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慢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慢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

一、婴幼儿慢性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周鸿云[1](2019)在《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五味合化”理论,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4只幼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A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30ml/kg,1次/d)。剩余72只为造模组,参考文献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方法制作腹泻模型。予以25%番泻叶灌胃(20ml/kg,1次/d);灌胃30min后,大鼠入水游泳(水深40cm,水温30℃,尾部负重约其体重5%铅丝),至力竭(大鼠鼻尖没水5s)后捞出烘干;连续造模21d。参考文献方法评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D组)、全方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E组)、去甘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F组)、去酸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G组)、去辛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H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30ml/kg,1次/d)、5%妈咪爱(0.7g/kg,1次/d)、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各中药组用法均为35g/kg,1次/d)灌胃,连续干预7d。观察造模及干预过程中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处死大鼠,分别取材送检。(1)取结肠组织经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2)取结肠组织经RNA保存液固定,进行RNA抽提、质检、纯化、放大标记后,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4*44K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统计筛选各组间差异基因(FC≥2,p<0.05);采用GO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释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3)筛选组间重叠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西药组、全方组可有效缓解腹泻大鼠一般表现和腹泻情况,并能明显改善腹泻大鼠结肠粘膜溃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反应,对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能力;去甘味药组、去酸味药组、去辛味药组肠粘膜损伤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2)全基因芯片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4个;GO富集获得123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92条(显着富集(p<0.05)44条),主要涉及离子转运、离子稳态、发育调节、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pathway富集获取21条通路,主要涉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收缩、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2)西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取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10个;GO富集获得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条(无显着富集),涉及细胞过程调节;pathway富集获得2条通路,涉及嗅觉转导、RNA降解。(3)全方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5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4个;GO富集获得12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80条(显着富集12条),主要涉及损伤反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pathway富集获得2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嗅觉转导、赖氨酸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味觉转导、钙信号通路等。(4)去甘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45个,其中上调基因19个,下调基因26个;GO富集获得72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35条,主要涉及对其他有机体的反应、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37条通路,主要涉及吞噬、嗅觉转导等。(5)去酸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45个,其中上调基因71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41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306条,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对干扰素-γ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53条通路,主要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胞质DNA传感通路等。(6)去辛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26个,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57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439条,主要涉及雄激素生物合成过程、C2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等;pathway富集获得73条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与模型组相较,各拆方组获得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功能以去辛味药组最多,各拆方组获得的差异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功能与全方组比较同时存在相似和不同;所有中药组差异基因及涉及的生物过程、通路均多于西药组。各拆方组与全方组相较,去辛味药组差异基因最少。(3)RT-PCR验证实验:筛选出Nlrp6、Tmem66、Gng10、Shc1、Ctnnb1、Trpm7、Vamp7、Gnas作为验证基因。验证基因经扩增后的整体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基因经扩增后,与空白组相较,模型组中Gng10、Trpm7差异有统计学(p<0.05),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较,全方组中Nlrp6、Tmem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调;且均与芯片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作用。(2)提示腹泻具有多基因、多途径的发病特点。CHRNA7下调影响钙离子调控,CACNA2D3下调、IL1R2上调影响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腹泻的发生发展。(3)初步证明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可通过调控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表达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可能通过下调F2RL3、GHR影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调SUV39H2影响赖氨酸降解途径,下调XPNPEP2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途径发挥治疗效应。(4)结合课题组前期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指纹图谱研究基础,提示酸味药+甘味药的配伍合化作用是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发挥止泻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5)RT-PCR验证实验证实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可靠,将Gng10、Trpm7、Nlrp6、Tmem66作为腹泻发病及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王鑫[2](2016)在《2010~2014年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获得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本底数据,掌握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阐明各种病原体致泻的临床特点,填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本底情况及其流行特征的空缺,发现对其中某些方面认识的一些偏差,为卫生疾控部门补充完善感染性腹泻防控政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4年在全国17省进行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因急性腹泻就诊的首诊门急诊病例,进行病例个案信息调查,采集粪便标本进行5种常见致泻病毒、8个属17种常见致泻细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对腹泻病例基本特征与感染病原体种类、感染病原体种类与导致的主要临床症状的关联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病例感染性腹泻病原谱进行比较研究。