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交换柱上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及其等离子炬光谱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1](2021)在《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罗甸软玉矿产在贫Mg的二叠系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与硅质岩地层中,其品质优良,接近于新疆和田玉。然而,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对影响玉矿成矿的地质因素少有涉及,其成矿元素Mg的来源众说纷纭,矿床成因类型仍未确定,成矿机理还有待阐述。本论文对制约成矿的地层化学成分、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其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理,为发现更多优质的罗甸玉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综合研究确定罗甸玉的成矿作用类型为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而不是以往的接触交代型。该接触-热液交代叠生矿床类型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为一种新的软玉矿床成因类型。其从四大寨组二段灰岩和硅质岩沉积开始,经历了基性岩床侵入作用和引发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岩床自身的自变质作用和对围岩发生的矽卡岩化作用和最后的花岗岩浆侵入导致的青磐岩化作用和气液交代变质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历时约200Ma。时间之长,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之复杂,极为罕见。2.综合研究系统厘定了罗甸玉矿区的矿体赋存围岩特征、鉴别出成矿过程发生的三期岩浆作用事件和两期变质作用事件的组成、性质、年龄和时代。岩体赋存的围岩为四大寨组二段沉积于中晚二叠世,主要岩性为贫Mg、Fe、Al等成分的高纯度灰岩和可含不等量的灰质成分但也贫Mg硅质岩。三期岩浆作用中的第一期发生在二叠纪晚期,年龄为260Ma~256Ma,与峨眉山大岩浆岩省的同类岩石同龄,先后由远程侵入的辉绿岩床、中性岩囊和酸性岩脉组成。基性岩浆成分为演化岩浆,呈幕式侵入和输送。中性岩囊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后底劈到新就位的玄武质岩浆中的产物,酸性岩脉为最晚期结晶分异的残余岩浆贯入的结果。第二期和第三期中酸岩浆作用分别发生在160Ma~170Ma和86Ma~90Ma,前者总体富Na,后者富K。第一期变质作用于辉绿岩床侵位期间,幕式侵入的基性岩浆在围岩中持续发生接触热变质,在幕间则发生过矽卡岩化作用,在期后发生辉绿岩床岩石的自变质作用。第二期变质作用与第三期86Ma~90Ma的富K中酸性岩脉侵入有关,以青磐岩化作用开始,以热液交代变质作用至成矿而终结。3.综合分析确定辉绿岩床岩石是罗甸玉关键成矿元素Mg提供者,而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分解则是Mg的重要物源。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辉绿岩床分3次向围岩提供Mg。第一期变质作用中,玄武质岩浆多幕侵位的幕间,岩浆一定程度的冷却产生热液在岩床与围岩之间发生单向交代的矽卡岩化作用,第一次使岩浆中的Mg向围岩迁移;而第二次Mg输送受岩床期后的自变质作用控制。第三次的Mg输送则与第二期变质作用中的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相关。第一次提供的Mg主要来自未固结的玄武质岩浆;第二、三次输送的Mg是通过单斜辉石分别分解为绿泥石和绿帘石,溶解出来的Mg2+提供。4.确定罗甸玉的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而不是以往的海西晚期。成矿缘于~86Ma富K花岗岩脉的侵入作用,它首先导致先期自蚀变了的辉绿岩,包括岩囊、和164Ma~172Ma的中酸性脉岩还有该期先侵入的岩脉发生了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喜马拉雅早期叠加的热液交代作用成矿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基性岩床中的单斜辉石继续分解出Mg并带入富含碱金属K和Na离子的岩浆水和变质水、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并带入围岩中,浸蚀原来赋存Mg的矿物如透辉石使之溶解,释出Mg,生成富Mg的矿液;第二阶段是这些矿液在合适的物化条件下最终玉化成矿。因此,罗甸玉与新疆和田玉不同(它的形成是在所谓的“成岩阶段”发生了透闪石对透辉石的交代反应),是溶解透辉石形成富Mg或高Mg的矿液(矿液形成阶段),而最后的阶段为矿液转变为软玉石的玉矿化阶段。5.研究第一次提出将辉石分解出的Mg、Fe、Al等多组分热液纯化为高Mg热液的机制,即蚀变过程中高Fe2+/(Fe2++Mg)值的铁绿泥石和理论上不含Mg绿帘石的形成吸纳了大量的Fe,提高矿液中的Mg纯度,为生成优质的白玉和青白玉创造了物质前提。总之,本研究基于罗甸玉形成的研究提出的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类型、岩浆幕式输送过程中以接触热变质为主的幕间矽卡岩化作用、基性岩浆与硅质灰岩之间的单向交代作用、热液交代成矿中的矿液形成阶段和玉化阶段划分、蚀变过程中铁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可提高Mg纯热液的作用机制观点和首次确定罗甸玉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的结论,刷新了软玉石成矿作用机理的认识。
邵阳,杨国胜,张继龙,罗敏,马玲玲,徐殿斗[2](2021)在《人工放射性核素236U的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铀-236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三种天然铀同位素之外可以应用在环境示踪、核应急、核取证以及核保障中的一种铀同位素.人工236U主要是由核燃料235U经过中子照射后吸收中子产生,因此,不同"年龄"阶段核燃料中的236U和其他同位素的比值(指纹特征)截然不同.同时不同反应堆类型中相应指纹特征也不尽相同.通过监测核燃料、可疑核材料以及环境样品中不同236U/238U、236U/235U同位素比值等指纹特征即可确认反应堆运行状况、追溯核材料来源出处,甚至可以开展放射性核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模拟等问题.铀-236属于低丰度同位素,其在核样品和环境样品中含量极低,因此,精确测定其同位素比值对236U在环境示踪、核应急、核取证以及核保障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本综述中,作者总结了近年来痕量236U测定时样品前处理和检测分析技术的发展,尤其着重于236U同位素比值的质谱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236U在核保障和环境中的示踪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痕量236U检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
刘一阳[3](2021)在《高温原位谱学技术研究金属与熔盐的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与熔盐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熔盐的应用过程中,并给熔盐的应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熔盐堆和光热电站中,熔盐对金属的腐蚀严重影响了其安全稳定运行;在熔盐电解冶金中,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是引起电流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受限于高温熔盐原位表征手段匮乏和复杂熔盐体系理论模拟的困难,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并不全面和深入。因此本文发展和利用多种高温熔盐原位表征技术,包括自主研制的高温熔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定制开发的高温核磁共振装置和上海光源高温X射线吸收谱技术对三种不同类型的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体系进行研究,并深入探讨了相关反应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完成了高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研制以及高温核磁共振装置的改进。搭建的高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对800℃以下熔盐中金属离子价态和浓度进行测定,且在测试过程中可保持惰性气氛。对定制的Bruker 400 MHz宽腔核磁进行了适用于熔盐的改进,可以对750℃下熔盐体系进行测定,以确定熔盐中离子配位结构和成键性质。(2)对金属Cr与Cr(Ⅲ)离子在熔融FLiNaK(LiF:NaF:KF=46.5:11.5:42mol%)和FLiBe(LiF:BeF2=66.6:33.3 mol%)盐中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Cr在熔融FLiBe盐中与Cr(Ⅲ)离子发生反应生成Cr(II)离子;但在熔融FLiNaK中生成的Cr(II)离子会歧化分解重新生成Cr和Cr(Ⅲ)离子,Cr(Ⅲ)离子会持续与Cr反应。进一步实验证明这种反应机理的差别是两种熔融氟盐中自由F-浓度的差异造成的。(3)对金属Be与700℃熔融FLiBe、FLiNaK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Be与熔融FLiNaK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K,但不与熔融FLiBe反应。研究表明,金属K的高温挥发以及自由F-与Be的共价相互作用是导致Be在FLiNaK发生置换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实验中检测到了F-离子与金属Be生成的BeF-中间化合物。(4)设计了Cu、Ag、Au在熔融LiCl-KCl(LiCl:KCl=60:40 mol%)中的溶解实验,对金属在熔盐中溶解后的结构及溶解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解速率Cu>Ag>Au(不溶解),高温原位X射线吸收谱结果表明Cu在熔盐中的溶解会形成金属团簇,机理验证实验证明了Cu、Ag、Au溶解能力随电负性增大而降低。