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数学教学原则新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冯俊琪[1](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李熹[2](2020)在《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SA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大学入学考试,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测试。近年来,SAT通过主动变革、优化测评理念,提升测评质量。2005年SAT采用的“Essay”试题,也被称为“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自启用之日,该题型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专家。2016年3月,面对社会舆论与竞争对手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多重压力,SAT启用了全新的测试题型,其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分析性”作文试题。美国SAT作文试题作为学术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向“分析性”作文的转变历程背后反映出大学理事会对于考生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者有必要深入解读SAT作文命题革新的核心理念、提炼其基本特征,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完善与创新带来一些启示。SAT作文命题即SAT作文试题的内蕴价值、外部形态以及其评价标准诸要素的呈现与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从梳理SAT演变历程、剖析SAT作文命题理念及形态、现实启迪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导向,呈现SAT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的基本形态。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本文中翻译并整理了大量的SAT官方文件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整体回顾了SAT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成立与智力测验的大力开发、推广是催生SAT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SAT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正式确立、迅速发展与试题框架变革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聚焦于改革前、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两大SAT作文题型并分别介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难点,第二部分就SAT官方文件中有关作文命题理念的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写作命题改革千头万绪,但其突破口在于命题理念的研究。SAT作文命题从学生未来开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出发,涵盖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并最终指向写作主体语言人格的成长。这部分提炼出历年来SAT作文命题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渗透批判性思维、唤醒交际意识、锤炼表达品质以及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发展趋势即降低“宿构”机率、考核多元能力。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试题的真实样态出发,归纳其基本特征。其中,“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与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分析性”作文试题的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作文试题是命题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对SAT作文所涉及的主题类型、写作任务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这有利于人们深化对于命题理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将作文评分标准的静态分析与评价环节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SAT作文评价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前四部分的论述,SAT作文的命题理念得到了较为清晰地解读。同时,SAT作文试题的基本形态与评价环节也得以具体地呈现。当然,SAT作文命题植根于美国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需要研究者辩证看待与审慎借鉴。第五部分在尽可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尝试展开作文命题“中国化”的思考,这也是研究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的旨归。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SAT作文命题的积极经验将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人员与一线语文教师在重新审视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转变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丰富作文试题形态与完善作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邹雪城[3](2020)在《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提升本科教材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校教材改革与建设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聚焦点之一。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准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为实现职后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课程中,实验法的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学生不太重视教育实验,学习成效较低。目前教育教学进入深化改革阶段,需要大量的教育实验,研究聚焦教材实验法章节有利于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实验发展,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精神。本研究将以全面质量观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分别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从静态文本和动态使用两个维度对30本我国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主要是实验法部分)和2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包含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质量分析在内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就教材整体而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力量较为薄弱,整体质量水平偏低。就教材实验法的静态文本而言,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趋于一致但过度集中。在内容选取上,四个核心知识单元都以简单基础的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内容比较单调,不够丰富、全面和深入。在编写体例上,栏目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在图表系统上,图表数量较少且不同教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插图的类型以模式图和结果图为主,表格以非数据型表格为主,数据型表格在1998年后不再出现。事例和案例常被混淆,以国内、简单、简短的为主,数量较少,年代比较久,分布较为集中,研究主题没有反映当下学前研究热点。就教材的动态使用情况而言,学生对教材的不满意超过了满意,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够全面、丰富和深入;案例和事例数量匮乏,质量较低;图表数量较少;内容可视化水平较低等。在学习成效上,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教育实验可望而不可及,对教育实验产生了比较消极的认识,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的学习仍不够全面、深入、具体并在教材编写逻辑、内容的选取和呈现以及教学方式上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宋思远[4](2019)在《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知识更新速度都在显着提升,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已经难以长时间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工作场所学习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互联网企业主导的金融产品创新、交通服务创新、传媒信息创新、旅游服务创新、教育医疗创新等层出不穷,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方式,而这些创新都诞生于工作场所学习。