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阴极放大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杰[1](2021)在《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与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发展毫米波与太赫兹波辐射源,功率源器件是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真空电子器件在实现高功率方面有着其他器件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的毫米波及太赫兹真空辐射源器件主要采用热阴极作为电子源,热阴极真空电子器件的缺点是:发射电流密度小;阴极需要热子进行加热,不能在室温下工作;阴极预热需要一定的时长,无法满足即时性的需求等。传统的真空电子器件向毫米波以及太赫兹频段发展时,由于器件结构尺寸与频率的共渡效应,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扩展互作用器件是一类特殊的真空电子器件,结合了行波管与速调管的优点,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功率高等优点,适宜工作在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为了克服热阴极存在的缺陷以及发展紧凑型的毫米波、太赫兹真空辐射源器件,本文提出采用新型阴极作为电子源发展毫米波与太赫兹扩展互作用器件,分别针对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和赝火花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开展了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本文针对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的预调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采用微波信号中高频电场分量对冷阴极场致发射过程进行直接调制,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场致发射预调制机理。对扩展互作用电路的多间隙谐振腔的结构特性和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研究了多间隙谐振腔的结构参数对高频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工作于Ka波段的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利用调制电子束激励Ka波段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实现了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频率锁定。与传统振荡器相比,该新型锁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可以通过调制电子束实现频率锁定。采用碳纳米管阴极预调制电子注作为真空电子器件的电子源,可以减小线性注器件的长度,缩小体积,减轻器件重量等,对于开发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电子真空器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赝火花阴极电子枪、带状电子注和梯形慢波结构的优势,设计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大功率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对单模工作下梯形慢波结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分析了加工误差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考虑太赫兹高频损耗对输出功率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工作频率提升到300 GHz时,加工精度需要控制在5μm;在仿真中还考虑了赝火花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输出信号频率和功率的影响,以及粒子碰撞带来的速度离散对器件输出功率等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等离子体的引入会导致1.7%频率偏移,当速度离散在15%以内时,输出功率在1 k W以上,速度离散超过15%时,输出功率会急剧下降。本章还对双频双模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初始研究设计,首先对双模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双模工作设计了电路,并通过CST软件对双模工作扩展互作用振荡器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证实了双频双模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可行性,采用赝火花阴极作为电子源,分别在两个频段获得了千瓦级的功率输出。设计研究了基于平面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的电子光学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平面结构碳纳米管冷阴极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电流发射特性和电子注的流通特性,在三极管的实验中,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子束可以近乎无电子截获通过栅极到达阳极,电子注通过率接近100%。三极管实验结果显示阴极发射电流达到了32 m A,相应的发射电流密度为1.02 A/cm2。对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Ka波段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展开了实验探索研究,在对高频电路的传输特性测试实验表明,电路的实测结果与设计电路的模拟仿真结果相一致,满足了设计要求。
吴量[2](2020)在《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电子光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因具有高长径比、高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在真空电子学的研究中,基于碳纳米管的冷阴极技术正不断发展,在具有快速启动、结构紧凑等特点的基础上已逐步实现了大电流密度、高稳定性的电流输出,并逐步被应用在基于冷阴极技术的X射线管、电离真空计等器件的研究当中。但是要使碳纳米管阴极实现在以行波管为代表的微波功率器件上的应用,由于对电子注层流特性要求较高,还需要结合冷阴极的特点对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设计,才能得到具有良好层流特性的高质量电子注。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结构进行设计以输出层流电子注,并根据所设计的层流电子枪结构制备出了实际的电子枪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电子枪发射性能、栅极截获特性、电子注流通特性等方面验证了该层流电子枪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研究成果:(1)制备了基于丝网印刷转移工艺的碳纳米管阴极,并对其场发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频率500Hz、脉宽4μs的脉冲工作条件下,在8.5V/μm的场强下,直径1mm的阴极发射电流达到10.72m A。