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标小型运载火箭

美标小型运载火箭

一、美国的标准小型运载火箭(论文文献综述)

刘李辉,王昊,姚飞[1](2021)在《2021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一、总体概况2021年,全球共进行航天发射活动144次(1月7次、2月10次、3月10次、4月11次、5月10次、6月13次、7月11次、8月12次、9月11次、10月11次、11月16次、12月22次),是近几年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成功134次,失败10次。涉及21个航天发射地点和40个国家/地区,共向太空送入1816个航天器(含发射失败留在近地轨道的IPN-1卫星模拟器),其中近地轨道1777个、中地球轨道5个、高地球轨道31个、地外轨道3个。

张晨[2](2021)在《一网卫星发射缘何选择印度火箭》文中研究说明近日一网公司和NSIL(新航天印度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书,最早从2022年起,使用印度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第三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Mk.3)为"一网"发射卫星。低地球轨道卫星碎片布撒者作为目前和庞大的美国低轨卫星星座"星链"同时建设的另一个低轨道互联网星座,一网公司的卫星相对较少,其一期只设648颗卫星——这也让其比"星链"星座的42000颗卫星的争议少了许多。其一期工程一度打算部署数千颗卫星,但最后削减至648颗,工作于12个轨道面,每轨设49颗业务卫星及5颗备用卫星。

任明哲[3](2021)在《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袁菁,张扬眉[4](2021)在《拜登政府2022财年NASA预算申请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5月28日,拜登政府提交2022财年(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预算申请,其中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配约248.02亿美元,较2021财年预算申请额252.46亿美元有所降低,但较2021财年实际预算额232.72亿美元增加了约1 5亿美元。NASA新任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对此发表声明说:"拜登政府2022财年预算申请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投资。NASA的活动对于本地和国家经济都会作出贡献,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教育对下一代进行投资,这对于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刘琳[5](2021)在《基于运输机的空射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初,美国开展了基于现役军用运输机为平台的空中发射技术研究,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下,基于C-17飞机平台,以快速到达号两级液体火箭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内装式重力空中发射技术(GAL)方案,历经概念阶段(2003.6-2003.9)、第一阶段(2003.9-2004.9)、第二A阶段(2004.9-2005.10)、第二B阶段(2005.10-2006.7)的工作,完成了17次发动机试车和3次空中投放试验,同期,项目组开展了系索空投(t/LAD)方法研究,在2005年完成了3次缩比空投试验。但受到海上发射爆炸事故影响,DARPA担心飞机内装液体火箭的安全性风险,项目在2007年被取消。内装式重力空中发射技术(GAL)研究终止后,项目组提出了火箭外置于C-17飞机的拖曳式垂直空中发射技术(VAL)方案,并于2012年申请技术专利。

张建栋[6](2021)在《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多约束制导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伟星[7](2021)在《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组件与管道流速异常检测的研究》文中认为增压输送系统是火箭产生推力的核心系统,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运载火箭安全性。目前,火箭主流故障检测算法包括基于信号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神经网络等方法。本文结合以上方法的优势,利用增压输送系统传感器数据,对系统各组件运行情况进行故障检测。增压输送系统由增压组件和输送管道构成。以某型号运载火箭第三级作为故障检测对象,首先将传感器返回的遥测数据进行抽样和预处理,降低数据规模和提高故障检测效率,然后模拟常见故障和偶发故障扩大故障数据规模,使得故障数据和正常数据均衡,最后添加归一化时间序列区分火箭工况。经处理后的遥测数据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输送系统主要包括不同型号、不同管径的推进剂管道及增压气体管道,分别用于输送推进剂、冷却液和增压气体等。管道流正常运作是火箭成功发射的保障,而管道流流速是其最重要的指标。为实现对不同管径管道内流体流速的监测,本文使用高频超声波以顺流和逆流两个方向穿过管道流,利用超声信号做相关法计算超声波时延,然后经简单计算即可得到流体流速。对于流速较高、管径较小的管道流的顺流和逆流时间之差即时间延迟在μs到ns数量级,需要超高频超声波才能测量,一般的换能器无法产生这样高频率的超声波信号,故本文通过插值后再用相关法计算延迟,可以降低流速监测成本。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结果过表明,超声波相关算法适合于各尺寸管道流速监测,可以满足实时管道流速监测的需求。实验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和超声波相关算法可以有效的对增压输送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流速监测,增压系统正常数据误报率和故障数据漏报率分别为2.5%和3.6%,每隔0.24s返回一次监测故障检测结果,可以满足实时检测需求,输送系统的推进剂管道和增压气体管道流速监测误差均小于4%,满足管道流速异常检测的需求。

