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先驱笔记本中的南洋侨民调查

台湾先驱笔记本中的南洋侨民调查

一、台湾开创记本南洋侨民之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彭剑[1](2005)在《清季宪政大辩论 ——以《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之论战为主体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解读20世纪初年发刊于新加坡的两份华人报刊《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的论战,展示晚清宪政大辩论的有关面相,并进而分析晚清以降政治转轨中的有关问题。 自秦代以后的2000年历史中,中国所施行的政治体制,都是秦始皇所确立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度。到晚清时代,受民主化潮流的影响,中国开始接触立宪政治。以此为契机,中国实现了一次新的政治转轨。由“秦政”的轨道转入“宪政”的轨道之中。 在政治转轨的途中,国人有过不少激烈的论战。在19世纪末年,曾有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实行立宪政治的论争,到20世纪初年.论争的主题则转化为中国该实行何种性质的立宪政治。《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所反映出来的论战,属于后一种类型的论战。 这两份报刊都发刊于新加坡,而它们的受众都是南洋的华侨,因此,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南洋华侨社会的简单情况,并分析了清政府、孙党、康党三种政治势力早期在南洋华侨社会的政治博弈。我们发现,在孙、康二党兴起之前,清政府已经通过改变传统的侨务政策,对华侨进行了一些切实的保护,赢得了华侨的忠诚。当孙、康二党涉足南洋的时候,它们所能从华侨中获得的支持并不多。康党以忠君爱国的面目出现,尚可获得一部分华侨的同情,孙党则因为完全以反现政府的面目出现,几乎没有什么追随者。 第二章介绍了《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从创刊到交手的经过,第三章则对两报的作者群体和相关栏目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分析。两报之间的文字战争是由《中兴日报》一手挑起来的,反映了孙党推广本党意识形态、改善本党在竞争中的地位的急切心情。透过《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作者群和相关栏目的内容可以看到,这两份报刊上面的论战,是一场全方位的文字战争,而不仅仅是一场局部的冲突。不仅孙、康二党众多战将都云集于此,而且大量华侨也投入其中,显示了动员的广阔性。不仅有孙、康二党的对垒,也有孙、康二党与清廷的辩驳,显示了此次文字战争的复杂性。不仅在政论性栏目里对垒,也在文艺性栏目里混战,甚至在以客观为准的的新闻栏里交锋,显示了此次文字战争的无处不在。 第四章和第五章具体介绍了《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所反映出来的孙、康二党之间的论战以及康党对清廷、孙党对清廷的论战。第六章则分析了受众对论战的参与以及论战对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综观这几章的内容,我们看到,孙、康二党在《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的论战,其格调不如两党在《民报》和《新民丛报》上的论战那么高。但是,这场下里巴人的论战却有把两党的政治主张普及于华侨大众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华侨的民智,而且为两党的政治活动赢得了一些支持者。作为孙、康二党的机关报,《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还分别向清政府发起了攻击,朝廷的弊政被真实地有时甚至是夸张地

汪鲸[2](2011)在《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文中指出论文以1819-1912年的新加坡华人族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的方式,对新加坡华人族群的日常生活世界、族群关系和身份认同进行了考察。论文通过社会学场域理论和社会权力理论,对新加坡华人族群社会权力的来源和运作进行了分析,并使用“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对新加坡华人的社会组织与象征体系进行了整合和研究。文章指出,引起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移民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论文还通过对新加坡华人族群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的论述,揭示了新加坡华人族群既试图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身份认同,又强调自身主体性的双重态度。通过对新加坡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总结了华人族群构建身份认同的模式与方法。新加坡华人族群面对三个不同“他者”:英国殖民者、马来族群和中国文化,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区分和认同法则,借以最终定义自身。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士绅阶层也在通过新加坡,对西方世界和华人族群进行观察。

黄树生[3](2005)在《薛福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变局时代,不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更充满着新知与旧学的激烈冲突。薛福成活跃于晚清中国政治界、思想界、外交界和文学界,呼吁变法,倡导西学,自强救国,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不避艰险地探索、呐喊、奋斗,是杰出的爱国志士之一。 薛福成(1838~1894年)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他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早年怀抱“匡时济世”的雄心,以文章和见识崭露头角,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旋又应邀进入北洋戎幕,追随李鸿章办理洋务有年,以通达“时务”、力主变法称名朝野;中法战争期间出任浙江宁绍台道,因筹防抗敌政绩卓著,被擢为湖南按察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通晓“洋务”著名的薛福成,钦命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他在对西欧各国的政俗民情进行悉心考察的过程中,还致力于“收利权于西国,念流寓于南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外侨胞的利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难能可贵的是,薛福成不仅是一位忠于职守、兴利除弊、政声卓著的能员干吏,而且还是个敢于直面丧权辱国之痛、积极进取,以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改革思想家。他几乎全程亲历了洋务运动,在为之出谋划策、身体力行的同时,既承继了林则徐、魏源等前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并将其开拓得更为深广,又将曾国藩、李鸿章的“经济”思想总结得更加周全、更加深湛,实现了“源于洋务派,又高于洋务派”的转变;特别是出使以后,出于对西方政经体制的体认,又萌生了宪政改革的意识,使之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很多建树的独步一时、善于政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薛福成在政治上提倡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近代化进程,赞赏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模式,主张民主选举,以民为本;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寓强于富;在外交上建议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对不平等的中外约章进行“补偏救弊”,建立新的睦邻国际关系,保护海外侨胞的利益;在文化上呼吁废止科举,兴办新学,采纳西方先进技术,中体西用,改进封建教育方式,培养人才;在军事上,建议创办新式海军,全面更新武器装备,作“可战之势”相威慑,力求和平发展的局面。 薛福成还是一位思想敏锐、勤于笔耕、著述丰赡、名垂青史的散文家。他以继承传统、善于创新和搏击浪潮的勇气,突破了“桐城派”的义法范畴,并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他认为:“文者,道德之钥,经济之舆”。他追求经世创辟,从现实中发现题材,在典籍中寻找文思;叙论时要求做到演迆平易,声畅色楙;文辞上主张汲骈入散,既讲究博雅工丽,更兼雄壮刚健的气势,神韵超迈。 薛福成的文学造诣是多方面的,曾以酣畅的笔调,深辟的见地,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警世文字。这些作品几乎涉及到了中国古体散文的各种体裁,与社会现实密切关联,立论高、

