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评《汉英词典》(论文文献综述)
王娇[1](2016)在《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发展,英语学习在国内备受青睐。汉英词典作为国内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在内容和形式上亦日渐完善。作为理论词典学核心内容和词典质量提高的原动力之一,汉英词典批评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汉英词典是国内市场上最活跃的双语词典,关于其评论数不胜数。为了真实反映汉英词典评论现状,本研究调查了中国期刊网(CNKI)中23种核心和权威期刊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172篇汉英词典评论。结果表明:目前汉英词典评论以介绍描述为主,评价性特征不足,用户需求关注不够。此外,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标准不清晰和评价术语混用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基于接受理论和涌现理论,并充分考虑用户的认知需求,本研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式与路径等方面,包括评论者的身份、评价目的、语调、内容、原则、方法、视角和标准系统构建了多维的汉英词典评价体系。另外,本研究还通过个案分析和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词典批评是词典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词典批评忽略了用户需求,对评价目的、原则和方法等重视也不够。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汉英词典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丰富并推动了双语词典批评的理论研究,为汉英词典批评乃至整个双语词典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该评价体系能有效指导汉英词典批评实践,提高汉英词典的评论质量,从而促进汉英词典编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
陈中绳[2](1998)在《《汉英词典》(修订版)的错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按双语词典的编纂原理,通过对《汉英词典》1978年原版与1995年修订版之比较,指出了修订版的诸多错误。
陈中绳[3](1983)在《略评《汉英词典》》文中研究说明 一、缘起《汉英词典》作为我国解放以来的第一部中型汉英词典,其编篡出版乃词书出版工作中的又一盛事。值得庆贺其诞生,又值得关心其成长!笔者自其试编“样稿”印发时起至其付梓前的六、七年间,曾不止一次地对部分条目有先睹之快。所以,企盼其早日发行可谓望眼欲穿。幸而终于购得一册。此后,经过近一年的考查和阅读,深深感到:编写组是完成了“前言”中所规定的任务的,《汉英词典》确是一部有质量的词典。但是尽管如此,编辑组诸同志还是谦虚谨慎,表示“热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为读者,自当响应这一号召,故不揣庸陋,略陈管见,献给《汉英词典》的编者和
陈中绳[4](1983)在《略评《汉英词典》》文中认为 一、缘起《汉英词典》作为我国解放以来的第一部中型汉英词典,其编篡出版乃词书出版工作中的又一盛事。值得庆贺其诞生,又值得关心其成长!笔者自其试编“样稿”印发时起至其付梓前的六、七年间,曾不止一次地对部分条目有先睹之快。所以,企盼其早日发行可谓望眼欲穿。幸而终于购得一册。此后,经过近一年的考查和阅读,深深感到:编写组是完成了“前言”中所规定的任务
叶小宝[5](2000)在《评《汉英词典》修订版释义的翻译》文中指出几年来 ,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出版的《汉英词典》修订版的评论多是褒扬 ,本文则从翻译的角度指出了修订版的不足 :一些释义缺少对应词、语体不合 ,另外一些释义的译语欠妥甚至错误。作者希望这些不足之处能引起《汉英词典》第三版编纂者的足够重视
陈中绳[6](1996)在《汉英词书 贵在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汉英词书贵在创新陈中绳双语词书的客观实际表明,既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举上的;亦不乏青出于蓝而逊于蓝──后来举下的①;其中且有按蓝本照抄照译、将错就错而自命得意的②。单就汉英词书而论,照抄照转、代代相传、因循守旧、不求创新者相当普遍,如“潜台词”...
吕锦忠[7](2001)在《译界独行侠陈忠诚》文中认为上海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陈忠诚先生精通英、俄、日三门外语 ,一生从事法学与外语教学和科研 ,被人誉为法律外语之权威 ,在双语辞书评论界又以“指谬专家”享有盛名。本文概括了陈忠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 ,同时对其性格作了真实的描写。
夏立新,池岩[8](2008)在《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6—18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各地62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1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
李婧[9](2017)在《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又一个高潮,在新文化运动等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社会知识界追求民主吸收外国先进科学和思想的渴望更加迫切,英语学习的需求也随之高涨。作为重要的工具书,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在这种环境里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目前的词典学和词典史研究领域,受到更多关注的是建国后和新时期的英汉词典,对于民国时期英汉词典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对民国时期的英汉双语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笔者通过文献以及田野调查搜集到民国时期出版的89种英汉双语词典,将这些书目信息统计整理成《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1911-1949)》(详见附录一)。为勾勒不同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发展轨迹,论文将民国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我国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出版的整体状况和走势进行介绍说明。1911年至1949年中国的英汉双语词典在总量和种类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双解词典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原创性增强并初具编码功能。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编纂宗旨和蓝本的调查,重点关注该时期为英语学习而编写的英汉词典,并且统计这类词典的数量和类型。民国时期的多数英汉双语词典均有辅助英语学习的功能设计,目标用户多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随后,论文选取《综合英汉大辞典》和《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这两部在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英汉词典,借助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词典学研究模式进行个案研究,以探究其编纂宗旨和结构特征中的英语学习特征。这两部词典的词目信息相对完备,体例规范,同时给出了较为丰富的例证和语法用法信息,旨在帮助用户使用英语。通过对于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整体与个案考察发现,该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已经初步具有面向用户需求的理念,并且对于国外英语词典存在的问题有清楚地认知。他们在编写时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英语学习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广泛收录新词新义,在例证中体现搭配和习惯用法以及提供丰富的语法和用法信息来满足中国人的英语学习需求。本研究对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进行了文本收集,整理和分析,将所见的该时期出版的英汉双语词典编成目录,以系统的梳理该时期英汉词典出版和发展状况。同时,结合文献学和词典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做了跨学科的分析。这篇论文致力于呈现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中国人编纂适合本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英汉双语词典的探索历程,探讨当时词典初步体现出的英语学习特征,并且总结民国时期服务于英语学习词典的历史贡献和借鉴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方面。第一,这是首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的较为系统的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第二,本研究首次对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双语词典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析。
