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贮存·检索(论文文献综述)
武朝军[1](2016)在《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受到沉积环境、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和孔隙溶液化学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上海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一般涉及晚更新世(6)层硬土层及其以上全新世(5)层2层土,该土层的深度一般为3035 m,称为浅部土层。本文首先以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堆积过程为背景,详细描述了上海浅部各层黏土的沉积环境,并对上海浅部各层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进行了综合研究。(1)上海浅部土层是作为现代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堆积形成的。在晚更新世137.5 ka BP(千年之前),海面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海侵,在广大海岸带的海相环境中广泛沉积有一层软黏土,各地黏土在沉积完成后又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这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影响着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长江巨大的流通量和挟沙量,使得在江水和潮汐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有独特的沉积环境。上海浅部土中的(6)层硬土和(5)4层土分别沉积于海侵发生前古河间地的湖泊沼泽环境和古河谷内的溺谷环境中。(5)351层软土沉积于海侵过程中的滨海相环境。淤泥质软黏土((3)层和(4)层)沉积于距今74 ka BP之间浅海–滨海环境中。表层(2)层土沉积于滨海–河口相环境,该层土裸露于陆地表面,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与古地面(6)层土性质类似,表现为一定的超固结性。上海浅部各层土沉积环境的不同的使得物理特性、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均有所区别。沉积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孔隙溶液的含盐量,从而影响土体的液塑限;结合河口位置、水流速率的差异,导致土体不同的絮凝程度。上海浅部(4)层土沉积于海侵最盛时期,水中含盐量最高,颗粒之间絮凝程度最高,从而导致其结构性最强。(2)通过试验,得到了上海浅部土体的基本物理特性典型剖面,揭示了浅部土体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密度(ρ)、液限(wL)、塑限(wP)、液性指数(IL)与塑性指数(IP)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2)6层黏土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加,wn、e0、wL、IP和IL先增加后减小,ρ和OCR则相反。这些参数均在(4)层土所处深度(815 m)范围内达到极大或极小值。上海浅部各土层基本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少量的粉土和粉砂(分布于苏州河附近及以北地区)。颗粒级配试验表明,上海(2)6各层土之间级配差别不大,均以粉土颗粒为主,黏土颗粒含量均不超过50%,可以定义为粉质黏土。浅部土层原生矿物不足1/3,以黏土矿物为主,其中伊利石含量高达70%,这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岩源分布及地质作用。(3)分析了上海浅部土压缩指数(Cc)与其他基本物理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wn、e0和wL均与Cc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wn与Cc的关系式。既有的Cc与wn之间的线性经验关系式并不适用于上海浅部黏土,尤其是当wn较大(>45%)时,实际Cc偏高。提出的Cc和wn之间的指数关系Cc=0.0426(e0.0444wn–0.794)可以更好地预测上海浅部黏土的压缩指数,并且基本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的黏土。(4)对上海浅部各层原状土进行了固结和三轴试验,尤其是对厚度最大的(4)层海相软黏土,还进行了重塑试样和原状试样的对比试验,得到了结构性对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性和剪切特性的影响。对于上海浅部(2)6各层土,结构性对压缩特性的影响均比较弱。对比Iv–lg p空间中浅部各层土的压缩曲线与沉积压缩线(SCL)和固有压缩线(ICL)的相对关系:(3)层和(4)层土处在SCL和ICL之间,结构性最强、超固结性最弱;(5)层土贴近ICL;(2)层和(6)层土基本位于ICL以下,处于超固结状态,结构性最弱。(4)层土重塑和原状试样的固结试验表明,与世界上其它结构性黏土(Ariake等)相比,Cc–p曲线在Cc达到峰值后衰减幅度很小,说明结构性对上海(4)层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比较弱。在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结构性对上海浅部(4)层土的三轴剪切特性影响不同。在固结排水剪切(CD)试验中,结构性原状试样和重塑试样的q/p′–εa曲线基本一致,εv–εa曲线的发展趋势类似,但结构性试样的最终体变量是重塑样的两倍。在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中,结构性试样的初始刚度相对较大,但最终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f)与基本一致。上海浅部(4)层软黏土的结构难以完全被破坏。在e–logσv空间中,原状试样与重塑试样的强度包线(即临界状态线CSL)并不重合,而是呈现出两条平行直线,表明在三轴试验剪切破坏时,原状试样的结构仍未完全破坏至重塑状态。固结试验中,土体在1 600 kPa竖向荷载下孔隙指数Iv仍位于ICL以上。(5)通过对上海浅部各层土的原状试样进行固结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各层土原位状态下的超固结性。固结试验所得各层土的超固结比OCR以(2)层土最高(Max≈10),该层土处于陆地表面,原位应力较低,又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表观先期固结压力,因此OCR最高;其次是底部(6)层土(OCR≈2.0),因为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作为地表土长期暴露地面;中间厚度较大的(3)层和(4)层土淤泥质软黏土OCR接近1.0,可认为正常固结土;(5)层土虽然为海相软黏土,但是由于沉积历史较长,产生一定的表观前期固结压力,OCR≈1.4,为弱超固结土。上海浅部各土层的CD试验结果中,(2)层和(6)层土的q/p–εa曲线表现为一定的应变软化型,而(3)层和(4)层土则为应变硬化型,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固结试验得到的上海浅部各层土的超固结性。(6)小应变区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反映了土体屈服前结构的破坏过程。常规三轴系统的缺陷使得局部位移传感器成为小应变试验中必要仪器。对上海浅部(4)层土进行了一系列小应变试验尝试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一套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探讨了K0固结对小应变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修正了常规的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使得试验所得刚度衰减曲线更加合理。
王岩森[2](2021)在《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场、事故或灾害中伤员大出血的快速止血与创面的护理修复是创伤救治的两个重要问题。研究新型高效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和创面修复材料对救治伤员、挽救生命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大出血止血材料存在诸多问题:生物类止血材料单独使用时稳定性差、使用条件要求苛刻;多糖类止血材料缺乏机械强度,仅适用于低、中度出血,对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不理想;对于爆炸伤、火器伤或躯干贯通伤等深、狭窄或不规则的大出血伤口缺少形状自适、及迅速封堵伤口的能力。此外,现有的创面修复材料功能单一,大都缺乏固有的抗菌性能,对于深层、多渗液或慢性创面的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针对现有止血材料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多孔材料为基体,通过引入物理吸液富集、生物刺激、电荷刺激、机械封堵等多重止血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三种大出血止血材料体系,分别是:生物因子锚定增强多孔复合材料(TCP)、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PACF)、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CMCP),并对这三种多孔止血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体外凝血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调控和表征,最后通过动物体大出血模型分别对三种材料的体内止血效力进行评价。此外,针对创面修复材料存在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体,设计和构建了抗菌增效柔性超透明多孔复合膜材料(PHMB-PBC),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表征,最后通过动物皮肤缺损模型对其促愈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基于聚乙烯醇(PVA)多孔材料的三维网络结构和高吸液特性,将生物活性因子凝血酶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双重作用均匀地锚定到多孔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网络上,制备得到的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体外凝血性能。TCP对大鼠肝脏出血的止血时间仅为31 s;但对大鼠股动脉大出血进行止血时,由于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不足,不能及时封堵伤口并有效止血。此外,室温存放超过12周后,TCP上的凝血酶活性急剧降低,导致其无法实现对肝脏出血的有效止血。将天然多糖海藻酸钠(SA)与PVA复合,通过戊二醛和Ca2+的双交联作用,制备了具有稳定双网络结构的PACF。双网络结构不但使PACF获得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使其具有促进血细胞的粘附、促进血栓快速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的能力,能够通过吸液富集、多孔效应、电荷刺激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促进快速止血。PACF具有优异的液体触发自膨胀性能,膨胀倍率超过2000%,同时膨胀过程中可产生3.8 N的动态膨胀力。与军用止血材料HemCon(?)、QuikClot(?)和CELOXTM相比,PACF具有更优异的止血效力,在大鼠肝脏出血模型和猪股动脉切断伤模型中均能实现止血并有效减少出血量。将高取代度的新型羧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和PVA复合,通过交联反应和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制备了 CMCP。CMC独特的纤维散布穿插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承压能力、抗疲劳特性和吸液膨胀性,吸液过程中能够产生最高8 N的动态膨胀力并能承受超过0.083 MPa的液体冲击力。CMCP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粘附和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加速血栓形成、激活凝血系统等多重止血机制协同作用实现体外快速凝血。动物实验研究表明,CMCP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动脉大出血伤口的救治,止血时间小于95 s;同时,CMCP接触血液后迅速自膨胀,能够适应性的改变形状,完全贴合伤口组织并充分填充伤口腔隙或伤道,有利于有效压迫伤口出血部位、抑制出血并防止伤口感染。在BC的纳米纤维网络中引入聚六亚甲基双胍-聚乙二醇(PHMB-PEG)胶束液滴,通过特殊成型工艺制备了表面平滑且具有多孔结构的PHMB-PBC复合膜。PHMB-PEG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多孔复合膜的柔韧性,同时使膜具有优异的持续吸水性能、保水性、超高透明度和气体透过率;PHMB-PBC具有杀菌、阻菌、抗粘附等多重抗菌效果,纳米孔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使PHMB-PBC具有缓释抗菌功效和持久的抗菌活性;在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中,与两种商业化敷料产品相比,PHMB-PBC表现出更短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过程中创面未发现感染且未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抗感染效果。
