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靳晓宇[1](2020)在《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现状研究 ——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作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兴趣的途径,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综合运用水平。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更灵活、多变的“第二课堂”方式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知识。这些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交际、阅读、听力水平,甚至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展现自己的平台,是对课堂教学的完美补充和灵活运用。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的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区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值得参考的思路。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该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对国内外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进行概念界定。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和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借鉴前人的维度划分,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观察法从参与者基本情况、活动内容与形式、参与活动的意愿与需求、活动效果与评价这几个方面对调研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结合问卷、访谈、观察分析结果,找出高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活动类型较为单一;缺少对学生意见的收集、采纳;部分活动效果与设想出入较大。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奖惩、评价机制;对参与者需求不够了解;缺少对活动的考核、反馈机制;活动方式有待改进。第五部分: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了解学生学习意愿;健全完善相关管理、监督、评价体系;丰富活动类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加强活动宣传力度,优化组织形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增效。
徐瑛[2](2020)在《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就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聚焦于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选择对2000年以来CNKI收录的高教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对20年来高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做出回顾梳理,以期为今后选题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首先在从数理统计的(学位点分布、学位授予年度、学位授予单位)三个维度分析选题的整体趋势。其次从可视化分析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热点前沿分析、研究主题的分类)三个层面分析选题的特点、热点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学位论文以“高等教育”为研究领域、以“大学生”、“研究生”、“教师”等为研究对象,以“大学”、“高校”、“地方高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等场所机构为依托,以“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一般逻辑,研究内容贯穿制度、机制、模式、管理、课程、教学、评价以及比较教育等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与之相关的主题也成为高教硕士学位论文广泛和深入讨论的对象。最后基于既定框架,立足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背景,讨论高等教育政策对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政策可以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依据,一方面,高等教育政策本身直接成为选题内容;另一方面,政策内容通过映射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间接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依据。同时,学位论文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也可能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反馈和参考。
沈光辉[3](2019)在《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研究 ——以内地西藏班为例》文中指出内地民族班是国家为提高西藏、新疆等地区教育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内地民族班办班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现有的评价指标与当前的培养目标不匹配。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能够评价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水平高低以及诊断培养质量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工具。本人有幸担任2017年内地西藏班高中数学教师培训班和首届基础教育西藏名师培训班的班主任职务,有机会对内地民族班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以内地西藏班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相关分析、差异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已有的基础教育测评模型构建和测评指标体系探析的基本思路,比如学生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测评模型、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测评模型、小学生统计思维测评模型、学校特色发展测评模型、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指标体系等,从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操作性定义入手,探析了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并验证了测评模型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过程及结论如下:(1)探析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内涵及操作性定义。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的内涵,即在内地举办的、面向西藏自治区招生的班(含单独建班、混合编班)和学校的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其目标就是为西藏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骨干,能够有效地促进西藏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和事业发展。主要借鉴国内基础教育测评模型的基本思路,尝试探析出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的可操作性定义:学生通过内地西藏班的学习之后,在品德与劳动、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与兴趣、服务西藏五个方面的综合表现。(2)探析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操作性定义,在文献研究和调研基础上初步拟订出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然后,通过对12名具有代表性的专家进行专访调查,对一、二级指标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指标包含品德与劳动(Y1)、学业发展(Y2)、身心发展(3Y)、审美与兴趣(Y4)、服务西藏(Y5)5个一级指标和理想信念等17个二级指标;接着,通过对16个省(市)32位内地西藏班教师和西藏7市(地区)20名中学校领导、名师、教研员进行指标认同度调研来验证修订后的指标的合理性,发现:一级指标的认同度全部大于4,二级指标的认同度基本上都大于4,仅有身心调控的认同度得分略低于4,为3.88,说明调整后的指标的合理性得到验证。(3)构建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对6位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发放“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权重咨询问卷”,通过R3.3.3软件中的mvstats包进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出一二级指标的具体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品德与劳动(0.23),学业发展(0.24),身心发展(0.24),审美与兴趣(0.12),服务西藏(0.17)。构建了测评模型:Y=0.23Y1+0.24Y2+0.24Y3+0.12Y4+0.17Y5。(4)进行小试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次调研选取的样本为A地西藏中学高中9个班的302名学生。本次测验中的克隆巴赫a系数为0.854大于0.7,具有较高的信度,并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测评显示A地西藏中学在五个一级指标和综合测评上的表现都为等级B。