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朋友·家庭环境——海峡两岸高中生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峰[1](2018)在《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高中发展面临的新需求与高中学生现实的学校生活状态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一方面,社会转型期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价值选择多元以及功利主义凸显;高中学校正从单一的升学预备型向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学生职业与社会生活以及为升学作准备的高中教育双重功能定位转变;另一方面,高中仍未摆脱传统的以升学论英雄,以分数提高为主要追求的状态,这种单维评价以及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追求为高中学生带来莫大的升学压力,以及高竞争环境下的生命价值迷茫,创新活力不足,生涯规划能力缺乏,全面发展动力不够等问题,学校生活因此失去应有的生命灵动与青春跃动。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试图通过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构建探索既满足学生精神的自由成长,又帮助学生完成大学准备、职业准备和社会公民生活准备的多重功能系统,实现既提升学生当下校园生活的生命质量,丰富学生精神生命,又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奠基未来生命价值实现的教育。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借鉴东西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于上海市十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调查数据和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同时基于JDZ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形成了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策略,建构了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并针对性提出生命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此应对前述高中教育的矛盾。本研究共分九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在对高中教育重要性概述的基础上,描述一些高中学生漠视个体生命的极端案例,基于高中生命教育的社会视角和本体视角概括高中生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需求,通过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系列问题梳理,渐进地聚焦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是否完善这一关键问题,把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构建作为研究的核心任务。第二章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生命教育的动因与价值取向,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及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已有研究。通过国内生命教育文献的研究,我们主张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前需明确实施生命教育的动因,需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需建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需考虑各种校外因素。第三章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伯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在于创造”的本质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生命在于内在冲动”的动力观以及中国哲学中“生命在于和谐”的生命境界。结合第二章的文献研究,即我国高中的生命教育要把中国的文化精髓渗透其中,本章还对生命教育的中国文化基础做了理论研究。而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包括现代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以及生物学理论。结合第二章的文献研究,初步提炼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要素,初步确定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三大方面,即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构建生命教育的调节系统。第四章对上海市十所学校开展的高中生命教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这十所高中包括一所上海市教委直属的高校附属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九所涵盖上海市五个区的代表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问卷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三种不同对象,从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态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形式、实施和评价分析上海高中生命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五章是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影响生命教育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为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提出了三大思路:一是明确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构建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二是将教师发展与其生命教育成果相联系,构建生命教育的评价体系。三是增强家校、生生、师生互动,构建全面立体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依托上面的调查研究,第六章至第八章将上海JDZ中学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JDZ中学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由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生命教育调节系统三部分构成。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是一个“同心圆”结构的课程体系,其核心是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为目标的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以发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等为目标的学生社团课程和激发学生创新力的创新教育,经过多个轮次的实施,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家-校-社”三方合力育人的生命教育环境。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是一个具有“师生同育”特点的管理系统,由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教师多元发展管理机制、校园环境和校外保障资源建设四个部分构成,这个系统为JDZ中学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师资、物资、日常运行、环境、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保障。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由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和学生生命教育增值量化评估制度构成。这个系统主要是对生命教育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监测、预警、评估并反馈促进生命教育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当下上海的高中生命教育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自洽性、缺乏整体性、缺乏开放性,而这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发展;(2)突破高中生命教育瓶颈的方法是,不仅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更重要的是将其与高中学校的整个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生命教育指为了广泛意义上的“生命”的成就与圆满的教育,由此将生命教育作为帮助学生成长的学校体系;(3)需要强化对生命教育三个层次的理解,确保系统的整体性;(4)需要将哲学、文化、社会三者融合以铸造系统的灵魂,从而使之具有开放性;(5)最后,本文借鉴生态系统观,提出了一个兼具自洽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强调从生命教育走向有生命的教育。