曹晓静[3](2020)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注意决定着学习者能否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真正的学习能否发生,学习注意是保证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知识表征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其具有丰富且灵活的色彩信息客观形态,学习者伴随着对色彩信息的感知获得知识与技能。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厘清色彩与学习注意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必要从促进学习注意的角度对色彩表征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资源画面的色彩表征不仅具有知识表征的内涵,而且在学习过程具有吸引、引导、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除了要正确的表征知识内容,还应实现对学习注意的管控,使得色彩表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因此,如何利用色彩表征设计正确的表达知识信息、提升学习注意、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了解、认知、体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咨询、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学习注意的研究视角开展色彩表征设计的研究,探讨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影响学习注意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研究从学习注意、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相关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述评。通过对学习注意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学习注意的类型(选择性学习注意、持续性学习注意、分配性学习注意)、学习注意的驱动过程(显性刺激驱动→隐形刺激驱动→目标导向驱动)。通过对学习资源画面的文献内容分析指出色彩表征在学习资源画面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对色彩表征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形态(知识内容形态、知识关系形态、知识目标形态),以及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特征(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视致简与实致繁的学习体验特征、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相关研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从视觉注意研究的角度进行眼动实验与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脑波实验的联合实验研究验证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色彩构成理论的分析,推衍出色彩表征知识内容形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关系形态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目标形态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观点,为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特征整合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理论为本研究提出优化学习注意色彩表征设计的三种基本形式“色彩编码设计形式”“色彩线索设计形式”“色彩信号设计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在学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色彩编码设计即对“色彩内容的组织”、色彩线索设计即对“色彩关系的调节”、色彩信号设计即对“色彩目标的控制”的观点。本研究在模型构建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构建了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与操作模型。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理论探讨。关系模型从优化学习资源画面设计质量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影响学习注意驱动过程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可以实现色彩内容对知识内容形态的表征、色彩关系对知识结构的表征、色彩目标对知识目标的表征。操作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促进有效学习注意形成的设计流程的系统梳理,其整体架构是:学习注意类型分析→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分析→画面语言设计架构→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形式影响。画面语言设计架构是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研究架构形成“色彩表征语义设计→色彩表征语用设计→色彩表征语构设计”。画面语言设计架构展示出语义设计与知识内容关联,语用设计与学习者、教师、媒介的关联,语构设计与画面要素的关联。本研究主要以画面中的三种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开展眼动与脑电波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学习情绪、学习结果的测量,导出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包括:研究一、关于色彩内容的组织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动态画面、静态画面、文本画面中的色彩内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的“时间线”中对色彩表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中色彩内容的合理组织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产生选择性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的中后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色彩表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逐渐减弱,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了解。2文本画面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明度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性学习注意,明度差大于50灰度级的画面有利于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更好的学习结果。研究二、关于色彩关系的调节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静态图文融合画面中不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红色线索、蓝色线索、无色彩线索)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以及不同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色彩基本属性形成的线索(色彩相变化线索、明度推移线索、纯度变化线索)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通过对发生时空变化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画面”中色彩线索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红色在“吸引”学习者视觉注意上具有优势;蓝色在“引导”“保持”视觉注意上即产生持续性学习注意方面具有优势;无色彩线索的画面不利于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认知;2对于大学生,陈述性知识更适合采用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色彩线索表征(如纯度变化)知识关系;程序性知识更适合采用具有层次感与结构感(如明度变化)的色彩线索表征知识关系;色彩线索设计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如主观色彩偏好)。研究三、关于色彩目标的控制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对比色、近似色)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以及色彩信号的位置呈现方式(临近呈现、顺序呈现)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画面中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的强弱容易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速度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目标的体会;2不同画面中色彩信号的临近呈现方式更易于学习者产生分配性学习注意,有利于学习者体会知识目标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最后提出了色彩表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画面语义定位策略(情感定位、结构定位、符号定位)、画面语用管控策略(视觉意象管控、视觉线索管控、视觉信号管控)、画面语构匹配策略(关联匹配、艺术匹配、双重匹配)三大策略,所有策略的细则均来源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架构、实验研究等整体研究过程。
袁晓光[4](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著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刘洪珠[5](2019)在《含氟聚合物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能源危机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有效开发诸如太阳能电池这样的新能源是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以甲基胺碘化铅(MAPbI3)为代表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具有生长工艺简单、光谱吸收范围宽和缺陷容忍度高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基于该类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短短的几年内,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8%上升到23.0%以上,完全可以和目前广泛使用的商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相媲美。但是,此类电池在高温高湿及紫外光环境下的低稳定性问题成为阻碍其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一些传统的聚合物被用于电池界面修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SCs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但这些材料自身存在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前景。含氟聚合物具有疏水、疏油、高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特性,并且可以通过旋涂方法成膜,与常规PSCs工艺兼容。将含氟聚合物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材料和有源层的保护层,有望显著提高PSCs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本论文主要围绕着新型含氟聚合物的合成以及此类聚合物在PSCs器件中实际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特性,特别适用于做PSCs的修饰材料,但少有报道。理论分析用于PSCs的含氟聚合物要求具有更高的疏水性和耐热性。为此,本文采用三氟氯乙烯及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含氟单体,通过种子乳液半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低氟含量、含季铵盐和高含氟量三类疏水型含氟聚合物(HOFP,Hydrophobic organic fluoropolymer)。