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杜俊奇[2](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刘笑微[3](2020)在《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他高举“教育救国”的大旗,一生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美育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独特思路和理想追求,极大地推动了传统美育理念的现代转型和近代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蔡元培学贯中西、兼容并包,既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和儒家道德哲学,又选择性地借鉴康德、席勒、叔本华等西方近代思想家的美学主张。他从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出发,主张美育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涵养感情为目的,高扬美育在振奋国民精神、培养健全人格、塑造独立信仰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并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美育的具体实施,力求通过美育彻底改造国民性,从根本上拯救国家危亡、推动社会进步。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和局限于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培育,而应当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使其拥有美的感情、美的人格和美的行为,成为自觉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精髓,以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厚度和广度,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完善和提升提供一系列有益启示。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此部分主要包括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条件。此部分从国家危亡、社会转型、教育改革三个方面探究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并且对其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容体系。此部分从内容主旨、内容核心、内容实施三个层面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容体系进行归纳和分析。第四章,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辩证审视。此部分在充分把握蔡元培美育思想内容体系的基础之上,概括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从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两个方面对蔡元培美育思想进行辩证审视和客观评价。第五章,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启示。此部分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美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蔡元培美育思想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启示。
黄兰兰[4](2019)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绝对不能削弱,更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因此,进行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提高其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理论产生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又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缘由。教学基本范畴的构建是开展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推进学科发展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而构成的范畴,是一种思维形成,是用以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有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而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特性、教学方面等本质的一般概念的概括和反映。如何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质规律的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个研究不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经验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教学思想和行为等现象的一般说明,而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学的一般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中零散的研究,没有达到精确化、系统化的程度,没有形成哪些范畴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在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内容的阐述上,不够科学、精确、规范、系统;对基本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在内涵界定上,未能揭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外延的界定上把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与基本范畴混同或等同起来等等。当前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要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进行突破和深化。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逻辑思维的指导下,以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为现实依据,以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功能、特征、建构原则、实证分析以及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和结构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初步构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范畴体系,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的研究贡献理论力量。全文有八个章节,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展开研究的依据。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文中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如“范畴”“教学基本范畴”“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等,最后对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部分阐述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与基础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三个维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能从历史性视角去探寻教学基本范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化的关系,并为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奠定基础;其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阐述了这一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和范畴确立的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作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既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也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功能,以及建构原则。特征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这一基本范畴具有保障、方法以及建构三个主要功能。保障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保障高校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法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思想困惑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提升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的方法;构建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建构和完善中国精神气质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建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需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问题导向性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与分析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与其基本范畴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试图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状况,进而归纳总结出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揭示了形成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具体逻辑内容的实证缘由,以期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及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第四部分,本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内容,分别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阐述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具体逻辑内容。