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江峰[1](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熊木齐[2](2017)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雨事件增多、地震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形势日益严峻,对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的需求也更加强烈。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8年“5.12”地震和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国家在白龙江流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沟谷泥石流治理工程以拦挡工程为主,但是拦挡工程失败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8.8”三眼峪泥石流和“8.13”文家沟泥石流,而且目前对拦挡工程的效应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论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通过野外调查监测、文献查阅、资料分析、遥感解译等手段,建立物理试验模型,结合数值模型,模拟不同状态拦挡工程对泥石流的作用;并选取典型拦挡工程实例研究拦挡工程的效应,总结泥石流治理的得失,系统分析研究拦挡工程对泥石流的效应,探讨泥石流拦挡工程治理新理念。主要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如下:⑴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成因和易发性进行了研究。危害严重的泥石流主要由暴雨触发,以短历时强降雨激发型泥石流最为典型,中小型沟谷暴雨型泥石流预警判别方程:I=112.2t-0.82(I为10 min雨强,t为有效降雨历时);舟曲-临江段白龙江干流、岷江下游和北峪河沿岸沟谷为泥石流高易发区。⑵建立了现场沟槽试验场模拟研究拦挡工程淤满和溃坝的效应。拦挡工程溃决时与原始沟道相比较,沟口处沟床侵蚀下切深度增大了367%,石块的搬运距离分别增大了41.7%、37.5%和23.1%,沟口处泥石流对传感器的应力峰值增大了15.4%,说明拦挡坝溃决增大了泥石流侵蚀搬运能力和破坏力;拦挡工程淤满未溃时,沟口处泥石流对传感器的应力峰值减小78.46%,说明拦挡坝淤满后依然能有效减小泥石流的破坏力。⑶应用Kanako模型分别模拟8组坝高和8组沟床坡度条件下,洪峰流量为50 m3/s的泥石流发生时,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和沟床侵蚀变化,研究不同状态下拦挡工程(新修建、淤满、溃坝)对泥石流的作用,引入泥石流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减少率k表征拦挡工程减小泥石流规模的效应。结果显示,拦挡坝的高度一定时,k与沟床坡度成三次函数关系,沟床坡度在614°时,k值随着坡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沟床坡度在1420°时,k先增大后减小;沟床坡度一定时,k与坝高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坡度为6°时,k值增幅最大,坡度为14°时,增幅最小;拦挡工程淤积甚至淤满后,依然能减少拦挡工程沟床上游侵蚀;溃坝均会放大泥石流的规模。⑷选取修建有拦挡工程的三眼峪泥石流沟和天然构林坪泥石流沟进行对比研究。“8.8”舟曲泥石流发生过程中,三眼峪沟中拦挡工程溃决,增大了泥石流的破坏力,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和过度占用排导槽是造成舟曲“8.8”泥石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降雨事件增多,对该类流域面积大、沟道纵比降大、固体物质丰富且下游有居民区的泥石流沟进行工程治理时,应以排导工程为主,结合生态工程和拦挡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并且充分考虑拦挡工程溃坝的风险。以上研究,全面分析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成因和易发性,并通过野外监测获取了中小型泥石流暴雨临界激发雨量,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拦挡工程的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结合实例探讨沟谷泥石流的治理理念,为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类似泥石流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龙茜[3](2016)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云南东川为剖析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务院2013年颁布实施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当中,明确列出了我国的262个资源型城市,强调要延续产业发展,杜绝出现“资源竭、城市衰”的格局。规划中指出,目前我国的262个资源型城市当中,有69个城市的自然资源已濒临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即资源枯竭型城市,云南东川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众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有大概三分之一为地级市,在转型过程中,往往依托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新的产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了一定的转型,但是仍有三分之二的县市区远离中心城区,缺少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同时发展空间受限、交通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移民搬迁困难、就业问题突出、地方财力薄弱等制约性因素不同程度存在,导致转型发展举步维艰。这些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与不可再生,枯竭资源与发展动能不足将不可避免。作为一个典型的“因矿而设、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因矿而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东川所面临的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能否实现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决定东川能否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东川经济转型期如何改变对资源的路径依赖,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性规划,就如何实现东川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体制机制等五位一体的全面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建议。
