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洪积粘土质粉土工程地质性质

冲洪积粘土质粉土工程地质性质

一、冲洪积成因粘土质粉砂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唐李斌[1](2021)在《许疃矿井“四含”沉积特征及其富水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但是我国独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煤炭资源的开采有很大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系列的水害事故。矿井水害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很多煤层之上都覆盖着新生界松散层,在新生界松散层底部普遍存在着一层承压含水层,一般称为“底含”或“四含”。该含水层成分主要是砂土、砂砾,渗透性好,且非胶结,大多数直接发育在煤系地层顶部,对煤矿的绿色高效生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淮北宿县矿区曾发生多起“四含”突水事故,所以对于“四含”的富水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许疃矿井“四含”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及勘探钻孔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质统计、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四含”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考虑含水层富水性与其沉积特征的关系,确定富水性影响因素,计算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对许疃矿井“四含”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为浅部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许疃矿井“四含”岩性及厚度的统计分析,得出“四含”的岩性组成特点及厚度在矿井内的分布特征,“四含”岩性主要分为砾石类、砂类和粘土类。根据“四含”岩性及岩相分布,分析了“四含”沉积相特征,将其分为河流沉积相、洪积扇沉积相以及残积坡积相,“四含”沉积物分为河流冲洪积物和残积、坡积物。(2)确定了影响“四含”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即“四含”厚度、砂砾层厚度、砂砾层层数、含砂砾比率、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采用AHP、熵权法分别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并通过乘法合成归一化方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综合权重。(3)通过ArcGIS建立了基于AHP与熵权法综合确权的“四含”富水性指数法评价模型,对矿井“四含”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将“四含”富水性划分为较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较弱富水区、弱富水区。利用单位涌水量q对许疃矿井四含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单位涌水量评级结果与本模型的判别结果吻合度较高,建立的“四含”富水性评价模型是合理的。(4)在研究“四含”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富水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GMS对“四含”流场进行了模拟预测。图[61]表[19]参[114]

朱巍[2](2021)在《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可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拥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逐渐完善,加之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我国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是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托大连市财政项目“大连市主城区城市地质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浅层地热能地质条件,构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大连市主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基于蒙特卡罗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热储量,基于欧式空间变化法、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成果: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分布于东港商务区、大连造船新厂区等地,区内富水性好,抽灌条件适中,面积为32.87km2,占总面积的4.45%;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地,富水性为强~中等,含水层厚度20~30m,面积为247.21km2,占总面积的33.47%。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适宜区分布于甘井子区革镇堡、南关岭、大连湾、红旗、陵水等地,区内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石英砂岩、板岩互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较高,单孔换热功率大,面积为480.75km2,占总面积的65.09%。2.研究区地下深度200m以内的浅层地热能存储热量最可能值为1.986×1014KJ,最小值为0.536×1014KJ,最大值为3.182×1014KJ,平均值为1.859×1014KJ,存储热量在0.906×1014~2.697×1014KJ之间时,确定性为90%。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可供暖总面积为2.20×108m2,夏季可制冷总面积为4.21×108m2。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辛寨子~周水子以北、高新园区红旗~龙王塘西北和中山区南部,面积为487.69km2,占总面积的66.03%。资源潜力中等地区分布在甘井子区西北部营城子和中山区东北部,面积为23.10km2,占总面积的3.13%。3.浅层地热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较好地区分布于北部,适合以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中等地区分布于南部,地层为石英砂岩,位于大连市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及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较差区分布于西岗区、中山区等地,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石英砂岩,综合导热系数低,单孔换热功率小,不适合地源热泵工程建设。研究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总体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地质勘查水平及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偏低。总体适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大连市金州湾国际机场、凌水湾EOD国际商务区、由家村生态科技城、中革村商务区。

