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器官形成与肥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月[1](2021)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水源紧缺和肥料过量施用是限制我国西北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控释肥是一种具有长效节肥、高效增产的新型肥料,控释肥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与释放期长短、灌水量和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因而,本研究于关中平原地区开展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冬小麦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夏玉米施氮量为0、90、180和270 kg·hm-2;冬小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夏玉米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9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9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CO)。获得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可分别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产量。在不同的控释肥条件下,随着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的逐渐升高,作物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灌水量和氮肥用量都为中水平时作物产量达到最高。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5.98 mm、176.81~195.9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7744~7906 kg·hm-2(PCU120);夏玉米,9834~10075 kg·hm-2(PCU90)。(2)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冬小麦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因此,在灌水为低水平、施氮量为中水平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在夏玉米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和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因此,在灌水和施氮均为中水平时达到最高值。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23.79~31.31mm、129.98~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6.50~54.02 mm、178.73~197.3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区间分别为:2.14~2.19 kg·m-3(PCU120);2.45~2.66 kg·m-3(PCU90)。(3)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均显着地影响了氮肥表观利用率,且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增效节肥节水效果,冬小麦季推荐PCU120,夏玉米季推荐PCU90为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6.80~54.33mm、123.71~146.29 kg·hm-2;夏玉米季(PCU90):47.85~55.37 mm、119.96~136.30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氮肥利用率区间分别为:48.28~51.17%(PCU120);49.70~51.22%(PCU90)。(4)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降低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灌水量、施氮量以及控释肥类型单因素均对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O3--N残留量有显着影响。土壤NO3--N残留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灌水量为中水平时达到最低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递增,在施氮量为低水平时达到最低值。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降低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41.6%;PCU120处理较CO降低54.4%;夏玉米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29.8%;PCU90处理较CO降低39.4%。综合来看,冬小麦季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施用PCU90对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效果更佳。(5)明确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结合水氮生产函数及频率分析法,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及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推荐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推荐施用PCU90,两者各自适宜的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4.33 mm和159.23~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4.02 mm和178.73~195.99kg·hm-2。该模式是适宜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水氮施用策略。
刘瑶[2](2021)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家庄市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条件下降水和光热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生态区作物生产的发展。因此,亟需挖掘作物节水丰产潜力,提高作物水、肥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该地区作物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赵县宝丰源农场进行。共采用9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筛选;设置两个施肥和两个灌水水平进行了小麦水肥优化配置试验;喷施吨田宝和保姆菌对小麦和玉米进行化学调控以及玉米宽窄行和等行距的种植效果比较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筛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子粒产量变化在5.8t·hm-2~9.8t·hm-2之间,石新828的产量、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衡S29和矮抗1号。不同品种夏玉米的产量在5.7t·hm-2~9.9t·hm-2之间,京农科729的产量和光温生产效率最高,且收获时的子粒含水率低于28%,可进行玉米子粒直收。(2)在不同水肥处理下,1水1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低于2水2肥和2水1肥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9%和1.67%。由1肥到2肥施肥量增加25%,但产量仅提高8.43%;灌水量由春季2水减到1水,产量降低了 11.21%,但灌水量节省了 50%。因此,小麦春季灌溉1水,可以节约宝贵水资源,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小麦玉米化控试验表明,“吨田宝”处理可提高小麦成穗率、LAI、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27.53%。“保姆菌”处理的效果稍次于“吨田宝”,亦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16.41%。抗倒型和抗逆型的“吨田宝”及其叠加剂型均可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喷施“吨田宝抗倒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8.74%,喷施“吨田宝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16.30%,喷施“吨田宝抗倒剂+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28.52%。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化控剂可提高小麦、玉米的抗逆能力和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表明,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增产10.24%~12.15%。