互联网企业家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快速学习、跨界学习、碎片化学习。我国不仅在互联网产业,实际上各行各业已经全面进入自主创新时代,在工作中时刻面临创新挑战,工作场所学习是应对工作创新挑战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关于工作场所学习的研究较少聚焦于工作创新,因此研究工作场所学习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创新行为的动机因素、内容因素、互动因素,以及心理决策机理,主要依托全视角学习理论的三种学习维度: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互动,通过分析累积学习、同化学习、顺应学习、转换学习四种学习类型与创新的理论关系,以及个人决策能力三要素(抗沉没成本能力、合理自信能力、社会规范识别能力)在理论上的中介作用,提出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影响创新行为的模型具体指的是表面学习动机、深度学习动机、成就学习动机对员工独立性创新行为和合作性创新行为影响的模型,其中抗沉没成本能力和合理自信能力是中介变量;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影响创新行为的模型具体指的是分散型知识、同化型知识、聚合型知识、顺应型知识对员工独立性创新行为和合作性创新行为影响的模型,其中抗沉没成本能力是中介变量;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影响创新行为的模型具体指的是的高频互动学习、中频互动学习、低频互动学习对员工合作性创新行为影响的模型,其中合理自信能力和社会规范识别能力是中介变量。在上述模型基础上提出变量之间的直接作用或中介作用理论假设共44个,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有效数据共1991份,经过分层回归统计方法验证后,39个假设得到支持。调查对象主要涵盖建筑、装备制造、金融、石油能源、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以中型和大型企业为主。研究对象在地域分布上以陕西省为主,包括北京、山东、广东、河南、甘肃等多个省份。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表面学习动机、深度学习动机、成就学习动机对于独立性创新行为和合作性创新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深度学习动机影响力最强,表面学习动机影响力最弱。抗沉没成本能力和合理自信能力在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在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分散型知识和顺应型知识对于独立性创新行为和合作性创新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同化型知识和聚合型知识与两种工作创新行为不相关。抗沉没成本能力在工作场所学习的分散型知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在顺应型知识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3)在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高频、中频、低频学习互动与员工创新行为均为正相关关系,但是低频学习相关度最高,高频学习相关度最低。合理自信能力在高频学习互动、中频学习互动、低频学习互动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但社会规范识别能力没有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实践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跨界学习系统促进创新,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创新行为;二是驱动员工深度与成就学习动机促进创新;三是建立以自学为中心的学习互动系统促进创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分散型知识在各类型知识中对创新行为促进作用最强,也就是通过体验与反思获得的知识效果最好,这对于工作场所学习中传统的知识抽象概念化传授方式提出了挑战与启发;(2)深度学习动机对创新行为促进作用最强,高于成就学习动机,这意味着尊重和驱动员工的内在学习兴趣效果最好;(3)以自学为代表的低频学习互动对创新行为促进作用最强,而以同事交流为代表的高频学习互动促进作用最弱,这说明给员工独立的学习空间与时间非常重要;(4)抗沉没成本能力在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和内容对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合理自信能力在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和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傅晓婷[5](2019)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文中认为我国地方高校正处于“双一流”高校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实施、“新工科”建设等新背景下,而软件产业不仅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更加受到了新时代新背景的重大影响。因地制宜培养实践型软件工程师对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如何完善地方院校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成为了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访谈法,在新旧动能重大工程的背景下,通过对Q大学的个案研究,分析对我国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四个方面总结目前人才培养的不足。通过介绍相对先进的美、印两国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借鉴其课程更新紧跟行业需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教材建设等成功经验,进而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新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课程目标方面,应明确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精准定位;课程结构方面,应改变实践课和理论课的纵向结构;课程内容方面,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实践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课程实施方面,应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通过不同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吕亚妮[6](2019)在《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研究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目前存在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学历偏低,数量不足,优质师资流失等困境,而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同样面临着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师范性日益减弱,学生可塑性与发展潜质欠缺,毕业生难以适应农村小学教育要求等尴尬局面。2010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对现行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其中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保障六年制师范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关键路径。通过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梳理其课程设置的优势与待改进之处,为更好的培养高质量的农村小学教师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理论、政策、经验三大依据为基点,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框架中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阐述。结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整体概况及特色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梳理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在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培养目标落实有偏差、课程内容的满意度低,课程结构存在不合理、课程实施方式较单一以及课程评价忽视主体性和过程性的问题。