白永健[3](2020)在《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区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作用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及其支流等强烈切割,形成典型深切高中山峡谷区。区内发育大量的由冰水堆积、崩滑流堆积、冲洪积等组成的土石混合体斜坡,其中不少已发生变形并演化成滑坡。这类土石混合体滑坡具有物质成因类型多,发育演化机制复杂,变形破坏发展趋势难以预测,致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山区城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危害大,以这类滑坡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助下,利用高精度遥感、现场调查、工程勘察、地质测绘、数码图像采集、长期现场监测、三轴剪切试验等技术手段对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渡河丹巴河段河谷演变,土石混合体形成、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和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变过程、早期识别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如下:(1)系统揭示了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采用资料收集、野外现场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测、三维系统监测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丹巴河段45处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形成地质时代和危害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建设街滑坡、甲居滑坡、梭坡滑坡、中路乡滑坡等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的发育特征、宏观坡体结构、细观物质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厘定和查清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年代、发育特征及灾害效应。(2)实现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量化分析进而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土石混合体作为深切河谷区一类特殊的岩土体,成因机制多样,细观空间结构复杂。对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进行了宏观-细观-微观多尺度结构观测,宏观结构可分为类土结构、类石土结构、类石结构,随着粗颗粒含石量的提高、颗粒接触面嵌合度增大,胶结性越好,土石混合体稳定性越好。细观结构主要从颗粒和孔隙发育特征进行观测,颗粒平面形态、排列、接触、数量、粒径等特征及参数差异大。对描述细观结构包括颗粒粒组、形态、接触、孔隙形态和粒间作用等15个要素进行明确定义,采用17个量化参数加以表达。基于6处探槽图像分析和36个样的颗分试验、3个CT扫描,12个电镜扫描(SEM)等测试成果的分析,对典型土石混合体空间结构及胶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3)深入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其细观结构的响应。土石混合体是一类颗粒尺度和结构性状高度离散性的特殊地质体,导致其力学行为具有独特性。对描述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剪胀剪缩性、应力应变关系、硬化软化特性等细观力学特性的11个指标的定义及12个量化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体系。通过对研究区典型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试验、变形试验获取细观结构力学参数,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对土石混合体的强度和力学参数随含石量和加载围压的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引入沈珠江土石混合体二元介质理论,和细观力学均匀化理论,综合分析细观结构变化与力学和变形特性的相关性,探讨土石混合体强度与变形特性之间的本构关系。(4)总结了深切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滑坡灾变过程。基于大渡河丹巴河段深切河谷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宏观坡体结构和细观物质结构及力学特性,总结了层状敞口型、块石土锁口型、块石土条带型、碎石土敞口型等四种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演化及地质力学模式。并基于GPS、In SAR干涉雷达探测和深部位移测量三维系统监测成果资料分析,对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进行UDEC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滑坡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浅表层失稳破坏和坍塌,深层多级多期多滑面蠕滑变形破坏。(5)构建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主要有高精度遥感、In SAR干涉雷达测量,机载Li DAR和无人机航空影像等星载、机载、地面多尺度多平台多层次“星-空-地”等识别技术。指标选择考虑可操作性、层析性、普适性原则。选择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区土石混合体获取孕灾环境识别指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建构筑物等)、斜坡空间几何结构识别指标(斜坡坡度、坡高、坡形、坡体结构等)、土石混合细观颗粒结构识别指标(土石混合体成因、颗粒形态、颗粒粒度分布、颗粒接触关系、颗粒孔隙形态)等三大类13个指标构建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运用该识别体系对丹巴河段进行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验证,圈定土石混合体滑坡45处,并选取典型土石混合体甲居滑坡进行早期识别验证。

杨帅斌[4](2020)在《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周缘近年来大震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海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重要的发震断裂之一,位于被红河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块体西南部。历史地震记录显示,500多年来,该地区共发生了16次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其中有4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该区与程海断裂带相交的周城-清水断裂带,在地质历史上也较为活跃,对金沙江段的地震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前人对该地区近年来或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程海断裂带是一条陆内活动断裂带,复发间隔长,通常长达数千到数万年,目前对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震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地质记录来揭示更多早期的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是地震风险评估中历史地震记录的重要补充,对于揭示地震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首先对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保存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许多古地震活动留下的直接或间接的古地震遗迹,包括地震裂缝、地震堰塞湖、地震落石、地震断层和砂土液化现象。并且,野外通过地震裂缝的切割关系以及地震遗迹所处的地层、地貌部位等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遗迹是多次地震形成的产物,证明该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测试分析的样品。地震裂缝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上覆下切地层和裂缝充填物来限定,地震堰塞湖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堰塞湖沉积物底部和下伏松散沉积物来限定,地震落石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形成于落石表面的次生钙膜来限定,地震断层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断层内次生钙膜来限定。采用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和铀(U)系三种测年方法,对采集到的年代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共获得了68个有效的年代学数据。最后,通过年代学测试结果与实地调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域50万年以来发生过的10期大型古地震事件,其时代分别约为450 ka,400 ka,345 ka,300 ka,250 ka,190 ka,155 ka,105 ka,75 ka和25 ka,代表了10个构造活跃时期,并且揭示出该区大地震可能存在5万年的周期。本研究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多的遗迹类别来识别古地震事件,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张天宇[5](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何付兵[6](2019)在《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南口-孙河断裂是北西向张家口-蓬莱地震构造带(又称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中一条重要隐伏发震断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限于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资料及其精度的原因,该断裂南东段研究极为薄弱,与地裂缝灾害关系也未有开展深入研究。