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四个结合 促进“四荒”开发——峰峰矿区农业开发已形成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温利华[1](2020)在《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问题,以3S技术、景观移窗法、模糊排序法、隶属度函数和地理探测器为分析手段,融合地形数据、气象数据、LUCC数据、景观格局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在“压力—状态—响应”(PSR)和“暴露—敏感—适应”(VSD)评估体系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模型参数“本地化”处理,提出了适宜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PSSR评估框架。从时空分异尺度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量化和可视化表达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初步尝试了应用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系统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结合质性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重子系统自组织演化耦合规律,探索资源型城市演进过程和机制,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复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邯郸并非是一座全域的资源型城市,采矿区分布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以至于东部平原县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低于西部太行山区;伴随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化的发展趋势,邯郸市年平均气温升高、年平均降水量下降、相对湿度降低,PM2.5浓度上升,气象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反映了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固有的自然属性导致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潜藏危机。利用景观格局软件获取研究区的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恢复力指标,邯郸市生态敏感度程度和生态恢复力等级都呈现下降趋势。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太行山区的采矿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区;生态恢复力呈下降趋势,且较弱恢复力(IV级)和弱恢复力(V级)扩散式蔓延显着。(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PSSR评估体系四个维度的评价因子排序,结合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将邯郸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划分微度脆弱性、轻度脆弱性、中度脆弱性、重度脆弱性、极度脆弱性五个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5年邯郸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表现在微度、轻度脆弱区面积持续增加,年变化率分别为32.06km2/a和13.99km2/a,极度脆弱区面积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年变化率为68.48km2/a。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变化速度大小排序为极度脆弱区>微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3)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显示:从东部平原区向西部山区脆弱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有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特征。2000—2015年西部山区和邯郸市区脆弱性等级呈现显着减弱趋势,生态修复效果显着;东南部平原区脆弱性呈现轻微加重趋势,东北部平原区呈现轻度减弱趋势。生态脆弱性等级的转化关系分析有严重脆弱性等级向轻、微、中度转化的情况,也不乏微度、轻度向重度、极度转化的现象,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入、转出关系十分复杂,数据总体显示生态意义的正向功能大于负向功能。200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的重心在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是各等级重心的纬度数值越来越大,经度的数值越来越小,表现为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的迁移路径,若是沿着这条主线采取相应等级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4)基于地理探测器,将生态脆弱性指标与16个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关联,探析2000—2015年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类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解释关系。15年来解释力q值对生态脆弱性影响的解释力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解释力最强的六个因子差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解释力较强的因子不止局限在工业类因子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科技经费支出等因子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解释力在提升,因子成分趋向于多元化。(5)利用风险探测器模型解释了邯郸市的生态脆弱性的演化机制,探测结果发现15年来邯郸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有成效,但经济发展仍旧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加快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企业是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改善的关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生态脆弱性呈正向关系,说明邯郸市在转型过程中尚未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生态位,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第三产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科技经费和人才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的正向关系,表明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及科技经费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城市转型面临困境。邯郸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逆向关系指向农业生产指标,说明农业对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布局,全方位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6)邯郸市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15年来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中西部地区初级协调发展、东部濒临、轻度失调发展的格局,反映出区域的发展资源过于向西部矿区聚集,缺乏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政策倾斜。通过对邯郸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刻画和情景描绘,发现城市的演进经历了双重子系统低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政策干预与农户行为积极响应的共同驱动下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正在朝着改善和优化的方向演变。文章最后针对邯郸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化第三产业、深耕三农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本研究着重对生态脆弱性、生态效应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进行了评估,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响应的演化机制,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人、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约束关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践经验。
邹洋[2](2019)在《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本文选取重庆市C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详细介绍了C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并对照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C区通过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以城带乡、工农互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式,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如城乡居民双向流动存在困难、工商资本下乡存在困难、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困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农村资源增值存在困难、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C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促进城乡居民双向流动为关键,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优化农村创业就业环境为落脚点,畅通农民进城和人才资本下乡渠道,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为城乡资源要素公平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提出以人为本推动城乡居民双向互动、构建良性的“资本下乡”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吸引人才下乡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对策建议。
姜军[3](2017)在《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初探 ——以枣庄市兴隆庄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大面积推行,作为乡村理论建设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实践作品与研究文献常见于诸多期刊论文,多位学者从多角度对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美丽乡村地域性传承与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现状,分析其地域性建设多方面问题与成因,针对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域性差异,归纳与总结相应的应对策略。从产业发展和规划设计的角度对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与操作手段的支持。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美丽乡村地域性研究背景进行简要的陈述,阐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界定了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同时,明确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阐述了地域性与美丽乡村的相关概念,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后续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地域性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鲁南地区乡村地域性差异及特色进行分类探讨,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与组织实施以及具体设计手法等角度对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提出应对策略,并辅以案例进一步说明;第四部分,通过对兴隆庄村石板房实例进行详细分析,着重就鲁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建筑的形态、布局、结构特点等进行探析,挖掘鲁南地区传统乡村中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以使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