本文工作表明,高温熔盐原位谱学仪器是研究熔盐中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过程中微观结构、成键性质和反应机理的有力手段。本文的工作有助于对金属与熔盐作用机理的理解,为熔盐的工业和科研应用中对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这一过程的防控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向路[4](2020)在《江南造山带西缘新元古代锡铌钽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高演化的花岗岩多与锡钨铌钽的成矿密切相关。一个岩体成矿与否,具体形成什么类型的矿床,受控于复杂的岩浆、热液过程,包括部分熔融过程中金属的活化,分离结晶过程中金属的富集,流体熔体分离过程中金属的重置以及水岩反应过程中金属的沉淀。而在不同岩体中主导成矿的因素通常并不一致,这使得成矿过程复杂多变。华南地区以多时代(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的花岗岩和钨锡铌钽矿床闻名于世,占据了世界上超过50%的W和20%的Sn的储量,同时提供了可观的铌钽资源。但被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的光芒所掩盖,前燕山期的成矿作用缺少关注,关于不同时代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研究的比较少,对于多时代、多旋回成矿的控制因素仍然不是特别清楚。江南造山带西缘是华南最古老的锡成矿区。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花岗岩铌钽成矿潜力、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过程以及金属和流体的来源等,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或者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矿石矿物(锡石、铌铁矿、钨铌铁矿、黑钨矿)及副矿物(锆石、榍石)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Pb-Li-B同位素分析、电气石Li-B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江南造山带西缘含锡钨铌钽花岗岩及相关的锡多金属(钨、铜等)矿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华南多时代锡钨铌钽成矿作用的控制因素、在岩浆-热液转变过程中金属的分离以及Li-B同位素的分馏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成岩成矿年龄:锆石、钨铌铁矿、铌铁矿的U-Pb年龄指示江南造山带西缘的新元古代含锡花岗岩的侵位发生在~819–832 Ma之间。取自云英岩型、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脉型矿石的锡石、黑钨矿U-Pb年龄指示江南造山带西缘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823–831 Ma之间,表明岩浆侵位和热液成矿近乎同时。来自甲龙锡矿锡石硫化物脉型矿石的榍石U-Pb年龄指示~420Ma的区域变质作用叠加改造了这些花岗岩和锡矿,使得部分矿物(如钨铌铁矿)发生重结晶,Pb丢失。另外,在四堡群地层中发现的碎屑沉积的电气石,可能来自华南更老的(>~850Ma)基底岩石。B同位素证据(δ11B=–13.1至+15.4‰)指示这些电气石有多个物源(老的花岗岩、变泥质岩以及海相的或者与海水发生过广泛物质交换的铁镁质岩石)。但没有证据指示该地区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2.金属和流体来源:与锡成矿相关的岩浆、热液电气石普遍富集Sn、Zn、Li、F等花岗岩特征元素组合,围岩中的电气石和花岗岩内部的电气石具有近乎一致的δ11B值(~–12至–9‰),进一步指示锡成矿流体是来自花岗岩。来自九毛锡矿三种矿石(云英岩型、分别赋存于四堡群和超基性岩中的锡石硫化物矿石)的锡石和榍石的主、微量元素成分表明Sn、W、Nb、Ta、U、Zn等金属来自于富F、B的元宝山岩浆热液体系,而与超基性岩无关。考虑到以下证据:(a)赋存在超基性岩中矿石的锡石更富集Cr、V等元素;(b)锡石与斜方砷镍矿、红锑镍矿等富Ni的矿物伴生;(c)锡石硫化物矿石中出现富Cr的尼日尼亚石;(4)九毛等锡多金属矿床的Cu矿体主要分布在超基性岩周围。我们认为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中超基性岩可能贡献了Cr、Ni、V、Cu等金属。3.花岗岩成矿潜力及控制因素:新元古代铌铁矿和钨铌铁矿的结晶表明江南造山带西缘的新元古代过铝质花岗岩是高分异花岗岩,熔体高度富集锡、铌等成矿元素,有良好的锡铌钽成矿潜力。在未来的新元古代锡铌钽找矿工作中可能需要关注隐伏的高分异岩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成矿的花岗岩相对于东段贫瘠的花岗岩,普遍具有更高含量的挥发分(例如B、H2O)。挥发分的加入促进了更广泛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最终造成新元古代花岗岩在西段形成一系列锡矿而在东段成矿作用不明显。华南地区从元古代到中生代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叠加,这种大陆边缘的沉积物的循环利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矿元素在花岗岩源区的富集。4.岩浆热液转变过程:电气石淡色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云母、锆石和铌钽矿族矿物发育次生结构,表明在岩浆晚阶段有强烈的流体活动。锡、钨、铌和钽在流体和熔体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流体,成矿元素也会在流体与熔体之间重新分配,例如在元宝山地区分离成富Nb-Ta的熔体、早阶段富W-Nb的流体和晚阶段富Sn的流体。另外在岩浆热液转变过程中,Li同位素体系由多种硅酸盐矿物控制,而B同位素体系主要由副矿物相的电气石控制。这种差异性的控制导致岩浆和热液演化过程中Li和B同位素体系的解耦。来自元宝山地区的岩浆、热液电气石的δ11B变化范围很小(–12.5至–9.3‰),反映的是岩浆源区变质沉积岩的特征。相比之下,岩浆和热液电气石的δ7Li表现出三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分离结晶、岩浆热液转变和水岩反应过程。5.水岩反应及成矿过程:赋存在四堡群片岩和超基性岩中的锡矿石成矿氧逸度在~NNO附近,硅酸盐阶段和硫化物阶段成矿温度分别在~570–350°C和~350–170°C。不同围岩中矿石形成的温度、氧逸度等条件相近,矿石品位(四堡群中矿石Sn品位<1.4%,而超基性岩中矿石Sn品位可达29%)和矿物组合(四堡群中矿石富铁,而超基性岩中矿石富镁)的差异可能是受各自不同的水岩反应过程控制的。电气石的化学成分、Li-B同位素组成也表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围岩和成矿流体发生了广泛的物质交换(HREE、Mg、Li、B、Sn)。这个过程可能促进了锡在晚阶段流体中的富集。
黄斯严[5](2020)在《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稀土分离领域广泛应用的溶剂萃取法虽然有着技术成熟且简单高效的明显优势,但因其本身所需大量有机溶剂、污染排放较大等缺点正阻碍了该技术在稀土分离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聚合物包容膜(P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分离方法正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有望成为传统溶剂萃取法的补充或某些情况下的替代。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其将萃取和反萃过程集成到了一体且同时进行,而且在过程中不涉及传统溶剂萃取法中需要大量使用的煤油等挥发性有机溶剂,并且所需的萃取剂量也远小于相应的溶剂萃取体系。本论文以聚合物包容膜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该技术在稀土绿色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了负载二(2-乙基己基)膦酸(P227)的聚偏氟乙烯(PVDF)基和三乙酸纤维素(CTA)基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的传输及选择性分离性能,以及负载伯胺N1923的CTA基聚合物包容膜对Sc(Ⅲ)的传输分离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负载 P227 的 PVDF 基PIM(P227@PVDF PIM)对 Lu(Ⅲ)的传输性能,比较了不同P227和PVDF 比例组成的PIM的表面形貌和传输性能,确定了 60wt%PVDF和40wt%P227为最佳的膜组成比例。通过SEM、AFM、TGA、ATR-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PIM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物理性质。还比较了 PIM在不同传输方向,以及温度、搅拌速度、反萃酸度和萃取剂载体对Lu(Ⅲ)传输效果的影响,确定了 PIM对Lu(Ⅲ)的最佳传输条件。另外,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双膜传输装置进一步提高了 Lu(Ⅲ)的传输效率。最后通过连续的循环实验证实了该PI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2.在负载P227的PVDF基PIM对Lu(Ⅲ)高效率传输的基础上研究了该PIM对Lu(Ⅲ)的选择性分离传输性能。通过调节原料液pH至1.5,使用P227@PVDF PIM从同时含La(Ⅲ)和Sm(Ⅲ)的稀土稀溶液中选择性分离传输了 Lu(Ⅲ),并比较了在原料液pH为4时的选择性传输效果。还研究了不同膜基质聚合物浓度对P227@PVDF PIM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以及膜厚度的影响。此外,还提出并实施了一种用于回收PIM的过程。通过使用SEM和ATR-FTIR的表征及对Lu(Ⅲ)传输性能的比较,发现此过程制备的再生PIM与正常PIM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异。3.制备了负载P227以NPOE为增塑剂的CTA基PIM,考察了其对Lu(Ⅲ)的选择性分离传输性能。通过SEM、TG、ATR-FTIR和水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制备的P227/NPOE@CTA PIM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该PIM的化学物理性质和形貌特征。并比较了 P227/NPOE@CTAPIM与负载P204和P507的CTA基PIM对Lu(Ⅲ)的萃取和反萃性能。此外,还比较了增塑剂种类、膜厚度以及原料液pH对传输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连续循环实验考察了 PIM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4.选择了对Sc(Ⅲ)反萃酸度要求低的N1923作为萃取剂载体,以NPOE为增塑剂制备了 CTA基PIM,初步研究了该PIM对Sc(Ⅲ)的分离传输效果。首先通过SEM和ATR-FTIR对PIM进行了表征。之后比较了添加NPOE对传输过程的影响,发现了 NPOE还有阻隔反萃液中的氢离子向原料液扩散的作用。最后通过反萃酸种类实验和反萃酸度实验,确定了该实验条件下Sc(Ⅲ)的最佳反萃液为1 mol L-1 盐酸。
