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代及其一些表达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郑璇[1](2009)在《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上海聋人所打的自然手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获取了包括事物名称、事物运动、事物属性三大类的非视觉概念手势视频资料,以及聋人在各种情境下的手语演讲录像,以此为基础尝试描写上海手语中基本非视觉概念的全貌,分析上海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手段,并最终揭示其根本规律。对语料的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书空、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其中,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后两种方式较为少见。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比喻和借代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文学修辞方式,事实上,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不同手语中的比喻和借代具有共通性,而手语和有声语言中的比喻和借代也具有共通性。手语中的比喻从本质上来说和有声语言一样,都可以归结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但手语中的比喻从本质上来说并非单一映射,而是一种双重映射(double mapping):从具体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比喻性映射,以及从具体的源域到语言形式之间的象似性映射。目标域凭借对源域的象似性描述而得到呈现。手形、位置、方向、运动的相似性都可以形成比喻。手语中常见的比喻有时间比喻、方向比喻、人体比喻和实体比喻等。借代则是与比喻平行的另一种表达非视觉概念的手段。它是以部分代整体或以相关联的事物代所指事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联想。区别比喻和借代的标准主要是看其心理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还是相关性(邻近性)。借代也可看作是在实体(entity)和对应体(counterpart)之间建立的映射。手语一般借具体可见的事物形象或动作行为表达与之相关的非视觉概念,常见的借代有人体借代、符号标志借代、成员借代、行为借代和汉字借代等。总之,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
王朝[2](2018)在《面向留学生的借代修辞格教学》文中提出修辞格作为汉语修辞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修辞格——借代修辞格作为研究对象,以一整套深受留学生喜爱的、使用广泛的系列教材——《博雅汉语》作为语料来源,深入研究借代修辞格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统计归纳法和举例论证法进行研究,总结吸取前人在本体研究方面和修辞教学上的成果;根据借代修辞格的特点、类型及产生基础,提炼其中的修辞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为后文的教学研究提供研究方向。本文全面考察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中与借代修辞格相关的教学要求,统计分析教材中借代修辞格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分析借代修辞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留学生汉语水平的联系。确定借代修辞格教学的必要性,总结分析借代修辞格的教学策略,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王萍[3](2015)在《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任何词语不仅涉及结构规律问题,而且还关涉如何生成的问题。构词和造词是词语的一体两面,对词语进行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分析是我们研究词语最为基本的两个视角。但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词语的研究偏重于从构词法的框架下对已经存在的词进行内部结构规律的分析,而对词语造词法层面上的考察研究尚显不足。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辞格是组织、调整和修饰语言,主要用于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实际并非如此,人们不仅将辞格用于选词组句、连句成篇,而且还将其用于创造新词。近年来辞格造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学者们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对这些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单一辞格造词方面,对辞格造词的整体考察较少;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历时研究法、定性研究法,缺少对辞格造词运用比较的定量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如何从语言比较的视角来揭示辞格和词汇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辞格造词的一般过程和所体现的特点,对于丰富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区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我们选取汉英比较的视角,在对汉英辞格造词充分观察、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并进行解释。以双方语言为参照反观各自的特质,这样不仅有助于语言之间的对比交流,而且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另外,论文以辞格学、词汇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指导实践,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辞格造词,为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理论平台。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汉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英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汉英辞格比较研究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成就和不足。然后对本文的预期目标、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进行相关的说明,并且对本文的两对重要概念“造词法与构词法”和“辞格与辞格造词”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为“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比喻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比喻和比喻造词,比喻造词和比喻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比喻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构成要素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喻体及相似点选择上存在不同点。第三章为“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借代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借代和借代造词,借代造词和借代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借代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借代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语言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代体及借代方式上存在不同点。第四章为“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对偶和对偶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对偶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对偶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内部结构和词序上有共同点,而在对偶造词数量以及对偶造词形式上存在不同点。