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稻瘟病调查和品种抗性评判的改进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1)在《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文中认为上海市优质水稻育种的历史较早,育种水平较高,在杂交粳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稻瘟病抗性等"卡脖子"问题。通过对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结合上海优质粳稻生产、育种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快、更好地提升上海优质粳稻育种水平。
谢鹏尧,富昊伟,唐政,麻志宏,岑海燕[2](2021)在《基于RGB图像的冠层尺度水稻叶瘟病斑检测与抗性评估》文中指出针对依赖人工主观判断水稻叶瘟抗性费时费力且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稻冠层尺度RGB图像和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s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ask-RCNN)深度学习框架的水稻叶瘟病斑识别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水稻RGB图像中不同类别病斑的数量信息,构建多种分类模型来评估病斑数量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联性。首先采集包括粳稻品系、早籼品系和籼型恢复系等不同品系的水稻育种材料的苗期RGB图像,然后通过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标记,最终建立了用于识别水稻叶瘟病斑的Mask-RCNN模型,实现了叶瘟病斑的矩形框检测、掩膜分割和分类,其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为0.603。当采用0.5的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 IoU)阈值时,测试数据集的病斑检测平均准确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0.716。在基于病斑数量的抗性评估模型中,高斯过程支持向量机在测试数据集上取得了94.30%的最高抗性评估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稻冠层RGB图像和Mask-RCNN模型可实现水稻叶瘟病的准确识别,检测的病斑数量特征和叶瘟抗性水平高度相关。本研究为水稻抗病性品种的高效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吕连庆,顾小刚,廖荣才[3](2021)在《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化学防控一直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措施。为明确5种新型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6%稻瘟·福美双悬浮剂、45%三环·嘧菌酯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和9.5%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5种杀菌剂均对稻瘟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6%稻瘟·福美双悬浮剂和45%三环·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稻瘟病化学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王才林,张亚东,陈涛,朱镇,赵庆勇,姚姝,赵凌,赵春芳,周丽慧,魏晓东,路凯,梁文化[4](2021)在《姊妹系间杂交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的育种效果》文中指出【目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由于食味品质优良,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广大农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该地区优质稻米品牌打造的主力品种。为了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我们尝试通过生育期不同的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的方法培育半糯粳稻新品种。【方法】以来源于武香粳14/关东194的中熟晚粳稻南粳46(全生育期165~170d)与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全生育期150~155d)互交,通过F2单株选择和F3~F5的优系选择,在F6获得了38个生育期不同(全生育期140~170d)的半糯新品系。以亲本南粳46和南粳9108为对照,对新品系进行多年多点的比较试验及产量和抗性鉴定,分析新品系的淀粉理化指标、RVA谱特征值和食味品质。【结果】绝大多数性状有超亲表现,且多数入选新品系农艺性状稳定快,食味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其中,南粳9036、南粳9308、南粳9008已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5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结论】通过食味品质和综合性状优良、生态类型不同的半糯粳稻姊妹系间杂交,可以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
赵龙冬[5](2021)在《保墒旱直播播种方式对稻瘟病的影响及宁夏稻瘟病预测研究》文中指出
