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

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

一、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丹[1](2011)在《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代议制是民主在近现代国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形式虽然是由资产阶级创立的,但它所体现的探寻国家管理方式的先进经验却是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财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探寻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借鉴了议会民主的文明成果,创立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当然,这一借鉴并非全盘照搬式的制度移植,而是在吸纳议会民主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对其阶级实质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应采用何种形式实现民主问题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深入挖掘和整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这个长期被遮蔽的重要内容展现出来的需要,更是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在继承前人民主思想和代议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理想和议会民主理论的成熟与实践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而巴黎公社的实践更是为其寻求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形式提供了现实原型。正是在这些历史滋养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框架,这一框架主要包括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辩证剖析和对无产阶级代议制思想的概括。全面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出发点。第二章主要考察列宁对代议制思想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代议制思想,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并未对其进行具体实践。列宁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基础上,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苏联实践了这一理论,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代议制形式——苏维埃制度。本部分在论述列宁对议会民主的评价,如肯定代议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意义、揭露西方议会制度本质等的同时,还探寻了列宁探索新型民主实现形式的理论脉络和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列宁代议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发展以及其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在我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确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我国的实现形式,并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理论建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代议制理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并且通过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的考察,揭示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第四章揭示了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错误认识、历史教训和当代启示。本部分试图通过对错误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所产生的历史教训的分析,来反思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是无产阶级民主在现实中最为主要的实现形式,然而,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和实践并非一帆风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发展进程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思想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错误理解的倾向,如有的人将代议制等同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从而一味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导致出现“议会恐惧症”,还有的人盲目崇拜西方民主导致了“议会盲崇症”。错误理解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发生偏向,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例如列宁直接民主制思想面临的实践困境、毛泽东“大民主”思想导致的“民主大跃进”等教训,而这些深刻的教训也为后人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提供了镜鉴。

马蒙[2](2019)在《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获得胜利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苏联民主政治模式。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现实后果来看,总体上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苏联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为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人们提供了研究和批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问题的样本和对象。论文从逻辑与历史统一出发,在文本研究中历史梳理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外新马克思主义中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托派最早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批判党的官僚化和民主发展不平衡。指出苏联社会是过渡社会,国家是蜕化的工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不是社会主义的。在苏联社会性质上主要有官僚集体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三种看法。