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市场粮价急剧下跌(论文文献综述)
马斗成,刘文玉[1](2021)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粮价波动与政府应对(1929—1937)》文中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消费市场,凭借成熟的粮食流通网络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紧密相连。20世纪30年代,由于青岛区域粮食产需缺口增大、世界经济危机及帝国主义粮食倾销,青岛出现粮价波动现象。为应对粮价波动现象,青岛市政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青岛农林事务所推动农业改良增产,通过青岛农工银行促进农村金融流通,推动了青岛农村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青岛模式",但并未有效弥补青岛产需缺口。青岛市政府在监管调节粮食市场的过程中,通过胶海关、青岛市港务局等促进国内粮食运输与流通,减少帝国主义经济干预,通过青岛市商会、青岛市商品检验局等挽救粮食对外贸易的不利局势,在平抑粮价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粮食对外贸易未见实质性起色。
王思怡[2](2021)在《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罗慧[3](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刘璐,蒋怡萱,张帮正[4](2021)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价格关联性研究——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溢出网络方法及2010—2018年大豆、小麦、玉米月度价格数据,实证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农产品价格的多维关联特征,并着重探讨中美贸易战对该价格关联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小麦、玉米价格存在较强关联性,大豆价格关联性较弱,且关联程度在全球供给冲击和A股股灾期间显着上升;(2)中国主要是沿线国家大豆和玉米价格净溢出的接受者,2016年6月由小麦价格净溢出的接受者转变为传递者;(3)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农产品价格关联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与黑海地区及巴基斯坦间的关联度较高;(4)中美贸易摩擦促使中国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合作,从而增强了彼此间的农产品价格关联程度。
柳直[5](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研究表明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王倩倩[6](2020)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优化,牛奶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受到了全民的关注。基于奶业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对奶业战略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奶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原料奶产业的发展是保障整个产业顺利运行的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突出问题。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中国奶农作为弱势一方承担着较大的价格与市场风险,各地区频发的“倒奶杀牛”事件折射出奶农之痛。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提出并回答了以下问题: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哪些显性与隐性特征?通过垂直与空间传导如何影响原料奶价格波动?有哪些可以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途径与实践?通过机理与实证结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首先采用季节调整与滤波法对中国原料奶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结果发现,中国原料奶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样本期内出现了两次不规则的剧烈波动;从2007年以来,原料奶价格呈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逐渐趋向稳定;样本期间中国原料奶价格可分为四个完整的周期。其次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类模型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显着的集簇性;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成本推进型特征,牛肉的价格收益率的提高则能显着地降低原料奶价格波动;原料奶价格波动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原料奶价格波动没有显着的非对称性。第二,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产业链上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与牛奶价格波动的垂直传导关系,研究发现,下游牛奶价格波动是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但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却不是下游牛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中国奶产业链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垂直传导存在着方向的非对称性;利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对非线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变量关系并未发生显着的非线性变动。第三,利用多变量GARCH模型即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开放背景下国际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的空间传导,即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乳制品贸易(GDT)全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具体来说,GDT全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存在ARCH型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且中国原料奶对GDT全脂奶粉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GDT脱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间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即GDT脱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原料奶市场的不存在向GDT脱脂奶粉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第四,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的养殖规模化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在控制影响原料奶波动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存栏量100~199头的小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能显着地减少原料奶价格波动,从而促进原料奶价格的稳定;存栏量200~499头中型养殖规模化在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显着;存栏量500头以上大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原料奶价格的波动。