张智渊[4](2015)在《矿产资源开发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文中研究说明甘南州自古以来主要以传统的游牧和农耕方式作为其谋生求发展的主要手段,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有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现有人口的需求,且随着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扩展,寻找因地制宜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便成为甘南州政府和群众共同面对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矿成果表明,甘南州是一个地下宝藏丰富的地区,有一些私人企业因在甘南州从事探矿与采矿而富裕起来。当初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致使部分企业主只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也由于缺乏利益分成的法定机制,使得当地藏族群众在获取少量实际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则是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问题。矿产资源开采者的掠夺性与破坏性开采与当地长期形成的生态保护文化也格格不入,引发了当地群众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行为颇为不满,甚至有部分人因此而反对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其现代化路径之一的宏观决策。进入21世纪之后,甘南州政府贯彻环境保护法规和顺应群众要求加强了环境监管,当地百姓也加强了维权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那里也获得了利益分成,但由于政府、企业、群众三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常有小矛盾显现并存在激化的可能。另外,由于本地缺乏资金、技术与熟练的人力资源,故甘南州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大多为招商引资而来的外地企业与从业人员,由于企业的投资者与从业者大多非本地人,故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除了具有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行为中的共性之外,最为明显的那就是存在民族性,因此任何单纯的经济利益冲突都有可能因为矛盾激化而上升为民族问题,且由于从业人员与当地群众的文化不同而在具体的民族交往中难免出现文化上的接触、碰撞、适应与融合的过程。任何经济行为均具有两面性,作为一个亟需发展且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方,矿产资源开发更不能因噎废食而守着聚宝盆继续贫困与落后的生活,而是应当因势利导,解决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利益冲突和开发的外生性而引发的不和谐的问题,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四个田野点的调查与分析,依靠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梳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介绍甘南藏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概貌入手,以民族学田野调查及社会调查的方式研究了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的民族社会基础,论述了甘南矿产资源开发给当地民族社会结构、民族交往、藏族传统文化、生态和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以此研究为基础,阐述了矿产开发背景下的和谐民族社会建构,同时,对甘南州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提出建议。本研究从民族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等多维度探究了甘南藏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于环境、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促进环境保护与增进民族和谐与共同繁荣的策略,为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汉藏民族交往、民族社会发展、民族融合与团结提供了有益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武阳[5](2015)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作为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地震、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之一的边坡失稳塌滑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在矿山、水利、交通等部门都涉及到大量的边坡问题,因此对边坡的正确认识,准确的稳定性分析、合理地设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岩土工程界的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淳安县千岛湖镇新安东路247号楼南侧坡体局部发生的崩塌问题为依托,采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及治理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利用理正计算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支护结果进行验算,得出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
张鹏[6](2015)在《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其形成机理分析》文中提出关中盆地是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汇集归入黄河的区域,因而有渭河冲积平原之称。盆地之东为函谷关,西为散关、南为武关、北为萧关,四关挟持,故又有关中平原之称。关中盆地西起宝鸡,东迄黄河,南依秦岭,北傍渭北低山,东西长约400km,南北宽3080km,面积约3400km2,整体似半个弯月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发育在鄂尔多斯台地与秦岭褶皱带交界部位,地处中国重要的大地构造分界位置上。关中盆地作为中国大陆典型的新生代裂陷盆地,新构造活动强烈、表象明显,也是我国新构造运动研究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在演化历程上具明显的周期性,新构造活动与地貌、水系、第四纪沉积、温泉、地震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由于该地区地处四个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过渡部位,加之又受到整个汾渭裂陷带整体活动的影响,地形地貌复杂,河流地貌与温泉发育,造就了该地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在经历了地质遗迹开发保护及旅游业发展之后,该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的旅游景区,尤其是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主的各类地质公园的开发,促进了该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依托《关中盆地1∶1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对关中盆地区域内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建立地质遗迹评价模型,对区域内地质遗迹进行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的评价,同时从区域地质和新构造运动及地貌等方面对该地区地质遗迹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探讨关中盆地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及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张蕾[7](2015)在《吉林省诱发泥石流的暴雨洪水特征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泥石流发生之处,建筑物坍塌、农田损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过量的开发利用更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水土大面积流失,最终导致各种地质灾害频发。