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应抓住一个“农”字(论文文献综述)
王枬[1](2021)在《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中国探索》文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和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和探索,从而为教劳结合的原理赋予了中国特色。一、毛泽东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毛泽东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突出地表现为对社会意义的强调、对两个维度的结合及多种形式的探索。
王瑶[2](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刘玉娇[3](2021)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张伯简社会进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卢品[4](2021)在《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爽[5](2021)在《政策工具视角下经管类高校实验教学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丹[6](2020)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2020年3月国务院出台最新政策对高校劳动教育做出总体部署,高校劳动教育的完善、发展必须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对于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的高质量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新时代的背景,本研究首先在梳理国内外高校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劳动、劳动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特征,并阐明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溯源。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以高校劳动思想教育、高校劳动技能培育、高校劳动实践锻炼为理论维度编制问卷开展调查,依据数据分析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总体情况、高校劳动教育三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并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针对现存问题挖掘原因,由此提出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对策。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及其三个维度整体呈现中等偏低水平;第二,高校劳动思想教育在性别、生源地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别和年级上差异性不显着;第三,高校劳动技能培育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和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性不显着;第四,高校劳动实践锻炼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专业类别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性不显着。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效果较为一般,存在轻视劳动教育、缺乏强有力的劳动技能训练、忽视劳动锻炼机会等问题。追根溯源发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足、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不牢固与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是导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基于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和归因,研究提出了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对策:一是遵循协同性原则,全面强化劳动教育;二是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三是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四是强化劳动实践锻炼,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五是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持;六是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引导个人、家庭、社会积极参与。
熊迪[7](2020)在《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江西饱受战乱的影响,教育发展很是落后,这种情况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逐渐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七年里,江西中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本文对这十七年来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特征,教育改革和取得的成就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析。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近代江西中等教育的滥觞,并对晚清和民国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江西中等教育有所发展,但其推广与普及的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章,首先归纳了江西解放初期面临的社会条件,虽然说经济薄弱、社会治安较为混乱,但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而逐渐得以改变。其次详细阐述了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国民经济恢复初期,普通中学得到恢复和一定的发展,但其教学宗旨、办学数量及教学质量发生了改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这个时期,中等师范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并对中等师范学校增多的原因,毕业生的部分去向,办学规模和服务领域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等运动影响,出现了中等教育发展过快、办学数量过多的情况,但后来在党的政策的调整下逐步走向正规。第三章,是介绍中等教育的具体教学活动,从教育工作方针、课程设置、教育师资情况和学生管理四个方面来介绍中等教育的教学活动。第四章,首先对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其对当今中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对于今天中等教育依旧具有借鉴价值。
王云枫[8](2019)在《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的是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青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与培养。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进步,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经验既具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普遍共性也具有特殊的历史特性。总结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对探索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民国以来,政治腐败,战争不断,资本主义救国理论解决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政治变革的要求和世界资本主义引发的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新兴的新知识分子逐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和苏俄传入国内,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来源。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伴随着的是对救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一方面,他们积极探寻新的理论来指导改造中国的实践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大多信仰过其他主义,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救国实践归于失败之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值得现在借鉴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是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所限制。新时代条件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借鉴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有益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为党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供有益借鉴。