第五,对上海市、黑龙江省、山东省与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从发展的历程、价格的产生、经验与特点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从整体上来看,四个省(市)都建立了完善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尽管在实践中的发展演化、运行机制等存在着差异,但建立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各区域的原料奶市场供给,是对维护奶农利益、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监督约束力弱等问题,未来需要政策的进一步保障。本文以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剖析了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波动,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从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双视角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进口乳制品划分为短缺消费型与价差替代型,并指出对原料奶产业影响最大与最直接的是价差替代型的乳制品;在对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本研究从规模养殖化的视角揭示出能够平抑价格波动的养殖规模,为中国政府在养殖规模方面的扶持政策转变提供依据与参考。(2)在研究内容方面,为了全面把握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本研究在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中将产业链的垂直传导与国外市场的空间传导两个方面都纳入研究系统中,综合判断出影响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因素与动因。(3)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利用月度、周度等高频观测数据构建出了包括周度、双周、月度及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数据对原料奶价格波动展开了多维度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此外,对GARCH类模型进行扩展,更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隐性特征。
花俊国,郑钊,张俊华[7](2020)在《国际因素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用200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因子、粮食贸易因子、全球粮食库存因子和能源及汇率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易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滞后1期;全球粮食库存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弱,国内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因子的响应最大,国际粮食贸易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持续性最长;从不同粮食品种来看,玉米更易受国际粮食市场、国际粮食贸易和能源及汇率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因子、能源及汇率因子在国内各类粮食价格波动中贡献相对较大,全球库存因子贡献最小。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利用国际市场信息研判形势,精准实施调控政策,维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石英华,苏京春,王志刚,王宏利,武靖州,刘天琦,张鹏[8](2020)在《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结合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课题组对制造业运行、消费、投资、价格、就业、财政金融运行等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疫情第一阶段冲击的宏微观影响仍在延续,疫情第二阶段冲击的短期及中长期影响不容忽视。疫情一、二阶段的冲击叠加,使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承受巨大压力。应对疫情冲击影响,需启动危机应对模式。危机应对模式的思路,除了政策对冲疫情影响之外,还需要开展救助。首先是对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直接救援。第二是针对疫情条件下的新生需求精准发力,实现间接救援。第三是救援措施与改革政策相结合,改善预期。
王莹[9](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粮食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一,通商口岸相继开埠,开启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粮食需求量显着增加,国内粮食供需矛盾愈加突显;其二,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国内粮食贸易线路得以延伸,粮食贸易规模显着扩大;其三,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进口贸易迅速扩张,对国内粮食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粮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农业恐慌。国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逐渐加强,突出表现为一系列粮食贸易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从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两个维度考察国内粮食贸易问题,主要展开了如下具体工作:首先,结合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和相关粮食调查报告,补充、修正国内粮食贸易数据,采用ArcGIS数据管理工具进行联系强度评价与分析,在全国大尺度空间内清晰刻画粮食贸易的空间格局。国内稻米贸易呈现出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各级产地市场、中转市场和消费市场是贸易网络中的“点”,连接不同等级“点”的交通运输线路即为“轴”。不同规模等级的节点和轴线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贸易的点轴空间结构。就空间联系强度而言,贸易联系随距离延伸而衰减,贸易规模也随距离的增加而变少。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稻米流通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米民船运输费用较低,贸易规模最大,安徽—江苏—上海是稻米流通最为繁忙的线路;广东是米粮缺口最大的省份,但是与长江中下游产地市场联系较弱。国内小麦贸易同样呈现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由于铁路运输成本较民船和内河小轮船更高,上海面粉厂通常采用民船和内河小轮船从江苏各地采购小麦,沿津浦路采购小麦最北不过徐州;华北地区铁路常因战事而受阻隔,小麦运销不畅,面粉厂因原料短缺而面临经营危机。面粉贸易呈现出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上海在贸易网络中居于制高点,所产面粉行销各地。其他面粉工业聚集地较上海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产面粉多供本地消费,仅有少量输出。在土磨坊和石磨广泛存在的情形下,机制面粉消费局限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而未能深入广大农村市场。