第四国际正统派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和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民主。当代托派理论家曼德尔提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不断革命完成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大任务以推动国家消亡。总之,托派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苏联官僚统治,否则苏联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复辟。西方马克思主义于20年代初在批判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的自治社会主义直接民主模式。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并列展开批判,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国家,分析了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批判全面系统展开,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缺乏自由,苏联党的统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消灭私有制后产生了新的新的独裁,只有专政没有民主。还批评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没有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的哲学依据,批判苏联专制,政治异化。70年代左右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党专政,不是解放的社会。批评苏联强国家的政治异化以及苏维埃式的直接民主制会导致专制。除了少数流派反对人道主义批判外,总体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两种批判进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紧跟苏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进行批判。批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官僚化,不是工人民主国家。批判苏联官僚阶层凌驾于社会之上,认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根本摈弃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恢复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取代苏维埃模式的委员会民主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指出苏联解体是因为民主发展的失败,致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内在优势未能发挥。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批判的吸收一切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不断发挥。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对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比较,可以认识到,批判总体上是有问题意识的,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在民主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批判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有极端化和片面化问题。在批判的批判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和规律: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论文紧扣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消亡理论主题,试图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张力,从三个流派的批判研究入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和总体评价,以期从批判的批判中探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使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龚刃韧[3](2016)在《“娜拉走后怎样”:《顾准文集》阅读札记》文中认为顾准最有思想价值的文字就是1973年至1974年间与其胞弟陈敏之以通信方式写的读书笔记。在顾准去世20年后,其遗作《顾准文集》终于得以出版。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的分析,顾准思考的核心始终围绕对"娜拉走后怎样"问题的回答。娜拉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因不愿当丈夫的玩偶而离家出走。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曾以《娜拉走后怎样》为题发表演讲,指出如果没有经济权和男女社会平等,出走后的娜拉难免堕落或回来

程芳云[4](2011)在《论过渡时期列宁民主建设思想的务实性》文中指出苏俄进入过渡时期后,列宁关于人民民主建设的思想体现出鲜明的务实性,表现在不拘泥于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积极探索适合俄国的民主形式;反对"民主的空谈",强调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贯彻民主制;不断调整和改革政治体制,为贯彻民主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务实性的民主建设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杜向东,巨乃岐[5](1998)在《从民主政治史看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巴黎公社和苏维埃政权的历史异同及其政治得失的分析比较,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问题,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刘敬东[6](2012)在《列宁代议制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代议制是现代民主制的主导形式。代议制问题既是现代政治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当代政治生活中重大实践问题。列宁的代议制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理论遗产。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对代议制问题,尤其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代议制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探讨和缜密思考,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而且创造了苏维埃代议制的伟大实践,开创了一个民主的伟大时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原始民主制是代议制的沃土,古希腊城邦民主制是代议制的雏形。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在近代史上的发明创造,议会制、政党制和普选制是代议制确立的标志,历史实践孕育出代议制理论,以孟德斯鸠、卢梭和密尔为代表。