第五章为“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仿拟和仿拟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仿拟造词基本类型,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仿拟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仿拟造词过程和仿拟造词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和仿拟造词语言结构上存在不同点。第六章为“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摹声和摹声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摹声造词基本类型,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摹声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基本类型和音义关系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造词方法和造词结果上存在不同点。第七章总结了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包括辞格共性相似、语用原则相似以及认知机制相似;不同的原因包括民族传统相异、语言系统相异以及文化心理相异。第八章为结语,首先盘点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本文描写了汉英五大辞格造词的概貌,并且比较了二者的异同,指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其次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遗憾和不足,并说明了未来的研究设想。
马晨希[4](2020)在《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汉方言属于北方话系统,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以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而言,汉口话因汉口镇(现划分为江岸、江汉、硚口三区)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称为“汉腔”。武汉方言存在着大量修辞造词现象,笔者将朱建颂先生的《武汉方言词典》作为主要语料来源,对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进行定义,查找筛选,梳理分类,比较研究。笔者将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分为比喻造词、借代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和双关造词,并对武汉方言各类修辞造词按照修辞特点进行分类:将武汉方言比喻造词分为前喻式、后喻式和全喻式;将武汉方言借代造词分为旁代类、对代类和综合类;将武汉方言夸张造词分为夸大式、缩小式和超前式;将武汉方言委婉造词分为疾病与死亡类、生理与性爱类、社会与人生类和性格与称谓类;将武汉方言双关造词分为谐音双关造词和藏词之法双关造词。笔者归纳出每种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心理生成机制、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发掘武汉方言修辞造词所蕴含的武汉码头文化、饮食文化和商业文化。笔者将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在“普方古”视角下,与现代汉语修辞造词和古代汉语修辞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得出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一般性结论,希望能对武汉方言相关研究和其它方言修辞造词研究提供帮助。
丁艳[5](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申迎冬[6](2018)在《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借代借喻词语包括借代词语和借喻词语两类词语类型这两种类型的词语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词义中有一个或多个是运用借代或比喻修辞産生的,根据借代或比喻産生的特点,可以把这些词语分爲不同的类型,进而归纳出借代词语和借喻词语産生的规律和途径。本论文以古汉语中的借代借喻词语爲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出《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中的借代借喻词语,深入探讨各种类型借代借喻词语的産生规律,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新时期産生的借代借喻词语。论文共分爲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借代义和比喻义的角度对借代借喻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归纳出目前学术界关於这两类词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局限,最後论述了研究借代借喻词语对於词汇理论的意义和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是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研究价值该章节主要总结出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探讨可以增进词汇学的发展、弥补词典相关疏失,从而爲新词新义的研究提供思路。第二章爲词语借代义産生的途径及其借代层级关傍银该章节首先根据词语借代义的産生规律和特点将借代词语划分成十二种借代类型其次揭示出多层借代义的显性、隐性特点,最後总结出《大词典》借代义释义术语方面的疏失。第三章是词语比喻义産生的途径,该章节首先根据比喻义産生的规律将旧词、新词划分爲六种类型,并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後论述了成语典故、谚语俗语比喻义的特点,最後揭示出《大词典》中比喻义释义术语方面的问题。第四章爲现代汉语中由借代或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该章节重点总结了新词新义産生的原因,提出评判新词新义的标准,对借代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进行了分类讨论,得出借代或借喻新词新义産生方式与古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的産生方式存有差异。
范金晶[7](2016)在《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经典化的视角考察了在北宋後期至南宋末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黄庭坚成为经典并发生影响的过程。作为经典的黄庭坚,既包括其作品,也包括作为作家的黄庭坚本人。深入两宋时的历史情境,黄庭坚的经典化主要在诗学、时势、书法、宗教(佛教)四方面力量复合作用下形成,而四种力量作用的方式、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黄庭坚在诗学与书法领域达到了自己的最高成就,且诗学在士大夫精神文化中占有较高的形而上层级,故诗学是黄庭坚经典化的核心内容。时势是指南北宋之际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势,黄庭坚在其作用下成为宋人心目中的文化偶像。黄庭坚是着名书法家,然而其书法作品除了艺术价值之外,也成为经典化过程中的传播媒介。由於佛教在世俗社会中处於边缘地位,它在黄庭坚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形塑黄庭坚及其作品的面貌实现的。考虑到上述因素之後,本文用两章的篇幅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而第三章探讨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第一章从诗歌史的层面讨论黄庭坚诗学的经典化。第一节将黄庭坚诗学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过程分为四个时期。黄庭坚生前便获得巨大声名,被认为富有独创性。自吕本中创作《江西宗派图》之後,文学史上出现了江西诗派的名义,在宋室南渡後声势烜赫,江西诗风席卷诗坛。南宋四大家中的杨万里、陆游都与江西诗派颇有渊源,而二人在中年不约而同的背弃了江西诗风,四灵引领的晚唐诗风随即盛行,诗坛进入江西、晚唐交相诋的局面,背後深层次的原因是宋初以来的诗学理想发生了变化。方回《瀛奎律髓》确立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诗歌谱系,黄庭坚的地位降为三宗之一,实际影响力大大下降。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但吕本中为何创作此图却令人颇为困惑。