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索总目录

自然探索总目录

一、大自然探索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鉴,高健,刘萍[1](2005)在《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综合性科普期刊的调查和对《天文爱好者》杂志读者调研的分析,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我国天文科普近年的发展.从1996—2003年,我国综合科普期刊中天文科普文章所占的比例从4.3%增加到12.4%.但另一方面,我国对天文感兴趣的群体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大多数(62%)的天文爱好者认为自己身边对天文有兴趣的人很少.我国天文科普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田佳佳[2](2016)在《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论述对象,主要采用关联研究、群体研究两大方法,通过沉潜深广的文献爬罗剔抉,辅之以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美术人才在布景美术、摄影、表演、编导、卡通等诸多电影领域的积极贡献。所论无意于重写民国电影史,而是从一特殊视角考察民国电影与美术的关联,期以将电影与美术的专题研究切实推进一步。绪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分设六章:第一章“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该章综论电影诞生以来迅速升格为第八类艺术,影像艺术极大地冲击绘画艺术,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在如此形势下,崛起于东南的近代上海,张扬电影文化,成为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与美术相互激荡,引领上海的时尚文化潮流。由此产生的新兴职业人,托举起电影美术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不仅在电影美术领域积极作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美术理念在电影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术人“触电”的职场进展、电影美术人群体概况作了初步的探索。第二章“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该章考述低水平起步的电影布景,在布景美呼声下振兴的历史背景,电影布景美术人才由此兴起。而知名美术家的加入,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界随着拍摄古装片而抬升影片质量要求所致,由此使“美术”地位高于“布景”。此后,电影布景美术师层出不穷,经历唯美主义、特技奇景、象征主义等追求,国产影片布景走向中华特色、走向现实主义,扩大外景拍摄,都是大势所趋。第三章“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该章通过追溯中国早期电影摄影师的艰难成才之路,彰显了他们的美术功底与照相才艺。在整个民国时期,电影摄影美学呈现出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发展。特技摄影最能体现摄影机摄绘的创作特质。不仅限此,民国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电影光线美学、摄影构图等无不留下美术人的痕迹。第四章“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该章系统梳理演员的艺术修养,除了美专毕业生进场表演,其他电影明星的美术爱好也得以揭示;此外,还将兼擅绘画的导演收入视阈,因为导演负责教戏。银幕上的艺术家不一定由擅绘者主演,然而,多变的艺术造型还是美术人从影的优势,镜头前的美术创作更是一展才华的难得时机。表演贵在触类旁通,本文对美术人在大美术理念下的跨界发展、表演的艺术修养之源、画论启发演艺理论等方面皆有涉及。第五章“电影编导的美与术”。该章聚焦成为编导的电影美术人,探究了他们特有的电影绘画创作思维,以及美术才能在编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恐怖电影、商业电影的代表导演,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展示美术人执导下特有的电影美学。最后,回顾电影美术人参与摄制绘画题材影片自然流露的画家意识,进而关注美术人扎堆的民国电影《关不住的春光》。第六章“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该章以万氏兄弟为主论述中国卡通人才的形成,论证绘画才能与电影文化结合,铺设了中国卡通人才的成才之路。通过还原第一部长篇卡通片《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彰显绘画在卡通影业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继后崭露头角的卡通人才佼佼者钱家骏,最终促成“动画”一词取代“卡通”,这理应是中国卡通片人才实现动画理念的自觉。其实,这同时也是电影美术人实现美术意识自觉的又一标志。

张馨[3](2020)在《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演讲辞作为张炜创作用以自我言说的重要文本,在其浩繁的文学写作生涯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炜的演讲辞集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坚守与追求,表现了他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殷切希冀,因此从演讲辞出发,进行张炜创作思想的研究,更能贴合作家创作的初衷与实际,也使整个文本研究变得更有价值和说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张炜演讲辞系统化的梳理,结合演讲学的相关理论,从主要内容、具体呈现、形成原因、意义局限等方面,以演讲辞为中心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由此本论文共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来完成该研究目标。绪论部分主要对“以演讲辞为中心探究张炜创作思想”这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张炜创作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分析。与普通演讲不同的是,张炜并未为取悦听众而改变演讲的内容、演讲的语言、表达的技巧与方法,他借助演讲辞传达着对当代文学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现象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并在演讲的过程中用自身的写作经验阐释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第一章在结合张炜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主要分为诗性写作观、“自然写作”观、“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三个小节,以演讲辞为切入点关注张炜创作思想的独特内涵。