杨志红,杨素亮,张生栋,丁有钱[6](2020)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核化学和放射化学是保障国家核安全以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70年来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在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测试、短寿命核素快化分离、裂变化学、锕系元素配位化学、90Sr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杨剑[7](2020)在《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硼的分离提纯方法以及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是硼同位素应用研究的基石,硼同位素分析方法的优化能够促进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的快速发展。本论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进行了盐湖碳酸盐沉积物硼的提取、前处理过程中沉淀的消除、硼同位素测定中有机质影响的消除、以及pH值控制下人工无镁卤水无机碳酸盐沉积的硼同位素分馏特征和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碳酸盐硼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前人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HCl、HAc和EDTA-2Na)来提取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的硼。实验结果表明1 mol/L的HAc提取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的硼最为合适。相对其它溶剂而言,1 mol/L的HAc能效地溶解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同时对粘土、石膏等矿物影响较小;在用Amberlite IRA 743树脂分离硼时,将溶液pH值调至弱碱性时所用到的亚沸NH3·H2O的量较少,从而引入的本底也较少。2.研究发现,向含硼样品中加入适量饱和EDTA-2Na溶液能与溶液中共存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可以有效避免酸溶相样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用氨水的淋洗树脂床,质谱测定过程中增加电流,持续烧蚀样品,能有效抑制EDTA-2Na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同位素标准物质(NIST SRM951)中硼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硼同位素比值范围在4.05146±0.00006~4.05628±4.00003之间;测得的实际样品,包括三亚沉积物、大柴旦湖心沉积物及大柴旦湖心晶间卤水沉积物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值)分别为+17.64‰±0.70‰、-5.74‰±0.14‰及+1.8‰±0.01‰。3.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和微升华技术联用方法除去硼同位素中EDTA-2Na对硼同位素测定的干扰。首先采用Amberlite IRA 743树脂分离纯化硼,再用微升华方法除去残留的EDTA-2Na,最后使用混合树脂除去残留的以H+和Cl-为主的其它杂质离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和微升华技术联用方法得到的硼同位素标准物质(NIST SRM 951)中硼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硼同位素比值范围在4.04984±0.00019~4.05124±0.00017之间,其硼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分馏。实际样品的δ11B值和三步离子交换法及多次沉淀法得到的值接近。该联用方法的前处理过程简单高效,为硼含量较低的样品进行硼同位素组成的准确分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4.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人工无镁卤水碳酸盐沉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Mg(OH)2生成的情况下,B含量随着母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说明pH值对碳酸盐B含量影响较大。一方面是较高的pH值增加了母液中B(OH)4-的含量,B(OH)4-与碳酸盐共沉淀造成碳酸盐中B含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卤水中Ca2+含量很高,使得碳酸钙沉淀速率变快,从而增加了碳酸盐中硼的含量。沉积碳酸钙δ11B值的结果表明,随着母液pH值的增加,碳酸钙与母液间的分馏系数增大,说明碳酸钙相对富集11B,并且随着pH值的增大,碳酸盐与母液间硼同位素分馏程度降低。碳酸钙的δ11B值与计算的人工无镁卤水的δ11B4并不平行,在高pH值条件下时有轻微偏离,偏离程度约1.1‰~3.3‰,表明pH值越高B(OH)3更容易与碳酸钙结合,导致碳酸盐δ11B值偏离了计算的δ11B4。5.盐湖碳酸盐沉积的δ11B表明,随着蒸发作用的进行,大苏干湖的pH值降低,B含量增加,沉积碳酸盐的δ11B值也随之增加,说明沉积碳酸盐的δ11B值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盐度可以保持一致。当水体中B含量较低时,水中只有B(OH)3和B(OH)4-两种形态,B(OH)3/B(OH)4-比值受到pH、B含量、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水体中B含量较高(大于290 mg/L)时水体中的多聚硼酸根离子的量不容忽视。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碳酸盐δ11B值范围为-14.78‰~-0.21‰,平均值为-8.33‰。碳酸盐δ11B值与B含量、Mg/Ca比值等盐度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碳酸盐δ11B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盐度指标。碳酸盐δ11B值及其它盐度指标指示了东台盐湖两次成盐期间共经历了四次淡化-浓缩过程。
赵森[8](2020)在《纳米自组装体的光学信号增强及生物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以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上转换纳米粒子等为基元,利用DNA自(驱动)组装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组装体。进而研究该组装体的光学信号增强效应,并利用效应构建纳米正三棱锥体(四面体)探针和上转换包银(UCNP@Ag)纳米核壳结构。研究了等离子共振效应对拉曼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增强机理,实现了对目标物质进行简单、快速、超灵敏的检测,并利用贵金属的等离子共振吸收性能,进行光热转换,在抑菌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光热协同消杀的效果。首先,分别制备了金、银纳米粒子,以两两互补的巯基修饰的DNA单链为骨架,通过两步法依次将四个金纳米颗粒组装成以纳米颗粒为顶点的正三棱锥体结构。将有血管内体生长因子(VEGF)适配体修饰的AgNPs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修饰在金纳米正三棱锥体的骨架上形成嵌银的金正三棱锥体纳米探针。分别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紫外-可见光吸收(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系列表征,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以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对该结构经贵金属的等离子共振效应所增强的电磁场分布以及强度分布进行详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嵌银正三棱锥体结构与试验结果一致。以所构建的嵌银正三棱锥组装体为探针,实现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的超灵敏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2.6 aM。其次,基于上述建立的成熟的纳米自主装技术以及所探究的贵金属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在SERS信号增强方面的优异效果,本论文中也组装了单一材料的金纳米正三棱锥体结构。通过对DNA序列的设计,利用基于端粒酶(Telomerase)的端粒重复扩增特性,文章中构建出了一种以拉曼增强信号和荧光信号双模式检测的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用于对细胞胞内的端粒酶酶活水平的检测。方案首次实现胞内原位端粒酶酶活检测。探针在胞内稳定性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最低检测水平为6.2×10–15 IU。再次,基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增强效应,设计了上转换-金纳米粒子组装体。利用上述成熟的贵金属合成技术,制备了粒径分别约为4 nm的金纳米粒子,并用水热法制备出粒径为20 nm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NaYF4:20%Yb,0.5%Tm)。设计了六组不同序列长度且两两相互配对的DNA序列。分别将每对DNA巯基修饰后连接在AuNPs和上转换粒子上,构建出上转换-金(UCNP-Au)组装体,通过对荧光信号的检测,优化出荧光信号被贵金属纳米材料等离子共振效应所增强程度最大的最优序列,以此序列所形成的间距为标准,以VEGF适配体替换部分序列,构建出用以检测该目标物的纳米探针。以增强荧光信号实现对VEGF的超灵敏检测。最后,利用上述研究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会在特定位置产生等离子共振吸收和UCNPs的发射峰形成匹配耦合这一性质,论文借助上述章节成熟的UCNP的合成方法,对其表面进行包银处理,将UCNPs的发光转化为贵金属的发热,制备了UCNP@Ag纳米颗粒,利用该粒子的光热效应,结合银粒子的抑菌性能,形成了多效多模的抑菌效应,对该材料的抑菌性能做评测,结果显示该种复合结构的粒子能够有效快速的对细菌进行杀灭。该材料的成功制备使得在比较苛刻的环境中借助近红外光进行消杀成为可能,可以为未来的食品或卫生领域的消杀需求提供潜在的解决思路。