本文第二节认为,北宋有着代代相传的文坛盟主意识,构成欧阳修-苏轼-苏门四学士的传承脉络。而四学士中,黄庭坚诗歌艺术最为精湛,也因此得与苏轼并称“苏黄”。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思潮,认为黄庭坚诗歌胜过苏轼,苏文黄诗,成为元佑时代的象徵。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出现,正是这一思潮的反映。第三节讨论江西诗派概念的内涵。虽然在南宋诗坛有很大影响,但历史上对江西诗派特徵的认定是混杂的,不得不承认,目前并没有判断什磨是江西风味的统一标准。那麽,江西诗派的核心特质与共同特徵是什麽?从南宋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清理出以下几重内涵:以儒学修养为基础,崇尚气节的精神内蕴;黄庭坚示人的一套学诗程序或者吕本中“活法”等作诗方法;下字、句法、押韵等作诗技巧;取朴拙而避华美的审美取向。第二章从诗歌内部讨论诗学的经典化。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可谓黄庭坚名义下影响最大的诗论,故第一二节分别对其作出讨论。通过对黄庭坚诗歌用例的分析,总结出点铁成金法是运用陈言时有意藉助语境差异的用典方法,从此人们开始区分语典与事典。而点铁成金“错本旨”式的思维方式,与禅宗公案中“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有关。夺胎换骨关注的是诗意的沿袭与转化,北宋以来诗人们始终致力於诗歌语言、取材乃至审美品质的创新。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颂古传统颇为相似,惠洪拈出此论,实与其禅宗背景有关。夺胎换骨并不能称作江西派诗论,但是它对宋人诗学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将夺胎换骨作为创作论来理解,便产生了以其为蹈袭的看法,但更广泛的是将其理解为鉴赏论,激起了人们寻绎诗意来源的强烈冲动。第三节以借代的修辞手法为中心,对李贺与黄庭坚诗作出比较。李贺诗中以自创的名词性借代为主,带有浓厚的物质感。而黄庭坚诗中的借代主要通过用典形成,用典方式的曲折与灵活使得山谷诗中的借代也丰富多样,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人受到禅宗语言趣味的影响,对借代“不说破”的效用饶有兴味。李贺与黄庭坚的诗歌风格都曾被评价为“奇”,借代的使用在其风格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抛开线性延续的文学史视角,李贺与黄庭坚都代表着中国文学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三章讨论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黄庭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与他在党争中经历的磨难息息相关,宋室南渡後,高宗个人对他的喜爱,江西宗派图的流传,以及作为元佑人物的一员,都使他暴得大名,而背後深层的文化机制是元佑政治成为宋人心目中的典范时代。第二节讨论黄庭坚人格的典范化,黄庭坚以其道德、心性修养、气节,成为宋人眼中的人格典范。而在此过程中,黄庭坚书法作品的流传是重要的触媒。苏轼与黄庭坚的形象都偏於政治与道德,是宋代特殊的党争等政治背景决定的,他们嬉笑怒骂的文人形象明代以後方才成为主流。第三节讨论黄庭坚影响下形成的快阁文化景观。元丰五年黄庭坚登临快阁并创作《登快阁》,从此快阁成为太和县的知名景观。作为建筑类文化景观,快阁提供了一个可供登临的空间,使得人们在登临中不断唤起文化心理记忆。快阁在历史上的存毁情况,说明其本质是黄庭坚诗歌文本构建出来的心理空间,快阁的物质存在只是心理空间的物质载体,其具体形态并不重要。《登快阁》诗歌文本中的晴、鸥、江、月等人格化的风景,凝固成为稳定的快阁风景。黄庭坚登临快阁之快,与去世前淋雨之快,被人们理解为不以外物为意的心性修养,这是宋代政治文化语境下的特殊理解,遗失了黄庭坚人格中从容自适的一面。
黎静[8](2020)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诗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极具音乐美、画面美等特点,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共选入22首经典古诗词,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辞格教学又是古诗词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古诗词的辞格教学还存在着修辞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和师生的修辞运用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笔者本文运用了理论探讨和教学案例分析,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辞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对试图对高中语文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一辞格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希望能为教师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论述高中语文辞格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对教材上的古诗词篇目进行列举,共有二十二首,其中有十四首诗、八首词。第三章至第七章是对单一辞格的教学进行研究:第三章是譬喻辞格的研究,分别从譬喻的定义和类型,结合教材内外的诗词进行分析,接着对程翔老师课堂上对譬喻辞格的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比之长,较之短”和“以我手,书我心”的教学建议。第四章是引用辞格的教学分析,例析了引用辞的概念和两种方式,列举了教材中古诗词的引用辞并分析其内容和妙处,最后提出“深入解读”和“深入教学”等教学建议。第五章是夸张辞格的教学,具体分析了夸张辞的含义和两种分类,详细分析了教材上的古诗词的“夸张之最”——《蜀道难》,并提出“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以赏带写,以写带思”“教师为辅,生生互教”三点教学建议。第六章是对偶辞格的教学,分析了对偶辞的概念和类别,并对对偶和对仗进行辨析,在教学建议方面,根据韩军老师在《登高》教学课堂上对对偶这一辞格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教学建议。第七章是关于借代辞格的教学,从定义、分类、功能对借代辞进行较为全面的概述,分析了教材中的古诗词的部分运用了借代辞的句子,然后提出教学建议。
栾妮[9](2009)在《《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文中提出语音、词汇和语法被称作语言的三要素。而修辞是人们运用语言三要素的方法和手段。交际中为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使用语言的人们总是尽力选择各种方法和手段。因此,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它同语言三要素的关系既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从属的,而是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关系。以往关于修辞与词汇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比较关注修辞对词义演变的作用。认为修辞是词义发展的动因之一,临时的修辞用法上升为词语的固定义项是词义引申的重要方式。其实,修辞与词汇相互作用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修辞造词。“修辞是人们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在造词活动中,人们也往往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造词,如把某种像螺蛳的事物称为‘螺丝’,把木头做的一种马形的玩具称做‘木马’,就是运用修辞的手法进行造词的。”“修辞是语言的艺术,把这种艺术方法用来创造新词,就成了修辞学造词法”。最初的时候,这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相当于词的结构只是临时的修辞用法,如“雀斑”(用麻雀屎比喻脸上的小斑点)、“笑面虎”(用笑着的虎比喻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呼噜”(通过模拟粗重的呼吸声来表示打鼾的意思)、“作古”(用作了古人婉称人死)等。但逐渐地,由于这些结构在清晰表达概念意义的同时,更鲜明地表达出了色彩意义,因此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和袭用(有的被减缩),最终上升为固定的词素组合(即词)。因为在这些词的创制过程中修辞方式始终起着链接造词材料的作用,因此我们称其为修辞造词。从本质上说,修辞造词其实是修辞方式在词汇系统中最终固化的结果。学者们提出修辞造词理论,是建立在两个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区分造词与构词的不同。