沈贵庚[9](2018)在《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以建国后六大事件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及中国建设中大范围实践的综合理论,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毛泽东的主持倡导下,创办过各式各样类型的高等院校,逐渐形成一套完整、严谨、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在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中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之后毛泽东执政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钟摆式发展,既取得辉煌成绩,也留下惨痛教训,其间的成败得失值得我们去梳理、反思和总结。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建国后时间的先后顺序,毛泽东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为研究视角,以中国人民大学建立、院系调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创建、工农兵大学等重大事件为具体分析案例。本文研究毛泽东建国后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是从毛泽东的教育观而非日常理解的教育观出发。毛泽东的高等教育思想是毛泽东站在改造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提出的,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人心、改造思想为核心,对全民进行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种观点以及在其指导下实践的思想。以此为基点,分析总结毛泽东建国后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客观理性分析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的积极性与消极性,最后总结出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主要贡献。毛泽东有自己一套独特完整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套教育体系给中国旧社会的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成为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毛泽东当时对中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范围内的改革经验,也为当今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张菡颖[10](2017)在《1958年武汉大学的“教育革命”》文中提出1958年的“教育革命”运动是一个长期被人忽视但却很重要的话题,它是“反右运动”在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延续,同时也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先声。伴随着“大跃进时期”全国各行各业的狂热跃进,高教领域开展的“教育革命”运动,是为了确立党在教育领域中的领导地位,以教育战线上两条道路的斗争为旗帜,以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内核,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的,在高校中发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的总和。武汉大学1958年的教育革命运动,由于运动范围、斗争程度、党委领导等方面的原因在“拔白旗、插红旗”运动、“大办工厂”运动、“教学大检查”、“半工半读”等运动方面成为全国高校教育革命的一面特殊旗帜,对同时期高校“教学革命”运动有着广泛的教育和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武汉大学1958年的“教育革命”也为8年后武汉大学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二、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应抓住一个“农”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应抓住一个“农”字(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中国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 |
(一)强调教劳结合是革命战争、发展经济、人才培养的需要 |
(二)主张教劳结合包括学习与劳动、知识分子和工农干部的双向结合 |
(三)倡导教劳结合采取半工半读、工读互助、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 |
二、邓小平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 |
(一)强调教劳结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手段 |
(二)赋予“教育”和“生产劳动”政治性和现代性含义 |
(三)论述了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两条腿走路、参加工农业生产的教劳结合方式 |
(2)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
3.2.1 推拉理论 |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
3.2.3 承认理论 |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
5.1.1 世界观考察 |
5.1.2 政治观考察 |
5.1.3 人生观考察 |
5.1.4 法治观考察 |
5.1.5 道德观考察 |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阐释 |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概念 |
(一)劳动 |
(二)劳动教育 |
(三)高校劳动教育 |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特征 |
(一)劳动教育内涵的延展性 |
(二)劳动教育对象的针对性 |
(三)劳动教育内容的创造性 |
(四)劳动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三)西方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镜鉴 |
(四)中国古近代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资源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调查 |
一、研究工具准备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访谈提纲设计 |
二、研究资料收集 |
(一)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
(二)访谈资料收集 |
三、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 |
(一)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 |
(二)访谈数据整理和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一)劳动思想、技能、实践教育的总体情况 |
(二)劳动思想、技能、实践教育的差异分析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分析 |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 |
(一)劳动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 |
(二)劳动技能上缺乏强有力的训练 |
(三)劳动实践上忽视劳动锻炼的机会 |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问题归因 |
(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
(二)高校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家庭的基础性作用不牢固 |
(四)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强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提升对策 |
一、遵循协同性原则,全面强化劳动教育 |
(一)高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劳动教育 |
(二)师资、评价、条件三方保障 |
(三)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方联动 |
二、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 |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
(二)营造劳动教育气氛浓厚的校园文化 |
三、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
(一)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 |
(二)促进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
四、强化劳动实践锻炼,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
(一)积极拓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新形式 |
(二)加深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度 |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持 |
(一)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 |
(二)发挥评价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
(三)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人、财、物等条件保障 |
六、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引导个人、家庭、社会积极参与 |
(一)调动高校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 |
(二)筑牢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阵地 |
(三)充分利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时间研究范围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一、新中国成立前江西中等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
(一)近代江西的社会状况 |
(二)晚清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起步 |
1.普通中学教育 |
2.中等师范教育 |
