛋白含量的测定
        2.6.3 SDS-PAGE 凝胶电泳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对谷氨酸作用HT-22细胞的影响
        3.2 透射电镜观察 HT-22 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变化
        3.3 ICP-MS法检测细胞中铁离子含量
        3.4 Western Blot 法检测 FPN 1 和 ACSL4 蛋白水平
        3.5 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3.5.1 胞质与脂质活性氧(ROS)的检测
        3.5.2 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检测
        3.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天麻素基于 Nrf2 / HO-1 信号通路对谷氨酸诱导 HT-22细胞铁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细胞株
        1.2 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传代、培养和冻存
        2.2 实验分组及药物处理
        2.3 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
        2.4 免疫荧光染色
        2.5 细胞核蛋白的提取
        2.6 RT-qPCR实验
        2.6.1 细胞RNA样品的制备
        2.6.2 cDNA的合成
        2.6.3 目的基因的扩增
        2.6.4 RT-qPCR的分析方法
        2.7 Nrf2 siRNA实验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实验结果检测
        3.2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中 Nrf2 蛋白的影响
        3.2.1 天麻素对 HT-22 细胞中 Nrf2 蛋白中核转位的影响
        3.2.2 免疫荧光法检测天麻素对 HT-22 细胞中 Nrf2 蛋白中核转位的影响
        3.2.3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中 Nrf2 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天麻素对 HT-22 细胞中 HO-1 蛋白表达影响
        3.4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中 Ptgs2、GPX4、HO-1 蛋白表达影响
        3.5 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中 Ptgs2、GPX4 mRNA 水平表达影响
        3.6 Nrf2 siRNA 实验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 HT-22 细胞铁死亡中 Nrf2 /HO-1 信号通路影响
    4 讨论
        4.1 Nrf2/HO-1通路与铁死亡
    5 小结
总结
实验路线图
参考文献
综述:脂质过氧化物抑制剂中铁死亡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
    1.2 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1.2.1 基于核质互作型小麦雄性不育的“三系法”
        1.2.2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统
        1.2.3 化杀剂技术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系统
    1.3 小麦化杀剂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
        1.3.1 显微结构研究
        1.3.2 生理生化代谢研究
        1.3.3 化学杀雄不育相关基因的分析
    1.4 DNA 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4.1 甲基化酶种类和功能
        1.4.2 DNA 甲基化方式
        1.4.3 植物 DNA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1.4.4 植物 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
    1.5 本试验选题目的和意义
    试验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图谱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1.3 小麦花药 DNA 提取和纯化
        2.1.4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试验
        2.1.5 选增性扩增产物的 MSAP 电泳分析
        2.1.6 MSAP 差异表达条带回收、二次扩增和纯化
        2.1.7 目标基因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效果
        2.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基因组 DNA 甲基化程度的影响
        2.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模式的影响
        2.2.4 SQ-1 诱导小麦花药 MSAP 多态性片段的序列分析
    2.3 讨论
        2.3.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的影响
        2.3.2 化杀剂 SQ-1 影响的甲基化差异基因
第三章 生理型雄性不育 DNA 甲基化对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3.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3.1.3 活性氧含量测定和组织染色
        3.1.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1.5 抗氧化酶活力测定
        3.1.6 小麦花药总 DNA 的提取和纯化
        3.1.7 小麦花药总 RNA 的提取、纯化和反转录
        3.1.8 小麦活性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1.9 小麦花药 DNA 甲基化处理
        3.1.10 目的序列的确定及引物设计
        3.1.11 目的序列甲基化 PCR 扩增
        3.1.12 目的序列连接转化和测序
        3.1.13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2.2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活性氧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2.4 化杀剂 SQ-1 对小麦花药 NOX 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
        3.2.5 活性氧合成抑制剂对小麦生理型不育系育性调控
    3.3 讨论
        3.3.1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平衡
        3.3.2 植物细胞中的活性氧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3.3.3 生理型不育活性氧的 DNA 甲基化调控
        3.3.4 植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多重功能
第四章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脂质代谢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和处理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4.1.3 不同处理花粉粒的细胞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4.1.4 不同时期花药组织切片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4.1.5 花药 RNA 提取、纯化和 cDNA 反转录以及 DNA 提取
        4.1.6 花药不同发育时期 DNA ladder 试验
        4.1.7 花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测定
        4.1.8 花药脂质代谢 TaECR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4.1.9 花药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SQ-1 对花药发育的干扰作用
        4.2.2 SQ-1 对花药脂肪族化合物组成的调节
        4.2.3 小麦 TaECR 基因的序列分析
        4.2.4 SQ-1 对花药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4.3 讨论
        4.3.1 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凋亡
        4.3.2 化杀剂 SQ-1 处理对花药脂肪族代谢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0)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绪论
        1.1 化学杂交剂研究进展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2 化学杂交剂作用机理
        1.2.1 基因表达
        1.2.2 内源激素
        1.2.3 花粉发育
        1.2.4 膜脂过氧化物
        1.3 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优点
        1.3.1 杂交亲本选择范围广
        1.3.2 生产应用周期短
        1.3.3 辅助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或者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及光温敏核不育两系制种
        1.3.4 可利用F2代的优势
        1.3.5 可以有效代替人工去雄以及开展轮回选择
        1.4 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2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1 主要研究内容
        2.1.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杀雄效果比较研究
        2.1.1.1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2.1.1.2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2.1.1.3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育性的影响
        2.1.1.4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影响
        2.1.2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体内的残留检测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杀雄药物
        1.3 试验设计
        1.4 药剂喷施
        1.5 室外观察及室内测定指标
        1.5.1 植株生长
        1.5.2 花器形态
        1.5.3 植株育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2.2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2.3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育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仪器
        1.2.2 溶液配制
        1.2.3 乙酰乳酸合成酶提取方法
        1.2.4 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花蕾中的含量
        2.2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叶片中的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和土壤的残留检测
    1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标准溶液
        1.2.2 仪器检测条件
        1.2.3 标准曲线制作
        1.2.4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1.2.5 样品前处理
        1.2.6 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净化方法的选择
        2.2 C18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2.4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
        2.5 样品测定
        2.6 方法的回收率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SC2053诱导的雄性不育进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D]. 邓全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3]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及表达调控研究[D]. 韩玉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 王永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基于转录组学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种子耐贮性研究[D]. 刘烨.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6]胡杨异形叶性的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研究[D]. 曾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D]. 付沛.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对谷氨酸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保护作用[D]. 江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DNA甲基化调控育性机理研究[D]. 巴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D]. 李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SC2053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