吉林省东南部是泥石流高发区,根据统计,全省自1990年以来共发生泥石流56起。吉林省泥石流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泥石流预报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暴雨洪水是诱发泥石流的关键因素。吉林省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或主汛期,暴雨洪水频发,因此,分析吉林省诱发泥石流的暴雨洪水特征,对于泥石流的预报预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吉林省泥石流事件多发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泥石流发生区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土壤类型等指标特征,研究表明,吉林省泥石流易发区高程一般在1651000m,少部分地区可以达到2000m以上;坡度一般在15°50°;土壤类型主要为弱发育的淋溶土、漂白淋溶土、潜育黑土、饱和始成土、人为土和弱发育暗色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旱地、农村居民点、林地、水田、低覆盖度草地及裸岩石砾地等。根据泥石流易发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绘制吉林省泥石流易发区分布图。进而,通过对专家评分法、正态分布法和二元比较法等三种方法比较分析,选择适宜方法将泥石流易发区自然地理特征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最后,采用自组织映射聚类和基于灰色聚类的优选排序等方法,通过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系统研究降雨与泥石流二者间的相关关系,绘制暴雨洪水诱发泥石流的预警图。
李越[8](2015)在《基于Android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的前提,是编制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有效避免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计算机、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和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Android系统作为移动终端开发平台,具有开源免费、拓展性强等特点,利用该平台进行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实现了地质灾害野外信息调查的移动数字化采集,极大的提高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管理的效率。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移动平台开发,在Eclipse开发环境下,利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结合系统设计目标,开展了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内容的获取、分析、分类,确定系统整体结构和软件功能模型,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系统界面,完成系统界面的设计,设计和实现各个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分析数据构成和存储方式,建立SQLite数据库。系统实现了野外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的系统集成,包括:信息录入、信息查询、轨迹显示,实现的具体功能包括基本的地图操作(地图放大、缩小、平移)、GPS定位、数据采集(采集、保存、取消)、数据查询(按类型查询、按时间查询)、运动轨迹记录、输入坐标点定位导航、要素添加(点、线、面)、拍照并将经纬度显示于照片左下角、录音(输入、输出、删除)、摄像(输入、输出、删除)、测量(长度、面积)、图形绘制等,它将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综合展示,做到了空间数据、基础属性数据和多媒体属性数据的一体化。
洪强[9](2015)在《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生态安全是目前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矿山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地下铁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问题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从地下铁矿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出发,总结了地下铁矿主要生态环境效应,认为干扰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的源动力是矿山生产活动,而矿山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则起着基础、制约和控制等作用,并以矿山生产过程为纽带,建立了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因果关联分析模型。(2)借鉴PSR概念框架模型,建立了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矿山自然禀赋压力和隐患因素纳入了评价指标,并根据安全、较安全、较不安全和不安全四个等级,分别制定了定量指标的分级标准和定性指标的分级依据、描述语言及评分标准。(3)设计了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物元评价方法,以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为评价物元,建立了相应经典域矩阵和节域矩阵,制定了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评定及发展趋势判断准则。(4)以程潮铁矿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客观反映程潮铁矿土地生态安全态势及其主要矛盾。
秦送玲[10](2015)在《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以定安县岭口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选取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为例,对该区域开展实例调查和研究,并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地质灾害防治现状进行分析,得知土地利用规划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存在偏差。有的土地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发地质灾害,这跟人们一直以来对地质灾害认识的不足有直接的关系。开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可从土地利用规划源头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科学合理地对土地进行规划,这对未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为构建基于GIS空间管理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数据库,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GIS对岭口镇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和水文地质等地质灾害资料开展数字化和矢量化处理,通过MAPGIS系统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编辑。