这是因为:很多的词,仅从构词的角度,无法说明构词方法相同,表义却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例如,同为偏正式复合词,“菠菜”是菜,“木耳”却不是“耳”。还有一些词,造词材料和构词方法完全相同,但表义仍然大相径庭。例如,“绿豆”是“绿色的豆”,“豆绿”却是“像(青)豆子一样的绿”。按照葛本仪先生的造词法理论,词序的不同仅仅是其表象,关键在于它们使用的造词法不同:“菠菜”、“绿豆”使用了说明造词法,而“木耳“、“豆绿”使用了比拟造词法。其次是区分一般造词法和修辞造词法的不同。这是因为:很多词,仅从传统造词法的角度,无法解释造词方法相同,为什么词的色彩意义却大不相同。例如,同为句法学造词法,“龙眼“比“桂圆”更形象生动,“归西”比“死亡”更含蓄委婉,“垂青”比“重视”更有古典韵味等。正是为了揭示该问题,任学良先生建立了修辞学造词法体系。他说“句法学造词法都是注重科学性的造词法,修辞学造词法则是注重艺术性的造词法”。汉语中一切词语的创制都离不开语音、语法、词汇(已有的)等语言的要素。造词方法就是对这些语言要素的运用。但是,造词的素材被使用的是形式还是内容,抑或形式与内容并重?是在什么方式下被使用,是直接使用还是用来打比方,或者只是用来作为语法标记?依靠何种组织关系使用,是一般的意合还是修辞的方式?等等。这些都关系着一个词产生之后的概念义、色彩义等的不同。如果说,用一般造词法创制出的词语是对语言要素的常规运用,侧重表达的是词的理性义的话,用修辞造词法造出的词语则是变异运用语言要素的结果,侧重表达的是词的附加义。如“短暂”和“眨眼”、“好笑”和“喷饭”、“黑色”和“黑魃魃”等。如果说,一般造词法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汉语中所有词,修辞造词法的研究对象则只是汉语词汇中那些造词时借助了修辞方式因而有独特附加意义的成员。如葛本仪先生造词法体系中属于说明法造出的“鸡胸”、“瓜分”、“鸭舌帽”等同时也属于比拟法造词。因此,修辞造词法与一般造词法理论并不冲突或对立。二者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相互交叉的关系,同时还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关系。对其进行专门研究非常有必要。但综观汉语研究史,虽然不乏学者曾经对其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如前面提到的孙常叙、任学良、葛本仪等先生),但目前更多的研究或局限于修辞学的角度,满足于对修辞造词类型的简单列举;或从词汇学的角度,将其附属于造词类型之一而简单带过。总的来说,还缺乏对汉语修辞造词现象的系统研究和相关理论建树。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修辞造词类型、数量丰富的经典巨着《红楼梦》为基本语料,综合运用词汇学、修辞学、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红楼梦》中修辞造词概貌的整理、统计、分析,描写出不同类型修辞造词的静态分布(包括定义、类型、审美特征、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关系、形成的心理过程以及认知机制等);通过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分析出《红楼梦》修辞造词的特色——丰富性和唯美性——与整部小说语言艺术风格形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性质语料的收集、对比、分析,尽可能真实地构拟出汉语修辞造词这一语言现象,从个性化的临时修辞格固化为大众化的稳定词语的动态过程、固化途径、影响其固化的因素等等。本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是修辞造词概说。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一节是对“造词”、“造词理据”和“修辞造词”这三个相关概念相互关系的阐述。造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最初的词,名称和所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而到后来,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概念往往是有“理据”可说的,即词“有理据性”。促使一个词从无到有地被创造出来的动因有很多,也就是词有很多不同的理据。以修辞方式作为方法和手段,把语音、词汇等语言要素结合起来,创制出新词,通俗地称作修辞造词,其实质就是以修辞方式作为造词理据的造词方法。第二节粗线条梳理了汉语修辞造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上古早期的《诗经》中摹声、重言词的出现,到上古末期《汉书》中借代造词类型的异彩纷呈,再到现代汉语中仿拟和缩略替代比喻、借代成为最强势的修辞造词方式,汉语修辞造词在不断发展。第三节分析了汉语修辞造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修辞造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集中于语言事实的罗列,缺乏对修辞造词过程的动态研究,深度挖掘不足,还未有重大理论的建树。第四节阐述了汉语修辞造词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以修辞方式创制的词除了表达词汇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色彩义。对这些词来说,仅仅从构词上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从造词的角度分析,它也区别于一般造词法造出的词。因此,把修辞造词从传统的构词法中分离出来、从传统的造词法中突显出来专门研究非常有必要。第二章是《红楼梦》修辞造词概貌的描述。也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一节是比喻造词。将比喻辞格应用于词的创制,即比喻造词。依据比喻四成分: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在词语表层的出现情况,把比喻造词分为三类:借喻式、暗喻式和明喻式。在深层心理层面,比喻造词总是按照感知本体一捕捉“边”一发散联想一找寻喻体表象的轨迹进行的。比喻最突出的美质是具象美。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长于形象思维的特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比喻造词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认知机制——隐喻的反映,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规律的折射。第二节是借代造词。将借代辞格应用于词的创制,即借代造词。根据角度和标准的不同,借代造词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义划分则是最传统的分类方法。与比喻造词基于“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不同,借代造词基于“关系联想”。借代造词有多种美质,但最突出的仍是具象美。反映出汉民族重直观、感性的具象思维传统。与比喻造词一样,从人的认知角度来分析,借代造词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我们说话、思维甚至行为的一种惯常模式之一。是在一个认知框架内,用一个概念实体去帮助理解另一个概念实体的转喻认知机制在语言上的反映。第三节对委婉造词、摹绘造词等其他修辞造词类型作了相对粗略的介绍。委婉造词是汉族人崇尚含蓄委婉的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夸张造词则是汉族人重于写意、轻于写实的内在思维特征的语言外化,本论文对这两种修辞造词类型也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此外,本节的研究还涉及用典、摹绘等修辞造词的类型。第三章从丰富性和唯美性两个方面归纳概括了《红楼梦》修辞造词的显着特色。第一节是《红楼梦》修辞造词的丰富性。在语体上,《红楼梦》修辞造词包含了官话、口语、文言和方言多种风格。在内容上,《红楼梦》修辞造词涉及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婚丧文化等多个方面。第二节是《红楼梦》修辞造词的唯美性。从绘画美、音乐美和典雅美三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修辞造词独特的色彩意义和表达效果。第四章总结了《红楼梦》修辞造词所体现的一般规律,即修辞造词是修辞现象在词汇系统中固化的结果。第一节阐述了从个性鲜明、对语境有强烈依赖的修辞格,到大众普遍认同和效仿的普遍修辞文本,再到最终成为抽象的、稳固的词汇库成员,修辞造词是一个漫长的历时过程。第二节归纳了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固化的两个途径。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固化,除了固化为新词(即我们所说的“修辞造词”),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固化为新义(即传统所称的“修辞引申”)。在作者看来,修辞格固化为新义只是一种中间状态,最终还是会固化为“新词”。只不过,后者的语音形式与前者有所不同:它不是形新、义新的。但从词是音义的结合体这个角度来看,它仍是“新词”——新的音义结合体,新的语言交际符号。因此,当然也应该被看做是词汇库中新的成员。第三节揭示了对修辞格固化为词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语言内部机制的自我调节、民族的审美观念、词语本身的语体风格、情感色彩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的固化与否产生影响。