14位该校专家的评估结果与测评模型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度:整体一致度为78.57%,品德与劳动、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与兴趣、服务西藏五个一级指标的一致度分别为:71.43%、85.71%、78.57%、71.43%、78.57%。说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诊断内地民族班的教育质量水平。本研究的重点是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的构建与验证。难点在于模型中指标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问卷的开发。新意是首次构建关于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测评模型并开发了相关测评量表。但由于个人水平有限,选取的样本有限,在量表与模型的精准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梁好[4](2019)在《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学生从中等教育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民族预科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问题与教育问题的交融。因此民族预科办学具备高度的政治导向性,反映在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均由政府强制性的行政指令进行指导。基于政府与民族预科培养学校间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本文引入政策工具理论,探索政府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对民族预科教育进行管理,通过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审视与分析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运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首先,从政策工具的本质内涵入手,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的与政策结果的桥梁。为此,本文将以政府制定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原始目的与预科培养学校执行政策的结果为两大主轴进行论证。基于公共政策领域中政策工具的分类,构建分析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通过对比民族预科特点与政策工具分类依据的契合度,本文采用施耐德(Schneider,A.)与英格拉姆(H.Ingram)以政策受众行为假设的分类依据,将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划分为五大类:权威式工具、激励式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符号与劝说性工具以及学习性工具,以上便构成本文的写作前提与理论支撑。其次,通过文本分析法对1978年以来政府指导民族预科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论证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原生目的。通过截取关键词的方法,找到与政策相匹配的政策工具,进而发现政府在管理民族预科教育的意图中,权威式工具所占比例最高,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体现出浓厚的权威色彩。再次,选取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进行案例研究。从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的组织架构、教学改革、学生日常管理、教师聘用模式、教育成果评价的运行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执行结果,通过将政策的执行结果与政府制定政策的原始意图进行对比,归纳政策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特点与问题:(1)权威色彩浓郁,政策工具多样性受到抑制;(2)政策工具可见性程度较低;(3)政策工具与受众群体需求失衡;(4)部分政策工具执行效率有待提高;(5)民族预科主体的政策工具理论意识淡薄。基于上述问题,探求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困境的原因:(1)国家能力与政策子系统强弱对比的综合模型分析;(2)制度制约;(3)工具选择的路径依赖。最后,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及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背景下,为响应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求,民族预科教育管理需要与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从营造外部环境、增强内生发展、保证执行效率以及加强理论指引四个维度对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优化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颜文娟[5](2019)在《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初探》文中认为基于对W大学民族观教育既有措施的归纳及问卷调查,认为W大学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兼具,但民族观教育的内容仍有待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在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方面的教育仍相对薄弱,无法使学生建构起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系统认知,学校民族观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升。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具有现实需求,是学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需要;是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是学校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也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可行条件,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课程于今年年初在W大学成功开设,实现了学校此课程“从无到有”的突破。最后,就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提出构想,拟构了四条路径: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方向;二是要加强师资建设,组建教学团队;三是要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四是要联通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实现课程“从有到优”的建设。并初步为其他高校拟构了课程开设的实施草案。
萨如拉,蔡天宜,岳永杰[6](2019)在《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模式与学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升入高、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它已成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的独具特色的办学形式,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班主任工作、学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探讨提高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班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苏慕瑜[7](2018)在《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无可避免地冲击到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及其价值观。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打破,资讯与交通网络的改善,这一系列变化激发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善于经商的穆斯林群体频繁流动于城市与乡镇之间,成为全国流动人口中比率最高的少数民族群体。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农村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生活,为年轻一代穆斯林女性营造了体现自我和独立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点燃了她们对城市自主生活的向往。许多年轻穆斯林女性随着家人到城市谋生或定居,更有不少女性通过婚姻和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而留居城市。然而,穆斯林女性在城市追求现代化生活及独立发展时,受到民族习俗、价值观念、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化互动中所产生的取舍及调适。她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文化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使她们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从而激发了她们对身份归属的重构。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在西北穆斯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穆斯林女性进入现代化城市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中,她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社会定位,重新建构社会归属。