NGUYEN VAN THANH(阮文清)[2](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近几年来,汉语教学在越南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南社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越南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高质量汉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重视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本文对学生全时全部学习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学习行为进行了分类。另外,还探究了影响学生知识领会程度的各个因素。本文全面、全时地对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包括学生课堂参与行为、课堂行为、课间休息行为、考试前行为、考试中行为、考试后行为、课外行为、睡觉行为、饮食行为、学习汉语行为、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共12种,我们对27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另外,我们还对学生知识领会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坚定程度、学习竞争程度、学习方法、个人愿望、个人感受、教师因素、同学因素、家庭因素、学习环境、考试频次、社会因素、知识领会程度13个影响因素,这方面我们对36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分为6章,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陈述了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创新;第二章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陈述了概念界定、复杂动态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三章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分析,分析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课外学习行为、考试行为、汉语学习行为,并进行了描述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模型建立;第四章越南汉语本科生知识领会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知识领会程度,还进行了描述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模型建立;第五章越南汉语本科生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上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过程中发现了 18个问题,并提出了 18个相应的对策;第六章结论,总结了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描述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课堂参与行为方面,有87%的学生能准时上课;在课堂学习行为方面,有84%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在课间休息行为方面,有67%的学生常与同学聊天;在课外学习行为方面,有77%的学生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睡觉行为方面,有57%的学生常复习好所有内容才安心去睡觉;在饮食行为方面,有62%的学生在家或宿舍或出租屋内煮饭,只有15%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在消极行为方面,有13%的学生常乱放书本和学习工具、需要时常常找不到;在积极行为方面,有63%的学生看书时常对重要的内容作标注;在考试前行为方面,有39%的学生快要考试时才集中精神去复习,有41%的学生常在考试的前一晚睡不着觉;在考试中行为方面,有83%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试题;在考试后行为方面,有62%的学生常与同学比较答案;在学习汉语行为方面,有81%的学生常看中国电影、听中文歌;在学习动机方面,有90%的学生学汉语专业是为了多学一种语言,·在学习坚定程度方面,有86%的学生坚持按时毕业;在学习竞争程度方面,有80%的学生认为学习竞争可以使自己向他人学习;在学习方法方面,有70%的学生常按自己的特殊方法来做笔记;在个人感受方面,有77%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困难能增强自己的成就感;在个人愿望方面,有86%的学生喜欢学习新知识。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学生的性别、户口类型、上大学前是否学过汉语、有无中国教师教学、汉语专业类型、年级、自习时间、做兼职时间、兄弟姐妹人数、年龄、睡眠时间、学习简体字或繁体字、家庭每月提供生活费的多少、总分数、汉语听力课分数、汉语口语课分数、汉语阅读课分数、汉语写作课分数在学生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学生学习汉语行为与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课堂行为、课间休息行为、课外行为、考试前行为、考试后行为、睡觉行为、饮食行为、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相关;学生知识领会程度与学习动机、学习坚定程度、学习竞争程度、学习方法、个人愿望、教师因素、同学因素、学习环境、考试频次、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相关。本文利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尔斯模型法,建立了学生学习行为模型和学生知识领会程度模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越南学生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中,存在18个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18个相应的对策。简而言之,本文全时、全面地对越南汉语本科生的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许多关于学生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的数据和信息,希望这些成果能够给越南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提供参考。
龙美玲[3](2020)在《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影响因素并寻找提高的策略至关重要。因此,以湖北省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如下:(1)湖北省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以及化学学习策略现状如何?(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人口学背景因素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3)化学学习策略是否影响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具体作用机制是怎样的?(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阐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习策略”等核心概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提出研究假设及假设模型,说明问卷数据来源及抽样、变量、问卷信效度检验。第四部分,通过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均值差异性检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化学学习策略进行现状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人口学背景差异性检验,化学学习策略的主效应检验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检验。第五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结论、启示、创新与局限。主要结论如下:1.湖北省高中生整体化学学习策略水平良好,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业求助策略、调节策略、复述策略、监控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加工组织策略。2.湖北省高中生整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良好,由高到低依次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存在性别差异以及年级差异,女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男生;高二年级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显着低于高一和高三年级,高一年级与高三年级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化学学习策略正向影响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习策略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联合预测力分别为50.1%、52.3%、53.6%、52.3%、49.7%。具体来看,加工组织策略、调节策略、时间管理策略这三类化学学习策略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影响位居前三,监控策略、复述策略,学业求助策略这三类化学学习策略的影响程度相对偏小。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仅在部分维度上存在弱调节效应。研究化学学习策略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同时考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调节作用,为化学基础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成果,丰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同时,也对化学教育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
刘亮[4](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王哲[5](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邹兵[6](2006)在《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47名农村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并调查183名城市高中生进行对照研究。全部资料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高中生在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好于农村的高中生;农村高中生在学习、受惩罚和健康适应方面感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但两者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上差异不显着。 2.农村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尤其是恐怖倾向方面,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及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不显着。普通类高中生比职业类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恐怖倾向。在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四个方面,高一比高三学生得分高;在孤独倾向方面,高一比高二和高三学生得分都高。 3.