李明友[6](2021)在《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江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粳稻占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90%左右。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真菌病害,选用合适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病害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策略。目前已有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被成功克隆,然而,由于不同基因之间以及与遗传背景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的复杂互作关系,导致在育种实践中,不同抗病基因的育种价值并非一致。因此,针对一定生态区挖掘筛选对稻瘟病抗性贡献大的优良基因/基因组合,是高效开展抗稻瘟病育种的关键环节。为此,本研究利用14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分析江苏近年育成及推广的218份粳稻品种/系在这些位点上的基因型信息,利用江苏不同地域来源的稻瘟病菌株对这些品种/系进行抗性接种鉴定,结合基因型和表型,筛选对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基因组合。同时利用采集的部分单胞菌株接种了 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评价各抗病基因的抗病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在218份粳稻品种/系中,只有2份检测到携带Pigm;Pi25、Pit与Pi1的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2.75%、4.13%和5.86%;大部分基因的出现频率在10~30%之间,出现频率在50%左右的有Pita和Pikh,Pib基因出现频率最高为79.82%。就品种而言,多数品种携带的基因数在2—5个之间,有18个品种只带1个基因,携带7个以上基因的品种有7个。表明江苏粳稻品种在携带的已知抗稻瘟病基因上存在明显差异,Pikh、Pita和Pib总体应用较广。2)对218份供试品种/系分别接种5组混合菌株,后期采用2种穗颈瘟评判方法确定各品种病级,统计分析显示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水平总体较差,感病品种的比例在50%以上,抗至中抗的品种比例相对较少。在针对5组不同混合菌株共10种病级数据的多基因回归分析中,Pita均被检测到对抗性存在显着贡献,其次为Pi3/5/i(9次分析中被检测到)、Pit(6次)、Pia(6次),其余均低于3次,还有4个基因未检测到显着贡献。对存在显着贡献的基因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品种病级间进行差异比较,发现Pita、Pi3/5/i、Pia分别单独存在时的抗性效应总体均不明显,而Pit单独存在时的抗性效应总体较好;就基因组合而言,Pita几乎参与所有抗性效应达到显着贡献的组合,并以Pita+Pia组合的抗性效果最好,其次为Pita+Pi3/5/i,最后为Pia+Pit。结果说明一些抗性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的遗传互作,并最终影响抗病效果。3)利用33个单孢菌株接种了 118个品种/系的苗瘟抗性,发现抗谱达到80%及以上的品种占63.6%;低于60%的只有6个,仅占供试品种的5.1%;抗谱超过90%的品种/系有38个,占32.2%;表明这些品种的苗瘟抗性总体较好。多基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Pi3/5/i、Pita和Pit这3个基因对苗瘟抗性的贡献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各基因单独存在的品种平均抗谱略高于对照,但未达显着差异水平。就不同基因组合而言,Pi3/5/i+Pita基因组合的品种抗谱最广。4)利用59个单孢菌株接种鉴定了丽江新团黑谷(LTH)背景下的24个抗病(稻瘟病基因)单基因系,结果显示,LTH对所有的接种菌株均表现感病;Pi5、Piz5和Pi9单基因系的抗谱较高,分别为72.9%、72.9%和76.3%;另外有11个单基因系对59个菌株的抗谱均集中在40%~60%之间,其余均较窄。根据各单基因系材料对测试菌株的联合抗病性系数(RAC)、联合致病性系数(PAC),推测Piz5+Pi9(RAC=0.59,PAC=0.10)和Pi5+Pi9(RAC=0.56,PAC=0.07)等基因组合在江苏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中可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以上结果为江苏粳稻抗稻瘟病育种中选择合适的抗性基因或基因组合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廖山岳[7](2021)在《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水稻香味和粒型性状》文中认为香味赋予水稻更高的商业价值,粒长是提升产量和塑造修长粒型的关键。如何快速选育长粒型香米一直是水稻育种学家们思考的问题。传统育种手段将存在耗时长,附带累赘基因多等缺点,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育种需求。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为育种学家们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CRISPR/Cas9凭借高效简便的优点成为热门的遗传改良工具。本研究以籼稻材料R183、R186和R189为亲本,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香味基因Badh2和粒长基因GS3,在保持其他性状不变的前提下,创制长粒型香米品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亲本材料的Badh2和GS3等位基因序列,设计四个靶点B1、B2、G1和G2并评估它们的脱靶率和潜在脱靶位点。2.构建4靶点编辑载体CRISPR/Cas9-B1-B2-G1-G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亲本材料。分别获得18株R183转基因阳性单株,22株R186转基因阳性单株,20株R189转基因阳性单株;转化效率分别为75%、91.7%和83.3%。3.测序结果表明CRISPR/Cas9对T0代的编辑效率达88.9%以上。所有靶点中纯合型突变、双等位型突变和杂合突变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5.1%、43.4%和20.2%。其中95%的突变由碱基删除或插入构成,突变位点主要分布在距离PAM序列10个碱基的范围内。突变效应分析表明,大部分碱基插入或删除型突变能够引起移码突变,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大面积缺失或改变。4.对T1代米粒香味性状的调查表明,Badh2基因功能缺失提升了米粒的香味程度,检测发现突变株米粒中2-AP含量相较亲本成倍地增加;对粒型性状的调查发现GS3基因功能缺失导致粒长增长、粒宽下降、长宽比提高,显着改变谷粒外观的同时也小幅提高千粒重。5.T1代的T-DNA筛查结果表明,T-DNA在子代中出现了分离,平均分离频率为17%。对11个T1代纯合突变株系的7个潜在脱靶位点进行检测仅发现2处脱靶现象。6.T2代的农艺性状表明,纯合型突变导致的性状改变可以稳定地遗传给自交后代。同时未发现T2代的其他农艺性状与亲本材料有明显不同。本研究为培育高产长粒型香稻提供了借鉴,证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水稻遗传改良的有效工具。
