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正确认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卢美丹[1](2017)在《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史视野下,以前期即1937-1977年延安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以各时期相关的报刊、文集、文学史着述及回忆录等为主要文献史料,具体分四个阶段,历时性回顾延安前期文学研究的情境、论题、方法、特征与主要成果。论文认为,前期延安文学研究,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文艺研究的历史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研究的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民主革命时期到人民共和国建立,逐步确立了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和新中国文艺合法性地位,同时致力于改造作家思想观念、重塑创作风气、引导艺术批评和接受取向,以确立新文艺观念与范式,并完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因此,前期延安文学研究的论题、标准、方法、特征,无不体现特定的历史情境性。第一章,论文将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视为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的论证与确立阶段,同时又以1942年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分界,分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十余年间对作家、作品、观念、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建国前夕第一次文代会上,达成以延安根据地为主的革命文艺,向新中国文艺转型的理论共识。第二章,1949-1957年,延安文学研究是新中国文艺建设的重要部分,此前已经确立的方向和方法,是新中国文艺的基础,现实主义的观念、方法和与之相应的新经典,文艺的大众化和群众路线,旧文艺、旧艺人、旧形式的改造等论题,进一步巩固并上升为国家文艺理念,其核心成果是一批文学史着述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最核心的理论原典。第三章,随着“双百”方针的推进,围绕《讲话》而出现了文艺与政治、现实主义等论题的争鸣,从而引发1958年的反右斗争和再批判活动,以至1966年,一些前期确立的作家楷模和作品典范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工农兵参与文学研究并集体着史、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为原则的样板化文艺,成为“新文艺”创作与研究的主要取向与核心成果,而文学研究日益偏离文学本体,曲解、违背毛泽东文艺批评政治标准与文艺标准兼顾原则的情况也日益突出。第四章,上述倾向在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中得到强化,围绕政治斗争和批判活动,《讲话》所述批评标准、群众路线、“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被极度曲解,文艺批“旧”风潮、样板化方法、业余化导向、集体化模式,被推向极致,而作家作品不仅处于悬置处境,且专业性研究也步入停滞,一定程度上,文革时期的延安文学研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1937-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因用而顾本,破旧以立新,是时代赋予文学研究的历史使命,因此,尽管各时期有着种种缺憾,甚至经常出现执着于政治而偏离文学研究道路的情况,但整体上它也部分地完成了历史任务,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验教训对后世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或警示作用。

赵瑞[2](2019)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艺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成熟期。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文艺理论的着作,还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文献,为文艺活动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拓展了崭新的思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文艺和革命的关系、文艺和群众的关系、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作家和群众的关系、文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文艺思想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文艺方向问题;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特性解决文艺批评问题,自觉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决文艺和生活的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文艺和政治的问题,因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的主要观点构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的经典论述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在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探究与分析,以防止文艺的发展方向出现与时代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围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部文献,对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把握,能够使中国的文艺事业获取正确的指引,使人民群众与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与其他民族有所区别的特有标记,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全世界传扬。

徐功献[3](2017)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制定了文艺工作的相关方针、政策,而且积极领导延安文艺工作者进行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实践。本文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这一视角出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对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进行了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学说,继承了列宁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建党以来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发展与革新。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与利用,是更好实现传统文艺在服务抗战、服务工农兵群众中的优势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等的应有举措。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戏曲艺术、传统秧歌艺术、传统音乐艺术、传统美术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等,在中国共产党和延安文艺工作者手中,经过科学的、适时的改造与利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经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后的中国传统文艺,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了时代性的提高,成为抗日工农兵大众生产、生活和斗争的写照,而且在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上也有了大步的提升,成为“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在传统文艺的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抗战文艺活动,参与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创作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新形式,实现了文艺创作风格的抗战转型,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做了许多实际的工作。