困扰农村高中生较多的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健康适应等,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男生在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方面得分显着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在受惩罚和其他两方面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在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方面,高一学生显着高于高二、高三学生。在受惩罚、丧失和其他三方面,高一和高三学生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都比高二学生大。 4.农村高中女生在主观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等方面得分显着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农村高中生在受惩罚和其他两个方面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但主观支持水平较低。和高二、高三农村高中生相比,高一学生主观支持、积极应对较少,但消极应对较多。 5.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分与生活事件总分、消极应对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负相关。以MHT总分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消极应对、学习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受惩罚、客观支持6个因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效应显着,但二者在农村高中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着。
杨李娜[7](2003)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入学考试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桥梁,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历来是教育界研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关节点。台湾的大学联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1954年至2001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学术资料,对台湾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认真系统地研究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于促进大陆高考改革的深化具有借鉴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主题,着重对台湾的大学联考与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改革作了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从而揭示了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为当前高考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共六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台湾的一些专用名词,归纳两岸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回顾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台湾大学联考的渊源和创立、发展、演变以及革新。考察了台湾的大学联考自1954年至2001年的发展演变过程,围绕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科目、招生方式、招生机构等方面深入分析联考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专章论述了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系统梳理了自1992年以来至2002年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及今后发展趋势,评价大学多元入学的利弊,总结经验。第四章以台湾的推荐甄选入学途径为个案,研究分析推荐甄选的由来、实施状况、追踪调查结果以及实行近十年来的优缺点,充分肯定作为大学入学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推荐甄选是可行的。第五章分别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理论、考试理论等多视角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发展背景、历程、特点、影响因素等。第六章进一步探索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改革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总结两岸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现实提出相应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对策和初步构想。 通过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与大陆的高考比较,运用大量第一手材料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试图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结论: 第一,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最初的创立,到发展和“联招新制”的演变,再到多元化时期,四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特征: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的变化上看,坚持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此基础上,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单一化倾向,探索考试内容的弹性化、考试科目设置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多元化;从招生方式的发展演变看,从最初的联招创立,“联招新制”的变革,发展到目前的多元化入学;从招生机构上看,大学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大学在招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第二,从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之一—推荐甄选的个案研究和多视角的理论分析发现,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力的方式是可行的,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加强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如在多样性招生、多元化考试、评价的同时,规范操作过程,适当限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第三,从考试发展规律上看,无论怎样变化、改革,始终坚持统一考试,坚持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选拔人才的原则,这也是大规模考试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选择。 第四,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今后的发展,应是以统一的基础知识考试为主,辅之以多元化的手段评价学生的多元才能,以多样化的招生方式实现招收适才适性适听的学生,实现学生、大学、高中之间充分的双向选择,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学的特色需求、高中的教学改革。 因此,台湾的改革方式直接为我们的高考改革提供经验,它是考试园地的一块“试验田”。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一个受到多方面影响的选拔高级人才的制度,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来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它往往受到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社会习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的影响。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以统一的基础知识考试为本,从单一方式向多元化的入学途径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形势和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从单一的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向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方向发展。今后高考的改革,探索考试、招生和评价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应是适应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肖强[8](2009)在《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所追求的方向,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学校课程都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蕴含其中。了解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对于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都十分重要。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校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某种价值观的支配下,对课程的有意识的选择和取舍。以往的研究有对学校课程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有从学科的角度探讨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的,而对于学校课程价值取向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却很少有人问津。