通过该结果拟合出了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特征参数。(2)建立了层流性良好的弧面预聚焦型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结构。利用CST软件建立了一种弧面预聚焦型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确定了其电子光学结构的最优参数,阴极和栅极尺寸均为直径1.0mm,阴极-栅极间距1.0mm,弧面预聚焦极聚焦曲面的曲率半径1.5mm,弧面预聚焦极厚度0.5mm。将该电子枪结构代入了流通管模型中,并调整磁聚焦系统的磁场分布,最终获得了电子注层流性良好的电子注仿真结果。根据计算,电子注在流通管模型中的流通率达到100%。该结果为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3)研究了弧面预聚焦型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的实际工作性能以及电子注流通特性。测得在10k V的脉冲式电压(工作频率1k Hz,脉宽4μs)下,电子枪阴极发射电流达到8.37m A,栅极平均透过率为56.3%。在8V/μm的场强下1h内电子枪发射电流跌落为8.7%。在流通管实验中,在10k V的电压下,电子注流通率为72%,收集极电流达到2.5m A。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在发射特性、电子注层流特性以及收集极电流等方面具备在冷阴极行波管中的实用化前景。
陈青云[3](2020)在《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及返波管研究》文中提出真空电子器件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的真空电子器件采用热阴极技术,其缺点是:需要灯丝加热,工作体积庞大;预热时间较长,响应速度慢;工作需要一定的温度,室温下不能工作。场致发射冷阴极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无需加热,室温下可以正常工作,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器件的瞬时性,被人们提出应用于真空电子器件。碳纳米管成为目前场致发射较为理想的冷阴极材料。其优势是:容易生长,成本低;相比于金属尖端,碳管材料不易损坏;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射电流密度。结合以上诸多分析,本人选用碳纳米管作为发射电子源材料进而设计研究基于冷阴极的大功率真空电子器件。电子光学系统是真空辐射源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研制具有高质量电子注、大发射电流密度的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是本论文的一大研究重点。结合该项工作初期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探索,提出了三种结构的电子光学系统:第一种是单栅结构的阵列式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该结构采用栅控式场致发射,可以降低调节电压值;该结构的阴极基底采用的是柱状阵列,柱状体位于控制栅网网孔投影正下方,即每一个阴极柱与栅网网孔同轴,可以有效解决栅网截获的问题,柱状阵列有效降低静电屏蔽的同时可以提高场发射增强因子。仿真结果发现,该电子枪电子注通过率可达100%,阴极表面电场强度为4.8 kV/mm时,0.18 mm2有效发射面积的总发射电流为7 mA。第二种是双栅控制式平面阴极碳纳米管电子光学系统,该结构阴极表面采用阴极栅网对其阵列化,有效解决栅网截获、静电屏蔽效应等问题;与第一种结构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该结构采用的是一个完整平面的冷阴极基底,对碳管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阴极基底加工难度大大减小。仿真结果显示,在7.1 kV/mm阴极表面电场强度下,获得总发射电流达76.4 mA,穿过栅网及阳极筒后最终获得电流为76.3 mA,电子注通过率达100%,电子束压缩比为1/10.6。三极管实验结果显示,在7.154 kV/mm阴极表面电场强度下,获得总发射电流达77.1 mA,栅网截获电流为12.1 mA,阳极最终获得65 mA电流,电子注通过率达84.31%。第三种是曲面碳纳米管冷阴极双阳极电子光学系统,该结构采用台锥侧壁作为冷阴极发射面,由于该结构的特殊性,阴极发射面面积被大大提高,从而可以增大发射电流。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栅控式结构相比,该结构采用的是控制阳极,无需栅网,有效解决栅网截获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子注通过率。仿真结果显示,在6.9 kV/mm阴极表面电场强度下,获得总发射电流达230 mA,电子注通过率达100%;电子束由最初的46.34πmm2被压缩到0.9πmm2,电子注压缩比为1/51.5。二极管实验结果显示,在7 kV/mm的电场强度下,获得最大发射电流为260 mA。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有实验结果的验证,因此采用这两种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了8 mm和0.22 THz两个频段的返波管振荡器。在8 mm频段的返波管振荡器热腔仿真计算的结果中显示,利用第三种电子光学系统结构获得工作电流220 mA,该返波管平均输出功率为180495 W。在220 GHz频段的返波管振荡器热腔仿真的结果中显示,利用第二种电子光学系统结构获得工作电流50 mA,当工作电压为21 kV时,平均输出功率为32 W。基于第三种电子光学系统的8 mm盘荷波导返波管的热测实验结果显示,工作电压调谐范围为36.8837.8 kV时,有两个频率输出信号,分别是33.412 GHz和33.645 GHz,对应工作电流分别是285 mA和248 mA,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40 W和230 W。这个实验的输出采用的是一个8 mm圆波导TM01转矩形波导TE10的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内两个目标模式之间的传输系数达-1dB时的频率范围为32.334.7 GHz,模式纯度大于99.5%。这项工作是迄今为止首次验证碳纳米管冷阴极在真空电子器件中可以实现百瓦量级的功率输出,其标志着碳纳米管冷阴极在真空电子器件应用中有了跳跃性的进步,为今后小型化、紧凑型的大功率真空辐射源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法,为发展5G时代的高功率、高频率、超宽带的微型纳米冷阴极辐射源开启一个前沿探索研究。
周俊涛[4](2020)在《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研究》文中提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与其他分析技术相比,它具有制样简单、分析元素范围广、线性范围宽、无损检测、快速便捷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地质勘探、环境检测,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和考古研究等领域。然而国内的高性能X射线荧光分析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作为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核心器件,高性能X射线源和探测器长期受到国外垄断。为了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提高国内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设备的竞争力,本论文开展了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采用微波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制备碳纳米管阴极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光刻、镀膜、生长等工艺,在硅基底上生长了垂直于基底的碳纳米管阵列阴极。