该部分根据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结构,确立以“知识、思想、行为”为起点范畴,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范畴,以“意识形态”“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为中项范畴,以“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以“内化与外化”为终点范畴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并对上述范畴的涵义、缘由、特征、作用逐一论述,并对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及论证研究每组基本范畴的意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每组基本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和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本文最后对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肖霞[5](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也跟随新课程改革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教材在多次变革与更新的过程中,知识的精华——概念也在不断地被简化,从而导致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弱化概念教学,无视学生已有的生活概念,甚至不讲概念的教学现状。为此,高中政治教师亟需走出概念教学的误区,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概念教学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概念教学,释放每一个概念的完整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概念教学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概念性知识的过程。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了解到,许多一线教师已经意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其有效性的途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概念的特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师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概念教学依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本论文主要论证分析了概念教学的意义、策略和实施。结合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采取概念教学方式的积极意义,旨在突出概念教学的重要地位,重拾概念教学在思政课堂中的一席之地。文章提出的概念教学在思政课堂中的三个环节,目的在于捋顺概念教学现实应用的流程,使思政课课堂教学更加丰盈且富有现实价值。此外,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便于教师能更好地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增强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李彦军[6](2017)在《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在集体主义的语境中,“集体”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是人社会性存在的基本形态。“集体”包括“真实的集体”、“虚假的集体”和“现实的集体”三个类型。集体主义指一切言行要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的共产主义价值要求和道德原则,其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一是道德层面,包括克己、利他、奉献、牺牲的精神;二是价值关系层面,包括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统一、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相统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三是价值认识和选择,包括公与私、义与利、物质与精神、自我与社会等范畴的价值认知和选择。集体主义概念的外延包括:革命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原始社会朴素整体主义、古希腊和古罗马共和形式的整体主义和中国封建宗法整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资本主义卢梭的“公意”思想、黑格尔“国家普遍意志”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都不能称为集体主义。本研究从集体主义的理论定位出发,认为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同个人主义教育相对立的集体主义理论内容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清醒把握关于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认识误区,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社会新境遇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是正确理解和定位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概念内涵的关键和前提。在集体主义内涵中,集体和个人是辩证统一关系中的对立存在,集体主义就是在道德和价值层面,对这一矛盾关系的调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由于革命和建设形势需要,革命集体主义教育强调集体的第一位性,集体是个人的生命线,个人必须要服从集体,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集体利益。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普遍提升,个性化需求普遍高涨,集体主义在调节集体和个人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对个人及其合理利益表达充分的尊重。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要符合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规律,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双元互动过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强调意识形态的灌输,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基于此,本研究把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定义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集体主义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来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过程。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曾经取得了光辉的历史成就,但,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经历了对集体主义教育反思、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历程,最终才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新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会深刻转型等多方面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还存在着主体认知和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坚持从知、情、意、行四个领域入手寻求对策,不断提高教育主体对集体主义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认知,不断提高教育主体对“主体性灌输教育”、“在集体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劳动教育”等等集体主义教育一般方法的认知;要重视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和意志培养,要坚持在集体活动中培育当代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要特别关注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意志力的锤炼,克服当代大学生自制力弱的普遍问题;要加强大学生集体建设,关注大学生新型集体的发展,要重视大学生军训、升国旗、运动会、劳动值周等集体活动建设,优化完善奖惩制度,切实加强网络引导,从而,不断促进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形成。
董兴彬[7](2019)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文中认为文本是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要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之一,文本构成了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古至今都有出于自身目的所形成的对文本的解读,这种解读促进了文本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构筑了丰富的文本理论世界。同时,文本也是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它给人类以可见的形式表达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构造材料,进而形成了充分的知识资源储备,这种知识资源的储备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关涉文本研究的诸学科领域所形成的研究思路、基本范式和基本经验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参考。无论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角度,重视文本作用,进行文本研究都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与文本的重要性似乎并没有成正比,虽然在其他学科中,对文本的系统研究并不缺乏,我们也在不断借鉴其研究成果,但是对教育文本的关注,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借鉴上,借鉴中的融合和借鉴之后的自我成长应该是关注的重心。正是基于上述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考量,本文形成了下述研究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关注国内外文本研究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在综述中明晰教育、政治性、网络、线上线下等关键词是必须被包含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内的,并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处在一种“教育——被教育”的实践关系中,其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社会关系的限定。在综述的基础上,为体现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明确了本文所探讨问题的语境,即本文所称的文本对象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体,虽然与学科专业主体相比相关的文本问题研究并没有呈现出巨大的、本质上的差异。在研究和阐述中也相应兼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主体,特别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中会有较多涉及。此外还概述了本文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二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总结梳理。