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的浑沌淡化与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陈蜀西[1](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侯宪利[2](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认为“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徐锋[3](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左攀[4](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王晖[5](2018)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涵盖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科研,更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资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事务。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实状况,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构学生工作新模式,对于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迫切的时代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历经传承、开拓、创新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球化背景、信息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镜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的成长成才需要,学生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才能破解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颇、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就业及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青年成长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在学生工作实践创新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主体意识推进、学生工作发展机制建设、学生文化自觉唤醒、素质能力平台搭建等方面凝练出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理路。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全面呈现该校在学生工作上的创新探索。该校学生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自由、创新、和谐发展为宗旨,经过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并实施素质能力培育工程;从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个维度建构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目标体系;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人文修养、身心保障等方面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并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形成“目标体系——课程平台——实践项目”的多层次、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践育人科学模式,探寻和建构了目标明确、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示范与参考。
许闽枝[6](2018)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应用及其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7年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规模超过96%,手机上网比例远远超过PC端上网数量,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移动互联网时代主导地位强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场景更加丰富,用户的时间变得愈发碎片化,用户消费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依靠移动智能终端,产生了大量数据与信息,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与特点,依靠大量的用户数据,催生出了新的营销方式——场景营销,场景营销在对用户数据的挖掘、追踪和分析,在由时间、地点、用户和关系构成的特定场景下,连接用户线上和线下行为,理解并判断用户情感、态度和需求,为用户提供实时、定向、创意的信息和内容服务,并达到树立品牌形象,赢得品牌好感度的作用。场景营销在整个营销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场景营销也迎来蓬勃迅速的发展,近些年业学界都对场景营销进行了广泛讨论,在新的营销环境下,对于新的营销方式,对其进行剖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场景营销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品牌传播以及整个营销行业也有促进且利好的作用。本文以场景营销为研究对象,以场景理论为理论支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个案分析主要的三种方法研究方法,前六章内容对场景营销的定义、发展现状、应用、特点与优势以及存在的困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个人实践经历,对业界广告人士的访谈,在第七章,对于场景营销困境的解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与相关对策。本文对于场景营销的分析较为全面,从广告主、场景营销服务商、受众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在对场景营销的理论构建,应用发展、伦理规范三个层面上给到建议和参考,同时希望本文对场景营销在我国营销界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张旭[7](2016)在《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土司制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治理少数民族的一项民族政策。虽然此项政策已消失于历史舞台,但土司时期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类型流传于世,承载了历史上国家治理少数民族、维系疆土完整、民族团结的政治智慧。2015年7月4日,由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组成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表明,中国的土司遗产具有历史、科学及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然而面临着消失的境地,急需保护传承。贵州简称“黔”,历史上经历土司分治阶段。元明清时期曾治理过黔东北地区的大小土司阶层有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水德江长官司、蛮夷长官司、思印江长官司、沿河佑溪长官司、铜仁长官司、省溪长官司、提溪长官司、大万山长官司、乌罗长官司、平头着可长官司等。在历史长河中,黔东北土司积极参与了地方治理,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可分为物质及非物质两大类:前者有遗址文化、建筑文化、墓葬文化、碑刻文化、文书文化、器具文化等类型;后者有戏剧文化、歌舞文化、技艺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思想文化等类型。激活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是保护和开发的目的所在。从历史上看,黔东北土司文化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文化生态,在现代社会里对此类遗产的保护传承根本之道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现实的需要以及所采取的多样化措施可视为是新文化生态的再造,其中作为措施之一的开发必须以保护作为前提。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价值,从社会层面而言,具备历史记忆、文化传播以及思想教育的功能;从经济层面而言,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从艺术层面而言,呈现出神人共舞的浑沌美、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寄情山水的自然美;从学术层面而言,提供了国家治理内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交融演进、国家主导下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视角。