周陶[4](2016)在《四川丘陵山区农户内生型农地流转研究 ——基于人工社会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承包制的成功实践,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对解放农村生产力问题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三农‖面貌的同时,也莠弊渐显:亦即农户原子化、土地细碎化和家庭的超小规模经营等问题与当前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相矛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土地撂荒弃耕问题,而农地流转是减少土地撂荒实现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以家庭为单位在配置土地资源时主要以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自发发生在村庄内部农户之间的人情互惠式的内生型农地流转。由于体制及工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地方政府更青睐农业企业化,推行农地大规模流转。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显着,大规模流转并不具备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势起伏、地块零散的西部丘陵地区不适合机械化和大规模经营,加之制度和监督不健全,探寻因地制宜且能保障农民权益的农地流转模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实践发展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对此问题引起了重视,2014年和2015年中央相继提出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不搞大跃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介入到农村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等问题。所以,当前政策背景和客观实践下,从农户权益角度,结合社会公平稳定等系统化要素,分析农户内生型流转的不可逾越性亦即存在的现实、区域合理性和正面效益价值,对于西部欠发达丘陵地区稳健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四化同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农户内生型流转的概念,并以四川典型丘陵山区宜宾市为研究对象,抽取了宜宾市全部10个县区30个行政村,共计2400户家庭,同时从2011-2015年连续对宜宾县上坝村金黄组进行了5年的个案长期跟踪调查,并对研究区11个农业企业进行了典型案例调查,应用社会化小农理论框架、强弱关系理论,采用logistic模型和人工社会模型对研究区农户内生型流转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得到以下结论:(1)农户内生型流转在研究区占主体地位,其演化轨迹为―农村人口流动—农户阶层分化—土地依赖性异化—自发形成流转‖,具有保障农户生计和维持农村社会结构稳定的社会功能。研究区统计口径中转包面积比例从2009年的56.10%上升到2014年的60.02%,平均比例为59.80%,抽样调查中代耕形式2015年为56.91%,内生型流转主体地位明显。由于农村各生产要素的流动,导致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形成了离土农户阶层、兼业农户阶层和纯农户阶层,各阶层对土地和农业收益的认识也出现分化,对农业生计需求和土地依赖程度表现为:纯农户>兼业户>离土农户,从而导致了农村各阶层对土地态度的异化。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动呈明显的生命周期变化,因而农户对土地的需求情况也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兼业化的家庭代际分工,两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了农户内生型流转。农户内生型流转表现出流转不依赖中介、租金实物化、协议非正式化等特征,形塑了新中农。在社会化小农的理论框架下,发现内生型流转依靠血缘和群体内亲疏关系以及村庄伦理维持了内生型流转的秩序,有利于农户家庭劳动力再生产,既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退路问题,又解决了因自身因素只能依赖农业收入群体的生计及有限发展问题,形成了互惠互助机制。中农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都在农村,是农村各阶层的缓冲剂也是农村社会阶层的中坚力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2)研究区农户内生型流转的外缘影响因素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为越位和村委会角色错位及过度介入,对农户内生型流转造成了挤压,重塑了农村社会结构,对绝大多数兼业户和纯农户的利益带来了侵害。利用博弈分析整合了地方政府和村委会的流转动机,发现在财政逻辑和目标责任制的双重驱动下,地方政府出现了行为越位。同时,村委会在经济利益和目标考核的驱使下在农地流转中也表现出角色错位,一方面嬗变成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纪人,另一方面,自利性追求促成村委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介入农地流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过度介入农地流转甚至依靠行政手段助力推进大规模农地流转,挤压了内生型流转,导致留守农户被动流转,迫使劳动力商品化。但由于这部分劳动力质量的局限性,导致不少老人和妇女失业待家,根据宜宾县高场镇新永村个案调查显示流转后66.67%的纯农户全部失业待家,而女性失业率为48.27%,直接导致了农户与土地收益脱钩,自动瓦解了中农阶层,造成了农民的半无产化。然而,通过对比内生型流转和地方政府行政化推行的大规模流转所形成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全员生产率,结果发现:小农(3.44)>中农(2.59)>家庭农场(1.51)>小规模农业企业(1.12)>大规模农业企业(0.94)表现为规模越大全员生产效率越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规模流转形成的经营主体需要依靠雇工代管的生产方式难以绕过农业生产生物性特点的各种天然屏障,监督和―道德风险‖困境也造成了农业企业巨大的管理成本,造成这类经营主体的全员生产效率随着规模增加而下降,导致农业企业转型种植经济作物形成―去粮化‖行为。(3)农户内生型流转的内缘发生因素主要是农户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农户间的强弱关系。利用logistic模型和强弱关系理论对影响研究区农户流转意愿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文化程度与转出意愿呈显着正相关;职业与转出意愿呈显着正相关与转入意愿呈显着负相关;家庭人口总数影响转出意愿但是对转入意愿无显着关系;劳动力结构方面家庭农业劳动力跟转出意愿呈显着负相关,与转入意愿呈正相关;家庭非经济收入越高人均收入越高则越愿意转出土地,反之转入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与转出意愿呈显着正相关;区位条件跟转出意愿呈显着正相关,与转入意愿显着负相关。这反映了农户家庭结构等内缘性因素是农户流转意愿形成的主要驱动力。(2)由于农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农户在做流转决策时社会关系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依此来选择流转对象和流转形式,强关系的力量促使农户之间形成内生型流转,符合农村劳动力社会资源少、社会地位低、社会联系广度低的同质化特点,内生型流转是转出农户不能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保障两种工具性目的时的次优选择;下乡资本利用弱关系桥梁的作用形成了强弱关系链降低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形成规模流转。但是绝大多数的农户还是属于社会资源缺乏的群体,内生型流转是对不完善流转市场配置的有力补充,而占据优势社会资源的政府和下乡资本则有可能会在流转中产生损失农户利益的行为。(4)农地流转人工社会模型通过自下而上的涌现行为模拟农户内生型流转,模拟结果与经验数据吻合,说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和反映内生型流转的演变规律,印证了内生型流转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合理性。根据上坝村金黄组230人、62户家庭的基础数据,基于maia元模型抽象了农户分化形成流转的行为规则,包括家庭人口和劳动力再生产行为,家庭劳动力配置行为,家庭货币收支行为和流转行为规则,模拟了2011-2030年农户内生型流转行为,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农业劳动力表现出生命周期变化;务工人员平均年龄维持在35.44岁,受教育年限为8.07年,而务农农民平均年龄维持在56.8岁,受教育年限为5.24年,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呈现代际更替;流转面积比例随农业劳动力周期变化而变化,2011年流转面积比例为41.22%,2020年为52.34%,随着劳动力返乡在2030年下降到了30.71%;而转入农户户均土地面积为0.7337公顷,而户均最大面积模拟期间一直保持在1.4575公顷,符合中农的条件,结果支持了内生型流转有利于中农阶层形成的假设。提高市民化率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在3%和56%两个假设市民化率水平下,土地撂荒比例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3%水平下,土地撂荒率从2011年的30.17%下降到2030年的9.75%,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农业劳动力周期变化相符;56%水平下撂荒比例从2011年的16.43%上升到2030年的64.31%,呈上升趋势,反映农村人口绝对减少和周期性减少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假设在3%市民化率水平下,地方政府强力推进农地流转的结果是20年流转期限内金黄组45-70岁的边缘劳动力人群数量从33人增加至113人,这部分人群将会有很大一部分难以再次进城务工而存在失地失业的风险,并且会挤压内生型流转,侵害农户利益,破坏农村社会的稳定。结合对已有研究的回顾与分析,在对论文结论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认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拓展方面的创新。农地流转人工社会模型为农地流转研究提供一个虚拟计算实验平台,能够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自下而上地模拟演化农地流转社会系统,通过人为变更研究对象和环境的属性,从而验证和探论农户内生型流转中的社会现象及关系,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模拟出可靠的结果,为研究农地流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二是研究视角方面的创新。对于西部欠发达丘陵山区而言,农户内生型流转仍然是主要流转形式和发展常态。内生型流转具有区域性、阶段性合理价值和正面效益。当前对农户内生型流转的研究更多偏重经济和效率方面,而通过内生型流转社会功能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农地流转中兼顾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性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为农地流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丰富了农地流转理论。