系统研究了聚合物的组分、比例、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了探索更适合PSCs应用的HOFP,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别含氟聚合物的疏水性和耐热性。(2)利用两步旋涂方法制备MAPbI3基PSCs,并引入含氟聚合物作为修饰层对PSCs的不同功能层的界面进行修饰。通过系统研究HOFP修饰PSCs的不同界面层对综合光伏特性的影响,获得HOFP修饰后PSCs的优化结构。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修饰层插入活性层和空穴传输层(HTL)之间对电池效率有很大改善作用,同未修饰的电池比较,电池效率可提高10%以上,对电池的迟滞效应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反溶剂法生长(FAMA)Pb(IBr)3基PSCs的混合钙钛矿薄膜,并通过在钙钛矿活性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引入HOFP层获得具有新结构的PSCs器件。研究不同厚度HOFP层对PSCs综合光伏特性和环境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原型器件没有封装情况下,优化HOFP修饰工艺获得的PSCs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16.9%,开路电压(Voc)1.14 V,短路电流(Jsc)22.47 mA cm-2,填充因子(FF)66%。更值得关注的是器件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密闭存放100天后,光电转换效率可维持最初效率的80%以上。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含氟聚合物制备方法、聚合动力学以及含氟聚物应用于PSCs功能层修饰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为改善PSCs稳定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为水性氟聚合物乳液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试验和理论基础。但是目前PSCs工作稳定性距离工业化应用还相差甚远,较低的稳定性仍然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对于导致PSCs稳定性问题的深入物理机制和有效解决策略还有待深入研究。
鲁相[6](2018)在《橡胶元件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加速贮存试验是实现装备贮存寿命预测的高效可行技术途径,加速应力下贮存失效机理不变是加速贮存试验结论具备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准确表征及辨识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对实现装备“合理定寿、科学延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装备失效机理变化过程复杂,传统的加速贮存试验只利用工程经验辨识失效机理的变化,难以从源头上确保失效机理一致性,不能支撑高可靠装备的贮存寿命预测。针对装备加速贮存失效机理变化表征及辨识的工程需求,本文从辨识效果及可行性考虑,选择橡胶元件为研究对象,从失效物理与统计分析出发,系统研究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特征量提取方法与判决准则构建方法,提出一套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为橡胶等装备元件加速贮存试验剖面设计及贮存寿命预测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失效物理的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深入分析橡胶热氧老化失效机理及反应过程,提出描述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在扩散限制氧化理论基础上研究橡胶密封件失效机理变化特征量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出基于失效物理的橡胶元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及加速退化模型,为加速贮存试验之前定量分析橡胶元件失效机理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撑。2.气体在橡胶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针对橡胶失效物理模型中扩散系数在高温下难以试验测定的问题,以计算机模拟为辅助工具讨论扩散系数模拟计算方法,建立气体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流程,详细分析动力学模拟参数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研究气体扩散模拟方法,为橡胶元件失效物理建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3.基于统计分析的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为加速贮存试验之后定量分析失效机理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撑。(1)针对对数正态寿命场合、威布尔寿命场合失效机理变化的情形,依据似然比检验原理,分别研究两种情形下失效机理变化特征量的提取方法。分析失效机理变化与加速模型变化的联系,研究恒定应力、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伪失效寿命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判决准则,并通过应用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2)针对退化量分布模型、退化轨迹模型下失效机理变化的情形,依据似然比检验原理,分别研究失效机理变化特征量的提取方法。在对数线性模型及非对数线性模型两类加速模型下,研究基于退化量分布与基于退化轨迹的恒定应力、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判决准则,并通过应用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4.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分析失效机理不变和变化两种情形下加速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的区别,提出以失效机理变化辨识精度最优为目标优化设计试验方案。依据加速寿命试验及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分别提出试验的优化目标函数、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在恒定应力场合下研究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为提高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辨识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5.以某型丁腈密封材料及密封件为对象,将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应用验证研究。依据丁腈橡胶贮存试验要求,设计恒定应力加速贮存试验的基本方案,试验前及试验后分别应用失效物理与统计分析理论进行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综合分析丁腈橡胶加速贮存失效机理一致性。综上所述,在国家部委预研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本文从失效物理及统计分析不同层面对橡胶元件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促进装备加速贮存试验机理一致性研究的突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推动加速试验技术在装备贮存寿命预测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价值。
刘梦雨[7](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认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刘巧斌[8](2020)在《加速试验方法与智能算法在车用橡胶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橡胶材料是性能优良、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的环保型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隔振、密封和绝缘等领域。由于使用环境中的热源、液体、湿汽、臭氧、盐雾和辐射等因素的作用,橡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疲劳和老化等现象,导致其力学性能指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对橡胶材料的老化和疲劳等可靠耐久性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在设计阶段对橡胶件的力学行为进行预测,从而为橡胶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和更换维护周期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车用天然橡胶的可靠性评估为研究目标,引入加速试验方法,探讨人工智能方法在橡胶可靠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的研究引入了加速试验方法,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技术手段,着重在加速因子的识别、老化本构关系建模、自然老化评估、考虑分散性的建模和人工智能方法在橡胶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加速试验及加速因子识别方法研究。为获得加速应力相对常用应力下的加速因子,在时温等效平移原理的基础上,将各加速试验样本点平移至参考应力下,对平移后的所有样本点进行退化轨迹的非线性拟合,以最小化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分散系数为目标,引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加速因子进行识别,有效解决了传统加速因子识别方法精度不足且效率不高的弊端。在提出的加速因子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橡胶恒定热应力加速老化预试验数据,对步进应力和步降应力加速试验进行了设计,验证了所提出的试验计划能够满足预期的退化轨迹需求,并通过实测步进(降)应力加速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步进(降)加速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橡胶可靠性的评估效率。(2)橡胶老化评价指标及老化微观机理研究。在自由状态下对不同硬度的哑铃型橡胶试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试验,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样件,在电子拉力试验台上测量应力应变数据、扯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并通过Ahagon图验证了加速机理的一致性。发现橡胶试样的扯断伸长率的性能衰退服从阿累尼乌斯定律,而拉伸强度的性能衰退规律性较差。提出采用Peck-Yeoh模型用于描述温度、硬度和老化时间对本构关系的影响。在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样件进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后,结合表面形貌变化和热重分析,从表观活化能变化的角度对橡胶老化的微观机理进行了阐释。(3)自然环境老化橡胶可靠性评估。在考虑不同样件衰退轨迹差异的前提下,采用伪寿命法获得了样件在不同温度老化条件下的伪寿命分布,引入威布尔分布建立橡胶寿命分布的可靠性模型,针对自然环境下橡胶的变温可靠性寿命评估问题,提出了温度幅变系数的概念,大大提升了自然环境下橡胶老化的可靠性评估效率。(4)考虑分散性的橡胶老化建模。考虑硬度分散性对橡胶老化寿命的影响,在建立不同初始硬度胶料的退化轨迹方程的基础上,发现退化轨迹方程中的衰退速度与温度、硬度相关,提出了采用Peck模型建立不同应力下的加速模型。在对胶料初始硬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态分布对初始硬度进行拟合,引入Monte-Carlo方法对室温下初始硬度服从正态分布的橡胶试样的衰退轨迹进行仿真,采用核密度分布建模的方法获得了伪失效寿命的概率分布曲线。考虑轨迹分散性的橡胶老化建模,引入了维纳过程、伽玛过程和逆高斯过程这三种典型的随机过程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识别,获得了考虑胶料轨迹分散性的伪寿命概率分布曲线。(5)人工智能方法在橡胶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为了对有限样本量下的橡胶高温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提出了采用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多因素影响下的橡胶高温疲劳数据进行训练,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建立了考虑应变幅值、应变均值和应变比影响下的恒幅载荷作用下的橡胶疲劳寿命模型,结合非线性疲劳损伤理论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车用天然橡胶的老化和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在加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算法,重点在可靠性数据处理、寿命预测、分散性影响分析和高温、变幅疲劳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橡胶材料的可靠性评估理论体系,丰富了加速试验方法的工程实践,拓展了智能算法在可靠性中的应用,为车用橡胶件的性能评估、设计优化和定寿延寿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赵东瑞[9](2019)在《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白酒是我国的国酒,历史悠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复杂的原料,相较于其他蒸馏酒,白酒中的微量成分种类更多,且含量差异大。