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有区域协同保护、博物馆保护、“互联网+”保护,开发的措施有旅游开发、影视开发、乡土教材开发。区域协同保护旨在要求各区域、各部门相互协同,资源共享,共同保护;博物馆保护旨在将各类文化遗产以馆藏的方式展现,不仅利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长时间保存,也利于人们集中感受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互联网+”保护旨在通过网络平台,以数字化的方式加强传播,让人更便捷地了解土司文化遗产,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旅游开发旨在将土司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适度开发,通过其经济价值的实现服务于经济社会,使之获得保护以及传承的内在动力。影视开发旨在把土司文化遗产视为影视开发资源,通过影视将土司文化遗产转化为一种视听艺术,以直观的方式让人们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促进文化消费和促进旅游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旨在把当地土司文化编入教材,以乡土文化为内容,以培养乡土认知、乡土情感为目标,把土司文化遗产作为思想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目前,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护以及开发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意义,还要把握好科学原则,所采取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张西昌[8](2013)在《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的时代语境中愈发显现出矛盾性的生态尴尬。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知识资源日益消减;同时,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同,传统手工艺又被作为一种遗产资源予以消费,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角色。对于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上。本文以法理为依据,突出客观现实对立法研究的反证作用,侧重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试图将法学研究与艺术学研究相结合,挖掘和梳理传统手工艺行业与知识产权立法之间的需求关系,以图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基础研究,进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的路径选择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由于专业的隔阂,使得大多数的法学工作者无法深入到传统知识形态的内部去理解问题,仅是将其作为一个浑沌的整体去对待,择其点斑,置入预设的法理框架之内予以探讨。其结果是,无法对研究对象做出“分型、分类、分层次”的针对性研究,因此,在立法建设上也便无法具体化,从而影响到立法建议的可操作性。笔者试图从传统手工艺历史纵向和文化横向的两个维度入手,对其文化传播和知识保障体系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区域及国内立法和执法的现状,对目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析。尤其集中解决在传统手行业中所凸显出来的焦点冲突之上,经过对此类问题的剖析,以求展现传统手工艺及其相关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复杂现状。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生态发展的机制问题。同时,立法研究也不仅仅只是针对法理层面的探讨,而应是注重将立法与执法环境相结合,在充分了解保护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挖掘知识资源权益主体的底层声音,并与国际立法相结合,不断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制度创新的过程。
王戈[9](2013)在《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 ——基于“华南虎事件”的阐释》文中认为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使国人参与社会公共讨论成为常态,互联网具有的舆论的放大作用,使得网络民意更加直率表达。2007年正是改革开放30年之际,是继续改革还是回到原来面临着抉择。改革使中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一边是公民意识苏醒的普通民众,一边却是经济改革中,利用手中的公权力直接参与经济利益追逐的政府部门的矛盾,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不断发生,政府“经济压倒一切”的发展思路造成了新的贫困和两极分化,国家认同的基础岌岌可危,执政党遭遇严峻的合法性危机。发生在2007年的网络上的“华南虎事件”正是这些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它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把“华南虎事件”作为研究的对象,正好可以找出事件背后蕴藏的结构性因素,此为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大众文化理论中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转向葛兰西的文化研究,既对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文化来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来保持关注,把“统治”和“领导”区别开来,又对于一般民众等弱势集团用来对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权威的文化实践报以严肃的鼓励,它提供了一种对民众重要性的理解,因为他们作为必要的群众基础会促成政治改变。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个案分析法对“华南虎事件”剖析,具体操作上,采用的是网络民族志的分析,参与观察,亲身体验,同时也由于牵涉到媒体部分较多,对于此部分的分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首先从大众文化理论实践研究上看,目前囿于研究者学科训练背景,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对象集中在静态的个体,较少关注当下宏观社会问题及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这与大众文化研究在国外被视为是一项关于政治的学术实践是相疏离的,因此,笔者选择“华南虎事件”这一动态的参与人数众多的网络集体行动事件来剖析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对“华南虎事件”本身研究而言,多数研究者看到了网络可以成为公民与政府对话博弈的场所,网络公共领域之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意义,此为多数网络话题事件的共性,“华南虎事件”能够持续发酵八个月其实也是暴露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与民众之间积极互动、巩固文化领导权,凝聚新的改革共识的过程。第三,把人类学研究现实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网络论坛社区的研究,试图揭示网络论坛或者社区里人的行为和逻辑,以管窥网络事件这一网络上的大众文化现象,相比其他的网络话题事件就事论事式的研究也是一个进步。通过对“华南虎事件”深度解读,本研究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网络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加,依托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存在于网络上的公共领域,或者说是市民社会,由于网络社会具有的“虚实二重性”,这个公共领域对社会公众舆论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这在官方舆论一统天下的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完全不可想象的;第二,公共行政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方式,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来应对新的时代要求;第三,客观形势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及时调整构建新的意识形态内容并在同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实现文化领导权。