高军[5](2016)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尽管城市化、工业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旧是一切问题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问题的原因所在,“稳定党在农村中的基本政策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本文的选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关怀,二是来自对现有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理性反思和梳理。文章写作目的在于系统反思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并从正当性角度展开价值考察,为我国农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性建议。在简要论述农地制度改革的意义之后,文章分五个部分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比较考察,并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建议。第一章,“起点与终点:作为分析工具的正义理论”。主要为文章开展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建立价值尺度。在正义制度下过正义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尽管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学者乃至普通民众,基于各自生活环境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对正义的理解和界定各不相同,但对正义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从未停止。笔者将正当性作为审视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价值尺度,对正义理论的历史源流进行简要梳理,在略述了古代西方和古代中国的主要正义思想之后,重点介绍了功利主义正义观、自由主义正义观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三种主要正义理论体系,并着重介绍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其略有可观之处在于笔者对各种理论于简介之间作了较有见地的评述,为后文对农地所有权制度展开正当性考察建立逻辑勾连。第二章,“分析与检视: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理论性考察”。笔者将正义或正当简化成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尺度,并以其为评判坐标,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在政治伦理、差异性正义和法律权利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从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角度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展开正当性考察,进而引入罗尔斯的差别正义理论,重点以其可适用性为枢纽,通过对该理论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上的逆向运用的分析,指出了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不合理性。最后提出正义的三层法律权利,将农地所有权制度承载的农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权利作了简要分析,揭示了今日中国城乡之间、东西之间发展权利与基本权利失序的客观现状,指出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义品格瑕疵。这部分的分析与检视,是文章的重要创新之处。第三章,“现状与反思:现行农地制度的实践性考察”。笔者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权利的侵蚀展开了具体分析,文章以实证方法指出“一刀切”的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迁徙权利等基本权利的深刻持久的漠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与实践领域对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学术成果和社会实践作了简要的评述。指出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及其相应的改革主张与我国正在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不相符。第四章,“比较与借鉴: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比较考察”。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希求在纵横比较之中找出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参考。文章分四个层面作了介绍:一是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夏商周、秦汉、隋唐和宋以后几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制度;二是介绍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三是考察了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的土地制度;四是对俄罗斯及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土地制度作了引介。笔者在对各种土地制度展开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地制度的总体演进都旨在从“道”上不断丰富农地本身的权利属性,从“术”上不断完善农地的经营形式,其根本目标都在于推进社会整体的现代化,促进各自国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整体进步。决定土地制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而非意识形态,相应地土地制度本身也不决定社会性质。第五章,“路径与展望:农地分类所有的制度构建”。笔者在对我国农地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分析基础上,创新提出农地分类所有的改革模式,其基本含义就是将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土地根据其自然属性和耕地性质进行种类划分,将不同种类的土地确定为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将粮食主产地区的基本农田确定为国家所有,农民永佃;将山地、丘陵地区的农地确定为农民私人所有,农民除了享有前述流转权利外,还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自由买卖;将农村宅基地统一划归农民私人所有。实行分类所有的目的是要在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下赋予不同土地禀赋的农民更多的农地权利,促进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消融二元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鸿沟。文章最后为分类所有制度的推行设计了相应的配套制度。在余论部分,笔者还就“土地私有与农民理性自持的问题”、“简明地权与复杂地权的选择问题”、“分类所有制的别种模式”等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赵方兴[6](2016)在《关于县级地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岱岳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丽乡村建设实质上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继承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思路,延续和完善了相关政策方针,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尊重事物内部发展的规律,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式,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和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深入推进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已形成了广泛社会共识。我国农村数量庞大、情况多样、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加上美丽乡村建设理论提出时间不长、更倾向于应用实践,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系统。本文对岱岳区这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县级地域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可以补充现有的建设理论体系,为其他兄弟县区提供参考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岱岳区的美丽乡村实践行动深入开展。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的研究成果,立足实际,深入解剖岱岳区探索研究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乡村建设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先进典型村居的具体案例,总结出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鼓励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四种特色发展思路。依据现实情况,在城乡统筹理论、新农村建设理论、生态农村建设理论和相关标准的指导下,从内涵中挖掘差距、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描述出美丽乡村建设现有行动存在的瓶颈,深刻分析对应原因,并充分借鉴日本、德国及安吉模式、桐庐模式等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岱岳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对照标准、补足短板和统筹全局、宏观保障两个方面的建议。
姜鹏[7](2015)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广泛呈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低,规模小。其特征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严重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森林过度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和空气的污染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作为一种成套的技术体系,该模式在黄土高原地区上的广泛实施与运用,可以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的实际,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经济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关心热点。要探求我国生态经济的正确路径,解决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应答可能出现的挑战,就要解释生态系统恢复的内涵。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理论和建设实践,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中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发展经验,综合国内外不同观点,对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具有不同的概念进行筛选与归纳,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情况,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内容和目标,总结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概念。(2)近年来由生态系统退化的诱发各种生态灾难,已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生态破坏还加剧贫困,影响社会安定。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对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以下该模式具有的特点:①试验实践注重于理论研究,即注重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试验与试范研究;②着重人工重建研究,尤其是恢复有效的植物群落模式实验,忽视对自然恢复过程的研究;③大量研究滥砍滥伐的森林与超载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后的生物途径恢复;④注重恢复重建的快速性和短期性;⑤看重恢复过程当中的植物多样性和小气候变化研究,忽视对动物、土壤生物(微生物)的研究;⑥对恢复重建的生态效益及评价多,特别是人工林重建效益,缺乏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评估;⑦对恢复重建的生态学过程的研究正逐渐得到重视。(3)参考并综合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基础分类方式,本文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提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并以陕北地区及固原市为基础,根据陕黄土高原地区的投资主体功能特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和模式。本文认为可以将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模式分为9种类型:①梁峁顶部耕还林(草)以及自然封育模式;②坡面恢复集成组装模式;③农业节水模式;④侵蚀沟恢复模式;⑤集水农业模式;⑥“四位一体”模式;⑦庭院经济模式;⑧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⑨经济果林业模式。(4)本文在认真分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技术推广因素的情况下,依据一定的技术推广原理,选择合适的推广路径,运用良好的推广措施,将无疑会加快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技术推广的进程。