学校课程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课程价值取向是否也蕴含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课程在价值取向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等就成为课程研究中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从学校课程价值取向入手,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例,选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4册教科书为分析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教科书蕴含的价值取向,然后以教科书中的价值取向做为分析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高中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访谈,找出家庭教育中有哪些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与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有何异同,进而对学校课程和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研究发现,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一是在教科书三个分析类别中特别强调“公民意识教育”;二是在公民意识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哲学知识”、“认识经济现象”;三是在意识形态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四是在道德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尊重差异”、“尊重传统”;五是突出精英意识;六是强调男性为尊;七是强调领袖崇拜;八是尊重传统文化、尊重知识。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表现为:一是在三个分析类别中特别强调道德教育;二是在公民意识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三是在意识形态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四是在道德教育类别中特别强调“道德判断”、“道德榜样”;五是不认同精英意识;六是不认同男性为尊。本研究关注的是学校课程隐含了哪些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家庭教育中是如何体现的,它们在哪些方面是相同的,在哪些方面是不相同的,这种表现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从学校课程编制的角度,学校课程编制者要充分倾听家长的声音;二是对于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做出调整;三是家长和家庭参与学校课程;四是学校通过一定的方式指导家庭教育。总之,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协调运转。
刘俊平[9](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肖蓉[10](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二、家庭·朋友·家庭环境——海峡两岸高中生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朋友·家庭环境——海峡两岸高中生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形成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高中 |
二、示范性高中 |
三、生命教育 |
四、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生命教育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生命教育的动因与价值取向 |
一、生命教育的发展动因 |
二、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
二、通过课程开发开展生命教育 |
三、通过活动设计开展生命教育 |
四、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生命教育 |
第三节 影响生命教育的因素 |
一、师资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
二、学校管理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
三、家校互动对生命教育的影响 |
四、社会环境对生命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小结与述评 |
一、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之前需明确实施生命教育的动因 |
二、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 |
三、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建设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
四、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需考虑各种校外因素 |
第三章 生命教育及其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命教育的哲学与文化基础 |
一、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伯格森生命哲学中的“生命” |
二、生命的动力在于内在冲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三、生命的境界在于和谐——中国哲学中的“生命” |
四、生命教育的中国文化基础 |
第二节 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
一、现代神经科学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时效性 |
二、社会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复杂性 |
三、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整体性 |
四、生物学理论与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三节 构建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念与方法论 |
一、构建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理念 |
二、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第四章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以及信效度说明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三、信度以及内容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调查对象概况 |
一、学生信息 |
二、教师信息 |
三、家长信息 |
第三节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现状 |
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概况 |
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对生命内涵认识的整体状况 |
三、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现状 |
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教师有关生命教育的调查结果 |
第四节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现状 |
一、非示范性高中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 |
二、非示范性高中教师的生命教育现状 |
三、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家长的比较 |
第五节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小结 |
一、高中学生生命教育状态小结 |
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
三、高中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 |
第五章 高中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高中生命教育现状的学生因素 |
一、性别差异与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 |
二、年级差异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
三、学生自身状态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四、影响高中生生命观的因素 |
五、高中生的求助对象 |
六、学生自身因素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影响高中生命教育现状的家庭因素 |
一、父母的基本情况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分析 |
二、亲子关系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分析 |
三、不同家长陪伴方式的家庭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家长的生命教育素养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相关性 |
五、不同父母职业家庭中学生的生命观比较 |
六、家庭因素小结 |
第三节 教师与高中学校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与教师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二、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学校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三、教师生命教育现状与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的关系 |
四、教师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小结 |
第四节 调研结果及其对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启示 |
一、当前高中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调研结果对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启示 |
第六章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概述 |
一、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背景研究 |
二、明确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的价值 |
三、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
第二节 构建生命教育本体系统的实践思考 |
一、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学校特质 |
二、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学生群体特点 |