许红菊[10](2012)在《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文中指出依据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只要是在运用语言,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修辞即等同于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词义的演变、词语形式的产生及替换等都是在修辞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探索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了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理论体系;(2)论述了各种具体修辞方式及修辞现象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和表现;(3)考察了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历时演变过程,并对同一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搜集、归纳和总结;(4)对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全文共有12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对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总述,包括“修辞理论基础”、“汉语词汇发展理论基础”、“语言运用、修辞创新、词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等。接着我们分为积极修辞和一般性修辞上下两篇对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加以了论述。第三章到第八章为上篇,分别论述了夸张、移就、转类、仿拟、双关、断取、连及、通感这八种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下篇,分别从“词语的搭配组合”、“句式的选用”、“汉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为总结,包括研究得出的结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本文将“修辞”定义为“语言的运用”,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致性。首次将一般性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也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以期构建完整的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系统。积极修辞部分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重点考察了以往在词汇发展方面被关注不多的辞格,如夸张、双关、移就、断取、连及等等。2.注重从历时角度描述揭示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具体过程。本文不仅仅限于将各种修辞方式作用下的词汇现象进行罗列归类,而是致力于探索具体词汇在修辞作用下的动态演变历程,以词汇发展各个阶段的历时语料作为依据,注意对修辞行为发生伊始时的原始语境的挖掘,力求将修辞作用下的具体词汇发展演变过程客观呈现出来。3.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和想法。如我们主张将动词、形容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加任何形式标记的前提下用作主宾语且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视作为动词、形容词转类为名词,并将这种类型纳入到修辞转类的范畴。又如我们对仿拟修辞与仿拟造词法加以了区分,认为两者在运用的目的与动机、创造出的形式的性质、概念表达的情况、关联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而导致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方式、过程和程度均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仿拟造词法是由仿拟修辞发展而来的,其近些年来的盛行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并预测其在未来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对过去认为的一些双关影响词义发展的例证加以了否定,指出它们要么是通过隐喻引申形成的,要么只是象征意义而并非词汇本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双关影响词汇发展的条件和范围,并以具体例证论证了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的现象。关于“连及”修辞现象,我们分析了其与偏义复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指出不是所有的偏义复词都是由“连及”发展而来的。如“动静”一词就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存在一个“连及”的过程,它实际上是由反义并列词组通过概括正反两极的意义固化而来的,“动静”偏义是在其已经完成词汇化以后。我们还首次把韵律因素纳入到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体系中,将韵律修辞分为了积极韵律修辞和一般性韵律修辞,并分别对它们影响词汇发展的情况加以了分析与论述。
二、借代及其一些表达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代及其一些表达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对非视觉概念手势的调查 |
1.1 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
1.1.1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
1.1.2 调查结构设计 |
1.1.3 本次调查的欠缺之处 |
1.2 对所得语料的描写和初步分析 |
1.2.1 时间概念如何表达 |
1.2.2 专有名词如何表达 |
1.2.3 亲属称谓如何表达 |
1.2.4 思想情感如何表达 |
1.2.5 集合概念如何表达 |
1.2.6 行业术语如何表达 |
1.2.7 职业职务如何表达 |
1.2.8 听觉概念如何表达 |
1.3 中国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基本手段 |
1.3.1 自源性的非视觉概念手势 |
1.3.2 借用汉语成分表达的抽象概念词汇 |
1.3.3 通过其他方式间接表达非视觉概念 |
第二章 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中的比喻 |
2.1 比喻的定义和产生的心理机制 |
2.1.1 从文学修辞手段到基本认知方式 |
2.1.2 比喻的结构和特征 |
2.1.3 比喻的心理机制 |
2.1.4 比喻中的映射 |
2.2 手语中的比喻 |
2.2.1 手语与映射 |
2.2.2 不同手语中的比喻具有共通性 |
2.2.3 对手语中比喻的分类 |
2.3 专题分析:几种手语中常见的比喻 |
2.3.1 时间比喻 |
2.3.2 方向比喻 |
2.3.3 人体比喻 |
2.3.4 实体比喻 |
第三章 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中的借代 |
3.1 借代的定义和产生的心理机制 |
3.1.1 借代的定义 |
3.1.2 借代和比喻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
3.1.3 借代的心理机制 |
3.1.4 认知语言学对借代的重新认识 |
3.2 手语中的借代 |
3.2.1 手语中借代的认知模型 |
3.2.2 手语中借代的特点 |
3.2.3 借代的分类 |
3.3 专题分析:几种手语中常见的借代 |
3.3.1 人体借代 |
3.3.2 符号标志借代 |
3.3.3 成员借代 |
3.3.4 行为借代 |
3.3.5 汉字借代 |
第四章 总结 |
4.1 手语中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
4.1.1 汉语的语音象似性 |
4.1.2 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 |
4.1.3 手语的象似性 |
4.2 从视觉概念到非视觉概念 |
4.2.1 从语源学看有声语言词汇系统的发展 |
4.2.2 手语从视觉概念到非视觉概念的过渡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 |
附录二: 斯瓦迪士200词表 |
附录三: 手语语言学研究科研协议书 |
附录四: 词表中1031个非视觉概念 |
附录五: 中国手语的汉语转写方案 |
附录六: 手语视频资料转写 |
