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老建办举办秘书干部培训班(论文文献综述)
苏哲[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或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回国参加建设和求学,或因东南亚等国家的排华影响,大规模的突发性回国,这些归侨在国内经历了艰难生活的调试过程。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恢复,归侨及其社团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全国各地的归侨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归侨社团已超过一百多个,归侨社团背后强大的世界性的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社会,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与社会意义。研究归侨社团的形成、演变及生存状况,可以明了归侨在国内特殊制度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史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个案研究表明,归侨社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起的,自下而上,独立运作,为侨服务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归侨利用改革开放为其提供的社会空间,以原侨居地华校精英为骨干,继承和发扬自侨居地形成的“联谊互助”精神,通过内外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归侨群体受到组织的关爱,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归侨的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侨心。还能发挥桥梁作用,争取侨益,充当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政府形象。特别是在与世界各地的归侨社团密切的互动中,建构并强化跨国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服务。这种强大的民间跨国网络具有超越国界的特点,可以迅速凝聚海内外的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互动和文化交流,更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进程的重要民间力量。当然,受制于国内政府对于社团“双重管理”的严格制度,社团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借助侨联的官方组织使社团获得合法开展活动的资质,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侨联干部为理事长,依附政府获取一定的资源。然而这种策略逐渐催生出对侨联这种“自上而下”官方组织的体制性依赖。社团登记制度对侨联一级人民团体差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国家行政力量体制性地嵌入侨联的管理运作,进而影响纳入其下管理的归侨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不断要求社会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的改革。社团改革有赖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策驱动,将归侨社团从侨联僵化的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的运作,给予归侨社团以正常的定位;改革侨联的行政体制,强化侨联的社会性;并通过修订《社团管理条例》,放宽社团的准入门槛等方式,促使归侨社团走上良性发展的光明之路。
李庆华[2](2018)在《冬行故地 庐陵“安”好——“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是我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捷报频传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奠基者、亲历者和见证者,老同志体会最深、感受最浓、想法最真,也特别有感情、特别有感悟、特别有发言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展示江西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加深对经
赵富春[3](2018)在《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文中认为1949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以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为显着标志,中国金融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恢复、发展到逐步确立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并最终形成“大一统”。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力量,农业银行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第一次成立农业银行旨在支持农业恢复和扩大合作运动;第二次成立农业银行的目的是支持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对农业信贷的支持和打击农村高利贷;第三次成立农业银行是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指导,配合国家恢复农业生产生活秩序,对贫下中农发放零利率贷款、下发支农款并对资金投向进行监督。但从1951年至1965年的短短14年中,农业银行却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过程,成立时所设定的预期目标均未能完全实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和范围内或多或少开展了一些农村金融业务,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认知的局限,也有配合国家整体规划的考量,更有对政治大环境的被动适应。本文以农业银行三次成立和被撤销为切入点,对1951年至1965年间农业银行的三次成立和三次被撤销过程进行了比较完全面的梳理,分析了金融实践传统的沿袭、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模仿以及建国后金融体制从多元向单一、再到大一统的变迁过程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家政权制度体制与金融制度构建关系、国家意志与认知对金融制度设置和变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展示了1949至1965年间,中国经济机制运行以及金融体制初步形成和发展的状态和面貌,展现了以农补工、以乡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工业化战略需求。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以档案材料和资料汇编类为基础,以选集和年谱、回忆资料、报刊、专着及论文集等资料为辅助,对农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期三次废立的逐步演进过程作了一个比较全景和客观的考察;采用制度分析法,从制度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制度的运行,分析金融制度的产生及变迁对人们经济行为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影响;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对农业银行历史的变迁进行梳理,尽可能解析和展示这一变迁过程中的内在动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直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构建、设置和运行上具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国家意志在机构的设置和发展方向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通过掌控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置和农村金融体制的运作,向国有企业及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通过上述方式,国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控和影响着农村金融体制以至于整个金融体制的发展,这种掌控和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能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金融体制的良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自建国以来,出于服务于国民经济恢复、土改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优先发展重工业、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等国家大战略的需要,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一直缺乏长远规划,成立农业银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更多是出于一种完成临时性任务的需要,一旦所面临的农村金融问题有所缓解或没有达到解决的预期,农业银行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伴随而来的就是农业银行的被撤销。