赖继年[10](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品牌的浑沌淡化与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品牌的浑沌淡化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一、什么是互联网? |
二、何为“互联网+”? |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
一、何为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
三、批判式解读 |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武德史料研究 |
1.2.2 武德现状研究 |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2.1 “武德”释义 |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5)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选题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审视 |
2.1 大学及其时代表征 |
2.1.1 大学历史变迁 |
2.1.2 大学自身属性 |
2.1.3 大学所担之责 |
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发展 |
2.2.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起步阶段 |
2.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探索阶段 |
2.2.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停滞阶段 |
2.2.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复兴阶段 |
2.2.5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阶段 |
2.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殊内涵 |
2.3.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 |
2.3.2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与特征 |
2.3.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功能 |
2.3.4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内涵 |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状况 |
3.1.1 学校层面 |
3.1.2 职能部门层面 |
3.1.3 院系层面 |
3.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
3.2.1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
3.2.2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
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
3.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状况 |
3.3.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概况 |
3.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选配状况 |
3.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
3.4.1 学生工作扩展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层面 |
3.4.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更加丰富和有效 |
3.4.3 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程序日趋规范 |
3.4.4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
3.5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 |
3.5.1 高等学校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差 |
3.5.2 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 |
3.5.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 |
3.5.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 |
3.5.5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 |
3.5.6 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 |
3.5.7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 |
3.6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3.6.1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3.6.3 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
3.6.4 学生个体的变化 |
3.6.5 旧观念的束缚与西方思潮的消极作用 |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
4.1 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1.1 全球化及其特点 |
4.1.2 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
4.1.3 应对全球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2 信息化时代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2.1 信息化及其特点 |
4.2.2 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
4.2.3 应对信息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3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3.1 意识形态及其特点 |
4.3.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
4.3.3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4.1 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4.4.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
4.5.1 新时代及其特点 |
4.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
4.5.3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5.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
5.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5.1.2 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理论 |
5.1.3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
5.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 |
5.2.1 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目标指引 |
5.2.2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基本要求 |
5.2.3 学生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工作基本途径 |
5.2.4 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
5.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 |
5.3.1 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 |
5.3.2 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 |
5.3.3 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 |
5.3.4 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 |
5.3.5 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 |