为此,本文认为要恢复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科技扶贫力度,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二要充分运用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三要准确把握运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四要认真贯彻技术推广相关法律,发挥支撑作用;五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张仕超[8](2014)在《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约束都在于土地,其突破口就在于破解土地流转供需"不畅"和城乡资源流动"受阻"的瓶颈,发挥城乡资源高效集约化整合效应。而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土地整治就是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流动的核心载体,已成为破解土地细碎化问题、化解分散经营与规模效应矛盾,实现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化利用,不可逾越的关键。近年来,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土地整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产业、居住"三集中和"农机、农技、农收"三提升,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同时,也诱发了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的转变,改变着耕地地块大小、形状、数目、空间分布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景观、资源整合方面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正负效应,致使土地价值变化。目前,学术界主要注重农户土地流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而更大尺度间如村域单元和镇域单元,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的异质性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侧重于从外部制度环境出发研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土地资源及附属于土地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在整合基础上的资源效用发挥和资源整合驱动下土地价值转化与提升研究不足。为此,本研究以农户分散农业经营下传统种植模式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和开县竹溪镇灵泉村随机抽样的286户农户及其承包经营的794个地块,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量模型,评价了六类种植模式的地块生产技术效率,从地块特征和农户特征两个层面解释了地块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原因;选取江津区24个乡镇195个行政村1826户农户,分析了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特征,诊别了不同尺度土地流转的关键因子;最后,以江津区慈云镇小园村和永兴镇黄庄村、旸岩村,以囊括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三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涉及蔬菜、瓜果、养殖等规模经营的六个耕地流转样区为例,结合流转农户调查数据、流转地块图件数据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等,测算了土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综合价值的损益量,剖析了土地价值结构变化,解析了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土地资源及其附属资源的整合特征与整合效应。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块生产技术效率因种植模式的不同而异,其受制于地块和农户特征的共同约束。种植于水田系统的水稻模式、水稻-油菜模式、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的地块平均生产效率分别为0.85,0.86和0.89,平均达0.87,而种植于旱地系统的玉米/红薯-其它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的地块平均生产效率分别为0.62,0.48和0.86,平均达0.65。水田地块生产效率高于旱地地块生产效率,水旱轮作或作物间套种模式的地块生产效率高于单作模式的地块生产效率。无论是夏种冬休的单作模式还是水旱轮作模式,尤其是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引入,都是农民为了恢复提升地力、增加产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可通过因地制宜地改变地块自然属性和灌排条件或加强农作物间套作新技术应用的途径来改善土地种植模式进而提高地块生产效率。当地块纯收益最大化时,水稻模式、水稻-油菜模式、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其它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的地块适度规模依次达2.58hm2、0.62hm2、0.35hm2、1.69hm2、3.12hm2和0.5 hm2,这与当前不同种植模式下实际地块规模(依次为 0.057 hm2,0.048 hm2,0.058 hm2,0.02 hm2,0.015 hm2 和 0.018 hm2)存在显着差距。地块生产效率越低,地块适度经营规模越大。因此,应开展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适度扩大地块规模,并兼顾地块的用途及种植模式。从影响机制来看,地块质量对6类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着地正效应,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机械耕作条件仅在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和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模型中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表现为对生产技术效率有正效应;耕作半径对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有显着地负效应,而在其它种植模型下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符号也显示其对生产技术效率有负效应,通过调整地块空间分布可以提高这几种模式的生产效率。在家庭资源禀赋层面,劳均耕地对水稻-油菜模式和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有显着性正效应;人均年收入恰好相反,对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有显着地正效应,通过增加农户收入能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2)土地流转属性特征及驱动机制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存在差异空间差异上,镇域尺度2007-2012年土地转出率Moran’s I指数依次为-0.1515、-0.1463、0.0156、0.1902、0.0053和0.016,但空间自相关统计p值均大于0.005,且从2007年到2012年存在逐年增加趋势,镇域尺度土地流转属于随机分布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呈减弱趋势。2012年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Moran’s I指数为0.2052,且通过5%的显着性检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呈现显着正空间自相关。从土地流转空间关联类型格局发现,镇域尺度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空间关联格局整体不稳定,但HH类型集聚区均多分布东西浅丘主导产业区。在尺度差异上,镇域尺度2007-2012年土地转出率变异系数依次为0.1865、0.1557、0.1917、0.4267、0.3577和0.3922,村域尺度2012年土地转出率变异系数为0.4821,农户尺度土地转入率变异系数为0.5481,且土地转出率0.5059,说明土地流转率农户差异最大,其次是村域差异,而土地流转率镇域差异最小。但土地流转形式和流转去向分布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基本一致,均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农户是土地流转的最主要流入方,占比达60%以上,其次是企业,专业合作社最少。这是由于资金、技术、产业发展、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束缚,新型经营主体有限,如研究区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大多是以少量货币入股、松散联接的方式成立,以土地折资入股组建的合作社还不多,模式比较单一。从驱动因素来看,固定资产和养殖业商品化率对镇域尺度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正影响,但劳均耕地对镇域尺度土地转出有显着正影响,对村域尺度土地转出却有显着负影响,同时,镇域尺度土地转出行为还与与农转非率有显着正关系,与农业劳动力数存在显着负关系,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行为还与人均纯收入和政府补贴占比存在显着正关系,与农业收入占比有显着负关系。而且,影响镇域尺度土地转出最大的因素是农业劳动力数和养殖业商品化率,而农业收入占比、人均纯收入和劳均耕地是影响村域尺度土地转出最大的因素。农户尺度上,劳均耕地、农业收入占比、人均经济收入、流转租金、流转年限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是影响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的重要因素。其中,劳均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对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负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对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正影响;流转租金和流转年限对土地转入存在显着负影响而对土地转出存在显着正影响;而农业收入占比对土地转入存在显着正影响而对土地转出存在显着负影响。可见,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与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应以不同层次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促进土地顺畅流转施政策略,如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加速集约化村镇建设,增加固定资产,土地流转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养殖大户,推广农业机械化替代,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定价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农户更多就业就会,增加农民收入。(3)土地及其附属资源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整治联动下得到有效整合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田块规模扩大、形状趋于规则、田面更加平整,道路通达程度提高,灌溉排水能力增强。田块总数、田块平均大小、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和田面平整度指数的平均相对改善程度分别为87.87%、38.19%、2.54%、1.15%和30.95%。道路密度和沟渠密度指数的绝对改善程度分别达50m/hm2和75m/hm2以上,灌溉保证率绝对改善程度达25%。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整合度最大,单位面积人工费土地流转后较流转前高出1.58倍到24.84倍不等,农资整合度次之,单位面积农资费流转后较流转前高出1.22倍到8.04倍不等,而畜机整合度最小,提高不足1倍。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综合效率明显提高,土地流转后劳动生产率高出流转前的21.46-45.74倍不等,土地产出率高出流转前的6.26-14.59倍不等,资本产出率高出流转前的1.09-3.71倍不等,总投入产出率均高于流转前的1.1倍以上,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平均高于流转前的1.04倍。此外,从资金整合来看,土地流转前农业投入靠农户自筹资金,占100%,土地流转后自筹资金与政府投资占比分别介于24.63%-79.31%和20.69%-75.47%之间,且样区Q1和Q6还分别引入了 18%和13.54%的社会资金。可见,农业发展投资主体由一元化转为多元化。(4)土地价值借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低值向高值的转化,但价值结构不均衡加剧六个样区在土地流转后经济价值显着提升总增值746万元,平均增加6.75倍。其中,样区Q2的经济价值增幅最大,达644万元,增加了 13.81倍,其次是样区 Q3和Q4,分别达2254万元和532万元,增加了 7.12倍和8.85倍,再次是样区Q6,达734万元,增加了 5.32倍,样区Q1和Q5增值最少,分别增加了 2.07倍和3.40倍。