通过控制催化剂的厚度和生长参数来控制碳纳米管的长度及密度。(2)对制备的碳纳米管阴极进行测试、老练后,然后采用玻璃封装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X射线源。通过测试发现,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最大直流发射电流密度达到了65.8A/cm2。(3)深入研究分析了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算法,并对每一步可用的多种处理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了最优算法作为X射线荧光光谱处理软件的算法。(4)以MATLAB平台为基础,自行编写了一套简易的X射线荧光光谱处理软件。光谱处理软件包括数据管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三个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参数进行管理。定性分析模块则先对原始光谱进行谱处理,然后识别待测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定量分析模块采用基本参数法进行吸收增强效应校正,然后迭代求解待测元素的浓度。(5)使用自行研制的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对Ag-Cu-Ni合金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发现定性分析能够较好的识别出所有的待测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量元素的测量,标准偏差较小,而对于次量元素的测量,标准偏差较大。最后针对存在的误差,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秦玉倩[5](2019)在《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检测是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根据环保与食品安全相关要求,重金属检出限极低,须达到ppt级。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痕量汞检测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然而现有检测仪器存在精度低、检出限高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影响检出限的因素入手,在光源驱动、光强稳定控制、光路设计、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检出限性能,实现了亚pg级痕量汞检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方案,从痕量汞检测需求出发,分析比较了常用痕量汞检测方法,介绍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结构,提出了检测系统总体实现方案,指出了改善系统检出限的关键技术。2、提出了一种低压汞灯驱动与光强稳定方法,构建了低压供电的电流馈电推挽谐振电路等效模型,结合低压汞灯启动电压电流与额定功率要求设计了电路参数;以汞灯光强作为反馈信号构建闭环系统,通过系统频域分析与优化设计提高闭环控制可靠性,有效提高了光源的光强稳定性。3、提出了基于共点光路结构和电路噪声优化的光强信号处理方案,分析了光路结构对光强反馈控制效果的影响,结合不同光路结构下的光强稳定性数据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共点光路结构,选取灯管同一位置点不同角度光束分别作为检测光束和反馈光束,构建检测光路,并对光强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噪声优化设计,有效改善了系统噪声与稳定性能。4、搭建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系统,开展了系统噪声与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信噪比优于40d B,30min基线漂移小于0.1‰;开展了系统标定实验以及系统检出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出限为0.77pg;对大米、化妆品以及饮用水中的汞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误差小于1pg。
朱军锋[6](2019)在《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大一环(KTX)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建的一个反场箍缩实验装置,其大半径为1.4米,小半径0.4米。目前,KTX实现的最大等离子体电流为205kA,最长放电时间为21ms,并且实现了反场放电,反场持续时间为2ms。一些基础诊断已经应用在KTX上,像Hα、Bolometer、朗缪尔探针等。我们已经设计了一个10通道的Hα诊断系统,其时间响应带宽为300 kHz,空间分辨率约为40毫米,相邻通道的重叠率约3%,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KTX上。在KTX初始运行阶段,Hα诊断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狭缝取代传统光学透镜使得系统变得紧凑,弯曲滤光片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通道随着入射角变大其透过的中心波长偏移太大。为了消除杂散光,系统的内壁覆盖着有很高吸收率的黑铝箔,并且构造了一个二维模型来估算Hα信号中反射信号的比例。利用Hα数据和朗缪尔探针测得的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KTX等离子体中性氢密度的分布。Hα诊断快速的时间响应和良好的空间分布有利于RFP等离子体的许多物理研究。我们也通过一个20通道的AXUV bolometer测量了 KTX等离子体的辐射功率,bolometer的频率响应带宽为40 kHz,空间分辨率优于40 mm,相邻通道的重叠率约20%。20个通道的相对校准系数可以消除空间几何对于信号强度的影响。对于KTX上的超低q放电,当等离子体电流约60 kA时,通过bolometer测得的辐射功率约占欧姆加热功率的10.0%,并且我们已经对等离子体系数和总辐射功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也讨论了 KTX上超低q放电和tokamak放电的辐射功率剖面。还有,利用Hα和bolometer数据计算了 Zeff的分布,它的值与通过等离子体电阻率算得的值吻合的很好,Zeff在等离子体小截面上是中空分布的。另外,我们发展了一套高分辨的离子多普勒光谱诊断测量KTX等离子体流速和离子温度,该系统包括一个一米焦距的Cherny-Turner光谱仪,它衍射光栅的线密度为24001/mm,一阶光谱的范围为270 nm-640 nm。光谱仪出射狭缝处的光经过一个直径为2 mm的柱面镜分散后被一个32通道的多阳极光电倍增管接收。我们选择464.742 nm的CIII谱线去测量多普勒展宽和频移,这条谱线是通过USB2000+的微型光纤光谱仪选出的,其可测量的光谱范围为340 nm-1024 nm。