宽窄行种植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分布和抗逆能力,优化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赵县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并搭配合适的种植方式,优化水肥运筹和合理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优化利用光温资源,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孙坤雁[3](2020)在《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土壤耕层变浅、肥料浅施水肥利用率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损失严重,难以保证小麦各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机,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0~15 cm施磷钾肥(T1);0~15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2);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4);0~15 cm农民习惯施氮磷钾肥(T5),研究耕作施肥模式下各生育时期小麦的生长及养分利用情况、土壤水分及理化性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等,进一步优化适合小麦季种植的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为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农民习惯施肥(T5)相比,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均提高小麦株高、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Fv/F0及Fv/Fm,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同一施肥深度,0~15 cm推荐施肥量(T2)的小麦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Fv/F0及Fv/Fm值较农民习惯施肥(T5)高。同一施肥量下,0~30 cm推荐施肥(T3)的小麦生长性状较佳,15~30 cm推荐施肥次之。(2)同一施肥深度下,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以0~15 cm推荐施肥(T2)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0~15 cm推荐施肥(T2)比农民习惯施肥(T5)模式显着增加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20.3%~52.7%、0.7%~14.2%、-13.7%~22.4%。同一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深度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在拔节期分别表现为0~30 cm推荐施肥(T4)>15~30 cm推荐施肥(T3)>0~15 cm推荐施肥(T2),拔节期后0~30 cm和15~30 cm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但是氮、磷、钾积累量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提高6.2%~28.2%、6.4%~38.3%、22.1%~58.2%,说明深松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和体内养分积累,以0~30 cm推荐施肥效果更显着。(3)与缺氮(T1)相比,不同耕作施肥模式,氮磷钾配施提高小麦的吸氮量11.5%~41.4%。同一施肥深度下,0~15 cm推荐施肥(T2)显着提高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分别为3.7%、22.4%、23.0%、773 yuan.hm-2。同一施肥量,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显着高 7.1%~7.3%、104.0%~111.3%、9.6%~13.9%、539~577 yuan·hm-2,说明深松分层施肥15~30 cm和0~30 cm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植株的养分利用。(4)同一施肥量下,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的土壤容重平均降低11.1%、8.5%,紧实度平均降低11.5%、17.0%以上,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2%、3.1%。表明深松有效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促进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综合考虑,在施氮量减少26.3%的基础下,以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纯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0、150、90 kg·hm-2)的T4处理效果较佳,两季冬小麦平均产量增加11.2%,平均纯效益提升1350 yuan·hm-2,土壤容重及紧实度分别下降8.5%、11.7%以上,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次之,两个处理均可作为小麦优质高产的耕作施肥管理措施。
卢伟鹏[4](2020)在《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新疆滴灌小麦以“1管4行”为主要滴灌带布管方式,“1管6行”,“1管8行”布管方式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行间籽粒产量存在波动,本试验为了探究“1管6行、1管8行”滴灌模式下,不同品种和行间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管4行(TR4,带间距为60cm)、1管6行(TR6,带间距为90cm)、1管8行(TR8,带间距为120cm)三种滴灌带配置处理,小麦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5cm。研究靠近滴灌带的第一(R1)、第二(R2)、第三(R3)和第四行(R4)行间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植株氮素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土壤体积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旨在为扩大管滴灌小麦行比,进一步节本增效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随着滴灌带间距的增加,各处理间的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为TR4滴灌模式最高。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滴灌带间距越大,耗水量越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越小,产量也会随之降低。新春44号行间产量降幅小于新春22号行间产量降幅。新春22号的产量低于新春44号的产量,且新春22号的干物质积累量也低于新春44号。通过经济效益的比较,2018年和2019年各处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TR4>TR6>TR8,各处理间的成本表现为TR8<TR6<TR4。TR8虽然大幅度节约成本,但最终经济效益却最低。在籽粒建成期间,由于在TR6滴灌模式下花后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且TR6氮素积累量高于TR4和TR8氮素积累量,同时,TR6滴灌模式在开花期-成熟期这个阶段氮素积累量也最高,因此,在氮素积累、转运及分配方面TR6滴灌模式为最佳的滴灌方式。(2)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扩大管行比下,单株叶面积、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含量均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也表现为近行高于远行,以上呈现的规律与产量的规律一致。从各行间产量贡献率可以得出,远行小麦产量贡献率低于近行小麦产量贡献率。因此,提高远行小麦产量,降低远行小麦产量降幅,对扩大管行比的推广有很大的意义。综上所述,在15cm等行距下,新春44号更加适用于扩大管行比,TR6滴灌模式虽然在氮素积累方面较好,但产量及经济效益低于TR4滴灌模式。
张龙龙[5](2020)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水分和氮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选取两个小麦品种新春22号(水分敏感型)和新春44号(水分不敏感型),设置了3个滴灌带配置(“1管4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2行,分别记为R1、R2行;“1管6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3行,分别为R1、R2、R3行;“1管8行”:一条滴灌带两侧各4行,标记为R1、R2、R3、R4行)和3种模式(TR:常规模式;K:宽窄行模式;S:缩带宽模式),研究了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水氮吸收和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其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中,两个品种均表现为TR4(常规1管4行)模式下千粒重、穗粒数、穗数由近行到远行逐渐减小,K、S种植模式下千粒重、穗粒数、穗数由近行向远行先减小后增大;2018年TR4模式产量最高,其次从大到小分别为S6(缩带宽1管6行)、K6(宽窄行1管6行)、S8(缩带宽1管8行)和K8(宽窄行1管8行)滴灌带配置模式。在K6、S6滴灌带配置模式中,R3行的产量高于R2行的产量;K8、S8滴灌带配置模式中,R4行的产量高于R3行的产量;2019年TR4滴灌带配置模式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新春22号S6>S8>K6>K8;新春44号S6>S8>K6>K8。