宋征宇,蔡巧言,韩鹏鑫,王聪,潘豪,张广春,李栩进[8](2021)在《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进行综述。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具备可复用的天地往返运输能力也一直是航天工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制导与控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回顾了全球范围内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究进展,随后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发展途径进行分类和分析,并从垂直起飞垂直着陆(VTVL)、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水平起飞水平着陆(HTHL)等3个方面对制导与控制的需求进行了梳理。针对不同的起降模式,详细构建了完整的制导与控制模型、约束与目标函数,从而对比在不同场景下制导与控制的特点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在VTVL、VTHL、HTHL 3种工作方式下制导与控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和比对。最后对本领域当前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对推动重复使用运载器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侯家兵[9](2021)在《立式总装封箱环缝焊接自动折展撑紧装置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搅拌摩擦焊因其优异的技术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极大的应用,但焊接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内撑外压辅助工装。我国现已成熟掌握3.35m级贮箱的生产技术,采用卧式总装工艺,在实现最后一道封箱环缝焊接时,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人孔进入贮箱内部安装内撑装置,操作极其不便且费时费力。新一代5m级运载火箭推进剂贮箱直径大且壁板较薄,在卧式装配水平放置时会产生严重的自重变形,传统的手工拆卸内撑装置已不再适用。本文针对立式总装封箱环缝焊接,设计了一种具备自动折展撑紧功能的辅助工装。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国内外现有内撑装置的使用现状,完成自动折展撑紧装置的结构设计,将其分为中心立柱、校形展开机构、支撑平台三个部分,介绍其具体细节和设计依据,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展示,并对螺旋升降机、液压缸等关键部件进行选型;之后利用复数矢量法建立两个展开机构的正运动学模型,设定原动件运动规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得到输出构件的运动特性曲线,将该公式曲线与ADAMS软件运动仿真得到的运动曲线进行比较,得到相对符合真实运动情况的运动特性;最后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对内撑装置的校形要求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搅拌摩擦焊对工件有严格的并缝错位要求,需要内撑装置在展开过程中对贮箱箱底和筒段强制校形,且搅拌头在顶入工件内部时会产生巨大的顶锻力,影响装置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需要校核内撑装置在这两个情况下的受力和位移状态。本文的研究成果完成了自动折展撑紧装置的结构设计、运动学特性分析和静力学分析,为立式总装封箱环缝焊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辅助工装。

赵京瑞[10](2021)在《小型无人水面艇自主靠泊控制与导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导航、控制、感知等技术的发展,小型无人水面艇(以下简称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程度也日益提高,但靠泊却始终需要人为介入才能完成。小型无人艇在靠泊过程中不仅受风浪影响会变大,同时对于靠泊过程中的余速、横距以及靠拢角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从小型无人艇的自身特点与靠泊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从规划导引和运动控制两方向对小型无人艇的自主靠泊技术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解决有色噪声对无人艇模型参数辨识“有偏性”的问题,利用辅助变量对一般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辅助变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描述了无人艇模型的建立、辅助变量的设置以及算法推导等过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辅助变量最小二乘算法可以有效减少有色噪声对无人艇时间序列模型参数辨识产生的影响,使模型输出准确度提高39%以上,为控制算法设计与仿真实验奠定了基础。(2)根据有人驾驶船艇的靠泊经验,提出了一种“同心圆”式路径规划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导引方法,以解决小型无人艇无侧推时如何入泊的问题。其中,首先对同心圆半径与圆心角度进行约束,并设计了航速控制模型和靠泊路径决策系统;之后,根据视线导引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合自主靠泊时的自适应导引方法。结果表明,路径规划方法可以合理规划出无人艇在靠泊时的余速、横距与靠拢角度,使无人艇在无侧推时也可以直接入泊。与传统视线导引方法相比,自适应导引方法在低速时将小型无人艇的控制精度提高了35%,有效提高了小型无人艇的路径跟踪能力。(3)从低速导致舵效减小的视角出发,为了解决自主靠泊时的低速运动控制问题,根据预测原理提出了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将前述辨识得到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作为预测模型,根据滚动优化原理计算有限时域内的最优控制量,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因模型失配产生的误差进行反馈校正。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在保持较高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小低速控制时的舵角改变增量,整体减小幅度约53%,并减少了无人艇的艏向振荡收敛时间。(4)为了提高控制系统平台的可靠性与实时性,搭建了无人艇的嵌入式控制箱。针对无人艇的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设备,设计了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及控制系统任务流程。为验证本文提出的自主靠泊相关方法,在实验无人艇上开展了虚拟自主靠泊实验与真实靠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自主靠泊方法可以使小型无人艇实现自主靠泊并在泊位处实现停靠。