第二章主要探析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张炜创作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大自然的孕育、阅读的哺育、中外文学大家的滋养以及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深入挖掘张炜创作思想的来源,对于理解其文学创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追根溯源的作用。第三章在结合当今文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下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张炜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思想家,其创作思想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创作,对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也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张炜的创作思想也存在着弊端,其有关诗性写作观的具体内容,仍值得商榷。本章节是在对张炜创作思想进行全面总结、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真实的评价。结语部分,在对全文做出总结之后,揭示张炜创作思想背后所隐藏的独特的文学价值,并做出展望。张炜演讲辞作为张炜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当下张炜研究不能绕过的重要材料。张炜的社会活动源源不断,因而他的演讲辞也必然随之丰富,这就需要研究者及时整理、不断挖掘,以此推动张炜研究深入、完整的发展。

张雪[4](2019)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发达地区教师都没有有效解决该方面问题,我们知道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以及交通发展程度都处于中上等水平,在发达地区教师都无法解决阅读教学方面的问题,那对于位于大山里的少数民族的教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更加偏僻,交通也因为地形问题更加不发达,这样的地理因素就直接影响了该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使得他们的阅读教学举步维艰。然而随着国家的强大,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步地提高,现代信息化教学在教学领域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读书受教课也因为现代化信息教学变得稍微容易一些。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优点有很多,其中有两大优势尤为突出:第一是文字图片化,文字的形容远没有画面有冲击力,而传统教学无法做到这一点;第二是文字声音化,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上讲到的事物转化为音频,增加学生的印象。这篇文章是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少数民族山区的一所小学进行读书理解教学实践项目,通过亲身实践来研究分析当前山区少数民族在小学生读书理解时存在的问题,对现代信息化教学在小学生读书理解中的应用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多媒体技术、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的概念界定、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本研究针对彝族地区当前的的语文课程授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下对该民族的小学生读书理解课程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提出设计重点原则,借鉴ADDIE设计本研究的教学模型,并从需求、内容设计、内容制作、实践运用以及实践后对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综评定来设计该少数民族的适用于年幼学生的读书理解课程。之后根据这些数据策划的课程,通过引入小学较高年级语文具体课程,完成多媒体技术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从语文阅读能力、学习成绩、学生情况及教师情况获取多媒体技术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情况,得出其可以弥补传统课程教学不足以及提升学生学习信心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彝族地区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解决当前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已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磊[5](2013)在《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文中提出对教育系统内部各种现象的观察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启发人们对教育的持续关注。而没有课程的支撑与引领,教育的任何作用都将难以实现,其中“课程设计”关心具体而实用的课程产品系统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着教育目的的达成。因而,“课程设计”是课程领域应优先解决的问题。具体到“科学课程设计”,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这实际上触发了人们对“理性”的深刻反思,并由此认识到,从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理想,是科学课程设计“应然”的努力方向。科学课程的性质满足实现这种理想的条件,认识论的发展也足以提供实现这一理想的思想基础,但对科学课程设计的历史考察表明,传统科学课程囿于技术性处理,整体上缺乏对人文发展需求的思考,即强调学科而忽视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极端表现,并从而助长了科学主义倾向的蔓延。这一现象表明,认识论作为反映人们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对科学课程设计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实证主义以及客观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对传统科学课程设计的深远影响,正是传统科学课程设计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的根本原因。实际调查证明了这一点。