而白酒的风味品质与功能性正是取决于白酒中的微量成分。因此,以风味和健康双导向为指引,探究白酒中微量成分及其功能性对科学提升白酒风味品质及功能性、推动白酒现代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对白酒多样化的需求、倡导健康科学饮酒方式以及推动白酒走向世界尤显意义重大。但目前,有关白酒中风味物质及其功能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论文以我国浓香型白酒之一的古井贡酒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提取分析方法,系统解析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并探讨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同时,重点关注古井贡酒风味物质中的酚类物质,采用多种方法探究古井贡酒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活性,明确其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应用液液萃取法、香气萃取稀释分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Olfactometry,GC-O)联用对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香气贡献评价。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共计在古井贡酒中鉴定出60种风味物质,包括21种酯类、12种酸类、8种醇类、7种酚类、3种内酯类、3种缩醛类、2种吡嗪类、2种醛酮类、2种呋喃类。香气萃取稀释分析结果显示,酯类化合物和酸类化合物的稀释因子(Flavor Dilution,FD)值较高,相较于其他类风味物质具有较强的香气表达强度,对古井贡酒风味的形成有较大贡献。其中己酸乙酯、己酸、苯丙酸乙酯的FD值高居前三,对古井贡酒风味影响较大,是古井贡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2)应用直接进样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GC-MS对古井贡酒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风味物质进行香气重组和香气缺失实验,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评价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以及与古井贡酒风味间的关系。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酯类、酸类、醇类风味物质是古井贡酒的骨架风味物质,在古井贡酒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风味物质。OAV结果显示,共计35种风味物质在5个酒样中的香气活性值均大于1,包括12种酯类、10种酸类、6种醇类、4种酚类、2种醛酮类、1种内酯类。这35种风味物质为古井贡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香气重组实验、香气缺失实验以及PLSR分析结果确定了风味物质与古井贡酒风味轮廓间的关系。其中,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γ-壬内酯与古井贡酒甜香香气呈正相关;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戊酸乙酯、3-甲基丁醇与古井贡酒果香香气呈正相关;苯乙醛、苯乙酸乙酯与古井贡酒花香香气呈正相关;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与古井贡酒酚/烟熏香香气呈正相关;乙酸与古井贡酒酸味呈正相关;己酸、丁酸与古井贡酒窖香/奶酪香香气呈正相关;1-丁醇与古井贡酒醇味呈正相关;1-丁醇、2-甲基丙醇与古井贡酒粮香香气呈正相关。最终,9种风味物质被确认为古井贡酒的关键风味物质,这9种风味物质分别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丁酸、γ-壬内酯、4-甲基苯酚、苯丙酸乙酯。(3)应用DPPH、ABTS、ORAC、还原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评价方法对古井贡酒中重要的结构相似的酚类风味物质香兰素(Vanillin,VA)、4-甲基愈创木酚(4-Methylguaiacol,4-MG)、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应用直接进样法结合GC-MS对白酒中的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对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结果以及酒样的DPPH、ABTS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尤其是在ABTS、ORAC、还原力实验组中表现出强于Trolox的抗氧化性。定量结果显示,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在103种白酒中均被检出,它们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45±0.021575.41±9.70μg/L、3.76±0.132180.2±20.42μg/L。而香兰素只在94种白酒中检出,其含量范围为0.54±0.02279.18±5.19μg/L。PLSR结果显示,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与白酒的DPPH、ABTS清除能力较相关,尤其是与ABTS清除能力相关度较高。总体来看,白酒的抗氧化性与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以AAPH诱导的HepG2细胞为细胞模型,对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显示,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均能够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提升SOD、CAT、GPx的表达水平;提升SOD、CAT、GSH-Px的酶活力;促进GSH的生成以及提升GSH/GSSG比例;清除AAPH诱导产生的ROS;抑制MDA、GSSG的生成来改善HepG2细胞内的抗氧化体系,缓解AAPH诱导产生的氧化压力,进而维持细胞稳态。(5)以LPS诱导的THP-1细胞为细胞模型,对古井贡酒中重要的酚类风味物质4-乙基愈创木酚细胞内的抗炎活性和抗炎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低(10μM)、中(100μM)、高(500μM)浓度4-乙基愈创木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LPS诱导产生的炎症反应,4-乙基愈创木酚在THP-1细胞内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目的基因和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4-乙基愈创木酚能够通过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和AMPK/SIRT1信号通路的表达以及抑制TLR4-MAPKs-NF-κB/IκBα/AP-1信号通路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和炎性体的表达,最终起到细胞内抗炎的作用。
伊淑帅[10](2019)在《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猫作为全球范围内饲养量仅次于犬的第二大类宠物,经常与人类分享相同的居住环境,并且与人类、家畜及家禽等接触频繁,由猫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也呈现出高发的趋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病毒宏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逐渐开展了关于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等携带病毒群落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已知病毒的基因遗传多样性,也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未知病毒的了解。但是,对宠物携带病毒组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不够迅速。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宠物猫病毒组学研究的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宠物猫携带的病毒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宠物猫携带的病毒种类,掌握病毒的变异与进化情况。而彻底调查宠物猫病毒生态学对于潜在的猫源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至2018年间,共采集宠物猫粪便样品578份,样品覆盖辽宁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11个市(县)。基于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临床健康猫与腹泻猫肠道病毒群落的差异;针对有意义的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Carnivores protoparvovirus 1)、猫博卡病毒(Feline bocaparvovirus,FBoV)、猫星状病毒(Feline astrovirus,FeAstV)与猫嵴病毒(Feline kobuvirus,FeKoV),建立了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上述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扩增病毒的主要基因与完整基因组,对病毒遗传进化特点、流行特征、基因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此外,首次对猫源犬博卡病毒(Canine bocaparvovirus,CBoV)与环形病毒(Gyrovirus,GyV)进行了检测与基因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病毒宏基因组学测序与分析,共获得13,130,914个重叠序列(contigs),其中41.25%注释到病毒序列。注释到的病毒序列进一步分为25个病毒科、47个病毒属。其中,脊椎动物病毒注释到14个病毒科25个病毒属,原生生物病毒注释到1个病毒科2个病毒属,细菌噬菌体注释到4个病毒科13个病毒属,植物病毒注释到3个病毒科3个病毒属,昆虫病毒注释到3个病毒科4个病毒属;发现FBoV、FeKoV、FeAstV、CBoV、GyV等新发病毒。通过比较临床健康猫与腹泻猫肠道的病毒群落,认为星状病毒科、小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冠状病毒科与呼肠孤病毒科可能是引起猫腹泻的主要病原。(2)建立了鉴别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与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PCR-RFLP方法,并对578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4.08%(197/578),腹泻猫阳性率(46.77%,116/248)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猫(24.55%,81/330),年龄、多猫家庭与核酸阳性率显著相关,为危险因素;FPV为我国猫群中主要流行的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首次在我国东北地区猫群中检测到CPV-2a与CPV-2b。VP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我国流行的FPV毒株形成了新的遗传进化分支,是病毒进化的阳性选择,应引起高度重视;CPV毒株267、324与440位氨基酸的变异可能与CPV宿主特异性有关。(3)建立了鉴别FBoV1、FBoV2与FBoV3的多重PCR方法,并对578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猫博卡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2.32%(129/578),腹泻猫阳性率(32.66%,81/248)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猫(14.55%,48/330);我国猫群中存在FBoV1、FBoV2与FBoV3的流行,FBoV1为优势流行病毒种。首次证明FBoV2与FBoV3在我国猫群中的流行,我国流行的FBoV3属于新的FBoV3基因型。首次分离到1株FBoV1,可在细胞上稳定传代。(4)建立了猫星状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FeAstV核酸阳性率为18.17%(105/578),腹泻猫阳性率(32.26%,80/248)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猫(7.58%,25/330),季节与核酸阳性率显著相关,为危险因素;首次证明我国猫群中存在FeAstV-1与FeAstV-2的流行,FeAstV-1为优势流行毒株。