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吕贺兰山字型模拟及应力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认为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李景山[2](2019)在《兰渝铁路兰广段三叠系板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支护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渝铁路兰广段穿行于黄土高原区和秦岭高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隆升区边缘地带,地质环境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在三叠系板岩段,隧道大变形问题极其突出,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施工安全与进度。本文通过收集勘察、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各项资料,从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应力情况的方面出发,通过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对岩性特征和地应力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得出泥质板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范围值:4.3917.7MPa,平均值:8.87 MPa,属于软质岩,钙质板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范围值:22.736.3MPa,平均值:29.2MPa,属于较软岩;勘察和施工阶段对哈达铺隧道、天池坪隧道的地应力测试得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范围为4.925.4 MPa,两隧道的Rc/σmax值分别为3.38、1.41,属于极高地应力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和模型分析对软岩大变形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该段隧道软岩大变形问题主要受地层岩性和地应力控制,大变形的力学机制主要是应力扩容型和结构变形型两类机制复合作用,变形破坏模式主要受陡倾的岩层产状控制。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板岩大变形具有变形量大、破坏方式多、速率高、持续时间长、破坏范围大、各位置破坏不一等特点,对变形控制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隧道变形量大部分在200400mm范围内,最大变形量1200mm,原设计支护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现场支护试验表明不同段落需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为更好、更有效的控制软岩大变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试验工作。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还将继续在西部地区建设多条铁路,无疑还将继续面临软岩大变形问题。此次对兰渝铁路板岩隧道大变形与支护试验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分析软岩大变形机理和大变形现场控制试验的思路,为今后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软岩大变形问题积累经验。
孙鹏[3](2019)在《金川二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及其应力状态分析》文中指出随着金川二矿区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变形破坏现象越发明显,甚至呈现出“破坏—返修—再破坏”的非良性循环态势。由此可见,目前关于中浅部的巷道研究成果和支护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矿山深部工程。为指导矿山深部高效低成本开采技术研究的开展以及深部采矿工程设计,并服务于矿山安全生产,有必要进行以下研究:提供矿山深部工程所急需的基础地应力数据,分析深部地应力状态,并全面探索、掌握矿山现今地应力分布规律。本论文依托项目“金川矿山深部和贫矿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技术研究——深部地应力测试研究”,展开了如下工作:(一)系统整理、分析以往原岩应力实测工作和岩石力学研究成果,尽可能通过本次研究弥补前人工作的空白和不足;(二)调查矿区的工程地质概况,明确地质条件,选取对矿区影响较大的断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认识各工程地质岩组的基本特征;(三)通过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实测工作,弥补二矿区深部1000m-850m中段地应力数据的短缺,以及850m-700m中段地应力资料的空白,分析现今深部应力状态和作用特征;(四)结合中、浅部的研究成果,与深部地应力特征对比分析,通晓矿山应力变化规律;(五)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选用新的岩石力学参数,反演出矿区1000m、850m、700m三个中段的应力分布状态,全面掌握中段各类岩石、断层、交界带等的地应力现状,以指导矿区下一步工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一)在金川二矿区深部,矿区深部最大主应力方向仍为NNE—NE向;(二)随着深度增加,最大主应力的增速已远大于最大水平主应力增速,最大主应力倾角较中、浅部明显增大,多在25°左右,个别高达48°,水平应力逐渐失去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应力,1000m-700m深度段正处于此过渡带上,文中给出了各类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拟合公式;(三)结合模拟结果可知,各类岩石内应力分布均匀,但剪切应力增大明显,这已成为影响矿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四)Fc断层对矿区影响有限,F16断层的影响则较为显着,且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愈发明显;(五)对各测点应力状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巷道需要新的支护方案,而本研究为后续对巷道的重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安明栋[4](2017)在《千枚岩地层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千枚岩是一种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一方面由于长期受风化和地震作用的影响,千枚岩一般都呈现破碎状态。