在K6、S6中,R3行的产量高于R2行的产量;K8、S8中,R4行的产量高于R3行的产量。2.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下,K、S模式,缩短了小麦行距,从而缩短了水分横向移动的距离,有利于边行小麦获得充足的水分,且有利于水分消耗后的补充,因此K、S模式可以使边行获得更多的水分。与TR4相比较,两品种均在S6下的灌水利用效率较高,与TR4差异不显着。3.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新春44号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上升,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TR4﹥K6﹥S6﹥K8﹥S8。两个品种在不同行间干物质积累量TR4中,R1﹥R2;K6、S6中R1﹥R3﹥R2;K8、S8中R1﹥R2﹥R4﹥R3。开花期干物质在植株中的分配比例大小排序为茎﹥穗﹥叶。TR4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2,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2,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2。K6、S6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3>R2,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3<R2;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3>R2。K8、S8中,花前干物质转移量R1>R2>R4>R3,花前干物质转移效率、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R1<R2<R4<R3;花后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R1>R2>R4>R3。4.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滴灌小麦植株氮积累在生育期内逐渐增大,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新春44号单株氮素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22号在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TR4﹥S6﹥K6﹥K8﹥S8;新春44号在成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TR4﹥K6﹥S6﹥K8﹥S8。TR4配置下R1>R2,且差异显着,K6下R1>R2>R3,R2、R3差异不显着;S6下R1>R2>R3,R2、R3差异显着。1管8行配置下R1>R2>R3>R4,R3、R4差异不显着。茎、叶和穗由近行到远行逐渐降低,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比例与茎、叶和穗相反。5.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品质的影响新春22号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在K8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46%、33.94%和34.77 ml,S8模式籽粒容重最高为795.00 g/L,K8模式次之。新春44号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籽粒容重均在K8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64%、34.48%和800.35 g/L,TR4模式沉降值最高为33.11 ml。6.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滴灌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2018年TR4的经济效益最高,其余滴灌带配置模式经济效益由大到小依次为S6、K6、S8、K8;2019年新春22号品种S6最高,其余处理依次为K6>S8>TR4>K8,新春44号品种S6滴灌带配置模式最高,其余排序为K6>S8>K8>TR4。滴灌成本和TR4滴灌带配置模式相比,S6、K6、S8、K8四种滴灌带配置模式节约了500-1000元/hm2。从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植株氮素积累、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小麦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S6滴灌带配置模式既保证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滴灌成本的投入,因此,S6滴灌带配置模式为本试验下最优滴灌带配置模式。
刘德祥[6](2020)在《施肥与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水肥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是河北省主要的农作物种植方式,长期不合理的施肥和粗放式管理导致土壤环境恶化。本文采用冬小麦品种-施肥水平的裂区设计和夏玉米品种-种植模式-施肥水平的裂裂区设计,研究施肥、种植模式对不同品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水肥利用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提高作物水肥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环境,为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水肥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中肥时达到9069.5kg/hm2的峰值,中肥和高肥时冬小麦的养分吸收总量情况均较高,但高肥时茎叶向穗部转移的养分较少,影响籽粒产量的形成。中肥时冬小麦的WUE和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同时发现冬小麦在中肥时的前期耗水量较高,后期耗水量显着低于低肥和高肥。冬小麦的氮、钾肥偏生产力在低肥和中肥时最高,氮肥偏生产力达到了14.93~17.58kg/kg,钾肥偏生产力为24.45~28.79kg/kg,综合考虑产量因素,中肥优于低肥。夏玉米的籽粒产量在中肥和高肥时较高,最高产量达12853.4kg/hm2,考虑经济性原则,中肥优于高肥,兰德玉6号和先玉335的成熟期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在中肥时最优,先玉1360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也在中肥时为最优。(2)冬小麦的两个品种最高产量相比,冀麦6358比石新828低17.77%,主要是由于前者的穗数和穗粒数远低于后者,且在中肥时石新828的WUE 比冀麦6358高6.02%,且中肥水平时,石新828的真菌OTUs数量和Chao1指数比冀麦6358高46.25%和42.24%,细菌的OTUs数量和Chao1指数前者比后者高16.16%和7.50%。(3)两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峰值均在中肥时出现,分别为12853.4kg/hm2和12091.5kg/hm2。兰德玉6号的WUE在籽粒产量最高的中肥+宽窄行时WUE也达到了 3.86g/kg的较高水平。在成熟期之前,宽窄行种植下的兰德玉6号,土壤pH值总体上高于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该品种时的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显着较高,在中肥时全氮含量宽窄行也显着高于等行距。该品种在中肥+宽窄行时细菌OTUs数量和Chao1指数较高,真菌水平较低,OTUs数量和Chao1指数比平均水平低9.79%和12.28%。但宽窄行种植时的土壤紧实度升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先玉1360在等行距+中肥时表现较优,其WUE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等行距种植时,6叶展和灌浆期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在产量最高时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真菌也高于平均水平。等行距种植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土壤紧实度情况均较好,但该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先玉335的WUE水平较低,且产量表现不突出,故不考虑该品种。确定了中肥为推荐施肥量,石新828为推荐冬小麦品种,兰德玉6号+宽窄行种植和先玉1360+等行距种植为推荐夏玉米种植配套模式。