可以这样认为,在这样的带有功利性的国家战略选择上,农业银行不能、也不可能在农村金融的开展中充分发挥更加有效、专业和长远的作用。
谭晓玲[4](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邱志玲[5](2017)在《广东五七干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五七干校特指“文革”时期广东地区所办的五七干校。它不仅与全国其他省份的五七干校有共性的联系,还在其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是研究五七干校史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东五七干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广东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并就其发展特点和对广东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图还原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广东五七干校群体。广东五七干校植根于“文革”的大历史背景。“文革”初期,广东干部群体遭受严重冲击,大批“靠边站”干部急待重新安置;与此同时兴起的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既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又不能全面落实《五七指示》的精神。1968年10月,在毛泽东的“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下,柳河五七干校经验在全国推广,五七干校也在广东应运而生。在发展历程上,广东五七干校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8年10月到次年2月,五七干校在广东迅速一哄而起,建校总数达300余所,全省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陆续被下放;第二阶段从1969年3月的“大检查”到“九一三事件”以前,以“大检查”为契机,全省各级革委会逐步加强对五七干校的管理整顿,部分学员开始得以分配工作,干校总数则开始随着布局的迁并而较少;第三阶段从“九一三事件”后到粉碎“四人帮”之前,广东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阶段,与此同时广东对全省五七干校进行了裁撤和重组,干校总数锐减,十大后干校总数有过短暂的小幅度回升,但已暗含衰落的因子;第四阶段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1982年惠来县五七干校被撤销,硕果仅存的广东五七干校日益式微,并最终在广东的历史舞台上消失。在办学内容上,广东五七干校以《五七指示》为办学方针,始终坚持学政治、学工、学农、学军、社会调查和批判资产阶级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其中不乏可取之处,但作为“左”倾思想的产物,它在办学内容上也体现出了浓厚的“左”倾主义色彩。在区域特点上,它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在鼎盛时期超过300所的办校数量,包括其中省直单位超过30余所的办校数量,全国其它地方无一能及。此外,从办校时间而言,它主要集中在1968年10月到12月间;从办校类型而言,它主要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中央部门在广东所办的五七干校仅只有一所;从空间分布而言,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从人才的分布而言,英德的省直五七干校几乎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在历史影响上,广大下放干部在五七干校经受了一定的磨炼,但也由此造成了难以治愈的身心创伤。五七干校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广东地区的发展,并把“左”倾主义的错误干部教育路线在广东推向极致。全省为此而收获的正能量跟一代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所付出的代价,广东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乃至国家进步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根本不值一提。总之,它是破坏性的事物,是应该予以否定的。
王洁[6](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赵梅[7](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本刊编辑部[8](2015)在《应急管理工作动态》文中研究表明12月1日——12月31日天津市举办局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11月30日至12月4日,天津市政府应急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组织举办了天津市第十三期局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区县政府、有关委办局和滨海新区部分功能区等50个部门单位,100余名局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依据"围绕法制、结合实际、高端授课、注重效果"的指导思想,围绕天津市颁布执行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结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
徐丽媛[9](2015)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部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国贫困地区的四分之一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总体上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至今发展不快,且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存在高度的重合,90%以上的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13年,中部贫困地区130个贫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1323.03万余人,占其总人口的19.14%,占中部六省贫困人口的49.57%。马克思说:“竞争是挡不住的洪流。”竞争有利于倒逼贫困地区改进发展模式,提高地方政府执政水平。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实现中部贫困地区稳步脱贫和持续发展,培育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关键。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其现状如何,各贫困地区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何在?这些都需要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发展阶段、价值取向系统梳理,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评价,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界定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对其所处阶段进行定位,并阐述其价值取向。