使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集全国17省共计28704例腹泻就诊病例纳入研究。病毒性病原体的总体检测阳性率为36.61%,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5.90%与14.44%,是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两种病毒。细菌性病原体的总体分离率为15.8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离率最高(7.13%);其次为沙门菌(4.63%)与志贺菌(3.89%),其他病原菌的分离率都接近或小于1%。对影响病原体感染的病例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与性别无关联,而与病例年龄、所处季节相关。在年龄上表现为2岁以下婴幼儿的病毒性腹泻发生风险最高,随着年龄增长不断降低,而细菌性腹泻的发生风险最高的年龄段则高于病毒性腹泻,且不同细菌性病原体腹泻的发生风险最高的年龄段不同:EAggEC、EPEC、STEC、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以儿童的感染风险最高;ETEC、EIEC、致病性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则为成人的感染风险最高。发病季节上,除耶尔森菌、致病性弧菌外,其他细菌性病原体感染风险呈现夏秋高、冬春低的特点;而病毒性腹泻发生风险最高的季节则随不同病毒呈现多样性。病毒性病原体感染与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病毒感染以水样便、呕吐,但便常规检验正常为主要特点;而细菌学感染则是以粘液便或血便、便常规检验白细胞或红细胞阳性,但很少发生呕吐为特点。致病性弧菌感染却体现出病毒性腹泻的特点。沙门菌与志贺菌感染的临床特征非常相似。在5岁以下婴幼儿与成人病例比较中,5岁以下婴儿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EAggEC、STEC、沙门菌的风险明显高于成人,而成人感染ETEC、EIEC、致病性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风险更高。病原谱比较看,婴幼儿与成人感染志贺菌的菌株血清群构成没有明显差异:而二者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种类则具有较明显差别,婴幼儿以EAggEC感染为主,成人则是ETEC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婴幼儿。不同地域病例感染性腹泻比较中,南北方病例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从病原谱上看则二者基本一致。志贺菌与嗜水气单胞菌是我国来自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的病例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差异病原体,在传统农村地区这两种细菌的感染风险最高,而随着城镇化水平升高而感染风险不断减低;沙门菌的感染风险在不同城乡发展水平地区的腹泻病原谱中无统计学差异。传统农村病例志贺菌感染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而城市病例则是以宋内志贺菌为主。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种类构成相似。结论:细菌性腹泻易感人群年龄高于病毒性腹泻易感人群。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粪便性状与便常规检验结果,但致病性弧菌感染则较为特殊,其症状与病毒性腹泻较为相似。沙门菌与志贺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几乎完全相同,不通过病原学检测难以鉴别。我国大型城市的细菌性腹泻病原谱与发达国家病原谱相似,而相对落后的传统农村地区病原谱则与国际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病原谱相似。志贺菌与嗜水气单胞菌是我国细菌性病原谱城乡差异的最主要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可能是另一种在我国腹泻病中具有重要位置,但目前仍被忽视的病原菌。

刘志东[3](2020)在《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综合风险评估、发展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控制措施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影响之一是传染病。近年来,我国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道、消化道、媒介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气象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腹泻一直是国际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6年腹泻占据全人群死因的第八位,5岁以下儿童是腹泻的高发人群,占据死因的第五位。腹泻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发病多、流行广的一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指的是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外的感染性腹泻,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发病数常年居我国丙类传染病前两位,也是感染性腹泻中发病最多的。目前在个别城市开展的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研究工作比较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乏反映我国不同气象地理区划特点的气象因素致敏感性传染病科学、系统地探究,现存研究对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技术方面也明显不足,导致预防和控制气象敏感性传染病的能力较为薄弱。本研究以其他感染性腹泻作为结局变量,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影响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识别出了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开展了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为地方行政部门、应急救护部门及公众提前做好应对不良天气气象条件、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指导,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实现我国预防为主、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我国近30年腹泻的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分区。2.探讨气象因素影响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3.评估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4.针对高风险区域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我国腹泻近30年的发病率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7)数据库,2014-2016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个案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同期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地市级教育、卫生、经济指标等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国家统计局网站。为避免不确定性,从全国334个地级市中选取发病数大于P15的284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原始数据已经由相关部门进行了质量控制,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二次核对。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后,融合形成疾病气象数据集和效应修饰因子数据集。2.统计学分析(1)计算我国近30来腹泻发病率的年度增加百分比定量评估其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基于聚类分析确定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区。(2)采用两阶段模型在城市、区域和全国水平上分析温度、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温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第二阶段采用多变量Meta分析合并地市级的效应值,得到区域和全国水平上的效应,采用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在相对和绝对两个尺度上得到城市水平的效应,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基于二元反应曲面法、气象指标法分析温、湿度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交互效应,将其他感染性腹泻按照性别、年龄组、职业分为不同的亚组分析温度的效应,识别潜在的脆弱人群,在区域差异分析基础上应用Meta回归的方法,在潜在人口学、经济、卫生、气象、地理指标中筛选对效应有影响的修饰因子。(3)运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综合风险评估框架评估气象因素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综合风险,识别出高风险区域。