杨大兵[8](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许飘[9](2021)在《华南特种稻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agnaorthe oryzae)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特种稻包括香稻、色稻和观赏稻,其具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深受市场欢迎,但特种稻的生产易受稻瘟病的危害。研究表明,挖掘广谱、持久的抗性基因培育广谱抗源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25个稻瘟病菌株对104份华南地区特种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合抗性基因特异性标记或功能性标记检测特种稻抗性基因的分布,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广谱抗性基因Pi1和Pi2转移到优良红米稻海红11、海红12和海红52中,为后期合理利用特种稻种质资源及其稻瘟病抗性改良提供依据和材料。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籼稻区的25个稻瘟病菌株,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的方法,鉴定104份特种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研究表明大部分特种稻的稻瘟病抗谱很窄,宽抗谱材料只有3份(白糯稻N7和N11以及黑米稻HN20),占供试水稻材料的2.9%,抗谱分别为76.0%、72.0%和68.0%;中等抗谱材料11份(红米稻G35、G2、G33、G18、G19,黑米稻HN33、HN2、HN12、HN10和白糯稻N19、N10、),占供试材料的10.6%,抗谱位于40.0%-64.0%之间;窄抗谱材料有90份,占供试材料的86.5%,其抗谱位于4.0%-32.0%之间。2.利用已开发的14个抗性基因(Pi5、Pik、Pikm、Pita、Pikh、Pib、Pit、Pikp、Pi1、Pi2、Pi7、Piz、Pita-2和Pia)功能性或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104份特种稻材料,检测到携带抗性基因的材料有50份,占比48.1%,未携带抗性基因的材料有54份,占比51.9%;检测的14个抗性基因中,携带Pib、Pik、Pikm、Pi5、Pikp、Pit、Pikh和Pita抗性基因的材料占比依次为14.4%、13.5%、13.5%、12.5%、11.5%、11.5%、9.6%和8.7%,没有检测到任何材料含有抗性基因Pi1、Pi2、Pita2、Pia、Piz、Pi7。3.在104份特种稻中检测到含6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2份(1.9%),分别是N7和HN20,含有Pib、Pikh、Pikm、Pi5、Pikp和Pik基因;含5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2份(1.9%),分别是N11和G19,主要含有Pikh、Pikm、Pikp、Pik,Pib或Pita基因;含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7份(6.7%),分别是HN10、G18、HN12、G33、G2、N19和HN33,主要含有Pikh、Pikm、Pikp和Pik基因;含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3份(2.9%),分别是HN2、N10和G35,主要含有Pikm、Pikp和Pik基因;含2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4份(3.8%),分别是N24、HN30、HN3和N28,主要含有Pita和Pit基因;含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32份(30.8%),主要含有Pit基因。供试材料携带的基因数量在0-6个之间,且随着抗性基因位点数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抗病性逐渐增强。4.特种稻稻瘟病抗性水平随携带的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也与抗性基因的组合有关。本研究中检测到携带2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及其稻瘟病抗谱大小为Pib+Pit(32.0%)>Pita+Pit(28.0%)>Pita+Pi5(4.0%);携带3个抗性基因材料及其稻瘟病抗谱大小为Pikm+Pikp+Pik(48.0%)>Pikm+Pi5+Pik(40.0%);携带4个抗性基因材料及其稻瘟病抗谱大小为Pikh+Pikm+Pikp+Pik(60.0%)>Pib+Pikh+Pikm+Pik(56.0%)>Pita+Pikm+Pikp+Pik(44.0%);携带5个抗性基因材料及其稻瘟病抗谱大小为Pi ta+Pikh+Pikm+Pikp+Pik(68.0%)>Pib+Pikh+Pikm+Pikp+Pik(64.0%);携带6个抗性基因(Pib+Pikh+Pikm+Pi5+Pikp+Pik)的材料抗谱大小为N7(76.0%)>HN20(72.0%)。5.以携带Pi1和Pi2抗性基因的C101LAC和C101A51为供体,以海红11、海红12和海红52为受体。经过一次杂交和四次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别在海红11、海红12和海红52的BC4F1代中筛选出324、224和64株携带Pi1抗病杂合基因;筛选出282、58和98株携带Pi2抗病杂合基因。