基于对竞争力内涵的理解,结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的中部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力的统一体,这些能力综合反映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环境、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作用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阶段划分理论和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得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要素推动阶段,产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开采利用效率,要素禀赋的竞争是其竞争的主要形式。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统一、自生能力培育、以及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分别是其基础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2、运用了SWOT方法和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SWOT方法分析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地缘性、劳动力、自然资源和革命作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面临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崛起、及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并存着资金积累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水平低及收入外部性依赖强等劣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挤压、难以持续的低成本优势等的挑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与突破。运用反馈基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性系统,由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诸多子系统构成,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要促进中部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仅要对症下药,更需要统筹谋划;不仅要借助外力,还要促进内生;不仅要规划未来,还要吸取教训;不仅要关注当下,还要考虑长远。3、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发现,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对中部贫困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大小之分,具体为:市场活力>禀赋基础>内生能力>制度保障。市场活力中开放程度影响最大,禀赋基础中经济水平影响最大,内生能力中科技创新影响最大,制度保障中在制度扶贫影响最大。可见,中部贫困地区要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履行国家扶贫制度解决贫困问题,是其关键点。5、采用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首先在整体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出中部六省130个贫困老区中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然后,以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这20个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动静态评价和分析。分析发现,相比于综合实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在排名上有一些重大变化,这与理论上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关系的论述相符合;静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由禀赋基础、市场活力、内生能力和制度保障四方面共同决定,不存在某一构成要素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竞争力相差不大且普遍不高;动态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排名三年内整体变动不大,个别县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处于较低的阶段,这与本文第五章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相应证。6、根据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结合全文的定性分析,本文认为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集群,增强经济实力;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培育内生能力;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突破关于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于发展模式、路径等传统分析的局限性,选择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作为研究焦点。这呼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采用了两层评价法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进行系统评价研究。并基于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分四方面进行管理对策确定研究。论文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对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阶段定位以及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宁[10](2015)在《选择性治理: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治理模式 ——以山东桥镇为例》文中指出在2014年7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目前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布置轻落实,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松懈,有的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在这我们不仅要问,这些行为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是一种普遍行为,还是一种个别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选择性落实和象征性执行行为?是基层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还是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是国家政策和政府体制存在问题,还是在利益导向上出了问题;是民众参与能力不足、参与体制不顺畅,还是乡村关系发生了变异;抑或是这些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展开了对乡镇治理的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为此,笔者以所挂职调研的一个乡镇——山东桥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术态度上,作者遵循以乡镇干部为主体、以常态乡镇为对象、以中国乡村研究本土化为导向的原则来开展研究。