殷一帆[7](2019)在《静态CT微焦X射线源的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常规CT的射线源仅可进行单焦点投影,为获取多视角的CT投影数据,X射线源和探测器与被检测物体需做相对旋转运动,但是目前这种传统CT扫描方式存在扫描速度难以提升、机械运动会导致图像出现伪影等问题。电子束CT是一种新型静态CT,在扫描过程中,射线源、待测物以及探测器均保持静止状态,很好地克服了传统锥束CT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并避免了机械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从而大幅提高CT空间分辨率。因此,实现超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态扫描方式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高精度的电子束偏转系统是静态CT电子束多焦点X射线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子束偏转扫描精度、重复性、线性度等性能参数决定了静态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等指标。本论文在国家仪器专项(2013YQ030629)支持下开展静态CT微焦X射线源的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了电子束偏转的理论计算、仿真分析与系统设计。首先对磁场偏转的物理原理和偏转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然后据此确定了偏转磁场分布的物理参数,并基于霍尔效应使用高斯计对偏转磁场的磁场特性进行测试,分析了偏转扫描可能存在的偏转像差问题。最后详细说明了基于投影图像法的焦点位置偏移量计算方式,这为实现对电子束精准的控制以及后续偏转扫描实验参数的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2)完成了电子束偏转控制软件的设计与编程。基于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编写了控制软件的上位机界面及功能,该软件可与下位机偏转放大器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共包含扫描控制、参数设置、缓存查询以及数据管理四个功能模块。(3)完成了电子束偏转系统空间分辨率、线性度等主要重要参数的测试。基于本文设计的微焦X射线源电子束偏转系统,搭建了用于偏转扫描成像的静态CT系统。用JIMA卡测得电子束偏转静态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可达到4μm以上;采用焦点位置测试卡进行扫描测试,结果表明电子束偏转控制量与X射线焦点位置的偏移量相关性高,系统具有理想的线性特性;进一步在管电压分别为40kV和60kV时,多次重复进行x和y方向的偏转扫描,并完成了多周期的扫描检测实验,验证了偏转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4)完成了电子束偏转静态CT扫描成像实验。以电子束偏转扫描的方式对牙签样品进行了扫描成像,获得了微米级分辨率的CT图像。证明了微焦X射线源电子束偏转系统达到了理论设计要求。
黎深根[8](2019)在《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文中提出普通磁控管在向毫米波、短毫米波和太赫兹方向发展时,遇到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因磁控管腔体尺寸与波长成正比,随着频率逐渐提高,腔体尺寸将越来越小;其次,直流磁场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磁场越高;再次,阴极尺寸小,所需电流密度增大,导致电子回轰很强烈,这将严重影响热阴极的寿命;最后,随着尺寸的缩小,采用隔膜带解决π模磁控管模式分隔问题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毫米波及以上波段,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实现毫米波M型器件的研制,例如同轴磁控管方案、普通磁控管方案、反同轴磁控管方案和空间谐波磁控管方案。其中空间谐波磁控管(SHM)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设计之一,与π模基波普通磁控相比,空间谐波磁控管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降低工作磁场,并有效提高模式分隔度。国内目前尚无W波段磁控管工程化产品报道,对于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了W波段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的作用机理与工作特性,提出了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对空间谐波磁控管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理论空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系统地分析了无隔模带谐振系统中多模瞬态特性、非π模理论和空间谐波理论,探析了短毫米波磁控管采用非π模空间谐波工作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和降低工作磁场的根本原因。讨论了模式选择对谐振腔尺寸、模式分隔度和品质因数的影响,推导了空间谐波同步的工作特性和负载特性。其次,查阅资料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构,首次尝试从注波互作用和高频损耗角度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效率分析,分析了高频场角速度、同步谐波角向电场以及趋肤效应导致低效率的本质原因,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磁控管电子效率和线路效率的实现方法。再次,结合理论分析,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冷态特性和热态特性一系列的仿真结果,讨论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终通过仿真分析找到了试验研究改进的方向,为试验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制出了我国首支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工作模式为π/2模及邻近模式,电子与负一次空间谐波同步,输出功率达到2kW,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在W波段空间谐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冷阴极技术研究,对磁控管冷阴极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毫米波磁控管采用自发射冷阴极和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的可行性。
初智慧[9](2019)在《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点火系统,制导行业,医疗行业等发展需要调Q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因为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近几年调Q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如今,为了取得激光脉冲中脉冲宽度高达纳秒,峰值功率高于兆瓦的巨脉冲往往通过调Q技术最容易获得。因为新型开关管的研发,各行各业对调Q技术的进展愈发期待,例如:在医疗方面的激光手术、工业领域的激光切割、军事领域的激光雷达技术、摄影领域的高速摄影等等,在不同的领域需要的激光技术也不尽相同,有的需要更窄脉宽,这就需要调Q倒控技术,有的需要功率大,当然也有的需要输出高频等等,正因为需求的不同也就需要不同的控制系统,因此对于晶体调Q高压电源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电光调Q的基础理论进行的简单分析,研究了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对Nd3+:YAG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需要达到的性能参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针对现有的电光晶体调Q电源进行分析讨论了电源的优缺点,为了解决现有电源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在电光晶体调Q电源设计中提出了了一种新颖的驱动方式,晶体调Q高压电源中采用以PWM方式和PFM方式结合串脉冲驱动L-C谐振变换电路,克服了分布电容和电感问题,解决了以PWM方式驱动升压所产生的由跳频引起的真实纹波系数过大问题。