白瑞[7](2020)在《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较为短缺,发展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黄河浑水灌溉特点,基于膜孔灌灌溉新技术,通过土箱试验,分析不同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及养分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取得主要成果为:(1)基于浑水中含有的泥沙问题,研究了不同含沙率对层状土入渗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含沙率与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浑水含沙率对入渗具有减渗作用,同一时间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同一位置土壤含水率随浑水含沙率的增大而减小。入渗结束后,相比清水入渗,含沙率为2%、5%、7%、9%减渗率分别为31.53%、47.30%、54.12%和60.95%。(2)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浑水膜孔灌的影响,探明了不同施肥方式影响下的浑水入渗特性、水分运移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特性,分别建立了不同施肥方式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水结束后表施方式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最大,土壤同一位置水分含量最高,湿润体范围越大;表施与深施尿素水解转化后的无机氮主要集中地表以下垂直7.5 cm位置,而灌施方式在膜孔中心附近尿素水解后铵态氮含量最大。不用施肥方式对应尿素水解速率和硝化速率不同,其中,表施条件的水解速率最快,土壤铵态氮转化较快,分别在灌水结束后第4天基本完全水解,再分布第12天土壤无机氮转化完全,其次为灌施,完全水解和转化分别用时5天和14天,深施条件的氮素转化最慢。(3)研究了不同浓度尿素肥液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浓度尿素肥液的浑水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变化过程,及肥液浓度对土壤湿润体水分含量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液浓度对入渗速率有促进作用,浓度增大,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增大,两者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相对于清水入渗,肥液浓度为352 mg/l、763 mg/l、1174 mg/l分别增渗19.9%、36.3%和52.6%;湿润锋运移距离、土壤含水率随肥液浓度增加而增大。肥液入渗明显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尿素肥液浓度越大,进入土壤尿素水解后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越大,硝化反应物增多使转化后土壤硝态氮含量越大。(4)通过室外冬小麦土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施肥量对冬小麦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期显着影响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和产量形成。在返青-拔节期施氮能有效促进冬小麦株高生长,提高光合速率、开花期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有效降低成熟期土壤无机氮残留及氮素表观损失量,返青-拔节期施氮较拔节-抽穗期和抽穗-灌浆期产量增长率分别为31.6%和72.2%;同一生育期施氮量越高,对应冬小麦株高、光合特性、干物质与产量积累及植株氮素积累量越大,但会加重成熟期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冬小麦成熟期籽粒产量最大对应最佳生育期施肥组合为返青-拔节期施氮240 kg/hm2。
董玉新[8](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李亚静[9](2020)在《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冀东平原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及其生理基础,在大田选用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两个强筋小麦品种,在2017-2018年设置施氮量0(N0)、180(N180)和240(N240)kg·hm-2,在2018-2019年设置施氮量0(N0)、180(N180)、210(N210)和240(N240)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碳代谢(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产量)和氮代谢(氮素积累与转运、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蛋白含量及组分含量、蛋白质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1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了光合产物的生成,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也随之增加,籽粒粒重也相应增加,与不施氮处理相比,180、210和240 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显着提高。但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与210 kg·hm-2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了光合产物的生成,干物质转运也随之降低,籽粒增重不显着,其产量增加不显着甚至降低,其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也显着降低。施氮量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花前积累和花后转运的氮素增加,在花后14-21 d和15-20 d氮素转运量最大,且以叶片转移的氮素为重要物质基础,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应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显着增加,且各蛋白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贮藏蛋白为主,从而改善了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稳定时间、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与210 kg·hm-2处理相比,氮素转运量降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应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降低,稳定时间、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所述,施氮量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提高产量、品质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210 kg·hm-2时,产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较优,且有效的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因此,冀东平原强筋小麦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210 kg·hm-2。
张建芳[10](2020)在《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小区控制性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种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N0)、138 kg·hm-2(N1)、207 kg·hm-2(N2)和276 kg·hm-2(N3)。对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旗叶光合特性和保护酶类、SPAD值和NBI值、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节肥稳产条件下的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及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打下基础,为极端干旱灌区冬小麦节水节肥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撒播小麦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条播和穴播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撒播分别高22.38%和27.31%。滴灌冬小麦株高增长高峰期在拔节期至扬花期,穴播最终株高比条播和撒播分别高6.72%和8.40%,且适量施氮对株高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条播的LAI生育前增长较快,穴播的LAI则在孕穗期最高达7.21,且后期下降较慢。施氮能显着提高LAI,N1、N2和N3处理的群体平均LAI较N0处理增长了15.33%、33.74%和23.78%;穴播及N2处理全期平均叶倾角最大,其次是条播和N1处理。灌浆末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并以B2和N2处理最大,达18 377.67 kg·hm-2和20 078.29 kg·hm-2;播种方式的粒叶比大小为B2>B1>B3,施氮显着提高粒叶比;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520d达高峰,B2处理最大,达2.33 g·d-1,其次是B1。施氮处理大小为N3>N3>N1>N0;综上,以组合B2N2群体质量最优,株高83.94 cm,冬前总茎数1 479.81×104株·hm-2,拔节期最高总茎数1 847.18×104株·hm-2,成熟期收获穗数达到721.35×104穗·hm-2,成穗率39.05%;拔节期LAI为3.66,孕穗期为7.99,灌浆期为4.32;群体平均叶倾角50.65度;干物质最大积累总量达20 119.05 kg·hm-2,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分别达到了3 311.86粒·m-2和249.37g·m-2。2、扬花期是滴灌冬小麦光合特征值最大时期,播种方式间均以条播和穴播大于撒播,其中穴播的平均CAP、Pn、Gs和Tr最高,分别达4.71 gCO2·m-2·h-1、20.69μmol·m-2·s-1、0.41μmol·m-2·s-1和7.37 mmol·m-2·s-1,撒播的Ci最大,为505.28μmol·mol-1。N2处理下的CAP、Pn、Gs、Ci和Tr最高,分别达5.10 gCO2·m-2·h-1、17.34μmol·m-2·s-1、0.34μmol·m-2·s-1、377.47μmol·mol-1和4.75mmol·m-2·s-1。