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代议制的最初尝试,马克思从巴黎公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代议制思想,对列宁产生了重要影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上演的代议制闹剧直接引发了列宁对代议制问题的理论思考。列宁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担负起揭露、批判西方代议制神话、开创苏维埃代议制理论与实践的使命,从“三个维度”,即革命性的苏维埃代议制的维度、社会主义苏维埃代议制的维度和党内代议制民主的维度,分“四个阶段”,即代议制思想的萌芽阶段、创立革命性苏维埃思想的阶段、建立社会主义苏维埃代议制思想的阶段和政治遗嘱阶段,全面阐述了他的代议制思想。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代议制政体的基本思想,深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虚伪性及其反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系统提出苏维埃代议制政体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周密设计和构建苏维埃代议制政体。列宁认为,普选制、监督制和罢免权是规避代议制政治风险,确保苏维埃代议制政体的人民民主性质的根本措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人民民主。列宁强调,必须把党建设成一个充分民主的党,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内代议制民主的根本。党内代议制民主必须靠系统而持久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列宁的代议制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代议制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开创了苏维埃社会主义代议制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工人阶级执政党党内代议制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来看,列宁在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的苏维埃代议制的伟大实践,以及后来斯大林对列宁苏维埃代议制思想的严重背弃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具有极其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从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列宁的代议制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唐文成[7](1992)在《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文中指出 在无产阶级专政史上,巴黎公社是一种高度民主制的政权形式——“直接民主制”。公社的一系列直接民主措施,例如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并可随时撤换、国家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普通熟练工人工资等,曾得到马克思的充分肯定,更为今天理论界所颂扬。那么,又为何这种民主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中还不具有着遍的现实可行性呢?我

张萍[8](2014)在《论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及当代价值》文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巴黎公社有益经验的理论阐发,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客观分析,站在当代视角下重新审视巴黎公社,从廉价政府建设、议行合一体制、新的国家机器设置形态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着力构建的基本内涵:必须认真构建廉价、精干、高效和厉行节约的权力主体,确保其人民性;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众的民主参与,完善选举和监督制度,充实人民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让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的代表手中,并受制于人民的有效监督;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机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简政放权,增进社会自治的领域和能力。

李婷[9](2014)在《论人民主权思想的发展脉络 ——从卢梭到马克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权理论是法学理论与民主政治的基本课题,主权概念自产生以来一直呈现出诸多的争议和矛盾,鉴于此,文章并不试图对主权的概念或功能强加任何定义,而将重点放在研究主权的文献上以及对主权概念的评价方面所进行的争论,同时借助几组主权理论的分析工具,来厘清主权范畴的基本要素。依照福柯对知识发展演进过程的理解,主权学说可以划分为古典时代和现代阶段。古典时代的主权学说以首位主权概念的倡导者博丹及其忠实的追随者霍布斯为代表。至现代阶段,受民族主义和宪政主义两种主要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古典主权学说分离为民族国家主权与宪政主权,并延伸至卢梭一线的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与洛克一线的孟德斯鸠和美国联邦党人。两种观念分歧的核心在于对两个“国家”概念——“共同主体”和“专门主体”的综合或分离。民族国家主权为了寻找民族意志的真实表达,以民族之名对两个主体进行了完美的综合;而宪政主权者则对这种综合表现出了坦率的怀疑,他们认为主权权威之归属一“共同主体”的存在是高度形式化的,而关键之处就在于设计一个“专门主体”行动的合理宪法制度。主权观念自中世纪后期于欧洲国家提起以来,在主权归属上经历了君主主权、人民主权到“国家”主权的演变。当“人权天赋”取代了“君权天赋”后,人民就取代了君主成为(?)国主权的根本来源。“人权天赋”的本质是“自然权利”理论,后者成为论证人民主权合理性的理论依据。自理性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后,人民成为国家主权之主体,人民主权理念自此诞生。人民主权的基本内涵,即是一个群体之下的最高政治统治力必须拥有正当性的基础,且此正当性的基础只能来自人民。当然,人民主权理论诞生之后,既有坚定的支持者也有强烈的批判者,但无论两种观点如何对立,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则是:从人民主权观念被完整的提出之后,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已经成为宪政理论的共识。主权观念产生于西方,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主权最初是一个表征主奴关系的概念,是一种绝对的“全总的”权力,无需正当性论证。在部落社会走向城邦社会的过程中,这一概念产生了新的义项:抽象的人民的权力,同样具有绝对性与至高性。古希腊这一文化传统在古罗马得以发扬,共和时代的罗马与希腊持相同的主权观念。但在罗马帝国时代,主权的含义虽然没有质的变化,但主权的归属却由人民转向了君主。不过,于终极意义上古罗马通行的仍然是人民主权理论,或最低限度的是,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拥有者。至中世纪,主权理论可以分为三个派别:教会主权论、君主主权论和主权在民论。