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CV的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16)在《天津市丙型肝炎疫情分析及报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2004-2014年天津市丙型肝炎疫情三间分布情况及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为科学制定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2.了解天津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及HCV RNA情况,评估天津市医院HCV检测能力和丙型肝炎诊断和报告能力。3.核查抗-HCV阳性住院病例的相关诊断资料和诊断情况,重新判定是否符合丙型肝炎诊断标准,与以往报告病例信息比对,计算丙型肝炎诊断率和报告率,校正2014年天津市丙型肝炎报告疫情数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查询天津市20042014年丙型肝炎报告病例名单,描述11年丙型肝炎报告病例三间分布流行特征;对2014年报告的住院病例采用1:1配对开展病例对照调查研究,分析天津市丙型肝炎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开展横断面调查,对70家天津市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2014年抗-HCV和HCV RNA检测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按比例系统抽样方法抽查住院病例,通过查阅病历查找丙型肝炎及相关病例诊断依据资料(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测结果及肝腹部影像学诊断结果),对信息不详者经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电话随访,按照WS 213-2008《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对病例诊断逐一进行核查和判定。对经过核查诊断为丙型肝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与20042014年丙型肝炎病例数据进行信息比对,信息一致的视为同一病例,认为已经进行报告,计算报告率。将2014年已报告丙肝病例数除以报告率得出2014年应报告病例数,与2014年报告发病数比,计算比值。结果:1.丙型肝炎发病情况:20042014年天津市丙型肝炎共报告5 3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20/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150.018,P<0.001),无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年龄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χ2=2540.887,P<0.001);男女性别平均比为1.36:1,发现者年龄组主要为30岁以上人群,占总发病数的88.70%,市内六区报告发病率最高。2.丙型肝炎发病危险因素:经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病例组既往有手术史(`χ2=28.225,P<0.001)、输血史(`χ2=75.242,P<0.001)、共用针具注射、静脉吸毒(`χ2=11.347,P<0.001)和纹身纹眉(`χ2=8.6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去除混杂因素,既往手术史、输血史、口腔治疗史和纹身纹眉是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3.丙型肝炎医院实验检测情况:天津市二级以上医院丙型肝炎抗-HCV检出率为1.09%,传染病类抗-HCV阳性率(1.38%)要高于非传染病类(1.05%)(`χ2M-H=401.052,P<0.001)。排除外地来津就诊和本地患者重复检测人群,2014年天津市共有5549人检测出抗-HCV阳性,22家具备HCV RNA检测能力医院有4330例抗-HCV阳性者,其中有1121例检测HCV RNA,检测比例为25.89%(1121/4330),HCV RNA阳性数为873例,阳性率为77.88%。传染病类的HCV RNA检测比例为75.08%(510/752),非传染病类的检测比例为17.01%(611/3316),传染病类的检测比例高于非传染病类(`χ2M-H=56.796,P<0.001)。4.医院诊断情况:根据1031例抗-HCV阳性住院患者出院登记结果显示,有601例被医生诊断为丙型肝炎相关疾病,占58.29%,另430例患者诊断未诊断。已诊断的丙型肝炎相关疾病中以慢性HCV患者为主,占67.72%(407/601),丙型肝炎肝硬化占27.12%(163/601),丙型肝炎肝癌占4.16%(25/601),急性丙型肝炎比例最少,仅占1.00%(6/601)。对430例未诊断丙型肝炎相关疾病者的患者进行再次诊断,应诊断为丙型肝炎相关疾病者377例,占未诊断病例的87.67%(377/430)。5.医院报告情况:对1031例住院病例核查诊断后,有953例可诊断为丙型肝炎(包括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与20042014年报告丙型肝炎病例数据库进行比对,报告率为31.90%(304/953)。2014年天津市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病率3.38/10万,计算丙型肝炎校正报告发病率是实际报告发病率的3.13倍。结论:1.天津市丙型肝炎疫情比较呈现下降趋势,发病地区以市区为最高,可能与该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优势医疗资源发现多有关。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病例被发现时年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多,以30岁以上为主。2.天津市丙型肝炎发病危险因素既往有手术史、输血史、口腔治疗史和纹身纹眉。3.天津市医院HCV RNA实验检测能力较低,大部分病例未经核酸检测病毒复制情况。抗-HCV阳性者住院病例漏诊和漏报比例较高,严重影响疫情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进一步提升疫情报告质量。4.估算天津市2014年应报告丙型肝炎是已报告病例的3.13倍,表明有大量丙肝病例未被报告,未报告原因可能与现行的丙型肝炎诊断标准复杂不容易掌握有关,建议对现行诊断标准进行一些必要的修订,使医生更容易对病例进行诊断和报告。