FeAstV-2在逐年增多,存在扩大流行的趋势。基因分析表明FeAstV-1与FeAstV-2属于不同的星状病毒种,我国流行的FeAstV-1与FeAstV-2存在独特的流行趋势。(5)建立了猫嵴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FeKoV核酸阳性率为12.98%(75/578),腹泻猫阳性率(22.98%,57/248)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猫(5.45%,18/330)。首次证明FeKoV在我国东北地区猫群中的流行,基因分析显示我国流行的FeKoV形成了新的遗传进化分支。(6)在578份猫粪便样品中检测出10份CBoV阳性样品,12份GyV阳性样品;分析发现,10份犬博卡病毒阳性样品均属于CBoV1的新基因型;12份环形病毒阳性样品中,4份为CAV阳性,3份为HGyV/AGV2阳性,3份为GyV3阳性,2份为GyV6阳性。本研究首次在猫体内发现CBoV1、HGyV/AGV2、GyV3与GyV6,表明猫可能作为犬博卡病毒与多种环形病毒的宿主。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不仅丰富了宠物猫病毒数据库,而且系统获得了我国宠物猫携带病毒组的情况,发现了大量的新发病毒,为潜在猫源病毒性传染病的预警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建立了检测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猫博卡病毒、猫星状病毒与猫嵴病毒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并对这些病毒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首次在我国猫群中发现猫博卡病毒2、猫博卡病毒3、猫星状病毒1与猫星状病毒2;国内外首次在猫肠道中发现犬博卡病毒,环形病毒属的HGyV/AGV2、GyV3与GyV6,为全面掌握新发猫肠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系统的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为猫新发肠道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本底资料。
二、贮存·检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贮存·检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研究 |
1.2.2 上海浅部土层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环境对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
1.2.4 天然沉积土的结构性和超固结性 |
1.2.5 软黏土小应变三轴试验方法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沉积环境 |
2.1 引言 |
2.2 上海市地质环境概况 |
2.3 上海市浅部土层工程地质概况 |
2.4 上海地区东海海平面变化 |
2.4.1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范围 |
2.4.2 气候与海平面 |
2.4.3 海平面变化 |
2.4.4 讨论 |
2.5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
2.5.1 现代三角洲发育前的古环境 |
2.5.2 海进-海退旋回 |
2.5.3 现代长江三角洲沉积过程 |
2.6 上海浅部各层土的沉积环境 |
2.6.1 暗绿色硬土层 |
1.沉积年代 |
2.分布规律 |
3.沉积过程 |
2.6.2 上覆软黏土层沉积 |
2.6.3 上海浅部土沉积环境的特殊性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取样 |
3.3 物质组成 |
3.3.1 颗粒的矿物组成 |
3.3.2 X衍射试验 |
1.试验原理 |
2.试验结果 |
3.3.3 黏土矿物组成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1.各种黏土矿物的指示作用 |
2.长江流域岩源分布 |
3.伊利石较多的原因 |
3.4 基本物理指标 |
3.4.1 土颗粒比重和有机质含量 |
3.4.2 颗粒级配 |
3.4.3 液塑限 |
3.4.4 活性 |
1.活性的定义 |
2.活性与黏土矿物的关系 |
3.4.5 沉积环境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
3.5 孔隙溶液的化学特性 |
3.5.1 提取孔隙溶液 |
3.5.2 pH和ORP |
1.测量原理 |
2.试验步骤 |
3.试验结果 |
3.5.3 导电率和含盐量 |
3.5.4 离子浓度 |
1.关于浓度单位 |
2.海水的盐度 |
3.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测试方法 |
4.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浓度分布 |
5.各离子所占阴(阳)离子比例 |
3.5.5 沉积环境对化学特性的影响 |
3.6 溶液含盐量与液塑限的关系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压缩和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标准固结试验 |
4.2.1 试验步骤 |
4.2.2 试验结果 |
1.e–log_(10)p曲线和压缩、回弹指数 |
4.2.3 渗透系数 |
1.e–k关系 |
2.渗透各向异性 |
4.3 常规三轴试验 |
4.3.1 三轴试验仪 |
1.三轴试验基本原理 |
2.老三轴的改造 |
4.3.2 试验结果 |
1.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
2.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4.4 压缩指数C_C与天然含水率W_N的关系 |
4.4.1 w_n、e_0和w_L三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4.4.2 w_n–C_c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浅部土层结构性和超固结性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结构性研究 |
5.2.2 超固结性研究 |
5.3 土体结构对压缩性的影响 |
5.3.1 压缩指数与固结压力关系 |
5.3.2 结合孔隙指数理论分析 |
1.固有压缩线(Intrinsic compression line,ICL) |
2.沉积压缩线(Sedimentation compression line,SCL) |
3.上海浅部各层土的I_v–lgp_v关系曲线 |
5.4 结构性对剪切性质的影响 |
5.4.1 结合临界状态理论分析 |
5.5 土体结构的破坏过程 |
5.6 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
5.6.1 Casagrande经验作图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_c |
5.6.2 Becker能量法确定p_c |
5.7 超固结性在三轴试验中的表现 |
5.8 小结 |
第六章 软黏土的小应变三轴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常规三轴试验的缺陷 |
6.3 试验仪器简介 |
6.3.1 GDS全自动三轴仪 |
6.3.2 霍尔传感器及其安装方法 |
6.4 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 |
6.4.1 剪切前阶段 |
1.饱和与预固结 |
2.B检测 |
3.主固结 |
6.4.2 剪切过程 |
6.5 剪切前接触力Q_(PRE)的影响分析 |
6.5.1 剪切数据处理方案 |
6.5.2 剪切数据处理结果 |
1.剪切前有q_(pre) |
2.剪切前无q_(pre) |
6.6 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6.6.1 K_0固结消除接触过程的影响 |
6.6.2 改进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 |
6.7 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对土体刚度的影响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
(2)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出血救治及常用的止血材料 |
2.1.1 大出血救治背景 |
2.1.2 凝血系统 |
2.1.3 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
2.1.4 止血机理及止血性能的评价方法 |
2.2 皮肤创面修复及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
2.2.1 创面愈合过程 |
2.2.2 皮肤创面愈合理论 |
2.2.3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
2.3 多孔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3.1 多孔材料简介 |
2.3.2 多孔材料的分类 |
2.3.3 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2.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
2.4.1 课题来源 |
2.4.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2.4.3 课题研究内容 |
3 生物因子锚定强化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T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3.3.3 T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3.4 T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3.5 TCP中凝血酶固化的稳定性测试 |
3.3.6 T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3.3.7 TCP中凝血酶的长期稳定性测定 |
3.3.8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TCP化学结构表征 |
3.4.2 凝血酶在TCP上的分布及TCP微观结构的变化 |
3.4.3 TCP理化性能的研究 |
3.4.4 TCP生物相容性评价 |
3.4.5 TCP对血细胞的粘附 |
3.4.6 TCP对血栓动态形成的影响 |
3.4.7 TCP对凝血系统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3.4.8 TCP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3.4.9 TCP中凝血酶的固化稳定性 |
3.4.10 TCP体内止血性能 |
3.4.11 TCP的止血机理及应用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4 双网络多机制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ACF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PACF的理化性能表征 |
4.3.3 PACF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4 PACF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4.3.5 PACF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4.3.6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PACF的化学结构表征 |
4.4.2 PACF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结构性能分析 |
4.4.3 PACF力学性能分析 |
4.4.4 PACF吸液膨胀性能的研究 |
4.4.5 PACF细胞相容性评价 |
4.4.6 PACF对特征蛋白的吸附 |
4.4.7 PACF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
4.4.8 PACF促血栓形成能力的研究 |
4.4.9 PACF对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影响 |
4.4.10 PACF体外凝血时间 |
4.4.11 PACF体内止血性能 |
4.4.12 PACF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5 纤维增强形状自适应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创伤止血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CMCP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CMCP的理化性能表征 |
5.3.3 CMCP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5.3.4 CMCP的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
5.3.5 CMCP的动物体内止血性能评价 |
5.3.6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CMC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
5.4.2 CMC的化学结构 |
5.4.3 CMC的宏观和微观形貌 |
5.4.4 不同取代度CMC的理化性能研究 |
5.4.5 CMCP微观形貌和表面性能 |
5.4.6 CMCP吸水性能 |
5.4.7 CMCP力学性能 |