(4)选择综合风险评估识别出的高风险地区作为预测预警研究现场,利用广义可加模型预测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基于实际发病数的预警线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确定基于预测值的预警阈值,最后根据预测发病数和预警阈值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做出预警。研究结果1.全球腹泻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有非洲、南美洲北部、南亚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发病率处在较低水平。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腹泻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5岁以下儿童发病趋势明显上升;三间分布特征显示我国江浙、华北、华南地区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差异明显,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夏季高发,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冬季高发,中部地区为过渡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56.6%vs43.4%),实验室诊断病例比较少(22.3%),大部分是临床诊断病例,5岁以下儿童超过一半(53.7%),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超过一半(53.2%),其次是农民(21.4%);病原体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病原体分布特征差异明显,5岁以下儿童中轮状病毒占绝对比例,20岁以上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比例升高明显。不同职业特征中散居儿童的轮状病毒占了绝对比例,幼托儿童中诺如病毒的比例开始升高,学生中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农民、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占较高的比例。不同病原体季节分布差异很大,轮状病毒冬季高发,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都是夏季高发,腺病毒夏秋高发,诺如病毒主要在秋冬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省份共聚成了 3类流行病学区,大致自北向南分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黑龙江虽然处在最北部,却划在了冬季高发区。2.全国水平上的合并效应可以看出,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呈近似“U”型,高温和低温都可以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对应其他感染性腹泻夏季和冬季高发,不同地级市效应差别很大,全国水平上低温的效应随着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滞后15天左右达到最大,在滞后35天左右效应消失,低温的起效慢效应持续时间长;高温的效应在滞后0天达到最大,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几天后变得无意义,高温的起效快效应持续时间短。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主要表现为高温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南方地区(华南、江南、江淮)主要是低温增加发病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变换不同建模策略后模型估计结果仍然比较稳健,显示我们的结果可靠、可信;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温、湿度的交互指标对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大部分指标与温度的效应比较类似,城市水平上温、湿度的交互效应差别很大;脆弱人群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脆弱人群是5岁以下、散居儿童、男性,高温的脆弱人群是女性、农民、20岁以上人群;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分析结果显示,Meta回归识别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效应修饰因子有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医院数、人均GDP、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雨量、纬度和区域。3.结果显示暴露度高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集中在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暴露度低。危险性评估分季节来看,冬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江南、华南、西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汉等;夏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华北、内蒙、黄淮、西北、东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江南、江淮、江汉、西南地区等。脆弱性评估按照不同季节来看,冬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有东北、内蒙、华北、东部沿海地区等;夏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西北、西南等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夏季综合风险高的有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综合风险低的有西北、西南、华南、江南等大部分南方地区;冬季综合风险高的有江淮、江南、华南等东南部地区,综合风险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4.广义可加模型拟合效果好,北京市的调整R2达到0.94,深圳市的调整R2达到0.97,北京市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 70.19 和 0.07%,好于深圳市(RMSE、MAPE分别为76.94和0.12%)。预警结果显示预测值判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情况与金标准判断的情况非常接近,北京市灵敏度达到0.87,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8,阴性预测值0.92,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0.97;深圳市灵敏度达到1,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2,阴性预测值1,AUC达到0.99,都显现出了良好的预警效果,可以在高风险地区推广使用。研究结论1.我国腹泻发病趋势整体下降,但5岁以下儿童明显上升;江浙、华北、华南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5岁以下儿童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冬季高发,好发散居儿童,20岁以上人群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夏季高发,好发农民等;自北向南可聚类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2.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高温主要影响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等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20岁以上人群、农民、女性;低温主要影响华南、江南、江淮等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5岁以下人群、散居儿童、男性。3.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区域差异大,季节分布不均,综合风险高的地区夏季集中在华北、黄淮;冬季集中在江南、华南。4.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简单实用、效果良好,值得在高风险地区进一步推广。创新性1.系统全面评估了我国多中心、大地理范围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区域差异、交互效应、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2.采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框架在全国大地理范围评估了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3.建立了高风险区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预测预警模型,可以为腹泻类疾病的预防控制争取时间,为其他类似疾病的预警提供方法学参考。