三、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
四、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框架 |
第三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构建 |
一、确定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目标 |
二、建设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 |
三、构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实施办法 |
四、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的实施成效分析 |
第四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学生社团课程的构建 |
一、确定学生社团课程的目标 |
二、以学生自主为主要方式建设学生社团课程 |
三、构建学生社团课程的实施办法 |
四、学生社团课程案例的成效分析 |
第五节 生命教育本体系统之创新教育课程构建 |
一、创新教育课程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
二、确定创新教育的目标 |
三、建设创新教育课程 |
四、构建创新教育的实施办法 |
五、创新教育课程案例的成效分析 |
第七章 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概述 |
一、构建生命教育保障系统的理性思考 |
二、生命教育保障系统要素及其关系 |
三、生命教育保障系统框架的探索 |
第二节 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确定“一会一周”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基本框架 |
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一会)的建设与实施办法 |
三、学生主题值周制度(一周)的建设与实施办法 |
第三节 多元发展教师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保障生命教育实施的教师管理机制概述 |
二、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实践——教师同理心的激发 |
三、多途径专业发展的制度实践——教师幸福感的培育 |
第四节 学校环境建设的方案与特色 |
一、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特点 |
二、有利于生命教育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元素 |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教育属性 |
第五节 生命教育校外保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
一、高中生命教育校外保障概述 |
二、开发生命教育校外保障资源的实践 |
第八章 构建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构建生命教育调节系统概述 |
一、明确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功能定位 |
二、确定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主要构架 |
三、生命教育调节系统的探索 |
第二节 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学生“导师制”的制度设计 |
二、确定监测学生情绪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 |
三、设计监测学生情绪状况的三种途径 |
四、危机干预的具体做法 |
五、学生情绪监测预警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评估学生生命教育增值度的实践探索 |
一、学生生命教育增值度评估的价值 |
二、学生生命教育增值量化的探索 |
三、发挥量化评价结果对生命教育的调节功能 |
第四节 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成效与不足 |
一、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成效 |
二、生命教育实施效果的不足之处 |
三、生命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四、生命教育支持系统实践探索的启示 |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结论 |
一、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树状模型 |
二、构建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策略 |
第二节 思考 |
一、完善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的对策建议 |
二、展望——从生命教育走向有生命的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问卷1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2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师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3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4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5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问卷6 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家长生命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数据的其他分析 |
一、学生与教师生命教育现状的差异分析 |
二、不同管理理念学校的生命教育现状比较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课堂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二、课外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三、考试行为的相关研究 |
四、汉语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五、学生知识领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六、本文重点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学习的定义 |
二、行为的定义 |
三、学习行为的定义 |
第二节 复杂动态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搜索及阅读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假设、统计假设、假设检验 |
第三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分析 |
一、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 |
二、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
三、学生的课间休息行为 |
四、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 |
五、学生的汉语学习行为 |
六、学生的睡觉行为 |
七、学生的饮食行为 |
八、学生的消极行为 |
九、学生的积极行为 |
十、学生的考试前行为 |
十一、学生的考试中行为 |
十二、学生的考试后行为 |
第二节 学生学习行为的比较分析 |
一、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三节 学生学习行为的相关分析 |
一、汉语学习行为与课堂行为的相关分析 |
二、汉语学习行为与课外、睡觉、饮食、消极和积极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四节 学生汉语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回归分析 |
一、学习汉语行为与学生课堂行为的回归分析 |
二、汉语学习行为与课外、睡觉、饮食、消极和积极行为的回归分析 |
三、学习汉语行为与学生考试行为的回归分析 |
四、学习汉语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五节 学生汉语学习行为的贝叶斯模型分析 |
第四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知识领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学生知识领会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 |
一、学生学习动机 |
二、学生学习坚定程度 |
三、学生学习竞争程度 |
四、学生学习方法 |
五、学生个人感受 |
六、学生个人愿望 |
七、教师因素 |
八、同学因素 |
九、学习环境 |
十、考试频次 |
十一、家庭因素 |
十二、社会因素 |
十三、学生的知识领会程度 |
第二节 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一、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三节 学生知识领会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学生自身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
二、学校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
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
第四节 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一、学生知识领会与学生自身因素的相关分析 |
二、学生知识领会与学校因素的相关分析 |
三、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五节 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学生知识领会与学生自身因素的回归分析 |
二、学生知识领会与学校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三、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六节 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一、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贝叶斯模型分析 |
二、学生知识领会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五章 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中的问题 |
一、学生课堂主动性问题 |
二、学生课外科研积极性问题 |
三、学生汉语资料使用问题 |
四、学生考试习惯问题 |
五、学生睡眠习惯问题 |
六、学生饮食习惯问题 |
七、学生学习计划问题对学生知识领会的影响 |
八、学校的教师和设施问题对学生知识领会的影响 |
九、家庭经济问题对学生知识领会的影响 |
十、社会重视程度问题对学生知识领会的影响 |