通过制定吸引与团结文艺人才、指导与推进文艺工作的相关新文艺政策,吸收和改造传统戏曲艺术,参与“演大戏”问题的争论,以现实主义手法改造与利用传统文学等,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的尝试,领导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延安文艺整风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及延安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传统秧歌、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实践,实现了传统戏剧艺术的“推陈出新”,使传统秧歌艺术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使传统音乐和传统美术艺术发展成为更广泛的“群众性文艺”。这些实践,在实现了传统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价值取向的同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确立也提供了实践上的依据。抗战胜利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又积极响应毛泽东“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的号召,继续深入推进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活动,并将延安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果及经验推广到其他根据地、新解放区及国统区,对当地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产生了深刻影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取得了辉煌的成效:大批优秀文艺成果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抗日军民的文艺需求,而且丰富了革命文艺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同时铸就了延安文艺的辉煌,其积累的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经验,对新中国文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成就与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同样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实现革命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阿茹娜[4](2020)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并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其中就要求文化兴盛和文艺繁荣必须与时代共脉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困难和矛盾,基于回答时代问题的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紧紧抓住文艺人民性这一主线,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据此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问题的回答之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指导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与建设的行动纲领,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挖掘了其科学内涵及创新成果,探究了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理论基础,归纳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推进历程,以唯物史观视野研究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发展和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形成于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最早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文艺的人民性思想的主张,后经各时期的理论演进在苏联进一步丰富了文艺人民性思想,并进行了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具体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文艺人民性思想在带领和指导中国人民的文艺实践中取得了更为完善和体系化的理论总结。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展开和推进进行了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是在对各时期各种问题不断的历史回应中逐步展开和推进的。本文按照对文艺人民性思想逐步丰富和发展的历程,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划分了四个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左翼”作家联盟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开始萌发;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由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二为”方向确立下我国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在继承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新境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性和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定了文艺与人民之间统一的密切联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了人民主体的文艺创作原则,以文艺的创作、反映、审美、评判等主体性姿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境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聚焦时代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充分肯定、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坚持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高度重视和推进人民文艺工作步入新的历程。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创新性进行了研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人民文艺事业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本文认为,习近平将文艺事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进行功能定位,以发展的观念对文艺人民性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地阐释,充分展现了其时代内涵与实践品格,体现了其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将中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向了新的阶段,并科学指出了其强大的指导意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践行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时代困难和时代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过程中将面对的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和挑战,同时要正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立足当下深刻分析了问题原因,并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功能出发,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既提出了应对新时期这些困难的一些对策性以及探索思考,又在研究其重要科学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刘长军[5](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何策[6](2016)在《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近平的《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分别是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文艺领域的具体表现。