刘斌[4](2019)在《脾胃康颗粒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脾胃康颗粒对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脾胃康颗粒对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中医临床特点及试探析脾胃康方在本病的现代医学作用,为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新的用药参考。方法:本研究按照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8例患儿,通过应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将入组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脾胃康颗粒、口服补液盐。观察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止泻时间、中医证候量化积分、IL-6血清浓度水平,客观评价脾胃康颗粒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结果:1、经临床对照研究后,得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12%,对照组是67.67%,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81,P=0.01<0.05);经Fisher X2检验,在两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X2=8.867,P=0.031<0.05)。2、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在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总积分方面的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0.27,P=0.64>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患儿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无显着性差异(t=O.606,P=0.547>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2.49,P=0.11>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患儿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有显着性差异(t=-2.05,P=0.04<0.05)。治疗组中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有显着性差异(t=19.00,P=0.00<0.05),对照组中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有显着性差异(t=14.11,P=0.00<0.05),可见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儿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F=4.22,P=0.04<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患儿证候评分有显着性差异(t=2.38,P=0.02<0.05),可见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中医证候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经Mann-Whitneyu检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食欲症状积分无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571,P=0.923>0.05);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食欲症状积分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425,P-0.028<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食欲方面,优于对照组。3、在止泻时间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泻时间,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0.38,P=0.57),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有显着性差异(t=-3.13,P=0.03<0.05),提示治疗组方案在止泻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优势。在实验室检测方面,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白介素-6水平测定无显着性差异(t=0.21,P=0.84),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0.12,P=0.74),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患儿在降低血清白介素-6上有显着性差异(t=-4.4,P=0.00<0.05),提示治疗组方案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降低血清白介素-6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4、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复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提示治疗组有25例患儿抗原检测转为阴性,对照组有17例患儿转为阴性,经FisherX2检验(P=0.046<0.05),说明了两组样本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脾胃康方颗粒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促进病毒转阴率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1.脾胃康方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具有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缩短止泻时间,整体调节机体,促进愈后。2.脾胃康方对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在观察中发现有促进轮状病毒抗原阴转,影响炎症因子IL-6血清浓度表达水平。3.脾胃康方在治疗小儿脾胃系病中可明显改善患病过程中的患儿食欲症状评分,促进康复,这也符合在前期研究中关于厌食等小儿脾胃病的研究结论。

王长聪[5](2021)在《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尽管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腹泻仍然是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益生菌可以用来预防和改善腹泻发生的严重程度,对腹泻具有积极作用,但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益生菌干预对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本研究通过检索收集益生菌干预和腹泻患儿的腹泻指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生菌干预在腹泻患儿中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估,为临床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电子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电子数据库中,按照PICOS原则和纳入排除标准同时检索,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摘取,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 software version 3.6.2“meta”包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结果变量用标准均值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评价,二分类结果用风险比(RR)和95%CI描述。当原始文献中没有直接提供连续变量的标准差时,采用Cochrane手册中提供的公式计算相应的标准差。用I2统计量评估统计学异质性,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用Egger检验识别可能的发表偏倚,并利用亚组分析探究潜在的异质性。结果:本研究检索到中文文献1583篇,其中万方数据库465篇,知网数据库13篇,维普数据库13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092篇;检索到英文文献14704篇,pubmed数据库7116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6018篇,Cochrane数据库1570篇。去除重复文献并对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阅读,并对其中293中文文献和170篇英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本研究最终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140篇,其中中文文献87篇,英文文献53篇,其中研究指标包括腹泻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第三天腹泻次数、干预后腹泻次数、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等7项。本研究根据GRADE系统的标准要求,经过评估认为所有的结局指标均应当考虑降低至少一个质量等级,因此所有结果的证据等级均为中等质量。以I2为检验指标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除第三天腹泻频率结局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具有高异质性的特征。分别有113篇、38篇和57篇文章研究腹泻持续时间和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泻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SMD=-1.456(-1.640,-1.273)]、呕吐持续时间[SMD=-1.142(-1.436,-0.848)]和发热持续时间[SMD=-1.485(-1.771,-1.199)]。此外,研究第三天腹泻次数的文章和干预后腹泻次数的文章分别有23篇和29篇,综合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益生菌干预对于改善腹泻患儿的第三天腹泻次数[SMD=-0.373(-0.617,-0.128)]和干预后腹泻次数[SMD=-1.014(-1.376,-0.653)]也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本研究同时分析了益生菌干预对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益生菌干预还可以降低腹泻患儿在第三天和干预后腹泻发生率,益生菌组第3天的腹泻发生率为34.67%(1378/4001),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58.22%(2224/3820)[RR=0.597(0.569,0.627)]。益生菌组干预后的腹泻发生率为29.38%(718/2444),而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46.33%(1067/2303)[RR=0.651(0.582,0.729)]。