其中的主权在民论体现出一种有别于古希腊古罗马朴素的主权在民思想的所谓“政约论”观点,这种观点隐含了限制君主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博丹的主权理论是欧洲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他的主权理论包含了对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界定,他主张的是一种统治者的主权理论。他赋予主权权力五项基本特征,并以否定混合型政体来论证其主权不可分割的思想。博丹审慎的使用了“有限的最高权力”一词,以自然法、神意法、统治法等对主权进行合理限定,但博丹没有将“统治法”观念充分深入下去,使其原本的有限主权具有了较大的缺陷。延续着博丹的主权理论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是英国人霍布斯。他以个人主义为论述起点,却于结果上走到了国家主义之路,甚至比博丹的国家主义更激进;他开创了新的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思想,这些原本可以作为主权绝对性的限制性条件的,反而成为了绝对主权的合法性依据;他以超乎常人的排除困难的能力否定了博丹对主权的合理限定,而将君主主权与国家主义发挥到几近完美的程度。另一个英国的社会契约论者,却与霍布斯走向完全相反主权理论的是洛克。同样以个人主义为起点,洛克得出了议会主权和人民主权的结论;同样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洛克得出了有限政府和权力分立思想。与霍布斯不同,洛克版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前政治状态而非前社会状态,他的社会契约理论也隐含着相关联的“社会”契约与“政治”契约的双重性。洛克始终未用主权一词而以最高权力代替,最高权力即指立法权。在洛克理论中似乎存在两个最高权力,一是人民全体,二是多数人的议会,但两种最高权力并非同时存在,常态下议会行使主权,而在极端情形的非常态下人民行使主权,议会主权是相对、受限的,而人民主权则是绝对、不受限的。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从反对传统理性者理性优于自然情感的观点出发,以人类天性善良的论断,批判了霍布斯相同前提下的相异结果。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遵循着霍布斯的论证方法却沿袭了洛克的理论内容,以被统治者的全体同意作为社会契约成立的基础。卢梭之讨论主权,将前人所认为绝不相容的观念融为一炉,从而实现了以往主权理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超越。他的主权的定义与霍布斯的同样圆满而明白,但他所谓主权的归属与作用,又与洛克的主张一致。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核心表述为:人民即是主权者、主权即是公意的运用、公意即是公共利益的表达、公共利益即是法律的唯一价值取向。主权具有四个基本属性: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被代表和绝对正确。政府是联结主权者与臣民的中介。卢梭的诸多学说一直都有着巨大影响,他的反对者与追随者们同样狂热。有人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归咎于卢梭,有人将卢梭视为极权主义者,另有人将卢梭视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始祖。此种种震荡与批判,如不从卢梭人民主权理论中的焦点问题重新审慎与反思,便无法整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阈值线索。公意的概念过于模糊、抽象主权与具体权力的脱节、明显轻视民众的倾向都使得卢梭的伟大学说具有不可避免的自我矛盾性。卢梭的人民主权明显是霍布斯的国家主义主权观和洛克的个人主义主权观的综合与超越。他将在霍布斯那里的君主主权演变为形而上学的人民主权,以与霍布斯相同的主权论述起点和论证思路否定了霍布斯的主权结论,使人民主权最终拥有与霍布斯君主主权一样的绝对性与神圣性,将在洛克那里呼之欲出的大民主权思想激情呐喊了出来。卢梭所理想的政体形式是似于古希腊那样的直接民主制,可如果将对古代城邦的热情直接投入现代民族国家,唯一的结果就是将此前城邦中的公民资格不加批判的适用于现代,于是,卢梭将平民百姓的道德情感加以理想化的努力很快就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产生了反响;而康德之后,卢梭的公意理论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论述,经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得以在德国国家哲学中充分体现。法国大革命指导理论与实践后果的强烈反差,引起了欧洲各国政治法学家们的深刻反思,由此导致了大革命后近代政治哲学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德意志的最清晰体现则是康德与黑格尔。康德站在一个比霍布斯和洛克更为完整的视野之上,以其形式原则和道德普遍主义为自由主义的普遍化提供了法哲学的论证。他克服了理性(必然)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基本分歧,完成了其温和、审慎的国家学说与人民主权思想的论证。康德沿着卢梭自由和权利、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线索一路深入下去,而对后者的超越与完善仅在于,通过两条道德律令,即:“作为先验自由的自律”和“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将卢梭的公意理论先验化和个体化,把对政治的道德理解推向空前的高度,用理性观念的契约修正传统式现实的契约,用温和的人民主权修正卢梭式激进人民主权。康德主张共和政体的国家结构形式,以代议制和分权制作为其理想政体的两个基本要素。不过,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二元论,在其人民主权思想的表述上也明显体现出理想主权与现实主权的两面性。尤其当康德涉及到具体制度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了其保守主义倾向,如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分、国家权力的不可限制和公民的消极反抗权上。与康德的法哲学相比,黑格尔的法哲学则具有十分清晰的国家主义倾向,他反对自由主义的自然权利与契约论,也反对康德那种从纯粹自我出发引申出来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抽象自由。黑格尔以保守的姿态为德国的君主制开脱,并以其独特的新理性与自由国家的观念将“国家”主权理论发展至顶峰,并以此奠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哲学基础。黑格尔对两种典型的自然权利论进行了总结与批判,以“伦理”国家修正传统“契约”国家,“伦理”国家成为了市民社会特殊利益的消解和普遍伦理实现的最终形式。黑格尔反思了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主义的法哲学基础,将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的研究重心从自由主义式的个人权利的关注转向对民族精神和国家有机体的关注,于是,一国主权的归属从“人民”转向了“国家”。当一国主权归属于具有民族意志的“国家”时,当“国家”成为与君主和人民并列的法律人格时,“国家”主权学最终在德国产生。黑格尔将卢梭的主权与霍布斯的君主融为一炉,使抽象的“国家”主权合乎逻辑的落实到了现实君主的身上。黑格尔利用卢梭的公意理论,对它进行了适合民族主义口味的改造,并最终与前洛克、卢梭和康德等人的人民主权观念背道而驰,走到了形式上的“国家”主权、实质上的君主主权。在欧洲近代法哲学出现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对峙背景下,如果说康德提供的是个人在道德选择上的绝对命令,黑格尔提供的是整体优先于个人选择的社会秩序,那么马克思则要论证这种社会秩序是何以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法哲学及其国家与主权理论可以被视为康德自由主义与黑格尔国家主义的结合,其人民主权思想是主权理论的第二次综合与超越。马克思的法哲学基础是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唯物史观。