同时,社会价值也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小于经济价值,总增值4475万元,平均增加3.82倍。其中样区Q2的社会价值增幅最大,达551万元,增加了 7.5倍,其次是样区Q3和Q4,分别增值2095万元和453万元,增加了3.8倍和4.3倍,样区Q1、Q5和Q6分别增值308万元、234万元和835万元,增减倍数基本相当,均在2.4倍左右。然而,土地流转后生态价值均显着下降,6个样区平均损失率34.82%,总损失315万元。其中,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多,达23288元,平均损失率为67.40%,其次是废物处理功能价值,达1475元,平均损失率为34.22%,再次是气候调节功能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价值,二者损失率基本相当,约34.20%。总体而言,6个样区耕地综合价值总增值8636万元,平均增加3.7倍。其中,样区Q2的综合价值增幅最大,达1367万元,增加了 7.3倍,其次是样区Q3和Q4,分别达5701万元和1229万元,分别增加了 3.8倍和4.5倍,最次是样区 Q5和Q6,分别增加了 2.3倍和2.7倍,样区Q1增幅最小,增加了 1.6倍。此外,从价值结构来看,土地流转前后社会价值占比均达45%以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占比在土地流转前基本相当,为25%左右,但土地流转后经济价值占比平均扩大近2倍,而生态价值急剧减小尚不足10%。可见,耕地综合价值显着提升,但生态价值却有一定下降,价值结构不均衡在加剧。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即逐步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综上所述,农户分散农业经营下,地块生产技术效率因种植模式的不同而异,其受制于地块和农户特征的共同约束;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下,土地资源、设施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农资和农机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整合;而土地流转属性特征及驱动机制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存在差异;借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土地价值实现了低值向高值的转化,但加剧价值结构不均衡。为此,需对土地流转增值收益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公平分配机制和基于财产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庆强[9](2013)在《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民需求意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河北省正在大力实施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战略决策,把优化农村环境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为目标,真正形成农村生产生活便利、村庄环境优美、住宅居住舒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本文在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实践发展背景下,以消费和居住在农村新民居的农民为研究对象,以“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感知价值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从农村新民居建设发展中农民感知价值视角对农民新民居需求意愿展开研究。研究包括分析了农村新民居建设发展意义、现状和需求状况。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调研、预测试步骤开发出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测量表。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探讨在“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下,对于农民新民居消费感知价值与消费需求意愿的影响驱动关系和内在机理,构建了农民对农村新民居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因素模型、农民对农村新民居权衡因素与需求意愿模型以及基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农民群体识别模型。并基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权衡的感知价值水平差异,对农民新民居消费需求进行识别和划分为不同类型农民需求意愿群体,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农民消费需求意愿群体“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影响作用和构成维度重要影响程度的显着差异以及不同类型农民消费需求意愿群体所具备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对新民居的消费特征,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新民居建设发展策略设计和引导对策及建议。发挥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作用,实现农村新民居建设的人本性、科学性和适应性。主要研究结论是: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农民需求意愿具有多元性,不同特征的农民群体对新居民建设的优先领域的选择也会产生影响;农民对农村新民居的感知价值由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组成,农民感知利益由感知核心利益、感知附加利益和感知关系利益构成,农民感知风险由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心理风险和感知社会文化风险构成,并开发和形成了最终的感知利益测量量表、感知风险测量量表和感知价值测量量表;农民对于农村新民居的感知价值是基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之间的权衡,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对农民感知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农民感知风险对农民感知价值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农民感知风险对于农民感知价值和农民需求意愿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农民感知利益;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对农民需求意愿、农民满意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农民满意和农民感知利益对农民需求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对于农民需求意愿的影响有两条途径,一是农民感知价值对农民需求意愿的直接影响,二是农民感知价值通过农民满意对农民需求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基于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双维感知变量的权衡,对农民群体进行了识别,将其划分为感知高利益-高风险敏感型群体、感知低利益-高风险消极型群体、感知低利益-低风险冷漠型群体和感知高利益-低风险积极型群体4类农民群体,设计了对应新民居产品设计以及社区设施和服务设计;从规划建设、规范政策执行、沟通宣传、培育农村产业、资金筹集、新民居农村社区管理、新民居公共服务水平和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引导对策和建议。
程钢[10](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搞好四个结合 促进“四荒”开发——峰峰矿区农业开发已形成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四个结合 促进“四荒”开发——峰峰矿区农业开发已形成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 |
1.2.2 资源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生态脆弱性研究 |
1.2.3.1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
1.2.3.2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1.2.4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1.6 特色和创新 |
2.研究区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系 |
2.2.4 地层岩性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2.7 淡水资源 |
2.2.8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3.1 产业布局 |
2.3.2 文化资源 |
2.4 生态环境存在的现实问题 |
2.4.1 矿产资源过渡开发 |
2.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2.4.3 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
2.4.4 生态环境恶化 |
2.4.5 水资源承载力低 |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FAHP模型综合评价 |
3.2.2 移动窗口法 |
3.2.2.1 移动窗口法的原理 |
3.2.2.2 移动窗口大小选择 |
3.2.2.3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4.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4.1 PSSR框架模型 |
4.2 邯郸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3 评价因子释义 |
4.4 基于FHAP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构建递级层次结构模型 |
4.4.2 构建AHP两两判断矩阵 |
4.4.3 建立三角模糊数判断矩阵 |
4.4.4 构建综合模糊判断矩阵 |
4.4.5 初始权重的计算 |
4.4.6 归一化处理初始权重 |
4.5 模糊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邯郸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 |
5.1 邯郸市自然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
5.1.1 邯郸市地形空间分布研究 |
5.1.2 邯郸市气象时空分布研究 |
5.2 邯郸市自然状态指数时空分异研究 |
5.2.1 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研究 |
5.2.2 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研究 |
5.3 邯郸市生态敏感度时空分异研究 |
5.4 邯郸市生态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 |
5.5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5.5.1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变化分析 |
5.5.1.1 时间系列分析 |
5.5.1.2 等级变化速率 |
5.5.2 邯郸市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
5.5.2.1 转移矩阵 |
5.5.2.2 重心变化 |
5.5.2.3 生态脆弱性分县统计 |
5.6 本章小结 |
6.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探测结果 |
6.3.1 分异及因子探测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3.3 风险探测 |
6.3.4 生态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7.资源型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及对策分析 |
7.1 城市自组织演化与耦合模型 |
7.1.1 耦合关系 |
7.1.2 指标体系说明 |
7.1.3 演化规律模型 |
7.2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变 |
7.2.1 系统发展指数 |
7.2.2 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 |
7.2.3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
7.3 基于质性分析的情景界定 |
7.3.1 阶段1:两系统低级协调的情景 |
7.3.2 阶段2:经济优先的情景 |
7.3.3 阶段3:社会经济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的情景 |
7.4 邯郸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
7.4.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7.4.2 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
7.4.3 优化第三产业 |
7.4.4 深耕三农产业链 |
7.4.5 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理论 |