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据当时中国革命的需要提出了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论,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等问题,使文艺成为斗争的利器。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针对人民群众渴望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的迫切愿望,召开了北京文艺座谈会,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文艺思想。这两次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为我国的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长足进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北京讲话》于《延安讲话》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本文将通过比较的方法,梳理出两次“讲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两次“讲话”的背景进行概述。叙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背景主要从当时党内没有完整的文艺政策、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文艺工作者自身的弱点和毛泽东个人文艺思想的成熟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北京文艺座谈会则是从全球化背景、文艺市场的“三俗”现象、商品化现象等方面进行概述,重点比较了两次“讲话”背景的不同,为下文探讨两次“谈话”的历史合理性提供铺垫。第二部分是对两次“讲话”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主要针对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中对于文艺创作的方法、立场、目标以及在特定时代下文艺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比较出两次“讲话”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异同点,这是“比较”的重点和目的之一。第三部分是对毛泽东和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体现出的方法特点进行比较。两人在坚持党对文艺的领导,问题意识等方法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同之处则是毛泽东具有更加鲜明的“经权”方法特点,而习近平则更加重视文化自觉和新闻舆论的作用,从而彰显出两人在文化及文艺思想上的继承和超越。第四部分是对两次“讲话”比较研究的当代意义做了尝试性总结,分析了比较两次“讲话”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下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所起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理解过去,关注当下,瞩目未来,这是本文“比较”研究的最终归宿。

答光明[7](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袁盛勇[8](2004)在《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文中指出延安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而在整风后更是一种“党的文学”或党派文学。因此,本文认为,探究其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应该作为延安文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它至少可从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探讨,即: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延安文学形成的复杂性在于,“鲁迅传统”也曾介入其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故本文除绪论和余论外,亦因之由相应的四章构成。主要采取顺势研究与逆势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主要探究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指出:其一,民族主义在四十年代是一种富有统摄力的意识形态,是延安文学观念最初赖以形成的内在动力与逻辑起点。其二,文艺上“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是民族主义话语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上的一种显明表达或呈现。民族—现代性是“民族形式”这种有待创造的新形式所特有的现代性内涵。周扬、何其芳等人在文艺实践上坚持了一种艺术形态的二元论观念,但在价值取向上又分明指向了文学的民族—现代性。其三,民族主义向阶级—民族主义的转换是把延安文学观念推向“党的文学”观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其四,“党的文学”是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至为关键的存在样态。在毛泽东的理论建构中,“党的文学”观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其五,延安文学观念中的诸多范畴是以“党的文学”这一核心观念作为基本的、不可逾越的价值依归的。它们在“党的文学”这一总的观念统摄下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又反过来更为牢固地确立了“党的文学”观的支配性地位。至此,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也就由“民族形式”论争时期的民族—现代性转换为阶级—民族—现代性,或进而言之为党的—民族—现代性,这是“党的文学”观的内在呈现,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中的独特现代性表征。 第二章主要探讨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认为延安文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心态的获取→自由心态的失落→自由创作心态的终结→权威崇拜意识产生的过程。延安文人最终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成为新的意识形态所认可的有机的知识分子。但这转化过程相当复杂。其中指出:第一,毛泽东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仅只是借鉴了列宁主义塑造新人的方法,它与古代的内圣之学或内圣外王之道具有一种深刻的关联。第二,延安文人在真诚与说谎之间经历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变奏。在严厉的政治—文化场域中,说谎不仅是延安文人和知识分子面对外部及内心世界的压力所具有的一种进行自我防御的应对机制,而且是为新的意识形态话语所许可的常态性表达机制之一,是产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必要条件之一。延安文人说谎心理和说谎机制的产生更会由于当时恐怖气氛和恐惧心理的存在而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延安整风期间的文艺批评在相当程度上转化为一种被政治意识形态委以重任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性批判机制,它与日趋体制化的文化管制与审查机制一起最终导致了延安文人自由创作心态的终结。第四,英雄话语并非终极话语。对于劳动英雄的歌颂和推崇在终极意义上自然转换为对于毛泽东的歌颂和崇拜。在此种状况下,延安文人自会产生一种权威崇拜意识,他们在话语实践中也就必然会向新的意识形态表示完全认同并与之发生某种全新的顺从与共谋关系,必然会把毛泽东的《讲话》奉为创作圣旨或圭臬,“党的文学”观必将充分体现在他们的文学话语实践中。第三章认为,曾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传统”形成于延安时期。它的。在延安,一方面,鲁迅的创作传统及其精神风范正日益呈现出被不断给以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鲁迅”却在延安政治一文化界的强力形塑下,正步履矫健地走向人间,凸现在世人面前。在这形塑过程中,鲁迅日益被赋予了精神法则或道德律令的意识形态化功能,“鲁迅传统”正经历着适应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之需要的转换:延安文人开始自觉把鲁迅话语纳入到整风话语的营造之中,以期让鲁迅话语最大限度地发挥印证或支撑毛话语之真理性的功能。于是,延安时期的“鲁迅”渐被塑造成了一个政治一文化符号,鲁迅被符号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遭遇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对于鲁迅的理解和诊释不仅有助于延安文人认同新的意识形态,而且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思想改造,毫无疑问,在他们对鲁迅人生之路的理解中也深刻蕴含了他们对自身人生之路的反省与期望。 第四章主要探讨延安文学话语实践中的意义制作与凸现问题。指出:其一,延安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体现了集体化想象逻辑和运作模式的革命文化运动,文艺整风开始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集体创作”得以产生。当时对集体创作的提倡其实在个人与大众的关系上因应了一种新的结构性变动。在一定意义上,集体创作既是新的意识形态话语逻辑的必然产物,是与“党的文学”观相适应的文艺生产方式,也是处于思想改造之中的延安文人所必然采取的一种意识形态化应对机制。其二,集体创作方式在延安戏剧运动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现。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它们在结构、主题等方面呈现出来的