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五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研究乡镇政府的制度职责和行政年历,以及乡镇政府对于这些任务的选择(第二章);二是研究乡镇治理财政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乡镇政府赢利性、汲取性、选择性等特征(第三章);三是研究乡镇治理社会基础,重点探讨了乡镇与村庄和农户关系(第四章);四是研究乡镇治理人事基础,重点探讨了乡镇干部的行为动机和晋升博弈(第五章);五是研究乡镇治理运行机制,重点探讨了乡镇政府动员能力(第六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得出如下结论:(1)选择性治理已成为乡镇治理的一种普遍模式。(2)选择性治理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治理模式。(3)选择性治理是乡镇政府追求效绩最大化的过程。(4)“选控型”政权是乡镇政府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选择性治理是指在乡村治理实际运行中,乡镇政府和干部作为理性的行动者,既不完全遵循政策要求,也不完全按照民众需求,而是基于自身利益和诉求,在综合考虑制度空间、财政资源、乡村关系、人事晋升和动员能力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展开乡镇治理。选择性治理表现出一种巨大的主体能动性,在一定的制度情境中,努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选择性治理是乡镇政府对自身理性和利益的一种凸显,也是对国家政策统一性、整体性的一种应对,更是对政绩考评体制的一种契合。乡镇政府的诸多选择性治理行为,既造成制度空转、政策扭曲、矛盾激化和意愿无视等负面影响,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但是也带来了制度创新、政策实施和决策修正等积极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层治理。
二、江西省老建办举办秘书干部培训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老建办举办秘书干部培训班(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研究动态 |
二、关于归侨社团的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归侨”、“归侨社团”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归侨社团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归侨构成 |
一、三次回国浪潮 |
二、职业分布 |
三、社会生活 |
第二节 侨务机构与归侨 |
第三节 国内归侨社团 |
一、组建动因 |
二、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发展及运作 |
第一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及组织结构 |
一、厦门缅侨 |
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 |
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社团活动 |
一、联络联谊 |
二、互帮互助 |
第三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跨国网络 |
一、跨国网络的建构方式 |
二、跨国网络的作用 |
第四章 归侨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当前社团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政策调控及社团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新时期归侨社团发展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田野调查图片 |
附录B:归侨口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冬行故地 庐陵“安”好——“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帮扶贫困办实事移民新村美如画 |
老百姓的笑脸扶贫人的答卷 |
(3)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对象界定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资料来源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次建立与撤销(1951.08-1952.07) |
2.1 农业银行第一次成立的时代背景(1949.10-1951.07) |
2.1.1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
2.1.2 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前的农村金融情况 |
2.2 农业合作银行的筹设 |
2.2.1 多次全国性金融会议的召开 |
2.2.2 筹设经过 |
2.2.3 职能设定及成立后业务经营情况 |
2.3 农业银行第一次被撤销 |
2.3.1 全国性精简工作的开展 |
2.3.2 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精简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与撤销(1955.03—1957.04) |
3.1 第二次农业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状况(1952.08—1955.02) |
3.1.1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 |
3.1.2 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3.1.3 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 第二次农业银行的筹建 |
3.2.1 筹建的酝酿 |
3.2.2 筹建经过 |
3.3 农业银行第二次成立 |
3.3.1 机构设置 |
3.3.2 第二次农业银行时期的农村金融业务经营 |
3.4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3.4.1 人行、农行矛盾的产生及发展 |
3.4.2 撤销的酝酿 |
3.4.3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与撤销(1963.11—1965.11) |
4.1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前农村金融情况(1957.05—1963.10) |
4.1.1 受到精简影响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状况 |
4.1.2 对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4.1.3 在农村金融工作上的“左”倾 |
4.2 成立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经过 |
4.2.1 农业资金小组的成立及实际运行 |
4.2.2 组建中国农业银行决定的出台 |
4.2.3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大会 |
4.2.4 中央对成立农业银行的重视 |
4.3 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筹建过程 |
4.3.1 总体筹建考虑 |
4.3.2 总行的筹建 |
4.3.3 各级分行机构的筹建 |
4.4 第三次农业银行时期的业务经营 |
4.4.1 农贷工作 |
4.4.2 农业拨款监督工作 |
4.4.3 信用合作社工作 |
4.4.4 社队会计辅导工作 |
4.5 农业银行第三次被撤销 |
4.5.1 人行、农行矛盾的发展过程 |
4.5.2 对人行、农行矛盾的调整 |
4.5.3 撤销农业银行的经过 |
第五章 中共金融传统及苏联模式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5.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沿袭与对建国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影响 |
5.1.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的沿袭 |
5.1.2 金融实践的影响 |
5.2 苏联模式的模仿与国情的矛盾 |
5.2.1 苏联的金融模式 |
5.2.2 对苏联模式的模仿 |
5.2.3 存在的问题及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
第六章 建国后金融体制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6.1 发展农业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的矛盾存在 |
6.1.1 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需要与国情现状的矛盾 |