张朝阳[10](2021)在《水稻miR535-3p和miR444b.2在抗纹枯病过程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文中指出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水稻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给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农业生产中氮肥使用量的增加、矮秆多分蘖高产品种的推广以及栽培模式的改变,造成田间纹枯病菌不断富集,危害程度日趋加重。由于纹枯病的发生受田间气候因素影响大,且病原物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寄主范围广、腐生性强,能以菌核形式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从苗期至穗期均可以引起植株发病,给生产和防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构建Osa-miR535-3p和Osa-miR444b.2敲除和过表达材料,分析miRNA在水稻响应立枯丝核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挖掘受Osa-miR535-3p和Osa-miR444b.2调控显着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等,进一步探索水稻纹枯病的防御反应机制。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立枯丝核菌侵染Osa-miR535-3p转基因植株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Osa-miR535-3p敲除后植株发病程度加重,而Osa-miR535-3p过表达植株发病程度明显减轻,表现出对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抗性,并且水稻的农艺性状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将Osa-miR535-3p敲除后,植株的一次枝梗数目明显增多、穗长有所增加、分蘖数减少、千粒重增加;而将Osa-miR535-3p过表达后,植株株高降低,一次枝梗数目减少、穗长变短、分蘖数增多、千粒重下降,穗部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立枯丝核菌侵染Osa-miR444b.2转基因植株后,发现敲除Osa-miR444b.2后,徐稻3号背景转基因植株发病程度有所减轻,而过表达Osa-miR444b.2后,YSBR1背景的植株发病程度重于野生型,表现为植株对于纹枯病的感病性增强。同样,Osa-miR444b.2也对水稻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将Osa-miR444b.2过表达后,植株表现为株高降低、一次枝梗数目减少、穗长变短、分蘖数减少、千粒重增加。3、初步确定立枯丝核菌侵染Osa-miR535-3p和Osa-miR444b.2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后,本研究以徐稻3号背景的Osa-miR535-3p、Osa-miR444b.2敲除植株和YSBR1背景的Osa-miR444b.2过表达植株用于后续侵染和构建文库。取R.solani侵染后0 hpi、8 hpi、16hpi的受侵染部位叶鞘构建了 9个转录组测序文库,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许多差异表达基因与乙烯信号、生长素信号、脱落酸信号等植物激素信号途径相关,例如 Os01g64790、Os05g41760、Os03g20780、Os04g55520 与乙烯信号途径相关,Os03g18600、Os01g72910、Os02g33820与脱落酸信号途径相关。此外,Os11g3 7970、Os12g36860、Os07g03730、Os12g36850、Os11g37950与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且表达量在8hpi和16hpi连续上升。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一些转录因子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在不同时间点也发生明显变化,WRKY转录因子Os01g43650、Os08g38990、Os11g02530、Os09g25070表达量在8 hpi和16 hpi发生显着上调或下调,而F-box、Myb等转录因子差异表达基因数目也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这些转录因子也参与了水稻防御R.solani侵染的过程。Osa-miR535-3p和Osa-miR444b.2参与了水稻应答R.solani侵染的过程,并影响水稻农艺性状。分析发现的一些可能参与水稻应答纹枯病侵染过程的基因如生长素信号、乙烯信号、脱落酸信号等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WRKY、F-box等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抗纹枯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支持,对于加快抗纹枯病品种的培育和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稻稻瘟病调查和品种抗性评判的改进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稻瘟病调查和品种抗性评判的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优质粳稻研究现状 |
1.1 国外优质粳稻研究进展 |
1.2 国内优质粳稻研究进展 |
2 上海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 上海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
4 上海优质水稻育种亟需解决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 |
4.1 优质与高产基因的有效聚合 |
4.2 多种抗稻瘟病基因的有效聚合 |
4.3 研究品质遗传控制体系,同步改良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 |