结论:1.益生菌干预可能可以有效缩短腹泻儿童的腹泻持续时间,且对不同类型的腹泻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益生菌干预还可能缓解腹泻儿童的其他常见症状,缩短腹泻患儿的呕吐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还可以降低干预第三天和干预后的腹泻发生风险;3.与非轮状病毒腹泻相比,益生菌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4.联合使用多种益生菌可能会对腹泻儿童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焦富勇,康华,王可胜[6](2002)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急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对亚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及疫苗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祝亚楠[7](2020)在《深圳地区哨点监测医院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oV)、人副肠孤病毒(ParechovirusA,PeV-A)、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和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AdV)在深圳地区哨点检测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病毒性腹泻患儿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进一步明确深圳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谱构成,旨在为病毒性腹泻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地区哨点监测医院五岁以下1003例门诊和497例住院腹泻患儿病例信息和粪便样本。2.粪便样本经致病菌检测结果阴性后,进行病毒检测和基因分型:提取粪便样本总核酸,设计探针和引物,采用荧光PCR检测5种腹泻病毒;再采用PCR和RT-PCR扩增5种病毒基因分型片段,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经BioEdit、MEGA软件剪切比对后,与NCBI中的参考序列比对分型。3.统计分析:数据录入使用EpiData 3.1软件,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结果1.总体检出情况:1500例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患儿中,检测出至少一种腹泻病毒共715例,总检出率为47.67%。5种病毒检出率依次如下:RV为21.27%(319/1500)、NoV 为 16.27%(244/1500)、PeV-A 为 10.20%(153/1500)、AstV为3.00%(45/1500)、AdV为2.53%(38/1500),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833,P<0.001)。1003例门诊病毒性腹泻患儿中,检测出至少一种腹泻病毒共443例,总检出率为44.17%。5种病毒检出率依次如下:NoV为16.55%(166/1003)、RV为15.55%(156/1003)、PeV-A 为 11.17%(112/1003)、AstV 为 3.39%(34/1003)、AdV为2.83%(31/1003),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704,P<0.001)。497例住院病毒性腹泻患儿中,检测出至少一种腹泻病毒共272例,总检出率为54.73%。5种病毒检出率依次如下:RV为32.80%(163/497)、NoV为15.69%(78/497)、PeV-A为 8.25%(41/497)、AstV 为 2.21%(11/497)、AdV 为 1.41%(7/497),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12,P<0.001)。住院病例五种腹泻病毒总检出率明显高于门诊病例五种腹泻病毒总检出率(χ2=14.858,P<0.001),且住院病例RV检出率明显高于门诊病例RV检出率(χ2=59.014,P<0.001)。2.不同性别和年龄5种病毒检出情况: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患儿中,不同性别5种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月龄组RV、NoV、AstV、PeV-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614,P<0.001;χ2=46.570,P<0.001;χ2=17.057,P=0.004;χ2=61.783,P<0.001)。RV感染年龄集中13~60月龄;NoV感染年龄集中6月龄以上;AstV感染年龄集中在19~60月龄;PeV-A感染年龄集中在0~12月龄。3.不同月份5种病毒检出情况: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患儿中,不同月份间RV、NoV、PeV-A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837,P<0.001;χ2=113.29,P<0.001;χ2=120.718,P<0.001),RV检出高峰集中在12月~3月份间;NoV检出高峰集中在8月~11月间;PeV-A检出高峰集中在7月~9月份间。AdV和AstV未发现明显时间分布规律。4.5种病毒基因型分型结果: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患儿中,RV的G基因型中以G9为主,其次为G1、G2、G3、G4。P基因型中以P[8]为主,其次为P[4]。G/P 组合基因型中以 G9P[8]为主,其次为 G1P[8]、G2P[4]、G3P[8]、G9P[4]、G1P[4]、G2P[8]和 G4P[8]。住院病例中 G1P[4](1.21%,6/497)、G2P[8](1.01%,5/497)、G9P[4](1.41%,7/497)和 G9P[8](16.50%,82/497)的检出率分别高于门诊病例中 G1P[4](0.10%,1/1003)、G2P[8](0/1003)、G9P[4](0.10%,1/1003)和G9P[8](9.67%,97/1003)的检出率(χ2=88.119,P<0.001)。NoV 以 GⅡ.Pe-GⅡ.4 为主,其次为 GⅡ.P12-GⅡ.3、GⅡ.P1 6-GⅡ.2、GⅡ.P16-GⅡ.4、GⅡ.P7-GⅡ.6、GⅡ.17、GⅡ.3、GⅡ.Pe-GⅡ.6、GⅠ.P2-GⅠ.2、GⅠ.Pd-GⅠ.3和GⅠ.P4-GⅠ.5。门诊病例中GⅡ.P16-GⅡ.2(1.89%,19/1003)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住院病例中 GⅡ.P16-GⅡ.2(0.40%,2/497)的检出率(χ2=21.949,P=0.038)。AdV只检测出AdV41一种基因型。AstV以AstV-1为主,其次为AstV-4、AstV-5 和 AstV-3。PeV-A 以 PeV-A 1B 为主,其次为 PeV-A4、PeV-A 14、PeV-A 1A、PeV-A 3、PeV-A 5 和 PeV-A 6。门诊病例中 PeV-A 1A(0.30%,3/1003)检出率明显低于住院病例中PeV-A 1A(1.41%,7/497)检出率,门诊病例中PeV-A 1B(7.88%,79/1003)检出率明显高于住院病例中PeV-A 1B(4.63%,23/497)检出率(χ2=19.537,P=0.007)。5.混合感染情况: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患儿中以单一病毒感染为主(42.07%,631/1500);2重感染检出率为5.33%(80/1500);3重感染检出率为0.26%(4/1500)。以NoV+PeV-A混合感染最常见。结论1.RV是引起五岁以下儿童住院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2.不同年龄腹泻患儿病毒感染谱不一样:RV主要感染1岁以上腹泻患儿,NoV主要感染6月龄以上腹泻患儿;Pe V-A主要感染1岁以下腹泻患儿。3.不同病原体在不同季节存在流行差异:RV以12月~3月份为发病高峰期;NoV以8月~11月份为发病高峰期;PeV-A以7月~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4.五岁以下病毒性腹泻儿童中,RV以G9、P[8]、G9P[8]为主;NoV以GⅡ.Pe-GⅡ.4 为主;AdV 以 AdV 41 为主;AstV 以 AstV-1 为主;PeV-A 以 PeV-A 1B 为主,其中 G1P[4]、G2P[8]、G9P[4]、G9P[8]、PeV-A 1A 与住院腹泻患儿相关,GⅡ.P16-GⅡ.2、PeV-A 1B与门诊腹泻患儿相关。

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石伟[8](2011)在《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水分及大便次数异常增加,通常24 h之内3次以上。大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多次排出成型大便不是腹泻。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大便比较稀、不定型,但不是腹泻[1]。腹泻病(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2]。