5.4.8 CMCP自膨胀性能,动力膨胀力和抗冲力特性 |
5.4.9 CMCP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 |
5.4.10 CMCP体外特征蛋白吸附以及对血细胞的粘附和激活 |
5.4.11 CMCP对血小板的刺激和活化 |
5.4.12 CMCP对血栓动态形成过程及凝血途径的影响 |
5.4.13 CMCP体外全血凝血的研究 |
5.4.14 CMCP体内止血性能 |
5.4.15 CMCP对伤口腔道及伤口周围组织的形状自适应能力 |
5.4.16 CMCP止血机理的探讨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6 柔性超透明抗菌多孔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PBC和PHMB-PBC的制备 |
6.3.2 PHMB-PBC的理化性能表征 |
6.3.3 PHMB-PBC的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6.3.4 PHMB-PBC的抗菌性能表征 |
6.3.5 PHMB的体外释放行为测试 |
6.3.6 PHMB与PHMB-PBC细胞相容性评价 |
6.3.7 PHMB-PBC的促创面愈合性能评价 |
6.3.8 数据分析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浓度PHMB的细胞毒性及PEG浓度的选择 |
6.4.2 PHMB-PBC化学结构 |
6.4.3 PHMB-PBC微观形貌与表面性能 |
6.4.4 PHMB-PBC力学性能 |
6.4.5 PHMB-PBC吸水和保水性能及组织贴附性 |
6.4.6 PHMB-PBC氧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水蒸气透过率 |
6.4.7 PHMB-PBC抗菌性能 |
6.4.8 PHMB-PBC体外PHMB释放行为和缓释抗菌作用 |
6.4.9 PHMB-PBC对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
6.4.10 PHMB-PBC促创面愈合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设计的问题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数据可视化评价标准的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三)学习资源画面色彩信息应满足新生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
二、问题提出 |
(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色彩刺激影响注意的问题 |
(二)从教育科学视角分析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
六、研究意义 |
(一)在理论上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体系 |
(二)在实践中为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了色彩设计指导 |
七、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注意 |
(二)学习资源画面 |
(三)色彩表征 |
八、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研究 |
一、学习注意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二节 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相关研究 |
一、色彩表征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
一、脑电波技术 |
二、眼动追踪技术 |
三、述评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启示 |
一、研究内容的启示 |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及其色彩设计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 |
(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的已有研究 |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色彩设计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多媒体画面色彩表征设计应与学习注意的研究相结合 |
(二)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构建色彩表征设计框架 |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 |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学习过程、学习条件的研究 |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 |
(二)学习过程的研究 |
(三)学习条件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学习注意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 |
(二)色彩表征是促进学习注意形成的一种学习条件 |
(三)学习注意在信息流中呈现出循环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
一、特征整合理论 |
(一)FIT模型 |
(二)研究启示 |
二、双重编码理论 |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二)研究启示 |
三、注意控制理论 |
(一)注意控制与线索研究范式 |
(二)研究启示 |
四、信号检测理论 |
(一)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第四节 色彩构成理论 |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理念 |
二、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注意类型的分析 |
(一)选择性学习注意 |
(二)持续性学习注意 |
(三)分配性学习注意 |
二、学习注意过程的分析 |
(一)学习注意是学习者的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
(二)学习注意是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 |
(三)学习注意是刺激驱动过渡到目标驱动捕获注意的过程 |
三、小结 |
第二节 色彩表征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特征的分析 |
(一)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 |
(二)视致简与实致繁的体验特征 |
(三)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形态的分析 |
(一)知识内容形态 |
(二)知识关系形态 |
(三)知识目标形态 |
三、小结 |
第三节 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机制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机制形成的学理依据 |
(二)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作用机制 |
二、色彩表征的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一)知识内容形态对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二)知识关系形态对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知识目标形态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关系模型的架构 |
(二)关系模型的内涵 |
(三)关系模型的说明 |
四、小结 |
第四节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 |
一、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 |
(一)色彩编码设计形式 |
(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 |
(三)色彩信号设计形式 |
二、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因素分析 |
(一)首轮专家意见咨询 |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第三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的构建思路 |
(一)设计目的 |
(二)设计任务 |
(三)设计流程 |
(四)设计方式 |
四、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操作模型架构 |
(二)操作模型内涵 |
五、依据模型的研究推论 |
(一)关于色彩编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二)关于色彩线索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三)关于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六、验证模型及研究推论的合理途径 |
七、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研究框架 |
一、实验研究逻辑 |
二、实验变量与假设 |
(一)实验变量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设计 |
(一)实验研究架构 |
(二)实验研究测量方法与工具 |
第二节 色彩编码设计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1-1动态与静态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1-2文本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三节 色彩线索设计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2-1色彩线索设计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2-2知识类型与色彩线索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四节 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3-1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3-2色彩信号的呈现位置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五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策略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一、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架构 |
二、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 |
第二节 画面语义层的定位设计策略讨论 |
一、情感定位策略 |
二、结构定位策略 |
三、符号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画面语用层的管控设计策略讨论 |
一、视觉意象管控策略 |
二、视觉线索管控策略 |
三、视觉信号管控策略 |
第四节 画面语构层的匹配设计策略讨论 |
一、关联匹配策略 |
二、艺术匹配策略 |
三、双重匹配策略 |
第五节 设计策略的验证 |
一、验证的过程 |
二、验证的结果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问卷 |
问卷1 |
问卷2 |
问卷3 |
问卷4 |
问卷5 |
问卷6 |
附录二 实验材料 |
实验1-1 |
实验1-2 |
实验2-1 |
实验2-2 |
实验3-1 |
实验3-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
第三节 《说文》注本 |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著 |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
第三节 形声研究 |
第四节 转注研究 |
第五节 假借研究 |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含氟聚合物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概述 |
1.1.1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结构与特性 |
1.1.2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应用领域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概述 |
1.2.1 PSCs结构及工作机制 |
1.2.2 PSCs研究进展 |
1.2.3 PSCs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3 水性含氟聚合物概述 |
1.3.1 含氟聚合物结构与特性 |
1.3.2 水性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3 含氟聚合物在微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 含氟聚合物的制备 |
2.3 含氟聚合物材料的表征 |
2.4 PSCs器件制备 |
2.5 PSCs性能评价 |
3 水性含氟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利用三氟氯乙烯单体制备水性含氟聚合物的研究 |
3.2.1 乳液聚合及放大过程研究 |
