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族古代碑刻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琳琳[1](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研究指明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袁艳伟[2](2017)在《大理白族碑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碑谱是以石质为载体,刻录一个宗族(家族)文化信息的家谱,结合了碑刻与家谱两种形式,是传统纸质家谱传承方式的进一步扩展与补充,也是中国碑刻与谱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理作为中国西南边疆重要文化区域,长期以来深受汉文化影响,明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以汉字书写为主的白族碑谱文献,内容主要集中于宗谱碑序、世系关系两方面的描述。本文在对自明以来现存公布和笔者调研获取的大理白族碑谱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白族碑谱的数量、分布地区、碑谱姓氏、碑谱形制、类型与特色展开讨论,从家谱姓氏来源、家族世系、取名特色、婚姻关系、人物职官、祠堂祖茔等方面对碑谱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揭示大理白族碑谱体现的家族形态、地域特征等,并对碑谱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总结,通过对白族碑谱的整理和研究,为白族家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吴建勤[3](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是西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西南社会的民族分布、人口构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趋向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的西南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移民历史就不得不关注明清时期。学界对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但针对某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留情况、相互之间差异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尤其是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进行文化留存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变迁特点及原因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冕宁宏模乡、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五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遗留的比较,探讨不同背景下文化留存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有助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注重田野考察,以深化对明至清以来五个调查点在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文化变迁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明以来西南汉族移民的历史大背景,对五个调查点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冕宁宏模乡、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的分析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发展轨迹、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进行探讨,分析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遗留情况、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情况以及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化孤岛的文化适应提出建议,并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构建明清西南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整体研究框架。本文选取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服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缘于田野调查时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变迁较为显着,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的变迁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不同区域之间的服饰特征差异明显,盐源、木里具有晚清时代服饰特征,冕宁、可渡、九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此外,五个点在服装的形式、用色、遗留方面各具特色。在“汉多夷少”或“夷多汉少”的民族分布情况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木里、盐源汉族人口数量少处于弱势,服饰、民居更多借鉴周围民族的文化因子,呈现“异族”特征;可渡、冕宁、九溪则体现汉文化的兼容性和优势性。从五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民居的融合程度来看,滇东“一颗印”受少数民族民居影响较少,相反可渡彝族、回族采用“一颗印”;安顺屯堡民居与周围民族民居各自恪守;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受当地民族影响以木楞房为主;盐源、木里坝区民居出现由木楞房体系向汉族民居体系过渡呈现混搭局面。五个调查点的文化融合呈现规律性:1)在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上呈现不平衡性和递减性。木里项脚、盐源长柏最多,冕宁宏模、宣威可渡次之,安顺九溪最少;2)地域性特征。坝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即“汉多夷少”之地,汉文化因子被民族大量借鉴,山区“夷多汉少”之地,少数民族因子被大量借鉴;3)复杂性特征。因为居住地民族成分复杂、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交融变得更为激烈;4)个性特征。汉族文化不简单是借鉴周围民族文化,而是在不断地冲突和调试中,使之本土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今天华夏文明。汉族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以传统汉族文化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嫁接其他文化,在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中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数量而非政治、经济因素。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文化遗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性移民是汉族文化孤岛形成的基础,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遗留形成的内因,自然环境是客观条件,国家政策是外部政治条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汉族移民孤岛文化的留存。