十一、男、女生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二、城乡学生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三、学生专业类型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四、学生年级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五、学生汉语学习背景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六、学生学习成绩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七、学生兼职时间在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十八、学生简繁字体识别能力在知识领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 |
第二节 越南汉语本科生汉语学习行为对策 |
一、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
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 |
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汉语,提高自身汉语水平 |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考试习惯 |
五、改变学生的不良睡眠习惯 |
六、改变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
七、鼓励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升自身知识领会程度 |
八、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学校设施建设,提升学生知识领会程度 |
九、家庭应根据学生实际花销提供适当生活费 |
十、社会应重视汉语人才,提供充足就业机会 |
十一、根据男女之间的差异,合理教学 |
十二、根据不同的生源,合理地进行教学 |
十三、根据学生专业特征,合理地教学 |
十四、根据学生年级特征,合理地教学 |
十五、将汉语学习背景不同的学生分开上课 |
十六、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
十七、鼓励学生减少兼职时间,专心学习汉语 |
十八、培养学生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识别能力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成果在越汉语教学领域的应用 |
一、对越汉语教学设计的应用 |
二、对越汉语教材编写的应用 |
三、对越汉语课程设计的应用 |
四、对越汉语课堂管理的应用 |
五、对越学生课外管理的应用 |
六、对越学生考试管理的应用 |
第三节 越南汉语本科生汉语学习行为特征 |
一、越南汉语本科生听力课学习行为特征 |
二、越南汉语本科生口语课学习行为特征 |
三、越南汉语本科生阅读课学习行为特征 |
四、越南汉语本科生写作课学习行为特征 |
第四节 越南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比 |
一、各国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对比 |
二、各国学生课外学习行为对比 |
三、各国学生考试行为方对比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观察和访谈后获得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知识领会程度的相关信息 |
附录2: 越南汉语本科生行为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3: 越南汉语本科生行为调查问卷(越文版) |
附录4: 对汉语专业学生知识领会程度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中文版) |
附录5: 对汉语专业学生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越文版) |
附录6: 教师、学生、同学访谈问题 |
附录7: 每天行为观察表 |
附录8: 学生行为综合观察表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2 化学学习策略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
2.2.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
2.2.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深度学习理论 |
2.3.3 社会资本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问卷调查与实施 |
3.2.1 数据来源及抽样 |
3.2.2 变量测量 |
3.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 化学学习策略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影响机制分析 |
4.1 现状描述 |
4.1.1 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现状 |
4.1.2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人口学背景因素差异性检验 |
4.3.1 性别差异 |
4.3.2 年级差异 |
4.4 主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 |
4.4.1 化学学习策略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 |
4.4.2 化学学习策略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影响 |
4.4.3 化学学习策略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影响 |
4.4.4 化学学习策略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影响 |
4.4.5 化学学习策略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影响 |
4.4.6 化学学习策略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影响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
5.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存在性别差异及年级差异 |
5.1.3 化学学习策略正向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5.1.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较弱 |
5.2 研究启示 |
5.3 研究创新与局限 |
5.3.1 创新 |
5.3.2 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湖北省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调查问卷(部分)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文献综述 |
2.1 有关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
2.2 有关生活事件与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 有关社会支持与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 |
2.4 有关特质应对方式与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 |
2.5 综述小结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假设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施测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4.研究结果 |
4.1 农村、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差异 |
4.1.1 农村、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较 |
4.1.2 农村、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比较 |
4.2 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性别、年级等变量差异 |
4.2.1 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4.2.2 农村高中生生活事件的比较 |
4.2.3 农村高中生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的比较 |
4.3 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 |
4.3.1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4.3.2 生活事件各因子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分析 |
4.3.3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分析 |
4.3.4 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分析 |
5.分析与讨论 |
5.1 农村、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 |
5.2 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差异分析 |
5.3 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
5.4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6.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表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 |
表2 心理健康测量量表 |
表3 特质应对方式量表 |
表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参编着作 |
致谢 |
(7)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范围与方法 |
第三节 名词界定 |
第四节 文献与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台湾教育制度简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简况 |
第三节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创立 |
第四节 台湾的大学联招的发展 |
第五节 台湾的大学联招的演变 |
第三章 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背景 |
第二节 1992年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
第三节 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变革--2002年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 |