如:(1)分别有62.50%和44.19%的初中与高中教师,认为理科课程设计就应该“遵循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发展线索”,而仅分别有33.33%和16.28%的初中与高中教师认为理科课程设计应“关注学习者需求”;(2)将科学视为真理的八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比例依次为30.21%、18.56%、3.77%、13.38%、12.96%;认为科学就是客观知识体系的八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比例也分别有40.10%、37.11%、42.45%、54.23%、50.00%;主要采用理解记忆方式学习理科课程的八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分别占27.60%、29.59%、28.30%、35.92%、40.74%;而用记忆方式学习理科课程的八年级到高三年级学生也分别有9.38%、14.29%、13.21%、9.15%、3.70%;(3)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真实反映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为70.83%和60.47%,而当教师认为“科学是客观知识体系”,接受科学知识是“人类获得真理或客观世界真实反映”的观点时,便倾向于运用理解记忆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无法对成长中的中学生超越教师的教导寄予过高的期望,意味着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基于以上思考,论文针对科学课程设计存在的诸如:科学课程观的偏狭、科学课程结构的逻辑发展单一化、科学课程方法的局限以及科学课程评价的重结果化倾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尽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但课程设计在认识论上的偏差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即采取狭隘的科学一实证或实证主义一元化的研究方式,将课程孤立于课程既有的范围之内,助长了课程设计思想上的唯知识论倾向,使课程设计基本上变成知识的架构与增删,遮蔽了课程的开放性质以及课程本身的意义。然而,狭隘的科学一实证即实证主义的真理性是值得怀疑的。毕竟真正科学的理论不过是还未被证伪的假说,其科学性实质上表现为能够被证伪的可能性。但科学理论却又既不能被完全证实也不会被彻底否证,因而无论是严格的证实还是严格的否证,都不会使人们从经验中获得好处。这实际上意味着,实证主义甚至证伪主义的困难确实存在着,是说那种认为“所有经验科学的陈述必须是能最后判定其真和伪的,或者说它们必须是‘可最后判定的’”的观点,或强调“必须证实它们和证伪它们”的想法是难以实现的。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基础。于是应正确区分实证思想与实证主义、证伪方法与证伪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事实上,以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为两极,证实或证伪都处于两者连线之上,都是实证研究必要的思想方法。但发展到实证主义或证伪主义则是极端荒谬的想法或做法。正因为科学理论不可能成为“最终的”表述或“最后的”真理,因此决不能仅仅用科学陈述的逻辑的或形式的结构当作经验科学的特征,也应建立起将经验科学的方法构成其特征的思想。是说科学理论绝不是在所谓获得证实的真命题与由它们构成的知识体系的静态的简单积累,而是动态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不断生长,从而表现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即将以前已经完成的东西合并到不断生长的、也必然穿越时间并进步着的结构中,永远处在一个不确定的、动态的变化之中。于是与传统科学课程强调对知识的累积不同,科学课程实际上是对科学理论实行检验的方法的态度与精神。从而使得科学知识不仅包括关于世界的观念、规律和原理的体系,而且也内在地包含了了解世界的方法体系,以及关于世界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情绪等方面。但这种方法不同于“技术理性”所强调的具体的方法程序,而是一种质疑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和思维的习惯。意味着科学课程是有待教师与学生在教室情境进行检验的假设,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寻求一致的标准答案,只是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毫无标准答案的学习与讨论,把已有知识作为师生思考的材料,以发展学生理解、批判性反思和负责任判断的能力。上述观点概括于“科学课程即研究假设”的课程观念之中,并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目的说与以观念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方法说相配合。落实这一课程观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课程结构,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不仅使学生沉浸在问题式学习之中,而且通过建构整个情境的意义,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际运用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2)针对调查结果:认为科学是客观知识体系,将科学知识视为真理或客观世界真实反映的教师,倾向于运用理解记忆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而当下以探索总结为主的教学方式还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提出应树立正确的科学与知识观念,确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策略,以便探究式教学在理性指引与规范之下顺利开展。(3)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课程评价旨在考察质而不是量。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评价以问题为载体把评价设计成让学生完成真实任务的形式,使评价贯穿于知识生成的整个过程之中,能实现以学生自评为主的自我监督,将反馈、激励与改进功能统一于问题解决之中,从而能最大限度地确定课程需要改进的方面,实现评价的建设性功能。

马宁[6](2010)在《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 ——以舟曲地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宗教对话肇始于基督教为谋求教内各派和解而进行的探索,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宗教理论之一,为世界各大宗教所接受。我国学术界对宗教对话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引介西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的阶段,正在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对话理论体系。本文运用宗教对话理论对藏汉结合部的宗教对话模式进行研究。文章根据笔者对陇西走廊中的藏汉结合部舟曲地方的田野调查,探讨藏汉两族作为苯教、藏传佛教、民间信仰和基督教等宗教的信众所进行的冲突和对话,勾勒出当地多种宗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展现藏汉信众如何成为复合型宗教信徒,实现民族融合的过程,总结出藏汉结合部的地方性宗教知识和宗教对话模式。苯教、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是舟曲地方的传统宗教,由藏、汉两族信仰。历史上,民间信仰是与苯教和藏传佛教对立的宗教,发挥了团结汉族移民,与藏族争夺自然资源,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这在明朝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直至清朝初期,随着舟曲地方二次移民的完成和生番土司的归附,形成了藏汉杂居的分布格局,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这一时期舟曲地方的苯教逐步佛教化,依附藏传佛教而存在,藏传佛教与民间信仰构筑了山水相依的平衡格局,藏汉两族也成为复合型宗教信徒。