以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三大依据为导向,从立足培养目标,全科型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综合课程内容,现代化与乡土化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通识与师范技能相结合;完善课程实施,儿童为本与多样化发展相结合;丰富课程评价,过程性与多维度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王敏[7](2020)在《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十四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模式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功能,也必然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及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学生工作模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育、教导为主的教育中心型模式阶段,教育与管理并存的管理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模式)阶段,教育、管理和服务并存的服务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阶段,现阶段学生工作模式多以服务中心型为主。近些年,学生工作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在具体工作中显现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破以往学生工作的局限,化解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必须转换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将“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新视野,适时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的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形象地加以表述。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这种模式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高效发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理论基础,指导模式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对高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模式等相关概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涵义和特点,抓住“以人为本位”的核心思想,具体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对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学工队伍构建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学生工作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本身三个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以往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和主线,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体系,对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思考。基本理念突出发展性和层次性,围绕着发展的学生观、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和发展的学生工作观而展开。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坚持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原则的指导意义。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等方面,确立了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在基本内容的设计上,着重突出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对学生工作模式未来发展的意义。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从构建“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和“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内容。在系统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基础上,从“1个核心目标、3大内容体系、1个实践体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三种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正常运行,又从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运行保障体系。
刘欣[8](2018)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就职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农村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十分薄弱,为了促进湖南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缓解湖南农村师资紧张状况,2010年,湖南省启动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这种新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本文以2016年毕业的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方向首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首届毕业生的就职现状和职后成长两个方面对这个群体的毕业后真实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予以阐明。第二章对研究思路与方法、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过程进行解释说明。第三章从首届毕业生职前去向选择、就职区校现状、工作具体情况三个大方面来详尽分析研究其就职的现状。第四章从首届毕业生的专业准备、专业成长、心理适应和生涯规划四个方面进行职后成长的分析研究。第五章是困惑与反思部分,针对首届毕业生的就职现状和农村地区音乐师资问题从多维度进行反思。
吴盼盼[9](2018)在《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顿悟研究是创造性思维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化学问题解决领域中关于顿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顿悟的培养策略等方面,关于化学问题解决中学生顿悟思维的研究还较为鲜见。为此,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产生,并深入研究语义认知地图教学策略对个体顿悟思维的影响。论文以顿悟的原型启发理论为基础,梳理了顿悟的主要理论、相关概念以及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在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的概念,辨析了化学中“常规问题解决”与“顿悟问题解决”的区别,构建了个体化学顿悟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提出了利用语义认知地图中的分析策略来描述学生顿悟思维的产生过程,设计了顿悟性的化学问题,构建了包含认知元认知过程、错误、方法策略和方案准确性的编码方案,在实证研究中,结合“化学顿悟倾向量表”,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化学成绩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的顿悟思维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从差异研究中发现,原型题对个体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产生有作用;结合语义认知地图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顿悟性化学问题的准确性,并提高学生对解决化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郑晓坤[10](2017)在《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十七大以来,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还面临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2012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等重大政策,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笔者选择“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题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梳理和反思,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构想。