另一方面,千枚岩是成层岩,在隧道及边坡设计施工中要注意千枚岩的产状,尤其是千枚岩倾角对隧道结构受力和稳定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完整性、渗透性、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传递等都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构面的特征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本文以宝兰客运专线通过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朱家山地段隧道为工程背景,对该地区千枚岩进行了岩石、结构面的力学试验和采用单轴压缩和测量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JRC,得到物理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运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探讨结构面参数的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模拟在薄层地层中开挖隧道,分析隧道的开挖方法及支护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部分现场实测数据证实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3DEC离散元软件模拟在层状地层中开挖隧道。探讨结构面几何参数和力学参数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如结构面的不同的间距、倾角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出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岩体的完整性,当结构面的间距较小时,围岩的变形较大。结构面的倾角主要影响围岩的破坏方式和分布。结构面的剪切破坏是围岩变形最根本的诱导因素。分析结构面的内摩擦叫和粘聚力的变化,观察对支护的影响,得出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加,对隧道支护应力均起到改善作用,其中内摩擦角的影响比较明显。(2)通过对现场结构面的产状量测,得出了岩层产状和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考虑到结构面参数对围岩稳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采用能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及工程条件,而且费用低、速度快、能较好解决试块代表性的结构面的经验估算法。运用JRC-JCS模型对结构面进行抗剪强度估算,求取结构面的抗剪结构参数。对千枚岩岩块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得出岩块的力学参数。(3)根据现场测量岩层的产状,利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地质模型。分析薄层状围岩的变形破特征。对隧道的工法和支护方式进行模拟计算。提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工程措施。以便能给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为隧道在设计施工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撑。
李潇[5](2015)在《房建基坑与地铁车站基坑近邻施工FLAC3D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为各种建(构)筑物地下结构施工创造条件的基坑工程的发展。近年来兰州市区的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特别是地铁的建设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道路交通拥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地铁的兴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邻近地铁工程的基坑工程,这类问题的出现逐渐成为了兰州市区基坑设计的突出课题。能否处理好这类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兰州市区能否更好的开展城市建设和城市轨道建设。本文在对基坑设计计算理论研究和兰州市区岩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兰州某近邻在建地铁车站综合楼基坑工程为例,并采用FLAC3D数值软件对此基坑及其近邻的地铁车站基坑进行分步支护开挖模拟分析,得到此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及稳定性评价和近邻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此综合楼基坑的开挖对近邻的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微乎其微,地铁车站基坑对此综合楼基坑的内力影响也比较小,但是对此综合楼基坑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此综合楼基坑近邻地铁侧有失稳的危险。经过模拟结果的分析指出了此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对综合楼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表明数值模拟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FLAC3D在特殊条件下的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从而为今后特殊条件下的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经济的方法与手段。本文的工程实例中,在进行综合楼基坑的支护设计时地铁车站基坑已经设计完毕并且已经开工建设,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两个基坑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综合楼基坑提出了相应的支护设计优化方案。然而处理这类工程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采用共同设计。这样既能考虑两类工程在结构安全方面的互相影响,又能发挥联合设计的优势将地铁和周边物业联通,使两者各自的功能都得到放大。
谭成轩,张鹏,丰成君,秦向辉,孙炜锋,陈群策,吴满路[6](2014)在《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及其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首都北京的地质安全,在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思路方法的基础上,制定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总体规划,通过不同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实时监测以及测量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首都圈地区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捕捉中强地震发生的地应力前兆异常。平谷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全程记录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及其前后地应力大小和地下水位相对变化,尤其是大地震发生的前兆应力变化,为地震地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通过首都圈地区不同关键构造部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及2012年和2013年唐山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发震背景的综合研究,发现唐山—滦县—昌黎一带,尤其是昌黎地区,现今构造活动异常,需要重点关注其未来发展趋势。