由于藏汉通婚的普及,藏汉两族也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融合。而基督教从20世纪20年代传入后打破了这种平衡格局,引发了宗教冲突。“文化大革命”后,很多藏传佛教寺院没有及时恢复,重建的民间信仰寺院则成为新的宗教文化中心,是藏汉信众实现宗教诉求的重要场所。舟曲地方的苯教、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共同构筑起倒三角的宗教平衡图景,将基督教排除在外,发挥着维护地方稳定与和平的作用。近年来,这种宗教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不影响各宗教的关系和当地的民族关系。文章用宗教现象学理论对舟曲地方各族信众举行的宗教仪式进行分析,进而区分了神圣时空与世俗时空,认为献祭仪式维系着神圣与世俗的秩序,成为信众对话、交往和展示地方文化的舞台。通过对神界的分层与诸神格的分析,认为诸神的关系是各族民众关系在宗教中的反映。藏汉两族在明清两朝的冲突是不同宗教知识差异性的体现,尤其反映在宗教生态观和生存文化上,这属于生态神学的研究范畴,藏族创造了以苯教为核心的生存文化对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循环补充机制,而汉族则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生存文化,经过不断的磨合,汉族最终接受了藏族的宗教生态观和生存文化。最后,本文在人类学视野和宗教对话理论支撑下,对舟曲地方的宗教对话模式进行了总结,历史上的事实证明,在已有宗教对话理论中的宗教置换模式并不适用于舟曲地方,宗教互益模式才是舟曲地方宗教对话的主要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直在和平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而是伴随着宗教冲突,通过民间的力量来实施,冲突是实现互益模式的必然途径之一。

徐程[7](2016)在《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尽管“美育”的概念不是卢梭提出的,但是他所强调的以培养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自然人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而伴随着对儿童的发现,卢梭的美育思想中的主要部分是对儿童的美育。在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都空前严重的当代,卢梭的儿童美育思想更突显出其教育价值和生态价值,对我国当前儿童美育工作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和个人背景。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产生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紧密相连,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法国思想家们纷纷提出建立新世界的主张,启蒙运动中的对“理性”强调和对“人”的发现在思想上给了卢梭很多启发。同时,卢梭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也与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部分分析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和宗教基础。在卢梭的哲学体系中,自然哲学和性善哲学是其根本原则。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卢梭提出了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的儿童美育思想。第三部分探讨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内涵、目标和实施的原则、方法及途径。“自然”是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核心概念,所以卢梭的儿童美育围绕着培养“自然人”进行。第四部分整理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对近代儿童教育、近代美育思想以及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卢梭儿童美育思想中对儿童善良天性的尊重,对儿童内在自然的顺应,对于外在自然的重视,对感性和理性完善人格的塑造都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部分结合当前儿童美育现状,讨论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让儿童美育回归自然,不仅是让儿童回归到真正的大自然中成长,让儿童回归自然本性,更是要让儿童美育回归最原初的目标——对理性和感性完善人格的保持和塑造。

田晓宸[8](2006)在《地理杂志中的生态环境报道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公众环境运动的蓬勃开展和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生态环境报道如今已是世界各国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涉及生态环境报道的大众传播媒体分为综合性媒体和专业性媒体两大类。学术界对生态环境报道的研究分析也基本上是以这样的媒体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本文从媒介地理学的角度,以国内知名地理类杂志《中国国家地理》为样本,对其中关乎生态的报道进行分析,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等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媒介与地理互动的层面出发探讨媒介与地理、环境和人的关系。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中的生态环境报道进行分析。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对生态环境报道研究做一概述并介绍本文研究方案。第二章从生态环境报道总数及走势、报道中的要素、报道倾向、报道涉及的区域分析、报道中的原因这五个指标进行分析,勾勒样本中的我国生态图景。第三章从分析报道文稿的角度对样本的生态环境报道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总结。最后,本文从环境报道中出可供国内其它媒体报道的启示,以及本文研究引发的思考。