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等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提供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中的“通变”之思、“重写”之辨、“类书”之形和“用典”之体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使用和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对西方的文本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以及诠释学等理论的借鉴,为准确合理获取文本意义提供了参照途径和方式。第三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阐述。在第一章综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厘清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按照文本主要功能、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文本的内容呈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进行了分类。在其特征认识上,认为间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本质属性。此外,还有基于其存在形态和功用的特征表述。第四章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在对其结构分析上,认为其存在着组织结构和认识结构。在其功能分析上,认为其具有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表达和促动功能、联结和构建功能、意识形态功能以及传承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和转化。在生成前提上阐述了其生成根源、生成背景和目标预设。其生成条件则包含了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生成过程上,明确阐述了其生成起点、生成的展开和生成的终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主要从功能转化、形式转化和内容转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认为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离因素。针对主体而言,其具有产生理解、引导行为、引发情感、引起信仰和生成智慧等作用。同时也关注了其在网络社会活动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束语是对全文和写作的总结。包括在写作中还未完全解释的疑惑、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等。
吴斌[8](2020)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文中指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在了解传统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吕文君[9](2005)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文中指出
穆莉[10](2020)在《乡村振兴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陕南勉县周家山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国家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问题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战略性决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讲,农村青年的思想素质关乎到我国农村事业,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的进程。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农村青年思想意识形态,发挥农村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从而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论文站在新时代的国家发展背景下,以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时代契机为落脚点,分析出陕南地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涵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村新型产业的发展、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完善欠缺和教育主体完善欠缺等方面。通过对勉县周家山镇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探索了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主要从加强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坚持正确三观引导、完善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完善教育主体责任与教育内容、坚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着手,为陕南地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农村青年更坚定地扎根农村、吸引外出务工求学的青年返乡投身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参考意见。
二、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3)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内忧外患之时的救国方案大量涌现 |
2.1.2 社会转型之际的国民精神空虚涣散 |
2.1.3 民国成立之机的新式教育全面推行 |
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浸润 |
2.2.2 古代儒家道德哲学的熏陶 |
2.2.3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启发 |
第3章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容体系 |
3.1 美育思想的内容主旨 |
3.1.1 以真辅美:美育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
3.1.2 以美养情:美育以美的性质为依据 |
3.1.3 以情入善:美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 |
3.2 美育思想的内容核心 |
3.2.1 “美术与科学并重”:激发活泼进取之精神 |
3.2.2 “五育并举”:养成健全高尚之人格 |
3.2.3 “以美育代宗教”:塑造独立自由之信仰 |
3.3 美育思想的内容实施 |
3.3.1 美育的起点:家庭美育 |
3.3.2 美育的重点:学校美育 |
3.3.3 美育的完成:社会美育 |
第4章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辩证审视 |
4.1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传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 |
4.1.2 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 |
4.1.3 全民化与终身化相结合 |
4.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4.2.1 确立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
4.2.2 促进传统美育理念的现代转型 |
4.2.3 推动中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发展 |
4.3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4.3.1 基于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 |
4.3.2 过分夸大美育的实际效能 |
4.3.3 理想主义带来的实践困境 |
第5章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启示 |
5.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关注学生内在美的建设 |
5.1.1 重视审美教育,充实精神生活 |
5.1.2 加强情感抚育,提升道德境界 |
5.1.3 注重人格培育,促进全面发展 |
5.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5.2.1 融入美的因素,扩充教育内容 |
5.2.2 尝试寓教于乐,改进教学方式 |
5.2.3 开展美的活动,丰富实践方式 |
5.3 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立体全面美的氛围 |
5.3.1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 |
5.3.2 推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全面美化 |
5.3.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虚拟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全面构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召唤 |
1.1.2 实践困惑: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念 |
1.3.2 “范畴”与“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贡献 |
2.1.1 “人(现实的人)”范畴思想 |
2.1.2 “实践”范畴思想 |
2.1.3 “理想”范畴思想 |
2.1.4 “原则”范畴思想 |
2.1.5 “环境”范畴思想 |
2.1.6 “创新”范畴思想 |
2.1.7 “劳动”范畴思想 |
2.2 思想资源:中国古代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德育基本范畴思想 |
2.2.1 “孝、礼、乐、仁”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2 “义、忠、信、悌”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3 “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4 “天理、道心、人性、德才”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5 “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德育范畴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思想资源 |
2.3.1 十大范畴体系思想 |
2.3.2 十二个范畴表思想 |
2.3.3 辩证范畴思想 |
2.3.4 “知识、美德、正义、理性”范畴思想 |
2.3.5 “灵魂、信仰、德性”范畴思想 |
2.3.6 “人性、价值、尊严、自我”范畴思想 |
2.3.7 “价值观、人本、认知、学习”范畴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及建构原则 |
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 |
3.1.1 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特征 |
3.1.2 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特征 |
3.1.3 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特征 |
3.1.4 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特征 |