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调Q晶体高压电源在退压电路中存在开关管耐压低,导通速度慢,结构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对退压电路重新设计通过以VMOS场效应管为核心退压器件设计了主从式的退压电路,有效地解决了退压时间问题,和开关管耐高压问题。大大的简化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在完成设计后,对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以及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且对脉冲触发电路的性能对快速开关电路的导通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搭建一台Nd3+:YAG固体激光器实验平台与设计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进行配合,完成电光晶体调Q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本论文设计的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稳定可靠,能够实现电压恒定输出,结构简单,退压速度快。在电光调Q实验过程中调Q激光输出稳定。
杨金生,冯进军[10](2018)在《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文中提出针对空间太阳能电站应用微波源,介绍了两种大功率真空电子器件磁控管和正交场放大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当前国内外两种器件所达到的效率和功率容量特性。从太阳能电站应用角度出发,对两种电真空器件潜在的效率、寿命及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根据两种器件的自身特性,面向高功率合成提出了技术方案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寿命、效率和功率合成角度来看,采用正交场放大管作为太阳能电站微波源更为适宜,对太阳能电站系统方案选择与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冷阴极放大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阴极放大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场致发射冷阴极与赝火花放电阴极简介 |
1.2.1 场致发射冷阴极原理 |
1.2.2 场致发射冷阴极的发展现状 |
1.2.3 碳纳米管阴极的研究概述 |
1.2.4 赝火花阴极简介 |
1.2.5 碳纳米管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
1.2.6 基于赝火花阴极真空电子器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锁频特性研究 |
2.1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机理 |
2.2 场致发射冷阴极预调制机理研究 |
2.2.1 场致发射冷阴极电流密度调制理论 |
2.2.2 微带预调制电子枪的机理 |
2.2.3 微带电子枪PIC仿真 |
2.3 扩展互作用电路介绍 |
2.4 高频系统研究和设计 |
2.4.1 同步特性分析 |
2.4.2 电路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
2.4.3 电路参数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
2.4.4 电路参数对特性阻抗的影响 |
2.4.5 高频电路模式分布 |
2.5 耦合系数与电子电导 |
2.6 注-波互作用分析 |
2.7 Ka波段同轴输入窗设计与实验测试 |
2.7.1 等效电路理论 |
2.7.2 Ka波段超宽带同轴窗仿真与实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赫兹赝火花阴极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 |
3.1 研究意义 |
3.2 赝火花阴极 |
3.2.1 气体中的放电 |
3.2.2 赝火花放电 |
3.2.3 赝火花阴极电子枪 |
3.2.4 赝火花阴极的实验方法 |
3.3 基于赝火花阴极带状注太赫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4 单模350 GHz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4.1 高频电路设计 |
3.4.2 高频损耗分析 |
3.4.3 加工公差为结构参数的影响 |
3.4.4 粒子模拟结果分析 |
3.5 太赫兹双模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仿真研究 |
3.5.1 双模太赫兹EIO可行性分析 |
3.5.2 双模太赫兹EIO粒子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a波段碳纳米管阴极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实验探索研究 |
4.1 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4.1.1 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电子枪的仿真研究 |
4.1.2 基于平面结构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
4.1.3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平面结构三极管的实验研究 |
4.2 Ka波段盒型窗设计与测试 |
4.2.1 非传统盒型窗的理论分析 |
4.2.2 等效电路理论 |
4.2.3 Ka波段非传统性盒型窗设计 |
4.2.4 盒型窗实验测试 |
4.3 高频结构加工与测试 |
4.3.1 高频电路设计与PIC仿真 |
4.3.2 高频结构测试 |
4.4 整管的组装和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电子光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阴极概述 |
1.2 场发射阴极 |
1.3 电子枪概述 |
1.3.1 电子光学与电子枪 |
1.3.2 皮尔斯电子枪 |
1.3.3 栅控电子枪 |
1.4 层流电子注 |
1.5 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研究进展 |
1.6 冷阴极真空电子器件 |
1.6.1 真空电子器件 |
1.6.2 冷阴极行波管研究进展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与场发射性能研究 |
2.1 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 |
2.2 碳纳米管阴极SEM表征 |
2.2.1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2 碳纳米管阴极SEM |
2.3 碳纳米管阴极发射特性研究 |
2.3.1 测试系统与测试组件 |
2.3.2 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特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电子光学设计 |
3.1 CST仿真软件介绍 |
3.2 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设计 |
3.2.1 场发射理论 |
3.2.2 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设计思路 |
3.2.3 碳纳米管冷阴阴极特性参数研究 |