余琼[9](2016)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三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三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徐晓艳[10](2017)在《南北极纪录片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纪录片也被称之为人类的生存之镜,作为具有社会关照的一种影像艺术形式,它比其他艺术门类更富有真实性、兼容性、表现性,更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基于纪录片的这些特性,它常被用以表现某种社会现象、再现焦点问题或传达一定的社会诉求,全球各国都甚为注重纪录片所带来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现实指导意义。人类对未知总是充满好奇,也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北纬60度以北,南纬60度以南的冰雪世界因具有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油气、贵金属等矿产资源,新兴的航道资源,以及冰川、极光等让人叹为观止的壮丽风景,而成为各国探险家、科学家、生物学家等的科研福地,人类带着本能和欲望一次次向着这片未知领域迈进。于是,极地作为一种影视素材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极地纪录片也随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影像艺术呈现到观众面前。极地纪录片是探险类纪录片的特殊门类,它承载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疏离化审美需求。一方面,陌生化的东西总是能唤起人的好奇心,极地是人类欲望的延伸,是地球大发现的余续,缘此极地才被投射了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科考和记录手段,极地纪录片的发展又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殖民主义的脚步到哪,影像记录便跟随到哪,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历史。但随着人类极地活动的深入,人们也给这里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白色世界正在发生超乎想象的变化。本文选取十部优秀的南北极纪录片为主要研究样本,以影片观摩、分析为依托,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并运用大众传播理论进行论文写作。遗憾的是,当今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在某部影片单一分析方面,关于极地纪录片这一整体的综合性可借鉴资料非常少,这增加了我此次研究的难度。即便如此,我还是尝试以影像为依托,通过南北极纪录片的比较研究共同探讨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一是试图通过对极地光影冰山一角的研究,逐步厘清极地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人们探索极地世界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探索极地纪录片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二是通过对两极纪录片的比较分析,启发人们冷静对待这白色世界的变化,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二、大自然探索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自然探索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综合科普期刊中的天文学
2 《天文爱好者》杂志读者调查结果分析
3 结论

(2)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电影与美术的民国叙事
    一、选题旨趣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前史与现状
    三、关键词、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的确立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在民国的群体起伏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三、电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三、伟大布景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一、闯入欧美技师的专属领地
        二、摄影师的美术功底
        三、照相摄影与电影摄影
    第二节 摄绘影像奇观的群体努力
        一、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
        二、分身双美等特技影像
    第三节 影像美学与画学交相辉映
        一、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
        二、电影光线美学
        三、摄影构图与移动镜头
第四章 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
    第一节 演员的艺术修养
        一、美术专业生进场演出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三、导演教戏兼通绘事
    第二节 胶片上的艺术创作
        一、银幕上的艺术家
        二、多变的艺术造型
        三、镜头前的美术创作
    第三节 表演贵在触类旁通
        一、大美术理念下跨界发展
        二、电影表演艺术之源
        三、画论启发演艺妙悟
第五章 电影编导的美与术
    第一节 擅绘导演的电影绘画
        一、实现画面活动的冲动
        二、美术在编导中的功用
        三、犹如绘画创作
    第二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A
        一、融画入影唯美影像
        二、影像的浪漫主义诉求
        三、恐怖导演的影像美学
    第三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B
        一、现实主义绘影绘声
        二、布景导演不软不硬商业风
        三、画家意识“关不住”
第六章 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
    第一节 卡通电影人才的孳育
        一、万氏兄弟转向卡通片
        二、上海影业托举万氏卡通
        三、早期卡通人的成才模式
    第二节 绘制《铁扇公主》的成功
        一、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二、仿效迪斯尼的绘制模式
        三、竟成民国卡通长片的绝唱
    第三节 动画片的理念自觉
        一、钱家骏在动画片领域的崛起
        二、“活动画”对垒“卡而不通”
        三、实现动画理念自觉的言行
结语:电影美术人的历史归结与当代启示
    一、电影美术人走向新中国
    二、电影美术人在新时期的复起
    三、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插图汇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主要内涵
    第一节 诗性写作观
    第二节 基于现代反思的“自然写作”观
    第三节 “至善臻美”的审美理想
第二章 张炜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大自然是张炜创作的母体
    第二节 多重文化背景的影响
    第三节 “不读格调低下的书”
第三章 张炜创作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局限性
    第一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张炜创作思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张炜创作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炜演讲稿编年整理(1984..201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组织