附录七: 非视觉概念手语词举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面向留学生的借代修辞格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借代修辞格概说 |
第一节 借代修辞格界定 |
一、借代的定义 |
二、借代修辞格与借代义 |
第二节 借代修辞格的产生基础 |
一、借代修辞格产生的客观基础 |
二、借代修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 |
三、借代修辞格产生的文化基础 |
第三节 借代修辞格的特点及类型 |
一、借代修辞格的特点 |
二、借代修辞格的类型 |
第四节 借代修辞格中的中华文化 |
一、借代修辞格中的历史文化 |
二、借代修辞格中的社会文化 |
三、借代修辞格中的语言文化 |
第二章 对大纲及对外汉语教材中借代修辞格的考察 |
第一节 对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考察 |
一、《汉语教学大纲》中对修辞格的要求 |
二、《汉语言专业大纲》中对修辞格的要求 |
三、《通用课程大纲》中对修辞格的要求 |
四、《新HSK大纲》中对修辞格的要求 |
第二节 对对外汉语教材中借代修辞格的考察 |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选定 |
二、借代修辞格在教材中的使用情况 |
三、借代修辞格在教材中的考察分析 |
第三章 借代修辞格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借代修辞格教学的必要性 |
一、有助于留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二、有助于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
三、有助于留学生了解中华文化 |
第二节 借代修辞格的教学目标 |
一、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
二、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借代修辞格的教学原则 |
一、量力性的教学原则 |
二、实用性的教学原则 |
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四、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
第四节 借代修辞格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
一、教学重点 |
二、教学难点 |
第五节 借代修辞格的教学方法 |
一、分类归纳法 |
二、类比推理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语境创设法 |
五、文学辅助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关研究回顾 |
1.1.1 汉语辞格造词研究概况 |
1.1.1.1 二十世纪之前 |
1.1.1.2 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 |
1.1.1.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
1.1.1.4 新世纪初至今 |
1.1.2 英语辞格造词研究 |
1.1.3 汉英辞格造词比较研究 |
1.1.4 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
1.2 本文说明 |
1.2.1 预期目标 |
1.2.2 论文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3.1 比较法 |
1.2.3.2 描写与解释结合法 |
1.2.3.3 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
1.2.4 理论基础 |
1.2.4.1 辞格学 |
1.2.4.2 词汇学 |
1.2.4.3 对比语言学 |
1.2.4.4 认知语言学 |
1.2.5 语料来源 |
1.2.6 相关术语 |
1.2.6.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1.2.6.2 辞格与辞格造词 |
第二章 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 |
2.1 有关术语界定 |
2.1.1 比喻与比喻造词 |
2.1.2 比喻造词与比喻义 |
2.2 汉语比喻造词 |
2.2.1 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 |
2.2.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2.1.2 只见喻体而不见本体 |
2.2.2 汉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2.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2.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3 英语比喻造词 |
2.3.1 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 |
2.3.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3.1.2 只见喻体不见本体 |
2.3.2 英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3.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3.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4 汉英比喻造词异同比较 |
2.4.1 共同点 |
2.4.1.1 认知方式相似 |
2.4.1.2 构成要素相似 |
2.4.2 不同点 |
2.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2.4.2.2 本喻体和相似点选择有别 |
第三章 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 |
3.1 有关术语界定 |
3.1.1 借代与借代造词 |
3.1.2 借代造词与借代义 |
3.2 汉语借代造词 |
3.2.1 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2.1.1 整体借代造词 |
3.2.1.2 部分借代造词 |
3.2.2 汉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2.2.1 借代造词的方式 |
3.2.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3 英语借代造词 |
3.3.1 英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3.1.1 整体借代造词 |
3.3.1.2 部分借代造词 |
3.3.2 英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3.2.1 英语借代造词方式 |
3.3.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4 汉英借代造词异同比较 |
3.4.1 相同点 |
3.4.1.1 基本类型相似 |
3.4.1.2 认知方式相似 |
3.4.2 相异点 |
3.4.2.1 类型分布相异 |
3.4.2.2 代体、借代点相异 |
第四章 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 |
4.1 有关术语界定 |
4.1.1 对偶 |
4.1.2 对偶造词 |
4.2 汉语对偶造词 |
4.2.1 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2.1.1 正对造词 |
4.2.1.2 反对造词 |
4.2.2 汉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2.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2.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3 英语对偶造词 |
4.3.1 英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3.1.1 正对造词 |
4.3.1.2 反对造词 |
4.3.2 英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3.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3.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4 汉英对偶造词异同比较 |
4.4.1 相同点 |
4.4.1.1 内部结构大致相同 |
4.4.1.2 词序大致相同 |
4.4.2 不同点 |
4.4.2.1 对偶造词数量有别 |
4.4.2.2 对偶造词形式有别 |
第五章 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 |
5.1 有关术语界定 |
5.1.1 仿拟 |
5.1.2 仿拟造词 |
5.2 汉语仿拟造词 |