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地质灾害数据库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该数据可以有效查询土地利用中,哪里应该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这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便利的查询工具;其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充分融入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成果,在深入研究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和摸清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的规律特征的基础上避开这些地区,选择合理的土地进行开发或复垦再利用。为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通过区域内的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及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分区依据和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将全区划分为非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中易发区三个区,并将其用来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在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中,为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开发土地,最大限度做到防灾减灾,制定了土地开发防灾规范、土地征收和灾害信息公共教育三个土地开发政策,并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完善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用来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最后,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注重培训规划师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真正能够实现从规划的源头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为当地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浅谈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2)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物理模型模拟 |
1.2.2 泥石流数值模型模拟 |
1.2.3 泥石流拦挡工程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自然地理条件 |
2.1 气候条件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构造 |
2.4 地层岩性 |
2.5 土壤类型 |
2.6 植被特征 |
2.7 土地利用 |
2.8 水土流失 |
2.9 人类活动 |
第三章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成因和易发性 |
3.1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 |
3.1.1 泥石流时间分布 |
3.1.2 泥石流空间分布 |
3.1.3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基本特征 |
3.2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成因分析 |
3.2.1 地形条件 |
3.2.2 松散物质来源 |
3.2.3 降雨 |
3.3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
3.3.1 评价单元划分 |
3.3.2 评价因子属性提取 |
3.3.3 因子属性分级 |
3.3.4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
3.3.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
3.3.6 土壤侵蚀强度与泥石流的敏感性分析 |
3.4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主要治理工程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物理模型模拟 |
4.1 试验区背景介绍 |
4.2 物理模拟试验的相关理论 |
4.2.1 模拟试验条件 |
4.2.2 物源处理 |
4.3 室外泥石流拦挡工程效应模拟试验 |
4.3.1 试验平台建设 |
4.3.2 试验方案设计 |
4.3.3 试验实施过程 |
4.3.4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
4.4 现场沟槽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试验 |
4.4.1 试验场 |
4.4.2 试验方案设计 |
4.4.3 试验实施过程 |
4.4.4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数值模型模拟 |
5.1 Kanako模型原理 |
5.2 模型参数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坡度沟床条件下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 |
5.3.2 不同高度拦挡工程的效应 |
5.3.3 多级拦挡工程组合 |
5.3.4 拦挡工程淤满后和溃坝的效应 |
5.4 数值模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泥石流沟拦挡工程的效应分析 |
6.1 三眼峪和构林坪流域概况 |
6.2 对比分析 |
6.2.1 地形地貌条件 |
6.2.2 岩性构造 |
6.2.3 植被条件 |
6.2.4 物源条件 |
6.3 拦挡工程的效应分析 |
6.3.1 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研究 |
6.3.2 基于事实和假设的论证 |
6.3.3 三眼峪新修建拦挡工程作用分析 |
6.4 结果和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云南东川为剖析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主要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资源型城市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 |
(三)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评价 |
第一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 |
(一) 资源型城市 |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 |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概念 |
(一) 转型 |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
(三)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
三、东川转型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川区概况 |
(二) 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三) 东川区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东川转型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一) 区位优势 |