6.1.2 支援农业合作化需要与认识超前的矛盾 |
6.1.3 将农业放在首位的国情认知与“左”的干扰 |
6.2 农业银行职能的固化与依附性 |
6.2.1 对农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固化 |
6.2.2 农业银行履行职能的困境及依附性 |
6.3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选择的困境 |
6.3.1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的选择 |
6.3.2 人、农两行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
结论 |
宏观审视 |
现实性启示 |
前瞻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广东五七干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五七干校 |
(二)广东五七干校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 |
(二)相关的学术着作 |
(三)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创设背景 |
一、广东干部群体遭到严重冲击 |
(一)干部横遭揪斗和迫害 |
(二)机关横遭夺权和精简 |
二、广东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量涌现 |
(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逐渐“落伍” |
三、广东掀起干部下放浪潮 |
(一)“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发布 |
(二)广东号召全省创办五七干校 |
(三)五七干校迎合广东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发展历程 |
一、数量至上,蜂拥建校(1968.10~1969.2) |
(一)各级革委会的宣传部署 |
(二)省直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
(三)广州市属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
(四)各专区五七干校的创办情况 |
二、内部整顿,合并发展(1969.3~1971.8) |
(一)加强干校内部管理 |
(二)对部分干部分配工作 |
(三)开展“两退一插”运动 |
(四)部分干校合并办学 |
三、普遍裁撤,归口重组(1971.9~1976.9) |
(一)转入轮训在职干部 |
(二)“分口办校,归口领导” |
(三)部分干校重新恢复 |
(四)部分干校与党校合办 |
四、步履维艰,全面停办(1976.10~1982.8) |
(一)与党校相形见绌 |
(二)深陷发展泥潭 |
(三)全面停办 |
第三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办学内容 |
一、学政治 |
(一)学《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 |
(二)学毛泽东和马列主义着作 |
(三)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
(四)学党和中央的重要文件 |
(五)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二、学工 |
(一)营建校舍 |
(二)开办小型工业 |
三、学农 |
(一)劳动内容 |
(二)劳动强度 |
四、学军 |
(一)行军拉练 |
(二)连排班编制 |
(三)“四好”、“五好”运动 |
五、社会调查 |
(一)到农村插队落户 |
(二)参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
(三)为工农群众服务 |
六、批判“资产阶级” |
(一)批“刘毒” |
(二)“批林整风”与“批林批孔” |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
(四)批“四人帮” |
第四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区域特点 |
一、办校总数全国最多 |
二、省直五七干校数量全国最多 |
三、建校时间集中在1968年 10 至12月 |
四、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要办校类型 |
五、省直五七干校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 |
六、英德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 |
第五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历史影响 |
一、对广大下放干部的影响 |
(一)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导致身体受创 |
(二)残酷的政治斗争导致精神受创 |
(三)家属受牵连累及 |
(四)十分有限的收益 |
二、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
(二)造成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
(三)干扰各级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 |
(四)摧残全省科教文等事业 |
(五)对广东“文革”推波助澜 |
结语 |
附录:广东五七干校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七节 文章架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
第一节 仪式 |
一、“仪”解 |
二、“式”解 |
三、“仪式”解 |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
一、新闻发布会 |
二、记者招待会 |
三、新闻吹风会 |
第三节 理论述评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
三、礼与礼治思想 |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
四、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
一、报道媒体分析 |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
第八节 结论 |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
四、结论 |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
三、结论 |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
一、仪式中的结构 |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应急管理工作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天津市举办局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 |
《青海省防震减灾条例》正式施行 |
国家邮政局动员部署寄递渠道反恐怖防范工作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等三项重点工作督查汇报会 |
贵州省运用大数据提升电梯困人救援处置能力 |
广东省举办第八届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 |
山西省召开全省应急产业工作座谈会 |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宜都市地灾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
北京市举办市应急系统新闻发布与突发事件处置专题培训班 |
湖北省举行2015 辐射事故应急演习 |
《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施行 |
云南省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 |
我国批准肠道病毒71 型灭活疫苗上市 |
浙江温州救助飞行基地正式启用 |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现场工作会 |
第一届(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国际交流研讨会在广东惠州召开 |
2015 年全国民政系统灾情核定会在上海召开 |
中德应急产业合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
天津市广泛动员群众积极举报危化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第二届全国卫生应急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