5.2.1 汉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2.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2.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1.3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2 汉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2.2.1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2.2.2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3 英语仿拟造词 |
5.3.1 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3.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3.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3.2 英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3.2.1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3.2.2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4 汉英仿拟造词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1.1 仿拟造词过程相似 |
5.4.1.2 仿拟造词类型相似 |
5.4.2 不同点 |
5.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5.4.2.2 仿拟造词语言结构有别 |
第六章 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 |
6.1 有关术语界定 |
6.1.1 摹声 |
6.1.2 摹声造词 |
6.2 汉语摹声造词 |
6.2.1 汉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2.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2.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2 汉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2.2.1 汉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2.2.2 汉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3 英语摹声造词 |
6.3.1 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3.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3.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2 英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3.2.1 英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3.2.2 英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4 汉英摹声造词异同 |
6.4.1 相同点 |
6.4.1.1 基本类型相似 |
6.4.1.2 语音象征相似 |
6.4.2 不同点 |
6.4.2.1 造词方法频率有别 |
6.4.2.2 摹声造词形式有别 |
第七章 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探溯 |
7.1 汉英辞格造词共同点原因探溯 |
7.1.1 辞格共性相似 |
7.1.2 语用原则相似 |
7.1.3 认知机制相似 |
7.2 汉英辞格造词不同点原因探溯 |
7.2.1 民族传统相异 |
7.2.2 语言系统相异 |
7.2.3 文化心理相异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盘点 |
8.2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武汉概况 |
1.1.1 武汉城市概况 |
1.1.2 武汉方言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修辞造词的研究成果 |
1.2.2 词语修辞义的研究成果 |
1.2.3 武汉方言研究成果 |
1.3 研究对象、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武汉方言中的修辞造词现象 |
2.1 武汉方言比喻造词 |
2.1.1 前喻式比喻造词 |
2.1.2 后喻式比喻造词 |
2.1.3 全喻式比喻造词 |
2.1.4 武汉方言比喻造词“表里值”特点 |
2.2 武汉方言借代造词 |
2.2.1 旁借类借代造词 |
2.2.2 对代类借代造词 |
2.2.3 综合类借代造词 |
2.2.4 武汉方言借代造词“表里值”特点 |
2.3 武汉方言夸张造词 |
2.3.1 夸大式夸张造词 |
2.3.2 缩小式夸张造词 |
2.3.3 超前式夸张造词 |
2.3.4 武汉方言夸张造词“表里值”特点 |
2.4 武汉方言委婉造词 |
2.4.1 疾病与死亡类 |
2.4.2 生理与性爱类 |
2.4.3 社会与生活类 |
2.4.4 性格与称谓类 |
2.4.5 武汉方言委婉造词“表里值”特点 |
2.5 武汉方言双关造词 |
2.5.1 谐音双关造词 |
2.5.2 藏词之法双关造词 |
2.5.3 武汉方言双关造词“表里值”特点 |
第三章 武汉方言中的多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
3.1 武汉方言双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
3.1.1 武汉方言借代和委婉、夸张兼用造词现象 |
3.1.2 武汉方言双关修辞兼用造词现象 |
3.2 武汉方言三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
第四章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文化内涵 |
4.1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码头文化内涵 |
4.1.1 充满江湖习气的称谓语 |
4.1.2 重信义的江湖词语 |
4.1.3 反映不良江湖习气的词语 |
4.2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饮食文化内涵 |
4.3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商业文化内涵 |
第五章 “普-方-古”视角下的武双方言修辞造词 |
5.1 “普-方”视角下的武汉方言修辞造词 |
5.2 “古-方”视角下的武汉方言修辞造词 |
5.3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内部差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借代借喻词语概述 |
第二节 借代借喻词语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借代借喻词语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词语借代义和比喻义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词语借代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词语比喻义研究价值 |
第二章 词语借代义産生的途径及其借代层级关系 |
第一节 借代义産生的途径 |
第二节 借代义的借代层级关系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借代义释义问题 |
第三章 词语比喻义産生的途径 |
第一节 旧词、新词比喻义産生的途径 |
第二节 成语典故、谚语和俗语比喻义的産生途径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中比喻义释义问题 |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由借代或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第一节 新词新义産生原因及其评判标准 |
第二节 由借代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第三节 由借喻用法産生的新词新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後记 |
词语类型附录表 |
(7)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经典问题的产生 |
二、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经典问题 |
三、个案的选择:黄庭坚的经典化 |
第一章 诗学的经典化(上) |
第一节 黄庭坚经典化的进程 |
一、当世: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 |
二、《江西宗派图》的创制:江西而派,蔚为大观 |
三、江西晚唐交相诋:诗学理想的转变 |
四、一祖三宗:诗歌谱系的确立 |
第二节 因缘际会中的偶然:吕本中《江西宗派图》新论 |
一、江西诸人的诗学选择 |
二、北宋的文坛盟主意识与苏黄并称的出现 |
三、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制 |