3.中等职业教育 |
(三)民国时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前行 |
1.普通中学 |
2.中等师范教育 |
3.中等职业教育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1.人民政权的建立加快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
2.稳定的社会秩序适宜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状况 |
1.国民经济恢复初期 |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中等教育的教学活动 |
(一)新政权下的江西中等教育发展方向 |
1.改造旧教育与确立新教育并举 |
2.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 |
3.教育为工农群众服务 |
4.实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
5.开展教育革命 |
6.教育教学改革的调整与发展 |
(二)新理念指导下的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 |
1.普通中学课程 |
2.中等师范课程 |
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 |
(三)新思想要求下的中等教育师资配置 |
1.教师队伍建设 |
2.教师待遇 |
(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 |
1.学生的来源与招生 |
2.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
3.学生的奖助待遇 |
四、新中国成立前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成绩 |
(一)江西中等教育的特征 |
1.中等教育的发展深受经济政治的影响 |
2.中等教育发展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
3.中等教育发展中注重生产劳动教育 |
(二)江西中等教育取得的成绩 |
1.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
2.提升了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 |
3.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综述 |
3 研究思路 |
4 主要研究方法 |
5 相关概念界定 |
6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介绍 |
第2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条件 |
2.1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背景 |
2.1.1 民国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
2.1.2 初具共产主义理想的新知识分子活跃于历史舞台 |
2.2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理论来源 |
2.2.1 来自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规模传播 |
2.2.2 五四前后苏俄革命理论的传入 |
第3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成长历程 |
3.1 青年在对救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1.1 .早期革命先驱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引领 |
3.1.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产生积极影响 |
3.1.3 .具有革命理想的有志青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激励 |
3.2 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争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1 .反对封建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 |
3.2.2 .反对实验主义,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2.3 .反对无政府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立场 |
3.2.4 工学主义、新村主义失败后的思想觉醒 |
3.3 立足社会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3.1 .组织优秀有志青年留学活动,开阔青年眼界 |
3.3.2 .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在团体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3.3 .创办学校,进入讲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培养 |
3.4 投身革命洪流,成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 |
3.4.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 |
3.4.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4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
4.1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 |
4.1.1 加强理论修养,增强思想认同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内在核心 |
4.1.2 投身社会实践,强化实践砥砺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外在保障 |
4.2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 |
4.2.1 主观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 |
4.2.2 组织党建活动不够成熟 |
4.3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现实启示 |
4.3.1 重视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4.3.2 突出实践锻炼环节,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以建国后六大事件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述 |
1.3 研究现状 |
1.3.1 着作 |
1.3.2 学位论文 |
1.3.3 学术论文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毛泽东在高等教育中的整理改造(1949—1956) |
2.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高等教育概况 |
2.2 中国人民大学的成立 |
2.2.1 前期准备工作 |
2.2.2 筹建过程 |
2.2.3 办学成果 |
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词 |
2.4 全国高等院校调整 |
2.4.1 调整原因 |
2.4.2 调整阶段划分 |
2.4.3 调整意义 |
第3章 毛泽东在高等教育中的探索发展(1956—1966) |
3.1 毛泽东提出改革方针 |
3.2 建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
3.2.1 办学特点 |
3.2.2 办学成果 |
第4章 毛泽东在高等教育中的曲折前行(1966—1976) |
4.1 “五七指示” |
4.1.1 “五七干校”发展简要 |
4.1.2 “五七干校”的影响评价 |
4.2 “七二一指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958年武汉大学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革命”的缘起 |
2.1 “教育革命”开展的原因 |
2.2 “教育革命”的纲领 |
第3章 武汉大学“教育革命”的部署 |
3.1 新中国建立以来武汉大学的基本情况 |
3.2 武汉大学开展“教育革命”的基本思路 |
第4章 武汉大学“教育革命”的开展 |
4.1 武汉大学1958年"教育革命"的基本脉络 |
4.2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4.2.1 教学大检查 |
4.2.2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 |
4.2.3 课程改革 |
4.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4.3.1 开展生产实习 |
4.3.2 大办工厂 |
4.3.3 半工半读 |
第5章 武汉大学“教育革命”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
5.1 对武汉大学“教育革命”运动的评价 |
5.2 对武汉大学“教育革命”运动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应抓住一个“农”字(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中国探索[J]. 王枬. 现代教育论丛, 2021(06)
- [2]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3]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张伯简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 刘玉娇. 东华大学, 2021
- [4]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卢品.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5]政策工具视角下经管类高校实验教学政策研究[D]. 李爽.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6]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D]. 熊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D]. 王云枫. 湘潭大学, 2019(02)
- [9]毛泽东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以建国后六大事件为考察中心[D]. 沈贵庚.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10]1958年武汉大学的“教育革命”[D]. 张菡颖.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