潘柳依[9](2020)在《煤焦油与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及协同加氢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低温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单环、稠环的酚类。这些酚类化合物本身就是丰富的芳烃资源。在脱氧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过度加氢来生产燃料油品会造成芳烃资源的严重浪费。生物油脂在生产燃料油品时,同样面临加氢脱氧精制的问题,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加氢脱氧过程中,较高温度下极易造成催化剂结焦失活。因此,本论文研究了选择性加氢脱氧催化剂,催化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经加氢脱氧后能获得芳烃含量较高的加氢产品;进行了煤焦油与生物油脂在商业型Co-Mo/γ-Al2O3催化剂下联合加氢脱氧反应,研究了不同工艺下两者协同加氢的交互影响规律。首先,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制备了以SiO2为载体的负载型二元金属Ni-M催化剂,其中二元金属选择为Ce、Co、Sn和Fe。通过BET、XRD、H2-TPR、NH3-TPD、XPS等技术对该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对甲酚为煤焦油中酚类的模型化合物,在小型固定床装置上进行了加氢脱氧评价试验。研究发现,二元金属Ce的加入,增强了催化剂的酸性,同时增强了活性金属Ni的分散性。此外,由于Ce与Ni的电负性差异较大,Ce掺入后使镍的电子云密度增大,激活对甲酚酚Caromatics-O键的断裂;且Ce的掺入破坏了镍原子连续排列,阻碍了酚类的芳环吸附,从而有利于提升酚类加氢脱氧DDO反应路径的选择性。而Sn掺入后会与Ni形成的Ni3Sn合晶,从而改变了对对甲酚基团加氢的优先级,有利于提升HYD反应路径。研究中以陕北某厂的混合粗酚油产品为原料,进行了27组在不同温度、LHSV和压力下的加氢实验。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建立了混合酚类化合物的反应网络和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反应条件下混合酚加氢产物的组成。经验证,模型预测产品中酚、不饱和烃和饱和烃含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次,研究了不同载体的负载型Ni2P催化剂对对甲酚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脱氧作用。通过对催化剂的表征分析及加氢脱氧实验,得出氧化硅载体与Ni和P的氧化物前驱体之间的作用强度较小,易于形成Ni2P活性相且活性相分散度较高。以Q10为载体的催化剂的Ni2P活性中心晶粒尺寸较小,分散程度较高,催化Caromatic-O断裂作用增强,对甲酚加氢DDO反应路径选择性强,甲苯产物选择性能达到71.8%。但是,氧化硅为载体时催化剂极易造成磷流失而失活。再次,根据煤焦油中的化合物的类别,分别选用了相应的模型化合物与生物油脂进行共加氢实验。实验中,非临氢条件下,模型化合物四氢萘、十氢萘和9,10-二氢菲与生物油脂混合共加氢时,均存在脱氢-氢转移过程,促进了生物油脂的脂肪酸发生加氢脱氧。临氢条件下,四氢萘、9,10二氢菲、丁醇、1-萘醇与生物油脂混合共加氢时,脂肪酸转化率明显提高,C18链烃在产物中含量分布增大。煤焦油通过碱液萃取后得到混合酚及脱酚油。混合酚与生物油脂进行共加氢脱氧反应时,生物油脂转化率提升。脱酚油和氢化脱酚油与生物油脂混合后进行共加氢脱氧反应时,氢化脱酚油能更大程度的促进脂肪酸的加氢转化,并且抑制结焦的效果更显着。最后,在模型化合物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工艺过程之下煤焦油与生物油脂联合加氢转化规律:工艺A采用煤焦油与生物油脂直接混合共加氢反应,得出生物油脂的加入量在30~40%区间内,有利于脂肪酸的转化,且加氢产物中的不饱和程度较高,但会造成较严重的结焦现象。工艺B采用两段反应设计,煤焦油经反应器I入口进料,生物油脂由反应器II入口进料。反应器I中主要发生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与芳烃的加氢饱和反应。反应器Ⅱ主要发生生物油脂的催化加氢脱氧(催化剂作用)与供氢加氢脱氧(氢化煤焦油供氢作用)。工艺B中,脂肪酸加氢过程条件温和,脱氧转化率高,两个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及产品组成可灵活调整,为更优的煤焦油与生物油脂联合加氢工艺。本文对针对煤焦油中大量含氧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脱氧多产BTX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同时,提出了煤焦油与生物油脂进行加氢共炼的思路,为提升煤焦油及生物油脂的加氢产品的品质提供了一定了实验数据与理论依据,同时为工业上共炼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伟博[10](2020)在《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有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致使我国许多地表、地下水的污染状态比较严重,而且有继续加剧的趋势,对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用水安全构成了现实或潜在的威胁。污染的地表水以及地下用水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及威胁。多孔陶瓷是通过高温烧成,在材料成形与烧结过程中材料体内形成大量彼此相通或闭合气孔的新型陶瓷材料。发展初期仅作为细菌过滤材料使用,随着控制材料的孔隙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新材质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的不断涌现,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改性多孔陶粒是在多孔陶粒外部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嵌入稳定的改性剂,从而改变原滤料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可提高多孔陶粒的截污能力,乃至提高陶粒对某些特殊物质的吸附能力,改善出水水质。改性多孔陶粒大都在中性水的环境下带正电,同时水中的大多数颗粒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因此,改性多孔陶粒在电性方面优于一般多孔陶粒。改性陶粒结合了陶粒和改性剂的优点,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应用。本研究分别采用硝酸铈、硫酸铝和纳米零价铁对多孔陶粒进行了改性,并探究其应用于处理水中的氟离子、磷酸盐及As(Ⅲ)。采用连续柱反应器进行批试验,研究改性后的多孔陶粒对实验室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对去除水中氟离子、磷酸盐及As(Ⅲ)的影响因素、最佳条件、反应动力学及去除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铈改性后的陶粒处理含氟废水(地下水浓度)后可使水中的氟离子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处理成本低,吸附效果稳定,且用稀土负载后的陶粒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可考虑作为高氟地下水的预处理。动态吸附实验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改性陶粒的煅烧温度为300℃、床层体积BV为400m L,进水浓度为10mg/L。最佳条件下吸附率达到94.41%,最大吸附量可达17.5mg/g。2.改性后的铝改性陶粒除氟率升高,可使水样中的氟离子浓度达到国家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改性后的陶粒对氟化物的吸附类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水中氟化物的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最终吸附平衡3个阶段。吸附等温线表明氟离子可能以多层吸附的形式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过程较容易发生,常温下该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水样中常见阴离子对试验中除氟效果的影响不明显。硫酸铝改性陶粒适合大批量低氟水的预处理。动态吸附实验下的最佳条件为:控制水样反应温度为常温20℃、p H值为7、吸附剂投加量为100g/L,试验进水浓度为10mg/L时,吸附率达到了95.63%。3.以多孔陶粒作为载体,用纳米零价铁作为改性剂制备的复合材料,提高了反应活性,得出的复合材料对磷酸盐有很好的吸附性。动态吸附实验下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磷酸盐的初始浓度为10mg/L,反应柱高(填充率)为13cm,p H为4时去除率最高,去除率为95.7%。4.以多孔陶粒为载体,负载纳米铁后,对水中砷的吸附效果大大增强,得出的复合材料对砷有很好的吸附性。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投加量(BV)为150m L,进水砷浓度为5mg/L,溶液初始p H为4时,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的处理效果最好,出水最小砷浓度为0.636mg/L,最大吸附率为78.28%。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后可以用碱溶液进行解析再生。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推广应用。