2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多媒体技术
        2.1.2 阅读教学
        2.1.3 教学设计
    2.2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
        2.2.1 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2.2.2 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2.3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2.3.1 掌握学习理论
        2.3.2 认知负荷理论
3 多媒体技术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教学设计
    3.1 教学现状
        3.1.1 教学概况
        3.1.2 教学现状分析
    3.2 教学设计原则
        3.2.1 重点突出原则
        3.2.2 启发性原则
        3.2.3 趣味性原则
        3.2.4 丰富性原则
    3.3 教学模型设计
    3.4 教学步骤设计
        3.4.1 前期需求分析
        3.4.2 教学内容设计
        3.4.3 教学内容制作
        3.4.4 教学应用实施
        3.4.5 教学效果评价
4 多媒体技术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4.1 教学实践基础条件
        4.1.1 教学目的
        4.1.2 教学内容
        4.1.3 教学对象
        4.1.4 教学假设与时间安排
    4.2 教学实践情况
        4.2.1 需求分析
        4.2.2 内容设计
        4.2.3 内容制作
        4.2.4 应用实践
5 多媒体技术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5.1 教学效果分析
        5.1.1 语文阅读能力分析
        5.1.2 学习成绩分析
        5.1.3 学生情况分析
        5.1.4 教师情况分析
    5.2 研究结论
        5.2.1 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
        5.2.2 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5.3 对策建议
        5.3.1 注重差异性
        5.3.2 培养阅读能力
        5.3.3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5.3.4 掌握制作和运用课件方式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一) 基于教育系统内部的观察
        (二) 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
        (三) 课程设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 已有研究概述
        (一) 理论研究
        (二) 实践探索
        (三) 基本共识
        (四) 存在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基本构思
        (一) 基于“理性”的认识
        (二) “两种文化”的融合
        (三) 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 基本概念界定
    五、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科学课程的性质
    一、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
        (一) 人是文化的存在
        (二) 科学的起源
        (三) 科学发展的文化过程性
    二、 科学课程的文化属性
        (一) 科学课程作为文化的重要方面
        (二) 科学课程对文化的传承
    三、 科学课程的价值诉求
        (一) 国际上科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二) 我国科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第二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基础
    一、 认识论作为科学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
        (一) 以认识论为基础设计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二) 认识论对科学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二、 实证主义对传统科学课程设计的制约
        (一) 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 实证主义的影响
    三、 可检验性作为新的认识论基础
        (一) 可检验性思想的确立
        (二) 可检验性给予科学课程设计的启示
第三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历史考察
    一、 西方科学课程设计简要回顾
        (一) 西方科学课程形成的思想基础
        (二) 西方科学课程的形成
    二、 我国科学课程设计简要回顾
        (一) 我国科学课程形成的思想基础
        (二) 科学课程形成及新课程改革前的发展
    三、 中西方不同设计思想的历史透视
        (一) 对待研究方法的态度不同
        (二)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三) 课程目的期望上的差别
第四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偏差
    一、 科学课程观的偏狭
        (一) 科学主义的局限性
        (二) 科学课程的科学主义倾向
    二、 科学课程结构的线性逻辑特征
        (一) 科学课程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强调
        (二) 学科基本结构的线性逻辑发展
    三、 科学课程实施方法的局限
        (一) 接受式学习方式易使学生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
        (二) 学科基本结构的发现式学习机制不够清晰
        (三) 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的微观机理不够明确
    四、 科学课程评价的重结果化倾向
        (一) 评价依据的唯一性
        (二) 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第五章 科学课程设计的基本观念
    一、 学科、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一) 超越科学主义
        (二) 课程设计不同理论取向的整合
        (三) 注重学习者理论取向的课程设计
        (四) 社会文化需求理论取向的优先性
    二、 科学课程作为研究假设的课程观