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变迁的特点及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后者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文化孤岛遗留文化的形成,为我们提供如下案例:其一,孤岛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在周边异质文化的挤压下,在吸收周边异质文化因子的同时又坚守和保护原发地文化的某些特质,自身产生新的变异,形成意义、构成更为多元化的“孤岛文化”,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保护、吸取和变异,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二,文化孤岛汉族定居西南地区,部分汉族发生再次移居情形,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出现“汉变夷、夷变汉”的现象,以及汉族与周围民族由于利益和经济关系呈现动态、复杂的民族关系,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其三,孤岛祖墓、祠堂及祭祖文化为我们展示儒家文化如何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鲜活的具体案例。其四,作为汉族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汉族的研究拓展了民族集团的研究范围。对文化孤岛汉族身份转型的研究展现了国家、地方和民间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过程及机制提供案例。其五,西南地区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汉族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文化共赢的模式,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扶平凡,杨仪均[4](2013)在《评朱安女《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族古代碑刻形式多样,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民间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理想以及美学追求。当今学界对于白族古代碑刻更多的是重视其史料价值,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则不多。《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从文化的角度对白族古代碑刻进行观照,建构起宏博的研究体系,全面深刻地阐释其文化意蕴,细致地分析其艺术特色,拓展了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推进了白族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着作。
张锡禄[5](1992)在《白族古代碑刻概述》文中指出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子、尼、伙都有汉族语人的意思,即白人。他称:名家(民家)、勒墨、拿马等。人口159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县市,其他如昆明、保山、楚雄、玉溪、文山等地区有少量聚居。在四川省的西昌、贵州省
刘文刚[6](2012)在《白族文化的新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白族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一书,是一部白族文化研究的力作。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很有特色:一是用文学作统摄,全面观照白族碑刻;二是综合各类文献,以时代新思潮解读;三是以文化为视野,充分揭示碑刻的意蕴。《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学史来读,也可以当作一种特殊的白族古代文化论着来读。
史欣蔚[7](2019)在《云南高氏家族研究 ——基于族谱的考察》文中指出“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族谱对于家族来说犹如正史之于国家,是家族成员追溯祖先历史最为关键的依据。由于族谱记载的内容总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事件、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密切相关,因而族谱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价值。高氏家族于蜀汉时期移居云南,大理国时期蓬勃兴盛,世代为大理国国相,权重望崇。元、明、清时期,高氏家族也是中原王朝统治云南所倚重的重要力量,改土归流后高氏势力才退出历史舞台。高氏一族自大理国开始,便拥有重位,是少有历经数朝迭兴之余,仍能保持其政治地位与社会威望的世系。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挖掘高氏家族族谱,对这样一个在云南历史上有特殊地位家族的发展历史、盛衰演变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反观彼时高氏家族生活地区的社会和历史面貌。首先,本文主要结合族谱资料和文献记载介绍蜀汉时期,南诏大理国时期和元、明、清时期高氏家族的概况,分析高氏家族族谱的修撰情况,简要叙述族谱记载的内容,概括高氏族谱的基本特征。其次,深入挖掘高氏族谱,透过族谱探讨高氏家族势力从弱变强,又从盛转衰的变化过程;与中原内地的接触交流,与白族、以丽江木氏为代表的纳西族、蒙化土官左氏和他留人为代表的彝族等民族先民的交游往来,互动交融;对高氏家族涌现的烈女、节妇、孝女以及族谱中记载的部分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家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最后,从高氏族谱探究高氏家族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高氏曾长期统治云南各地,在云南地方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云南社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发展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黄泓泰[8](2017)在《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文中提出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太田保一郎就对南诏制度与唐朝关系展开了研究,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经历了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学术贡献。可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均没有对日本研究云南的百年历程做过系统的梳理、总结与研究。本研究课题,着重对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作一系统的梳理、归纳、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弥补久缺的遗憾,对促进中日学术交流有所裨益。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期间以前嶋信次、铃木俊等人为首对云南的历史地理作了的实证研究。60年代期间由于受到西方“南诏泰族国家论”的影响,对于云南古代各民族族源体系的研究成为当时日本学界的研究潮流,吸引了松本信广、牧野巽、白鸟芳郎、藤泽义美等重要学人,研究领域涉及云南“滇”、“哀牢”、“焚”、“爨”等古代民族源流、南诏族属、乌白蛮问题、白族起源与形成等问题。此后,藤泽义美、牧野修二等日本学者逐渐由云南古代民族的问题转向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以及唐代西南边疆史的研究。