开展南口-孙河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研究,探讨该断裂第四纪以来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作用,分析其与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关系,不仅为断裂的发震危险性判断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城市防灾减灾服务,还可深化理解北西向断层对大兴凸起、北京凹陷解体的控制作用,为区域新构造运动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以南口-孙河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该断裂南东段所在的大兴凸起区为重点研究区,利用针对此断裂开展的二维地震、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电磁大地测深等综合物探和钻探资料,并结合区域重力、关键构造部位的三维地震勘探等成果,系统分析了南口-孙河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建立了该断裂的几何结构模型。从地球物理证据和断裂活动制约证据证实了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切割关系,提出其还切割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新的认识。利用二维地震勘探剖面和断裂两盘深浅联合钻探成果,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古地磁、沉积物色度、碳十四等测试结果,重点研究了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第四纪以来的垂向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南口-孙河断裂在大兴凸起上的沉积控制作用,恢复了大兴凸起新生代演化过程。另外,将通州地区发育的地裂缝按照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分类开展研究,重点分析了地裂缝发育的地质要素,建立了通州两类地裂缝成因概念模型,探讨了地裂缝发育与南口-孙河断裂之间的关系。南口-孙河断裂在空间上分为北西段、中段和南东段三段落,呈NW向右阶斜列展布,形成两个阶区。三段落垂向断距差异较大,北西段最大,南东段最小,且单段内断距和倾角也有所差异,表现出中部断距、倾角大两端断距、倾角小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早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弱,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202mm/a,平均活动速率为0.075mm/a。中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强,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789mm/a,平均活动速率0.74mm/a。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再次转弱,平均活动速率为0.069mm/a。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表现出明显震荡活动特性,共计发育4次相对较强的构造运动幕,分别发生于约2.5Ma±、1.35Ma±、0.79Ma0.55 Ma和0.15Ma0.25 Ma,其可同北西段构造运动幕次一一对比。南口-孙河断裂三段最新活动年代略有所差异,北西段最新活动年代为全新世,中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中期-晚期,南东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断裂活动强度和最新活动时代具有明显制约作用,其北东盘发育断裂第四纪活动强度大、活动年代新,南西盘则反之。统计基岩深度(新生代)南口-孙河断裂切割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南苑-通县断裂的水平位移量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段最大,向北西和南东两端急骤减小,左旋走滑量0.97km3.1km,平均为1.61km,其位移量远高于其垂向位移量0.1km0.5km。断裂运动学特征揭示南口-孙河断裂可能以左旋走滑为主或其在前新生代就发育一定左旋走滑量。南口-孙河断裂与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一起对大兴凸起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新近纪-早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化”解体了北京平原区“两隆两凹”构造格局,断裂南西盘大兴凸起区主体仍发育为凸起剥蚀区,并为其北东盘新发育形成沉积区提供部分沉积物源。中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强烈活动并制约控制北东向断裂活动,使得南口-孙河断裂两盘沉积厚度差异明显。晚更新世以来,南口-孙河断裂活动强度转弱,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影响转弱,但其微弱的活动仍影响了河流水系发育演化,沿南口-孙河断裂下降盘发育为低洼地形,成为重要的“汇水方向”和“过水通道”。通州地区广泛发育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历史地裂缝广泛同震动液化有关,现今绝大多数已经愈合。现代地裂缝为复合成因地裂缝,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以庙上地裂缝为代表,其先期是在现今地应力场作用下,沿断裂面形成应力集中或沿断裂周边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张应力或北东、北西两组剪切应力集中,在地震发生时形成具有定向特征的液化型地裂缝愈合后,在后期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再次复活发育形成的复合成因地裂缝。由于该类地裂缝是地震力作用下的地表破裂,不是隐伏断裂直接活动所致。因此,复活后的地裂缝由于其先期产生地表破裂有限,地裂缝破坏性并不强,只是作为一种地质不连续面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影响,地表表现为线性特征小幅度地面塌陷。另一类以双埠头地裂缝为代表,是在当前NNW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南苑-通县断裂长期持续蠕滑引起沿断裂带附近土层应力、应变持续积累,在地下水超采诱发下造成土层破裂形成的以拉张为主复合成因地裂缝。该类地裂缝记录了南苑-通县断裂蠕滑活动量。因此,地裂缝发育规模大,危害也强。南苑-通县断裂同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相比,其产状较缓、上断点埋深较深,使得沿线地裂缝发育宽度比黄庄-高丽营断裂和顺义-前门-良乡断裂沿线大。南口-孙河断裂对现今北京平原区地裂缝重要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现今河流沉积控制影响和对活动地块控制影响两个方面。南口-孙河断裂北东盘相对较强的活动地块,尤其是沿此断裂发育的低洼河道地区是现代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地区。

刘祥奇[7](2019)在《白洋淀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工程地质意义》文中认为雄安新区是国家重大战略,为了建立透明雄安,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亟需为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沉积学与气候环境变化背景。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地区第四纪沉积物深厚,沉积地层结构复杂,白洋淀的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论。第四纪地质作为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开展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工程地质意义研究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为查明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和资源环境禀赋,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获取了500余个地质钻孔数据。本文选取GB005、GB039和G7315等3支钻孔为研究对象,其中G7315位于白洋淀现代湖泊中部,GB005和GB039钻孔分别位于湖泊北部拒马河流域与湖泊南部唐河流域,基本能够代表白洋淀地区的主要沉积环境状况。