他不仅批判了黑格尔的君主主权,还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的虚伪性。一国主权的归属坚定地指向了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主权的本真回归。马克思人民主权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自我管理,同时,这种自我管理的人民主权还与公民的基本权利真正统一了起来。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和分权制的虚幻民主,将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视为无产阶级人民主权的政体形式,确立了人民普选制与社会主义代议制、“议行合一”制与廉价政府等一系列民主制度。在马克思看来,实现无产阶级人民主权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以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后者只是通向无产阶级人民主权的过渡形式。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理念成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与制度基础,对当代中国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坚实的理论后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成为新中国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公民民主参与制度、公民权利宪法保障制度以及服务型人民政府等民主制度的理论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当代民主制度的意义和要求,必将在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中显现出来。

杉原泰雄,江利红[10](2015)在《近期的国民主权争论及其课题》文中研究说明一、序言最近,有关国民主权的各种问题不时地被论及。仅本人所知道的有关该问题的着作、论文的数量,即使限定在1970年之后,也至少达到了数十部(篇)。可以说已经成为(特别是年轻研究者)集中关注的宪法问题之一了。并非仅仅在狭义的学界论及,而且在高校学生之中也聚集了对该问题

二、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评述
    三、研究的目标、思路及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理想
        (二) 议会民主理论的成熟与实践
        (三) 巴黎公社实践的启迪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制度的批判
        (一) 西方政党制度局限性的批判
        (二) 有关西方选举制度的批判
        (三) 揭露了议会制度的虚伪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型民主形式的构想
        (一) 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形式的探索
        (二) 对无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原则的阐述
    四、对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综合分析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评述
        (二)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议会民主的历史站位
        (三) 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内在必要性
第二章 列宁对代议制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一、列宁关于议会民主的评价
        (一) 肯定了议会民主的进步意义
        (二) 揭露了议会制度的本质
        (三) 阐述了利用代议制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必要性
    二、列宁关于新型民主实现形式的理论探索
        (一)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直接民主理想
        (二)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间接民主设想
        (三) 列宁晚年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
    三、苏维埃制度的实践
        (一) 列宁对苏维埃的发现与论证
        (二) 建国初期苏维埃制度的实践
        (三) 苏维埃制度的后期运行
    四、对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历史评析
        (一) 把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二) 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政治体制上的榜样
        (三) 列宁探索民主政治建设时的经验与失误都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一、毛泽东对代议制形式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构建
        (一) 毛泽东对人民当家作主形式的实践探索
        (二) 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构建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曲折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推进
        (一) 邓小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和实践
        (二) 江泽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三) 胡锦涛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性举措
    三、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探索与实践的述评
        (一) 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
        (二) 创造了代议制的新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第四章 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错误认识、深刻教训和当代启示
    一、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错误认识的表现
        (一) 一味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导致的“议会恐惧症”
        (二) 崇拜西方民主模式导致的“议会盲崇症”
    二、错误运用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实践教训
        (一) 列宁直接民主制思想面临的实践困境
        (二) 毛泽东“大民主”思想导致的“民主大跃进”
        (三) 抛弃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导致了苏东剧变
    三、错误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