方宝花,何华连[10](2006)在《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200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略评《汉英词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评《汉英词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Objective of the Study |
1.2 Rationale of the Study |
1.2.1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ED Evaluation |
1.2.2 New Development of Dictionary Criticism from User Perspective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4 Layout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erms in the Study |
2.2.1 Previous Definitions |
2.2.2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Dictionary Evaluation |
2.3.1 Evaluation Subject |
2.3.2 Evaluation Object |
2.3.3 Evaluation Principle |
2.3.4 Evaluation Method |
2.3.5 Evaluation Perspective |
2.3.6 Evaluation Criteria |
2.3.6.1 General Criteria for Dictionaries |
2.3.6.2 Criteria for Monolingual Dictionaries |
2.3.6.3 Criteria for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2.3.7 Dictionary Reviews |
2.3.7.1 Reviews on Monolingual Dictionaries |
2.3.7.2 Reviews on Bilingual Dictionaries |
2.3.7.3 Reviews on CEDs |
2.4 Comments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Emergency Theory |
3.2.1 Overview of Emergency Theory |
3.2.2 Emergency of SLA: User’s Cognitive Needs |
3.2.2.1 Lexical Studies |
3.2.2.2 Syntactical Studies |
3.3 Reception Theory |
3.3.1 Overview of Reception Theory |
3.3.2 Rezeption Vorgabe: Constraint in Reception |
3.3.3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Interaction in Reception |
3.4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rom User Perspective |
3.4.1 Necessity of Integration |
3.4.2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on |
3.4.3 The Integrated Framework: A-R-I |
3.4.3.1 Adaptability |
3.4.3.2 Regularity |
3.4.3.3 Interactivity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A Ten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EDs from User Perspective |
4.1 Introduction |
4.2 Practical Evidence: Reviews on CEDs |
4.2.1 Structural Analysis of Reviews on CEDs |
4.2.1.1 The Structure of Evaluation Subject |
4.2.1.2 The Structure of Evaluation Object |
4.2.1.3 The Paradigm and Route of Evaluation |
4.2.2 Existing Inadequacies |
4.2.2.1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 |
4.2.2.2 Balance of the Content under Evaluation |
4.2.2.3 Objectivity of Evaluation Principle |
4.2.2.4 Scientificity of Evaluation Method |
4.2.2.5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Perspective |
4.2.2.6 Practicability of Evaluation Criteria |
4.3 A Ten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R-I |
4.3.1 Evaluation Subject |
4.3.2 Evaluation Object |
4.3.3 Evaluation Paradigm and Route |
4.3.3.1 Evaluation Principle |
4.3.3.2 Evaluation Method |
4.3.3.3 Evaluation Perspective |
4.3.3.4 Evaluation Criteria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
5.2 Major Findings |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References |
(8)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附 |
论文目录 |
(9)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概况:类型与数量统计 |
第一节 初步发展期:1911年-1919年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期:1920年-1937年 |
第三节 曲折发展期:1938年-1949年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发展特征 |
第二章 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的英汉双语词典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宗旨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的蓝本调查 |
第三节 辅助英语学习英汉双语词典的代表作 |
第三章 个案分析一:《综合英汉大辞典》 |
第一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诞生 |
第二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宏观结构设计 |
第三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的微观结构 |
第四节 辅助英语学习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个案分析二:《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 |
第一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编纂背景 |
第二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宏观结构设计 |
第三节 《求解作文两用英汉模范字典》的微观结构 |
第四节 辅助英语学习的特征分析 |
结语 |
一. 面向用户需求的理念 |
二. 对于国外英语词典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探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目录(1911年至1949年) |
附录二 民国时期辅助英语学习英汉词典目录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的英汉词表目录 |
四、略评《汉英词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D]. 王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2]《汉英词典》(修订版)的错谬[J]. 陈中绳. 汕头大学学报, 1998(01)
- [3]略评《汉英词典》[J]. 陈中绳. 山东外语教学, 1983(04)
- [4]略评《汉英词典》[J]. 陈中绳. 外语教学, 1983(04)
- [5]评《汉英词典》修订版释义的翻译[J]. 叶小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04)
- [6]汉英词书 贵在创新[J]. 陈中绳. 上海科技翻译, 1996(04)
- [7]译界独行侠陈忠诚[J]. 吕锦忠. 上海科技翻译, 2001(03)
- [8]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 夏立新,池岩. 辞书研究, 2008(01)
- [9]民国时期英汉双语词典调查与个案研究[D]. 李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8)
- [10]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2005年)[J]. 方宝花,何华连. 辞书研究,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