第四节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评析 |
第四章 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个案研究--推荐甄选 |
第一节 推荐甄选的由来 |
第二节 推荐甄选的实行 |
第三节 推荐甄选追踪研究 |
第四节 推荐甄选的评价 |
第五章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之分析 |
第一节 选拔人才--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 |
第二节 多元选才--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台湾的升学主义与社会价值观探讨 |
第四节 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探讨 |
第五节 考试理论的探讨 |
第六章 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大陆高考改革的比较 |
第二节 借鉴与启示 |
第三节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台湾历年大学联考国文科作文题汇编 |
附录二: |
“教育部”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设置办法 |
台湾1977学年度“大学入学考试试务委员会”组织系统一览表 |
附录三: |
图1 畅通升学途径、缓解升学压力的三条教育通道图 |
图2 1996学年度各级学校学生人数图表暨1996年国中、高中、职毕业生升学途径及升学率 |
附录四: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各入学途径关系图 |
附录五: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架构图 |
附录六: 考试分发入学招生及考试科目一览表 |
表1 2002学年度考试分发入学招生大学采用管道一览表 |
表2 2002学年度考试分发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考科的学系数及考生可选填志愿数一览表 |
表3 2002年考试分发入学招生学群采用指定考科统计表 |
附录七: 台湾大学多元入学考试之学科能力测验各科成绩级分人数统计 |
附录八: 参加推荐甄选入学考生的大学在校成绩表现统计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的阐释 |
五、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学校课程 |
(二) 家庭教育 |
(三) 家庭教育功能 |
(四) 学校课程功能 |
(五) 家庭教育价值取向 |
(六) 学校课程价值取向 |
二、学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综述 |
(一) 西方学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 中国学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 |
(一) 西方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 中国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与特征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演变过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
(二) 十年“文革”时期 |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征 |
(一) 教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
(二) 课程内容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 |
(三) 确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
(四) 注重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
(五) 提出评价目的和评价方式的新要求 |
(六) 明确价值导向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 |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二)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访谈法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设计 |
(一) 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类别的确定 |
(二) 教科书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
四、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设计 |
(一) 样本的选取 |
(二) 研究工具 |
(三) 数据收集 |
(四)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价值取向 |
一、分析数据 |
(一) 目题数据分析 |
(二) 综合探究课数据分析 |
(三) 文本人物数据分析 |
(四) 插图人物数据分析 |
二、分析结果 |
(一) 目题与综合探究课的价值取向三大类别分析 |
(二) 文本与插图人物中的价值取向类别分析 |
第五章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 |
一、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三大类别及每个类别中各项别重要程度排序 |
(一) 价值取向三大类别排序 |
(二) 公民意识教育类别中各项别排序 |
(三) 意识形态教育类别中各项别排序 |
(四) 道德教育类别中各项别排序 |
二、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情况的差异 |
(一) 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父母亲、文化程度、工作单位、个人收入、孩子性别的差异分析 |
(二) 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父母亲、文化程度、工作单位、个人收入、孩子性别的差异访谈 |
三、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来源 |
(一)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二) 访谈资料分析 |
第六章 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
一、价值取向三大类别综合比较分析 |
(一) 学校课程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 |
(二) 差别与原因分析 |
二、价值取向三大类别各项别比较分析 |
(一) 公民意识教育类别各项别比较分析 |
(二) 意识形态教育类别各项别比较分析 |
(三) 道德教育类别各项别比较分析 |
三、文本与插图人物价值取向类别比较分析 |
(一) 男性为尊类别比较分析 |
(二) 精英意识类别比较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学校课程更重视公民意识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男性为尊、精英意识等价值取向 |
(二) 家庭教育更重视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价值取向 |
(三) 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 |
二、建议 |
(一) 学校课程编制者要充分倾听家长的声音 |
(二) 采取措施引导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三) 家长和家庭参与学校课程 |
(四) 学校通过一定的方式指导家庭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信息搜集调查表 |
附录二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调查问卷(一稿) |
附录三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调查问卷(二稿) |
附录四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调查问卷(三稿) |
附录五 高中生家庭教育价值取向调查问卷(测试稿) |
附录六 高中生家长访谈参考提纲(一稿) |
附录七 高中生家长访谈参考提纲(二稿) |
附录八 高中生家长访谈参考提纲(测试稿)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设想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分析 |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方法 |
3.3.4 研究结果 |
3.3.5 讨论 |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2 统计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项目分析 |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信度分析 |
4.4.5 结构效度分析 |
4.4.6 效标效度分析 |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
4.5 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2.1 样本量的确定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4.1 调查方法 |
5.4.2 统计方法 |
5.5 结果 |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
5.6 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统计方法 |
6.4 研究结果 |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 |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家庭·朋友·家庭环境——海峡两岸高中生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为例[D]. 杨振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研究[D]. NGUYEN VAN THANH(阮文清). 厦门大学, 2018(12)
- [3]高中生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D]. 龙美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6]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 邹兵. 郑州大学, 2006(12)
- [7]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 杨李娜. 厦门大学, 2003(02)
- [8]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例[D]. 肖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10]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