        (二) 既要大胆借鉴议会民主建设的经验,又要独立探索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三) 对民主形式的选择,既要使之动员民众又要惠及民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萌芽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二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发展与历史实践
        一、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初创
        二、列宁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逻辑
        三、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四、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覆亡
    第三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简单评价
        一、辩证看待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性质
第二章 托洛茨基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基础与主导:托派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批判
        一、托洛茨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
        二、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三、作为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的批判:不断革命论与党的蜕化
        四、筹建第四国际时期的批判:蜕化的工人国家与被背叛的革命
        五、苏联政治制度的可能历史命运与不良后果
        六、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二节 异端与正统派:托派及第四国际内部的不同批判
        一、异端派的批判
        二、正统派的批判
        三、异端派和正统派苏联解体代表性观点简单比较
        四、现代托派(第四国际)的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集大成与高潮:曼德尔的批判及价值
        一、苏联官僚政治产生的历史分析
        二、苏维埃民主与先锋党的角色
        三、苏联官僚阶层两面性矛盾的分析
        四、苏维埃民主与社会主义自治民主
        五、过渡社会国家消亡基础的初步分析
        六、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分析
        七、曼德尔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四节 托派苏联官僚制批判总结及其历史意义
        一、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二、托派关于苏联社会性质的几种看法
        三、曼德尔对正统派批判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四、托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一、卢卡奇的总体革命观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方法论
        二、葛兰西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及苏联民主政治批判
        三、柯尔施的工厂委员会思想和对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30 年代末至50 年代初同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并列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批判
        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赖希的极权主义心理学批判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全面系统批判的纵深展开
        一、新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对苏联民主模式缺乏自由的批判
        二、马尔库塞政治学原理的批判分析
        三、弗洛姆的批判:人道主义还是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
        四、存在主义萨特和梅洛·庞蒂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五、卢卡奇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批判
        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到衰落时期的分析与批判
        一、哈贝马斯对苏联模式政治民主的批判
        二、结构主义阿尔都塞一种反人道主义的批判
        三、存在主义列斐伏尔的强国家政治异化批判
        四、普兰查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新战略的民主道路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苏联官僚社会主义批判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体性观点
        一、四个历史时期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总体性观点概览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两种总体性核心观点
第四章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态度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进程
        二、亦步亦趋:苏联政治模式完全肯定的历史原因分析
        三、逐步追求独立道路以及对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转向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一、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
        二、对列宁主义国家与民主观的质疑和批判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批判
        四、改进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研究
        五、欧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解体民主政治历史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破坏与停滞
        二、对苏联解体的主流新认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以法共为代表的新共产主义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批判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逻辑
        二、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批判的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比较研究
        一、托派与西马的政治革命与政治哲学