(二) 资源优势 |
(三) 基础优势 |
二、劣势 |
(一) 发展空间受限 |
(二) 交通设施滞后 |
(三) 产业结构单一 |
(四) 生态环境脆弱 |
(五) 移民搬迁困难 |
(六) 就业问题突出 |
(七) 地方财力薄弱 |
三、机遇 |
(一) 世界性机遇 |
(二) 全国性机遇 |
(三) 全省性机遇 |
四、挑战 |
(一) 内在挑战 |
(二) 外在挑战 |
第三章 东川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一、产业转型 |
(一) 推进矿山转型升级 |
(二) 提升发展传统工业 |
(三) 加快发展新兴工业 |
(四)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五)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
(六) 全力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尾矿综合利用 |
(七) 优化产业发展载体 |
二、基础转型 |
(一) 建设出滇入川综合交通体系 |
(二) 构筑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
(三)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四) 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三、生态转型 |
(一) 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
(二) 地质灾害防治 |
(三) 固体废弃物控制与管理 |
(四)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
(五) 重金属污染防治 |
(六) 环境污染防治 |
四、社会转型 |
(一) 构建优质均衡教育体系 |
(二)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
(三) 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
(四) 促进就业创业 |
(五)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六) 加快“三区”移民搬迁工作 |
五、体制机制转型 |
(一) 行政体制改革 |
(二) 财税体制改革 |
(三) 农村综合改革 |
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
(一) 财政政策 |
(二) 税收政策 |
(三) 投融资政策 |
(四) 土地政策 |
(五) 人才政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矿产资源开发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五、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甘南州人文社会与田野点概述 |
第一节 人文社会 |
一、地理环境 |
二、圣地文化 |
三、人文社会 |
第二节 田野点与矿产资源概述 |
一、田野点概述 |
二、探明的矿藏种类与储量 |
三、矿产资源开发概况 |
第二章 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的民族社会基础 |
第一节 甘南州矿产资源开发的社会基础 |
一、甘南州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
二、甘南州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民族态度调查 |
一、那吾乡藏族对矿产开发态度的调查 |
二、夏河加甘滩藏族矿产开发态度调查 |
三、开采地藏族在矿产开发中的参与程度 |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与民族社会结构 |
第一节 矿产开发与甘南藏族社区结构变迁 |
一、传统藏族社区的场域模型 |
二、当代藏族社区的特征 |
第二节 矿产开发与甘南藏区社会变迁 |
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加快 |
二、促进甘南州藏族社会经济发展 |
四、引起社会分层与流动 |
第三节 矿产开发与甘南州藏族社区建设 |
一、矿产开发与甘南民族社区的城镇化 |
二、矿产开发与甘南藏族社区建设 |
第四章 矿产开发与民族交往 |
第一节 矿产开发背景下的族际交往现状 |
一、工作交往 |
二、族际通婚 |
三、经济互动 |
四、文化互动 |
第二节 矿产开发影响族际交往的路径 |
一、为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提供场景 |
二、结合藏传佛教促进社会稳定 |
三、多元信仰交融 |
第三节 族际交往的目标与结果 |
一、社会整合与有机团结 |
二、增大了局域范围内的民族和谐 |
第五章 矿产开发与藏族传统文化 |
第一节 矿产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互动 |
一、外界文化与技术的传入 |
二、藏族传统文化对矿产开发的影响 |
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对矿区藏族群众的影响 |
第二节 宗教文化在矿产开发中的作用 |
一、神山崇拜与矿产资源开发 |
二、藏族群众的宗教观念对矿产开发的影响 |
三、宗教力量与矿产开发中的纠纷解决 |
四、矿产企业与宗教力量的主动交往 |
第六章 矿产开发的生态与民族社会问题 |
第一节 矿产开发的生态问题 |
一、生态问题的主要体现 |
二、生态问题的不利影响 |
第二节 利益分配失衡产生的社会矛盾 |
一、利益分配不当引起的经济纠纷 |
二、拉大当地藏族群众的收入差距 |
三、相邻村庄强索经济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中的其他社会问题 |
一、利益最大化原则影响牧民对投资者的态度 |
二、资源开发利益链条中滋生了不合法的的垄断经营 |
三、法律意识不足导致的权益受损与矛盾纠纷 |
四、资源魔咒对当地社会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影响 |
第七章 矿产开发背景下的和谐民族社会建构 |
第一节 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
一、依法加强资源开发管理 |
二、重视矿产开发中的环境成本 |
第二节 发挥本土文化的功能 |
一、提高当地藏族群众的参与性 |
二、建立适合本土民族文化的纠纷化解机制 |
三、建立适用于民族地区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 |
四、借助民族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合理选择发展路径 |
一、扩大资源开发下游产业 |
二、建立循环经济 |
三、转变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 |
结语 |
一、矿产开发促进了甘南民族社会的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是甘南矿产开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
三、利用民族文化促进甘南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 |
四、民族和谐是矿产开发与社会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的情况与科研成果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附录 三 |
附录 四 |
附录 五 |
附录 六 |
致谢 |
(5)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边坡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边坡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边坡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基础 |
2.1 边坡形态与分类 |
2.2 岩质边坡的分类及其特点 |
2.3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
2.3.1 崩塌的定义 |
2.3.2 滑坡的定义 |
2.3.3 崩塌与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