新的归属与观念的重构过程,又对她们的性别与婚姻观念、社会与家庭角色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文化,特别是家庭文化、性别等级关系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二,西北地区农村的社会转型如何塑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的调适能力及主体意识,如何理解个体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最终要探究始于上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给西北地区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及自我意识的提升带来了什么实质效果。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调研方法,以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为主要理论工具,通过结合女性个人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外来穆斯林女性在城市中的适应行为与各种社会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充分整理国家发展政策、全球化、城市现代化、穆斯林民族传统等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转型的整体因素基础上,对外来穆斯林女性在适应历程中的各种选择、策略、主观愿望及自我表述等进行深描,对她们言行背后的意义与逻辑进行挖掘分析。其次,在田野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调适”与“归属”两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报道人的叙述中,突出反映了穆斯林女性的意识变化。外来穆斯林女性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规则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行为模式,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归属感,使她们在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找到平衡,并且与城市居民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外来穆斯林女性为融入城市生活的调适实践富有强烈的地域及民族色彩,她们的调适行为除了受到女性迁移者个人的文化资本及能力的影响外,更多来自于整体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社会文化的形塑。城市就业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城市社会对农村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穆斯林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权利差异等,使得穆斯林女性在城市寻求自主立足的过程显得异常艰辛。一些外来穆斯林女性,只能将城市作为享受青春自由的驿站,最终还是顺应传统返回家乡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本研究还发现,调适是一个持续的能动过程,女性个体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归属与秩序。本文显示婚姻策略是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最主要的调适手段,她们透过婚姻进入城市生活,改变传统的婚姻策略来经营理想的家庭生活,以此提升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而教育的功用并不足以让外来穆斯林女性得到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但可以增加和提高她们的个人文化资本与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有助于她们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和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可。城市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有利于她们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利用能力。在整个调适过程中,外来穆斯林女性展示了她们为融入城市社会的诸多努力,如乖巧顺从、灵活变通、协商等比较温和的能动策略,循序渐进地获取周围群体的信任以实现自己融入的目标。她们把握分寸,不会因为要达到自己的理想而破坏与家人的良好关系,她们知道安全感与归属的基础均源自于亲属纽带。研究结果显。示,个别女性确实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并最终实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生活。然而,这些个人的改善并没导致整体穆斯林社会里性别惯习及性别等级关系的重构。出于女性安全感及认同感的需求,她们大多自愿选择牺牲一部分个人自由,并在可能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成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者,从而在城市里得到家庭和社会整体的认可。再者,我通过考察发现,城市流动穆斯林女性对整体穆斯林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女性为家庭所提供的各种抚养功能满足了家庭所有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穆斯林群体在城市定居。同时,她们的迁移也改变了流动穆斯林的家庭文化:妻子开始有更多的决策权和社会活动自由、子女培养观念的转变等。此外,从女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有各种关注与照顾政策,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农村及城市外来女性生活也得以显着改善,因而她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追求现代化生活。但是,处于从属地位及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穆斯林女性,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拓展她们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有利她们发展的环境。这些改变包括穆斯林社会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与尊重,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的弱化。而且,政府对西北地区民间组织的引导与监督对外来女性融入城市社会也相当重要。通过倡导一种赋权自立的女性发展模式,提高穆斯林女性的发展与自主意识,从而使她们能够与各民族女性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推动西北城乡社会发展。最后,本研究综合利用了社会学、女性研究、社会变迁研究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研究结果,但整体而言,本研究的学术基础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理论方法。利用民族志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方法,我得以深入实践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我的研究说明,民族志的理论方法在城市人群的研究中相当有效,它在帮助我们发现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的同时,还能引发研究者深刻的自我反思。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使我能够较为精确具体地呈现外来穆斯林妇女的都市生活面貌及其调适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群体的民族特性和发展需要,同时还能为政府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层面的有效咨询。期盼本研究能为丰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研究,贡献一份有启发意义的个案,并且激励少数民族女性在发展的崎岖之路上砥砺前行。
皮艳艳[8](2014)在《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工学院两年制新疆班为例》文中指出国内外很多学者、专家都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进行过宏观的研究,但对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本文始终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教育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和说明。论文第二部分考察了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现状。论文从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实际入手,对两年制预科生的课堂、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环境、学生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地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研究了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情况。论文将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两年制预科生作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学生的自然情况与家庭背景、生源地教育现状及学校教育管理情况,总结了教育管理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第四部分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探讨和分析了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从中得知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年制预科教育自身缺陷、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身定位不够准确。论文第五部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之合理的几种对策。