        二、托派与欧共的左与右
        三、西马与欧共的异与同
        四、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简单分析与梳理
    第二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总体评价
        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二、辩证批判:“旁观者”清与“局外人”空
        三、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实验价值
        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需要在历史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规律与启示
        一、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二、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
        三、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
        六、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七、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娜拉走后怎样”:《顾准文集》阅读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希腊城邦制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
2.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差别
3. 孔子政治思想的要害
4. 先秦专制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
5. 现代化应避免重走资本主义老路
6. 直接民主制在现代国家行不通
7. 马克思的雅典民主制情结
8. 列宁实行直接民主制的结果
9. 苏联一党制与美国两党制的比较
1 0. 现代国家民主主流是议会民主

(4)论过渡时期列宁民主建设思想的务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固守已有的经验和理论, 对人民民主形式的探索体现出务实性
    1. 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制在俄国的实践
    2. 向“无产阶级先进阶层”代表人民管理的间接民主制转变
二、反对“民主的空谈”, 对贯彻民主制条件的认识体现出务实性
    1. 缺乏民主传统和较低的文化水平决定了俄国必须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
    2. 苏俄过渡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要求由集体管理制向一长制转变
    3. 国内战争的特殊状况要求实行严格集中制、委派制
三、不断调整和改革政治体制, 为贯彻民主制采取的措施体现出务实性
    1. 党政分工, 明确划分二者职权范围
    2. 在党的中央组织中吸收工农群众
    3. 改革国家机关, 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4. 加强人民对党和苏维埃国家机关的监督

(6)列宁代议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原始民主制:代议制的起源
    第二节 希腊民主制:代议制的雏形
    第三节 近代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
    第四节 巴黎公社:工人阶级代议制的最初尝试
    第五节 沙皇专制:俄国代议制闹剧
第二章 列宁代议制思想发展的轨迹
    第一节 新的时代
    第二节 历史使命
    第三节 三个维度
    第四节 四个阶段
第三章 代议制政体思想
    第一节 必须摒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第二节 苏维埃代议制政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设计和构建苏维埃代议制政体
第四章 选举制、监督制和罢免权思想
    第一节 选举制思想
    第二节 监督制思想
    第三节 罢免权思想
第五章 党内代议制民主思想
    第一节 必须把党建设成一个充分民主的党
    第二节 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内代议制民主的根本
    第三节 党内代议制民主的制度设计
    第四节 政治遗嘱中对党内代议制民主的思考
第六章 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8)论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2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
    2.1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2.1.1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2.1.2 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2.1.3 对空想社会国家和社会学说的合理因素的吸纳
    2.2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的实践来源
3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关于无产阶级廉价政府的阐发
        3.1.1 廉价政府的基本制度前提:实行彻底的民主制
        3.1.2 廉价政府的基本标准:废除高薪制和官僚特权
        3.1.3 廉价政府的社会和国家结构保证:缩小政府职能
        3.1.4 廉价政府的廉政措施保障:政务公开制度和厉行节约
    3.2 围绕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政体进行的阐发
        3.2.1 马克思高度肯定巴黎公社议行合一体制的基本原因探析
        3.2.2 基本思想观点
        3.2.3 辩证理解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体制的论述
    3.3 关于新的国家机器设置形态的论述
        3.3.1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特定含义
        3.3.2 无产阶级政权促使国家消亡的根本举措:废除官僚制和常备军
        3.3.3 对相关思想的辩证理解
4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意义
    4.2 现实价值
        4.2.1 廉价政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4.2.2 扩大社会自治和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向度
        4.2.3 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和落实权力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论人民主权思想的发展脉络 ——从卢梭到马克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主权、人民主权基本范畴界定
    第一节 主权的涵义、属性与模式
        一、主权的内涵与属性:古典时期与现代时期
        二、主权归属主体的演变
        三、几组主权理论的分析工具
    第二节 人民主权思想的内涵、形成与流变
        一、人民主权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人民主权涵义阐释