谢依伦(CHIA JEE LUEN)[4](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著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著录与《红楼梦》相关的著作有7种,著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著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著、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著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著(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姜省[5](2012)在《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四邑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中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近代这里发展出了可观的中小城镇群,其层级完善,空间结构清晰。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经历市政改良,形成了以骑楼为特征的、具有典型岭南地域特征的市容市貌。本文对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城镇进行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研究,构建了区域城镇体系-城镇整体空间布局-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研究体系。与此相对应,以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为研究前提,对中心城镇的选址、整体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以骑楼街市为主、以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为标志的内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关注近代市政规划与管理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较为全面的阐释了近代四邑地区城镇的近代化特征。首先,以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经济繁荣为切入点,对其城镇层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近代四邑地区的城镇归结为中心城镇、小城(圩)镇两个层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其数量、等级、规模、密度、空间分布与结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其与侨乡经济、交通网络、地方社会力量间的关系。第二,对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市政管理与规划监管进行了分析,对各县工务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例规章程以及监督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有效的市政管理和科学的城镇规划是近代四邑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不仅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加快了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受益者负担制度的普遍推行则是城镇基础设施近代化的有力保障。第三,对中心城镇和小城(圩)镇城镇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心城镇的位置、空间分布与扩展的特征,认为连城式、组团式、带形是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典型的整体空间格局。对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骑楼街市的基本构成、道路网络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街坊式布局、格网式布局、条带式布局三种道路格局是近代四邑中心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态。小城(圩)镇的空间结构以骑楼街复合圩场为特点,是传统坐商与圩廊相结合的大型圩市形态的延续。以典型的中心城市——台山城为例,分析了其在近代城市职能转型之后,城市整体空间的扩展,其格局转变为以旧县城为中心向东西两翼扩展的组团式形态。城市中部和西翼的内部空间以均质特征格网式道路网和拼贴街坊式道路网为主体,形成了网络交错,自成一体的商业空间形态;城市东翼为三大中学构成的文教区,城市周边则被三大城市公园环绕,具有花园城市的特点。第四,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近代四邑地区的公共空间发展与公共建筑建设。公园是近代四邑地区的重要公共空间,对其选址、空间布局和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西合璧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近代转型。同时,关注了近代四邑地区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设精美的文化教育建筑和医疗建筑、市政建筑等,对其功能布局、建筑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热衷公益的传统与强国富民的社会理想是近代四邑地区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王兴亮[6](2007)在《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的乡土志书为基本素材,考察乡土志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其体例、内容风格及其历史演变;探讨其“爱乡”、“爱国”话语的具体表达;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化对不同的爱国表达籍以产生的历史情景的理解。随着近代西方新式教育理念的形成,对儿童开展乡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适应晚清政府教育改革之需要,这种理念经由日本传入中国。晚清政府教化民众“尊君、爱国”的期望,是促使其提倡乡土教育的直接原因,并形成了相关的教育法令,出台了编纂乡土课本的指导体例——《乡土志例目》。由于政府的号召,以及出于不同的编纂目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乡土教育反响强烈。乡土志书的编纂以地方官员及文人士绅为主,其次为学堂教员与留日学生,还有来自社会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与“南社”的成员,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众多编者编出了具有不同体例、内容特色的乡土志书,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别。清政府就乡土志书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乡土志书曾因民族歧视内容引发了教科书案。乡土志书编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不同乡土志书所具有的风格。通过对乡土教育先驱侯鸿鉴、国学大师刘师培、上海本地士绅李右之,以及“关学儒宗”张元际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对地方社会关注的重心,就社会出路提出的解决方案与他们的具体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乡土志书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思想来源各不相同。提倡由“爱乡”之情而形成“爱国”观念,是乡土志书的编纂宗旨,但对于不同编者而言,其所爱之“国”则可能大异其趣。或者说,编者们用了相同的概念或话语,却表达出不同的期许。比如“尊君”与“排清”,就现出在不同的乡土志书中。这些不同的乡土志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民国成立后,乡土爱国教育得到延续发展。乡土志书的编者主体、体例、内容特色方面均有所改变;乡土教育的对象由童蒙走向成人,乡土志书则由学堂走向社会。本文附录了《乡土志书目提要》。它是以《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为基础,参照大量地方文献资料,整理出的一份书目。包括了目前存书,以及曾经成书的乡土志书,并附上了相关提要,以便阅者参考。