通过采集钻孔050 m深度岩芯沉积样品,分析沉积物粒度和烧失量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结合年代学结果,重建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其与土体工程特性的联系,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邻近传播聚类分析识别了白洋淀地区存在的4种典型沉积环境的粒度组成特征:湖心相与湖沼相的动力环境相近,沉积物以细粉砂为主,粒度频率分布曲线表现为单峰正态分布,峰值在520μm;湖滨相与漫滩相以粗粉砂为主,粒度频率分布曲线表现为双峰态;河流相颗粒较粗,以细、中砂为主,粒度呈单峰分布,峰值超过100μm;洪积相沉积物分选差,水动力条件呈快速变化,沉积物粒度特征通常表现为双峰态。2.利用端元模型对G7315、GB005和GB039钻孔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钻孔粒度的端元数量及各端元代表的环境指示意义,G7315湖上钻孔揭示了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179130 ka,白洋淀湖泊水位整体较低,以湖滨相为主,137.9 ka之后,沉积环境水动力突然变强,以河流作用为主;MIS5时期,气候温暖湿润,主要为湖滨湖心过渡相环境;进入MIS4阶段,早期河流沉积作用增强,之后以湖泊沉积环境为主;MIS3暖湿期,端元组成变化揭示了以湖滨-湖心过渡相为主的沉积环境,湖泊较上一阶段扩张;31 ka以来,沉积环境由湖滨-湖心过渡相逐渐变为河流相,进入全新世,又过渡为湖滨相或湖心相沉积环境。3.基于建立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结合工程地质调查结果,分析了沉积环境变化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变化影响着河流、湖泊搬运介质水动力强弱,进而影响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冲积沉积作用为主的地层沉积速率快,粒度组分较粗,物理力学指标较好,适宜作为承重层。湖泊沉积作用为主的地层沉积连续、有机质含量高,土体承载力相对较弱。

林钟扬[8](2019)在《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文中提出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备受学者关注。通过开展第四系沉积结构和空间展布规律来科学认识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变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地层层序的厘定、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变和海侵时期等科学问题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开展杭州湾地区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序列的分析,对研究杭州湾沉积作用发育历史、古地理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形成、古地理环境变迁,也发挥了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作用。当前,围绕杭州湾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为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古环境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受以往工作钻探难度、钻孔深度和样品测试分析技术的限制,更新世时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研究相对较少,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概括地讲,目前在杭州湾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沉积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两岸沉积环境演化差异性及其对岸线变迁的影响作用;(2)两岸沉积地层的统一厘定,多重地层统一划分标准的确定,两岸地层格架的构建和对比;(3)缺乏更新世以来揭露至基岩的沉积相、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河流入海和古气候变化的高精度数据资料;(4)杭州湾南-北两岸第四纪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变的耦合关系?三维可视化可对地下地质现象、地质结构提供直观的展示,当前已经成为推动“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三维地质构造模型已逐步应用于各种地质领域,技术方法逐步完善。而地质结构和地层属性的准确描述和精细化表达、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服务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等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杭州湾两岸作为浙江省拥江发展战略的先行区,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和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质钻孔,进行取芯采样,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孢粉、光释光、AMS14C测年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料。针对性地开展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单元划分、沉积物类型、沉积相、古地理、地层年代和地层格架的综合研究。通过建立地层层序和地质剖面,结合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建库和综合分析,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初步构建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通过杭州湾两岸的共13个第四系钻孔,获得了更新世-全新世地层中99个光释光年龄、74个AMS14C年龄及5178件样品的古地磁数据。对杭州湾北岸BZK02、BZK04、BZK05钻孔,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气候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粒度分析、综合测井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包含沉积相、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和地层划分信息的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图。通过编制8条的高精度第四纪地质剖面,建立了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划分为8个暖期-冷期变化的气候旋回,并依据基准面旋回的等时原理对气候旋回中的地层进行更精确对比,编制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20个时期的古地理演变图,较直观地反映了研究区沉积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规律。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进行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分析研究。通过精选杭州湾北岸代表性钻孔,建立三维地质钻孔原始数据库,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工具,开展了基于地表地质图和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解译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三维模型可视化、三维模型切割及三维模型隔栅剖面展示的分析研究。精选代表性第四纪钻孔116个,工程地质钻孔1100余个、水文地质孔445个,建立了杭州湾北岸(嘉兴)三维第四纪地质构造模型,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和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初步实现了数据系统对地质钻孔数据的有效管理与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初步探索了对任意区域、任意深度范围内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的按需实时评价,并以此探讨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在服务资源管理、实现地上地下三维可视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开展了杭州湾两岸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结构、沉积相序列和古地理演变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沉积层序及古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确定了8个暖期-冷期的古气候旋回、编制了20幅古地理图还原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2、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开展了研究区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研究,构建了杭州湾北岸(嘉兴平原)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三维第四纪地质结构模型及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3、开展了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动态显示的初步探索,按需实时评价杭州湾北岸任何深度和区域地下空间利用的适宜性,为推动杭州湾两岸“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等提供支撑。