3.2.5 蜂窝栅研究 |
3.2.6 弧面预聚焦电极仿真研究 |
3.2.7 弧面预聚焦层流电子枪 |
3.3 电子注流通特性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纳米管冷阴极层流电子枪实验研究 |
4.1 弧面预聚焦层流电子枪制备 |
4.2 电子枪测试系统 |
4.3 电子枪发射特性研究 |
4.3.1 直流连续发射特性测试 |
4.3.2 脉冲发射特性测试 |
4.3.3 发射稳定性测试 |
4.4 栅极截获特性研究 |
4.5 电子注流通特性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及返波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场致发射冷阴极概述 |
1.2.1 场致发射冷阴极原理 |
1.2.2 场致发射冷阴极的发展现状 |
1.2.3 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发展 |
1.3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子光学系统及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
1.3.1 碳纳米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进展 |
1.3.2 碳纳米管真空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
1.4 毫米波及太赫兹技术的介绍 |
1.4.1 毫米波技术的应用与分类 |
1.4.2 太赫兹辐射源的应用与分类 |
1.5 毫米波及太赫兹返波管振荡器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6.1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1.6.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理论及单栅结构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2.1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基础理论 |
2.2 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增强因子的仿真研究分析 |
2.3 电子光学系统的基础理论 |
2.4 平面栅控碳纳米管冷阴极三极管的实验测试 |
2.4.1 平面栅控碳纳米管冷阴极三极管的测试系统 |
2.4.2 平面栅控碳纳米管冷阴极三极管阴极测试结果分析 |
2.5 单栅结构阵列式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2.5.1 单栅结构阵列式碳纳米管冷阴极二极管的仿真研究 |
2.5.2 应用于X射线管的冷阴极微型电子枪的研究 |
2.5.2.1 X射线管的介绍 |
2.5.2.2 X射线管阵列式碳纳米管冷阴极微型电子枪的仿真研究 |
2.5.3 阵列式碳纳米管冷阴极基底实验加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纳米管双栅结构和双阳极结构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3.1 双栅控制式平面阴极碳纳米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3.1.1 双栅控制式平面阴极碳纳米管电子光学系统的仿真研究 |
3.1.1.1 基于碳纳米管平面冷阴极双栅结构二极管的仿真研究 |
3.1.1.2 基于碳纳米管平面冷阴极双栅控制式电子枪的仿真研究 |
3.1.2 双栅控制式平面阴极碳纳米管电子光学系统的实验研究 |
3.1.2.1 基于碳纳米管平面冷阴极二极管的实验研究 |
3.1.2.2 基于碳纳米管平面冷阴极双栅结构三极管的实验研究 |
3.2 曲面碳纳米管冷阴极双阳极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 |
3.2.1 曲面碳纳米管冷阴极双阳极电子光学系统的仿真研究 |
3.2.2 曲面碳纳米管冷阴极双阳极电子光学系统的实验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的盘荷波导返波管理论与仿真研究 |
4.1 返波管理论介绍 |
4.1.1 返波管工作原理 |
4.1.2 返波管负色散空间行波条件 |
4.1.3 宽频带电子调谐的条件 |
4.2 盘荷波导慢波线以及周期系统理论 |
4.2.1 慢波系统的主要特征 |
4.2.1.1 色散特性 |
4.2.1.2 耦合阻抗 |
4.2.2 盘荷波导作为均匀系统 |
4.2.3 盘荷波导作为周期系统 |
4.3 8mm碳纳米管冷阴极盘荷波导返波管的仿真研究 |
4.3.1 8mm盘荷波导周期结构高频特性的仿真研究 |
4.3.2 8mm盘荷波导返波管注波互作用的仿真研究 |
4.4 0.22THz碳纳米管冷阴极盘荷波导返波管的仿真设计研究 |
4.4.1 适用于0.22 THz返波管的双栅控制式冷阴极电子枪的研究 |
4.4.2 0.22 THz盘荷波导返波管的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8 mm返波管的实验研究 |
5.1 8mm圆波导TM01转矩形波导TE10模式变换器 |
5.1.1 圆波导TM01转矩形波导TE01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 |
5.1.2 圆波导TM01转矩形波导TE01模式变换器的实验研究 |
5.2 8mm碳纳米管冷阴极盘荷波导返波管振荡器的实验测试 |
5.2.1 8mm碳纳米管冷阴极返波管的伏安特性测试 |
5.2.2 8mm碳纳米管冷阴极返波管振荡器的热腔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 |
6.2 课题研究方向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X射线源发展现状 |
1.2.1 热阴极X射线管 |
1.2.2 冷阴极X射线管 |
1.3 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展现状 |
1.3.1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
1.3.2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X射线荧光分析理论基础 |
2.1 X射线的本质 |
2.2 特征X射线荧光辐射 |
2.2.1 原子结构 |
2.2.2 临界激发能量 |
2.2.3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4 特征X射线荧光的产生 |
2.2.5 莫塞莱定律 |
2.3 质量吸收系数 |
2.4 激发因子 |
2.4.1 荧光产额 |
2.4.2 谱线分数 |
2.4.3 吸收限跃迁因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硬件设计 |
3.1 X射线荧光分析仪硬件结构概述 |
3.1.1 X射线荧光分析仪总体结构 |
3.1.2 源-样-探角度设计 |
3.2 碳纳米管场发射X射线源 |
3.2.1 碳纳米管结构及特性 |
3.2.2 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制备 |
3.2.2.1 光刻图案 |
3.2.2.2 镀膜 |
3.2.2.3 生长碳纳米管 |
3.2.3 碳纳米管场发射X射线源的制备 |
3.2.3.1 碳纳米管阴极测试 |
3.2.3.2 碳纳米管X射线源封装 |
3.2.4 X射线管原级谱分布 |
3.3 X射线探测器 |
3.3.1 X射线探测器性能对比 |
3.3.2 硅漂移探测器 |
3.4 数字脉冲处理器 |
3.4.1 模拟信号调节器 |
3.4.2 滤波、脉冲检测和堆积检测器 |
3.4.3 数字信号处理器 |
3.4.4 PIC微控制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软件设计 |
4.1 X射线荧光分析软件概述 |
4.1.1 X射线荧光分析过程 |
4.1.2 X射线荧光分析软件结构 |
4.2 数据管理 |
4.3 定性分析模块设计 |
4.3.1 光谱平滑 |
4.3.2 背景扣除 |
4.3.3 寻峰及峰面积计算 |
4.3.3.1 寻峰 |
4.3.3.2 峰面积的计算 |