        (一) 科学课程作为研究假设的含义
        (二) 对“课程即研究假设”观点的超越
    三、 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目的观
        (一) “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
        (二)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实可能性
        (三) 批判性思维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力量
        (四) 批判性思维指向教育中最终的解放
    四、 基于观念转变理论的方法论
        (一) 观念转变理论的基本精神
        (二) 观念转变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 基于问题的科学课程及其设计
    一、 基于问题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 基于问题设计的必要性
        (二) 基于问题设计的可能性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课程结构
        (一) 科学探索中永恒的变量——问题
        (二) 以问题为中心的动态生成结构
    三、 科学课程实施方法的探究性特征
        (一) 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 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四、 科学课程评价的重过程性
        (一)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
        (二) 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三) 基于“任务驱动”的过程性评价策略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附录 7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 ——以舟曲地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陇西走廊”与“藏汉结合部”
    第四节 田野点情况及其他
第二章 舟曲地方的多元宗教格局
    第一节 明清两朝对舟曲地方民族宗教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相互制衡的宗教景观
    第三节 外来的闯入者:基督教
    第四节 介于圣俗之间的宗教“能人”
第三章 供奉众神的献祭仪式
    第一节 千姿百态的宗教仪式
    第二节 神圣与世俗的秩序
    第三节 神圣之桥:信众交往的舞台
第四章 神界与神格
    第一节 神界的构造
    第二节 众神的神格
    第三节 诸神的关系
第五章 异中求同:诸宗教的差异与对话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汉番两族对自然资源的争夺
    第二节 不同宗教文化的诠释
    第三节 宗教实践者之间的交流
    第四节 宗教文化的共享
第六章 地方性宗教知识与宗教对话模式讨论
    第一节 倒三角的宗教图景
    第二节 宗教平衡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藏汉结合部宗教对话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获得的相关荣誉
后记

(7)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
        1、国内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
        (1) 卢梭教育思想的概论性研究
        (2)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专论性研究
        (3)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比较性研究
        2、国外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卢梭美育思想的研究
        1、关于卢梭美育思想的形成及地位的研究
        2、关于卢梭美育思想内容的研究
        3、关于卢梭美育思想影响及启示的研究
        (三) 关于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美育
        (二) 儿童美育
    四、研究思路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逻辑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形成
    一、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18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 18世纪的教育状况
    二、形成的思想背景
        (一) 对“人”的发现和对儿童的初步认识
        (二) 启蒙运动
    三、形成的个人背景
        (一) 流浪者卢梭(1712年—1756年)
        (二) 浪漫派作家卢梭(1756年—1762年)
        (三) 哲学家卢梭(1762年—1778年)
第三章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基础
    一、哲学基础
        (一) 哲学思想
        1、性善哲学
        (1) 自由
        (2) 理性
        (3) 良心
        2、自然哲学
        (二) 自然教育思想
    二、宗教基础
        (一) 卢梭的宗教观
        1、对天主教的批判
        2、对无神论的批判
        3、卢梭的自然宗教理论
        (二) 卢梭的宗教教育思想
第四章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内容
    一、儿童美育思想的内涵
        (一) 自然是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核心概念
        (二) 审美力是完美人性的重要标志
    二、儿童美育的目标
    三、儿童美育的实施
        (一) 儿童美育实施的原则
        1、率性发展的原则
        2、趣味培养的原则
        3、直观教育的原则
        (二) 儿童美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1、儿童美育实施的方法
        (1)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健全的身体
        (2) 通过游戏、绘画、音乐培养敏锐丰富的感性能力
        (3) 通过直观教学培养明晰缜密的理性能力
        (4) 通过情感交流培养爱心和美德
        (5) 通过广泛的审美活动培养正确的审美鉴赏力
        2、儿童美育实施的途径
        (1) 绘面
        (2) 音乐
        (3) 游戏
        (4) 劳动
第五章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影响
