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郝风华,崔冰[1](2019)在《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收集的5例糖尿病纹状体病患者的CT、MRI表现特点,并对比其临床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均表现为明显的纹状体T1WI高信号,其中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偏身舞蹈症,1例未表现出明显偏身舞蹈症。本研究5个病例共有3例行头颅CT平扫,其中2例为来院初诊时即行CT检查,并且临床表现偏身舞蹈症及非偏身舞蹈症各1例,2例CT均表现为纹状体高密度;另1例为偏身舞蹈症患者经规律服药后4年复查,CT表现为等密度,但是未行MRI复查。结论: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偏身舞蹈症患者多具有典型的纹状体影像表现,但是糖尿病纹状体病并不一定表现出偏身舞蹈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高彩红[2](2018)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诊断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的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查阅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对3例患者给予控制血糖,并应用氟哌啶醇或氯硝西泮控制舞蹈症状,均好转出院。结论典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表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和对侧纹状体核磁-T1高信号和或CT高密度影三联征。多见于血糖水平较高的老年患者,女性常见,通常急性起病,突然出现肢体的舞蹈动作,血糖和血渗透压增高,病灶为对侧纹状体,典型影像学头颅CT表现为纹状体稍高密度影,头颅MRI的T1WI可见豆状核、尾状核的片状高信号。调控血糖是关键,对于严重舞蹈症状可应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或苯二氮卓类药物。该疾病的临床预后良好,加强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可使患者得到准确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徐丽丽,申黎艳,王青,王萍,刘丽萍,杨乃龙[3](2016)在《老年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一例》文中指出现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收治的1例老年男性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病例,结合参考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1一般资料病史及体格检查75岁,男。因"多饮、多尿3年,伴左侧肢体抖动8d"入院。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不自主抖动,逐渐加重并累及左侧上肢,主要为左侧肢体快速、大幅度不规则样舞蹈样动作,症状累及肩关节、肘关节、腕
余美琴[4](2015)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并学习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了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转归。结果患者男性,63岁,突发舞蹈样症状,表现为左侧肢体及面部不自主活动,血糖高,酮体阴性,一般在绝大多数病例中,早期CT多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但少数可表现正常,本例CT仅见双侧内囊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未见病变部位高密度影,MRI TIWI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边界清晰且无水肿现象。经过控制血糖、口服氟哌啶醇和地西泮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容易误诊。其典型病例表现为三联征: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和对侧纹状体MRI T1高信号和或CT平扫高密度影。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组锥体外系症状,属于不自主的运动。它多见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多急性起病,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的舞蹈症状,血糖和血渗透压增高,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其影像学具有特征性改变:早期颅脑CT多表现为高密度影,个别可示正常,颅脑MRI T1WI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基底节区高信号,T2WI相为多变信号。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该病的基础,应用氟哌啶醇有助于舞蹈症状的控制,联合地西泮效果尤佳。本病是可逆的,对治疗反应较好,一般不留后遗症。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特异性,很多临床医师早期易误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治疗方法错误,最终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对高血糖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发病机制的全面认识可大大减少临床误诊、误治率。
邵森[5](2011)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C-N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影像学改变等特点,分析其诊断方法和预后。方法:本研究以自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10例患者均为老人,5例急性发病,5例为亚急性发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6.3~27.5mmol/L,尿酮体检测多呈阴性;根据影像学,头颅CT示对侧壳核、尾状核头部可见高密度灶,该病灶在短期内可完全消失;MRI可见T1高信号,T2稍低信号,病灶中心部位为混杂信号,而周边为高信号。采用降低血糖,并联合应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治疗对控制舞蹈样症状有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疗程,舞蹈症状明显改善的有8例,另外一例好转但是不明显,一例并发其他症状。结论:从影像学上分析,HC-NH的MRI表现为T1纹状体高信号,可能构成偏侧舞蹈症临床综合征。影像学改变可能表明由代谢紊乱引起的斑片状脑出血,采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治疗疗效较好。本病是可逆性的,对治疗反应较好,一般不留后遗症。但与报道相比,本10例患者病程更长,治疗好转时间更长,复发率更高。可能与本组患者糖尿病发现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因此,控制血糖是预防及治疗该病的关键因素。
王庆德,钟涛,金海莲[6](2009)在《中老年偏侧舞蹈症2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冯李长,刘承梅[7](2008)在《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文中研究表明
周春雷,李袁华,赵德明[8](2006)在《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例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脊液检查和头颅CT证实诊断,以全身型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论:全身型舞蹈症可以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症状之一。
李秀珍,李嘉,谢强,崔志杰[9](1993)在《糖尿病伴发舞蹈症2例报告》文中提出 糖尿病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可造成复杂的临床表现。近来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糖尿病伴发舞蹈症者甚少。笔者收治 2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55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无规律
张建军[10](1991)在《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文中认为 糖尿病引起神经系统损害,造成复杂的临床表现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糖尿病伴发舞蹈症者甚少,今将所遇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5岁,住院号54890,入院日期88年4月20日,入院前15天无诱因少眠2天,出现双上肢不自主地、无规律地伸屈和反复吐舌,后双下肢不自主踢伸,上述症状睡眠时消失。无热,一年来口渴多饮,每日5000ml,且较前消瘦。无家族史,神志清,体质消瘦。反复伸舌,咀嚼,四肢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肌张力,腱反射对称低底下。余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EEG 正常,肝功正常,抗“O”<400u,血糖14.
二、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2)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一 |
1.2 病例二 |
1.3 病例三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发病机制 |
3.2.1 微血管学说 |
3.2.2 代谢紊乱学说 |
3.2.3 神经变性学说 |
3.2.4 雌激素学说 |
3.2.5 基因易感性学说 |
3.3 影像学表现 |
3.4 治疗及预后 |
(4)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分析 |
1.一般资料 |
2.影像学检查 |
3.拟诊讨论、进一步检查、治疗及转归 |
讨论 |
1.临床特点 |
2.发病机制 |
3.影像学特点 |
4.诊断与鉴别诊断 |
5.治疗及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2.3 临床表现 |
2.4 实验室检查 |
2.5 影像学检查 |
2.6 治疗方法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效果 |
3.2 影像学表现 |
3.3 治疗时间及复发 |
3.4 预后 |
4 讨论 |
4.1 临床特点 |
4.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3 影像学特点 |
4.4 影像学思考 |
4.5 治疗与预后 |
4.6 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7)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 |
1.2 体检 |
1.3 治疗 |
2 讨 论 |
四、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表现特点分析[J]. 郝风华,崔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4)
- [2]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高彩红. 中外医疗, 2018(24)
- [3]老年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一例[J]. 徐丽丽,申黎艳,王青,王萍,刘丽萍,杨乃龙.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6(06)
- [4]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1例并文献复习[D]. 余美琴. 福建医科大学, 2015(11)
- [5]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邵森. 浙江大学, 2011(01)
- [6]中老年偏侧舞蹈症25例临床分析[J]. 王庆德,钟涛,金海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9(01)
- [7]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J]. 冯李长,刘承梅.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06)
- [8]以舞蹈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及文献复习[J]. 周春雷,李袁华,赵德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02)
- [9]糖尿病伴发舞蹈症2例报告[J]. 李秀珍,李嘉,谢强,崔志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3(02)
- [10]糖尿病伴发舞蹈症1例报告[J]. 张建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