4.4 科学建立优良食味稻米品种的评价方法 |
5 对上海优质粳稻育种的建议 |
5.1 充分发挥现有种质资源优势 |
5.2 将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融合 |
5.3 将外观品质与优良食味相融合 |
5.4 加强长三角地区多学科的联合协作攻关 |
(2)基于RGB图像的冠层尺度水稻叶瘟病斑检测与抗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计 |
1.2 图像采集 |
1.3 数据处理 |
1.3.1 数据集制作 |
1.3.2 模型构建 |
1.3.3 模型训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深度学习模型效果评估 |
2.1.1 预测效果 |
2.1.2 模型评价 |
2.1.3 模型解释 |
2.2 抗性分类模型效果评估 |
3 讨论 |
4 结论 |
(3)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
2.2 安全性 |
3 结论与讨论 |
(4)姊妹系间杂交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的育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选育过程 |
1.3 试验设计 |
1.4 性状测定 |
1.4.1 稻瘟病抗性鉴定 |
1.4.2 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测定 |
1.4.3 稻米理化指标的测定 |
1.4.4 稻米RVA谱特征值的测定 |
1.4.5 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品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2.2 新品系的蒸煮食味品质性状 |
2.3 新品系的综合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
2.4 优异新品系 |
2.4.1 南粳9036 |
2.4.2 南粳9308 |
2.4.3 南粳66 |
2.4.4 南粳盐1号 |
2.4.5 其他新品系 |
3 讨论 |
(6)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稻瘟病的发生及危害 |
1.2 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与遗传变异 |
1.3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
1.3.1 抗稻瘟病基因克隆 |
1.3.2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机制研究 |
1.4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育种应用 |
1.4.1 常规育种 |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4.3 转基因及基因编辑育种 |
1.5 本研究的提出与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水稻品种/系 |
2.2 研究方法 |
2.2.1 总体研究思路 |
2.2.2 水稻材料DNA提取及分子检测 |
2.2.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2.3 稻瘟病菌收集 |
2.4 穗颈瘟接种及抗性鉴定 |
2.4.1 穗颈瘟接种用孢子悬浮液准备 |
2.4.2 材料的种植及接种安排 |
2.4.3 穗颈瘟病级调查与评价 |
2.5 苗瘟接种鉴定 |
2.5.1 苗瘟接种用孢子悬浮液准备 |
2.5.2 接种材料准备以及苗期室内喷雾接种 |
2.5.3 苗期喷雾接种病级调查 |
2.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近年育成粳稻新品种/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
3.1.1 各抗性基因在江苏粳稻品种/系中的应用情况 |
3.1.2 基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及抗病优异基因分析 |
3.2.1 两种定级方法间的病级数据相关性分析 |
3.2.2 供试品种穗颈瘟抗性评价 |
3.2.3 五组混合菌株接种下的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系抗性表现 |
3.2.4 不同混合菌株接种穗颈瘟病级相关性分析 |
3.2.5 抗穗颈瘟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 |
3.3 江苏粳稻品种/系苗瘟抗性及优异抗病基因分析 |
3.3.1 部分供试品种的苗瘟抗谱分析 |
3.3.2 苗瘟优异抗性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 |
3.4 江苏稻瘟病菌对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的致病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江苏近年育成的粳稻新品种/系对穗颈瘟的抗性总体较弱 |
4.2 江苏粳稻品种抗稻瘟病优异基因或组合分析及抗稻瘟病育种 |
4.3 江苏稻瘟病流行小种监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本实验涉及到的供试品种相关性状等信息 |
附表二: 接种粳稻品种/系和单基因系的稻瘟病菌菌株信息 |
致谢 |
(7)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水稻香味和粒型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
1.1.1 ZFNs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
1.1.2 TALENs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
1.1.3 CRISPR的作用机理和分类 |
1.1.4 三种基因编辑技术的比较 |
1.1.5 基因编辑技术的管控 |
1.2 CRISPR/Cas9 应用于水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CRISPR/Cas9 基因编辑平台 |
1.2.2 CRISPR/Cas9 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