2.2.3 共生理论 |
3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3.1 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平台 |
3.1.1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
3.1.2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集约生产经营 |
3.1.3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农业多元投入 |
3.2 推动以城带乡、工农互促 |
3.2.1 发挥中心城区极核作用,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
3.2.2 发挥小城镇联结作用,打造城乡融合“中继站” |
3.2.3 发挥工业园区平台作用,打造统筹城乡重要支撑 |
3.3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3.3.1 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
3.3.2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3.3.3 推动城乡生态环保建设 |
4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城乡居民双向流动存在困难 |
4.1.2 工商资本下乡存在困难 |
4.1.3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
4.1.4 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
4.1.5 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困难 |
4.1.6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 |
4.1.7 农村资源增值存在困难 |
4.1.8 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 |
4.2 原因分析 |
4.2.1 传统体制性障碍导致发展不平衡 |
4.2.2 城镇承载能力不足 |
4.2.3 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使用困难 |
4.2.4 政府职能失效 |
4.2.5 财政投入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不匹配 |
5 国内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发达国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启示 |
5.1.1 韩国实施“新村运动”的实践做法 |
5.1.2 德国开展“城乡等值化”的实践做法 |
5.1.3 美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做法 |
5.1.4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对C区的经验启示 |
5.2 国内先进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启示 |
5.2.1 江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2 浙江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3 成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4 国内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 |
6 推动C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以人为本推动城乡居民双向互动 |
6.2 构建良性的“资本下乡”机制 |
6.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4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6.5 吸引人才下乡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
6.6 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 |
6.7 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6.8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访谈提纲 |
B调查问卷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初探 ——以枣庄市兴隆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重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相关研究 |
2.1 地域性与美丽乡村 |
2.1.1 地域性 |
2.1.2 美丽乡村 |
2.1.3 关联分析 |
2.2 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第三章 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整体分析 |
3.1 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 |
3.2 鲁南地区乡村地域特征分析 |
3.2.1 自然要素 |
3.2.2 人文要素 |
3.2.3 建筑特色 |
3.3 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导向分析 |
3.3.1 历史文化导向 |
3.3.2 自然风光导向 |
3.3.3 产业发展导向 |
3.4 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设计 |
3.4.1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
3.4.2 保护乡村文化,注重资源整合 |
3.4.3 建立完善保障体系 |
3.4.4 规范实施技术 |
第四章 案例分析——枣庄市山亭区兴隆庄石板房 |
4.1 历史沿革与地方特色 |
4.2 乡村发展问题 |
4.2.1 地域特征及空间布局 |
4.2.2 产业发展 |
4.3 规划与设计应对 |
4.3.0 规划定位 |
4.3.1 村落格局 |
4.3.2 院落布局 |
4.3.3 建筑特征 |
4.3.4 技术特点 |
4.3.5 民俗文化 |
4.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四川丘陵山区农户内生型农地流转研究 ——基于人工社会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地流转研究 |
1.1.1 农地流转的内涵 |
1.1.2 农地流转的动因 |
1.1.3 农地流转的现状 |
1.1.4 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
1.1.5 农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措施 |
1.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研究 |
1.2.1 农户流转行为目的 |
1.2.2 农户流转方式抉择 |
1.2.3 农户流转行为影响因素 |
1.2.4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研究方法 |
1.3 人工社会研究 |
1.3.1 人工社会的溯源 |
1.3.2 人工社会模型在土地科学领域的应用 |
1.4 展望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自然地理条件 |
2.4.2 社会经济情况 |
2.4.3 人口与耕地变化 |
第3章 农户内生型流转的演化轨迹及特征价值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户农地流转现状 |
3.2.2 内生型流转的演化轨迹 |
3.2.3 内生型流转的特征 |
3.2.4 内生型流转的社会功能 |
3.3 小结 |
第4章 农户内生型流转外缘影响因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数据来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地方政府的行为越位 |
4.2.2 村集体组织的角色错位 |
4.2.3 地方政府和村委会流转动机整合 |
4.2.4 农业经营主体辨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农户内生型流转内缘发生因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农村劳动力分化特征 |
5.2.2 农户流转意愿因素分析 |
5.2.3 农户农地流转策略中强弱关系的作用 |
5.3 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生型流转的人工社会模型模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MAIA元模型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利用MAIA构建农地流转人工社会模型 |
6.2.2 模型的验证 |
6.2.3 农地流转人工社会模型的应用 |
6.3 小结 |
第7章 农户内生型流转的有效性完善 |
7.1 创建流转外部条件,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
7.2 创建流转内部条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7.3 创建流转政策环境,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
7.4 创建流转行政环境,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5)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六、重要观点和立法建议 |
第一章 起点与终点:作为分析工具的正义理论 |
第一节 早期正义理论略介 |
一、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正义观 |
二、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代表的中世纪神学正义观 |
三、古代中国的儒学正义观 |
第二节 几种主要资产阶级正义理论简述 |
一、以效率为核心的功利主义正义理论 |
二、以自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正义理论 |
三、以公平为核心的罗尔斯正义理论 |
第三节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人的观点” |
二、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观点” |
三、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社会观点” |
四、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实践观点” |
第四节 正义的尺度:平等、效率、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平等的正义 |
二、正义的效率 |
三、自由的正当性 |
四、平等、效率、自由与正义的相互性 |
第二章 分析与检视: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 |
第一节 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认知 |
一、农地 |
二、农地制度 |
三、农地所有权制度 |
第二节 以三种正义理论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 |
一、从功利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二、从自由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三、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第三节 从罗尔斯的差别正义角度对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一、差别正义理论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考察上的可适用性 |
二、差别正义理论在我国农地制度中的逆向体现 |
第四节 从法律权利的角度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一、法律权利的正当性 |
二、法律权利的三个层次 |
三、发展权利对扩展权利和基本权利的侵蚀 |
第五节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
一、“耕者有其地”的得而复失 |
二、从政治动员成功到制度伦理受损 |
三、农地利益对制度伦理的超越 |
第三章 现状与反思:现行农地制度的实践性考察 |
第一节 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权利的不公平对待 |
一、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经济权利的侵蚀 |
二、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迁徙权利的否定 |
三、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社会权利的虚化 |
四、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城镇化的阻滞 |
五、作为补充的两份调研材料 |
第二节 对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的实证分析 |
一、云南“孟连事件”的情况略介 |
二、孟连县农林资源基本情况 |
三、“孟连事件”折射的农民权利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几种模式 |
一、农地国有模式 |
二、农地集体所有模式 |
三、农地私有模式 |
第四节 统筹城乡模式下农地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