杨向楠[9](2019)在《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环境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平衡开放系统,为人类生存、繁衍以及各类活动提供资源和场所。海岸带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人类活动和海岸带地质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对我国海岸带地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作用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地质环境开始出现问题,制约着我国海岸带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了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预防和治理地质环境问题,对我国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已经成为地质营力之外最大的因素,且地质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各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以地质学、灾害学角度,进行了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度研究以及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如下:(1)整理和分析大量资料,归纳出河北省海岸带共8种地质环境问题,考虑历史科研程度和造成损失、防治修复力度两方面,归结出河北省海岸带四个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为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并对四种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2)采用专家调查法收集初始影响度数值,借助SPSS 22.0软件处理数值,根据延拓盲数理论研究了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度。根据计算结果显示,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面沉降影响度为中,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度为大,对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影响度为小。(3)考虑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度,利用指标权重法,将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四个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初始危险性区划,应用GIS技术绘制初始危险性区划图。分析地质环境问题间相互作用关系,在单一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触发关系的多问题耦合作用危险性评估模型,进行了多问题耦合作用下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应用GIS技术绘制耦合危险性区划图。应用GIS技术将四个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进行空间叠加,根据叠加数值“最大值”法绘制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危险性区划图,将区划图与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易发性分区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切合实际的反应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和综合危险性,符合河北省海岸带现实情况,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梁六禄[10](2018)在《江苏扬州北部地区的浅层地质结构特征与三维建模》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结构及构造活动性是地质工程评价的关键要素。根据岩性、测年数据、重矿物组合等资料,本文提出了江苏扬州北部地区第四系划分对比方案,并在浅层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区第四系可以划分为高邮-兴化和天长两个小区,前者第四系划分为五队镇组、小腰庄组、灌南组及淤尖组;后者划分为豆冲组、泊岗组、戚咀组和大墩组。(2)通过详细的第四系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东部第四系沉积物厚度较大,最厚达270m以上,西部的平原区地层相对较全,最大厚度160m左右,而丘岗区则缺失全新统和上更新统,且厚度差异较大。(3)根据浅层人工地震剖面的波组特征解释出第四系内部的3个断点及2个疑似断点(推测断层),但由于测线密度不够尚难合理判断断层的平面展布及相互关系。(4)综合浅层钻孔资料、电阻率剖面、地震资料等解释的第四系厚度及断点分布建立了江苏扬州北部地区浅层地质三维建模,认为研究区第四系在北部地区为西薄东厚、南部地层为西厚东薄,北部在邵泊湖一带存在走向NNW、倾向NEE向的隐伏正断层,而在南部存在走向NNW、倾向SWW向的正断层,底界面起伏形态具有“西凸东凹”的总体特征。(5)根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显示的第四系、新近系底面起伏判断,位于邵伯湖底部的无锡-宿迁断裂是一条第四纪同沉积活动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约为中更新世时,切错新近系底界面落差为700m(L4测线)至900m(L3测线),错断中更新世地层(Q2)地层断距约25.5m。断层总体走向为NNW向,且具有高角度倾斜和倾向变化特征,判断为走滑正断层。

二、冲洪积成因粘土质粉砂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洪积成因粘土质粉砂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许疃矿井“四含”沉积特征及其富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水层沉积特征研究
        1.2.2 含水层富水性评价研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1 矿井概况
        2.1.1 矿井位置与交通
        2.1.2 矿井自然地理概况
        2.1.3 矿井建设与生产概况
    2.2 矿井地质概况
        2.2.1 矿井地层
        2.2.2 矿井构造
    2.3 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3 许疃矿井“四含”沉积与水文地质特征
    3.1 “四含”沉积基底特征
    3.2 “四含”岩性及厚度分布特征
        3.2.1 砾石类岩性及其厚度分布特征
        3.2.2 粘土类岩性及其厚度分布特征
        3.2.3 砂类岩性及其厚度分布特征
        3.2.4 “四含”岩性及垂向厚度分布特征
    3.3 “四含”沉积相分析
        3.3.1 沉积相划分标志
        3.3.2 沉积类型及特征
        3.3.3 沉积相模式
    3.4 “四含”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3.4.1 单位涌水量分析
        3.4.2 渗透系数分析
        3.4.3 “四含”涌水特征分析
        3.4.4 “四含”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许疃矿井“四含”富水性评价
    4.1 基本原理
        4.1.1 地理信息系统简述
        4.1.2 层次分析法(AHP)简述
        4.1.3 熵权法简述
        4.1.4 主、客观权重的乘法合成归一化
    4.2 主控因素的确定与分析
    4.3 主控因素综合权重的确定
        4.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4.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3.3 确定综合权重
    4.4 “四含”富水性主控因素数据归一化处理
    4.5 基于综合确权的“四含”富水性指数法评价模型的建立
    4.6 “四含”富水性分区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许疃矿井“四含”流场数值模拟