4.3.4 元素识别 |
4.3.5 定性分析 |
4.4 定量分析模块设计 |
4.4.1 基体效应 |
4.4.2 基本参数法 |
4.4.2.1 一次荧光理论强度的计算 |
4.4.2.2 二次荧光理论强度的计算 |
4.4.3 迭代求解浓度 |
4.4.4 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分析 |
5.1 荧光光谱测量 |
5.1.1 标准样品测量 |
5.1.2 待测样品测量 |
5.2 定性分析 |
5.3 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基于原子光谱的痕量汞检测仪器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原理 |
2.1 痕量汞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
2.2 基于原子光谱的痕量汞元素检测方法比较 |
2.3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2.3.1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系统结构 |
2.3.2 系统检出限性能优化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源驱动与光强稳定方法 |
3.1 原子吸收测汞系统光源性能要求及选择 |
3.3 低压汞灯驱动电路分析 |
3.3.1 低压汞灯主驱动电路选择 |
3.3.2 基于电流馈电推挽谐振电路的主驱动拓扑 |
3.3.3 热阴极低压汞灯负载下的等效电路模型 |
3.3.4 冷阴极低压汞灯负载下的等效电路模型 |
3.3.5 电路输出波形测试 |
3.4 驱动电路闭环设计方法 |
3.4.1 汞灯电流反馈方式实验验证 |
3.4.2 基于光强反馈的闭环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路设计及信号处理 |
4.1 系统光路设计 |
4.2 光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2.1 光电转换模块设计 |
4.2.2 信号放大与滤波模块设计 |
4.2.3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
4.3 电路本底噪声计算及实验验证 |
4.4 光强信号处理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系统搭建与实验 |
5.1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系统搭建 |
5.2 电路系统噪声与稳定性测试实验 |
5.3 基于痕量汞检测系统的生活用品汞含量检测 |
5.3.1 系统标定及检出限测试实验 |
5.3.2 生活用品的汞含量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核聚变 |
1.2 磁约束聚变装置 |
1.2.1 托卡马克 |
1.2.2 仿星器 |
1.2.3 反场箍缩 |
1.3 KTX装置 |
1.4 等离子体的光谱 |
1.5 本论文内容架构 |
第2章 KTX装置上H_a诊断 |
2.1 背景介绍 |
2.1.1 等离子体中粒子速度分布 |
2.1.2 粒子在热平衡时的状态分布 |
2.1.3 等离子体的简化模型 |
2.2 H_a辐射 |
2.3 H_a诊断系统 |
2.3.1 滤光片 |
2.3.2 光电二极管 |
2.3.3 前置放大器 |
2.3.4 黑铝箔膜 |
2.4 H_a诊断系统的校准 |
2.5 H_a诊断系统的实验布局 |
2.6 光反射比例的模拟分析 |
2.7 KTX装置上H_a诊断数据 |
2.8 中性氢密度的估算 |
2.8.1 动量约束 |
2.8.2 中性氢的密度与H_a数据的关系 |
2.8.3 H_a辐射发射率密度的计算 |
2.8.4 KTX上中性氢的密度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KTX装置上的Bolometer诊断 |
3.1 背景介绍 |
3.2 等离子体中的辐射 |
3.2.1 轫致辐射 |
3.2.2 复合辐射 |
3.2.3 线辐射 |
3.2.4 回旋辐射 |
3.2.5 等离子体的总辐射功率 |
3.3 热辐射探测器的种类 |
3.3.1 热电堆 |
3.3.2 热释电探测器 |
3.3.3 热敏电阻测辐射热计 |
3.3.4 半导体箔测辐射热计 |
3.3.5 金属箔测辐射热计 |
3.3.6 AXUV探测器 |
3.3.7 红外相机测辐射热计 |
3.4 Bolometer诊断系统 |
3.4.1 磁传动系统 |
3.4.2 AXUV光电二极管 |
3.4.3 前置放大器 |
3.4.4 Bolometer系统的校准 |
3.5 等离子体总辐射功率的估算 |
3.5.1 KTX上等离子体的总辐射功率 |
3.6 等离子体辐射功率剖面的模拟[1] |
3.6.1 有限元方法 |
3.6.2 解析法 |
3.7 KTX等离子体参数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
3.7.1 等离子体电流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
3.7.2 等离子体环电压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
3.7.3 等离子体密度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
3.7.4 等离子体温度与总辐射功率的关系 |
3.7.5 等离子体参数与热辐射的定标关系 |
3.8 KTX等离子体辐射功率剖面 |
3.9 利用等离子体的辐射功率密度计算Z_(eff) |
3.9.1 KTX上等离子体的Z_(eff)的分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KTX装置上的Ion Doppler Spectrometer诊断 |
4.1 背景介绍 |
4.1.1 自然展宽 |
4.1.2 多普勒效应 |
4.1.3 斯塔克效应 |
4.1.4 塞曼效应 |
4.2 多普勒光谱的原理 |
4.3 IDS诊断系统 |
4.3.1 光收集系统 |
4.3.2 MSDD1004i光谱仪 |
4.3.3 分光系统 |
4.3.4 光谱探测系统 |
4.3.5 EMCCD |
4.4 海洋光学微型光谱仪 |
4.5 离子谱线的选定 |
4.6 IDS诊断系统的校准 |
4.7 KTX上IDS光谱实验数据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欧姆加热功率的计算 |
A.1 KTX欧姆加热功率 |
附录B MSDD1004i光谱仪主要技术参数 |
附录C 光学移动平台技术指标 |
附录D 滨松H7260-03型号光电倍增管技术参数 |
附录E ANDOR DU970P-BVF型EMCCD技术规格 |
附录F 海洋光学微型光纤光谱仪规格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静态CT微焦X射线源的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CT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
1.2 CT扫描方式概述 |
1.3 静态CT射线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2 静态CT射线源概述 |
2.1 传统热阴极X射线源 |
2.2 CNT静态多束场发射X射线源 |
2.2.1 CNT场发射简介 |
2.2.2 CNT静态多束场发射X射线源原理介绍 |
2.2.3 CNT静态多束场发射X射线源的典型应用 |
2.3 电子束多焦点X射线源 |
2.3.1 电子束偏转扫描CT原理介绍 |
2.3.2 电子束多焦点X射线源的典型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与设计 |
3.1 电子束偏转微焦X射线源结构 |
3.2 偏转系统原理 |
3.2.1 电子束偏转磁场分析 |
3.2.2 偏转灵敏度分析 |
3.3 偏转磁场设计、测试与分析 |
3.3.1 偏转线圈设计 |
3.3.2 偏转磁场特性测试 |
3.4 偏转像差分析 |
3.5 焦点位置偏移量计算 |
3.6 电子束偏转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6.1 电子束偏转控制软件需求分析 |