周游[7](2016)在《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国,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政权(或政治势力)的标识。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动荡、政权更替不断和长期多政权并存局面的存在,使国旗在政治运用上也呈现出一个复杂的面相。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本身就具有民族主义的意象,这也使其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政治符号之一。晚清黄龙旗在象征皇帝和王朝国家的基础上,随着近代国民、主权等观念的传入,逐渐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象征意义。中华民国建立后,五色国旗的制定和“五族共和”象征意义的赋予,以及民初国旗象征意义的推广,都是在建构国家认同的层面上运用国旗。即便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国旗被赋予了强烈的“党国”意识形态后,在抗战时期与四行“孤军”相关的国旗运用中,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仍能超越“党国”意识形态,彰显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象,成为民众想象民族国家的政治符号。但是,在近代中国,国旗也常常是政权(或政治势力)的标识,是建构政权认同的政治符号。各政治势力常以派系(或政党)旗帜竞争国家旗帜,又以权力或武力塑造国旗的权威,以悬挂国旗建构政权认同。这样,国旗在某一层面上也成为政治势力传播意识形态、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符号。尤其在整个民国时期,在中央政权之外,常存在异质势力或者不同的政权,这些异质势力或政权也视情况悬挂自己党派的旗帜,以彰显自己的特质,或悬挂其他政权的国旗,以表示对其他政权的认同。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国旗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运用和象征意义的嬗变及走向,却也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缩影。民族国家认同包括国家、政权和政党认同等形式,如果以民族国家为公约数,从晚清“国旗”出现,到国民党以党旗代国旗,再以国旗塑造“党国”之民,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一个逐渐从做“加法”走向做“减法”的过程。也即是说,在总的趋势上,近代国旗的象征经历了一个从政权(朝代)到国家,再由国家到政权(政治势力)的演变过程。

吴限[8](2013)在《日本明治时期右翼的思想与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右翼是活跃在日本近代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其思想与行动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内政和外交。如今,日本右翼的再次抬头,不仅影响着日本的未来走向,而且对现实的中日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有鉴于此,对于右翼这样一个有着完整发展历史并对近代以来日本国家的战略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群体,有必要追根溯源,从源头认清其思想的构造及自体演进的历史轨迹。本文以明治时期的日本右翼人物及其团体的思想与行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主义与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参鉴国际政治学与心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团体组织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揭示明治时期日本右翼自体的发展进路与谱系构成,力图探寻其思想的构成、组织运作特点及其演进轨迹。通过对日本右翼史内在理路的梳理,本文将明治时期的日本右翼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1868年至1877年,参与和组织反政府的武装叛乱;1877年至1881年,投机于自由民权运动;1881年至1912年,脱离自由民权运动而转向国权主义扩张运动。与三个阶段相对应,在右翼思想史的向度上,明治时期日本右翼的思想亦发生了国粹主义、自由民权主义、国权主义的三重变奏。如此,三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不仅基本涵盖并标定出明治时期日本右翼呈阶段性演进的历史特征,而且清晰地勾勒出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右翼由反政府、反体制到服膺政府充当对外扩张鹰犬的蜕变轨迹,其“神国观”、“天皇观”、“使命观”等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在这一蜕变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本文认为,在玄洋社(1881年)成立之前,存在一个“早期右翼”的历史阶段。因“征韩论”失败而下野的“外征派”与福冈不平氏族的合流,构成了早期右翼勃兴的组织基础。其时,“外征派”内部的“主战派”与“民权派”分别选择了武装叛乱与自由民权运动两条截然不同的反政府道路。在右翼史的向度上,这些行动不仅为其预设了发展的进路,成为勃兴的重要契机,更为其在理念上与西乡精神的链接提供了可能;而“矫志社”、“开垦社”、“向阳社”等右翼组织在运动中得以建立的同时,作为玄洋社的前身组织,也在事实上完成了早期右翼谱系的建构。本文指出,日本传统糟粕文化与近世尊皇、崇皇之国学,以及西乡隆盛的“王政维新”、“东亚经略”等思想,构成了日本右翼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继承和发展,最终又凝聚成最具核心意义的三重思想构造——“神国观”、“天皇观”(“国体观”)和“使命观”。此三者互为涵摄,相互作用,共同支配了右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成为其对外扩张的精神动力。“大陆政策”、“扩军备战”等扩张计划的制定,皇权与国权思想的双重影响,则共同构筑起了日本右翼向朝鲜、中国扩张的维度,而右翼所鼓吹的“日韩合邦”、“保全支那”等论调则成为其向朝鲜、中国扩张行动的幌子,从而在事实上加速了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及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右翼与政府共谋,把向海外殖民扩张作为实现日本走向近代化强国的唯一道路,把亚洲人民复兴的希望绑架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实在是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发轫于幕末与明治历史更迭节点上的日本右翼,由最初武装叛乱反政府,继而投机自由民权运动,最后转向国权主义,蜕变为服膺政府对外扩张战略的鹰犬。其间所呈现的不仅是其个体演变之轨迹,也暗含着日本整个国家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由正当到侵略的非正义转向。

朱晶[9](2013)在《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地理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结成的人类共同体。地理、民族与民族主义之间具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华夏中心、天下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之兴起和发展更是同对异域他族构成之世界的认知密不可分。19世纪西方地理知识的传播为国人建构了一个文化认识上的“地理台阶”,从而改变了国人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对象,为他们从各种学说和制度中择取良善,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改造中国,把中国带入民族国家的行列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与此同时,各种境内和境外旅行不但使人们得以把自己和生活在中国这块疆域内的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凝聚了民族,而且使他们得以从对异域风景的感受中重新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并且对异域学说制度之优劣及其在中国社会之适应性问题进行审慎的思考和抉择,构建中国民族国家的蓝图。19世纪中期以来领土和主权的丧失,直接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此后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恢复丧失领土和维持固有疆域的领土战略。在此过程中,国家疆界的确定成为民族国家形塑的重要一环。由此观之,地理因素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之影响既深且远。梁启超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核心人物。纵观其民族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无不伴随着地理空间的变化和关于异国他族知识的增长。无论是从新会老家风景中得到的民族意识启蒙,还是早年在中国各地的学习和政治运动经历,或是流亡日本接触新知新学,抑或赴美游历后的国家主义转向,及至欧游途中对于东西文明的反思,都贯穿着一条地理空间变化的主线。