韦艳妮[2](2013)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流行情况及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索丙型肝炎感染是否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2型糖尿病发病是否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有关,为今后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012年3月-5月,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2型糖尿病者710例,同期在该院收集对照者696例。采用统一的问卷对纳入研究者进行相关方面的资料收集,同时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及真空管采集静脉血5mL,将血样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后分离血清,取上清,血清标本存放-80℃冰箱备检。2、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型糖尿病者和对照者的血清进行抗-HCV检测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将两者的阳性率及性别分层进行比较。3、用相关试剂对抗-HCV呈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病毒RNA的提取,逆转录成cDNA,然后用巢式PCR的方法进行HCV RNA的检测。4、将PCR产物送检测,根据每个样本的测序结果用Blast软件比对分析序列,确保基因分型的准确性,进行HCV基因分型。5、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者性别、年龄均数和乙型肝炎感染方面均衡可比。2型糖尿病患者组710例,男383例,女327例。对照组696例,其中男384例,女312例。两组之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05)。两组年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7,P>0.05)。两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4,P>0.05)。2、2型糖尿病组的抗-HCV阳性率(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1.2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3,P<0.05)。但在所有年龄组中,只有60-69岁年龄组中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P<0.01),其他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值比(OR)为2.44,表明HCV感染将使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性增加2.44倍左右(95%可信区间为1.14-5.21)。4、病例组22例抗-HCV阳性者中,男11例,女11例。对照组9例抗-HCV阳性者中,男4例,女5例,采用逆转录巢式PCR对这31例样本进行检测,HCV RNA呈阳性24例,占77.42%(24/31),其中病例组的为19例,占86.36%(19/22)。对照组5例,占55.56%(5/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序列比对结果,我们得出24例HCV RNA阳性的标本中,1b型21例,占87.5%(21/24)。2a型3例,占12.5%(3/24),未见混合型。本研究中,病例组HCV RNA阳性19例,其中1b型16例,2a型3例。对照组中,HCV RNA阳性5例,其中1b型5例,未检出2a型。6、在24例HCV基因分型中,2型糖尿病组19例,其中lb型16例,1b型阳性率为2.25%(16/710)。2a型3例,2a型阳性率为0.42%(3/710)。对照组5例,其全部为lb型,阳性率为0.72%(5/696)。糖尿病组1b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0,P<0.05)。在各年龄段病例组与对照组1b基因型阳性率比较中,60-69岁年龄段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P<0.05),其他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与普通人群无差异,提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子。2、根据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广西地区HCV流行主要为1b型和2a型。3、糖尿病患者中1b型的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60-69岁年龄段风险最高。推测可能HCV1b型更容易合并糖尿病的发生。
沈红[3](2012)在《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丙肝知晓率和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完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开展徐汇区医护人员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为提高医护人员丙型肝炎防治能力提供基础资料;探索戊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为戊型肝炎防控提出应对措施。方法1、收集、整理上海市徐汇区2000-2010年户籍人口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和病原学分型年报等资料,结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提供的户籍人口数据,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并描述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2、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徐汇区一、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共800名,其中5家一级医院各40名、2家二级医院各200名、2家三级医院各100名,医护人员来自急诊科、内科、外科(包括手术室)、妇产科、儿科、检验科、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或中医针灸理疗科、感染科、口腔科、供应室和皮肤科性病门诊等科室。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医护人员一般情况,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和转归的认知情况、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及熟人患丙型肝炎是否继续交往等内容。3、戊型肝炎发病危险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自上海市徐汇区2007年1月-2009年6月病毒性肝炎监测点医院(市六医院、龙华医院、市八医院),共102例。按1:2配比,选择徐汇社区健康人群204名为对照组,对照条件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2岁以内、居住地区和环境与病例基本接近相似,排除既往有肝炎病史、肝炎病毒携带者及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日常卫生习惯;危险因素主要调查包括:发病前近2个月的肝炎病人接触史;是否食用过凉拌菜、糟醉类卤味、生炝贝壳类海鲜、生炝河鲜食品、火锅等;饭前便后洗手情况,饮水卫生,是否合用卫生设施以及是否经常外出就餐和外出史等。结果1.