张琳琳[9](2016)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轮状病毒是引发全世界儿童严重腹泻的重要因素,该病毒引发的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及生存质量,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轮状病毒感染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没有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因此,研究一种快速并准确的轮状病毒早期检测方法,对于该病毒的防治具有深远的意义。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如果将其应用于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则可对轮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本课题致力于制备抗轮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一种高效的轮状病毒诊断检测方法提供基本依据。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与轮状病毒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病毒的形状及生物学特性,还综述了近年来轮状病毒的常见检测手段,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验工作经验总结陈述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实验周期较长,实验步骤较多,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这一部分还列举了实验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以避免相关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论文第二章通过考察各个环节的实验条件,包括抗原、血清的稀释倍数,封闭液的选择、封闭条件的确定,酶标二抗的包被时间以及底物液的显色时间。建立了一种针对轮状病毒蛋白质的ELISA检测方法,便于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进行相关抗体的检测。论文第三章介绍了通过细胞融合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的过程,包括小鼠的免疫、细胞融合、阳性杂交瘤的筛选和培养以及单克隆杂交瘤的获得。本课题最终得到了五株能够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B3-A2、1B3-C3、2B4-A9、3D19-C2、4E22-B10。论文第四章研究了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后,对该抗体进行纯化,并且进一步考察了抗体纯化后浓度、特异性以及生物学特性。通过单克隆抗体叠加实验,可得出除1B3-A2和4E22-B10两株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有可能针对相同的抗原表位,1B3-C3、2B4-A9、3D19-C2等单克隆抗体均可能针对不同的抗原表位。

陈艳萍[10](2005)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初步研究青岛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HRV)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及母乳喂养在各不同年龄分组中的作用;讨论携带A组轮状病毒的母体母乳喂养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干预措施,从而为指导母乳喂养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 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0~12个月龄,在青岛生活的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520例及其中所有母乳喂养的母乳标本396例。依据喂养的方式不同分为:母乳喂养(包括纯粹母乳喂养和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幼儿)396例和非母乳喂养(主要为人工喂养奶粉的婴幼儿)124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0~6月龄患儿和7~12月龄患儿;选用由A组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包被的胶体金方法作为筛查实验,所有阳性标本再用RT-PCR方法检测确认。对所有RT-PCR方法确认后的检测结果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的母乳标本及其对应患儿感染的阳性率进行配对研究,并对母乳与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在青岛地区的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为31.2%。其中以喂养方式分组中,母乳喂养阳性率为26.8%,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45.2%(P<0.05);在不同年龄组中,0~6月龄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9.5%,明显低于7~12月龄患儿36.9%(P<0.05)。不同年龄和喂养方式间的比较中,母乳喂养在0~6个月龄和7~12个月年龄段的感染率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P<0.05)。母乳喂养组中,母婴配对检验即对所有母乳标本及其乳儿的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母乳轮状病毒阳性的患儿其粪便轮状病毒总的阳性率为87.5%,明显高于母乳轮状病毒阴性组的乳儿5.1%,两者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 ①母乳喂养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0~6月的婴幼儿从母体先天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及从母乳后天获得的非特异保护可能是其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较低的原因;7~12个月的母乳喂养组婴幼

二、婴幼儿慢性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幼儿慢性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1.2 “五味合化”的性味配伍理论
        1.3 酸甘化阴法的研究价值
    2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2 西医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 人参乌梅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1 人参乌梅汤的历史渊源
        3.2 人参乌梅汤的临床实践
        3.3 人参乌梅汤的实验研究
    4 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作用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制备
        2.3 模型制备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
        4 小结
    实验二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全基因芯片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及模型制备
        2.3 实验取材
        2.4差异基因筛选实验
        2.5 统计分析
        2.6 芯片质控
        3 结果
        3.1 总RNA质检结果
        3.2 芯片实验结果质控
        3.3 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图片结果
        3.4 芯片数据结果质量评价
        3.5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步骤
        3 结果
        3.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3.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实时荧光PCR验证实验
        1 实验用品
        1.1 实验样品
        1.2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筛选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1.5 引物
        2 实验方法
        2.1 RNA抽提
        2.2 RNA质检
        2.3 反转录
        2.4 SYBR Green qPCR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RNA质检结果
        3.2 RT-PCR验证结果
        3.3 验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
        1.1 腹泻模型动物选择
        1.2 腹泻疾病模型制备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1.3 腹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1.4 课题组前期动物腹泻模型研究
    2 人参乌梅汤加味组方理论
        2.1 人参乌梅汤加味立论及方解
        2.2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效应评价
        2.3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现代机制研究
    3 人参乌梅汤加味对幼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的应用
        3.2 全基因芯片实验结果讨论
        3.3 芯片实验RT-PCR验证结果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全基因实验荧光芯片扫描图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2010~2014年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英汉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监测设计
    2.2 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2.5 质量控制
    2.6 变量赋值
3 研究结果
    3.1 腹泻病例一般情况描述
        3.1.1 腹泻病例基本特征
        3.1.2 腹泻病例临床特征
    3.2 病原体检测阳性率
        3.2.1 单病原体阳性率
        3.2.2 多病原体混合感染
    3.3 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1 细菌
        3.3.2 病毒
    3.4 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4.1 细菌
        3.4.2 病毒
        3.4.3 各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汇总
    3.5 病原体感染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3.5.1 粪便性状