每一次地理空间的改变,都促进了梁氏世界知识的增长,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前一阶段的民族主义思想。终其一生,梁氏始终从宽广的世界格局着眼,吸取异国他族的学说和制度,并在各种理论和制度之间进行比较,从而选取适于中国的改造方案,建构民族复兴的“希望空间”。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在瓜分危机的背景下诞生的,对于中国领土的关注成为其民族主义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甲午战后割让台湾,还是胶州事件,或是俄索旅大事件,及至20世纪初的英藏交涉、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关系中国领土和主权变更的重大事件,都深深影响了梁氏对于中外关系和理想的中国领土范围的认识。他和革命党之间关于大小民族主义的争论,以及立宪与革命的不同道路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新的政治共同体的领土范围和领土战略的不同看法。而他对于台湾、西藏、满洲、蒙古等中国各部边疆形势的认知,以及在广阔的世界格局和中外关系走向判断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其他殖民地的反殖经验,提出的收复失土并加强边疆领土控制的思考,成为其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氏民族主义思想的这些部分,对今天困扰于民族边疆整合和民族国家领土争端的中国不乏借鉴意义。

姚远[10](2010)在《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内1930年设立的上海特区法院(后更名为“江苏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基本运作情况、审判情况,以及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法权情况。在本文的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大量的第一手史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现有史料中查找出一般规律,对特区法院进行基础性研究。在叙述结构上,本文以公共租界的特区法院为研究对象,分章节对特区法院进行专题研究。此外,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并未脱离历史发展的脉络,跳出历史的延续,而是将特区法院放在历史的进程中进行研究,一项制度的产生不是单一的,一个机构的形成更无法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在本文研究的研究中,还对特区法院的前身——上海临时法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有鉴于以上,本文在写作研究上包括了导论、正文两部分。任何论题的展开都需要一定的研究动机,导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动机进行分析,然后就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接着重点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最后就本文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写作中所依据的资料进行一些介绍。在正文部分包括七章。具体如下:任何制度的产生都不是独立的,本文的第一章便就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机构的沿革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包括公共租界的源起与发展,公共租界审判机关的沿革。其中尤其以公共租界审判机关的沿革为本章的重点,正是由于公共租界内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而公共租界内各种审判机关林立对这种已经被破坏的司法主权影响更为严重,租界存续的整个过程中,租界内的司法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司法权的收回与争夺是贯穿整个租界存续期内最为重要的主权行为。在本文的第二章着重从特区法院的前身——上海临时法院谈起,虽然从表象上看,上海临时法院与特区法院之间关系似乎不那么密切,但,正是由于临时法院的设立,使得原本为会审公廨非法侵占的法权被法律的形式予以合法化。这一结果使得临时法院在实际结果上造成租界司法大幅度的后退。但可以说,正是这种司法上的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司法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促进了特区法院的设立。特区法院的设立完全是在临时法院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对临时法院的分析了解非常有必要。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关于临时法院的设立。临时法院在会审公廨的基础之上设立的,虽然从结果上临时法院将会审公廨非法占有的法权合法化了,但设立谈判的过程也是极尽曲折复杂,从研究临时法院的设立过程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政府对法权问题的处理方法。第二节是专门就《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暂行章程》进行研究,在此研究中着重从观审会审问题上进行了研究。第三节是专就上海临时法院的法权问题进行分析。进入第三章,开始正式就特区法院的基础问题进行研究,此研究主要从特区法院的内外部进行着手,共用三节的篇幅进行分析。第一节“特区法院的设立过程及法律依据”,在本节中主要介绍了特区法院设立的曲折的法律过程,及中国政府相对坚持法权的态度。此外还着重分析了特区法院设立的法律依据,即《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法院之协定》,此协定是特区法院设立的法律基础,本节除了解释协定之外,还与前一章所提及的《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暂行章程》进行分析比对,并进而研究出此两个法律文件的差异,得出结论为,特区法院在法律依据上相比较于临时法院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在司法法权上独立了许多。在第二节是对特区法院的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任用情况进行研究,这一节主要是对特区法院的基础性设置进行研究,主要依据的是1930年特区法院初设后的第一次年度工作报告。第三节是从特区法院的外部关系来探讨特区法院在公共租界内的地位和在租界内的影响。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对特区法院的审判情况进行研究。本章主要由四节构成,分别是特区法院在审判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特区法院1930年度审判情况、1940年度特区法院涉外刑事案件研究、1940年度特区法院婚姻家庭案件研究。在法院运行的过程中,审判是其最主要的工作,通过对案件审判情况的个案和系统研究,可以全面的了解整个法院的基本运行状况,对了解特区法院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本文专设第五章对特区法院的检察制度进行研究,民国时期实行“审检合署”制度,检察机关设立在法院内部与审判机关并行,然而根据特区法院设立的协定,特区法院的检察权受到严格限制,究竟特区法院的检察权如何行使?在行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限制是本章的研究重点,本章主要分两节,第一节是特区法院的检查制度概述,第二节主要关于特区法院检察权争夺问题。第六章以个案分析特区法院法权之争。公共租界内对法权的争夺从会审公廨、临时法院一直延续到特区法院。法权问题是不断改组设立新法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政府尽可能维护在租界内的司法权,然而租界当局也不会轻易放弃通过各种手段攫取的法权,对中国政府而言法权是主权的一部分,对租界当局而言法权是维护其在租界既得利益的利器,通过对法权的争夺过程研究,可以看出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这既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外交独立上的表现,也体现了英美的殖民者在远东殖民策略的变化,小小法权是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换的体现。本章有三节构成,第一节概说特区法院法权之争,第二、三节以个案分析的角度来反射出公共租界的法权之争,以点带面具有典型性。第七章是对整篇文章的思考,是通过对特区法院的研究来反思特区法院设立的意义和价值。本章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日伪时期特区法院的异化;第二个问题探讨了特区法院时期法权归属及通过特区法院法权回收看中国政府在收回法权问题上的态度与主张。第三个问题则是通过特区法院的法制发展看对上海法制近代化的影响。

二、台湾开创记本南洋侨民之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开创记本南洋侨民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清季宪政大辩论 ——以《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之论战为主体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入题