上海市徐汇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2000-2010年徐汇区户籍人口急性病毒性肝炎共报告发病26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8/10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11年间徐汇区甲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2006-2010年肝炎发病率下降趋势不明显,但甲乙类传染病仍保持明显的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定型率呈现上升趋势,从2009年起徐汇区肝炎定型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徐汇区病毒性肝炎型别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2000年甲型肝炎古病毒性肝炎的26.09%,随后10年间甲型肝炎发病率趋于降低,所占比重逐渐减小,至2010年仅占8.91%。戊型肝炎构成比从2000年的16.03%跃升至2010年的43.56%,2003年起戊型肝炎发病率和占比始终超过甲型肝炎,2009-2010年连续2年发病率和构成比均超过了乙肝。戊型肝炎无暴发疫情,存在明显流行周期,呈冬春季升高;丙型肝炎发病同样以散发为主,但呈稳步上升趋势。各型肝炎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不同型别肝炎高发年龄有所不同,甲、乙肝以45岁以下的青壮年高发,丙型肝炎以75-79岁组发病率最高,戊型肝炎以60-64岁组发病率最高。各型肝炎大致均以各自的高发年龄段为界,在小于该年龄段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大于该年龄段则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城乡结合地区发病率(32.32/10万)高于中心城区发病率(20.34/10万)。2.徐汇区医护人员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医护人员丙型肝炎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56%,无人对问卷中的34项选项均回答正确。医护人员对丙型肝炎病原学等知识相对熟悉,但对“共用毛中、衣物和剃须刀可传染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方法”、“可以治愈’“急性期可能自行清除”等4项知晓率低于250%,分别为49%、48%、39.75%、36%”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知晓率最高,一、二级医院知晓率无差异。丙型肝炎知晓率随着医护人员教育程度的增高而提高(χ2趋势=117.173,P趋势<0.01)。医护人员对丙型肝炎确切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6.88%,“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能传播丙型肝炎”的知晓率较高,分别达97.81%和92.35%。各医疗职业间对丙型肝炎确切传播途径知晓率有差别(χ2=17.204,P<0.01),医生为78.65%,护士为74.64%,技术人员等为80.66%;护士对丙型肝炎确切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医生和技术人员等(P<0.05);医生和技术人员等差别无显着性(P>0.05)。但被调查的800名医护人员中对传播途径知识同时完全回答正确只有177人,正确率仅为22.13%。在医疗过程中,76.88%的医护人员并不清楚“诊疗或护理的病人是否是HCV感染者”。63.63%的人表示未检查过丙型肝炎抗体,其中未检查的原因82.71%是因为没有机会。3.戊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调查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前2个月内经常外出就餐(在个体摊贩、饭店就餐或购买外卖)、食用火锅、食用生炝贝壳类海鲜、生炝河鲜类、外出史(包括旅游、出差等)为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病前2个月内经常、偶尔外出就餐或购买外卖、生炝河鲜类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466(95%C/:2.217-13.480)、2.812(95%CI:1.552-5.096)、3.281(95%CI:1.153-9.339)。结论和建议2000-2010年徐汇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5年下降不明显,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甲型肝炎不再为病毒性肝炎主要型别,戊型肝炎在肝炎构成中呈上升趋势。提示在继续做好甲、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应加强针对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的防控措施。一、二级医院及受教育程度低的医护人员对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护士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低。应针对加强一、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及低学历者的丙型肝炎防治知识培训。经常外出就餐、生炝河鲜为戊型肝炎危险因素,应采取加强食品、水源安全管理,改变人们不良饮食习惯等措施,防止感染戊型肝炎。
黎氏白贤(LE THI BACH HIEN)[4](2013)在《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感染病。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现代医学应用抗病毒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长期疗效差、复发率高,因为病毒的变异性比较高,而且抗病毒药的副作用也不少。近年来中医药对丙型性肝炎的机理研究及辨证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A.研究背景慢性丙型肝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是引起肝硬化、肝癌主要原因之一,感染25-3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5%-25%,是影响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西药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标准方案,其适应征要求严格、且禁忌症和副作用较多等局限性。中医药用于防治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大优势。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探讨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B.研究目的: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观察,明确中药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能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组织损伤、防治肝纤维化及癌变,从而提高临床益气清化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C.