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新医学》编辑组[1](1972)在《草药治疗细菌性痢疾》文中提出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用草药与菌痢作斗争,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解放以来,不少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对一些民间治痢草药做了临床及实验室验证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本刊编辑组最近收到一批用草药治疗菌痢的稿件,现综合整理加以报道。此外,我们还初步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内发表过的一些文献资料,对已经过临床或实验室验证的民间治痢草药(基本不包括方书上记载的中药如白头翁等),用罗列的方式综合整理于后,并附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在今后研究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孙建[2](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著《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著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著、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3](1974)在《白蒿与甲氧苄氨嘧啶合用治疗急性典型菌痢近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白蒿治疗急性菌痢,虽对症状控制较好,但抑菌效果不佳,故其疗效仍未超出一般常用抗痢药物疗效的范畴。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通过实验室抑菌试验证实,甲氧苄氨嘧啶(TMP)与白蒿合用,可使白蒿抑菌效果约增高8~16倍,并经临床初步应用,疗效亦较理想。因
后字245部队第一附属医院[4](1971)在《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光辉的"六·二六"指示指引下,在院党委的领导和校第二、三教研室以及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援下,我科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
郁志芳[5](2005)在《鲜切芦蒿的品质和酶促褐变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切果蔬产品的新鲜、洁净、卫生和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引起园艺学家、食品科技家、企业家、投资者、消费者、政府官员等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已成为果蔬采后发展的新领域。鲜切果蔬因经过切分、清洗等处理,产品的品质下降快、生理生化代谢迅速、易受到微生物侵染、产品的保质期短。国内外有关鲜切果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料学(适宜的种类、品种、原料品质要求等)、生物学(呼吸、乙烯、次生物质代谢、酶促反应、水分生理和控制等,伤响应的机理)、微生物学(微生物污染源、种类、数量和预测模型等)、品质及评价(颜色、风味、芳香和质地等品质因子的客观和主观评价等)、加工工艺学(清洗、切分、保鲜处理和包装等)、安全性和质量保证(HACCP认证)等。 芦蒿作为健康、天然、绿色野生蔬菜的代表由于颜色鲜绿、组织脆嫩、气味清香、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已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特色的野生蔬菜新品种,其适合鲜切菜生产,但极易发生褐变等,造成品质的急剧下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鲜切芦蒿品质变化和褐变特性的探索,揭示其品质变化的规律和褐变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新鲜青杆芦蒿去除叶片、茎尖和纤维化的等不可食部分、冰水清洗、切分(2.5~3.0cm)后,测定水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固形物、灰分、Vc、膳食纤维和硒的含量。结果显示芦蒿组织的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且含人体必需有的硒;另外,发育程度较高的芦蒿除水分和Vc外,蛋白质、脂肪、可溶性固形物、灰分、膳食纤维和硒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发育程度低(幼嫩)的芦蒿。 采用薄层层析、光谱扫描和HPLC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芦蒿酚的种类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鲜切芦蒿中的主要酚类物质是绿原酸。 鲜切芦蒿4±0.5℃贮藏期间S.S.含量逐渐增加、还原糖含量稳定下降;冷藏15天后Vc损失很少,仅为0.35mg.100g-1FW;叶绿素含量有所减少(<15%),叶绿素酶活力呈稳定增加趋势,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994);纤维素含量贮藏15天后是入贮时的137.7%,增加明显,而纤维素酶活力贮藏结束时仅为入贮时的7%。鲜切芦蒿呼吸作用旺盛,冷藏后期显著增强,达到入贮时的两倍。MDA和O2-含量及BD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O2-含量第9天后增加显著。 TP和FP的定量分析显示:鲜切芦蒿中TP含量较高,可达到近12ug.g-1FW以上,提示其具有较强的褐变可能;鲜切芦蒿FP占TP的比例小于35%,表明鲜切芦蒿中
二、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5)鲜切芦蒿的品质和酶促褐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表格索引 |
图形索引 |
前言 |
第1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鲜切果蔬的生理生化和品质变化及控制 |
第1节 鲜切蔬菜研究的历史和发展 |
第2节 鲜切果蔬的品质和生理生化变化 |
1 营养物质损失和感官品质的下降 |
2 伤胁迫 |
3 生理生化加剧 |
3.1 乙烯与呼吸 |
3.2 伤愈合与次生代谢 |
4、微生物侵染 |
第3节 鲜切果蔬的酶促褐变及其控制 |
1 酚类物质 |
2 酶促褐变的酶类 |
2.1 PPO |
2.2 POD |
2.3 PAL |
2.4 其它酶类 |
3 酶促褐变的控制 |
参考文献 |
第2篇 研究报告 |
第2章 鲜切芦蒿的品质及在贮藏过程中变化 |
第1节 芦蒿可食嫩茎的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节 鲜切芦蒿冷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鲜切芦蒿酚类物质和变化及酶与褐变相关性研究 |
第1节 鲜切芦蒿酚类物质的鉴定及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节 鲜切芦蒿PPO、POD、PAL、SOD活力、变化及与褐变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节 植物激素对鲜切芦蒿贮藏过程中酚类物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鲜切芦蒿PPO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鲜切芦蒿POD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鲜切芦蒿褐变机理的探讨 |
1 蔬菜的酶促褐变 |
2 鲜切芦蒿的酶促褐变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摘要 |
致谢 |
附: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仅限已发表第一和通信作者的代表性论文) |
四、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草药治疗细菌性痢疾[J]. 《新医学》编辑组. 新医学, 1972(06)
- [2]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3]白蒿与甲氧苄氨嘧啶合用治疗急性典型菌痢近期疗效观察[J]. 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 人民军医, 1974(03)
- [4]白蒿治疗急性菌痢100例疗效观察[J]. 后字245部队第一附属医院. 中草药通讯, 1971(01)
- [5]鲜切芦蒿的品质和酶促褐变机理研究[D]. 郁志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