二、美国的标准小型运载火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标准小型运载火箭(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概况
二、航天发射数据分析
    (一)按国家/地区
        1. 美国的3次失败发射
        2. 中国的3次失败发射
        3. 印度的1次失败发射
        4. 伊朗的1次失败发射
        5. 韩国的1次失败发射
        6. 俄罗斯的1次失败发射
    (二)按航天发射地点
    (三)按运行轨道类型
    (四)按航天器功能用途
    (五)按航天器载荷所属权
三、热点星座总结
    (一)“星链”星座
    (二)One Web星座
    (三)Space Bee星座
    (四)Black Sky星座
    (五)ICEYE星座
    (六)Lemur-2系列星座
    (七)鸽群(Flock)星座
四、特点/趋势分析
    (一)构建卫星集群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空间站迎来新势力,天舟/神舟飞船引关注
    (三)卫星入轨方式有了新变化
    (四)多功能卫星数量增多
    (五)商业载人热度高,太空迎来新纪元

(2)一网卫星发射缘何选择印度火箭(论文提纲范文)

低地球轨道卫星碎片布撒者
PSLV:印度人真正的新起点
GSLV Mk3——大国“重”器
疫情中的印度航天
建造低轨道卫星星群的需求

(3)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 东盟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利益诉求
    (一)促进社会发展是东盟国家制定太空政策的初衷
    (二)太空商业化是东盟国家发展太空技术的经济驱动力
    (三)发展太空技术是东盟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手段
    (四)发展太空技术出于东盟国家应对安全挑战的需求
    (五)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东盟国家发展太空技术
二 东盟国家太空政策的分类与特征
    (一)第一梯队:印尼和新加坡
    (二)第二梯队: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
    (三)第三梯队:菲律宾、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四)第四梯队:文莱
三 东盟国家太空政策进展及其影响
    (一)东盟国家太空政策取得的进展
    (二)东盟国家太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东盟国家太空政策的影响
余 论

(5)基于运输机的空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空射技术的起源
猎鹰计划
快速到达项目
重力空中发射技术(GAL)
垂直空中发射技术
分析与讨论

(7)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组件与管道流速异常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综述
        1.2.1 基于信号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
        1.2.2 利用数学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
        1.2.3 利用专家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
        1.2.4 利用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
    1.3 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的构成
    2.1 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功能
    2.2 增压系统核心组件及功能
    2.3 挤压式和泵压式增压系统原理
    2.4 本章小节
3 增压输送系统故障模型与数据预处理
    3.1 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组件数学模型
    3.2 增压输送系统的故障监测流程
    3.3 增压输送系统数据预处理
        3.3.1 数据选择
        3.3.2 数据抽样
        3.3.3 数据归一化
    3.4 偶发故障和常见故障模拟
    3.5 本章小节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液体火箭组件故障检测方法
    4.1 神经网络检测基本理论
    4.2 神经网络故障分类模型参数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节
5 输送系统管道流仿真
    5.1 输送系统管道特性
    5.2 相关函数法原理
    5.3 管道流仿真分析
    5.4 增压系统管道模型
        5.4.1 声学模型
        5.4.2 流体模型
    5.5 数据处理
    5.6 本章小节
6 输送系统流体流速测试
    6.1 不同管径及流体的流速测量
    6.2 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6.3 本章小节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途径与需求分析
    1.1 垂直起飞垂直着陆(VTVL)
    1.2 垂直起飞水平着陆(VTHL)
    1.3 水平起飞水平着陆(HTHL)
2 制导与控制问题描述
    2.1 运动模型
    2.2 端点和过程约束
        2.2.1 上升段约束条件
        1)初始状态约束
        2) 过程约束
        3) 终端约束
        2.2.2 返回下降及着陆段约束条件
        1) 初始状态约束
        2) 过程约束
        3) 终端约束
    2.3 目标函数
        2.3.1 上升段目标函数
        2.3.2 返回下降及着陆段目标函数
3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和控制方法
    3.1 VTVL制导和控制方法
        3.1.1 制导技术
        1) 上升段制导
        2) 着陆段制导
        3.1.2 控制技术
        1) 上升段控制
        2) 滑行调姿段控制
        3) 动力减速段控制
        4) 气动减速段
        5) 垂直着陆段
    3.2 VTHL制导控制方法
        3.2.1 制导技术
        1) 上升段制导
        2) 初期再入制导
        3) 能量管理制导
        4) 进场着陆段制导
        3.2.2 控制技术
        1) 自整定PID方法:
        2) 滑模控制:
        3) 自适应控制:
        4) 鲁棒控制:
        5) 动态逆法:
        6) 自抗扰控制:
    3.3 HTHL制导与控制方法
    3.4 制导和控制方法小结
4 发展趋势与展望
    1) 基于模型的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
    2) 容错制导技术
    3) L2F技术
    4)基于物理模型的健康监测技术
    5)高保真度的地面仿真技术