张炯[9](2017)在《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与影响》文中指出文章以丰富的资料,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的传播经过和在国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了详细的论述,以求有助于人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的深化。

李静[10](2014)在《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文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代创构的新的文艺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与“五四”文学以及“左翼”文学具有天然的联系,又直接规范并影响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发展。从延安文艺本体研究来看,延安文艺在对中西方文化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展开了我们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从延安文艺影响来看,延安文艺的政治倾向,文学创作实践以及美学经验等,直接影响了“十七年文学”,而“文革”文学的爱情叙事、“智斗”书写和“诉苦”书写也都能从延安文艺找到渊源。本论文以“问题意识”入手,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延安文艺本体研究和影响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和“大众化”、文学体制、政治、美学以及叙事模式等,看待延安文艺的历史形态、现实意义及其社会影响和价值。以“价值重估”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利于将1930—1970年代的文艺问题进行整合,进行历史的再审视、再考量。本文的论述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章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具有“中国化”本土特色文艺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化”的延安文艺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性。一方面,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而反观延安文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从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化”本土文化出发,研究延安这一新的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文学的“创造”和“生产”,形成了延安独特的本土文艺经验。探察延安文艺在创造性地吸取西方经验及“本土化”过程中对民族国家文学的建构。第二章延安文艺“民族化”与“大众化”。延安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是继承“左翼”文学对“大众化”倡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文艺实践。它突破了三十年代知识分子过于“欧化”的语言倾向,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以大众语言进行“工农兵”文学创作,突破了“左翼”文学写作的局限,以对农民文化的选择真正地实践了毛泽东的《讲话》方针,以人民性的突显体现了“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另外,“民族化”、“大众化”在延安文艺实践初期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工农兵”文学普及,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慢慢消失的时候,就出现了大众阅读“趣味”的多元要求。所以,必须深入思考时代和作家对受众“趣味”的想象与受众真实的阅读“趣味”的问题。第三章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从文学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来看,延安时期的诗歌、小说、戏剧、美术、电影等组织形式以及众多社团等都已经初具规模,而文学会议、文艺批评等又对文艺进行了规范。新的文学体制也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组织性、群众性的特点。在新的文艺体制的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文学体制内比较重要的两个制度,一个是“稿酬”制度,一个是以“柳青”为代表的作家体验生活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成为新的文学制度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两种制度。第四章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从政治意识、文艺创作、美学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找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联系。从政治意识入手,审视文艺在与政治的博弈之下对文学性的追求,并从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和作家身份来阐释这一问题。如果说延安时期“工农兵”文学是主潮的话,“十七年文学”中的大众文化则呈现了向主流文化的融会,而具体到人物描写上,无论是对“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及“中间人物”的分类还是对人物思想“改造”的描写,都呈现出政治的规训作用。从美学形态来看,在二元思维下,文学审美也倾向于美丑、好坏,崇高与优美等,部分知识分子则倾向于对人性美的书写以及“大团圆”结局的喜剧追求,这是两个时期文艺审美的共性。第五章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从延安文艺对革命文艺的书写到“文革”革“文化”之命,这一发展与革命语境和战争心态密不可分,但也导致了“唯政治”的创作现象和批评标准。从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来看,“文革”时期“集体写作”的方式以及“样板”文化的推广和对文艺“提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文艺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另外,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及以“智斗”方式塑造英雄人物,都可见两个时代文艺的传承。但无产阶级文学对政治性、阶级性的强调,导致了从作家到作品的窄化,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在“样板戏”以“诉苦”方式来进行“痛说革命家史”式叙事的同时,也使“样板戏”的叙事走向了窄化。余论:以延安情感和延安精神进行总结,进而对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发展与延安文艺精神的联系进行再审视,探讨延安文艺的当下意义。

二、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的文学研究
        一、对文艺工作的回顾和反思
        二、对“另类作品”的批评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文艺批评理论导向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文艺方向的确认
        二、《讲话》确立的文学创作观和批评观
        三、《讲话》的刊印、传播与理论共识
    第三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的文学研究
        一、赵树理小说研究和经典的确立
        二、另类作品批评与思想、形式问题的讨论
        三、《讲话》及文艺路线的理论研究
        四、戏剧研究与文艺大众化讨论
        五、文化下乡与文艺改造的理论认同
        六、诗歌研究与民族语言形式讨论
    第四节 建国前夜的文艺之声:“第一次文代会”的继往开来
        一、国家意志与文艺路线的确定
        二、群体认同与文艺发展共识的达成