70年代由于台湾方面出版发行了有关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史资料,该时期日本学界亦随之出现了一批对南诏大理国美术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日双方学术交流日趋频繁,林谦一郎、立石谦次等年轻学者到云南访学进一步推进了云南历史的研究,在吸取了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同时,基于日本东南亚史研究的发展,“照叶树林文化”论、“驿市国家”论、“曼荼罗国家”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被运用到云南历史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于国内的论见,对云南中古史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提出了独到的新见解,为推进云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和后现代主义的作用下,日本学界对于云南历史的研究也逐渐碎片化、多元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大量引入这一领域,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和几代日本学人的探索,已经累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日本学术界研究云南中古史的成果,以史学史的研究角度,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述评。由于日本方面的研究是将云南置于东南亚世界的范畴内讨论,这与战前日本东洋史以周边视角出发构建中国周边历史的研究倾向类似,容易割裂云南中古史与中国历史的整体联系,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重新置于云南中古史的讨论范畴内,借此从中国历史整体性理论出发,将云南历史研究与日本东南亚视野下的云南历史研究进行对比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①历史地理学研究;②民族族源问题研究;③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过程研究;④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⑤云南中古史的其他问题。在研究中特别注意三个层次:一是结合当时学术研究的大背景就日本诸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尽量体现其研究的学术脉络和研究特色;二是与中国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校正,分析其中的异同,探讨中日学术研究间的相互影响;三是在中日研究比较的基础之上,展现其笔下研究客体——对云南中古史认知的本貌,并就其观点、结论作出笔者自己的学术判断。通过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学术总结,我们看到中日学术交流日益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必将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将云南中古史研究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云南历史的研究,将在中日学术交流中,在世界学术界的交流中,一定能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成果。
马琳[9](2020)在《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州城镇位于云南省西部,明清时为大理宾川州州治,今为大理白族自治区宾川县下辖镇。自明弘治七年(1494)年宾川设州建城,距今已经有526年历史。州城保存有完好的古城格局及大量古建筑遗迹,2010年7月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本文以明清两代州城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田野调查为基础,参考明清地方志及相关文献,按照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州城的城防体系、街巷系统及城内主要建置进行复原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城址空间发展阶段及其与中原北方城址格局的异同。本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州城概况,包括州城的环境背景以及州城建置沿革。第二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州城现存遗迹遗痕全面论述,包括现存古城墙与桥梁、城内街巷分布及历史建筑留存状况,最后对现代州城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复原奠定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明清州城的空间布局进行复原,结合实地踏查、卫星地图、古代地方志及现代文献资料,对州城的城防体系、街巷系统及城内建置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明清州城的功能区划分。第四章对明清州城的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格局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可知,州城自明朝始建,历经明清两代,其城市形态及城内空间格局均较稳定,未发生大规模变化,具有延续性。其发展历经建设完善、快速发展、衰落改造三个代表性时期。城内功能分区在城市阶段性发展中逐渐形成,可清晰划分为行政管理区、文化教育区及居民生活区。另外州城的格局特征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在中原文化的浸润下,州城形成明确的“方城十字街”格局,城址选择和城内建置都有对中原北方城市的借鉴;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州城的格局特征又折射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张欣蕊[10](2019)在《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维护国家统一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和保护。我们今天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指在过去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它长期存在并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并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的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被中华各民族所认同和接纳。文庙作为传播儒学教化和教育的物质载体,亦在广阔的中国边疆地区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大理地区现存的大理古城文庙、下关文庙以及凤仪文庙这三个文庙为研究对象,结合文本资料以及多次田野实地调查成果,从文庙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等功能来研究,着重解决大理地区文庙的复建对民族地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方面发挥着怎样重要作用的问题。并且试图通过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来探究文庙在时下复建的意义和作用,努力探寻文庙所体现出的儒学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存在发展的意义。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大理自古为儒学繁盛地域,汉化程度高。自汉武帝下令各郡县均建立文庙以来,便开启了大理地区建设文庙的历史,从此儒学在大理地区的传播就从未中断过。通过文庙为载体的儒学思想辐射整个白族社会,在白族人民心中儒学已经内化为一种信仰,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认同,使得大理地区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优秀的文化。令世人瞩目的南诏和大理国文化,就是大理白族地区学习中原先进儒家文化与白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本论文的亮点及创新点:首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这一学科角度出发,旨在研究地方文庙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与白族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互相影响所达到的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多元统一状态;其次学术界研究文庙一般是静态的研究,研究其建筑特色、历史作用等,本文则通过大量文庙的田野调查总结出在新时期文庙功能的倾向和对儒家文化新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变。通过对文庙现今举办的活动与参与人的详实描述,以期为读者展示文庙是如何在空间中传递儒学的过程,从而挖掘文庙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最后,笔者将文庙及其代表的儒学放在新时期民族地区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为其的永续发展进步探索路径。