5.3.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理路 |
6.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政治基础 |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
6.1.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
6.2 学生主体意识推进 |
6.2.1 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
6.2.2 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式与途径 |
6.2.3 优良学风对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
6.2.4 优化学生社团环境 |
6.3 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建设 |
6.3.1 建立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
6.3.2 健全学生工作的协同领导体制 |
6.3.3 建构学生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
6.4 文化自觉唤醒 |
6.4.1 文化自觉唤醒的必要性 |
6.4.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6.4.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6.5 改进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
6.5.1 注重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思政教育的结合 |
6.5.2 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方法的结合 |
6.5.3 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结合 |
6.6 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
6.6.1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 |
6.6.2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 |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建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为例 |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基本情况 |
7.1.1 生源基本情况 |
7.1.2 学生学习状况 |
7.1.3 理想信念教育 |
7.1.4 能力修养培养 |
7.1.5 辅导员队伍建设 |
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的总体目标 |
7.2.1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
7.2.2 创新设计目标: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 |
7.2.3 行动实施方略:坚持实践育人,实现学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
7.3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指标体系 |
7.4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 |
7.4.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
7.4.2 专业培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3 人文修养实践课程平台 |
7.4.4 身心保障实践课程平台 |
7.5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评估体系 |
7.5.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课程评价机制 |
7.5.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多元激励机制 |
7.5.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
7.5.4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柔性管理机制 |
7.6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保障体系 |
7.6.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
7.6.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队伍保障 |
7.6.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网络保障 |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呈现 |
7.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总结 |
7.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图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8.1.1 明确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
8.1.2 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
8.1.3 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理路 |
8.1.4 建立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创新体系 |
8.1.5 建构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矩阵式实践模型 |
8.1.6 搭建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网络平台 |
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取得了高价值推广应用效应 |
8.1.8 总结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8.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的“立德树人”新内涵研究 |
8.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蕴涵的学生工作新理念研究 |
8.2.3 国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文件明确的学生工作新要求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应用及其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分析法 |
1.5.3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第二章 场景营销的相关概述 |
2.1 场景营销的定义与分类 |
2.1.1 场景营销的定义 |
2.1.2 场景营销分类 |
2.2 场景营销的理论支撑 |
2.2.1 场景理论的内涵 |
2.2.2 构建营销场景的基本要素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发展概况 |
3.1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
3.2 我国场景营销的发展概况 |
3.2.1 我国场景营销的发展历程 |
3.2.2 我国场景营销发展现状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应用研究 |
4.1 场景营销的应用范围 |
4.2 场景营销的应用机制 |
4.2.1 场景营销的构建维度 |
4.2.2 场景营销的具体应用环节 |
4.2.2.1 洞察用户需求 |
4.2.2.2 构建特定场景 |
4.2.2.3 建立互动机制 |
4.2.2.4 制定内容策略 |
4.2.2.5 选择媒体投放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特点与作用 |
5.1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特点 |
5.1.1 精准性 |
5.1.2 个性化 |
5.1.3 互动性 |
5.1.4 情感性 |
5.2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作用 |
5.2.1 精准预测用户行为 |
5.2.2 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场景对接,打通消费闭环 |
5.2.3 本地广告主数字化营销需求得到满足 |
第六章 关于场景营销的相关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6.1 广告从业人员对场景营销的认知度问卷调查缘由 |
6.2 广告从业人员对场景营销的认知度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统计分析 |