其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演变。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慢变量,是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形成的首要因素。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作为快变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对粮食贸易网络形成剧烈冲击。稻米、小麦和面粉贸易网络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稻米流通规模消长受产地市场自然环境影响更大;广东与东南亚稻米产地形成稳定的贸易圈,粮食贸易更加受东南亚经济环境的影响;小麦和面粉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是世界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际市场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小麦、面粉进口规模和国内贸易规模。再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各利益主体关系看,稻米贸易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多层中间商分销,主体间多为松散的市场联结方式,渠道关系不稳定,并未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小麦、面粉贸易以面粉加工业为核心,面粉厂商将纵向交易环节纳入到内部组织完成,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渠道的长度,上下游各利益主体形成相对密切的联系。从利益分配格局看,国内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生产者所获收益与承担的生产费用和风险极不匹配;各级稻米经销商利用稻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低买高卖,获得可观收益;面粉厂商通过整合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从利益传导关系看,ATP-EC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稻米和面粉价格均呈非对称传导特征,这在本质上也反映了不同主体间利润的不均等分配。最后,对20世纪30年代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实践及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做一整体考察,系统梳理了“粮食市场危机—贸易保护思想形成—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建构—粮食市场反馈—贸易保护思想转变—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这一时期粮食贸易思想逐渐走向激进,始终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且理想化地以兼顾粮食生产者和粮食消费者、粮食加工业的利益为目标。事实上,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是在国内粮食流通不畅,区域间粮食供需失衡的情形下,不仅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反而会增加扭曲利益分配的风险,造成矛盾的激化。上海米荒、广东米荒以及面粉业原料短缺困境恰恰是关税政策扭曲利益分配的结果。
刘宇杰[10](2020)在《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自古以来,饥荒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倒退,甚至导致王朝的兴替和政权的更迭。探究饥荒的原因和如何避免饥荒悲剧重演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饥荒的发生是天灾还是人祸?什么样的天灾和人祸导致了饥荒?我们如何才能最终告别饥荒?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分配、饥荒概念的辨析、饥荒类型的划分、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告别饥荒的对策等内容的研究来回答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对未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饥荒的土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理论探究和史料分析,本文首先对马尔萨斯、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饥荒类型的划分提供逻辑的起点和分析的起点。其次,依据农业生产与分配、两极世界理论把饥荒划分为传统农业时期的饥荒、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以及现代农业时期的饥荒,并从实证或案例的角度对上述三个类型的饥荒分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再者,对现代社会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提出应急和形成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拨开附加在饥荒概念上的重重迷雾,影响饥荒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或地区以及个人粮食的极度短缺,至于饥饿乃至死亡,则是粮食极度短缺的影响和严重后果。(2)饥荒实质是农业生产与分配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粮食供应的短缺以及微观上个人或家庭的粮食极度短缺。(3)对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等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分配不公带来的极端贫困使下层人民很容易陷入饥荒;战争或武装冲突严重破坏农业的生产与分配,制造难民,使民众陷入缺粮的境地。(4)二战后,自然灾害、极端贫困、战争或武装冲突等因素对饥荒的影响或者在下降或者在削弱,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超过人口的增长,今后更多要考虑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应对饥荒既要考虑早期预警、平抑粮价、赈济灾民等应急措施,也要考虑形成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惩治饥荒制造者等长效机制,使人类彻底告别饥荒。
二、国际市场粮价急剧下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市场粮价急剧下跌(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粮价波动与政府应对(1929—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青岛粮食流通网络 |
二、供需失衡下青岛的粮价波动及缘由 |
(一)青岛区域粮食产需缺口日益增大 |
(二)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民众购买力 |
(三)帝国主义对华实行倾销政策,挑起粮食走私 |
三、农业改良与市场调控:青岛市政府应对路径 |
(一)厉行农业改良政策 |
1. 促进农业改良,推广农业技术 |
2. 救济灾区农民,促进农村金融流通 |
(二)增强粮食市场调控 |
1. 修改粮食运销税则,降低国内粮食流通成本 |
2. 取缔奸商私运及不正当粮食消耗,提高商品检验品质 |
四、行而不力:青岛市政府应对的成效与局限 |
(一)农业改良取得成效,亦呈现脆弱一面 |
(二)未能切实体恤下情,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
(三)国内粮食贸易向好,粮食出口未见好转 |
(3)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价格关联性研究——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构建 |
1.总溢出指数。 |
2.定向溢出指数。 |
3.净溢出指数。 |
4.两两净溢出指数。 |
(二)数据说明 |
四、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全样本分析 |