        3.5.2 其他临床特征
        3.5.3 病原体感染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结果汇总
    3.6 病原谱分析
        3.6.1 细菌性病原谱
        3.6.2 病毒性病原谱
    3.7 5岁以下婴幼儿与18岁以上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比较
        3.7.1 婴幼儿与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阳性率比较
        3.7.2 婴幼儿与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比较
    3.8 南北方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比较
        3.8.1 南北方感染性腹泻病原体阳性率比较
        3.8.2 南北方感染性腹泻病原谱比较
    3.9 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比较
        3.9.1 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体阳性率比较
        3.9.2 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比较
4 讨论
    4.1 研究设计思路
    4.2 腹泻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特征
    4.3 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检出情况
    4.4 病例一般特征与病原体感染的关联
    4.5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
    4.6 不同人群感染性腹泻病原谱
    4.7 研究创新点
    4.8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近30年我国腹泻发病趋势分析
        3.2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三间分布特征
        3.3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征
        3.4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区
    四、讨论
第二部分: 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区域差异分析
        3.2 敏感性分析
        3.3 交互作用分析
        3.4 脆弱人群分析
        3.5 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分析
    四、讨论
第三部分: 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评估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设计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暴露度评估
        3.2 危险性评估
        3.3 脆弱性评估
        3.4 风险评估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设计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结果
        3.2 预测预警模型
    四、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附表
附录-参编的专着一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脾胃康颗粒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西医研究现状
        一、流行病学研究
        二、发病机制
        三、病原学检测
        四、治疗
        五、评述
    第二节 小儿腹泻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病名认识
        二、病因病机研究
        三、中医药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方案
    三、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因病机认识
    二、泄泻治疗治法治则的中医认识
    三、脾胃康方的方义组成
    四、脾胃康方的现代医学作用初探
    五、脾胃康方颗粒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腹泻
        1.1.1 临床表现与分类
        1.1.2 流行病学特征
        1.1.3 腹泻的治疗
    1.2 益生菌
        1.2.1 益生菌与肠道功能
        1.2.2 益生菌的其他功能
    1.3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检索途径
    2.2 检索策略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文献查阅与筛选
    2.5 数据提取
    2.6 文献质量评价
    2.7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文献基本特征
    3.3 文献质量评价
    3.4 异质性检验
    3.5 合并效应量与森林图
    3.6 发表偏倚和剪补法(Trim-and-fill)
    3.7 亚组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益生菌对机体的调控机制
    4.2 益生菌干预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作用
    4.3 多种益生菌菌株联合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4.4 益生菌补充剂的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4.5 益生菌干预时长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4.6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1.1 地区性血清型分布
    1.2 季节性分布
    1.3 年龄分布特点
2 轮状病毒的特征、血清型、抗原转变
    2.1 轮状病毒的结构特点
    2.2 血清型
    2.3 抗原转变
3 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
    3.1 感染
    3.2 腹泻
    3.3 好转
4 临床特征
5 实验室检测
6 非腹泻性并发症轮状病毒感染的肠道外表现
7 治疗
8 预防及疫苗的研究
    8.1 消毒
    8.2 疫苗

(7)深圳地区哨点监测医院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感染性腹泻概况
    1.2 腹泻病毒病原学特征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来源
        2.1.2 病例定义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病例信息收集
        2.2.2 样本的前处理
        2.2.3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MagNA Pure LC 2.0)提取病毒总核酸
        2.2.4 病毒引物合成
        2.2.5 A组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
        2.2.6 诺如病毒(GⅠ/GⅡ)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
        2.2.7 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
        2.2.8 星状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
        2.2.9 人副肠孤病毒核酸检测和基因分型
        2.2.10 问卷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5种腹泻病毒阳性患儿流行特征
        3.1.1 5种病毒总体检测情况
        3.1.2 性别分布情况
        3.1.3 年龄分布情况
        3.1.4 时间分布情况
    3.2 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
        3.2.1 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3.2.2 轮状病毒的性别分布
        3.2.3 轮状病毒的年龄分布
        3.2.4 轮状病毒的时间分布
        3.2.5 轮状病毒G/P基因分型
    3.3 诺如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
        3.3.1 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3.3.2 诺如病毒的性别分布
        3.3.3 诺如病毒的年龄分布
        3.3.4 诺如病毒的时间分布
        3.3.5 诺如病毒基因分型
    3.4 肠道腺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
        3.4.1 肠道腺病毒检测结果
        3.4.2 肠道腺病毒的性别分布
        3.4.3 肠道腺病毒的年龄分布
        3.4.4 肠道腺病毒的时间分布
        3.4.5 肠道腺病毒基因分型
    3.5 星状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
        3.5.1 星状病毒检测结果
        3.5.2 星状病毒的性别分布
        3.5.3 星状病毒的年龄分布
        3.5.4 星状病毒的时间分布
        3.5.5 星状病毒基因分型
    3.6 人副肠孤病毒检测结果及流行特征
        3.6.1 人副肠孤病毒检测结果
        3.6.2 人副肠孤病毒的性别分布
        3.6.3 人副肠孤病毒的年龄分布
        3.6.4 人副肠孤病毒的时间分布
        3.6.5 人副肠孤病毒基因分型
    3.7 混合感染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5种病毒检出情况比较