杨晓杰,庞杰文,张保童,孟凡毅,姜文峰,樊利朋,牛翔[7](2014)在《回风石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支护对策》文中认为针对煤矿回风石门出现严重底臌、折帮和顶沉等非线性大变形破坏现象,且难支护的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支护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巷道的变形破坏受分子吸水膨胀、胶体膨胀、构造应力、重力、工程偏应力、软弱夹层、层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变形力学机制为IABIIABDIIIBC型。针对该种类型的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转化为单一型的技术对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策可有效控制巷道的大变形破坏;提出了恒阻大变形锚杆+金属网+底角注浆锚管+钢纤维混凝土耦合支护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焦建康[8](2014)在《九里山井田断层构造区应力分布与煤与瓦斯突出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地应力是促使围岩和支护产生变形、破坏以及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根本作用力。针对河南能化集团九里山矿断层构造区煤与瓦斯突出频发的现状,对九里山断层构造区应力状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构造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断层结构特别是断层面结构特征及断层力学成因,推算正、逆断层形成前后应力变化,得出九里山断层构造形成前后应力场特征;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对九里山井田不同水平地应力进行现场实测,找出九里山井田不同水平的地应力方位和量值;以九里山井田区域内断层构造为骨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根据现场地应力测量结果,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九里山井田区域应力场和断层构造区应力状态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井田应力增高区,应力降低区和应力梯度区;将应力区域划分结果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相对比,分析构造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孙玮[9](2013)在《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报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而且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等造成巨大的破坏,其中最频繁发生的滑坡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研究发现,影响滑坡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且都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各自变化很难寻找统一的规律,使得归纳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滑坡的发育演化过程以及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变得相当困难。同时,稳定性评价指标是高维非正态数据和非线性数据的组合,而常规的滑坡评价方法无法适应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对高维非正态、非线性数据的分析,难以得到应用价值较高的理想效果。至今,研究滑坡预防预报的工作者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分析有用的滑坡数据,提取其中的潜在规律。在研究滑坡的物理形成机理的同时,发现滑坡发育形成的过程相当复杂,而且难以精确地表达的,滑坡是先由什么引发再恶化,最终致伤及生命、损毁房屋、公共设施等。滑坡数据挖掘已经成为滑坡研究工作者们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对于那些由于监测系统越来越完善和良好的通信设备的安置获取的实时监测数据,研究人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分别应用于这些数据,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算法的复杂性和计算量大的特点,对于海量的不同数据源所获取的数据来说,很难被人们理解和更好地运用。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研究员们将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两种技术的相辅相成,这种融合使得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得到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展示,它将人们的认知能力、创造力、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数据挖掘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不仅体现了用户的核心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数据挖掘的效率和精度。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变化的特性,同时由于滑坡监测的环境恶劣且安置监测装置的不便造成监测数据的不完整性和其间的冗余现象,本文制订了对滑坡数据的处理方案,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中的非定量数据进行了量化,然后对那些不必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约简和删除,建立更具有实效性的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本文将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滑坡形成机理研究,进而建立可视化滑坡预警分析模型,针对多种数据分析算法和预测模型在不同的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缺陷,讨论了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方法建立滑坡预报预警分析模型的思想,并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滑坡稳定性评价中。利用各种滑坡监测数据和滑坡点的历史滑坡发生数据联合分析,在平行坐标轴上显示和分析这些数据,并且利用平行坐标轴中的刷技术、交换坐标轴、上卷下钻、数据抽象、坐标轴放缩等分析方法来找出相关联的数据项,通过直接聚类分析和交互式聚类分析来发掘数据间的隐含关系和连带因素,将平行坐标可视化与聚类分析有机结合,完成了滑坡预报预警模型的设计。同时,针对平行坐标可视化方法的数学基础以及映射规则,讨论了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报预警评价等级标准的制定。