2.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4.1 边坡稳定性概念 |
2.4.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
2.4.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2.5 小结 |
3 边坡治理技术理论基础 |
3.1 岩质边坡加固方法概述 |
3.2 加固方法分类 |
3.3 小结 |
4 新安东路247号楼南侧边坡失稳工程概况 |
4.1 场地条件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地质环境概况 |
4.2 崩塌体特征 |
4.3 崩塌所处边坡岩土体特征 |
4.3.1 地形地貌特征 |
4.3.2 工程地质条件 |
4.3.3 节理裂隙 |
4.4 崩塌所处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4.4.2 岩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4.4.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4.4.4 崩塌危害程度评价及结论 |
5 边坡支挡设计 |
5.1 设计思路 |
5.2 设计内容 |
5.2.1 清坡工程 |
5.2.2 锚杆+SNS主动柔性网 |
5.2.3 坡顶安全防护拦网 |
5.2.4 绿化工程 |
5.2.5 监测 |
5.3 设计计算 |
5.4 施工技术要求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其形成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 |
1.4.2 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 |
1.4.3 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 |
第二章 关中盆地概况及区域地质环境 |
2.1 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2.2 地质旅游发展概况 |
2.3 地形地貌 |
2.3.1 渭河及其支流河谷阶地 |
2.3.2 黄土台塬 |
2.3.3 山前冲积平原 |
2.3.4 沙丘 |
2.4 地层单元 |
2.5 地质构造 |
2.5.1 构造格局 |
2.5.2 断裂构造 |
2.5.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5.4 城市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与评价 |
3.1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原则 |
3.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标准 |
3.3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分类 |
3.4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评价 |
3.5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旅游价值评价 |
3.6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区划研究 |
第四章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形成机理分析 |
4.1 区域地质构造形成机理 |
4.1.1 盆地边缘构造特征 |
4.1.2 盆地内部构造特征 |
4.2 新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形成机理 |
4.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
4.2.2 构造地貌 |
4.3 典型第四纪地质遗迹形成机理分析 |
4.3.1 第四纪冰川地貌形成机理分析 |
4.3.2 第四纪黄土地质遗迹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现状 |
5.2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
5.3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建议 |
5.4 关中盆地地质遗迹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吉林省诱发泥石流的暴雨洪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吉林省区域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条件 |
2.1.4 气象水文条件 |
2.2 地质灾害现状 |
2.2.1 泥石流 |
2.2.2 崩塌 |
2.2.3 滑坡 |
2.2.4 地面塌陷 |
2.2.5 地裂缝 |
2.3 社会经济 |
第3章 研究区数据 |
3.1 数据资料 |
3.1.1 泥石流易发区 |
3.1.2 高程与坡度 |
3.1.3 土壤类型情况 |
3.1.4 土地利用 |
3.2 数据处理 |
3.2.1 投影坐标的选取 |
3.2.2 插值方法的选取 |
3.2.3 降雨数据的插值处理 |
3.3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 |
3.3.1 专家区间评分法 |
3.3.2 正态分布法 |
3.3.3 二元比较法 |
3.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 |
3.4.1 专家区间评分 |
3.4.2 区间评分的综合量化值 |
第4章 泥石流易发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
4.1 地质地貌特征 |
4.1.1 易发区高程分布图 |
4.1.2 易发区坡度分布图 |
4.2 土壤类型特征 |
4.3 土地利用类型 |
第5章 泥石流易发区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
5.1 泥石流形成机理 |
5.2 聚类分析方法 |
5.2.1 自组织映射聚类法 |
5.2.2 基于灰色聚类的优选排序法 |
5.3 泥石流与降雨相关性分析 |
5.3.1 自组织映射聚类分析 |
5.3.2 基于灰色聚类的优选排序分析 |
5.3.3 聚类结果分析 |
第6章 吉林省泥石流灾害预警 |
6.1 泥石流易发区分布 |
6.2 暴雨洪水诱发泥石流预警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Android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2.2 野外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2 系统实现的环境基础 |
2.1 开发环境 |
2.2 Android简介 |
2.2.1 Linux内核 |
2.2.2 系统运行库 |
2.2.3 应用程序框架 |
2.2.4 应用程序层 |
2.2.5 Android的优势 |
2.3 ArcGIS Runtime SDK for Android |
3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业务采集内容 |
3.1. 不同灾种野外调查具体内容 |
3.2 野外调查中需采集的其他信息 |
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5 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 |
5.1 地图的显示、平移、缩放 |
5.1.1 MapView功能介绍 |
5.1.2 MapView添加方式 |
5.1.3 地图的缩放、旋转 |
5.1.4 地图监听器 |
5.2 GPS定位 |
5.2.1 Android平台定位原理 |
5.2.2 GPS定位关键技术 |
5.3 空间数据采集关键技术 |
5.3.1 点的采集 |
5.3.2 线的采集 |
5.3.3 面的采集 |
5.4 长度和面积的测量 |
5.4.1 基本原理 |
5.4.2 关键技术 |
5.5 拍照经纬度显示 |
6 系统总体设计 |
7 系统详细设计 |
7.1 系统界面 |
7.1.1 界面元素设计 |
7.1.2 布局的实现 |
7.1.3 事件的响应 |
7.1.4 系统界面实现 |
7.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7.2.1 信息采集模块 |
7.2.2 信息查询模块 |