一、创新配置城乡建设用地机制 |
二、创新农地流转方式 |
三、探索推进农地集约化经营 |
四、以巴渝新居建设推进农地置换 |
五、地票交易制度对农地改革的意义 |
第四章 比较与借鉴: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考察 |
一、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
二、秦汉三国两晋时期的土地制度 |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制度 |
四、宋元明清的土地制度简介 |
第二节 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 |
二、过渡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土地制度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 |
第三节 西方主要国家的农地所有权制度简介 |
一、英国的农地制度 |
二、美国的农地制度 |
三、日本的农地制度 |
第四节 经济转型国家的农地制度 |
一、俄罗斯的农地制度改革 |
二、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农地制度改革 |
第五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制度 |
一、台湾地区第一次农地改革 |
二、台湾地区第二次农地改革 |
三、台湾地区第三次农地改革 |
第六节 各国农地制度之比较与评析 |
一、生产力水平是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决定因素 |
二、注重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和农地经营制度创新 |
三、注重农地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同步 |
四、注重对农村发展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
五、注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建设 |
第七节 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
一、改革的核心在于让农地的根本权益有明确归系 |
二、探索农地分类所有是充分实现农地权益的根本出路 |
三、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与整个社会改革统筹规划 |
第五章 路径与展望: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农地分类所有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的原因简析 |
一、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实现农民经济权利的客观需要 |
二、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应有之义 |
四、建立农地分类所有是正确处理农地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历史选择 |
第三节 制约农地所有制分类改革的因素 |
一、出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片面理解 |
二、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考量 |
三、出于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考虑 |
第四节 相关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评介 |
一、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 |
二、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五节 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具体构想及正当性分析 |
一、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实行国家所有,农民永佃 |
二、丘陵、山区农地实行农民私人所有 |
三、农村宅基地实行农民私有 |
四、实行农地分类所有制的正当性意义 |
第六节 建立农地分类所有的配套制度体系 |
一、建立完善农地法律制度体系 |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三、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关法律制度 |
余论 |
一、公平正义是农地分类所有制的灵魂 |
二、关于土地私有与农民理性自持的问题 |
三、关于简明地权与复杂地权的选择问题 |
四、关于分类所有制的另一种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关于县级地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岱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启示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性问题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 |
2.1.2 美丽乡村 |
2.1.3 生态文明 |
2.2 相关理论性问题 |
2.2.1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
2.2.2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岱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与取得的成就 |
3.1 岱岳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 |
3.1.1 区情概况 |
3.1.2 经济发展中的乡村环境问题 |
3.2 岱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
3.2.1 村级经济发展 |
3.2.2 旧村改造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
3.2.3 乡村旅游开发 |
3.3 岱岳区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特点 |
3.3.1 推动村级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
3.3.2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优化基础设施 |
3.3.3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造村居环境 |
3.3.4 科学规划乡村特色旅游,打出文化品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岱岳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对照标准,乡村自身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
4.1.1 生产发展不平衡 |
4.1.2 基层民主不成熟 |
4.1.3 乡风文明需促进 |
4.1.4 幸福指数待提高 |
4.1.5 村容整洁要强化 |
4.2 宏观层面上的问题及原因 |
4.2.1 思想不统一,组织协调难度大 |
4.2.2 建设规划和标准缺失 |
4.2.3 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4.2.4 软件建设不同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强和完善岱岳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对照标准,补足短板 |
5.1.1 多方共同努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5.1.2 健全村民自治,深化基层民主建设 |
5.1.3 更新理念,推动乡风文明进程 |
5.1.4 增加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建设 |
5.1.5 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文明 |
5.2 统筹全局,宏观保障 |
5.2.1 统一思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2.2 树立标准,科学编制建设规划 |
5.2.3 尊重市场,正确引入市场机制 |
5.2.4 跟上改革,同步加强软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现状 |
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点 |
2.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 |
2.3.1 自然因素 |
2.3.2 人为因素 |
2.4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阶段 |
第三章 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思路 |
3.1 生态修复、恢复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
3.2 生态系统恢复的涵义及外延 |
3.3 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和内容 |
3.3.1 标准 |
3.3.2 内容 |
3.4 基本思路 |
3.5 基本原则 |
3.6 基本目标 |
3.7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的内在机制 |
3.7.1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中的动力机制 |
3.7.2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行中的协调机制 |
3.7.3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运转中的自修复机制 |
3.8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优先行动项目 |
3.8.1 确定自然封育地段,加快人工复合草地建设,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
3.8.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庭院经济模式 |
3.8.3 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不断扩大科技示范效益,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
3.9 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借鉴 |
4.1 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发展 |
4.2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 |
4.2.1 梁峁顶部耕还林(草)以及自然封育模式 |
4.2.2 坡面恢复集成组装模式 |
4.2.3 农业节水模式 |
4.2.4 侵蚀沟恢复模式 |
4.2.5 集水农业模式 |
4.2.6“四位一体”模式 |
4.2.7 庭院经济模式 |
4.2.8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4.2.9 经济果林业模式 |
4.3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选择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措施 |
5.1 加强科技扶贫力度,强化可持续发展 |
5.2 运用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
5.3 准确把握运行机制创新,完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
5.4 贯彻相关法律,发挥支撑作用 |
5.5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推广环境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模式 |
1.1.1 土地产权流转模式 |
1.1.2 农用地整治模式 |
1.1.3 建设用地整治模式 |
1.2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绩效 |
1.2.1 社会经济效应 |
1.2.2 景观生态效应 |
1.2.3 资源整合效应 |
1.3 农村土地价值体系与价值估算 |
1.3.1 土地价值相关理论挖潜 |
1.3.2 农用地价值体系与估算 |
1.3.3 宅基地价值体系与估算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农户分散农业经营的地块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3 样本特征描述 |
3.1.4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参数估计描述 |
3.2.2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分布 |
3.2.3 农业生产非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3.2.4 不同种植模式土地适度经营规模 |
3.3 讨论 |
3.3.1 水旱轮作和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
3.3.2 地块属性和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制约作用 |
3.4 结论 |
第4章 不同尺度乡村土地流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镇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