山东青岛市举行2015 年度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 |
安徽省开展道路交通“守护平安—冬季行动” |
2015 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座谈会召开 |
安徽池州市首次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
中国应急管理创新论坛(2015)在京召开 |
2015 年中国成功营救海外被劫持同胞近20 人 |
新疆阿勒泰地区加强降雪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应对防范工作 |
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业务研讨班圆满举办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 |
乌鲁木齐特警在冬运会赛场举行应急处突演练 |
国务院安委办要求切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
山东青岛市举行防御台风桌面应急演练 |
第三届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举行 |
全国安全生产统计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
教育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活动 |
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通行政策专题协调会在广东珠海召开 |
煤矿安全科技装备工作座谈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 |
交通安全应急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调研安全科技工作 |
环境保护部指导云南省开展2015 年辐射事故应急演习 |
河北廊坊市启动生态环境与大气污染治理暨臭氧夏病冬治专项行动 |
广西自治区举行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演练 |
云南省通信行业开展2015“彩云南”应急通信演练 |
全国已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153 万余起 |
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十周年总结会在武汉召开 |
福建省政府常务会议对公共安全工作作出部署 |
水利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办公会 |
新版《北京市地震应急预案》发布 |
国土资源部部署明年维稳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 |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等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
泛珠三角区域内地跨省(区)特别重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印发执行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
苏沪浙皖举行紧急应对跨省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联合演练 |
辽宁大连市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大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湖北十堰市举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
国务院食安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 |
湘赣两省签订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协议 |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第五届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在京召开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
河北省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署成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管理委员会 |
安徽省召开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会 |
北京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挂牌成立 |
国务院应急办要求进一步做好岁末年初隐患苗头的排查防范工作 |
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上海市主要领导跨年检查城市安全工作 |
(9)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区域竞争力理论 |
1.3.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后发优势理论 |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5 反贫困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和反馈基模分析 |
2.1 贫困与贫困地区的涵义 |
2.1.1 贫困的涵义 |
2.1.2 贫困地区的涵义 |
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SWOT分析 |
2.2.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
2.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 |
2.2.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
2.2.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
2.3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反馈基模分析 |
2.3.1 贫困地区交通发展反馈基模分析 |
2.3.2 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发展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3 贫困地区环保投入增长上限反馈基模分析 |
2.3.4 贫困地区管理的富者愈富、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反馈基模分析 |
2.4 本章小结:启示 |
第3章 国内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1 国外对贫困地区的开发 |
3.1.1 美国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2 日本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1.3 巴西对贫困地区开发的重要举措 |
3.2 国内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典型模式 |
3.2.1 广东增城模式 |
3.2.2 山东临沂模式 |
3.2.3 福建晋江模式 |
3.3 国内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1 国外贫困地区开发的经验启示 |
3.3.2 国内贫困地区开发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4.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与分布 |
4.1.1 中部贫困地区的界定 |
4.1.2 中部贫困地区与中部革命老区的关系 |
4.1.3 中部贫困地区的分布 |
4.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
4.2.1 1978-1985年经济社会发展艰难起步兼救济式扶贫阶段 |
4.2.2 1986-1993年经济社会初步发展兼开发式扶贫阶段 |
4.2.3 1994-2000年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兼产业扶贫阶段 |
4.2.4 2001年以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兼参与式扶贫阶段 |
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
4.3.2 中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