本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政策法规文件、教育统计年鉴、各高校师资培养内部资料等,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研究对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筑本论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介绍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早期的曲折发展,到文革期间的断裂,寻求复兴和稳步发展的进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如何从早期发展的困窘状况,发展到形成了一些师资培养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开始了初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受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揭示了背后推动和制约的原动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分别从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变迁,课程设置的发展等不同维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成因,阐述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向。第三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本章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蕴、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培训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实施。本文同时选取了2所部属和2所省属院校为案例,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呈现我国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进行反思,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和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以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镜鉴,分析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资格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并以美国N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本章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了我国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从移植走向本土化,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新构想: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二、高等数学教学原则新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数学教学原则新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顺应国际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
2.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变革 |
3.我国高考作文呼唤理性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观点表达型”作文相关研究 |
2.“分析性”作文相关研究 |
3.SAT与我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1.SAT作文命题 |
2.批判性思维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SAT测试: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SAT产生的基本背景 |
1.成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
2.大力开发、推广智力测试 |
(二)SAT发展的历史进程 |
1.SAT正式确立 |
2.SAT迅速发展 |
3.SAT试题框架调整 |
(三)SAT作文题型的重大变革 |
1.2005 年:SAT首设Essay试题 |
2.2016年:SAT更新作文题型 |
二、美国SAT作文命题的理念阐释 |
(一)历年SAT作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
1.渗透批判性思维 |
2.唤醒交际意识 |
3.锤炼表达品质 |
(二)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优化趋势 |
1.降低“宿构”机率 |
2.考核多元能力 |
三、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的要素剖析 |
(一)回顾“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 |
1.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 |
2.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 |
(二)新探“分析性”作文试题 |
1.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 |
2.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 |
3.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 |
(三)SAT作文试题形态的优化趋势 |
1.完善作文试题架构 |
2.增加阅读材料容量 |
四、美国SAT作文评分标准的特征提炼 |
(一)“观点表达型”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整体评分,体现区分度 |
2.观点至上,注重思想性 |
(二)“分析性”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分项赋分,维度清晰 |
2.层级鲜明,易于操作 |
五、SAT作文命题对我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
(一)优化作文命题理念 |
1.推动批判性写作实践 |
2.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 |
3.平衡命题弹性与边界 |
(二)丰富作文试题形态 |
1.创新高考作文题型 |
2.建设高考作文题库 |
(三)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
1.评分标准精细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5 版SAT作文“多项选择题”部分 |
附录2 SAT“观点表达型”作文真题 |
附录3 SAT“分析性”作文真题(亚太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政策导向 |
1.1.2 教育科研素养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引领 |
1.1.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使然 |
1.1.4 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使用者的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
2.1.2 教材 |
2.1.3 实验法 |
2.1.4 教育实验与教育试验 |
2.2 教材评价的相关研究 |
2.2.1 教材评价的本质 |
2.2.2 教材评价的思维 |
2.2.3 教材评价的主体 |
2.2.4 教材评价的维度 |
2.3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相关研究 |
2.3.1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评介研究 |
2.3.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
2.3.3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重构和开发研究 |
2.4 内容分析法在高校教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研究 |
2.4.2 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教材研究中的应用 |
2.4.3 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类教材研究中的应用 |
2.5 教育科研方法的相关研究 |
2.6 已有研究评析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4 教材静态文本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教材概况研究 |
4.1.1 出版时间 |
4.1.2 出版性质 |
4.1.3 编写目的 |
4.1.4 编写原则 |
4.1.5 读者定位 |
4.2 教材实验法章节研究 |
4.2.1 知识体系 |
4.2.2 知识单元 |
4.2.3 编写体例 |
4.2.4 图表系统 |
4.2.5 事例与案例 |
4.3 小结 |
5 教材动态使用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使用满意度 |
5.2 使用效果 |
5.3 学生的期待 |
5.3.1 编写逻辑 |
5.3.2 教材内容 |
5.3.3 教学方式 |
5.4 小结 |
6 讨论、建议与反思 |
6.1 讨论 |
6.1.1 学习教育实验的意义 |
6.1.2 教材中的教育实验案例与案例教学 |
6.2 建议 |
6.2.1 改进课程设置 |
6.2.2 优化教材编写 |
6.2.3 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 |
6.3 反思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后记 |