    一、对近代儿童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 对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 对福禄培尔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 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四)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对近代美育思想的影响
    三、对近代中国美育思想的影响
第六章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是当前儿童美育的终极目标
    二、感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当前儿童美育的重要任务
    三、回归自然是当前儿童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 通过自然培养健全的身体
        (二) 通过自然培养灵敏的感知力
        (三) 通过自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四) 通过自然培养缜密的理解力
    四、卢梭自然主义美育思想具有深刻的生态文化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地理杂志中的生态环境报道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写在前面
引言
第一章.生态环境报道研究概述及本文研究方案
    Ⅰ.国内对环境报道的研究扫描
    Ⅱ.本文拟研究突破点及依据
    Ⅲ.本文研究方案
第二章.地理杂志中生态环境报道的相关指标分析
    Ⅰ.生态环境的报道总数及走势
    Ⅱ.报道中的要素分析
    Ⅲ.报道倾向分析
    Ⅳ.报道涉及的区域分析
    Ⅴ.报道中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地理杂志中的生态环境报道体系分析
    Ⅰ.自然环境中的生态话题
    Ⅱ.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反思
    Ⅲ.图片中的生态话语
    Ⅳ.“地理视点”中的生态观点
第四章.地理杂志中的生态环境报道总结
    Ⅰ.对各项指标分析的总结
    Ⅱ.样本的生态环境报道主要特点评述
第五章.地理杂志的生态环境报道引发的思考
    Ⅰ.《中国国家地理》的生态环境报道启示
    Ⅱ 生态环境报道中的人与环境关系的几点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9)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临水照花: 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
    2.1 现实背景: 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催生
    2.2 作家动因: 女性作家的乡土写作缘起
    2.3 文学情境: 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廷
3 柔化历史: 女性历史言说的特殊审美声道
    3.1 日常历史: 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
    3.2 经营人性: 人性腹地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
    3.3 诗意栖居: 温情心态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欲望探求: 欲望话语的主体转换与意义生成
    4.1 身体的发现: 穿越"沉重的肉身"
    4.2 夏娃的觉醒: 性别伦理的探索与突围
    4.3 孕育的补白: 浮出历史地表的繁衍欲望
5 成长关注: 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
    5.1 雾中风景: 家庭伦理束缚下留守乡村女性的"缺失式"成长
    5.2 城乡之间: 出走"娜拉"的艰难涉渡
    5.3 犹在镜中: 男性镜像笼罩下知青女性的"创伤式"成长
6 诗性品格: 女性乡土叙事的艺境探微
    6.1 锦心绣口: 整体性的诗化风格
    6.2 诗情画意: 从绘画借鉴营养的叙事技巧
    6.3 白璧微瑕: 艺术缺陷及其可能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南北极纪录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综述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南北极纪录片比较分析
    2.1 极地纪录片的发展
        2.1.1 纪录片概述
        2.1.2 纪录片与新闻片、专题片的异同
        2.1.3 极地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2 南北极纪录片比较分析
        2.2.1 北极纪录片的兴起与繁荣
        2.2.2 人类对南极的科考与探索
        2.2.3 横跨两极的纪录片
        2.2.4 南北极纪录片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对极地影像的思考
    3.1 极地影像的理论价值
        3.1.1 议程设置
        3.1.2 沉默的螺旋
        3.1.3 远方与现代
    3.2 极地影像的现实意义
        3.2.1 想像的自然
        3.2.2 他者
        3.2.3 危险温度
        3.2.4 对话之地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大自然探索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科普期刊看我国近年天文教育的发展[J]. 李鉴,高健,刘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2]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D]. 田佳佳. 上海大学, 2016(09)
  • [3]张炜创作思想研究 ——以演讲辞为中心[D]. 张馨.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彝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 张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4)
  • [5]科学课程设计的认识论考察[D]. 张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6]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 ——以舟曲地方为例[D]. 马宁. 中山大学, 2010(03)
  • [7]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徐程.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8]地理杂志中的生态环境报道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D]. 田晓宸.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3)
  • [9]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07)
  • [10]南北极纪录片比较研究[D]. 徐晓艳. 山东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自然探索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