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观察60例患者,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疗程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时的综合疗效、抗病毒疗效、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肝脾B超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180u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利巴韦林,每天900mg分三次口服,早中晚各300mg。中药基本方,每天1剂,每天两次(中药基本方组成:黄芪15g、白术15g、栀子15g、苦参15g、胡黄连6g)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180u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利巴韦林,每天900mg分三次口服,早中晚各300mg。D.研究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整体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本研究中药结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疗效比对照组单纯用干扰素疗效较佳。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明显着差:。治疗组30例,有效27例(90%),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有效24例(73.3%),无效8例(26.7%),总有效率为73.3%。2.益气清化法结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性肝炎正虚邪恋证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分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腹胀、黄疸、口干口苦、肝脾肿大、怯冷或热症状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便溏、胁痛、腰膝酸软症状有非常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均数0.6908>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均数0.6817,可以认为治疗组的症状积分转化率数高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3.益气清化法结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性肝炎正虚邪恋证能改善肝脏炎症,恢复肝功能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数值经t检验,P>0.05,提示:两组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数值经t检验:ALT、AST、GGT P<0.05,提示:两组肝功能ALT、AST、GGT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数值经t检验ALB、GLB、TBlil、DBlil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肝功能ALB、GLB、TBlil、DBlil无明显改善。由治疗组的肝功能均数28.416<对照组的肝功能均数52.9814,可以认为治疗组的肝功能转化率数低于对照组的肝功能。4.益气清化法结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性肝炎正虚邪恋证能改善血常规指标: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有显着改善,有显着差异,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5.益气清化法结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性肝炎正虚邪恋证能改善病毒定量HCV-RNA,抑制病毒复制:治疗前两组病毒定量数值经t检验,P>0.05,提示:两组的病毒定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病毒定量数值经t检验,P<0.05,提示:两组的病毒定量明显差异。由治疗组的病毒定量均数1000<对照组的病毒定量均数2018,可以认为治疗组的病毒定量转化率数低于对照组的病毒定量。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者,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过程中亦无研究对象失访,表明益气清化法结合干扰素治疗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依从性好。治疗中、治疗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E.研究结论:论文通过中药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干扰素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乏力、腹胀、纳差、黄疸、口干口苦、便溏、胁痛腰膝酸软、怯冷或热症状,肝功能、病毒定量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组织损伤、防止肝纤维化及肝癌,从而提高临床益气清化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获得较好的疗效,主要体现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是一种方便、无毒、无副作用的方法。
刘祖春,罗光荣,范瑛[5](1995)在《非甲非乙型肝病患者戊型肝炎检测》文中认为用二种HEV重组抗原包被ELISA反应板,检测沙市市急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EV抗体。153例患者中阳性65例,阳性率42.48%。总检出率3.96%,低于甲肝与乙肝高于丙肝与丁肝,排列五种病毒性肝炎病原谱第三位。临床观察表明,本病主要侵犯的是青壮年(81.54%),男性高于女性(3∶1)。临床症状与体症酷似甲型肝炎,与甲、乙型肝炎相比,肝大情况相似,而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和脾大均比甲、乙型肝炎轻。临床分型以急性黄疸型为主(89.27%),无黄疸型与重型少见。预后良好,无慢性过程。
廖远泉[6](2014)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技术及方法学概述》文中指出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预防和控制丙肝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抗病毒治疗。临床常用的实验诊断血清标志物主要有HCV-Ab、HCV-Ag,以及HCVRNA定性/定量、HC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的检测。本文介绍了丙肝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技术及方法学(包括ELISA、RIBA、CLIA、DIFA、real-time PCR和RT-LAMP)研究的现况,希望能够为丙肝的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有所裨益。