(二)滚动样本分析 |
1.总溢出。 |
(1)2015年5月—2015年11月、2017年3月—2017年8月。 |
(2)2015年5月—2016年4月。 |
2.定向溢出与净溢出。 |
3.两两净溢出。 |
(三)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
1.分段对比。 |
(1)方向性溢出。 |
(2)两两净溢出。 |
2.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检验。 |
(四)稳健性检验(9) |
六、结论与启示 |
(5)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
一、“旅大”简介 |
二、苏军进驻旅大 |
三、中共建党建政 |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
一、创建与整理 |
二、成效与不足 |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
二、货币“贴帖”过程 |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
一、改革的背景 |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
结语 |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
(一) 经济层面 |
(二) 经济之外层面 |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主要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 |
1.6 分析框架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原料奶产业相关概念 |
2.1.2 价格波动的度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给需求理论 |
2.2.2 蛛网模型理论 |
2.2.3 理性预期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
2.3.2 农产品价格波动驱动的研究 |
2.3.3 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3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与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原料奶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 原料奶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国内供给因素 |
3.2.2 市场需求因素 |
3.2.3 国际贸易因素 |
3.2.4 制度性因素 |
3.2.5 突发事件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与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解法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
4.2.1 Census X13 季节调整方法 |
4.2.2 H-P滤波法 |
4.3 基于GARCH类模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4.3.1 理论适用性与模型介绍 |
4.3.2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
4.3.3 模型构建与诊断性检验 |
4.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 |
5.1 引言 |
5.2 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
5.2.1 价格波动传导的界定 |
5.2.2 中国原料奶与乳制品价格波动传导的机理分析 |
5.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说明 |
5.4 模型估计与非线性检验 |
5.4.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4.2 门限非线性检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的非对称传导 |
5.5.2 非对称性的原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开放背景下的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溢出效应 |
6.1 引言 |
6.2 贸易结构与作用机理 |
6.2.1 中国奶粉进口贸易结构 |
6.2.2 国际奶粉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溢出作用机理 |
6.3 理论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1 BEKK-GARCH模型 |
6.3.2 数据说明 |
6.4 模型构建与检验 |
6.4.1 条件均值方程的确定 |
6.4.2 ARCH效应检验 |
6.5 检验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平抑效应: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结构演化与作用机理 |
7.2.1 中国奶牛养殖规模结构演化 |
7.2.2 不同养殖规模化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
7.3 变量选取、模式设置及数据说明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模式设置 |
7.3.3 数据说明 |
7.4 模型估计与分析 |
7.4.1 估计方法选取 |
7.4.2 估计结果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内生性分析 |
7.5.2 子样本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稳定原料奶价格的各地实践: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1 引言 |
8.2 各地区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1 上海市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2 黑龙江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3 山东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2.4 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
8.3 各地区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的比较与评价 |
8.3.1 比较分析 |
8.3.2 成就与不足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内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国际因素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现有相关研究与述评 |
3 国际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
3.1 国际因素对粮食价格冲击的典型化事实 |
3.2 国际因素对粮食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
4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1 FAVAR模型的设定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3 因子个数的确定及模型估计 |
5 国际因素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效应分析 |
5.1 脉冲响应分析 |
5.2 方差分解分析 |
6 结论及启示 |
(8)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造业盈利下行速度明显快于生产 |
(一)疫情影响下制造业生产规模与盈利分析 |
1. 制造业盈利能力受需求收缩与供应链阻滞的双重影响 |
2. 对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性分析 |
(二)制造业当前复工进度分析 |
(三)制造业下一步继续复苏的关键影响因素:国内投资、消费与外部需求 |
1. 国内制造业投资分析 |
2. 国内需求分析 |
3. 全球疫情影响下的外部需求变化分析 |