二、小型交换柱上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及其等离子炬光谱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交换柱上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及其等离子炬光谱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软玉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全球主要软玉矿床成因与存在问题 |
1.2.2 罗甸玉矿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和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概况、工作量和选题的创新性和特色及主要研究成果 |
1.5.1 论文概况 |
1.5.2 与本研究有关的工作量 |
1.5.3 创新点与特色 |
1.5.4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和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系统特征 |
2.2.2 岩浆作用 |
2.2.3 变质作用 |
2.2.4 构造事件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赋矿地层特征 |
3.2 含矿带及矿体特征 |
3.2.1 含矿带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组分 |
3.3.3 结构构造 |
3.3.4 物理光学特征 |
第四章 矿床围岩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剖面特征 |
4.1.1 罗暮四大寨组剖面(KPM07) |
4.1.2 罗悃上饶四大寨组剖面(LD16) |
4.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4 讨论 |
4.4.1 四大寨组地层化学成分特点 |
4.4.2 四大寨组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盆地环境条件及其水化学成分 |
4.4.3 四大寨组与区域上的栖霞组、茅口组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5.1 基性岩体的产状和岩相分带 |
5.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5.3 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 |
5.3.1 锆石特征 |
5.3.2 年龄分析结果 |
5.3.3 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5.4 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
5.5 岩石地球化学 |
5.5.1 主量元素 |
5.5.2 微量与稀土元素 |
5.5.3 构造环境 |
5.6 讨论 |
5.6.1 多幕岩浆侵位 |
5.6.2 基性岩床的就位深度 |
5.6.3 岩浆分异作用 |
5.6.4 罗甸高Ti与低Ti辉绿岩的成因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6.1 岩体产状 |
6.1.1 中性岩囊 |
6.1.2 中酸性岩脉 |
6.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6.2.1 岩囊中性岩 |
6.2.2 岩脉中性岩 |
6.2.3 岩脉酸性岩 |
6.3 锆石年代学 |
6.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6.3.2 分析结果 |
6.4 岩石地球化学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5 讨论 |
6.5.1 罗甸中性岩浆岩的年龄和岩浆作用期次 |
6.5.2 中性岩囊和中酸性脉岩的成因 |
6.6 小结 |
第七章 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 |
7.1 接触热变质作用 |
7.1.1 接触变质带特征 |
7.1.2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7.1.3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关系 |
7.1.4 特征变质矿物的EDS谱图 |
7.1.5 岩石化学特征 |
7.2 侵入岩的气液变质作用 |
7.2.1 气液变质岩的产状 |
7.2.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7.2.3 变质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7.2.4 岩石化学特征 |
7.3 气液变质岩锆石测年 |
7.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7.3.2 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7.4.1 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鉴别 |
7.4.2 单向对流矽卡岩化作用 |
7.4.3 接触递增变质带特征和温度条件估计 |
7.4.4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引起的成分改变 |
7.4.5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作用年龄 |
7.5 小结 |
第八章 罗甸玉同位素测定和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8.1 锆石定年 |
8.2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8.2.1 氢氧同位素 |
8.2.2 硅同位素 |
8.3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8.3.1 流体包里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8.3.2 流体包里体温度和盐度 |
8.3.3 流体包裹体密度 |
8.3.4 成矿深度 |
8.4 罗甸玉的成矿年龄 |
8.5 小结 |
第九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 |
9.1 罗甸玉的成矿物质来源 |
9.1.1 钙和硅的来源 |
9.1.2 镁的来源 |
9.2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类型 |
9.3 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9.3.1 成矿机理 |
9.3.2 成矿模式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Ⅰ 实验分析方法 |
1 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 |
2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5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及流体成分 |
6 氢氧同位素分析 |
7 硅同位素分析 |
附件Ⅱ本文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 |
附第4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5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6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7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8 章测试分析数据 |
(2)人工放射性核素236U的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236U的检测分析技术 |
2.1 放射化学法前处理 |
2.2 铀同位素净化分离方法 |
2.3 质谱检测分析 |
2.4 单颗粒铀检测分析 |
3 铀同位素在核保障和环境中的应用 |
3.1 铀同位素在核保障中的应用 |
3.2 铀同位素在环境中的示踪应用 |
4 总结和展望 |
(3)高温原位谱学技术研究金属与熔盐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熔盐应用简介 |
1.1.1 熔盐堆中应用 |
1.1.2 熔盐传蓄热应用 |
1.1.3 熔盐电解冶金 |
1.1.4 熔盐法合成无机材料 |
1.2 金属与熔盐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 |
1.2.1 金属与熔盐中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
1.2.2 金属与熔盐中同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 |
1.2.3 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形成“金属雾”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高温原位谱学仪器的研制 |
2.1 高温谱学简述 |
2.2 高温熔盐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研制 |
2.2.1 高温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过程 |
2.2.2 自制高温紫外-可见吸收光光谱仪介绍 |
2.2.3 仪器性能验证 |
2.3 高温原位魔角核磁共振波谱仪 |
2.3.1 高温NMR基本原理及发展史 |
2.3.2 高温原位核磁共振仪介绍 |
2.3.3 样品池的设计 |
2.3.4 基于激光加热技术的高温核磁共振样品池温度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Cr与氟盐中Cr(Ⅲ)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原位高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3.2.3 Cr片静态腐蚀试验 |
3.2.4 SEM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r(Ⅲ)和 Cr(Ⅱ)在熔融FLiNaK和 FLiBe中的存在形态 |