二、白族古代碑刻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族古代碑刻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
一、资料性图书 |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一)总述·通论 |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
一、资料性图书 |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山西省 |
3、江苏省·浙江省 |
4、山东省 |
5、河南省 |
6、四川省·甘肃省 |
7、辽宁 |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吉林省·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 |
9、安徽省 |
10、福建省 |
11、江西省 |
12、山东省 |
13、河南省 |
14、湖北省·湖南省 |
15、广东省·海南省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
17、重庆市·四川省 |
18、贵州省 |
19、云南省 |
20、陕西省 |
21、甘肃省 |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23、台湾 |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 |
3、河北省·河南省 |
4、山西省 |
5、辽宁省·黑龙江省 |
6、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湖南省 |
12、重庆市·四川省 |
13、云南省·广东省 |
14、陕西省 |
15、甘肃省 |
16、西藏自治区 |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8、台湾 |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
1、北京市 |
2、山西省 |
3、上海市·江苏省 |
4、浙江省 |
5、福建省 |
6、山东省·河南省 |
7、湖南省·四川省 |
8、广东省·云南省 |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
10、香港 |
11、台湾 |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
1、北京市 |
2、山西省·河北省 |
3、辽宁省 |
4、吉林省 |
5、黑龙江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安徽省 |
8、福建省·江西省 |
9、山东省 |
10、河南省 |
11、湖北省 |
12、广东省 |
13、重庆市·四川省 |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
15、陕西省 |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
17、其他 |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
1、全国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黑龙江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
6、上海市·江苏省 |
7、浙江省 |
8、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南省·湖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重庆市·四川省 |
15、贵州省 |
16、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 |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
三、概说·研究图书 |
A 总述·通论 |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天津市 |
3、河北省 |
4、山西省 |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
6、黑龙江省 |
7、上海市·江苏省 |
8、浙江省·安徽省 |
9、福建省·江西省 |
10、山东省 |
11、河南省 |
12、湖北省·湖南省 |
13、广东省·海南省 |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
15、重庆市·四川省 |
16、贵州省·云南省 |
17、陕西省 |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香港·澳门 |
20、台湾 |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
1、广域 |
2、北京市·河北省 |
3、山西省 |
4、辽宁省·湖北省 |
5、江苏省 |
6、浙江省·安徽省 |
7、山东省 |
8、河南省 |
9、海南省 |
10、重庆市·四川省 |
11、云南省 |
12、陕西省 |
13、甘肃省 |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15、其他 |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
B 其他字典字书 |
五、目录(索引)·地图 |
A 石刻·刻工目录 |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
1、中国 |
2、台湾 |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
勘误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大理白族碑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碑谱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收集碑谱新资料 |
(二)系统整理碑谱资料 |
第一章 大理碑谱概述 |
一、大理地区碑谱概况 |
二、大理白族碑谱 |
(一)年代数量 |
(二)分布地区 |
(三)碑谱姓氏 |
第二章 白族碑谱形制、类型与保存 |
一、碑谱形制 |
(一)材质 |
(二)形制 |
(三)形式 |
二、碑谱类型 |
(一)家族人物事迹碑 |
(二)宗亲老少考妣神位(灵位、香位、香席、神位)碑 |
(三)家族溯源碑 |
(四)家族垂裕后昆碑 |
三、碑谱保存 |
第三章 白族碑谱的内容特色 |
一、姓氏来源 |
(一)世居 |
(二)汉族移民 |
(三)其他少数民族融入 |
(四)赐姓 |
(五)以名取姓 |
二、取名制度 |
(一)父子连(联)名制 |
(二)冠姓双名制 |
三、婚姻关系 |
(一)家族联姻 |
(二)招赘 |
四、人物职官 |
(一)碑谱人物 |
(二)职官 |
五、祠堂祖茔 |
(一)祠堂 |
(二)祖茔 |
第四章 白族碑谱研究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献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相关界定及理论框架 |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
第一节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