(四)后疫情时期对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1. 提振消费意愿,扩大制造业需求 |
2. 强调底线思维,保障制造业就业 |
3. 财政应继续关注产业改造与技术创新,提振制造业投资 |
二、疫情冲击带来消费大幅受挫 |
(一)2020年一季度消费运行基本特征 |
1. 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为负,消费大幅下跌 |
2. 社零增速受疫情冲击较大,3月降幅缓慢收窄 |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
(二)2020年一季度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
1. 必选消费保持稳定,消费升级短期受阻 |
2. 网上消费降幅较低,网上实物消费表现较好 |
3. 汽车消费依旧低迷,餐饮等服务消费显着减少 |
(三)未来消费走势展望 |
1. 消费下滑趋势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全年消费增速难言乐观 |
2. 随着疫情发展态势得到遏制,居民潜在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
3. 线上消费意愿强烈,部分弥补线下消费损失 |
4. 数字消费券精准投放,提振短期居民消费 |
5. 保障就业稳定消费信心,消费类基建助力消费升级 |
三、新老基建发力,一季度基建增速边际改善 |
(一)1-2月基建增速下滑影响有限,受新老基建发力以及复工复产提振,一季度基建增速边际改善 |
(二)老旧小区改造翻倍,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 |
(三)疫情严重地区固定资产增速降幅更为明显 |
四、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骤降后边际收窄,房地产投资断崖式下跌 |
(一)销售规模、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3成,3月降幅边际收窄 |
(二)一季度开发投资额增速断崖式下跌,进入3月后降幅明显收窄 |
(三)市场低位运行,一二线优质土地成交占比上升抬升均价 |
(四)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房企融资边际改善 |
(五)2020年房地产投资将中低速增长,政策局部放松可期 |
五、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国际贸易,外贸增速面临较大下行风险 |
(一)一季度出口增速下滑明显,顺差大幅收缩 |
(二)出口降幅收窄,外需压力制约后续出口增速回升 |
(三)进口同比降幅较小,内需有望延续向好 |
(四)外贸呈现区域性分化,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
(五)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将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预计外贸增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
(六)稳住外贸基本盘,维持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六、GDP增速整体低开高走,下半年经济表现可期 |
(一)乐观分析 |
(二)中性分析 |
(三)保守分析 |
七、综合施策化解CPI高位运行的影响 |
(一)能源价格下调使得CPI滑过峰值并将在较高水平位置维持 |
(二)需求不足、油价下跌导致PPI难以突破负值区间 |
(三)工业品价格与PPI同步,粮食价格稳定 |
(四)综合施策化解CPI高位运行的影响 |
1. 财政政策应通过适度基建扩容、补短板增加工业产成品的需求 |
2. 应适度补贴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行为以消解CPI相对高位运行的影响 |
3. 继续推进养殖集中化,猪肉替代,加快大豆国产进度 |
八、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政策层面应更加精准 |
(一)疫情影响之下一季度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
1. 调查失业率创新高,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大幅下滑 |
2.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骤降 |
3. 高频数据显示就业预期不稳 |
(二)失业率攀升次生风险的来源分析 |
(三)当前就业问题的结构性分析 |
(四)应精准施策力保就业 |
1. 当前宏观政策应以就业为锚,精准施策 |
2. 财政政策应通过专项债带动建筑业和制造业投资恢复 |
3. 强化底线思维还应关注个体户经营的困境 |
九、财政收支运行 |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呈现历年最低位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延续维持较低水平 |
(三)财政收支形势及政策展望 |
十、应对疫情冲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
(一)我国一季度货币运行:数量充裕、利率下调、市场稳定 |
1. 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基础货币总体供应稳定 |
2. 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内生风险压力显着下降 |
3. 降准的流动性效应突出,再贷款的政策效果较好 |
(二)我国社会融资情况分析 |
(三)应对疫情冲击,保障复工复产的更加灵活的稳健货币政策 |
1. 数量型货币政策 |
2. 价格型货币政策 |
3. 信贷政策 |
十一、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 |
(一)疫情一二阶段的冲击叠加,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承受巨大压力 |
1.疫情第一阶段冲击的宏微观影响仍在延续 |
2.疫情第二阶段冲击的短期及中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
(二)应对疫情冲击影响,需启动危机应对模式 |
1.发放就业补贴及培训券,支持中小企业保生产、就业基本盘 |
2.低收入补贴、消费券、就业券齐发力,支持困难人群生活及就业 |
3.财政、货币、产业政策支持国产替代,保产业链、保供应链 |
4. 政策引导加速疫情条件下的新生需求转换成新的有效需求 |
5. 建立单独的抗疫专项预算,全面体现对冲疫情的政策规模和力度 |
6. 推出新的改革方案,改善长期预期,促进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粮食国内贸易的研究 |
1.2.2 粮食国内贸易与进口贸易关系的研究 |
1.2.3 粮食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
1.2.4 粮食贸易政策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和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1 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说明 |
2.1.1 近代海关职能范围变迁 |
2.1.2 海关贸易统计体例和内容变迁 |
2.1.3 埠际贸易统计数据局限性 |
2.2 国内稻米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2.1 国内稻米供需情形 |
2.2.2 国内稻米输出市场概况 |
2.2.2.1 湖南稻米输出市场 |
2.2.2.2 安徽稻米输出市场 |
2.2.2.3 江西稻米输出市场 |
2.2.3 基于O-D数据的稻米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
2.3 国内小麦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3.1 国内小麦供需情形 |
2.3.2 国内小麦输出市场概况 |
2.3.3 基于O-D数据的小麦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
2.4 国内面粉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 |
2.4.1 国内面粉厂发展概况 |
2.4.2 基于O-D数据的面粉贸易网络空间格局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形成与演变 |
3.1 城市化、工业化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 |