        三、延安文学学术范式的确立:以研究文集和作品选本为例
第二章 文艺发展与评论中的破和立:1949-195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毛泽东着作的学习与文艺家思想的改造
        一、文艺家思想改造与《讲话》研究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再阐释
    第二节 文学史着作的学术体认
        一、“延安文艺”的文学史命名
        二、对象甄选逻辑与历史叙述变迁
        三、文学史阐释的个性差异
    第三节 主要时评的新经典阐述
        一、丁玲与周立波及其作品的研究
        二、袁静、孔厥与《新儿女英雄传》
        三、《王贵与李香香》和《白毛女》
        四、赵树理与人民的文学
    第四节 另类批判与旧象革除
        一、另类作品批判与工农兵文学批评标准
        二、新歌剧与旧文艺改造问题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特征的强化:1957-1966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围绕《讲话》研究看理论争鸣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政治关系之争议
        二、新文艺的群众路线问题
        三、重温《讲话》与思想规训
    第二节 集体写作与成果简编
        一、“文学史”的形状与作者
        二、集体声音中的“延安文艺”诸题
        三、文学史的学术考量
    第三节 “再批判”活动:质疑作家与取证作品
        一、丁玲:“爱羽毛的人”及其“名作”的浮沉
        二、萧军:“才子加流氓”及其思想的批判
        三、艾青:1958年再批判中的反转
        四、《再批判》专辑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阐释
        一、赵树理研究的推进
        二、围绕农村题材和群众路线的小说、诗歌研究
        三、革命浪漫主义与《白毛女》的修订与研究
第四章 文学研究的停滞与反思: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第一节 纲领的置换:从《讲话》到《纪要》
        一、《纪要》的文艺政治斗争论调
        二、对《讲话》的新的解读
    第二节 《讲话》文艺观的政治曲解与推演
        一、《讲话》的工具化与文艺批“旧”风潮
        二、文艺标准的片面化与创作的样板化
        三、“普及与提高”的曲解及文艺的业余化导向
        四、群众路线的推演与集体创作模式
    第三节 对延安作家文艺思想的批判:以周扬和赵树理为例
        一、对周扬及其作品的批判
        二、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批判
    第四节 旧题新论: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代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源流观与评判标准观的传承与再释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依据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依据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第1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1.1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理论的启迪
        1.1.2 .列宁文艺思想的影响
        1.1.3 .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1.2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基础
        1.2.1 “五四”以来革命文艺的成就和缺点需要总结
        1.2.2 根据地人民对于文艺要求需要满足
        1.2.3 延安文艺界各种争论问题需要解决
第2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2.1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2.1.1 文艺的基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
        2.1.2 文艺的服务对象:为人民大众
        2.1.3 文艺的评价标准:内容和形式、政治和艺术统一
        2.1.4 文艺的创作来源:社会生活
        2.1.5 文艺的批判和继承:批判的继承
    2.2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
        2.2.1 人民性
        2.2.2 科学性
        2.2.3 民族性
        2.2.4 实践性
第3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3.1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意义
        3.1.1 奠定文艺创作的新理念
        3.1.2 引领文艺工作的新发展
        3.1.3 促进传统文论的新变革
    3.2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现实启示
        3.2.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2.2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3.2.3 文艺创作要符合时代要求
        3.2.4 强化文艺政治标准
        3.2.5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分析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5 基本概念界定
第1章 逻辑起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1.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
        1.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学说
        1.1.2 列宁关于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相关论述
        1.1.3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与经验
    1.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时代背景
        1.2.1 文艺为抗战服务
        1.2.2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1.2.3 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
        1.2.4 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
第2章 因时应变:“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
    2.1 文艺团体的建立及抗战文艺活动的开展
        2.1.1 延安文艺团体的建立
        2.1.2 抗战文艺活动的开展
    2.2 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及影响
        2.2.1 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2.2.2 文艺界“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影响
    2.3 延安文艺创作风格的抗战转型
        2.3.1 戏剧创作的抗战转型
        2.3.2 美术创作的抗战转型
        2.3.3 音乐创作的抗战转型
第3章 前进发展:“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
    3.1 中国共产党新文艺政策的制定
        3.1.1 吸引与团结文艺人才的文艺政策
        3.1.2 指导和推进文艺工作的文艺政策
    3.2 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的尝试
        3.2.1 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改造与革新
        3.2.2“演大戏”及“演大戏”问题的争论
        3.2.3 传统文学的现实主义改造与利用
    3.3 新文艺团体及其改造利用传统文艺理论的发展
        3.3.1 新文艺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3.3.2 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理论的发展
第4章 价值取向:“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
    4.1 延安文艺座谈会及延安文艺整风对改造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4.1.1 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4.1.2 延安文艺整风对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影响