1.2.3 CRISPR/Cas9 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优势 |
1.3 水稻香味和粒型性状简介 |
1.3.1 水稻的香味性状及相关调控基因 |
1.3.2 水稻粒型性状及相关调控基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供试水稻材料 |
2.1.2 载体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配方 |
2.2 研究方法 |
2.2.1 靶点选择和设计流程 |
2.2.2 靶点序列的分析方法 |
2.2.3 多靶点CRISPR/Cas9 载体的构建方法 |
2.2.4 水稻遗传转化的方法 |
2.2.5 T-DNA的筛选方法 |
2.2.6 米粒香味程度的评判方法 |
2.2.7 常规农艺性状的调查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靶点的设计及验证 |
3.1.1 靶点序列和位置 |
3.1.2 潜在脱靶位点分析 |
3.2 CRISPR/Cas9 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3.2.1 多靶点CRISPR/Cas9 载体的构建 |
3.2.2 水稻材料的遗传转化及筛选 |
3.3 T_0代靶点分析 |
3.3.1 靶点突变情况分析 |
3.3.2 靶点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置分析 |
3.3.3 靶点突变效应分析 |
3.4 T_1代香味性状和粒型性状分析 |
3.4.1 T_1代香味性状分析 |
3.4.2 T_1代粒型性状调查 |
3.5 T_1代脱靶现象和T-DNA筛查 |
3.5.1 T1 代脱靶现象筛查 |
3.5.2 T_1代T-DNA筛查 |
3.6 T_2代农艺性状调查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多靶点编辑在水稻中的应用和限制 |
4.2 影响突变遗传稳定性及突变效应的因素 |
4.3 基因编辑在创制香型水稻方面的应用 |
4.4 基因编辑在创制长粒型水稻方面的应用 |
4.5 脱靶效应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华南特种稻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稻瘟病的危害与防治策略 |
1.1.1 稻瘟病的危害 |
1.1.2 稻瘟病的防治策略 |
1.2 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表现 |
1.3 稻瘟病抗性分级标准及抗谱 |
1.4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定位 |
1.4.1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 |
1.4.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
1.4.3 稻种资源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 |
1.5 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6 本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本研究主要内容 |
2 104份特种稻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1.1 供试特种稻材料及阳性鉴定材料 |
2.1.1.2 检测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引物序列 |
2.1.1.3 供试菌株 |
2.1.1.4 培养基的配制 |
2.1.1.5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育苗 |
2.1.2.2 稻瘟病菌的产孢培养 |
2.1.2.3 接种 |
2.1.2.4 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
2.1.2.5 特种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 |
2.1.3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特种稻的稻瘟病抗谱 |
2.2.2 14个抗性基因在特种稻中的分布 |
2.2.3 特种稻材料抗性基因数量与其抗谱的关系 |
2.2.4 特种稻材料中单抗性基因与抗谱的关系 |
2.2.5 不同单一抗性基因组合在不同抗谱水稻材料中的分布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海红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水稻材料 |
3.1.1.1 供试稻瘟病菌 |
3.1.1.2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3.1.1.3 抗性基因连锁标记 |
3.1.1.4 分子标记检测 |
3.1.2 方法 |
3.1.2.1 改良株系回交世代稻瘟病抗性鉴定 |
3.1.2.2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海红稻的稻瘟病抗性 |
3.2.2 分子标记辅助转移Pi1基因 |
3.2.2.1 海红11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选择 |
3.2.2.2.海红12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选择 |
3.2.2.3 海红52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选择 |
3.2.3 分子标记辅助转移Pi2基因 |
3.2.3.1 海红11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的选择 |
3.2.3.2 海红12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的选择 |
3.2.3.3 海红52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的选择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3.3.2.1 海红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选择 |
3.3.2.2 海红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的选择 |