一、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
二、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
第二节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
二、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
第一节 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宜威可渡村为例 |
一、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
二、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
第二节 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
一、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
二、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
第三节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
三、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
四、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的社会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历史发展轨迹对比 |
一、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来源地特点 |
二、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时间的对比 |
第二节 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情况对比 |
一、三个区域祖墓、祠堂方面的对比 |
二、三个区域汉族服饰方面的对比 |
三、三个区域汉式民居方面的对比 |
四、三个区域服饰、民居融合方面的对比 |
五、三个区域民族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明清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原因 |
第一节 集体性迁移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基础原因 |
第二节 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内部原因 |
一、周围关系紧张时,汉族恪守族群符号,彰显汉文化优势 |
二、周围关系缓和时,汉族积极向少数民族学习,对周围民族形成辐射 |
第三节 自然社会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条件 |
一、自然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原因 |
二、交通状况是孤岛文化留存的辅助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
一、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
二、国家政策对汉族与周边民族互渗和交融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总体认识 |
(一) 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孤岛文化显着特征 |
(二) 汉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 |
二、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思考与启发 |
(一) 文化孤岛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
(二) 文化孤岛类型的思考 |
三、孤岛文化研究对历史移民地理和民族地理构建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类 |
二、现代文献类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云南高氏家族研究 ——基于族谱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氏族谱述略 |
第一节 高氏家族概况 |
一、蜀汉——南诏时期的高氏家族 |
二、大理国时期的高氏家族 |
三、元明清时期的高氏家族 |
第二节 高氏族谱基本文化样貌 |
一、高氏族谱的修撰情况 |
二、高氏族谱的内容 |
三、高氏族谱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高氏族谱表征和历史本相 |
第一节 高氏势力的盛衰消长 |
一、从军将到权臣——高氏势力的崛起 |
二、从国相到国主——高氏势力的兴盛 |
三、从国公到土官——高氏势力的衰落 |
第二节 高氏家族交往略考 |
一、段高关系 |
二、高氏与中原王朝的往来 |
三、高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 |
第三节 高氏家族女性人物的社会角色 |
一、家庭中的节妇烈女 |
二、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女土官 |
第三章 从高氏族谱看高氏家族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高氏家族统治长久的原因 |
一、君臣关系——政治保障 |
二、官民关系——群众基础 |
三、汲取先进文化——内在动因 |
第二节 高氏家族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 |
研究背景 |
研究旨趣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日本学界对中古时期云南历史地理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诸学人对六诏地理的考释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以盐矿为中心 |
第三节 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研究的其他问题 |
一、“云南”地名沿革变化 |
二、爨部地名考释 |
三、“赕”“睑”之辨 |
第二章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族属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学者关于哀牢族属的研究兼论南诏泰族论 |
第二节 白鸟芳郎与牧野巽关于南诏族源的论辩 |
一、白鸟、牧野二人从语言系统探讨乌蛮、白蛮、民家等族属问题 |
二、牧野巽的民家汉化研究与僰人非僰夷论 |
三、白鸟芳郎的民族转化融合论与其治学生涯中的转变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关于白族族源的研究 |
一、藤泽义美的白族族源研究——古代云南文化孕育出的土着说 |
二、古代洱海人的创说——林谦一郎论白族的形成 |
第三章 日本学界之唐宋时期云南历史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南诏前史”研究 |
一、藤泽义美的唐朝经营史研究 |
二、日本学人对隋唐时期云南诸部族的研究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成立史”的研究 |
一、日本学者对张虔陀事件、天宝战争、南诏反唐的看法 |
二、云南地区初期国家形成论 |
三、日本学界关于南诏弃蕃再归唐与贞元之盟的研究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后期对外远征及其王权统治构造的研究 |
一、林谦一郎、立石谦次二人对于王嵯巅入寇成都事件的不同看法 |
二、对于丰佑、世隆时期的对外军事远征的研究 |
三、南诏末期的求亲与唐朝的和蕃公主 |
第四节 日本学界关于大理国史的研究 |
一、林谦一郎的大理国史研究视角 |
二、日本学者关于段氏的研究 |
第四章 日本学界之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
第一节 藤泽义美的《南诏历代重臣表》 |
第二节 日本学者对南诏官制的研究 |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大理国统治制度的研究——以驿市国家、点线国家制为中心 |
第五章 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各论 |