3.6.2 电子束偏转控制软件界面以及功能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电子束偏转系统CT成像实验分析 |
4.1 电子束偏转CT系统组成 |
4.1.1 偏转控制系统组成 |
4.1.2 电子束偏转CT系统装置 |
4.2 电子束CT成像分辨率 |
4.3 电子束偏转系统的偏转线性测试 |
4.4 电子束偏转系统重复性、稳定性测试 |
4.5 电子束偏转扫描静态CT成像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课题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毫米波磁控管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理论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π模空间谐波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1.1 磁控管工作原理 |
2.1.2 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介绍 |
2.2 谐振特性分析 |
2.2.1 谐振系统 |
2.2.2 色散特性 |
2.2.3 多模瞬态分析 |
2.3 非π模理论 |
2.3.1 π 模工作的优点 |
2.3.2 非π模对谐振腔尺寸的影响 |
2.3.3 非π模对模式分隔度的影响 |
2.3.4 非π模的品质因数 |
2.4 空间谐波理论 |
2.4.1 空间谐波 |
2.4.2 工作电压与工作磁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磁控管效率分析 |
3.2.1 磁控管效率的计算 |
3.2.2 传统磁控管高效率的原因 |
3.3 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3.1 注波互作用分析 |
3.3.2 低效率的原因 |
3.3.3 提高效率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建立 |
4.1.1 仿真软件简介 |
4.1.2 仿真对象介绍 |
4.1.3 仿真模型建立 |
4.2 冷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2.1 谐振系统仿真分析 |
4.2.2 输出结构仿真分析 |
4.2.3 整管冷态分析 |
4.3 热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3.1 电磁场加载 |
4.3.2 阴极发射设置 |
4.3.3 高频场分析 |
4.3.4 电子运动状态分析 |
4.3.5 工作特性分析 |
4.3.6 输出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控管冷测实验 |
5.2.1 冷测系统介绍 |
5.2.2 谐振腔冷测 |
5.2.3 输出部件冷测 |
5.2.4 整管冷测 |
5.3 磁控管热测实验 |
5.3.1 热测系统介绍 |
5.3.2 工作特性 |
5.3.3 包络和频谱特性 |
5.3.4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阴极技术分析 |
6.1 引言 |
6.2 自发射冷阴极技术分析 |
6.2.1 自发射冷阴极结构 |
6.2.2 自发射冷阴极理论分析 |
6.2.3 自发射冷阴极试验研究 |
6.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分析 |
6.3.1 辅助式冷阴极结构 |
6.3.2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理论分析 |
6.3.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总结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提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理论分析 |
2.1 电光调制原理分析 |
2.1.1 电光晶体简介 |
2.2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的组成及其性能要求 |
2.2.1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的组成 |
2.2.2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的性能要求 |
2.2.3 线性偏振光经过普克尔盒的相位延迟 |
2.2.4 电光调Q过程分析 |
2.3 电光调Q电源基本理论分析 |
2.3.1 普克尔盒对电光调Q影响分析 |
2.3.2 晶体调Q高压电源对电光调Q影响 |
2.3.3 直流高压电源高压稳定度分析 |
2.3.4 激光的建立时间 |
2.4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退压开关调Q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设计 |
3.1 常用调Q高压电源波纹系数测试 |
3.1.1 常用调Q高压电源整体结构设计 |
3.1.2 纹波系数测试 |
3.2 电源整体结构设计 |
3.3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升压电路设计 |
3.3.1 传递函数 |
3.3.2 电压比较器LM393 |
3.3.3 压控振荡器VFC32结构 |
3.3.4 串脉冲控制 |
3.3.5 开关管的选取 |
3.3.6 升压电路设计 |
3.4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保护电路设计 |
3.4.1 过流保护电路 |
3.4.2 过压保护电路 |
3.5 普克尔盒调Q高压电源退压电路设计 |
3.5.1 退压信号 |
3.5.2 退压开关的选取 |
3.5.3 普克尔盒退压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1 技术指标测试 |
4.2 Nd:YAG固体激光器的搭建 |
4.3 普克尔盒电光调Q实验 |
4.3.1 串脉冲驱动信号 |
4.3.2 退压信号 |
4.3.3 调Q脉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工作原理 |
2 效率 |
2.1 磁控管 |
2.2 正交场放大管 |
3 寿命 |
3.1 磁控管 |
3.2 正交场放大管 |
4 功率容量 |
4.1磁控管 |
4.2 正交场放大管 |
5 可靠性 |
6 结论 |
四、冷阴极放大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型阴极扩展互作用器件研究[D]. 谢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枪电子光学设计研究[D]. 吴量. 东南大学, 2020(01)
- [3]碳纳米管冷阴极电子光学系统及返波管研究[D]. 陈青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研究[D]. 周俊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痕量汞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D]. 秦玉倩. 天津大学, 2019(01)
- [6]KTX等离子体中的光学诊断[D]. 朱军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静态CT微焦X射线源的电子束偏转系统研究[D]. 殷一帆. 重庆大学, 2019(01)
- [8]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D]. 黎深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3)
- [9]KDP晶体调Q高压电源研究[D]. 初智慧.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10]用于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大功率正交场微波源分析[J]. 杨金生,冯进军. 空间电子技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