    4.2“旧瓶装新酒”: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艺术
        4.2.1 戏剧运动“三服务”新方针的制定
        4.2.2 改革平剧艺术,让“旧剧开新生面”
        4.2.3“推陈出新”,改造利用秦腔等剧种
    4.3“人民的艺术”:改造与利用传统秧歌艺术
        4.3.1 新秧歌运动的开展
        4.3.2 改造与利用传统秧歌的理论与实践
        4.3.3 改造传统秧歌的作用
    4.4“群众性文艺”:改造与利用传统音乐及美术
        4.4.1 改造与利用传统音乐
        4.4.2 改造与利用传统美术
    4.5 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第5章 目标考量:“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
    5.1 毛泽东“接受旧艺术,创造新艺术”号召的提出
    5.2 延安地区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深入推进
        5.2.1 改造与利用传统戏剧的深入推进
        5.2.2 改造与利用音乐美术的深入推进
    5.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与利用的推广
        5.3.1 改造利用传统文艺在华北和东北的推广
        5.3.2 改造利用传统文艺在国统区的推广
第6章 历史评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效及启示
    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成效
        6.1.1 丰富革命文艺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6.1.2 产生大批优秀文艺成果,铸就了延安文艺的辉煌
        6.1.3 积累文艺工作的经验,深刻影响新中国文艺的发展
    6.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与利用传统文艺的启示
        6.2.1 实现传统文艺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6.2.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继承传统和适时创新的统一
        6.2.3 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对传统文艺改造和利用
        6.2.4 发展与繁荣传统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6.2.5 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艺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奠基和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思想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列宁、斯大林等苏联理论家的阐述和贡献
        (二)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几代领导人的阐述和贡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展开和推进
    一、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出现和传播
        (一)“五四”时期“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倡导
        (二)“左翼”时期“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一)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内容主张
        (二)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影响
    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确立和深化
        (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提出
        (二)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深化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价值观
        (二)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的文艺方法论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内容特征
        (一)人民性原则的充分体现
        (二)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创新和拓展
    一、新时代人民文艺事业推向新高度
        (一)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形势
        (二)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的认识强化
    二、民族复兴目标赋予人民文艺事业新使命
        (一)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二)凝聚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事业的灵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人民文艺事业新视野
        (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
        (二)从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中汲取养分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践行
    一、新时代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
        (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大力推进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高水平文艺人才
        (二)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三)坚定文化自信,为创作立心铸魂
        (四)提升文艺批评水平,为文艺创作把好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攻读期间的科研情况

(5)《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2.2.3 晋察冀日报
        2.2.4 华北《人民日报》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6)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选题的研究方法
        (二) 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两次“讲话”背景的比较
    一、延安“讲话”的背景
        (一) 文艺的现实状态
        (二) 文艺政策的缺失
        (三)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成熟
        (四) 整风运动的开展
    二、北京“讲话”的背景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 文艺商品化的弊端
        (三) “三俗”现象的泛滥
        (四) 文艺工作者素养的状况
第二章 两次“讲话”内容的比较
    一、文艺创作方法的比较
        (一) “从群众中来”的根本方法
        (二) 文艺创作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三) “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四) 文艺创新工作的问题
    二、文艺创作的立场比较
        (一) 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二)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三) 爱国主义的立场
    三、文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比较
        (一) 文艺的政治功能
        (二) “文艺批评”的批评
        (三) 文艺的经济功能
    四、文艺建设的目标比较
        (一) 文艺要为政治服务
        (二) 文艺要为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服务
第三章 两次“讲话”方法的比较
    一、党的领导权的强调
    二、“问题意识”的倡导
    三、“经”“权”方法的运用
    四、“文化自觉”方法的实现
    五、新闻舆论工作正确方向的把握