(4)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 |
2.1.2 个人决策能力的概念 |
2.1.3 员工创新行为的概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工作场所学习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2 个人决策能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3 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4 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工作场所学习对创新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工作场所学习产生工作创新的可能性分析 |
3.1.1 学习的三种维度与内涵 |
3.1.2 四种学习类型与创新的潜在理论关系 |
3.1.3 学习动机、内容、互动与创新的潜在理论关系 |
3.2 个人决策能力产生中介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
3.2.1 基于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决策理论与创新的关系 |
3.2.2 行为决策理论与创新的关系 |
3.2.3 行为决策理论与工作场所学习的关系 |
3.3 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 |
3.3.1 知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及理论模型 |
3.3.2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 |
3.3.3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 |
3.3.4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 |
第四章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
4.1 理论模型与假设 |
4.1.1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4.1.2 个人决策能力的中介效应 |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
4.2.1 研究设计 |
4.2.2 数据采集 |
4.3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4.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3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4.3.4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对员工决策能力的直接作用 |
4.3.5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4.3.6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作用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类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4.4.2 工作场所学习动机类型对员工决策能力的影响 |
4.4.3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4.4.4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模型与假设 |
5.1.1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5.1.2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作用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
5.2.1 研究设计 |
5.2.2 数据采集 |
5.3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3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5.3.4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对员工决策能力的直接作用 |
5.3.5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5.3.6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作用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类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5.4.2 工作场所学习内容类型对员工决策能力的影响 |
5.4.3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5.4.4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
6.1 理论模型与假设 |
6.1.1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6.1.2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作用 |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
6.2.1 研究设计 |
6.2.2 数据采集 |
6.3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3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6.3.4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对员工决策能力的直接作用 |
6.3.5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作用 |
6.3.6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作用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类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6.4.2 工作场所学习互动类型对员工决策能力的影响 |
6.4.3 员工决策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6.4.4 员工决策能力的中介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创新行为的实践启示 |
7.1 建立跨界学习系统促进创新 |
7.1.1 跨行业学习促进创新 |
7.1.2 跨领域学习促进创新 |
7.1.3 跨专业学习促进创新 |
7.2 驱动深度与成就学习动机促进创新 |
7.2.1 建立基于深度学习动机的学习体系 |
7.2.2 建立基于成就学习动机的学习体系 |
7.2.3 建立升级表面学习动机的激励机制 |
7.3 建立以自学为中心的学习互动系统促进创新 |
7.3.1 建立自我复盘式的学习中心 |
7.3.2 建立系统化培训的学习平台 |
7.3.3 建立碎片化学习的交流系统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录:调查问卷 |
(5)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方院校课程体系相关概念 |
一、地方院校 |
二、课程 |
三、课程体系 |
第二节 软件工程相关概念 |
一、软件工程定义 |
二、软件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内容 |
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地方院校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以Q大学为例 |
第一节 Q大学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概况 |
一、Q大学概况 |
二、Q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概况及其课程体系 |
三、总结 |
第二节 国内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方面 |
二、课程结构方面 |
三、课程内容方面 |
四、课程实施方面 |
第三章 国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概况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高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概况与启示 |
一、美国软件工程课程分析 |
二、美国高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总结及启示 |
第二节 印度NIIT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概况与启示 |
一、NIIT的概况 |
二、印度NIIT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总结及启示 |
第四章 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思考 |
第一节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个性化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
一、课程目标方面 |
二、课程结构方面 |
三、课程内容方面 |
四、课程实施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研究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学教师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
1.1.2《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 年)》中提出的要求 |