组合处理中B2N2的平均CAP、Pn、Gs和Tr最大,B3N2的Ci最大。各时期旗叶SOD活性大小为B2>B1>B3,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2>N1>N3>N0;MDA含量大小为B3>B1>B2,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0>N1>N3>N2。穴播和N2处理下的酶活性最高而其MDA最低。旗叶SPAD值在扬花期最大,其中,穴播和条播平均为54.80和52.83,较撒播高5.96%和2.15%。全期平均SPAD值以N2处理最大,达47.63,较N0、N1和N3处理分别提高4.36%、1.97%和1.53%。3、B2和N2的穗长、有效小穗数最大,其次是B1和N3;B3N2处理的穗长最高,为14.8 cm,B2N2的有效小穗数最高,达18.79个。各施氮处理平均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均在N2水平最高,分别为707.44×104·hm-2、26.15粒和47.54 g;不同播种方式中,穴播的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分别为682.51×104·hm-2和24.14粒,撒播的粒重最大,为44.33 g。组合处理中B2N3的穗粒数最大,为26.60粒,B2N2的收获穗数最大,为721.33×104·hm-2。N2比N0、N1和N3,分别增产了49.98%、24.14%和14.92%,穴播与条播和撒播相比分别增产了9.63%和16.17%,最终产量以B2N2处理的最大,达9 144.75 kg·hm-2,其次是B1N2,为8 715.89 kg·hm-2。4、施氮量增加,NBI增加,在扬花期达最大,灌浆期以后快速下降,条播、穴播和撒播下降速率不同,至乳熟期平均其下降率分别为47.56%、20.62%和53.03%,穴播在灌浆期表现出较好的叶片氮功能。拔节期至扬花期是冬小麦氮素积累高峰期,其氮素积累占总氮素积累量的61.45%70.38%。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表现为:叶片>茎鞘>颖壳+穗轴,叶片、茎鞘和颖轴氮素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25.62%30.40%、20.90%24.51%和4.13%6.70%,氮肥农学利用率为:9.66%21.71%,氮肥偏生产力为:24.28%52.60%,氮肥利用效率为:9.34%26.86%。当施氮量为207 kg·hm-2时,条播或穴播的冬小麦,能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只有适宜播种方式与高效的氮肥运筹措施相结合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二、小麦器官形成与肥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器官形成与肥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种类 |
1.2.2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其养分释放机制 |
1.2.3 缓/控释肥研发现状 |
1.2.4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
1.2.5 控释氮肥对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
1.2.6 控释肥对土壤及环境的影响研究 |
1.2.7 控释肥释放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8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
1.3.4 基于产量和水氮利用的控释肥优选策略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
2.3.1 产量的测定 |
2.3.2 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3 植物全氮的测定 |
2.3.4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2.3.5 交互效应值的计算 |
2.3.6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的确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
3.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3.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
3.1.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
3.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3.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
3.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
3.2.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4.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4.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4.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
4.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4.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4.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4.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4.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
4.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
5.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5.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5.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5.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
5.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5.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5.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
5.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
5.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
5.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
5.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
5.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3.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
5.3.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的水氮耦合效应 |
5.4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5.4.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
5.4.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的水氮耦合效应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1.2.2 小麦水肥优化配置 |
1.2.3 化学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麦玉米品种筛选与光热资源优化利用 |
2.2.2 小麦水肥一体化优化配置 |
2.2.3 小麦、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
2.2.4 玉米优化种植形式比较研究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冬小麦测定指标 |
2.3.2 夏玉米测定指标 |
2.3.3 植株含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4 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
2.3.5 光、温生产效率的测定 |
2.3.6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 |
3.1.1 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情况 |
3.1.2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1.3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株高变化动态 |
3.1.4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
3.1.6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2.1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3.1 PGRs对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的影响 |
3.3.2 PGRs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3.3 PGR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3.4 PGRs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