6.2.1 问卷设计 |
6.2.2 结果统计分析 |
6.3 场景营销活动中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的受众态度问卷调查缘由 |
6.4 关于场景营销活动中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的受众态度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统计分析 |
6.4.1 问卷设计 |
6.4.2 结果统计分析 |
第七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存在的困境 |
7.1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理论构建困境 |
7.1.1 场景营销的概念和定义模糊不清 |
7.1.2 行业内缺少标杆性案例和代表 |
7.2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现实发展困境 |
7.2.1 缺乏清晰的标准与执行规则 |
7.2.2 追求短期回报率,面临技术与创意的失衡 |
7.3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具体应用困境 |
7.3.1 场景营销有效应用难度增加 |
7.3.1.1 深入洞察用户难 |
7.3.1.2 构建有效场景难 |
7.3.2 场景营销效果评估难度增加 |
7.3.2.1 数据流量作弊现象频发 |
7.3.2.2 营销效果评估忽视用户心理效果 |
7.4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伦理困境 |
7.4.1 用户个人隐私侵犯面临不同程度的侵犯 |
7.4.2 渗入到多重场景之中,营销压迫感愈演愈烈 |
7.4.3 营销场景过分追求感官刺激,引发用户不适感 |
第八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困境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
8.1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8.1.1 场景营销理论构建困境的原因分析 |
8.1.2 场景营销的现实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8.1.3 场景营销的具体应用困境的原因分析 |
8.1.4 场景营销的伦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8.2 解决场景营销困境的相关对策 |
8.2.1 解决场景营销理论构建困境的相关对策 |
8.2.1.1 学界业界联动探讨,共同完成场景营销的理论建构 |
8.2.1.2 运用广告赛事甄选优秀案例,业界媒体传播优秀案例 |
8.2.2 解决场景营销现实发展困境的相关对策 |
8.2.2.1 多方共同构建场景营销上下游参与标准和执行规则 |
8.2.2.2 提高创新意识,让技术与创意有效的结合 |
8.2.3 解决场景营销具体应用困境的相关对策 |
8.2.3.1 建立或更新管理营销数据库,深化SCRM的价值 |
8.2.3.2 尝试新技术,适当增加技术试错的广告预算 |
8.2.3.3 增加广告投放市场的数字供应链透明度 |
8.2.3.4 建立多维度营销效果评估体系 |
8.2.4 解决场景营销伦理困境的相关对策 |
8.2.4.1 增强隐私风险意识,维护自身数据权利 |
8.2.4.2 遵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
8.2.4.3 倡导行业自律,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
8.2.4.4 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大数据在广告营销中运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设计 |
致谢 |
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的时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黔东北土司历史与社会 |
第一节 黔东北土司历史 |
一、土司制度建立前的黔东北 |
二、思州土司的设置及疆域 |
三、思州土司的改土归流 |
第二节 黔东北土司社会 |
一、社会制度 |
二、社会组织 |
三、社会关系 |
第三节 黔东北土司经济 |
一、农业 |
二、手工业 |
第四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 |
一、教育 |
二、习俗 |
第二章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黔东北土司物质文化遗产 |
一、遗址文化 |
二、建筑文化 |
三、墓葬文化 |
四、碑刻文化 |
五、文书文化 |
六、器具文化 |
第二节 黔东北土司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戏剧文化 |
二、歌舞文化 |
三、技艺文化 |
四、节庆文化 |
五、饮食文化 |
六、思想文化 |
第三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民族性 |
三、多元性 |
四、独特的文化空间 |
第三章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一节 社会价值 |
一、历史记忆价值 |
二、文化传播价值 |
三、思想教育价值 |
第二节 经济价值 |
一、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湖北恩施州土司城开发启示 |
第三节 艺术价值 |
一、神人共舞的浑沌之美 |
二、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 |
三、寄情山水的自然之美 |
第四节 学术价值 |
一、提供了国家治理内陆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视角 |
二、提供了民族文化交融演进的研究视角 |
三、提供了国家主导下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视角 |
第四章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 |
第一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
一、协同保护 |
二、博物馆保护 |
三、“互联网+”保护 |
第二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协同保护层面 |
二、博物馆保护层面 |
三、“互联网+”保护层面 |
第三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协同保护的对策 |
二、博物馆保护的对策 |
三、“互联网+”保护的对策 |
第五章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开发 |
第一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 |
一、旅游开发 |
二、影视开发 |
三、乡土教材开发 |
第二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开发层面 |
二、影视开发层面 |
第三节 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开发的对策 |
一、旅游开发的对策 |
二、影视开发的对策 |
三、乡土教材开发的对策 |
相关讨论与结语 |
一、相关讨论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的由来 |
(二) 相关术语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四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与知识产权立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及保护历程 |
一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 |
二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分类 |
三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历程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及相关立法 |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 |
二 传统手工艺的相关立法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质疑 |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
小结 |
第二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知识产权要素的历史性考查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特征 |
一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 |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结构及特征 |
三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征 |
第二节 古代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特征及技术权利 |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结构 |