1.1.3 湖南省对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六年制本科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定位的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关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综述 |
1.3.4 国外关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设置 |
2.1.2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2.1.3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2.2 设置依据 |
2.2.1 理论依据 |
2.2.2 政策依据 |
2.2.3 经验依据 |
2.3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框架 |
2.3.1 培养目标 |
2.3.2 课程内容 |
2.3.3 课程结构 |
2.3.4 课程实施 |
2.3.5 课程评价 |
第3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述 |
3.1 培养目标 |
3.2 课程类别 |
3.2.1 通识课程 |
3.2.2 专业主修课程 |
3.2.3 专业辅修课程 |
3.2.4 任选课程 |
3.2.5 实践课程 |
3.3 课程特色 |
3.3.1 文化通识和技能训练为基础 |
3.3.2 一专多能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 |
3.3.3 重视实践课程的量和有效性 |
3.3.4 助力师范生职前和职后的专业成长 |
第4章 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3 访谈设计与实施 |
4.2 调查结果 |
4.2.1 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培养目标 |
4.2.2 课程内容满意度和需求 |
4.2.3 各课程占比和基本情况 |
4.2.4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
4.2.5 课程评价现状的调查 |
4.3 问题及分析 |
4.3.1 一专多能培养目标下的所教非所学 |
4.3.2 多方面原因导致课程内容满意度低 |
4.3.3 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学时占比的矛盾 |
4.3.4 课程实施方式较单一 |
4.3.5 课程评价忽视主体性和过程性 |
第5章 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的建议 |
5.1 立足培养目标,全科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
5.1.1 明确全科型的培养目标 |
5.1.2 严格师范生管理与考核 |
5.2 综合课程内容,现代化与乡土化相结合 |
5.2.1 课程内容整体彰显现代化 |
5.2.2 乡土课程内容突出本土化 |
5.2.3 实践课程内容需要多样化 |
5.3 调整课程结构,通识与师范技能相结合 |
5.3.1 充实通识课程,融合任选课程 |
5.3.2 重视技能课程,增加实用性课程 |
5.3.3 整合课程模块,增加实践课程技能训练 |
5.4 完善课程实施,儿童为本与多样性相结合 |
5.4.1 树立儿童为本教育理念 |
5.4.2 推进多样化的课程实施 |
5.5 丰富课程评价,过程性与多维度相结合 |
5.5.1 过程性评价助成长 |
5.5.2 多维度评价促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关于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的调查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致谢 |
(7)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工作 |
2.1.2 高校学生工作 |
2.1.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
2.1.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科学发展观 |
2.2.3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成绩显着 |
3.1.1 学生工作模式的目标和理念得到明确 |
3.1.2 学生工作模式的内容得到深化 |
3.1.3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3.2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模式:过于突出教育的共性和塑造的统一性 |
3.2.2 管理模式:过于突出管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
3.2.3 服务模式:过于突出服务的“大而全”,强调“包下来、管到底” |
3.2.4 队伍构成模式: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不足,队伍缺乏稳定性 |
3.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学校对学生工作及其模式构建重视不够 |
3.3.2 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缓慢 |
3.3.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 |
4.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
4.1.1 发展的学生观 |
4.1.2 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 |
4.1.3 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 |
4.1.4 发展的学生工作观 |
4.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坚持发展性原则 |
4.2.3 坚持可持续原则 |
4.2.4 坚持开放性原则 |
4.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目标 |
4.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2 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 |
4.3.3 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 |
4.3.4 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 |
4.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 |
4.4.1 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内容 |
4.4.2 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 |
4.4.3 服务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 |
5.1 “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的构建 |
5.1.1 “1个核心目标” |
5.1.2 “3大学生教育内容体系” |
5.1.3 “1个学生教育实践体系” |
5.2 “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
5.2.1 “1个核心目标” |
5.2.2 “3大学生管理内容体系” |
5.2.3 “1个学生管理实践体系” |
5.3 “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的构建 |
5.3.1 “1个核心目标” |
5.3.2 “3大学生服务内容体系” |
5.3.3 “1个学生服务实践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
6.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组织领导保障 |
6.1.1 组织领导保障的内涵 |
6.1.2 组织领导保障的具体内容 |
6.1.3 组织领导保障需处理的逻辑关系 |
6.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队伍保障 |
6.2.1 加大管理力度,提升队伍发展质量 |
6.2.2 突出服务意识,拓宽队伍发展空间 |
6.2.3 重视科研能力,提高队伍发展水平 |
6.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物质保障 |
6.3.1 经费与资金投入保障 |
6.3.2 基础设施保障 |
6.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
6.4.1 学生工作的宏观制度保障 |
6.4.2 学生工作的微观制度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辅导员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就职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政策层面 |
二、培养层面 |
三、研究者层面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相关研究 |
二、就职现状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前期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过程 |
三、访谈的信度和效度 |
第三节 调查问卷 |
一、问卷对象 |
二、问卷结构 |
三、施测 |
四、数据处理 |
第四节 后期访谈 |
第三章 去向选择和就职现状 |
第一节 去向选择 |
一、农村教育事业 |
二、选择其它的路 |
第二节 区校现状 |
一、就职地区 |
二、就职学校 |
第三节 工作现状 |
一、教学现状 |
二、人际现状 |
第四章 专业准备和职后成长 |
第一节 专业准备 |
一、教学知识准备 |
二、教育能力准备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专业成长 |
一、提升知识与能力 |
二、借助活动与平台 |