3.3.3 改良的海红稻在特种稻育种中的意义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水稻miR535-3p和miR444b.2在抗纹枯病过程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及研究进展 |
1.1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及症状 |
1.2 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 |
1.3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
1.4 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研究进展 |
2 miRNA研究进展 |
2.1 植物miRNA的产生及作用机制 |
2.2 miRNA的功能 |
2.3 miRNA在水稻应对病原物侵染过程中的功能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2 病原菌培养和侵染材料准备 |
1.3 质粒载体 |
2 实验方法 |
2.1 水稻纹枯病菌接种方法 |
2.2 核酸物质提取 |
2.3 质粒提取与PCR产物纯化 |
2.4 cDNA合成与qRT-PCR检测 |
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2.6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2.7 miRNA靶基因预测及初步验证 |
2.8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共表达 |
2.9 miRNA与靶基因互作验证 |
2.10 转录组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1 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 |
2 miRNA敲除/过表达转基因材料鉴定 |
3 miRNA转基因材料在R.solani侵染后表型鉴定与农艺性状分析 |
3.1 Osa-miR535-3p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病性 |
3.2 Osa-miR535-3p影响水稻的农艺性状 |
3.3 Osa-miR444b.2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感病性 |
3.4 Osa-miR444b.2影响水稻的农艺性状 |
4 水稻响应R.solani侵染的基因表达分析 |
4.1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
4.2 转录组数据数据整体分析 |
4.3 miR535_KO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
4.4 miR444_KO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4.5 miR444_OE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4.6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5 靶基因敲除转基因材料的鉴定 |
讨论 |
1 Osa-miR535-3p抗水稻纹枯病的功能和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1 Osa-miR535-3p在水稻抗纹枯病中的功能 |
1.2 Osa-miR535-3p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2 Osa-miR444b.2抗水稻纹枯病的功能和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2.1 Osa-miR444b.2在水稻抗纹枯病中的功能 |
2.2 Osa-miR444b.2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miRNA抗病机制初探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所使用引物 |
附录二: 本论文所用试剂、抗生素、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
附录三: 主要仪器设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水稻稻瘟病调查和品种抗性评判的改进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 刘伟. 中国种业, 2021(11)
- [2]基于RGB图像的冠层尺度水稻叶瘟病斑检测与抗性评估[J]. 谢鹏尧,富昊伟,唐政,麻志宏,岑海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04)
- [3]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吕连庆,顾小刚,廖荣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4)
- [4]姊妹系间杂交快速培育优良食味半糯粳稻新品种的育种效果[J]. 王才林,张亚东,陈涛,朱镇,赵庆勇,姚姝,赵凌,赵春芳,周丽慧,魏晓东,路凯,梁文化.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5)
- [5]保墒旱直播播种方式对稻瘟病的影响及宁夏稻瘟病预测研究[D]. 赵龙冬. 宁夏大学, 2021
- [6]江苏省粳稻品种/系抗稻瘟病优异基因和基因组合分析[D]. 李明友. 扬州大学, 2021
- [7]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水稻香味和粒型性状[D]. 廖山岳. 广西大学, 2021(12)
- [8]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9]华南特种稻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 许飘.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10]水稻miR535-3p和miR444b.2在抗纹枯病过程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D]. 张朝阳.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