谭德明[7](1993)在《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研究概况》文中认为 70年代初用HBsAg检测筛选献血员以来,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下降了50%,但仍有2%~15%左右发生输血后肝炎,其中70%~90%为非甲非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类似黄病毒科的带包膜的核糖核酸病毒。1988年WHO将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p)]。
梁争论,庄辉[8](1992)在《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近年来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经血传播、性传播、家庭内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黄伯章,唐正运[9](1994)在《抗-HCV和HCV-RNA在非甲非乙病毒性肝炎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7例非甲非乙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抗-HCV检测,阳性率为19.8%(39/197),且显示抗-HCV阳性率与输血、临床类型、采血时间密切相关。同时检测了部分患者血清的HCV-RNA及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显示:HCV-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抗-HCV阳性率;抗-HCV阳性患者有明显的肝细胞损害。
姚展成[10](1994)在《丙型肝炎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介绍近几年国内、外在丙型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以及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CV的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CV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市丙型肝炎疫情分析及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丙型肝炎诊断标准 |
1.2.2 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定义 |
1.2.3 调查医院的筛选 |
1.2.4 抗-HCV阳性病例和住院病例 |
1.3 调查方法 |
1.3.1 病例对照危险因素调查 |
1.3.2 医院丙型肝炎诊断情况调查方法 |
1.3.3 报告质量核查方法 |
1.4 样本量计算 |
1.5 统计方法 |
1.6 检测方法 |
1.6.1 抗-HCV检测 |
1.6.2 HCV RNA检测 |
二、结果 |
2.1 2004-2014年天津市丙型肝炎流行概况 |
2.2 丙型肝炎的的流行特征 |
2.2.1 丙型肝炎的时间分布 |
2.2.2 丙型肝炎的地区分布 |
2.2.3 分性别、年龄分布 |
2.2.4 职业分布 |
2.3 丙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
2.3.1 丙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2 丙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2.4 医院实验室丙型肝炎的检测能力 |
2.4.1 抗-HCV项目开展情况 |
2.4.2 HCV RNA检测项目开展情况 |
2.5 医院丙型肝炎诊断能力 |
2.5.1 医院诊断情况 |
2.5.2 核查诊断情况 |
2.6 丙型肝炎疫情报告质量 |
2.6.1 2014 年抗-HCV阳性住院病例核查诊断情况 |
2.6.2 2014 年丙型肝炎病例报告情况核查 |
2.6.3 估算2014年丙型肝炎应报告病例数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知情同意书 |
丙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调查表 |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13-2008) |
综述 丙型肝炎识别与诊断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丙肝知晓率和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上海市徐汇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徐汇区医护人员丙型肝炎防治知晓率调查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戊型肝炎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全文总结 |
一、结果 |
二、结论 |
三、政策建议 |
论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Ⅰ. 中医对肝胆的认识 |
1. 中医学中“肝脏”的含义和实质 |
2. 中医学对肝脏位置的认识及论述 |
3. 中医肝脏的生理功能 |
4. 肝与其他脏腑在生理上密切关系 |
Ⅱ. 中医对胆腑的认识 |
1. 中医对胆腑含义及位置的认识 |
2. 中医对胆的生理功能的认识 |
Ⅲ.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病名认识 |
2.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探讨 |
3.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肝炎的辨证诊断 |
4. 中医学对慢性丙型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
5. 难治慢性丙型性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
6. 丙型性肝炎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问题评价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西医学对慢性丙型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Ⅰ. 慢性丙型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
1. 传染源 |
2. 传播途径 |
3. 人群感染性 |
4. 流行特征 |
Ⅱ. 慢性丙型性肝炎的病毒学 |
1. HCV分类 |
2. HCV形态结构与生理性质 |
3. HCV基因组结构 |
4. HCV复制 |
5. HCV变异 |
Ⅲ. 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形态学改变 |
Ⅳ. 慢性丙型病毒肝炎的致病机制与自然史 |
1. 致病机制 |
2. 自然史 |
Ⅴ.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学 |
1. 临床诊断 |
2. 实验室检查 |
3. 血清生化学检测 |
Ⅵ. 慢性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 |
1. 基本治疗 |
2. 药物治疗 |
3. 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西医治疗策略 |
4. 丙型肝炎西医药临床研究存在问题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Ⅰ. 研究设计 |