3.4.1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化动态 |
3.4.2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4.3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4.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茎秆特征 |
3.4.5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 |
3.4.6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4.7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子粒含水率 |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5.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5.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截获的影响 |
3.5.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 |
3.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5.6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5.7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6.1 PGRs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6.2 PGRs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6.3 PGRs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6.4 PGRs对夏玉米抗倒伏力的影响 |
3.6.5 PGRs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6.6 PGRs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3 化学调控对小麦、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综述 河北省赵县夏玉米生产概况及增产措施研究 |
参考文献 |
(3)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
1.2.2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1.2.3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容重及紧实度的影响 |
1.2.5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6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地区概况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及农机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3 田间采样、项目测定及方法 |
2.3.1 土壤样品 |
2.3.2 植物样品 |
2.4 计算指标 |
2.4.1 养分指标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2.4.2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1.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量的影响 |
3.1.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全氮及籽粒氮素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动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 |
3.5.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容重 |
3.5.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紧实度 |
3.5.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分布规律 |
3.6.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H_4~+-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O_3~--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有效磷动态分布规律 |
3.6.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动态分布规律 |
3.7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氮肥利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带配置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2 水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3 水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4 施氮对小麦养分积累的影响 |
1.2.5 水分对春小麦冠层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6 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小麦耗水规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2.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2.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2.2.7 不同管行比下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行间差异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开花期各行间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开花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4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2.5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田间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 |
3.2.6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7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 |
3.2.8 扩大管行比对春小麦各行间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的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2.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的影响 |
1.2.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 |
1.2.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干物质的积累量测定 |
2.2.2 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测定 |
2.2.3 小麦品质测定 |
2.2.4 产量的测定 |
2.2.5 土壤体积含水量测定 |
2.2.6 灌水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开花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行间差异的影响 |
3.2.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3.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3.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2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3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
4.1.4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
4.1.5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
4.1.6 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春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施肥与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水肥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2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3 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
1.2.4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冬小麦田间试验设计 |
2.3.2 夏玉米田间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2 冬小麦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3 夏玉米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水肥利用特征 |