        三、人民主权思想的形成和继受
        四、人民主权思想的反动
第二章 卢梭以前的主权思想:卢梭的直接或间接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主权思想
        一、古希腊时期的主权概念
        二、古罗马时期的主权概念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主权思想
        一、教会主权论
        二、君主主权论
        三、主权在民论
    第三节 从古典到(近)现代的主权思想
        一、国家主权的首创者:让·博丹
        二、社会契约与主权论者Ⅰ:托马斯·霍布斯
        三、社会契约与主权论者Ⅱ:约翰·洛克
第三章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主权理论的第一次超越
    第一节 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
        一、自然状态的假设:理性的反抗
        二、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社会契约
    第二节 人民主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人民主权建立的基础:公意
        二、人民主权的基本属性
        三、主权者、公民与政府
    第三节 卢梭问题:震荡、反思与影响
        一、卢梭问题
        二、卢梭问题反思:人民主权思想的理论阈值
        三、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影响:超越者与开创者
第四章 人民主权思想的德意志回应:康德、黑格尔
    第一节 康德:理性与自由相协调的人民主权
        一、自由、公意理论的康德修正
        二、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理论的康德修正
        三、激进人民主权的康德修正
        四、理想主权与现实主权的两面性
    第二节 黑格尔:新理性与国家人格相结合的“国家”主权
        一、新理性与自由国家:国家起源理论的批判与修正
        二、人民主权思想的黑格尔反动
        三、“国家”主权下的政体设计
        四、反自由的“国家”主权:理论限度与后世影响
第五章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观:主权理论的第二次超越
    第一节 人民主权思想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渊源
        一、人民主权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人民主权思想的理论渊源:卢梭、康德和黑格尔
    第二节 法哲学根基:超越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唯物史观
        一、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综合与超越
        二、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三、人学理论
        四、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理论
        五、阶级斗争理论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主权:对卢梭以来主权思想的超越
        一、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拥有主权
        二、民主共和国与无产阶级民主制度
        三、无产阶级人民主权的实现: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余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完善人大制度下的公民民主参与权利
    二、完善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
    四、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近期的国民主权争论及其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二、预备性考察
     (一) 《日本国宪法》制定时的“国体争论”
        1.“国体争论”的介绍
        2.“国体争论”的总结
        3. 残留的课题
     (二) “国家主权与国民主权的统一把握”问题的提出
     (三) 主权理论的停滞
三、“复活”第一期的主权理论
     (一) 田畑教授的观点
     (二) 樋口教授的观点
        1. 樋口教授观点的介绍
        2. 有关“樋口说”的疑问
     (三) 本人的观点
     (四) 影山教授的观点
     (五) 有关“复活”第一期主权理论的小结
四、“复活”第二期的主权理论
     (一) “复活”第二期主权理论的简单介绍
        1. 争议的扩大
        2. 简单介绍
     (二) 若干回应和批判性探讨
        1. 对于鲇京正训教授所提出的批判的回应
        2. 对于隅野隆德教授所提出的批判的回应
        3. 对于高桥和之教授所提出的批判的回应
        4. 对于高见胜利教授所提出的批判的回应
        5. 对于渡边良二教授所提出的批判的回应
        6. 对于“樋口·森田争论”的回应
五、谋求主权理论的发展
     (一) 将主权理论作为生产性的事物
     (二) 君主主权、国民主权等“主权原理”及其中的“主权”的历史性用法的探讨
     (三) 主权原理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四) 现代“国民 (nation) 主权”与“人民 (peuple) 主权”的对抗关系的认识与解释论的对应
     (五) 对批判“人民 (peuple) 主权”原理的回应
     (六) 国家主权与国民主权的统一把握的问题

四、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D]. 陈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2]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D]. 马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娜拉走后怎样”:《顾准文集》阅读札记[J]. 龚刃韧.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3)
  • [4]论过渡时期列宁民主建设思想的务实性[J]. 程芳云.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01)
  • [5]从民主政治史看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J]. 杜向东,巨乃岐. 河南社会科学, 1998(03)
  • [6]列宁代议制思想研究[D]. 刘敬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7]略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制[J]. 唐文成.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92(01)
  • [8]论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政治哲学思想及当代价值[D]. 张萍. 江苏师范大学, 2014(06)
  • [9]论人民主权思想的发展脉络 ——从卢梭到马克思[D]. 李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10]近期的国民主权争论及其课题[J]. 杉原泰雄,江利红. 公法研究, 2015(01)

标签:;  ;  ;  ;  ;  

论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