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功能 |
3.2.1 保障功能 |
3.2.2 方法功能 |
3.2.3 构建功能 |
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建构的基本原则 |
3.3.1 知行统一原则 |
3.3.2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 |
3.3.3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3.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 |
3.3.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 |
4.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认知现状反馈 |
4.2.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
4.2.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
4.2.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对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影响的整体分析 |
4.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
4.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逻辑结构的意义 |
4.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和中心范畴 |
5.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知识、思想、行为 |
5.1.1 知识、思想、行为的涵义 |
5.1.2 知识、思想、行为作为起点范畴的缘由 |
5.1.3 知识、思想、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
5.1.4 研究知识、思想、行为这一范畴的意义 |
5.2 思政课教学的中心范畴:教师与学生 |
5.2.1 教师与学生的涵义 |
5.2.2 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5.2.3 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
5.2.4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 |
6.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一:意识形态 |
6.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
6.1.2 意识形态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1.3 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
6.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 |
6.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涵义 |
6.2.2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2.3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三者的辩证关系 |
6.2.4 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意义 |
6.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 |
6.3.1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涵义 |
6.3.2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3.3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辩证关系 |
6.3.4 研究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和终点范畴 |
7.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 |
7.1.1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涵义 |
7.1.2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1.3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辩证关系 |
7.1.4 研究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意义 |
7.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点范畴:内化与外化 |
7.2.1 内化与外化的涵义 |
7.2.2 内化与外化作为终点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2.3 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 |
7.2.4 研究内化与外化的意义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 |
8.1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
8.1.1 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
8.1.2 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
8.2 有助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 |
8.2.1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基础 |
8.2.2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与教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
8.3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标准,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
8.3.1 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
8.3.2 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导依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意义 |
一、有助于学生建立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 |
二、有助于学生提升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 |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四、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提高课堂实效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策略 |
一、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 |
二、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方法 |
三、坚持概念教学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
四、设计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评价模式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实施 |
一、导入环节,感知概念 |
二、阐述环节,理解概念 |
三、实践环节,运用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
致谢 |
(6)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流程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三) 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
(四) 文献研究的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一、集体和集体主义 |
(一) 集体 |
(二) 集体主义 |
(三) 集体主义的理论定位 |
(四) 几种相近思想的辨析 |
二、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一) 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新特点 |
(二)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三)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 |
(四) 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过时论”和“无效论”观点的批评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 |
(二) 列宁和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二、前苏联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和经验 |
一、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践的四个阶段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三)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二、我国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二) 必须坚持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四) 必须坚持教育的层次性 |
(五) 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教育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全球化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二) 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三) 西方多元文化思潮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
(四) 我国社会转型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的新考验 |
二、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主体认知存在的问题 |
(二)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部分高校对集体主义教育面临挑战的认识不足 |
(二) 高校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社会转型期复杂中观和微观环境 |
(三) 部分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
(四) 部分高校对集体组织建设重视不够 |
(五) 部分高校教育师资、课程建设和教育方法同集体主义教育的要求存在差距 |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对策研究 |
一、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认知领域的对策研究 |
(一) 提高教育主体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认知,增进理论自信 |
(二) 提高教育主体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认知,增进践行自觉性 |
(三) 提高教育主体集体主义教育一般方法的认知,增进教育功效 |
二、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对策研究 |