3.1.1 不同施肥对冬小麦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施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施肥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4 不同施肥对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5 不同施肥对冬小麦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及种植模式下夏玉米水肥利用特征 |
3.2.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植株养分吸收利用规律 |
3.2.3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3.3 不同施肥对小麦季土壤环境状况的影响 |
3.3.1 不同施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3.2 土壤养分状况 |
3.3.2.1 不同施肥下土壤碱解氮时空动态分布 |
3.3.2.2 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时空动态分布 |
3.3.2.3 不同施肥下土壤速效钾时空动态分布 |
3.3.2.4 不同施肥下冬小麦成熟期土壤全氮空间动态分布 |
3.3.3 土壤水分状况 |
3.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3.4 不同施肥及种植模式对玉米季土壤环境状况的影响 |
3.4.1 土壤紧实度 |
3.4.2 土壤养分状况 |
3.4.3 土壤水分状况 |
3.4.4 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 |
4 讨论 |
4.1 不同施肥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的生长情况 |
4.2 不同施肥及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的水肥利用情况 |
4.3 不同施肥及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土壤的环境状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浑水入渗研究进展 |
1.2.2 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研究 |
1.2.3 覆膜灌溉土壤水氮运移的研究进展 |
1.2.4 施氮对作物生长特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土壤参数 |
2.1.3 试验材料 |
2.2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3 施肥条件下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水氮运移特性 |
3.1 不同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影响 |
3.1.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1.2 湿润锋运移特性 |
3.1.3 含水率分布特性 |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浑水膜孔灌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
3.2.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2.2 湿润锋运移特性 |
3.2.3 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
3.2.4 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 |
3.3 不同肥液浓度对浑水膜孔灌水氮运移特性影响 |
3.3.1 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 |
3.3.2 土壤湿润锋运移特性 |
3.3.3 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
3.3.4 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膜孔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期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1 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4.2.2 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期对冬小麦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1.1 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1.2 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成熟期氮素吸收效率 |
6.1.1 对冬小麦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6.1.2 对冬小麦氮素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6.1.3 对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6.2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6.4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期对土壤氮素残留及氮平衡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氮量与小麦植株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关系 |
1.2.2 施氮量对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调控 |
1.3 施氮量与氮代谢的关系 |
1.3.1 氮素积累与转运的规律 |
1.3.2 施氮量对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3.3 施氮量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
1.4 施氮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
1.5 施氮量与蛋白质的关系 |
1.5.1 施氮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1.5.2 氮肥量对蛋白质组分的调控 |
1.5.3 氮肥量对蛋白质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强筋小麦光合荧光参数的测定 |
2.2.2 强筋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3 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籽粒灌浆速率的测定 |
2.2.4 强筋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2.5 强筋小麦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测定 |
2.2.6 强筋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的测定 |
2.2.7 强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2.8 强筋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9 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
2.2.10 强筋小麦加工品质的测定 |
第三章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光合荧光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光合参数的影响 |
3.1.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3.1.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
3.1.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
3.1.4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3.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Fv/Fm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ΦPSⅡ的影响 |
3.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3.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
4.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4.1.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4.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粒重与籽粒灌浆的影响 |
4.2.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千粒重变化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4.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5.1.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的影响 |
5.1.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的影响 |
5.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花后不同时期氮素转运的影响 |