第四章 两次“讲话”比较的当代启示
    一、“比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比较”:应该增强文艺建设的民族性
    三、“比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比较”:正确认识文艺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二)、创作理念分析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第二节 西画东渐
    第三节 抗战美术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第三节 蔡亮素描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译着
    二,专着
    三,期刊文章
    四,报纸文章
附录1 :蔡亮信件
附录2 :蔡亮手稿
附录3 :“文革”材料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附录5 :蔡亮年表
致谢

(8)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问题与方法:延安文学研究刍议
第一章 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民族主义:延安文学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和逻辑起点
    第二节 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呈现
    第三节 阶级-民族主义与“党的文学”观的出场
    第四节 “党的文学”: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
    第五节 “党的文学”与延安文学观念的总体性形成
第二章 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
    第一节 难得自由:文艺整风之前的延安文人
    第二节 自由的失落:“向死而生”的延安文人
    第三节 规训与监督:自由创作的终结
    第四节 崇拜与认同:延安文人“有机化”心态的最终形成
第三章 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鲁迅启蒙小说传统的不断弱化
    第二节 鲁迅杂文传统的不断阉割与转换
    第三节 政治性:毛泽东的鲁迅观
    第四节 诠释与转换:鲁迅传统的意识形态化形成
第四章 意义的制作与凸现: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
    第一节 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写作方式
    第二节 集体创作与戏剧创作的意识形态化
    第三节 “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
    第四节 “民间”的意识形态化
余论 延安文学由“党的文学”转换为国家的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讲话》在人民革命根据地的传达和学习、贯彻
二、《讲话》在全国范围的传播与深远影响
三、《讲话》在世界各国的翻译、出版和评价

(10)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从价值重估视角研究延安文艺
    第一节 延安文艺及其影响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价值重估视角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延安文艺:“中国化”革命文艺经验的集大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延安实践
        一、马克思反映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二、马克思阶级论的“中国化”与文艺实践
    第二节 本土化的文学“创造”及“生产”
        一、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创造”
        二、延安文艺空间的文学“生产”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文学救赎及其构想
        一、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艺
        二、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趋势
第二章 延安文艺的“民族化”与“大众化”
    第一节 “民族化”、“大众化”的阐释与实践
        一、“民族化”、“大众化”的提出与阐释
        二、“民族化”、“大众化”与形式改良
    第二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文艺方向的形成
        一、农民文化的择向与实践
        二、“工农兵方向”的精神内核与中国经验
    第三节 “民族化”、“大众化”与大众“趣味”
        一、趋同的文学实践(前期)
        二、背离的文学“趣味”(后期)
第三章 延安文艺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
    第一节 文艺制度: 体制化的组织与生产
        一、文学的组织结构
        二、文学生产方式
    第二节 文学稿酬: 文艺制度健全的一个表现
        一、延安时期的文学稿酬
        二、文学稿酬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新的文学体制: 特点与意义
        一、新的文学体制的特点
        二、新的文学体制的意义
    第四节 “柳青模式”: 新的文学制度探索的典范
        一、“柳青模式”的形成和经验总结
        二、知识分子群体的“柳青模式”化
第四章 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的关联
    第一节 文艺制度规范下的政治意识反思
        一、强力规范与自由意志的双重博弈
        二、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为例: 反观批评标准
        三、由作家身份反观文学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第二节 文艺创作的反思
        一、大众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融会
        二、从“两极现象”到“中间人物”论
        三、“改造”的政治化规训书写
    第三节 美学形态的反思
        一、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审美价值判断
        二、女性: 革命书写中的人性美化身
        三、“大团圆”结局的喜剧文化内涵
第五章 延安文艺传统与“文革”文学辨析
    第一节 革命文艺与革“文化”之命
        一、革命与革命文艺
        二、战争心态与文学话语
        三、从“政治第一”到“唯政治”标准
    第二节 文艺体制与文学生产的高度集约化
        一、“突击文化”与集体写作
        二、“方向性”文化与“样板”文化
        三、艺术“提高”与普及“样板”
    第三节 从“工农兵方向”到“三突出”
        一、英雄文化传统的接续与重构
        二、“智斗”书写与英雄的打造
        三、英雄人物的政治隐喻
    第四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空前“窄化”
        一、作家到作品的空前窄化
        二、无产阶级文学话语的窄化
        三、“样板戏”叙事的窄化与“经典”的反思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正确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D]. 卢美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2]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D]. 赵瑞. 湘潭大学, 2019(02)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与利用研究[D]. 徐功献. 湘潭大学, 2017(01)
  • [4]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D]. 阿茹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6]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比较研究[D]. 何策. 扬州大学, 2016(02)
  • [7]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8]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D]. 袁盛勇. 复旦大学, 2004(01)
  • [9]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传播与影响[J]. 张炯. 兰州学刊, 2017(08)
  • [10]延安文艺建构及其影响研究(1930—1970年代)[D]. 李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正确认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