最后,为了更好地说明此种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滑坡的个性特点,体现出针对不同滑坡个体预警建模的通用性,选用了一些以往的滑坡监测数据和历史灾害点和隐患点排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实验说明,平行坐标可视化方法在灾害数据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不仅对建立该滑坡点的监测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建立了容易操作和易被用户理解的预警模型,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综上所述,本文将理论简单且容易接受的平行坐标可视化方法应用于滑坡监测预警分析建模中,不仅实现了所有滑坡监测数据的实时可视化,也实现了空间-时间序列分析同时进行的设想。实验表明,此方法适合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类型的滑坡分析和建模,不仅简化了滑坡分析的数学建模过程,也节省了大量算法的复杂运算时间,使得分析建模的过程在完全可视化和更容易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为相关部门及时作出防灾治灾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方法在滑坡预报预警方面的应用,不仅对滑坡的个体特点,而且对外界条件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由于人为干预的影响使得分析建模的速度和预报预警的精确度和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挽救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丰成君[10](2014)在《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文中指出首都圈地区(北纬39°~41°,东经114°~119°)是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然而,该区位于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交汇部位,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其中1679年9月2日的三河-平谷Ms8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级地震等,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和突发性严重威胁着首都圈地区社会稳定,制约了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地震等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壳应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区域内应力长期积累、集中、加强的过程并在应力集中区最终导致岩体破坏应变能突然释放的结果,地壳物质的力学性质与地应力对地壳运动具有决定的意义。在充分认识首都圈及邻区地震地质、活动构造、深部地球物理等基础上,深入研究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演化规律,对于断裂活动性、地壳运动、构造活动的动力学机制及地震发生机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地壳岩石圈动力学特征、活动断裂与构造分区、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地震活动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重点分析了北京地区内平谷、西峰寺、密云和李四光纪念馆内4个深孔(600-1000m)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结果,获得了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其次依据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构造分区及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建立了首都圈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模拟方法,运用ANSYS模拟软件,以实测地应力数据及震源机制解等资料作为应力目标约束条件,开展了首都圈地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最后选取1年、20年、40年、60年、80年和100年时间尺度,模拟分析了首都圈地区在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下研究区内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方位以及弹性应变能密度大小变化的演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北京地区在100年时间范围内水平主应力大小演化特征,拟合得到水平主应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梯度;通过应力叠加计算得到了北京地区近地表分别在2032年、2052年、2072年、2092年以及2112年水平主应力大小和最大水平剪应力及其随时间演化规律,进而探讨了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运动作用方式对其构造应力环境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的梯度为0.031MPa/m,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的梯度为0.0216MPa/m。3个主应力的关系关系表现为:在0-530m深度内为σH>σh>σv,为逆断型应力状态;在530m-1000m深度内为σH>σv>σh,为走滑型应力状态。相关应力特征参数随深度变化关系表现为:最大水平侧压系数σH/σv=55.7/H+1.37、最小水平侧压系数σh/σv=57.8/H+0.89、平均水平侧压系数(σh+σh)/2σv=61.2/H+1.12、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比值σH/σh=1.47-4.37/H、水平剪应力相对大小μm=0.19-2.33/H。首都圈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该结果与首都圈地壳深部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的P轴主压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与华北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以相符。2、在0-40km地壳深度内,首都圈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0.59~1027.66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6.37~1000.71MPa,垂向应力大小为5.04~1037.56MPa。3个主应力在0-30km深度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而在30-40km深度内,主应力大小增加缓慢,有趋于稳定值的趋势,且曲线形态呈非线性。3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表现为:0~15km深度内为σH>6v≥σh,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15~35km深度内表现为σH>6v>σh,也为走滑型应力状态;35-40km深度,则转为σv>6H>σh,为正断型应力状态。