    二、研究前史的回顾与本文研究设想的提出
第一章 论战前的南洋华侨社会—以新加坡为中心的透视
    一、南洋华侨社会简析
    二、清廷、孙党、康党在南洋华侨社会的早期博弈
第二章 论战的兴起
    一、创刊
    二、开战
第三章 作者群及报刊内容概貌
    一、两报作者群分析
    二、报刊内容概貌
第四章 孙、康两党之间的论战
    一、根本分歧:君宪还是民宪
    二、关于君主立宪问题的论战
    三、关于革命共和问题的论战
    四、关于其它问题的论战
    五、评析
第五章 康党对清廷、孙党对清廷的论战
    一、康党对清廷的论战
    二、孙党对清廷的论战
    三、清廷的“发声”
第六章 论战与南洋社会
    一、受众对论战之参与
    二、论战对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
结论与分析
征引文献
附录: 《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论战之文章目录

(2)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权力来源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帮权政治"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会党与私会党
第二章 新加坡华人的信仰世界
    第一节 儒教的传承与复兴
    第二节 佛教的兴盛与发展
    第三节 道教、巫术与民间宗教信仰
    第四节 新加坡华人的丧葬形式
第三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婚姻、家庭与宗族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婚姻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的家庭与宗族组织
第四章 新加坡华人社会问题
    第一节 新加坡的中国华工
    第二节 娼妓、私娼与歌姬
    第三节 盗窃、拐卖人口、诈骗与赌博
第五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文化与教育
    第一节 新加坡华人文化事业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的教育事业
第六章 新加坡的族群关系
    第一节 华人族群内部的关系
    第二节 游走于中英政治间的新加坡华人
    第三节 华人族群同马来族群的关系
    第四节 华人族群同其他族群的关系
第七章 新加坡华人族群自我认同的确立
    第一节 "西洋镜"前的新加坡华人
    第二节 新加坡华人族群对马来人的双重认识
    第三节 作为"他者"的中国
第八章 中国士绅眼中的新加坡社会
    第一节 中国知识分子对南洋土著族群的观感
    第二节 中国士绅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认识
    第三节 中国土绅对海外华人族群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3)薛福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部分 作家与散文研究
    第一章 生平述略
        第一节 避乱苏北,立志匡世
        第二节 曾门弟子,砥砺经济
        第三节 北洋主笔,运筹戎幕
        第四节 筹防浙东,壮扬国威
        第五节 钦差西轺,不辱使命
    第二章 文学概述
        第一节 茹精晰微,屡变益进——薛福成创作的分期
        第二节 辞笔醇雅,声光骏发——薛福成的散文创作
    第三章 文论思想
        第一节 时务生活,历史典籍——薛福成的文源论
        第二节 因时创辟,革故鼎新——薛福成的文变论
        第三节 道德之钥,经济之舆——薛福成的文用论
        第四节 声畅色楙,演迆平易——薛福成的文辞论
    第四章 议论散文
        第一节 纲领灿举,爽朗缜密——薛福成的政论散文
        第二节 论断平允,裨补时务——薛福成的史论散文(上)
        第三节 援证精确,叙论闳雅——薛福成的史论散文(下)
    第五章 奏疏
        第一节 识略闳深,通达治体——薛福成的奏疏(上)
        第二节 婉曲斡旋,条畅轩豁——薛福成的奏疏(下)
    第六章 纪游散文
        第一节 名胜趣野,乐道创辟——薛福成的“名胜营造类”散文
        第二节 魁闳瑰伟,寄旨深远——薛福成的“山水游记类”散文
        附:疏密相间,意在画外——《观巴黎油画记》赏析
    第七章 序跋
        第一节 严正雅重,飘洒闳俊——薛福成的他序
        第二节 自镜资考,清新洒脱——薛福成的自序
        第三节 要言不繁,粲然毕著——薛福成的题跋
        第四节 独辟町畦,意韵深远——薛福成的书后
    第八章 日记与书牍
        第一节 用察玑衡,倡导西学——薛福成的出使日记(上)
        第二节 真善美用,务恢新义——薛福成的出使日记(下)
        第三节 简约平淡,直抒胸臆——薛福成的书牍
    第九章 笔记
        第一节 丰润正史,诛奸扬善——薛福成的历史笔记
        第二节 札记轶闻,裨益时世——薛福成的轶闻札记
    第十章 寓言
        第一节 晓谕讽谏,闳议郁发——薛福成的寓言(上)
        第二节 生动拟人,诡谲托言——薛福成的寓言(下)
        附:揭露残暴,讴歌生命——《猫捕雀》赏析
    第十一章 其他
        第一节 信笔叙实,情挚意切——薛福成的传状散文
        第二节 情韵深永,远识瑰琦——薛福成的赠序
        第三节 博约清深,宏壮瑰雅——薛福成的铭文
第二部分 年谱与著作述考
    第一章 薛福成年谱(简编)
    第二章 薛福成谱系述略
        第一节 祖辈
        第二节 父辈
        第三节 平辈
        第四节 晚辈
    第三章 薛福成主要著述系年
        第一节 出道之前
        第二节 曾幕宾僚
        第三节 江苏书局
        第四节 北洋文案
        第五节 宁绍台道
        第六节 西欧使臣
    第四章 薛福成著述与版本考述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参考文献
    (二) 主要外文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
    (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学作品
    (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其他作品
后记

(4)《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近代城镇与研究成果
        1.1.1 中国近代城镇的概念和内涵
        1.1.2 中国近代城镇的研究成果
        1.1.3 研究成果述评
    1.2 四邑侨乡与研究成果
        1.2.1 侨乡与四邑侨乡
        1.2.2 四邑侨乡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条件
    2.1 四邑侨乡的自然地理条件
        2.1.1 四邑侨乡的地形地貌特征
        2.1.2 四邑侨乡的气候条件
    2.2 近代四邑侨乡的形成
        2.2.1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经济基础
        2.2.2 近代四邑侨乡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经济特征
        2.3.1 侨汇支持下的消费型经济
        2.3.2 近代四邑侨乡社会的经济门类与发展
    2.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特征
        2.4.1 近代四邑侨乡的地方自治
        2.4.2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与特征
    2.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2.5.1 四邑侨乡的传统文化特征
        2.5.2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城镇体系与分布特征
    3.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体系特点
        3.1.1 清代四邑侨乡的市镇发展
        3.1.2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层级
        3.1.3 清代四邑侨乡市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与结构
    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的基础
        3.2.1 城市发展与城市衰落理论
        3.2.2 侨汇侨资的支持
        3.2.3 近代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与推动
        3.2.4 近代四邑侨乡的交通机械化与城镇地理区位的变迁
    3.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演变与特征
        3.3.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职能分化