(一)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
(二)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作用机制 |
(三)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教育的对策 |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意志和行为培养的对策研究 |
(一) 新时期大学生意志力缺乏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
(二)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行为的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可能性 |
1.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观念和实践 |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中国文脉 |
2.2.1 传统“通变”之思 |
2.2.2 传统“重写”之辨 |
2.2.3 传统“类书”之形 |
2.2.4 传统“用典”之体 |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西方思想荟萃 |
2.3.1 细读:文本主义的核心指向 |
2.3.2 表意:符号学的内在指称 |
2.3.3 语境:语言学的总体揽括 |
2.3.4 理解:诠释学的灵魂寓所 |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内涵 |
3.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含义 |
3.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区分标准 |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分类 |
3.2.1 按文本主要功能的分类 |
3.2.2 按文本重要性的分类 |
3.2.3 按文本内容呈现的分类 |
3.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特征 |
3.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根本属性:间性 |
3.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一般特征 |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与功能 |
4.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结构 |
4.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组织结构 |
4.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认识结构 |
4.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功能 |
4.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信息负载和叙事功能 |
4.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表达和促动功能 |
4.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联结和构建功能 |
4.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意识形态功能 |
4.2.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传承功能 |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转化与优化 |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 |
5.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前提 |
5.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条件 |
5.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生成过程 |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转化 |
5.2.1 从功能上的转化 |
5.2.2 从形式上的转化 |
5.2.3 从内容上的转化 |
5.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 |
5.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应用现状 |
5.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优化路径 |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和作用 |
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地位 |
6.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6.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网络社会活动中的地位 |
6.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
6.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作用 |
6.2.1 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2 基于网络社会活动的作用认识 |
6.2.3 基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认识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
四、彰显学生主体,审视开放效果 |
五、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10)乡村振兴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陕南勉县周家山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提出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1.3.1 主要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2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概述 |
2.1 农村青年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农村青年内涵 |
2.1.2 农村青年特点 |
2.2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2.2.1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2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
2.4 乡村振兴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环境 |
2.4.2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效落实 |
2.5 小结 |
3 陕南地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1 高学历人才数量较少,受教能力欠缺 |
3.1.1 国家政策理解不具体 |
3.1.2 青年政治观念较薄弱 |
3.1.3 创新创业意识较滞后 |
3.2 乡村文化建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 |
3.2.1 封建思想观念留存 |
3.2.2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
3.2.3 过于强调经济发展,轻视青年自身发展 |
3.3 党政队伍执行力较为薄弱、教育主体组织力量合力不足 |
3.3.1 党政干部队伍执行力薄弱 |
3.3.2 主体组织完善不足,未形成教育合力 |
3.4 内容方法单一,时代特征不强 |
3.4.1 教育内容单一 |
3.4.2 教育方法单一 |
4 勉县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
4.1 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
4.2 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4.2.1 思想观念教育,保障乡村振兴思想引领 |
4.2.2 农业技能培训,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
4.3 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措施 |
4.3.1 强化榜样队伍建设,调动农村青年积极参与 |
4.3.2 提升文化活动建设,改善农村青年精神面貌 |
4.4 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
4.4.1 教育方法多样化,丰富教育途径 |
4.4.2 网络媒体融合化,完善教育载体 |
4.5 周家山镇在乡村振兴中实施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
4.5.1 农村青年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着 |
4.5.2 农村青年建设美丽乡村焕然一新 |
4.5.3 农村青年彰显乡风文明落地见效 |
4.6 小结 |
5 陕南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5.1 丰富教育内容,强化重视程度 |
5.1.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
5.1.3 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改变传统发展思路 |
5.1.4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1.5 加强政治观教育 |
5.1.6 加强法治观教育 |
5.2 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
5.2.1 加强农村党建领导工作 |
5.2.2 坚持推动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
5.2.3 完善教育主体组织机构 |
5.2.4 完善农村教育工作机制 |
5.3 坚持乡风引领,创新教育方法 |
5.3.1 坚持以文化人,以先进的文化引领 |
5.3.2 坚持因势而新,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
5.3.3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扩大活动参与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关于周家山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四、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D]. 刘笑微. 吉林大学, 2020(08)
- [4]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 黄兰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研究[D]. 肖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 李彦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7)
-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 董兴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J]. 吴斌. 青海教育, 2020(12)
- [9]《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至2004年度索引[J]. 吕文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5(02)
- [10]乡村振兴中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陕南勉县周家山镇为例[D]. 穆莉.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