    5.1 矿井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含水层结构
        5.1.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5.2 地下水数学模型
    5.3 应用GMS建立水流模型
        5.3.1 计算区域剖分
        5.3.2 模拟期的确定
        5.3.3 边界条件
        5.3.4 初始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5.3.5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5.3.6 32煤层开采对“四含”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研究现状
        1.2.2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1.2.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浅层地热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层概况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
        2.3.2 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
        2.3.3 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
        2.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4 环境地质条件
        2.4.1 海水入侵
        2.4.2 地下水水质
    2.5 浅层地热特征
        2.5.1 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2.5.2 地埋管单位长度换热量
        2.5.3 单孔换热功率
        2.5.4 浅层地温场
    2.6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3.1 模糊层次综合指数—粒子群优化修正综合评价模型
    3.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适宜性评价指标
    3.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3.3.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级与评分
    3.4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3.4.1 地下水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3.4.2 地埋管地源热泵评价体系指标因子权重
    3.5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
        3.5.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3.5.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区划
        3.5.3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综合区划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浅层地热能储量及资源潜力评价
    4.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
        4.1.1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模型
        4.1.2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4.1.3 浅层地热能储量评价中的关键参数
        4.1.4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热储量评价结果
    4.2 浅层地热能可开采量评价
        4.2.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4.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功率评价
        4.2.3 地源热泵系统可开采量评价
    4.3 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
        4.3.1 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制冷面积评价
        4.3.2 浅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5.1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模型
        5.1.1 欧式线性空间变化评价模型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2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及指标选取
    5.3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5.3.1 欧式线性空间临界值阈
        5.3.2 模糊层次指标权重
    5.4 浅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5.5 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石混合体概念及成因研究
        1.2.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1.2.3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1.2.4 土石混合体滑坡失稳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2.1 大渡河地形地貌
        2.2.2 丹巴河段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3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及滑坡发育特征
    3.1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3.1.1 丹巴河段河谷演化过程
        3.1.2 丹巴河段斜坡演化过程
        3.1.3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3.2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总体特征
        3.2.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时空分布特征
        3.2.2 土石混合体滑坡堆积体结构特征
    3.3 丹巴河段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
        3.3.1 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
        3.3.2 建设街土石混合体滑坡
        3.3.3 中路乡土石混合体滑坡
        3.3.4 莫洛土石混合体滑坡
    3.4 小结
第4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及量化参数研究
    4.1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4.1.1 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分析方法
        4.1.2 土石混合体宏观结构分析
        4.1.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分析
        4.1.4 土石混合体微观结构分析
    4.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指标及量化参数
        4.2.1 颗粒粒度分布
        4.2.2 颗粒形状特征
        4.2.3 颗粒接触关系
        4.2.4 颗粒孔隙形态
    4.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构建
    4.4 小结
第5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及参数研究
    5.1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及量化参数
        5.1.1 强度特性
        5.1.2 应力应变特性
        5.1.3 剪胀与剪缩特性
        5.1.4 硬化软化特性
    5.2 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直剪试验
        5.2.1 试验方案
        5.2.2 剪切变形特性分析
        5.2.3 抗剪强度特性及参数分析
    5.3 土石混合体变形三轴剪切试验
        5.3.1 试验方案
        5.3.2 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
        5.3.3 剪切变形力学特性分析