4.3.3 中部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
5.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内涵与异同比较 |
5.1.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概念 |
5.1.2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缓解贫困的关系 |
5.1.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与一般县域竞争力之比较 |
5.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2.1 区域竞争力的一般演进阶段 |
5.2.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阶段定位 |
5.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价值取向 |
5.3.1 以人为本——基础价值取向 |
5.3.2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根本价值取向 |
5.3.3 自生能力培育——核心价值取向 |
5.3.4 环境友好——目标价值取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方法 |
6.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
6.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
6.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3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禀赋基础影响模型 |
6.2.2 市场活力影响模型 |
6.2.3 内生能力影响模型 |
6.2.4 制度保障影响模型 |
6.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具体指标选择 |
6.3.1 评价模型构建 |
6.3.2 具体指标的选择与解释 |
6.4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6.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4.2 TOPSIS综合评价法 |
6.4.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思路 |
7.2 中部贫困地区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研究 |
7.2.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2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
7.2.3 20个竞争力评价代表县的确定 |
7.3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0个代表县评价研究 |
7.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
7.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7.3.3 各构成要素的评价 |
7.3.4 综合竞争力评价 |
7.3.5 主要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管理对策研究 |
8.1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禀赋基础的管理对策 |
8.1.1 扶持符合地区禀赋的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
8.1.2 实行生态补偿,协调区域发展 |
8.2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市场活力的管理对策 |
8.2.1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特色经济圈 |
8.2.2 确保基础先行,强化支持能力 |
8.3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内生能力的管理对策 |
8.3.1 针对性培育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8.3.2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
8.3.3 大力孵化地方性人才,适应地区发展 |
8.4 基于一级评价指标制度保障的管理对策 |
8.4.1 精准扶助贫困人口,强化财政扶持政策 |
8.4.2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统筹职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央苏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调研问卷(A卷和B卷) |
附录2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评价专家简介 |
附录4 中部130个贫困老区县综合实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5 中部20个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原始指标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选择性治理: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治理模式 ——以山东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和视角 |
四、个案情况 |
五、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加减乘除:乡镇治理的任务选项 |
一、体制职责:乡镇职责的泛化与扩展 |
二、行政年历:乡镇政府的治理选项 |
三、加减乘除:乡镇治理的任务选择 |
四、小结 |
第三章 财政困局:乡镇治理的经济基础 |
一、财税泥潭:乡镇的财政现状 |
二、招商引资:乡镇的财源培植 |
三、项目建设:乡镇的财政配套 |
四、小结 |
第四章 利益分化:乡镇治理的社会基础 |
一、土地调整:乡镇的消极对待与策略维稳 |
二、土地流转:乡镇的积极推动与利益勾连 |
三、小结 |
第五章 晋升博弈:乡镇治理的人事基础 |
一、年龄、学历与性别:干部晋升的个体要素 |
二、编制、岗位与身份:干部晋升的体制约束 |
三、职务、政绩与关系:干部晋升的政治资本 |
四、小结 |
第六章 动员行政:乡镇治理的运作机制 |
一、文件政治:行政依据与目标转化 |
二、会议政治:氛围渲染与权威塑造 |
三、小组政治:组织再造与体系重构 |
四、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选择性治理已成为乡镇治理的一种普遍模式 |
二、选择性治理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治理模式 |
三、选择性治理是乡镇政府追求效绩最大化的过程 |
四、“选控型”政权是乡镇政府的基本特性 |
参考文献 |
1. 着作类 |
2. 论文类 |
3. 外文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江西省老建办举办秘书干部培训班(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D]. 苏哲. 华侨大学, 2019(01)
- [2]冬行故地 庐陵“安”好——“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J]. 李庆华. 老区建设, 2018(21)
- [3]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D]. 赵富春. 河北大学, 2018(12)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5]广东五七干校研究[D]. 邱志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6]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7]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8]应急管理工作动态[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应急管理, 2015(12)
- [9]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130个贫困老区[D]. 徐丽媛. 南昌大学, 2015(07)
- [10]选择性治理: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治理模式 ——以山东桥镇为例[D]. 刘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