3.3.2 Cr在熔融FLiBe中与CrF_3的反应机理 |
3.3.3 Cr在熔融FLiNaK中与CrF_3的反应 |
3.3.4 CrF_2在熔融FLiNaK/FLiBe盐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
3.3.5 腐蚀现象对反应机理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属Be在熔融氟盐中的溶解行为研究 |
4.1 背景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Be溶解实验 |
4.2.3 ICP-OES实验 |
4.2.4 NMR测试 |
4.2.5 热力学计算 |
4.2.6 晶体结构和NMR谱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e在熔融FLiNaK和 FLiBe中的溶解性 |
4.3.2 Be在不同熔盐中反应性差异 |
4.3.3 FLiNaK和 FLiBe结构分析 |
4.3.4 FLiNaK-Be和 FLiBe-Be结构分析 |
4.3.5 反应热力学分析 |
4.3.6 溶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IB族金属Cu、Ag、Au在熔盐中的溶解 |
5.1 背景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溶解实验 |
5.2.3 ICP-OES实验 |
5.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 |
5.2.5 XAS实验 |
5.2.6 SAXS实验 |
5.2.7 TEM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u、Ag、Au溶解速率和溶解度 |
5.3.2 溶解金属后熔盐的光吸收特性 |
5.3.3 萃取液成分 |
5.3.4 熔盐中Cu的存在形式 |
5.3.5 溶解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江南造山带西缘新元古代锡铌钽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1 花岗岩锡钨铌钽成矿的控制因素 |
1.1.2 华南的幕式成矿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含锡(钨铌钽)花岗岩 |
2.2.1 梵净山花岗岩 |
2.2.2 元宝山花岗岩 |
2.3 锡多金属矿床 |
2.3.1 甲龙铜锡矿 |
2.3.2 九毛锡铜矿 |
2.3.3 标水岩锡钨矿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试方法描述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3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
3.4 矿物原位U-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 |
3.5 原位电气石B同位素分析(SIMS) |
3.6 全岩和电气石样品Li-B同位素分析(MC-ICP-MS) |
3.7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TIMS) |
3.8 钨铌铁矿U-Pb同位素分析(TIMS) |
第四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 |
4.1 引言 |
4.2 样品描述 |
4.3 分析结果 |
4.3.1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3.2 LA-ICP-MS锡石U-Pb年龄 |
4.3.3 LA-ICP-MS榍石U-Pb年龄 |
4.3.4 LA-ICP-MS铌铁矿、钨铌铁矿和黑钨矿U-Pb年龄 |
4.3.5 TIMS钨铌铁矿U-Pb年龄 |
4.4 讨论 |
4.4.1 LA-ICP-MS和TIMS U-Pb年龄的比较 |
4.4.3 华南新元古代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锡矿的金属来源和成矿过程 |
5.1 引言 |
5.2 分析结果 |
5.2.1 围岩和矿石的岩相学特征 |
5.2.2 矿物成分 |
5.3 讨论 |
5.3.1 流体和金属的来源 |
5.3.2 锡的热液运移 |
5.3.3 锡矿床的形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电气石淡色花岗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6.1 引言 |
6.2 分析结果 |
6.2.1 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6.2.2 矿物学特征 |
6.2.3 全岩Sr-Nd-Pb同位素成分 |
6.3 讨论 |
6.3.1 成矿元素在岩浆热液转变过程中的再分配 |
6.3.2 华南幕式的锡钨铌钽成矿作用:物源的控制? |
6.3.3 与其他成矿或贫矿花岗岩的对比 |
6.4 小结 |
第七章 Li、B同位素对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过程的示踪 |
7.1 引言 |
7.2 电气石的产状 |
7.3 分析结果 |
7.3.1 全岩主微量元素成分 |
7.3.2 电气石主量元素成分 |
7.3.3 电气石微量元素成分 |
7.3.4 电气石和全岩的Li-B同位素组成(MC-ICP-MS) |
7.3.5 电气石B同位素组成(SIMS) |
7.4 讨论 |
7.4.1 岩浆和热液电气石成分对锡成矿过程的记录 |
7.4.2 Li和B的源区 |
7.4.3 在岩浆分异和岩浆热液转变过程中Li的行为 |
7.4.4 Li和B同位素体系的解耦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资源概述 |
1.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2 我国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概况 |
1.2 稀土分离技术发展历程 |
1.2.1 分级结晶/沉淀法 |
1.2.2 氧化还原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2.4 溶剂萃取法 |
1.2.5 萃取色层法 |
1.3 聚合物包容膜(PIM)技术 |
1.3.1 概述 |
1.3.2 膜基质聚合物材料 |
1.3.3 分离传质载体 |
1.3.4 增塑剂(塑化剂) |
1.3.5 膜过程传质机理 |
1.4 PIM技术在稀土分离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2章 P227@PVDF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传输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试剂 |
2.2.2 分析方法 |
2.2.3 PIM的制备与表征 |
2.2.4 PIM传输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2.3.2 PIM对Lu(Ⅲ)传输的机理 |
2.3.3 PIM对Lu(Ⅲ)传输的条件实验 |
2.3.4 双膜装置对Lu(Ⅲ)的传输效果 |
2.3.5 PIM的循环使用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227@PVDF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选择性分离传输及膜回收的初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试剂 |
3.2.2 分析方法 |
3.2.3 PIM的制备与表征 |
3.2.4 溶剂萃取实验 |
3.2.5 PIM传输实验 |
3.2.6 PIM回收再生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镜表征 |
3.3.2 接触角与膜厚分析 |
3.3.3 PVDF含量对Lu(Ⅲ)传输效果的影响 |
3.3.4 原料液pH对稀土离子萃取的影响 |
3.3.5 Lu(Ⅲ)的选择性传输 |
3.3.6 PIM的回收再生过程及其热失重分析 |
3.3.7 再生PIM与正常PIM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227/NPOE@CTA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选择性分离传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试剂 |
4.2.2 PIM的制备与表征 |
4.2.3 PIM萃取与反萃实验 |
4.2.4 PIM传输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2 PIM对Lu(Ⅲ)的萃取与反萃 |
4.3.3 增塑剂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
4.3.4 膜厚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
4.3.5 原料液pH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
4.3.6 PIM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1923/NPOE@CTA聚合物包容膜对Sc(Ⅲ)传输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试剂 |
5.2.2 PIM的制备与表征 |
5.2.3 PIM传输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5.3.2 增塑剂NPOE对Sc(Ⅲ)传输的影响 |
5.3.3 反萃酸种类对Sc(Ⅲ)传输的影响 |
5.3.4 反萃酸度对Sc(Ⅲ)传输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测试技术 |
1.1 长寿命痕量核素分离技术 |
1.2 长寿命核素核参数测量进展 |
1.3 长寿命痕量核素测试技术 |
2 短寿命核素快化分离技术 |
2.1 裂变产物快化分离技术 |
2.2 气体裂变产物及其子体快速分离技术 |
2.3 快化分离装置 |
3 裂变化学研究 |
3.1 铀的裂变化学 |
3.2 钚的裂变化学 |
3.3 制靶技术 |
4 锕系元素配位化学研究 |
4.1 锕系元素化学种态 |
4.2 锕系元素配位化学 |
4.3 钚的水解聚合 |
4.4 锕系元素计算化学 |
5 90Sr分析技术 |
5.1 放射性废液中90Sr的分析技术 |
5.2 环境水样中90Sr的分析技术 |
5.3 土壤样品中90Sr的分析技术 |
6 展望与发展建议 |
1) 锕系元素裂变化学研究: |
2) 锕系元素化学研究: |
3) 环境放射化学研究: |
4) 先进分离材料和先进分离技术研究: |
(7)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硼的地球化学性质概述 |
1.1.1 硼的基本性质 |