3.2.2 水性含氟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
3.2.3 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
3.2.4 水性含氟聚合物稳定性研究 |
3.2.5 水性含氟聚合物乳液形貌和粒径分析 |
3.2.6 水性含氟聚合物的成膜性和热学性能研究 |
3.2.7 水性含氟聚合物耐人工老化特性研究 |
3.3 利用季铵盐(QAS)可聚合乳化剂制备基于三氟氯乙烯的水性含氟聚合物的研究 |
3.3.1 含QAS的水性含氟聚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含QAS的水性含氟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3 含QAS的水性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吸水率研究 |
3.3.4 含QAS的水性含氟聚合物的老化特性研究 |
3.4 利用三氟氯乙烯和含氟丙烯酸酯(CTFE-FA)共聚制备水性含氟聚合物的研究 |
3.4.1 CTFE-FA基含氟聚合物的基本特性 |
3.4.2 CTFE-FA基含氟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4.3 CTFE-FA基含氟聚合物乳液稳定性 |
3.4.4 CTFE-FA基含氟聚合物薄膜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含氟聚合物修饰的MAPbI_3基PSCs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含氟聚合物修饰的MAPbI_3基PSCs的性质表征 |
4.2.1 含氟聚合物在PSCs不同界面修饰作用研究 |
4.2.2 PSCs断面结构及形貌分析 |
4.2.3 含氟聚合物修饰PSCs的迟滞现象的研究 |
4.2.4 含氟聚合物修饰后PSCs光电性能重复性的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含氟聚合物修饰的杂化(FAMA)Pb(IBr)_3基PSCs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氟聚合物修饰的(FAMA)Pb(IBr)_3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5.2.1 电池基本结构及型貌分析 |
5.2.2 基于不同种类含氟聚合物修饰的PSCs光电性能的研究 |
5.2.3 基于含氟聚合物修饰的PSCs稳定性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橡胶元件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 |
1.2.2 橡胶贮存失效机理分析 |
1.2.3 加速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1.2.4 加速试验方案优化设计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3.1 主要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失效物理的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 |
2.1 失效物理模型 |
2.1.1 失效物理概述 |
2.1.2 基于失效物理的加速模型 |
2.1.3 基于失效物理的退化模型 |
2.2 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2.2.1 橡胶老化过程分析 |
2.2.2 圆柱体试样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2.2.3 密封圈试样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2.2.4 算例 |
2.3 基于物理-统计的橡胶加速退化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体在橡胶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 |
3.1.1 分子模拟方法 |
3.1.2 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
3.2 气体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步骤 |
3.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步骤 |
3.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影响因素 |
3.2.3 扩散系数模拟计算原理 |
3.3 实例研究 |
3.3.1 气体在天然橡胶中扩散模拟方法 |
3.3.2 体系模型的验证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寿命建模的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 |
4.1 失效机理变化对寿命建模影响分析 |
4.2 对数正态寿命场合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4.2.1 恒加试验中失效机理变化辨识方法 |
4.2.2 步加试验中失效机理变化辨识方法 |
4.3 威布尔寿命场合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4.3.1 恒加试验中失效机理变化辨识方法 |
4.3.2 步加试验中失效机理变化辨识方法 |
4.4 基于寿命建模的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试验方案优化设计 |
4.4.1 优化问题描述 |
4.4.2 优化设计方法 |
4.4.3 聚氨酯橡胶绝缘片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退化建模的橡胶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 |
5.1 失效机理变化对退化建模影响分析 |
5.2 退化量分布模型下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5.2.1 基本思想 |
5.2.2 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判决准则 |
5.2.3 硅橡胶算例 |
5.3 退化轨迹模型下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5.3.1 基本思想 |
5.3.2 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判决准则 |
5.3.3 顺丁橡胶算例 |
5.4 基于退化建模的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试验方案优化设计 |
5.4.1 优化问题描述 |
5.4.2 优化设计方法 |
5.4.3 硅橡胶试验方案优化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腈橡胶加速贮存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验证 |
6.1 概述 |
6.1.1 丁腈橡胶密封圈简介 |
6.1.2 加速贮存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的验证思路 |
6.2 丁腈橡胶加速贮存试验方案 |
6.2.1 试验对象 |
6.2.2 试验设备及测试设备 |
6.2.3 试验方案设计 |
6.3 加速贮存试验前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6.3.1 氧气在丁腈橡胶中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2 基于失效物理的丁腈橡胶贮存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6.4 加速贮存试验数据处理与失效机理变化辨识 |
6.4.1 试验现场及试验数据 |
6.4.2 圆柱体试样及密封圈试样加速试验的数据对比分析 |
6.4.3 基于物理-统计的丁腈橡胶贮存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
2.2.1 画作工料类 |
2.2.2 物料价值类 |
2.2.3 具体工程类 |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
3.3.1 蓝色系颜料 |
3.3.2 绿色系颜料 |
3.3.3 红色系颜料 |
3.3.4 黄色系颜料 |
3.3.5 白色系颜料 |
3.3.6 黑色系颜料 |
3.3.7 金属质颜料 |
3.3.8 胶料及辅料 |
3.4 小结 |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
4.1 天然矿物颜料 |
4.1.1 石青/天青 |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
4.1.4 朱砂/银朱 |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
4.1.6 马牙砂/马齿砂 |
4.1.7 水花硃 |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
4.1.9 陀僧/密陀僧 |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
4.1.11 无名异/土子 |
4.1.12 云母 |
4.2 有机质颜料 |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
4.2.2 洋蓝 |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
4.2.8 紫粉 |
4.3 合成颜料 |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
4.3.2 铜青 |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
4.3.4 西绿 |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
4.3.7 洋青/大青 |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
4.3.9 普鲁士蓝/洋靛 |
4.3.10 巴黎绿/漆绿 |
4.4 金属质颜料 |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
4.4.2 黄飞金/红飞金 |
4.4.3 黄泥金/红泥金 |
4.4.4 鱼子金 |
4.4.5 银箔/银粉 |
4.5 胶料和辅料 |
4.5.1 水胶/广胶 |
4.5.2 贴金油 |
4.5.3 青粉/土粉 |
4.5.4 轻粉 |
4.5.5 松香 |
4.5.6 硇砂/硵砂/黑滷砂 |
4.5.7 剉草/锉草 |
4.5.8 油艌灰 |
4.6 小结 |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
5.6 小结 |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
6.1.1 颜料的采买 |
6.1.2 颜料的贮存 |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
6.2.1 天然矿物颜料 |
6.2.2 人工合成颜料 |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
6.3.1 单色做法 |
6.3.2 调色做法 |
6.3.3 混色做法 |
6.3.4 衬色做法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
F-3 工部核定则例 |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
H-9 《粤海关志》税则 |
H-10 常税则例 |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加速试验方法与智能算法在车用橡胶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3 橡胶可靠性及其应用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橡胶加速试验与加速因子识别方法 |
2.1 引言 |
2.2 橡胶老化加速试验方法 |
2.2.1 恒定应力试验 |
2.2.2 步进应力试验 |
2.2.3 步降应力试验 |
2.3 时温等效叠加原理 |
2.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加速因子识别 |
2.4.1 粒子群算法及其改进 |
2.4.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2.4.3 参数识别流程 |
2.5 加速因子识别实例 |
2.6 步进/步降加速退化试验设计 |
2.6.1 试验设计流程 |
2.6.2 恒定应力加速退化预试验 |
2.6.3 加速因子识别与外推 |
2.6.4 步进应力试验设计 |
2.6.5 步降应力试验设计 |
2.7 实测步进和步降应力加速试验数据分析 |
2.7.1 步进应力试验数据分析 |
2.7.2 步降应力试验数据分析 |
2.7.3 自然老化数据对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胶加速试验性能衰退评估指标及其内在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拉伸性能衰退指标 |
3.2.1 老化橡胶的单轴拉伸性能试验 |
3.2.2 Ahagon图与机理一致性验证 |
3.2.3 橡胶拉伸性能衰退轨迹建模与寿命预测 |
3.2.4 拉伸性能指标预测寿命结果 |
3.3 本构关系指标 |
3.3.1 橡胶的本构关系模型 |
3.3.2 老化橡胶本构关系模型的选择 |
3.3.3 老化橡胶Peck-Yeoh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
3.3.4 基于Peck-Yeoh本构模型的参数影响分析 |
3.4 表面形貌组织的变化 |
3.4.1 扫描电镜试验设备及试样制备 |
3.4.2 不同硬度天然橡胶的形貌对比 |
3.4.3 不同老化程度天然橡胶的形貌对比 |
3.5 热重分析与热重点斜法寿命预测 |
3.5.1 热重分析与活化能计算 |
3.5.2 热重点斜法寿命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然环境下橡胶老化的可靠性评估 |