3.2 自然灾害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
3.2.1 自然灾害与稻米贸易网络变迁 |
3.2.2 自然灾害与小麦、面粉贸易网络变迁 |
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
3.3.1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
3.3.2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稻米贸易网络 |
3.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小麦贸易网络 |
3.3.4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面粉贸易网络 |
3.4 实例分析 |
3.4.1 1931 -1933 年国内自然灾害与世界农业恐慌交织 |
3.4.2 1931 -1933 年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 |
4.1 国内粮食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1.1 稻米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1.2 小麦、面粉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2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2.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2.2 小麦、面粉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3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3.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3.2 面粉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及其政策实践 |
5.1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
5.1.1 粮食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
5.1.2 粮食贸易保护的先决条件 |
5.1.3 粮食贸易保护关税政策的总体设计 |
5.1.4 经济学者推动粮食贸易保护理论进入政策决策层面 |
5.2 多方利益博弈下的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修订 |
5.2.1 各商人利益集团间博弈 |
5.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
5.2.3 中央政府内部派系利益博弈 |
5.2.4 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颁布 |
5.3 粮食保护关税的实际影响及经济学者的政策反思 |
5.3.1 关税政策抑制进口作用有限 |
5.3.2 关税政策统一性遭到破坏 |
5.3.3 面粉业陷入原料短缺困境 |
5.3.4 经济学者关于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主张 |
5.4 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实践 |
5.4.1 国民政府统制粮食贸易的筹备工作 |
5.4.2 广东米荒中进口许可证办法的制定与实施 |
5.4.3 1937 年《粮食调节办法》关于粮食贸易国营的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稻米和小麦贸易网络呈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 |
6.1.2 面粉贸易网络呈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 |
6.1.3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 |
6.1.4 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 |
6.1.5 粮食贸易保护政策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 |
6.2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评论 |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饥荒理论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饥荒的概念及类型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定义 |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分配 |
第三节 饥荒类型的划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中国饥荒 |
第一节 历代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 |
第二节 应急的救荒政策 |
第三节 治本的救荒政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日本饥荒 |
第一节 日本农民沉重的租税负担 |
第二节 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成长与贫困问题的加深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三大饥荒 |
第四节 德川幕府的饥荒对策及其绩效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 |
第一节 英国对爱尔兰和印度的殖民政策 |
第二节 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原因分析 |
第三节 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原因分析 |
第四节 英国殖民政策的区域差异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时期的非洲饥荒 |
第一节 战争与饥荒的关系 |
第二节 索马里内战和2011年饥荒 |
第三节 南苏丹内战和饥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导致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农业防灾减灾 |
第三节 粮食安全和脱贫的政策 |
第四节 战争或武装冲突受到抑制 |
第五节 民间救济和节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国际市场粮价急剧下跌(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粮价波动与政府应对(1929—1937)[J]. 马斗成,刘文玉. 中国农史, 2021(04)
- [2]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及优化研究[D]. 王思怡. 四川大学, 2021
- [3]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价格关联性研究——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J]. 刘璐,蒋怡萱,张帮正.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3)
- [5]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6]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D]. 王倩倩. 浙江大学, 2020(04)
- [7]国际因素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冲击效应[J]. 花俊国,郑钊,张俊华. 世界农业, 2020(09)
- [8]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石英华,苏京春,王志刚,王宏利,武靖州,刘天琦,张鹏. 财政科学, 2020(06)
-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D]. 王莹. 山西大学, 2020(12)
- [10]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D]. 刘宇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