        5.3.4 土石混合体强度参数分析
    5.4 土石混合体剪切变形应力应变关系
    5.5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对滑坡变形的响应
    5.6 小结
第6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6.1 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研究
        6.1.1 宏观坡体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6.1.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6.1.3 土石混合体滑坡稳定性分析
    6.2 甲居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6.2.1 古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6.2.2 复活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6.3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三维系统监测分析
        6.3.1 甲居滑坡监测网布设
        6.3.2 监测结果分析
    6.4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及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6.4.1 滑坡灾变过程及成因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6.4.2 基于变形破坏稳定性分析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7.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7.1.1 遥感解译
        7.1.2 现场调查
        7.1.3 专业监测
    7.2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
        7.2.1 指标选取原则
        7.2.2 指标体系构建
        7.2.3 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调查分析
    7.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质的关系
    1.2 第四纪地质学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1.3 古地震遗迹研究现状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系特征
    2.5 地层特征
    2.6 构造背景
    2.7 历史地震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震裂缝特征及年代
    3.1 地震裂缝概念
    3.2 地震裂缝特征
    3.3 地震裂缝年代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地震堰塞湖特征及年代
    4.1 地震堰塞湖概念
    4.2 地震堰塞湖特征
    4.3 地震堰塞湖年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其他古地震遗迹的调查研究
    5.1 地震落石调查
    5.2 地震断层调查
    5.3 砂土液化调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的古地震
    6.1 地震裂缝所记录的古地震
    6.2 地震堰塞湖所记录的古地震
    6.3 多种古地震遗迹所记录的古地震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2 区域主要断裂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综合物探反演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4.3.2 沉积体系分析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结论与存在问题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主要完成研究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与深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概况
    2.3 新构造活动基本特征
    2.4 区域构造演化
    2.5 地球物理场特征
    2.6 深部构造构造特征
    2.7 小结
3 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结构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剖面几何学特征
    3.3 平面形态与几何结构模型
    3.4 小结
4 与北东向断裂交切关系—地球物理与活动时代约束
    4.1 地球物理证据
    4.2 断裂活动制约证据
    4.3 南口-孙河断裂对NE向断裂活动制约作用
    4.4 小结
5 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运动学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层序地层研究
    5.3 地层时代划分
    5.4 南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 通州地裂缝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6.1 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6.2 通州典型地裂缝特征
    6.3 现代地裂缝成因分析
    6.4 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制约作用
    6.5 小结
7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白洋淀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工程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华北平原晚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1.2.2 白洋淀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1.2.3 沉积物粒度分析的研究进展
        1.2.4 沉积环境对土体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水文特征
3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3.1 样品采集
        3.1.1 流域典型沉积环境沉积样品
        3.1.2 钻孔沉积样品
    3.2 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3.2.1 年代
        3.2.2 粒度
        3.2.3 烧失量
4 基于邻近传播聚类算法的沉积环境识别
    4.1 基于粒度分布曲线的邻近传播聚类算法
    4.2 粒度曲线对应的沉积环境识别结果
    4.3 典型沉积环境的沉积物粒度特征
5 白洋淀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5.1 粒度组成端元分析
        5.1.1 端元分析模型原理
        5.1.2 端元数量的确定
        5.1.3 端元分布曲线与贡献量
    5.2 G7315、GB005、GB039 钻孔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5.2.1 不同粒度端元的沉积学意义
        5.2.2 G7315 钻孔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
        5.2.3 GB005和GB039 钻孔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
6 地层沉积环境演化的工程地质意义
    6.1 钻孔各地层的工程地质物理力学性质
    6.2 沉积环境变化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概况
    2.4 第四系沉积特征和分区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与资料收集
    3.2 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第四章 杭州湾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多重地层划分
    4.1 第四纪地层层序和特征
    4.2 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
第五章 杭州湾沉积序列、沉积相及古环境演变
    5.1 第四系沉积系列与地层格架
    5.2 岩性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3 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六章 基于钻孔数据的杭州湾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6.1 建模数据基础与数据建库