        3.3.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位序-规模(Rank-Size)分布
    3.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3.4.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体系的扩展
        3.4.2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以台山、开平最为密集
        3.4.3 近代四邑侨乡的中心城镇呈“T”字形的空间分布
        3.4.4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外向发展
        3.4.5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双城隔江争利的布局
        3.4.6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空间分布的变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与城镇管理
    4.1 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与近代市政的发展
        4.1.1 中国传统城市的管理
        4.1.2 近代中国市政的发端
    4.2 近代中国对西方市政的学习与尝试
        4.2.1 近代欧美市政改革与运作
        4.2.2 中国对近代市政理论的学习途径
        4.2.3 近代中国大型城市的市政改良成果
    4.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管理机构与运作
        4.3.1 城际关系理论与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4.3.2 近代广州的市政管理与架构
        4.3.3 近代四邑侨乡的市政制度
    4.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市政管理的成果
        4.4.1 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例规章程
        4.4.2 进行地形测绘
        4.4.3 进行城镇规划设计
        4.4.4 法制化管理推进建筑设计与营造
        4.4.5 受益者负担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形态特征与空间结构
    5.1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5.1.1 关于城市形态的三种主要理论
        5.1.2 中国传统城市的形态特征
    5.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形态特征
        5.2.1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选址
        5.2.2 四邑侨乡传统城镇的整体形态与空间结构
    5.3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5.3.1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位置
        5.3.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整体空间特征
    5.4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5.4.1 城市道路系统与格局
        5.4.2 以骑楼街市为主体的中心城镇形态
        5.4.3 以骑楼街复合市场为特征的小城(圩)镇形态
    5.5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演变与特征
        5.5.1 明清新宁城的形态特征
        5.5.2 近代台山城的发展与形态演变
        5.5.3 近代台山城的形态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
    6.1 近代城市政府主导的城镇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发展
    6.2 近代四邑侨乡中心城镇的公园建设与特征
        6.2.1 公园在近代中国的意义
        6.2.2 近代中国公园的发展
        6.2.3 近代四邑侨乡的的城镇公园发展与建设
    6.3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的公共建筑发展与特征
        6.3.1 文教建筑
        6.3.2 市政建筑
        6.3.3 交通建筑
        6.3.4 医院建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演变的动因与当代意义
    7.1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动因
        7.1.1 市政改良成功的范型:广州的影响
        7.1.2 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流行与影响
        7.1.3 近代四邑侨乡的商业繁荣促进城镇发展与建设
        7.1.4 近代四邑侨乡的社会力量左右城镇发展进程
        7.1.5 近代四邑侨乡的文化转型加快城镇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建设
        7.1.6 近代市政管理制度化与房地产商业化保障城镇建设的推进
    7.2 近代四邑侨乡城镇形态演化的当代意义
        7.2.1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小城镇的繁荣
        7.2.2 以华侨为代表的民智、民力的重要作用
        7.2.3 城镇建设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对"乡土志"概念的界定
    二、大陆学者乡土志书研究史的回顾
    三、港台及海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四、乡土志书的整理情况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乡土志书产生的动因:晚清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一、欧洲近代初级教育中乡土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传播
    二、日本初等教育中乡土教育理念对中国的影响
    三、留日学生的"乡土"意识
    四、《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对乡土教育的规定
    五、黄绍箕与《乡土志例目》
第二章 社会之反响与乡土志书之编纂
    一、乡土志书的编纂群体及书籍审查
        1、编纂主体:地方官员及文人士绅群体
        2、留学生、学堂教员等知识群体的编纂活动
        3、参与编纂的社会团体:"国学保存会"与"南社"成员
        4、其他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
        5、清政府对乡土志书的审查与"乡土教科书事件"
    二、乡土志书的体例、语言风格及内容特点
        1、"志乘"与"教科":乡土志书的体例风貌
        2、"文言"、"韵语"与"口语":乡土志书的语言风格
        3、乡土志书体例、语言及内容特点的地理分布
        4、"尊君"、"爱国"与"搆造社会":乡土志书所体现的教育目的
        5、"乡土志"其名之发轫及若干乡土志书编纂时间之考订
第三章 乡土志书及其作者的个案研究
    一、中国乡土教育的先驱:侯鸿鉴及其《锡金乡土史地》
        1、侯鸿鉴的教育事业
        2、"排清兴汉"与"风气转移":锡金乡土历史与地理
        3、"革命不革心":无锡光复中的侯鸿鉴
    二、"国粹派学者"对乡土志的理论探讨:刘师培的《乡土志目》
        1、《乡土志目》的主体内容
        2、"今之方志,拟于古代之国史"的乡土志观念
        3、刘师培《乡土志目》之评价
    三、社会变革下的词语转换:李右之和上海乡土志
        1、李右之生平及所编上海乡土志书
        2、两种乡土志书之比较
    四、"新学"与"反经":末代"关学儒宗"张元际及其《兴平乡土志》
        1、张元际的教育生涯
        2、张元际与"关学"的渊源
        3、张元际的"农本观"及其"自强"之道
第四章 "爱国之道,始自一乡":乡土志书的思想资源及其表达
    一、"国家"、"家族"与"乡土"
    二、"讲求实业"与"制造四民"
    三、"以商战亡人之国":对商务的呼吁
    四、"排清"与"保种"
    五、"群"与社会:"以乡土之易,收合群之效"
    六、"学战"与"改良":乡土志书所期望的"富强"之道
    七、"国粹"与"新学"的两难选择
第五章 民国成立后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
    一、乡土教育的制度化
    二、编者、体例的特色及演变
    三、乡土教材的内容特色
    四、乡土教学的学术探讨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乡土志书目提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后记