    4.2 不同性别5种病毒检出率比较
    4.3 不同年龄5种病毒检出率比较
    4.4 不同月份5种病毒检出率比较
    4.5 5种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4.6 5种病毒基因型分析
        4.6.1 轮状病毒基因型分析
        4.6.2 诺如病毒基因型分析
        4.6.3 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分析
        4.6.4 星状病毒基因型分析
        4.6.5 人副肠孤病毒基因型分析
第五章 全文小结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1.1 感染因素
        1.1.1 病毒
        1.1.2 细菌
        1.1.3 真菌
        1.1.4 寄生虫肠贾第鞭毛虫、小球隐孢子虫、痢疾阿米巴最常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病。
    1.2 非感染因素[2]
        1.2.1 饮食因素
        1.2.2 气候因素
    1.3 其他因素
    1.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 (AAD) [19-22]
2 发病机理
    2.1 病毒性肠炎[1-3]
    2.2 细菌性肠炎[23, 1-3]
        2.2.1 肠毒素性肠炎
        2.2.2 侵袭性肠炎
    2.3 非感染性腹泻[1-3]
    2.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20-21, 23]
3 临床分类
4 临床表现
    4.1 急性腹泻[1-3]
        4.1.1 消化道症状
        4.1.2 全身症状
        4.1.3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1.4 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4.2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1-3]
        4.2.1 迁延性腹泻
        4.2.2 慢性腹泻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5.1 大便未查见或偶见少量白细胞
        5.1.1 生理性腹泻
        5.1.2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5.2 大便查见较多白细胞
        5.2.1 细菌性痢疾
        5.2.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6 治疗[1]
    6.1 补液疗法
        6.1.1 口服补液
        6.1.2 静脉补液[2]
    6.2 补充锌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27, 3, 1]
    6.3 饮食疗法[1-3]
    6.4 非特异性止泻治疗[1-3]
        6.4.1 抗蠕动药物
        6.4.2 抗分泌制剂
        6.4.3 肠黏膜保护剂
    6.5 抗菌药物治疗[1-3]
        6.5.1 急性水样便的腹泻
        6.5.2 含黏液、脓血便的腹泻
    6.6 益生菌疗法[1-3]
    6.7 其他治疗[1-3]
        6.7.1 发热
        6.7.2 惊厥
        6.7.3 维生素A缺乏
7 预防
    7.1 合理喂养
    7.2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7.3 做好消毒隔离
    7.4 避免滥用抗生素
    7.5 预防接种

(9)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轮状病毒概述
        1.1.1 轮状病毒的外形特征
        1.1.2 轮状病毒主要抗原的生物学特性
        1.1.3 致病机制
        1.1.4 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轮状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经典检测技术
        1.2.2 免疫检测技术
        1.2.3 基因检测技术
    1.3 单克隆抗体概述
        1.3.1 抗体的结构及其性质
        1.3.2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影响因素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制备
        2.2.2 抗原包被最佳浓度与对照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2.2.3 最佳封闭条件确定
        2.2.4 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2.2.5 底物液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最佳抗原及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2.3.2 最佳封闭条件的确定
        2.3.3 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2.3.4 底物液最佳作用时间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克隆杂交瘤的制备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BALB/C小鼠的免疫
        3.2.2 ELISA测定小鼠血清效价
        3.2.3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抗血清特异性
        3.2.4 细胞融合
        3.2.5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和筛选
        3.2.6 杂交瘤细胞的单克隆及扩大培养
        3.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3.2.8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的定性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小鼠的免疫
        3.3.2 细胞融合
        3.3.3 阳性杂交瘤的筛选与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3.3.4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的定性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4.1 仪器与试剂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4.2.2 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4.2.3 抗体效价的测定
        4.2.4 SDS-PAGE分析抗体纯度
        4.2.5 抗体浓度的测定
        4.2.6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稳定性鉴定
        4.2.7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
        4.3.2 抗体效价的测定
        4.3.3 抗体的鉴定
        4.3.4 抗体浓度的测定
        4.3.5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稳定性鉴定
        4.3.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验设备与试剂
    2.3 标本的采集
    2.4 胶体金法初步筛查粪便和母乳中的轮状病毒抗原
    2.5 RT-PCR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研究分组胶体金法筛查结果比较
    3.2 腹泻患儿胶体金初筛轮状病毒阳性粪便标本RT-PCR检测结果
    3.3 母乳标本中轮状病毒胶体金法筛查和RT-PCR检测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四、婴幼儿慢性腹泻中的轮状病毒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周鸿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2010~2014年我国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研究[D]. 王鑫.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3]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D]. 刘志东. 山东大学, 2020(09)
  • [4]脾胃康颗粒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D]. 刘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D]. 王长聪. 吉林大学, 2021(01)
  • [6]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J]. 焦富勇,康华,王可胜.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01)
  • [7]深圳地区哨点监测医院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祝亚楠.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婴幼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 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石伟. 现代临床医学, 2011(05)
  • [9]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张琳琳.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10]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D]. 陈艳萍. 青岛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婴幼儿慢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