5.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不同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6.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和籽粒NR活性的影响 |
6.1.1 施氮量对旗叶NR活性的影响 |
6.1.2 施氮量对籽粒NR活性的影响 |
6.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和籽粒GS活性的影响 |
6.2.1 施氮量对旗叶GS活性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对籽粒GS活性的影响 |
6.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和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6.3.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6.3.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6.4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6.4.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6.4.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
7.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7.1.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
7.1.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7.1.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7.1.4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谷蛋白含量的影响 |
7.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各组分占总蛋白质的影响 |
7.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各组分占总蛋白质含量比例的影响 |
7.4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面粉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7.5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碳代谢的影响 |
8.1.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花后旗叶光合和荧光的调控作用 |
8.1.2 强筋小麦光合产物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8.1.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干物质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
8.1.4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8.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8.2.1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8.2.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8.3 施氮量对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8.3.1 强筋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8.3.2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蛋白含量和蛋白品质的影响 |
8.3.3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蛋白加工品质的影响 |
8.4 施氮量对产量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 |
8.5 冀东平原地区强筋小麦最佳施氮量的确定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
1.2.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
1.2.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2.3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4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
3.1.1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3.1.2 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3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LAI的影响 |
3.1.4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
3.1.6 对滴灌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
3.1.7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
3.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1 对滴灌冬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2.1.2 对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2.1.3 对滴灌冬小麦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2.1.4 对滴灌冬小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
3.2.2 对滴灌冬小麦保护性酶的影响 |
3.2.2.1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2.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
3.2.3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SPAD的影响 |
3.2.4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
3.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1 对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2 对滴灌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3.3.3 对滴灌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4.2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营养器官平均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4.3 对滴灌冬小麦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3.4.4 对滴灌冬小麦营养器官花后氮素转运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5 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1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光合特性和SPAD值的影响 |
4.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
4.2.3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
4.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器官形成与肥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李梦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D]. 刘瑶.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D]. 孙坤雁.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4]扩大管行比对新疆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D]. 卢伟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不同滴灌带配置模式对新疆滴灌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D]. 张龙龙.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6]施肥与种植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水肥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刘德祥.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7]浑水膜孔灌条件下施肥对水氮运移及冬小麦生长特性影响研究[D]. 白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D]. 李亚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12)
- [10]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建芳. 塔里木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