(7)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四、论文内容设计
第一章、龙旗与“国家”:晚清的龙旗、象征与民族主义
    第一节、黄龙旗的诞生
    第二节、中外交往中的黄龙旗与“国旗”的确定
    第三节、黄龙旗使用范围的扩展和“国旗”国家象征意义的出现
    第四节、利权、主权与“国旗”民族主义意义的凸显
    第五节、晚清朝野在“国旗”象征认知和使用上的偏差
    小结
第二章、“共和”压倒“革命”:辛亥前后的革命旗帜与国旗的竞争
    第一节、辛亥革命前的革命旗帜、象征与使用
    第二节、武昌首义后的革命旗与旗帜的种族主义面相
    第三节、各派统一国旗的努力及其权争
    第四节、五色旗的广泛使用和国旗的确立
    小结
第三章、国家象征的复相:北京政府时期朝野对国旗的认知和政治运用
    第一节、“敬旗爱国”:国旗国家象征意义的宣传与推广
    第二节、“辱旗与辱国”:时人对国旗滥用和侮辱的反应
    第三节、“君主”与“共和”: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改换国旗与时人的应对
        一、洪宪帝制与国旗
        二、张勋复辟易帜与时人的应对
    第四节、“旗语”、隐喻与象征:国旗意义的阐释与政治诉求的表达
    小结
第四章、“革命”与“反赤”:国民党北伐易帜与国旗的竞争
    第一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民党北伐易帜和政权认同的建构
        一、孙中山北上前后的国民党国旗与政权认同的建构
        二、对“拥护五色国旗”运动的回应和“易帜”合法性的建构
        三、北伐易帜过程与政权认同的建构
    第二节、“反赤”:国家主义派的“拥护五色国旗”运动
        一、国家主义派的“拥护五色国旗”活动
        二、对五色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和“护旗”合法性的建构
        三、对“赤化”意义的阐释与“反赤”合法性的建构
    第三节、“革命”与“反革命”:中共在大革命前后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一、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二、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对国旗的认知和运用
    小结
第五章、塑造“党国”之民: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
    第一节、国旗相关法规的确定与党旗国旗关系的建构
    第二节、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与国民党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第三节、以“国旗”行“党化”与民众“党国”意识的塑造
    第四节、推行“划一党国旗运动”与政权认同建构的扩大化
    小结
第六章、民族主义的建构:四行“孤军”献旗故事的制作与“孤军”的悬旗和护旗
    第一节、为“孤军”献旗:一个被建构的国旗故事
    第二节、“国旗魂”:一位献旗英雄的建构
    第三节、四行仓库悬旗:抗战精神的宣示
    第四节、“孤军营”护旗:对国家主权的捍卫
    小结
第七章、“正邪之间”:边区政府与汪伪政权、伪满洲国的“国旗”
    第一节、边区政府的国旗
        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与中共的政权认同
        二、悬挂国旗与中共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第二节、汪伪政权的“国旗”
        一、汪伪政权“国旗”的制定
        二、汪伪政权对“国旗”象征意义的阐释、运用与政治诉求的表达
    第三节、伪满洲国的“国旗”
        一、伪“国旗”的制定、意义阐释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二、悬挂伪“国旗”的推行和政权认同的建构
    小结
结语:国旗、国家认同与政权认同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日本明治时期右翼的思想与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Abstract
目录
序章
    一、选题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三、研究视角和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右翼的源起
    第一节 右翼概念的考察
        一、右翼的语源
        二、右翼的语义
        三、右翼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日本右翼谱系溯源
        一、日本右翼谱系的构成
        二、“右翼的帝王”——头山满
        三、右翼团体谱系的源头——玄洋社
        四、玄洋社性质的再探讨
第二章 右翼的思想构造
    第一节 右翼思想的底色——“神国观”
        一、神国的创世观
        二、右翼的神国思想
    第二节 右翼思想的内核——“天皇观”
        一、作为“现人神”的日本天皇
        二、右翼的尊皇思想
    第三节 右翼思想的外核——“使命观”
        一、维护纯洁之“日本精神”
        二、“解放”亚洲之有色人种
    余论
第三章 明治初期右翼的反政府运动
    第一节 右翼反政府运动的起因
        一、“征韩论”始末
        二、右翼勃兴的契机论
    第二节 武装叛乱反政府的右翼
        一、右翼支援不平氏族的叛乱
        二、右翼与“福冈之变”
    第三节 投机自由民权运动的右翼
        一、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
        二、右翼民权运动的展开
        三、右翼与自由民权运动的关系
第四章 右翼的扩张国权运动
    第一节 右翼对内的国权主义行动
        一、“大陆政策”与“扩军备战论”
        二、干涉选举运动
        三、反对修改条约运动
    第二节 右翼对俄国的国权主义行动
        一、内田良平与“黑龙会”
        二、对俄强硬论——“日俄必有一战”
        三、对西伯利亚的谍报活动
    第三节 右翼对朝鲜的国权主义行动
        一、右翼鼓吹的“日韩合邦论”
        二、右翼与朝鲜“亲日派”
        三、“天佑侠”远征朝鲜
    第四节 右翼对中国的国权主义行动
        一、右翼鼓吹的“中国保全论”
        二、内田良平的清国认识与对清策略
        三、右翼对中国的谍报活动
    余论
终章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地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架构
第一章 思想与时代
    第一节 梁启超民族主义形成之观念语境
        一、华夏的形成与华夏中心观的确立
        二、中西地理观念的碰撞与清帝国之地理帝国主义论述
        三、19世纪地理知识的增长与国人知识结构的变迁
    第二节 梁启超民族主义形成之历史语境
        一、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和传播
        二、空间、媒介与民族主义
第二章 广东、中国与世界想象(1873-1898)
    第一节 广东与早年岁月
        一、1890年前之梁启超
        二、康有为的影响
    第二节 北上改良:社交网络与思想圈子
        一、社交网络与思想圈子的拓宽
        二、传教士出版物与西方知识的拓展
        三、《时务报》中的世界知识
    第三节 瓜分危机与领土战略
        一、甲午战败与反割台上书
        二、胶州事件与腹地自立
        三、俄索旅大与拒俄变法
        四、领土战略与变法思想
    第四节 文化、种族与地理:新政治共同体之地域范围
第三章 明治日本与民族国家思想雏形(1898-1903)
    第一节 地理环境论的摄取
        一、明治日本与地理环境论
        二、梁启超与地理环境论
    第二节 民族主义之世界与国家思想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
        二、在卢梭和伯伦知理之间
        三、地理空间与国耻叙事
        四、国家思想
    第三节 盎格鲁撒克逊式的公民道德
        一、地理想象与理想国家
        二、盎格鲁撒克逊式的公民道德
第四章 北美之行与思想转变(1903-1912)
    第一节 华人入境权与生存状态
    第二节 美国政治观察与对中国政治之反思
        一、美国共和政治之观察
        二、华人社会观察与中国政治反思
    第三节 转向国家主义
        一、美国的帝国主义形象
        二、服膺国家主义
        三、开明专制论
    第四节 英国道路与德国模式
第五章 领土战略(1898-1912)
    第一节 新政治共同体之地域范围:从文化、种族到民族
    第二节 从排满到大民族主义
        一、排满
        二、大民族主义
        三、革命召瓜分说
    第三节 西藏问题与宗教政治
        一、西藏问题的缘起
        二、回应《西藏条约》
        三、达赖与宗教政治
        四、涉藏外交
    第四节 爱尔兰模式与台湾去殖