1.1.2 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1.1.3 硼的地球化学循环 |
1.2 硼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
1.2.1 硼同位素的基本性质 |
1.2.2 不同地质体中的δ~(11)B值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硼的提取、分离、纯化及δ~(11)B值的质谱测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硼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2.2.1 固体样品的分解 |
2.2.2 硼的分离和纯化 |
2.3 B浓度的测定 |
2.4 δ~(11)B值的质谱测定方法 |
2.4.1 热电离质谱法(TIMS) |
2.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4.3 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 |
第3章 不同溶剂对碳酸盐组分硼的提取及对δ~(11)B值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盐湖沉积物的成分分析 |
3.2.3 样品中的水溶性成分分离过程 |
3.2.4 不同溶剂对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硼的提取过程 |
3.2.5 沉积物硼的离子交换分离 |
3.2.6 沉积物δ~(11)B值的测定 |
3.3 不同溶剂溶解沉积物后不溶物残渣的成分分析 |
3.4 不同溶剂对白云石标准样品及石膏试剂的溶解实验 |
3.5 不同溶剂对沉积物样品Y19提取出的B含量以及δ~(11)B值 |
3.6 方法重复性实验 |
3.7 小结 |
第4章 络合剂及微升华法用于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干扰的消除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于前处理过程中沉淀的消除 |
4.3.1 沉积物样品硼的提取 |
4.3.2 离子交换过程 |
4.3.3 样品δ~(11)B值的测定 |
4.3.4 加入EDTA-2Na后 NIST SRM951 中硼的回收率 |
4.3.5 分离过程中硼的分馏 |
4.3.6 加入EDTA-2Na对天然碳酸盐沉积物硼同位素的影响 |
4.4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消除残留EDTA-2Na对硼同位素测定的影响 |
4.4.1 微升华实验装置及微升华过程 |
4.4.2 微升华对EDTA-2Na的去除效果 |
4.4.3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对NIST SRM951 硼回收率和δ~(11)B值的影响 |
4.4.4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对实际样品硼的回收率和δ~(11)B值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pH值条件下人工无镁卤水无机碳酸盐沉积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人工无镁卤水的配制 |
5.2.3 实验装置 |
5.2.4 实验过程 |
5.2.5 样品中硼的分离纯化 |
5.2.6 合成无机碳酸盐δ~(11)B值质谱测定 |
5.3 沉积物的成分 |
5.4 合成碳酸钙沉积的化学组成 |
5.5 合成碳酸钙的δ~(11)B值 |
5.6 小结 |
第6章 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碳酸盐的δ~(11)B值 |
6.1 引言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样品的采集 |
6.4 样品的前处理 |
6.4.1 样品的成分分析 |
6.4.2 样品的预处理 |
6.4.3 样品中硼的分离纯化 |
6.4.4 东台剖面碳酸盐质谱测定 |
6.5 东台剖面矿物组成特征 |
6.6 东台剖面碳酸盐的B含量及δ~(11)B值特征 |
6.7 东台剖面碳酸盐δ~(11)B值与其它盐度指标对东台盐湖盐度的指示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纳米自组装体的光学信号增强及生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1.1.1 纳米材料概述 |
1.1.2 纳米材料分类 |
1.1.3 纳米技术概述 |
1.2 纳米材料自驱动组装技术 |
1.2.1 分子介导的自驱动组装技术 |
1.3 纳米材料组装体的光学信号增强机制研究进展 |
1.3.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3.2 等离子共振荧光增强 |
1.4 基于纳米材料组装体的光学增强信号的生物应用 |
1.5 立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维空间纳米金正三棱锥体嵌银结构自驱动组装及其表面增强拉曼信号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2.3.2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2.3.3 金、银纳米粒子的修饰 |
2.3.4 两步组装法组装纳米金正三棱锥体 |
2.4 结果讨论 |
2.4.1 实验原理 |
2.4.2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3 银纳米粒子表征 |
2.4.4 组装体的表征 |
2.4.5 组装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金正三棱锥体嵌银自驱动组装探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方法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3 金、银纳米粒子的修饰 |
3.3.4 两步组装法组装纳米金正三棱锥体 |
3.3.5 特异性试验和抗干扰性实验 |
3.4 结果讨论 |
3.4.1 实验原理 |
3.4.2 嵌银金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的表征 |
3.4.3 嵌银金纳米正三棱锥体对目标物的检测 |
3.4.4 嵌银金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抗干扰性、特异性研究 |
3.4.5 拉曼信号增强理论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纳米金正三棱锥体的端粒酶原位检测新方法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4.3.2 金纳米粒子的修饰 |
4.3.3 两步组装法组装纳米金正三棱锥体 |
4.3.4 叶酸-PEG对纳米金正三棱锥体结构的修饰 |
4.3.5 端粒酶引物的引入和信号分子的标记 |
4.3.6 正三棱锥体纳米探针荧光信号胞外检测端粒酶活性水平 |
4.3.7 正三棱锥体纳米探针的生物毒性评价 |
4.3.8 正三棱锥体纳米探针拉曼信号与胞内检测端粒酶活性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9 正三棱锥体纳米探针对胞内端粒酶活性水平的定量 |
4.4 结果讨论 |
4.4.1 实验原理图 |
4.4.2 金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的组装过程表征 |
4.4.3 金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的SERS信号和荧光信号表征 |
4.4.4 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的使用条件优化 |
4.4.5 纳米金正三棱锥体探针的细胞毒性试验 |
4.4.6 金纳米正三棱锥体探针胞内检测端粒酶活性水平 |
4.4.7 以胞内荧光信号定量端粒酶活性 |
4.4.8 电磁场模拟分析SERS信号增强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等离子共振增强荧光的上转换荧光信号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修饰 |
5.3.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修饰 |
5.3.3 荧光增强组装体的构建 |
5.3.4 上转换荧光增强调信号研究 |
5.3.5 荧光增强信号在目标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5.3.6 探针稳定性实验 |
5.3.7 特异性试验和抗干扰性实验 |
5.3.8 临床样品处理 |
5.4 结果讨论 |
5.4.1 实验原理 |
5.4.2 纳米金颗粒的表征和修饰 |
5.4.3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征和修饰 |
5.4.4 等离子体共振荧光上转换组装体的表征 |
5.4.5 VEGF的检测 |
5.4.6 等离子体共振荧光上转换组装体探针的稳定性研究 |
5.4.7 特异性选择性分析 |
5.4.8 实际样品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的光热效应研究及抑菌作用探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制备 |
6.3.2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6.3.3 上转换纳米粒子包银(UCNP@Ag)处理 |
6.3.4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表征 |
6.3.5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光热效应探究 |
6.3.6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使用量和照射时长优化 |
6.3.7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的光热抑菌和消杀作用 |
6.4 结果讨论 |
6.4.1 实验原理图 |
6.4.2 材料形貌表征及鉴定 |
6.4.3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光热效应表征 |
6.4.4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使用量和照射时长优化 |
6.4.5 上转换-银核壳结构的光热抑菌和消杀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论文主要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煤焦油与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及协同加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分布 |