4.1 引言 |
4.2 橡胶加速老化寿命分布建模 |
4.2.1 橡胶加速老化数据处理及伪寿命求解 |
4.2.2 伪失效寿命值的威布尔分布拟合 |
4.3 加速机理一致性验证 |
4.4 自然环境下老化性能衰退预测 |
4.5 可靠性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分散性的橡胶可靠性评估方法 |
5.1 引言 |
5.2 考虑硬度分散性的橡胶可靠性评估 |
5.2.1 考虑硬度分散性的橡胶加速老化试验 |
5.2.2 加速试验数据处理 |
5.2.3 建模流程 |
5.2.4 结果与讨论 |
5.3 考虑轨迹分散性的橡胶可靠性评估 |
5.3.1 典型随机过程模型 |
5.3.2 橡胶恒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 |
5.3.3 模型参数识别与拟合优度检验 |
5.3.4 橡胶老化性能退化可靠性评估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工智能方法在车用隔振橡胶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橡胶疲劳分析的理论和试验体系 |
6.2.1 橡胶疲劳试验与载荷谱编制 |
6.2.2 连续介质力学与橡胶裂纹萌生 |
6.2.3 断裂力学与橡胶疲劳裂纹扩展 |
6.3 MGSA-SVM模型与橡胶高温疲劳寿命预测 |
6.3.1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6.3.2 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 |
6.3.3 MGSA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6.3.4 BPNN回归模型 |
6.3.5 MGSA-SVM和 BPNN模型的对比 |
6.4 随机森林方法与变幅载荷下橡胶疲劳寿命预测 |
6.4.1 恒幅载荷作用下的橡胶疲劳寿命预测 |
6.4.2 疲劳损伤线性累计模型 |
6.4.3 疲劳损伤非线性累计模型 |
6.4.4 变幅载荷作用下的橡胶疲劳寿命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申请的发明专利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2.1 浓香型白酒简介 |
1.2.2 古井贡酒简介 |
1.3 白酒微量成分研究进展 |
1.4 酒中微量成分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进展 |
1.4.1 酒中微量成分的提取方法 |
1.4.1.1 直接进样法 |
1.4.1.2 液液萃取法 |
1.4.1.3 固相萃取法 |
1.4.1.4 固相微萃取法 |
1.4.1.5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4.1.6 同时蒸馏萃取法 |
1.4.1.7 吹扫捕集法 |
1.4.2 酒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技术 |
1.4.2.1 气相色谱仪与专一检测器联用 |
1.4.2.2 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 |
1.4.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 |
1.4.2.4 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 |
1.4.3 酒中风味物质筛选方法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
1.5.1 化学评价法 |
1.5.1.1 自由基清除能力 |
1.5.1.2 还原力 |
1.5.1.3 金属螯合力 |
1.5.2 细胞模型评价法 |
1.6 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方法 |
1.7 古井贡酒微量成分研究进展 |
1.8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立题依据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古井贡酒风味物质的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样品 |
2.2.1.2 实验试剂 |
2.2.1.3 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液液萃取法提取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2.2.2.2 GC-MS、GC-O分析条件 |
2.2.2.3 定性分析 |
2.2.2.4 香气萃取稀释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风味物质对古井贡酒风味形成的贡献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样品 |
3.2.1.2 实验试剂 |
3.2.1.3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直接进样法(Direct Injection,DI)定量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3.2.2.2 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定量古井贡酒中风味物质 |
3.2.2.3 GC-FID分析条件 |
3.2.2.4 GC-MS分析条件 |
3.2.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2.6 香气模型的建立 |
3.2.2.7 感官评价 |
3.2.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古井贡酒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 |
3.3.2 香气活性值(OAV)的计算 |
3.3.3 香气重组实验 |
3.3.4 香气缺失实验 |
3.3.5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实验样品 |
4.2.1.2 实验试剂 |
4.2.1.3 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DPPH法 |
4.2.2.2 ABTS法 |
4.2.2.3 ORAC法 |
4.2.2.4 还原力 |
4.2.2.5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
4.2.2.6 直接进样法(Direct Injection,DI)定量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 |
4.2.2.7 GC-MS分析条件 |
4.2.2.8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体外抗氧化性 |
4.3.2 白酒中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4.3.3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1.1 实验样品 |
5.2.1.2 实验试剂 |
5.2.1.3 主要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细胞培养 |
5.2.2.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5.2.2.3 ROS的测定 |
5.2.2.4 MDA、GSH、GSSG、BCA的测定 |
5.2.2.5 CAT、SOD、GSH-Px酶活力的测定 |
5.2.2.6 RNA的提取和测定 |
5.2.2.7 蛋白的提取和测定 |
5.2.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3.2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产生ROS的影响 |
5.3.3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MDA、GSSG、GSH表达水平以及CAT、SOD、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5.3.4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Keap1-Nrf2 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5 香兰素、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AAPH诱导的HepG2细胞内Keap1-Nrf2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酚类风味物质的细胞内抗炎活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1.1 实验样品 |
6.2.1.2 实验试剂 |
6.2.1.3 主要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6.2.2.2 细胞培养 |
6.2.2.3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6.2.2.4 炎性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 |
6.2.2.5 炎症因子的测定 |
6.2.2.6 RNA的提取和测定 |
6.2.2.7 蛋白的提取以及核质分离 |
6.2.2.8 Nrf2 siRNA转染 |
6.2.2.9 蛋白的测定 |
6.2.2.10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4-乙基愈创木酚对THP-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3.2 4-乙基愈创木酚的定量分析 |
6.3.3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趋化因子、抗炎因子的影响 |
6.3.4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 |
6.3.5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TLR4-MAPKs-NF-κB/IκBα/AP-1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3.6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炎性体表达的影响 |
6.3.7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AMPK/SIRT1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3.8 4-乙基愈创木酚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内Nrf2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1 发现未知病毒的方法 |
1.2 病毒宏基因组学概述 |
1.3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 |
1.4 病毒宏基因组学的应用进展 |
1.5 小结 |
第二章 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及主要病毒的研究进展 |
2.1 宠物猫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
2.2 猫肠道病毒组研究进展 |
2.3 猫肠道中主要及新发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四章 全文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群落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肉食动物原细小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发猫博卡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发猫星状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发猫嵴病毒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猫源犬博卡病毒与环形病毒的检测与基因组分析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贮存·检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D]. 武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2]功能化多孔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及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D]. 王岩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D]. 曹晓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5]含氟聚合物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刘洪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橡胶元件加速贮存试验的失效机理变化表征与辨识方法[D]. 鲁相.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8]加速试验方法与智能算法在车用橡胶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刘巧斌. 吉林大学, 2020(08)
- [9]古井贡酒风味物质及酚类风味物质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的研究[D]. 赵东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东北地区宠物猫肠道病毒组学分析及腹泻相关病毒的分子检测与进化研究[D]. 伊淑帅.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