相关应力特征参数随深度变化关系为:最小水平侧压系σh/σv=57.41/H+0.91,最大水平侧压系σH/σv=178.57H+1.16;最大、最小水平侧压系数在地壳浅层时最大,随深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最大水平侧压系数在25km深度左右趋于1.16,最小水平侧压系数在约10km深度左右趋于0.91,两个水平侧压系数平均为1.04,充分说明了在深部地壳应力环境处于静水压力状态。首都圈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在地壳浅部和深部差异不大,除鲁东-渤海块体内大连及附近地区主压应力方位为NW~NWW向以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区域地壳现今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3、受各次级块体内地壳介质参数差异性以及边界断层弱化作用的影响,首都圈地区各次级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纵向和横向上均表现出不连续性,且在边界断层位置多出现主应力集中现象;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多位于一个稳定的应力范围;从地壳近表层至深部地壳首都圈地区各次级构造单元内弹性应变能密度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华北地区各次级块体内,弹性应变能密度分布均匀,且数值较低,而在各活动块体或构造带边界断层内,弹性应变能密度从浅层到深部均最大,弹性应变能密度较高区域则更易于应力、应变积累和集中。4、在100年时间尺度内,首都圈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累计位移载荷作用下,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受研究区内不同次级构造单元介质差异性以及断层的影响,水平主应力大小变化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和不均匀性,不同次级构造单元之间乃至同一构造单元内部也不同;各次级构造单元内水平主应力方位分布一致性较好,水平主压应力方位主要为N700-80°E,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中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基本一致,而水平主张应力方位主要表现为N10°-20°W,与华北地区最小主压应力优势方位基本一致;弹性应变能密度年变化量随着位移载荷的不断增大而增加,在次级块体边界或主要活动构造带边界断层内,弹性应变能密度变化值最大,而在次级活动块体和主要活动构造带内部,弹性应变能密度变化值分布较均匀。5、在100年时间尺度内,北京地区在不同时间尺度累计位移载荷作用下,水平主应力大小随着位移载荷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具有线性增加的趋势,但是在不同深度内水平主应力大小随时间增加的梯度有所差别;在各个时间尺度内,水平主张应力大小变化量大于主压应力大小变化量,前者一般为后者的1.21-1.25倍;受地壳现今运动方式的影响,在不考虑地震等地质事件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演化,北京地区最小水平主压应力作用方式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转为主张应力作用,而最大水平主压应力则不断增加,结果会导致最大水平剪应力的不断增大,进而可能会诱发研究区内大型走滑断层发失稳的危险性增强。
二、祁吕贺兰山字型模拟及应力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吕贺兰山字型模拟及应力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活动性分析 |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
7.1.3 数值计算工况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8.1.3 试验设计 |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
8.2.1 实测测试内容 |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
(2)兰渝铁路兰广段三叠系板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支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软岩大变形基础理论研究 |
1.2.2 国内板岩特性研究 |
1.2.3 国内软岩大变形研究 |
1.2.4 国外软岩大变形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质构造 |
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体质量评价 |
3.1 软岩的定义和分级分类标准 |
3.2 三叠系板岩岩体特征 |
3.3 岩体质量评价 |
3.4 三叠系板岩物理力学性质与工程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应力分析 |
4.1 区域地应力分析 |
4.2 地应力测试及评价 |
4.2.1 应力大小 |
4.2.2 应力方向 |
4.2.3 应力状态及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形机理及破坏模式 |
5.1 软岩变形的力学机制 |
5.2 变形机理 |
5.3 围岩变形破坏形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支护试验 |
6.1 隧道变形特点 |
6.1.1 陡倾岩层隧道变形特征 |
6.1.2 直立岩层隧道变形特征 |
6.2 支护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金川二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及其应力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技术与设备 |
1.2.2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工作概况 |
1.2.3 金川二矿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川矿区区域地质概况及基础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矿区内矿体特征与构造特征 |
2.3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
2.4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物理力学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山岩石力学研究总结与地应力测量历史数据归纳 |
3.1 矿山岩石力学方面 |
3.2 矿山地应力测量方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地应力测点布置 |
4.1 论文应用地应力测量方法 |
4.2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简介 |
4.2.1 空心包体应力计的结构 |
4.2.2 空心包体元件的制作 |
4.2.3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测量原理 |
4.2.4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现场地应力测量过程 |
4.3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
4.3.1 测量原理 |
4.3.2 水压致裂测量方法 |
4.3.3 水压致裂裂隙印模定向实验方法 |
4.3.4 水压致裂数据分析方法 |