(9)立式总装封箱环缝焊接自动折展撑紧装置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贮箱封箱环缝焊接内撑装置研究现状
        1.2.2 机构运动学研究综述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折展撑紧装置的结构设计
    2.1 设计要求
    2.2 折展撑紧装置的详细结构设计
        2.2.1 折展撑紧装置的整体构造
        2.2.2 折展撑紧装置的工作流程
        2.2.3 中心立柱的设计
        2.2.4 校形展开机构的设计
        2.2.5 支撑平台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折展撑紧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3.1 推进组件展开的正运动学分析
        3.1.1 位置分析
        3.1.2 速度分析
        3.1.3 加速度分析
    3.2 校形机构展开的正运动学分析
        3.2.1 第一步展开动作运动分析
        3.2.2 第二步展开动作运动分析
    3.3 ADAMS运动仿真分析
        3.3.1 ADAMS仿真软件简介
        3.3.2 推进组件展开的运动学仿真
        3.3.3 校形机构展开的运动学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折展撑紧装置的校形要求与静力学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4.2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原则
    4.3 折展撑紧装置的校形要求
        4.3.1 搅拌摩擦焊的技术特点
        4.3.2 贮箱箱底和筒段的几何参数
        4.3.3 贮箱箱底和筒段的校形位移分析
    4.4 折展撑紧装置的静力学分析
        4.4.1 折展撑紧装置的顶锻力校核
        4.4.2 折展撑紧装置的结构优化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小型无人水面艇自主靠泊控制与导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无人艇靠泊方式
        1.2.1 人工辅助靠泊
        1.2.2 自主靠泊
    1.3 国内外无人艇自主靠泊研究现状
        1.3.1 典型自主靠泊方案
        1.3.2 自主靠泊路径规划
        1.3.3 自主靠泊控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无人艇运动模型与辨识
    2.1 引言
    2.2 无人艇运动模型
        2.2.1 无人艇运动坐标系统
        2.2.2 无人艇运动响应型模型
        2.2.3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2.3 无人艇模型辨识方法
        2.3.1 辅助变量最小二乘算法
        2.3.2 仿真对比
        2.3.3 实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靠泊路径规划与自适应导引
    3.1 引言
    3.2 靠泊路径规划
        3.2.1 “同心圆”路径规划方法
        3.2.2 航速控制模型
        3.2.3 靠泊路径决策
    3.3 自适应导引
        3.3.1 自适应前视距离
        3.3.2 漂角补偿
        3.3.3 自适应切换圆
    3.4 实船试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模糊预测控制算法设计
    4.1 引言
    4.2 控制算法简介
        4.2.1 预测控制简介
        4.2.2 模糊控制简介
        4.2.3 模糊预测控制简介
    4.3 广义预测控制
        4.3.1 预测模型
        4.3.2 滚动优化
        4.3.3 反馈校正
    4.4 模糊反馈校正
        4.4.1 模糊化
        4.4.2 知识库
        4.4.3 模糊推理
        4.4.4 清晰化
    4.5 仿真对比
        4.5.1 无干扰控制结果对比
        4.5.2 有干扰控制结果对比
    4.6 实船试验
    4.7 本章小结
5 无人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船试验
    5.1 引言
    5.2 无人艇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
        5.2.1 总体设计
        5.2.2 嵌入式控制板
        5.2.3 外围驱动设备
    5.3 无人艇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
        5.3.1 设备通信驱动
        5.3.2 任务流程设计
    5.4 实船靠泊实验
        5.4.1 实验平台
        5.4.2 虚拟靠泊实验
        5.4.3 真实靠泊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丢番图方程递推求解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美国的标准小型运载火箭(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J]. 刘李辉,王昊,姚飞. 卫星与网络, 2021(12)
  • [2]一网卫星发射缘何选择印度火箭[J]. 张晨. 太空探索, 2021(12)
  • [3]东盟国家太空政策探析[J]. 任明哲. 东南亚研究, 2021
  • [4]拜登政府2022财年NASA预算申请解读[J]. 袁菁,张扬眉. 国际太空, 2021(08)
  • [5]基于运输机的空射技术[J]. 刘琳. 太空探索, 2021(08)
  • [6]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多约束制导方法研究[D]. 张建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组件与管道流速异常检测的研究[D]. 张伟星. 中北大学, 2021(09)
  • [8]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J]. 宋征宇,蔡巧言,韩鹏鑫,王聪,潘豪,张广春,李栩进. 航空学报, 2021(11)
  • [9]立式总装封箱环缝焊接自动折展撑紧装置的设计与分析[D]. 侯家兵. 燕山大学, 2021(01)
  • [10]小型无人水面艇自主靠泊控制与导引技术研究[D]. 赵京瑞.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1

标签:;  ;  ;  ;  ;  

美标小型运载火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