二 传统手工技艺的控制与流播 |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手工艺生态 |
一 调整传统手工艺资源的组织机构 |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转移 |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手工艺生态 |
一 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知识产权困境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属性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着作权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主体 |
二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客体 |
三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权益内容 |
四 现有着作权法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局限 |
第三节 专利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专利法保护的困境 |
二 外观专利与着作权的协调保护 |
第四节 商标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与商标法 |
二 传统手工艺与地理标志 |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及工艺秘密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 |
二 传统手工艺的工艺秘密保护 |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的邻接权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立法保护 |
二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保护现状 |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焦点争端 |
第一节 物权占有引起的着作权问题 |
一 物权非法占有所导致的着作权问题 |
二 物权占有所衍生的修改权问题 |
第二节 直接侵权行为下的着作权问题 |
一 署名权 |
二 财产权 |
三 作品完整权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着作权中的“模糊地带” |
一 抄袭与仿冒 |
二 临摹与复制 |
三 引用与汇编 |
四 职务作品侵权 |
第四节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争议 |
一 “原创”与“二度创作” |
二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 |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保护 |
一 传统手工艺的衍生品 |
二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问题 |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性 |
二 “泥人张”字号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知识产权调研 |
个案一:苏州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现状 |
第一节 苏州刺绣技艺的历史概况分析 |
一 苏绣的艺术特征 |
二 着作权免费许可的尝试:苏州刺绣研究所 |
三 镇湖刺绣集群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其争端 |
一 频惹官司的《贵妃醉酒》 |
二 镇湖绣娘侵权行为及心理调研 |
三 苏绣的选稿要求及画家群体分析 |
四 艺术家不维权的原因 |
第三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利益结构及保护措施 |
一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利益结构 |
二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
第四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一 法理与现实的矛盾 |
二 官方与民间立场的矛盾 |
三 法律保护与技艺传承的矛盾 |
个案二:当凤翔泥塑产业遭遇知识产权 |
第一节 凤翔泥塑技艺的历史概况及产业特征分析 |
一 凤翔泥塑的产业空间 |
二 凤翔泥塑的产业形式 |
三 凤翔泥塑的工艺技术特点 |
四 凤翔泥塑艺人的技术观 |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中逐渐显化的知识产权问题 |
一 村落语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
二 凤翔泥塑与邮票设计的权益纠纷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人的权益与知识产权机制 |
一 采稿程序的合法性 |
二 原创作者的确认 |
三 邮票的真正设计主体 |
四 民间工艺的“原创性” |
第四节 村落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伦理语境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评析 |
第一节 利用传统手工艺资源的不同形式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公法保护的利弊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私法保护的困境分析 |
一 业者:观念淡薄和维权之难 |
二 协会:行业管理的“无效能” |
三 市场:执法的困境及其原因 |
四 制度:认定机制的有待完善 |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 |
小结 |
第七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立法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完善 |
第一节 国际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及经验分析 |
一 国际及区域的相关立法 |
二 立法模式及经验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特殊保护的制度选择 |
一 侵权机制的完善 |
二 赔偿及利益平衡 |
三 立法制度的协调 |
四 知识产权之外的保护机制 |
第三节 对知识产权特别保护立法内容的建议 |
一 传统手工艺的法律角色定位 |
二 对立法模式选择的建议 |
三 特别知识产权法保护体系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 ——基于“华南虎事件”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2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华南虎事件”的源起与过程 |
2.1 “华南虎事件”源起 |
2.2 “华南虎事件”中的周正龙 |
3 政府的借力与推力 |
3.1 镇坪县政府的“发展”考量 |
3.2 陕西省林业厅的利益 |
3.3 国家林业局的观望 |
4 网络上的华南虎论争 |
4.1 论坛:观点交锋的主战场 |
4.2 博客:草根的“民主——参与性媒体” |
4.3 打假虎第一人傅德志:作为网民的科学家 |
4.4 “人肉搜索引擎”:破解蛛丝马迹的利器 |
5 互动的媒体 |
5.1 刨根问底求真相的外地媒体 |
5.2 本地主流媒体:从赞美到沉默的转变 |
6 官和民的文化冲突 |
6.1 公民意识崛起的民众 |
6.2 “官本位”的陕西行政体系 |
7 “华南虎事件”与新“改革共识” |
7.1 新“改革共识”的提出: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7.2 “华南虎事件”的意义:民众凝聚新“改革共识” |
8 结论和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书目 |
中文参考论文 |
参考学位论文 |
西文参考文献与论文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品牌的浑沌淡化与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3]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5]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D]. 王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营销的应用及其困境研究[D]. 许闽枝. 广西大学, 2018(01)
- [7]黔东北土司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开发研究[D]. 张旭.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8]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 2013(12)
- [9]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 ——基于“华南虎事件”的阐释[D]. 王戈.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