4.3.5 水压致裂测试设备及质量保证 |
4.4 地应力测点布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川二矿深部地应力状态研究 |
5.1 地应力测量原始数据 |
5.1.1 绘制应力解除曲线 |
5.1.2 绘制围压率定曲线 |
5.1.3 实测解除曲线与围压率定曲线 |
5.1.4 空心包体测量计算结果 |
5.2 水压致裂应力解除测量原始数据 |
5.2.1 二矿850 中段9 行垂直钻孔测量结果 |
5.2.2 二矿850 中段17 行垂直钻孔测量结果 |
5.2.3 二矿850 中段20 行垂直钻孔测量结果 |
5.3 统计分析测量结果 |
5.3.1 最大主应力 |
5.3.2 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 |
5.4 二矿区深部工程稳定性分析 |
第六章 金川二矿深部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
6.1 ANSYS软件简介 |
6.2 模型的选择 |
6.3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6.4 边界及荷载 |
6.5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与说明 |
6.5.1 模拟结果 |
6.5.2 相关说明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千枚岩地层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面与工程岩体的稳定性 |
1.2.2 层状围岩隧道 |
1.2.3 偏压隧道的研究状况 |
1.2.4 千枚岩石的工程特性 |
1.2.5 离散元分析方法 |
1.2.6 千枚岩隧道的开挖与支护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结构面参数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2.1 概述 |
2.2 离散单元法基本理论 |
2.2.1 离散单元法的概述 |
2.2.2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方程 |
2.3 离散单元法计算机实施 |
2.4 层状围岩隧道失稳的影响因素概述 |
2.5 结构面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
2.5.1 结构面强度的性质 |
2.5.2 模型的建立及材料参数 |
2.5.3 层理间距的影响 |
2.5.4 结构面倾角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2.5.5 结构面粘聚力的影响 |
2.5.6 结构面内摩擦角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朱家山隧道千枚岩力学参数的确定 |
3.1 隧道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气象水文概况 |
3.1.3 工程特点 |
3.2 千枚岩参数的确定 |
3.2.1 概述 |
3.2.2 结构面几何产状参数的确定 |
3.2.3 岩石的单轴抗压试验 |
3.2.4 结构面力学参数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朱家山千枚岩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
4.1 隧道开挖方法的概述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不同台阶长度分析 |
4.4 锚杆的支护方式对隧道稳定性分析 |
4.4.1 锚杆支护的概述 |
4.4.2 锚杆布置方式分析 |
4.4.3 不同锚杆长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朱家山隧道施工监测与分析 |
5.1 概述 |
5.1.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5.1.2 洞室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标准 |
5.1.3 围岩压力的判别标准 |
5.1.4 喷射混凝土可靠性的判别标准 |
5.1.5 型钢拱架可靠性的判别标准 |
5.1.6 二次衬砌可靠性的判别标准 |
5.2 监测的项目及仪器布置 |
5.3 试验方案实施情况 |
5.4 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分析 |
5.4.1 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验 |
5.4.2 初期支护围岩压力 |
5.4.3 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应力 |
5.4.4 初期支护钢架应力 |
5.4.5 初期支护和二衬间的压力 |
5.4.6 二衬混凝土应力 |
5.5 试验断面测结果汇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房建基坑与地铁车站基坑近邻施工FLAC3D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坑工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坑设计计算理论介绍 |
2.1 土压力分析计算 |
2.1.1 静止土压力 |
2.1.2 主动土压力 |
2.1.3 被动土压力 |
2.1.4 非极限应力状态下的土压力(弹性地基梁法) |
2.2 基坑稳定分析 |
2.2.1 抗倾覆稳定分析 |
2.2.2 整体稳定分析 |
2.3 基坑变形与支护结构内力计算 |
2.3.1 支护结构内力、位移计算的经典法 |
2.3.2 支护结构内力、位移计算的弹性法(弹性地基梁法) |
2.3.3 坑外地面沉降计算 |
3 兰州市区的岩土基本特性 |
3.1 岩土基本特性 |
3.1.1 地质构造 |
3.1.2 水文地质 |
3.2 岩土工程特性 |
3.2.1 杂填土(Q_4~(ml)) |
3.2.2 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Q_4~(al)) |
3.2.3 卵石(Q_4~(apl)) |
3.2.4 砂岩(N或E) |
4 基坑支护的主要技术方法 |
4.1 基坑支护形式分类及适用范围 |
4.2 复合土钉支护 |
4.2.1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简介 |
4.2.2 土钉墙支护的受力机理 |
4.3 桩锚支护 |
4.3.1 桩锚支护技术简介 |
4.3.2 桩锚支护体系的几种结构分析方法 |
5 兰州某综合楼基坑与地铁车站基坑近邻施工FLAC~(3D)数值模拟研究 |
5.1 门诊综合楼基坑工程概况 |
5.1.1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5.1.2 基坑东侧与邻近地铁二号线基坑情况 |
5.2 FLAC~(3D)数值模拟 |
5.2.1 FLAC~(3D)软件 |
5.2.2 模型建立 |
5.2.3 支护结构模拟 |
5.2.4 边界条件 |
5.2.5 初始地应力条件 |
5.2.6 计算参数 |
5.2.7 计算步骤 |
5.3 综合楼基坑近邻地铁侧(东侧)内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 |
5.3.1 综合楼基坑近邻地铁侧围护结构内力分析 |
5.3.2 综合楼基坑近邻地铁侧围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
5.3.3 综合楼基坑在开挖期间的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5.4 综合楼基坑对地铁基坑变形的影响 |
5.4.1 地面沉降 |
5.4.2 地铁基坑近邻综合楼基坑侧围护结构侧向变形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及其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首都圈地区主要活动构造带及地震活动背景概述 |