4.2.2 村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
4.2.3 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土地流转属性的尺度差异 |
4.3.2 土地流转空间分布的尺度差异 |
4.3.3 土地流转动因的尺度差异 |
4.4 结论 |
第5章 土地流转下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整合与绩效剖析 |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数据收集 |
5.1.3 数据处理 |
5.1.4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地资源调整重划 |
5.2.2 农业基础设施整合 |
5.2.3 农业生产要素整合 |
5.2.4 资金整合结构变化 |
5.2.5 资源整合绩效评价 |
5.3 讨论 |
5.3.1 地貌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
5.3.2 产业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
5.3.3 经营模式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产业类型与经营模式双重转变下土地价值转化 |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1.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6.1.2 耕地价值体系构建 |
6.1.3 耕地价值评估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耕地经济价值损益量 |
6.2.2 耕地社会价值损益量 |
6.2.3 耕地生态价值损益量 |
6.2.4 耕地综合价值损益量 |
6.3 讨论 |
6.3.1 耕地价值转化的途径 |
6.3.2 耕地价值损益的原因 |
6.3.3 耕地生态价值的负效应 |
6.4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
(9)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民需求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感知价值相关研究 |
1.3.2 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相关研究 |
1.3.3 我国传统农村民居和新民居(新农村住宅)的研究 |
1.3.4 关于新民居(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农村新民居(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农民的需求研究 |
1.3.6 农村新民居建设模式的研究 |
1.3.7 河北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实践 |
1.3.8 国外农村民居经验研究 |
1.3.9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界定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农村新民居概念的界定 |
1.7.2 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农民感知价值概念的界定 |
1.7.3 农民需求意愿概念的界定 |
2. 理论依据 |
2.1 感知价值相关理论 |
2.1.1 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维度 |
2.1.2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特征 |
2.1.3 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研究 |
2.2 感知利益相关理论 |
2.2.1 感知利益的概念内涵 |
2.2.2 感知利益的维度构成 |
2.3 感知风险相关理论 |
2.3.1 感知风险的概念维度研究 |
2.3.2 感知风险的相关变量研究 |
2.4 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农民需求分析 |
3.1 农村新民居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
3.2 农村新民居建设发展现状和问题 |
3.2.1 农村新民居建设发展现状 |
3.2.2 农村新民居建设的问题 |
3.3 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农民需求分析 |
3.3.1 农村新民居建设需求研究设计 |
3.3.2 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多元性需求分析 |
3.3.3 农村新民居建设的优先序需求分析 |
3.4 本章研究小结 |
4. 概念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
4.1 概念模型构建的相关态度和行为理论 |
4.1.1 态度构成要素的研究模型 |
4.1.2 态度认知理论 |
4.1.3 态度与行为关系理论 |
4.2 概念模型构建的逻辑路线 |
4.3 基于感知价值(RNHFPV)的农村新民居农民权衡因素概念模型 |
4.3.1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的影响因素 |
4.3.2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构成维度 |
4.3.3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风险构成维度 |
4.3.4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权衡因素概念模型 |
4.4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权衡因素与农民需求意愿关系概念模型 |
4.4.1 模型构建基础 |
4.4.2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与农民需求意愿的影响关系 |
4.4.3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权衡因素与需求意愿的影响关系 |
4.4.4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权衡因素与农民满意的影响关系 |
4.4.5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RNHFPV)权衡因素与农民需求意愿的关系概念模型 |
4.5 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村新民居农民需求意愿识别概念模型 |
4.5.1 模型构建基础 |
4.5.2 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村新民居农民需求意愿识别概念模型 |
4.6 本章研究小结 |
5. 实证研究设计 |
5.1 调研对象与调研设计 |
5.1.1 调研对象的确定 |
5.1.2 调研流程整体设计 |
5.2 样本设计和样本选择 |
5.2.1 确定样本框架 |
5.2.2 样本选择 |
5.2.3 样本数量 |
5.3 初始量表开发 |
5.3.1 已有的相关量表开发概述 |
5.3.2 本研究初始问卷及测量量表开发设计思路 |
5.3.3 农村新民居需求意愿调研问卷及感知价值测量量表的开发 |
5.4 量表测量模式与深度访谈 |
5.4.1 量表测量模式 |
5.4.2 基于深度访谈的量表内容效度修正 |
5.5 问卷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 |
5.5.1 问卷预测试实施 |
5.5.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5.6 正式调研与样本回收 |
5.7 本章研究小结 |
6. 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村新民居农民需求意愿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1 样本总体状况 |
6.1.1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 |
6.1.2 原住房特征 |
6.1.3 样本的新民居特征 |
6.2 因子结构分析 |
6.2.1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因子分析 |
6.2.2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风险因子分析 |
6.3 测量模型检验与分析 |
6.3.1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维度的测量模型检验 |
6.3.2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3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利益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风险维度的测量模型检验 |
6.3.5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风险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6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风险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7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农民满意和农民需求意愿测量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6.4 结构模型整体性检验与分析 |
6.4.1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权衡因素与农民需求意愿关系模型的拟合度检验与分析 |
6.4.2 农村新民居农民感知价值权衡因素与需求意愿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假设检验与分析 |
6.4.3 基本结论 |
6.5 本章研究小结 |
7. 基于新民居感知价值的农民群体识别与策略设计 |
7.1 基于新民居感知价值的农民群体识别 |
7.1.1 基于新民居感知价值的农民群体识别结果 |
7.1.2 基于新民居感知价值的农民群体分布特征 |
7.1.3 不同类型农民群体的新民居感知价值水平 |
7.2 感知高利益-高风险敏感型农民群体特征与策略设计 |
7.2.1 感知价值与新民居需求意愿关系的拟合度与路径关系检验 |
7.2.2 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及构成维度对于新民居需求意愿的影响 |
7.2.3 敏感型农民群体特征分析 |
7.2.4 敏感型农民群体的新民居设计 |
7.3 感知低利益-高风险消极型农民群体特征与策略设计 |
7.3.1 消极型农民群体特征分析 |
7.3.2 消极型农民群体的新民居设计 |
7.4 感知低利益-低风险冷漠型农民群体特征与策略设计 |
7.4.1 感知价值与新民居需求意愿关系的拟合度与路径关系检验 |
7.4.2 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及构成维度对于新民居需求意愿的影响 |
7.4.3 冷漠型农民群体特征分析 |
7.4.4 冷漠型农民群体的新民居设计 |
7.5 感知高利益-低风险积极型农民群体特征与策略设计 |
7.5.1 感知价值与新民居需求意愿关系的拟合度与路径关系检验 |
7.5.2 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及构成维度对于新民居需求意愿的影响 |
7.5.3 积极型农民群体特征分析 |
7.5.4 积极型农民群体的新民居设计 |
7.6 本章研究小结 |
8. 农村新民居建设发展中基于农民感知价值的引导对策和建议 |
8.1 科学规划指导新民居建设 |
8.2 科学执行农村新民居建设相关政策 |
8.3 培育必要的产业支撑 |
8.4 多渠道解决农村新民居建设资金 |
8.5 加强农村新民居社区管理 |
8.6 提高农村新民居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
8.7 完善农村新民居建设的示范村做法 |
8.8 本章研究小结 |
9.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四、搞好四个结合 促进“四荒”开发——峰峰矿区农业开发已形成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城市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D]. 温利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2]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邹洋. 重庆大学, 2019(05)
- [3]鲁南地区美丽乡村地域性建设初探 ——以枣庄市兴隆庄为例[D]. 姜军. 青岛理工大学, 2017(01)
- [4]四川丘陵山区农户内生型农地流转研究 ——基于人工社会模型[D]. 周陶. 西南大学, 2016(12)
- [5]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路径探索[D]. 高军.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6]关于县级地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岱岳区为例[D]. 赵方兴. 山东大学, 2016(12)
-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研究[D]. 姜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2)
- [8]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D]. 张仕超. 西南大学, 2014(06)
- [9]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基于感知价值的农民需求意愿研究[D]. 刘庆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9)
-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