第一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史史料学的研究 |
一、金石类 |
二、第三方史料 |
三、明清史料系统辨析与释读 |
四、日本方面的史料、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的网络数据化 |
第二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宗教文化史研究 |
结语 |
一、“远近高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不同 |
二、实证主义之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相同点 |
三、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困境与迷思 |
四、相得益彰——中日学术交流促进云南研究更上层楼 |
附录一 藤泽义美的南诏史研究—《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述评 |
一、《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章节内容概述 |
二、《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与日本的南诏史研究 |
三、《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一书的缺憾与不足 |
附录二 部分日本学者学术小传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应用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古今重叠型城市的考古学研究 |
二 云南地区古城空间布局研究 |
三 州城的相关发现和研究 |
四 总结 |
第三节 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 |
一 资料收集 |
二 田野调查 |
三 综合分析 |
第一章 州城镇概况 |
第一节 地理背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州城镇现存遗迹与现代空间布局概述 |
第一节 古城墙遗址 |
第二节 水系与桥梁 |
第三节 城内街巷 |
第四节 城内历史建筑 |
一 文教类遗存 |
二 信仰类遗存 |
三 行政类遗存 |
四 商业类遗存 |
五 古井 |
第五节 州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明清州城空间布局复原 |
第一节 城防体系 |
一 北城门与北城墙 |
二 西城门与西城墙 |
三 南城门与南城墙 |
四 东城门与东城墙 |
五 护城河与桥梁 |
六 小结 |
第二节 街巷系统 |
一 主干道 |
二 次级街道 |
第三节 城内建置 |
一 行政机构 |
二 公共福利设施 |
三 文化教育机构 |
四 祠观寺庙 |
第四节 城内功能分区 |
一 行政管理区 |
二 文化教育区 |
三 居民生活区 |
四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州城空间布局分析 |
第一节 州城空间布局发展分期研究 |
一 建设完善期(1494——1661之前) |
二 快速发展期(1661——1727) |
三 衰落改造期(1727之后——1950年代后期) |
第二节 与中原北方城市的对比研究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三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州城古镇地图 |
附录二 关于“大罗城”的考证 |
一 《重修大罗卫记》中的“大罗城” |
二 《雍正宾川州志》中的“大罗城” |
三 地方志中的“古大罗城” |
四 小结 |
附录三 州城文献资料汇总 |
致谢 |
(10)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儒家民族观以及文庙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儒学在大理地区传播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大理地区文庙历史源流和作用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及亮点 |
第一章 儒学传入大理与文庙的兴建 |
一、儒学在大理地区的传播 |
(一)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传播 |
(二)儒学在大理传播的历史 |
二、大理地区文庙的历史沿革 |
(一)唐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兴建 |
(二)元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广建 |
(三)明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发展 |
(四)清朝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繁荣 |
(五)民国至新中国初期文庙的衰落 |
(六)新时期大理地区文庙的复建 |
三、大理地区文庙的历史功用 |
(一)文庙教化民众的功用 |
(二)文庙封建教育的功用 |
第二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一——大理古城文庙 |
一、大理市建置沿革 |
二、大理古城文庙简史 |
三、大理古城文庙的建筑特色 |
(一)大理古城文庙的空间布局及儒学内涵 |
(二)大理古城文庙的建筑及儒学内涵 |
四、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与儒家文化传承 |
(一)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 |
(二)大理古城文庙祭孔活动对白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
第三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二——大理下关文庙 |
一、下关文庙的历史追溯 |
二、下关文庙的建筑特色 |
三、下关文庙“三礼”文化活动 |
(一)“三礼”文化活动 |
(二)活动中体现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大理地区文庙个案调查之三——大理凤仪文庙 |
一、凤仪镇基本情况介绍 |
二、凤仪文庙的历史沿革以及建筑特点 |
三、凤仪文庙的历史作用 |
(一)促进儒学在当地的传播 |
(二)培养大量精通儒学的知识分子 |
(三)增强白族先民的国家认同度 |
四、凤仪文庙的现状和发展 |
(一)凤仪文庙的现状 |
(二)凤仪文庙的发展 |
第五章 大理地区文庙当代价值的再认识 |
一、新时代背景下文庙的复建 |
二、大理地区文庙价值功能的再认识 |
(一)文庙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的启示作用 |
(二)文庙对维护国家统一的启示作用 |
三、大理地区文庙的现实处境 |
(一)当地民众对文庙认知不足 |
(二)复建的文庙建筑利用度不高 |
四、文庙的开发和保护 |
(一)文庙复建要以政府为主,经济手段为辅 |
(二)文庙复建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白族古代碑刻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2]大理白族碑谱研究[D]. 袁艳伟. 大理大学, 2017(02)
- [3]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D]. 吴建勤. 西南大学, 2015(01)
- [4]评朱安女《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J]. 扶平凡,杨仪均.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5]白族古代碑刻概述[J]. 张锡禄. 文献, 1992(04)
- [6]白族文化的新葩[J]. 刘文刚. 大理学院学报, 2012(08)
- [7]云南高氏家族研究 ——基于族谱的考察[D]. 史欣蔚. 云南大学, 2019(03)
- [8]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D]. 黄泓泰. 云南大学, 2017(05)
- [9]云南州城镇明清城址空间格局复原研究[D]. 马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文庙在大理地区的兴建及其作用研究[D]. 张欣蕊. 大理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