2 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的思路方法探讨 |
3 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总体规划研究 |
4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分析 |
5 讨论 |
5.1北京平谷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对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的响应 |
5.2唐山-滦县-昌黎一带现今构造活动异常的发现 |
6 讨论 |
7 结论 |
(7)回风石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支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工程地质力学分析 |
1.1 工程概况 |
1.2 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1.3 巷道围岩岩性分析 |
1.4 巷道围岩黏土矿物成分与微观结构分析 |
1.5 应力场分析 |
1.5.1 自重应力场分析 |
1.5.2 构造应力场分析 |
1.5.3 采动影响分析 |
2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的变形力学机制及其转化技术 |
2.1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的变形力学机制 |
2.2 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转化为单一型变形力学机制分析 |
3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支护方案设计及数值模拟分析 |
3.1 支护方案设计 |
3.2 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控制效果模拟分析 |
4 回风石门软岩巷道支护方案现场试验 |
5 结论 |
(8)九里山井田断层构造区应力分布与煤与瓦斯突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测量方法和技术研究 |
1.2.2 区域岩体应力状态研究 |
1.2.3 断层对地应力场影响研究 |
1.2.4 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研究 |
1.3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2 断层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 |
2.1 断层结构特征 |
2.1.1 断层要素 |
2.1.2 断层面结构特征 |
2.2 断层力学成因 |
2.3 应力在断层形成前后的变化 |
2.3.1 正断层形成前后水平应力的变化 |
2.3.2 逆断层形成前后水平应力的变化 |
2.3.3 正、逆断层形成前后水平应力估算 |
2.4 小结 |
3 九里山井田地应力测量 |
3.1 地应力测试准备 |
3.1.1 测试仪器 |
3.1.2 施工钻具 |
3.1.3 测点选择 |
3.2 地应力现场测试过程 |
3.3 地应力测试结果 |
3.4 岩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定 |
3.5 地应力测试结果解算 |
3.6 地应力解算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4 九里山井田区域应力状态数值分析及区域划分 |
4.1 地质构造特征 |
4.1.1 区域构造特征 |
4.1.2 井田构造特征 |
4.2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4.3 网格划分 |
4.4 参数定义 |
4.5 边界条件和模拟过程 |
4.6 整体结果分析 |
4.7 水平剖面分析 |
4.8 不同断层组合附近应力状态分布特征 |
4.8.1 单一断层分析 |
4.8.2 交叉断层 |
4.8.3 平行断层 |
4.8.4 地堑构造 |
4.8.5 复杂断层构造 |
4.9 井田应力状态区域划分 |
4.10小结 |
5 九里山构造应力分布与煤与瓦斯突出关系分析 |
5.1 地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
5.2 九里山煤与瓦斯突出与断层构造的关系 |
5.2.1 九里山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5.2.2 九里山井田断层构造附近煤与瓦斯突出 |
5.3 九里山井田岩体应力状态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关系 |
5.3.1 岩体应力状态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对比分析 |
5.3.2 岩体应力状态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作用 |
5.4 煤与瓦斯瓦斯突出高危区域防治措施 |
5.4.1 断层位置的预测 |
5.4.2 超前释放构造应力的措施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报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滑坡预报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1.2.3 可视化技术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滑坡破坏机理及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2.1 滑坡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
2.1.1 滑坡的定义 |
2.1.2 滑坡的形态结构 |
2.1.3 滑坡的地形及地形要素 |
2.2 滑坡发育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和触发因素 |
2.2.1 滑坡发育基本地质环境条件 |
2.2.2 滑坡的触发因素 |
2.3 滑坡失稳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影响滑坡失稳的基本因素 |
2.3.2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触发因素 |
2.3.3 基本因素和触发因素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平行坐标的可视化方法的相关理论 |
3.1 基于平行坐标的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意义 |
3.2 平行坐标可视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
3.2.1 可视化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3.2.2 平行坐标法基本原理 |
3.3 聚类分析与数据可视化 |
3.3.1 聚类分析概述 |
3.3.2 聚类算法类别 |
3.3.3 聚类与数据可视化 |
3.3.4 聚类在平行坐标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平行坐标可视化法数据分析 |
4.1 平行坐标可视化分析技术 |
4.1.1 交换坐标轴 |
4.1.2 轴放大和缩小 |
4.1.3 上卷和下钻 |
4.1.4 刷技术 |
4.1.5 柱状图颜色比例法 |
4.1.6 高亮显示 |
4.1.7 数据的抽象 |
4.2 平行坐标的优势和应用 |
4.2.1 平坐标可视化的优势 |
4.2.2 平行坐标可视化的应用举例 |
4.3 平行坐标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分析 |
4.3.1 动态分析过程 |