Ⅱ. 研究方案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 病例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病历的终止条件 |
5. 剔除标准 |
6. 病历脱落与处理 |
7. 治疗方案 |
7.1 研究方法 |
7.2 治疗方法 |
8. 观察指标 |
9. 疗效判定 |
9.1. 综合疗效判定 |
9.2. 抗病毒疗效评定标准 |
9.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9.4.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10. 安全性评价标准 |
11.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12. 统计学方法 |
Ⅲ. 结果 |
1. 治疗前两组基线比较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两组症状分布治疗前比较 |
1.4 肝功能指标治疗前比较 |
1.5 病毒定量治疗前比较 |
2. 治疗组、对照组具体疗效比较 |
2.1 两组治疗后体征比较 |
2.2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疗效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病毒定量HCV-RNA比较 |
2.4 两组治疗后血常规指标疗效 |
2.5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比较 |
3. 安全性比较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Ⅰ. 研究讨论 |
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 研究的治疗原则 |
3. 研究的中药基本方药物组成与意义 |
4. 西医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丙型病毒的临床应用 |
5. 研究的疗效分析 |
5.1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 |
5.2 症候疗效的评价 |
5.3 肝功能指标的评价 |
5.4 病毒定量指标的评价 |
Ⅱ. 研究的结论 |
III. 研究的存在问题与展望 |
Ⅳ.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简介 |
(6)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技术及方法学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HCV抗体的检测 |
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1.2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 RIBA) |
1.3 斑点免疫渗滤试验 (direct immuno floresecnce assay, DIFA) |
1.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hemi luminescence immuno assay, CLIA) |
2 HCV核心抗原的检测 |
2.1 量子点 (quantum dots, QD) 技术 |
2.2 ELISA |
2.3 CLIA |
3 HCV核酸 (HCV-nucleicacid, HCV-NA) 的检测 |
3.1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 |
3.2 荧光定量-环介导反转录等温扩增技术 (revers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 |
3.3 磁珠法在HCV-RNA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
4 HC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的检测 |
4.1 real-time PCR |
4.2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分析 |
4.3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Sc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 |
4.4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PCR-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CR-SSO) |
4.5 聚合酶链反应-分型测序 (PCR-se-quence-based typing, PCR-SBT) |
4.6 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液相芯片分型技术 (PCR-nucleic liquichip typing techniques, PCR-NLTT) |
5 结语 |
四、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CV的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市丙型肝炎疫情分析及报告质量研究[D]. 陈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6)
-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 韦艳妮.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3]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丙肝知晓率和戊肝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 沈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4]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D]. 黎氏白贤(LE THI BACH HIE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7)
- [5]非甲非乙型肝病患者戊型肝炎检测[J]. 刘祖春,罗光荣,范瑛.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5(01)
- [6]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实验诊断技术及方法学概述[J]. 廖远泉. 疾病监测, 2014(10)
- [7]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研究概况[J]. 谭德明. 湖南医学, 1993(04)
- [8]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J]. 梁争论,庄辉.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2(05)
- [9]抗-HCV和HCV-RNA在非甲非乙病毒性肝炎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黄伯章,唐正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4(04)
- [10]丙型肝炎研究进展[J]. 姚展成.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