    6.2 构建分析评价子系统
    6.3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第七章 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应用
    7.1 信息系统数据查询与分析
    7.2 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动态评价
    7.3 服务资源管理应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钻孔岩芯照片

(9)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选题来源
        1.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状况
        1.3.2 国内的研究状况
    1.4 工作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工作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研究区用地情况
    2.5 研究区各类用地现状
        2.5.1 居住用地
        2.5.2 公共设施用地
        2.5.3 工业用地
        2.5.4 交通用地
        2.5.5 仓储用地
        2.5.6 农业用地
        2.5.7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5.8 绿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3.1 地质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岩性
        3.1.3 地质构造
        3.1.4 水文地质
        3.1.5 工程地质
    3.2 河北省海岸带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
        3.2.1 地质环境问题的界定
        3.2.2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3.2.3 河北省海岸带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
    3.3 河北省海岸带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3.3.1 地面沉降
        3.3.2 海水入侵
        3.3.3 海岸侵蚀
        3.3.4 地下水污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延拓盲数理论的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度分析
    4.1 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分析
        4.1.1 工农业、居住发展导致地下水污染
        4.1.2 海岸带工程建设及生活用水导致地面沉降
        4.1.3 围海养殖与工程建设导致海岸侵蚀
        4.1.4 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
    4.2 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度建模
    4.3 研究方法对比分析
    4.4 盲数理论适用性分析
    4.5 延拓盲数理论模型
        4.5.1 盲数理论
        4.5.2 三角模糊数理论
        4.5.3 α-截集技术
        4.5.4 延拓盲数理论
        4.5.5 延拓盲数矩阵的构建
        4.5.6 未知测度的计算
    4.6 实例分析
        4.6.1 构建延拓盲数矩阵
        4.6.2 确定海岸带各个发展要素的权重
        4.6.3 未知测度的计算
    4.7 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现状
        4.7.1 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面沉降影响危险性区划
        4.7.2 河北省海岸带发展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危险性区划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
    5.1 地质环境危险性涵义
        5.1.1 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
        5.1.2 危险性区划的原理和原则
    5.2 地质环境危险性区划
        5.2.1 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方法
        5.2.2 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步骤
        5.2.3 危险性区划的发展趋势
    5.3 基于多问题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方法
        5.3.1 多问题综合研究涵义
        5.3.2 多问题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3.3 多问题耦合危险性评估方法
    5.4 河北省地质环境问题区划
        5.4.1 单一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分区
        5.4.2 多种地质环境问题耦合危险性分区
        5.4.3 综合危险性分区
    5.5 与历史研究图件的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江苏扬州北部地区的浅层地质结构特征与三维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貌特征
    2.3 区域构造概况
    2.4 区域地层概况
        2.4.1 前第四纪地层
        2.4.2 第四系
第3章 研究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环境演变
    3.1 地层划分的方法和依据
    3.2 高邮-兴化小区第四纪地层划分
        3.2.1 ZKYZ04 钻孔第四系剖面描述
        3.2.2 岩石地层特征
    3.3 天长小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ZKYZ02 钻孔第四系剖面描述
        3.3.2 岩石地层特征
    3.4 古地理环境演变
        3.4.1 早更新世古地理环境
        3.4.2 中更新世古地理环境
        3.4.3 晚更新世古地理环境
        3.4.4 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第4章 跨断层浅层地震勘探与断裂构造活动性综合解释
    4.1 断裂解释
        4.1.1 F1 断点解释
        4.1.2 F2 断点解释
        4.1.3 F3 断点解释
        4.1.4 无锡-宿迁断裂
        4.1.5 推测断裂
第5章 工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5.1 建模软件简介
    5.2 工区三维建模流程
    5.3 底界面模型分析
    5.4 工区地层三维展布特征
    5.5 界面起伏与断层的对应关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冲洪积成因粘土质粉砂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许疃矿井“四含”沉积特征及其富水性评价[D]. 唐李斌.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朱巍. 吉林大学, 2021(01)
  • [3]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D]. 白永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D]. 杨帅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6]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D]. 何付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7]白洋淀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及工程地质意义[D]. 刘祥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D]. 林钟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9]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研究[D]. 杨向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10]江苏扬州北部地区的浅层地质结构特征与三维建模[D]. 梁六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冲洪积粘土质粉土工程地质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