4.3.2 动态分析的数学表达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测方法研究 |
5.1 滑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影响因素的量化方法 |
5.1.2 利用平行坐标法建立指标体系 |
5.2 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警设计 |
5.2.1 平行坐标可视化法进行滑坡预警分析的依据 |
5.2.2 基于平行坐标的滑坡预报预警的总体设计 |
5.2.3 诱发因素引起的滑坡预警分析方法 |
5.2.4 降雨型滑坡预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报预警实例 |
6.1 兰州基本情况概述 |
6.1.1 地理位置 |
6.1.2 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 |
6.2 平行坐标可视化预警建模实验及分析 |
6.2.1 边坡稳定性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6.2.2 滑坡失稳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3 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警建模 |
6.3 平行坐标可视化预警分析实例 |
6.3.1 预警分析 |
6.3.2 预警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博士论文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博士论文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博士论文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表 |
致谢 |
(10)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
1.2.2 基于地应力数据的地壳构造应力场分析 |
1.2.3 地壳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1.2.4 地应力场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要方面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论文创新性 |
第二章 首都圈地区区域地质背景与活动构造分析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首都圈地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
2.1.2 首都圈地区地壳结构研究综述 |
2.2 首都圈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及构造分区 |
2.2.1 首都圈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2.2.2 首都圈地区构造活动分区 |
2.3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概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
3.1 首都圈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背景 |
3.1.1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
3.1.2 首都圈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特征 |
3.2 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研究 |
3.2.1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测试原理及技术方法概述 |
3.2.2 首都圈地区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与结果分析 |
3.3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研究 |
3.3.1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应力特征参数特征分析 |
3.3.2 首都圈地区地壳浅层最大主压应方位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
4.1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1.1 有限单元法及ANSYS通用软件简介 |
4.1.2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
4.1.3 首都圈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 首都圈地区各构造单元内地应力特征分析 |
4.2.1 首都圈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内地应力大小特征 |
4.2.2 首都圈地区各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 |
4.3 首都圈地区地应力与地震活动危险性关系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特征 |
5.1 首都圈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概述 |
5.2 基于GPS资料研究首都圈地区现今水平构造应力场特征 |
5.3 首都圈地区水平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
四、祁吕贺兰山字型模拟及应力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兰渝铁路兰广段三叠系板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支护试验研究[D]. 李景山. 长安大学, 2019(07)
- [3]金川二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及其应力状态分析[D]. 孙鹏. 长安大学, 2019(01)
- [4]千枚岩地层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D]. 安明栋.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02)
- [5]房建基坑与地铁车站基坑近邻施工FLAC3D数值模拟研究[D]. 李潇.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5)
- [6]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及其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J]. 谭成轩,张鹏,丰成君,秦向辉,孙炜锋,陈群策,吴满路. 地质学报, 2014(08)
- [7]回风石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其支护对策[J]. 杨晓杰,庞杰文,张保童,孟凡毅,姜文峰,樊利朋,牛翔. 煤炭学报, 2014(06)
- [8]九里山井田断层构造区应力分布与煤与瓦斯突出关系研究[D]. 焦建康.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3)
- [9]基于平行坐标可视化的滑坡预报预警研究[D]. 孙玮. 武汉大学, 2013(05)
- [10]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D]. 丰成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