余论 |
第三节 江西风味何所似:“江西诗派”概念辨析 |
一、治心养气:精神内蕴 |
二、颁略古法生新奇:作诗方法 |
三、“句裹宗风”:作诗技巧 |
四、取朴拙而避华美:审美取向 |
第二章 诗学的经典化(下) |
第一节 错位之趣:点铁成金法的内涵、意义与渊源 |
一、点铁成金的用法 |
二、点铁成金对用典的进展 |
三、点铁成金与禅宗公案“有意误读”的思维方式 |
第二节 创造还是蹈袭?-——重论夺胎换骨的渊源与影响 |
一、北宋诗人对诗意创新的关注 |
二、“夺胎换骨”思维与禅宗传统 |
三、夺胎换骨的影响 |
第三节 锦囊的秘密:李贺、黄庭坚诗歌借代使用比较研究 |
一、引子 |
二、“印象派”与“老学究”:使用借代的特点与方式 |
三、从表现、替代到烘托:借代的作用 |
四、句有造物功:借代与风格 |
第三章 作为文化偶像的黄庭坚 |
第一节 苦难与荣耀:黄庭坚与他的时代 |
一、元佑时代:被追认的治世 |
二、罪与罚:党争话语下的黄庭坚 |
三、从地下潜流到“诗从元佑总名家” |
第二节 黄庭坚人格的经典化 |
一、宋人心目中的黄庭坚形象 |
二、笔墨间的记忆:以《范滂传》的书写与流传为中心 |
三、政治与道德:宋代文人形象的特殊面向 |
第三节 地域景观的塑造:黄庭坚影响下的快阁书写 |
一、地方景观:作为空间与名胜的快阁 |
二、存毁之间:快阁景观的本质 |
三、晴、鸥、江、月:黄庭坚塑造下的快阁风景 |
四、逆顺竟殊同一快:黄庭坚生平的两次“快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 |
2.1 高中古诗词修辞教学的重要意义 |
2.2 辞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3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列举 |
3.譬喻辞格及其教学 |
3.1 关于譬喻的定义 |
3.2 譬喻的类型 |
3.3 教材上古诗词的譬喻辞格举隅 |
3.4 譬喻辞格的教学案例分析及建议 |
4.引用辞格及其教学 |
4.1 引用辞的概念 |
4.2 引用的两种方式 |
4.3 教材里的引用辞 |
4.4 引用辞的教学建议 |
5.夸张辞格及其教学 |
5.1 夸张辞的概念及分类 |
5.2 教材上的古诗词里的夸张辞格 |
5.3 夸张辞的教学建议 |
6.对偶辞格及其教学 |
6.1 对偶辞的概念 |
6.2 对偶的类别 |
6.3 对偶辞的教学建议 |
7.借代辞格及其教学 |
7.1 借代辞的定义及分类 |
7.2 借代辞格的功能 |
7.3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借代辞格举隅 |
7.4 借代辞格的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汉语修辞造词概说 |
第一节 造词、造词理据与修辞造词 |
一、造词 |
二、造词理据 |
三、修辞造词 |
第二节 汉语修辞造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一、古代汉语修辞造词发展的状况 |
二、现代汉语修辞造词发展的状况 |
三、当代网络词语中修辞造词发展的状况 |
第三节 汉语修辞造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一、汉语修辞造词研究的成果 |
二、目前汉语修辞造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汉语修辞造词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建立修辞造词说的必要性 |
二、研究修辞造词的意义 |
第二章 《红楼梦》修辞造词概貌 |
第一节 比喻造词 |
一、比喻造词的定义 |
二、比喻造词的类型 |
(一) 借喻式词语 |
(二) 暗喻式词语 |
(三) 明喻式词语 |
三、比喻造词的心理机制 |
四、比喻造词的美质 |
五、比喻造词与中国人具象思维的特征 |
六、比喻造词的隐喻认知实质 |
第二节 借代造词 |
一、借代造词的定义 |
二、借代造词的类型 |
三、借代造词的心理机制 |
四、借代造词的美质 |
五、借代造词与中国人具象思维的特征 |
六、借代造词的转喻认知实质 |
第三节 其他修辞造词法 |
一、委婉造词 |
二、夸张造词 |
三、其他修辞造词法 |
第四节 修辞造词的兼格现象 |
一、修辞造词兼格现象的存在和解读 |
二、修辞造词兼格现象的不同类型 |
第三章 《红楼梦》修辞造词的特色 |
第一节 《红楼梦》修辞造词的多样性 |
一、语体风格的多样性 |
二、思想内容的多样性 |
第二节 《红楼梦》修辞造词的唯美性 |
一、绘画美 |
二、音乐美 |
三、典雅美 |
第四章 《红楼梦》修辞造词所体现的一般规律 |
第一节 从具体的修辞格到在词汇系统中的固化是一个过程 |
一、高度依赖语境而存在的修辞格 |
二、普遍修辞格文本的存在 |
三、由修辞现象向词汇现象的过渡和转化 |
第二节 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固化的方式 |
一、修辞格固化为新词 |
二、修辞格固化为新义 |
第三节 影响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固化的因素 |
一、言语社团的认同程度 |
二、语言系统的自我调节 |
三、表层结构的长度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本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与语料来源 |
2 理论总述: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2.1 修辞理论基础 |
2.2 词汇发展理论基础 |
2.3 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上篇:积极修辞与词汇发展 |
3 夸张与词汇发展 |
3.1 夸张辞格概述 |
3.2 夸张的分类 |
3.3 夸张辞格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
3.4 小结 |
4 移就与词汇发展 |
4.1 移就辞格概述 |
4.2 “移就”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5 转类与词汇发展 |
5.1 “转类”辞格概述 |
5.2 “转类”修辞的具体类型 |
5.3 “转类”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 仿拟与词汇发展 |
6.1 仿拟辞格概述 |
6.2 仿词修辞研究 |
6.3 仿词修辞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
6.4 从仿词修辞到仿词造词法 |
6.5 小结 |
7 双关与词汇发展 |
7.1 双关辞格的基本介绍 |
7.2 “双关”的类型 |
7.3 “双关”与词汇发展 |
8 其它积极修辞方式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
8.1 断取与词汇发展 |
8.2 连及与词汇发展 |
8.3 通感与词汇发展 |
下篇:一般性修辞与词汇发展 |
9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词汇发展 |
9.1 词语搭配组合概说 |
9.2 词语的搭配组合与汉语词汇发展 |
10 汉语句式的选用与词汇发展 |
10.1 一般性修辞之汉语句式的选用 |
10.2 句式的选用影响词汇发展的原理 |
10.3 “有”字句与词汇发展 |
10.4 连动句式与词汇发展 |
11 汉语韵律修辞与词汇发展 |
11.1 汉语韵律修辞概说 |
11.2 韵律修辞与汉语词汇发展 |
12 结语 |
12.1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结论 |
12.2 汉语修辞影响词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
12.3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夸张”词汇发展表 |
附录 3 “移就”词汇发展表 |
附录 4 “转类”词汇发展表 |
附录 5 “仿拟”词汇发展表 |
四、借代及其一些表达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D]. 郑璇. 复旦大学, 2009(02)
- [2]面向留学生的借代修辞格教学[D]. 王朝.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3]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D]. 王萍. 安徽大学, 2015(10)
- [4]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D]. 马晨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6]汉语借代借喻词语研究[D]. 申迎冬.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黄庭坚在两宋时期的经典化研究[D]. 范金晶. 南京大学, 2016(05)
- [8]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辞格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D]. 黎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9]《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 栾妮. 山东大学, 2009(05)
- [10]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