7.2.3 轨迹记录模块 |
7.2.4 测量和拍照模块 |
7.2.5 导航模块 |
7.2.6 要素添加模块 |
8 数据库设计 |
8.1 SQLite数据库 |
8.2 数据库内容 |
8.3 数据库表的设计 |
8.4 数据库创建 |
9 结论及展望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铁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效应 |
2.1 地下铁矿开采工艺及方法 |
2.1.1 主要工艺流程 |
2.1.2 主要开采方法 |
2.2 地下铁矿生态环境效应 |
2.2.1 生态环境破坏过程 |
2.2.2 生态环境效应分类 |
2.2.3 生态环境效应特征 |
2.2.4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
2.3 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因果关联模型的构建 |
第3章 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构建模式选择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3 指标体系 |
3.3 评价指标的表征和分级 |
3.3.1 定量指标表征和分级 |
3.3.2 定性指标表征和分级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确定权重方法的选择 |
第4章 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物元评价方法建立 |
4.1 物元模型的建立 |
4.1.1 物元的概念及内涵 |
4.1.2 构造土地生态安全物元 |
4.1.3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物元矩阵 |
4.2 关联度计算及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判定 |
4.2.1 确定指标层关联度函数 |
4.2.2 逐层计算综合关联度 |
4.2.3 等级评定及发展趋势判断 |
第5章 程潮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5.1 程潮铁矿概述 |
5.1.1 气象水文 |
5.1.2 围岩赋存条件 |
5.1.3 生产水平 |
5.1.4 地质灾害 |
5.1.5 节能环保措施 |
5.2 程潮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过程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评价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10)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以定安县岭口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论文创新点 |
二、定安县岭口镇概况 |
(一)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1. 自然地理 |
2. 地质环境 |
(二) 社会经济条件 |
(三) 土地利用现状 |
1. 土地利用总体特征 |
2. 建设用地空间格局 |
(四) 不当的土地利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
三、定安县岭口镇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分析 |
(一) 地质灾害分布与特征 |
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 |
2.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 |
(二) 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分析及危害 |
(三) 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的危险性评价 |
(四)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
(五)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的不足 |
四、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框架设计 |
(一) 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关系 |
(二) 利用GIS空间管理技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1. GIS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思路 |
2. GIS数据库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
(三)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充分融入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成果 |
(四) 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目标结合 |
(五) 推进基于土地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并应用于灾害管理工作 |
1.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原则 |
2. 分区方法及步骤 |
3. 分区结果及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
(六) 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开发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
1. 土地开发防灾规范 |
2. 土地征收 |
3. 地质灾害信息公共教育 |
(七) 加大土地规划编制人员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 |
五、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总结 |
1. 对防治技术方法的总结 |
2.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防治政策措施的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泥石流发育的几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2]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拦挡工程的效应模拟研究[D]. 熊木齐. 兰州大学, 2017(07)
- [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云南东川为剖析个案[D]. 龙茜. 云南大学, 2016(02)
- [4]矿产资源开发对民族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甘南藏区为视点[D]. 张智渊. 兰州大学, 2015(03)
- [5]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D]. 武阳.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6]关中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其形成机理分析[D]. 张鹏. 长安大学, 2015(02)
- [7]吉林省诱发泥石流的暴雨洪水特征分析[D]. 张蕾. 吉林大学, 2015(09)
- [8]基于Android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李越. 云南大学, 2015(09)
- [9]地下铁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洪强. 武汉科技大学, 2015(07)
- [10]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以定安县岭口镇为例[D]. 秦送玲. 海南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