        一、奈良邂逅:爱尔兰模式的提出
        二、台湾之行
第六章 回到中国(1912-1929)
    第一节 民族精神
    第二节 欧洲之旅与思想转变
        一、战后欧洲境况与对德国国家主义的反思
        二、世界大势与中国的希望空间
        三、地貌、风景与民族性
        四、阿尔萨斯、洛林与民族自决
    第三节 领土战略
        一、欧战与山东问题
        二、华盛顿会议与中国疆土问题
第七章 梁启超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演变
    第二节 梁启超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异同
结语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兼论中国民族主义之地理因素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
    二、本文研究范围
    三、相关学术研究状况
    四、写作思路及写作方法
    五、本文主要资料介绍
第一章 上海公共租界审判机构沿革
    第一节 上海公共租界的起源与发展
        一、上海租界的开埠
        二、小刀会起义后的上海公共租界
        三、1925 年后上海公共租界的发展
        四、上海《土地章程》
    第二节 上海公共租界审判机关的沿革
        一、领事裁判权(Consular Jurisdiction)
        二、领事裁判权属内的法庭
        三、上海公共租界内未有领事裁判权的审判机构
第二章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前身——临时法院
    第一节 上海临时法院的设立
        一、上海临时法院交涉之经过
        二、上海临时法院的内容
        三、上海临时法院设立之深层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暂行章程》
        一、人员任用问题
        二、诉讼管辖问题
        三、适用法律问题
        四、上海临时法院之外部关系
        五、上诉的规定
        六、死刑的执行及检验
        七、会审与观审
    第三节 上海临时法院法权案例评析
        一、荷兰领事范登堡越观审权案
        二、卢兴原免职案
        三、民事讼费争端
        四、其他涉及法权之案件
第三章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基础研究
    第一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设立的过程及法律依据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设立的过程
        二、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设立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机构设置及人员任用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机构设置
        二、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人员任用
        三、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特点
    第三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外部关系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与工部局
        二、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与律师
        三、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与监狱
第四章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审判研究
    第一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就“六法”等之适用
        二、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就规定之适用
        三、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司法协助
    第二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之工作统计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1930 年度工作汇总
        二、1931 年度上海各地方法院情况对照
    第三节 1940 年度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涉外刑事案件研究
        一、对案件之总体评析
        二、犯罪情况归纳
        三、诉讼主体、犯罪主体及辩护人参与情况评析
        四、法院的量刑
        五、审判特色
    第四节 1940 年度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婚姻家庭案件研究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分析
第五章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检察制度
    第一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检察制度
        一、检察制度的建立
        二、与检察制度相关之法律法规
        三、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检察制度
    第二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检察权的争夺
        一、周楚衍案
        二、周更生案
第六章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的法权之争
    第一节 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法权之争概说
        一、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法权争夺的过程
        二、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法权争夺的焦点
    第二节 法权典型案例评析(上)
        一、牛兰(Naulan)案
        二、陈荣喜和邓演达移提案件
    第三节 法权典型案例评析(下)
        一、工部局退回传票案情
        二、案情分析
第七章 特区法院之变异与思考
    一、日伪时期的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
    三、上海公共租界的法制近代代化
附录一: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及换文
附录二: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法院之协定及换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台湾开创记本南洋侨民之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季宪政大辩论 ——以《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之论战为主体的探讨[D]. 彭剑.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2]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 汪鲸. 暨南大学, 2011(10)
  • [3]薛福成研究[D]. 黄树生. 苏州大学, 2005(05)
  • [4]《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5]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D]. 姜省.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6]爱国之道,始自一乡 ——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D]. 王兴亮. 复旦大学, 2007(06)
  • [7]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D]. 周游.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日本明治时期右翼的思想与行动研究[D]. 吴限. 南开大学, 2013(07)
  • [9]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基于地理的视角[D]. 朱晶. 浙江大学, 2013(12)
  • [10]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 姚远.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台湾先驱笔记本中的南洋侨民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