1.1.1 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的检测与分布 |
1.1.2 煤焦油中主要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HDO)过程 |
1.2 生物质加氢脱氧研究进展 |
1.2.1 生物质油开发利用 |
1.2.2 生物质油加氢脱氧 |
1.3 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硫化型 |
1.3.2 金属磷化物 |
1.3.3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4 贵金属催化剂 |
1.3.5 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 |
1.4 供氢溶剂和供氢作用 |
1.5 课题研究背景和论文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二元金属Ni-M催化剂催化对甲酚加氢脱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2.1.2 催化剂的制备 |
2.1.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方法 |
2.1.4 加氢反应 |
2.1.5 产物检测 |
2.2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
2.2.1 物理吸附 |
2.2.2 XRD表征 |
2.2.3 H_2-TPR表征 |
2.2.4 NH_3-TPD表征 |
2.2.5 XPS |
2.3 对甲酚加氢脱氧活性评价 |
2.4 粗酚HDO反应动力学研究 |
2.4.1 混合粗酚反应原料 |
2.4.2 加氢脱氧实验过程 |
2.4.3 动力学模型创建 |
2.4.4 动力学模型求解 |
2.5 小结 |
第三章 负载型Ni_2P催化剂催化对甲酚加氢脱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化学试剂和材料 |
3.1.2 催化剂的制备 |
3.1.3 催化剂的表征 |
3.1.4 加氢反应与产物检测 |
3.2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
3.2.1 物理吸附 |
3.2.2 XRD表征 |
3.2.3 H_2-TPR表征 |
3.2.4 NH_3-TPD表征 |
3.2.5 XPS表征 |
3.3 对甲酚加氢脱氧活性评价 |
3.4 各催化剂粗酚油加氢脱氧性能及寿命评价 |
3.4.1 油品反应活性评价 |
3.4.2 稳定性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煤焦油与生物油脂协同加氢脱氧的交互影响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实验研究思路 |
4.1.3 原料预处理 |
4.1.4 加氢反应实验 |
4.1.5 分析检测 |
4.2 煤焦油中的混合酚与生物油脂加氢脱氧规律 |
4.2.1 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反应 |
4.2.2 煤焦油中混合酚加氢脱氧反应 |
4.3 模型化合物共加氢实验 |
4.3.1 非临氢反应 |
4.3.2 临氢反应 |
4.4 油品加氢脱氧实验 |
4.4.1 生物油脂与混合酚共加氢实验 |
4.4.2 生物油脂与脱酚余油共加氢实验 |
4.4.3 积碳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煤焦油与生物油脂联合加氢工艺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与加氢反应 |
5.1.2 联合加氢工艺 |
5.2 工艺A加氢过程研究 |
5.3 工艺B加氢过程研究 |
5.3.1 工艺B加氢反应过程 |
5.3.2 反应器Ⅰ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过程 |
5.3.3 反应器Ⅱ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水污染现状 |
2.2 高氟地下水 |
2.2.1 氟来源及分布 |
2.2.2 氟的危害 |
2.2.3 高氟水处理技术 |
2.3 含磷废水 |
2.3.1 水中磷的来源 |
2.3.2 磷的富营养化及危害 |
2.3.3 含磷废水的处理技术 |
2.4 砷污染水 |
2.4.1 水中砷的形态、来源及污染现状 |
2.4.2 砷的危害 |
2.4.3 含砷废水的处理技术 |
2.5 多孔陶粒应用于水处理 |
2.5.1 多孔陶粒概述 |
2.5.2 多孔陶粒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3 铈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氟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陶粒的预处理与铈改性 |
3.2.3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 |
3.2.4 动态吸附实验 |
3.2.5 陶粒的再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BV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2 进水浓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3 多孔陶粒煅烧温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3.3.4 对比实验 |
3.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6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7 能量色谱(EDS)分析 |
3.3.8 多孔陶粒负载稀土的除氟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铝改性陶粒吸附剂去除含氟废水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AS@PC的合成与表征 |
4.2.3 氟离子的测定 |
4.2.4 静态吸附试验 |
4.2.5 固定柱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S@PC的表征 |
4.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去除氟离子的影响 |
4.3.3 进水浓度对去除氟离子的影响 |
4.3.4 吸附温度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5 溶液初始pH值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6 共存离子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7 动力学和等温线分析 |
4.3.8 原始陶粒与最佳改性陶粒吸附对比 |
4.3.9 吸附再生对氟离子去除的影响 |
4.3.10 吸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多孔陶粒预处理 |
5.2.2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5.2.3 分析与表征 |
5.2.4 静态吸附试验 |
5.2.5 动态吸附试验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2 柱高(填充率)对磷去除率的影响 |
5.3.3 初始浓度对磷去除率的影响 |
5.3.4 溶液的pH对去除率的影响 |
5.3.5 样品分析 |
5.3.6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零价铁的除磷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纳米零价铁改性多孔陶粒处理含As(Ⅲ)废水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 |
6.2.3 多孔陶粒预处理 |
6.2.4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5 砷的测定方法 |
6.2.6 陶粒解析再生 |
6.2.7 表征与性能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投加量(BV)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2 进水砷浓度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3 溶液初始pH对动态吸附除砷的影响 |
6.3.4 对照实验 |
6.3.5 扫描电镜(SEM) |
6.3.6 X射线衍射(XRD) |
6.3.7 多孔陶粒负载纳米铁的除砷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小型交换柱上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及其等离子炬光谱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D]. 黄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人工放射性核素236U的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应用[J]. 邵阳,杨国胜,张继龙,罗敏,马玲玲,徐殿斗. 化学学报, 2021(06)
- [3]高温原位谱学技术研究金属与熔盐的相互作用[D]. 刘一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江南造山带西缘新元古代锡铌钽成矿作用[D]. 向路. 南京大学, 2020(12)
- [5]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黄斯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研究进展[J]. 杨志红,杨素亮,张生栋,丁有钱.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7]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D]. 杨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8]纳米自组装体的光学信号增强及生物应用[D]. 赵森. 江南大学, 2020(01)
- [9]煤焦油与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及协同加氢工艺研究[D]. 潘柳依. 西北大学, 2020(01)
- [10]改性多孔陶粒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唐伟博.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