三、突破局限走创新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心理适应 |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二、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
本节小结 |
第四节 生涯规划 |
第五章 困惑与反思 |
第一节 双重困惑 |
一、身份的嬗变 |
二、音乐师资的薄弱 |
第二节 多维度反思 |
一、个人方面 |
二、培养学校 |
三、任职区校 |
四、国家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拓宽顿悟的研究领域,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
1.2.2 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
1.2.3 丰富问题解决的内容,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顿悟认知机制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
2.1.1 表征转换理论 |
2.1.2 进程监控理论 |
2.1.3 原型启发理论 |
2.2 研究现状 |
2.2.1 顿悟的概念与特征 |
2.2.2 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研究现状 |
第3章 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理论研究 |
3.1 心理模式构建 |
3.2 语义认知地图 |
3.3 口语报告编码方案 |
第4章 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 |
4.1.1 量表确定 |
4.1.2 口语报告问题设计 |
4.1.3 研究方法 |
4.2 研究情况整体分析 |
4.3 个案研究一 不同类型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差异研究 |
4.3.1 基于语义认知地图的顿悟思维分析 |
4.3.2 基于口语报告编码方案的顿悟思维分析 |
4.3.3 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差异 |
4.3.4 不同成绩的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差异 |
4.3.5 差异研究总结 |
4.4 个案研究二 原型题在个体化学顿悟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
4.5 个案研究三 语义认知地图对个体化学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认知风格量表 |
附录二 口语报告节选 |
致谢 |
(10)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特殊教育教师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哲学本体论研究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变迁的研究 |
(六)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
(七)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选题上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19 世纪末—1977) |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嚆矢 |
(一)晚清以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民国初期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初兴 |
(三)民国中后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 |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改革 |
(一)民主制度的初创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提高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和“短期训练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制定 |
(一)国家和地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待遇和聘任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从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的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
(二)从单一到多样化的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
三、特殊教育师资课程设置的转变 |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建设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制的建立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培训的制度与政策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向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类型的转变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
(一)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思想素质的提升 |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多元复合性知识结构 |
(三)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理念与良好心理素质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的改革 |
(一)B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
(二)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三)L师范大学和C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大专培养模式 |
(二)本科培养模式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转变 |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 |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反思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政策演进历程反思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演进历程反思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课程演进历程反思 |
二、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外借鉴:以美国为例 |
(一)明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专业化、系统化 |
(三)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镜鉴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 |
一、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中西文化交融背景 |
(一)从移植走向本土化 |
(二)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 |
(三)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 |
二、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路径的建构视野 |
(一)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 |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 |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 |
(五)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高等数学教学原则新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D]. 李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D]. 邹雪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研究[D]. 宋思远. 西北大学, 2019(04)
- [5]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以Q大学为个案[D]. 傅晓婷. 青岛大学, 2019(02)
- [6]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研究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D]. 吕亚妮. 湖南大学, 2019(07)
- [7]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D]. 王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就职现状调查研究[D]. 刘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顿悟思维的研究[D]. 吴盼盼.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D]. 郑晓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