范璐璐[9](2013)在《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经过六十余载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给予必要的关注,研究关于各个地区、各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对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关注度并不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不良等问题亦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延边大学预科教育在2002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十年,招生规模由2002年的计划招收100人到现在每年招收300人,为延边大学的民族教育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朝鲜族教育的发展,目前鲜有关于朝鲜族预科教育的研究。朝鲜族预科生在整个预科阶段的学校适应状况如何,预科阶段的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怎样影响着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研究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以延边大学2011级朝鲜族预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分别在预科初期、预科中期、预科后期三个阶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朝鲜族预科生在预科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的学校适应状况,分析朝鲜族预科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的群体差异,在此基础上以预科班辅导员助理的身份非结构性观察朝鲜族预科生的课堂学习和日常表现,并结合访谈调查的方法,探讨了预科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教育管理、学校活动对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的影响。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最终形成了以下5个结论:在预科阶段,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经历了从基本适应——回落下降——缓慢回升的“U”字形波动历程,经过了预科一年的学习生活,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课程设置的单调和教育内容的重复使得部分朝鲜族预科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对于朝鲜族预科生的不了解以及教学方式的刻板等因素不利于朝鲜族预科生的学习适应;没有建立适合于朝鲜族预科生的具体、量化的规章管理制度间接地导致了学生旷课逃课等现象的出现;匮乏的集体活动不利于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朝鲜族预科生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多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高春梅[10](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二、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现状研究 ——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源于语言文字工作发展的需求 |
1.1.2 源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第二课堂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第二课堂研究综述 |
1.4.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1.5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2.第二课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职院校 |
2.1.2 第二课堂 |
2.1.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3.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学校情况简介 |
3.2 活动情况介绍 |
3.2.1 活动类型 |
3.2.2 活动的组织、开展方式 |
3.3 调查设计 |
3.3.1 问卷设计 |
3.3.2 访谈设计 |
3.4 调查实施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学生参与活动基本情况 |
3.5.2 活动基本情况 |
3.5.3 参与活动的意愿与需求 |
3.5.4 活动效果与评价 |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活动形式别出心裁 |
4.1.2 有专业教师进行讲解、指导 |
4.2 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2.1 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效果的建议 |
5.1 了解学生学习意愿 |
5.2 健全、完善相关管理、监督、评价体系 |
5.3 丰富活动类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 |
5.4 加强活动宣传力度、优化组织形式 |
5.5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增效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 高等教育学 |
2. 高等教育学研究生 |
3. 学位论文选题 |
4. 其他基本概念 |
(四)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评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采用的具体方法 |
(1) 词频分析法 |
(2) 共词分析法 |
(三) 研究工具 |
(四)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框架 |
三、2000年以来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可视化分析 |
(一) 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的分布 |
(二) 文献计量分析 |
1. 载文年度分析 |
2. 学位授予机构分析 |
(三) 关键词共词分析 |
1. 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 |
2. 关键词中心性分析 |
3. 关键词共现分析 |
(四) 基于关键词的热点前沿分析 |
1.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热点分析 |
2. 基于关键词突现的研究前沿分析 |
3.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演进分析 |
(五) 学位论文选题主题的划分 |
1. 已有的研究主题分类体系 |
2. 基于可视化的研究主题分类 |
3. 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分类框架 |
四、高等教育政策对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 |
(一) 政策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的影响 |
1. 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几个研究主题的影响 |
2. 对高等教育与社会研究的影响 |
(二) 政策对高等教育结构诸因素研究的影响 |
1. 对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影响 |
2. 对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影响 |
3. 对民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影响 |
4. 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影响 |
5. 对高等成人教育研究的影响 |
(三) 政策对高等学校系统内几个主题研究的影响 |
1. 对师范教育研究的影响 |
2. 对招生与入学制度研究的影响 |
3. 对创业教育与就业研究的影响 |
4. 对德育、美育研究的影响 |
5. 对课程、教学与科研研究的影响 |
6. 对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影响 |
7. 对高校教师研究的影响 |
(四) 学位论文选题与高等教育政策的关系 |
1. 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选题 |
2. 政策为研究选题提供依据 |
3. 选题为政策提供反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研究 ——以内地西藏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很薄弱 |
1.1.2 内地民族班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 |
1.1.3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来诊断、激励和引领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理论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内地民族班 |
2.1.2 教育质量 |
2.1.3 测评模型 |
2.2 内地民族班研究 |
2.2.1 内地西藏班研究 |
2.2.2 内地新疆班研究 |
2.3 教育测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内容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统计分析法 |
3.4 研究重难点 |
3.5 研究工具 |
3.5.1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3.5.2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3.5.3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问卷 |
3.5.4 A地西藏中学教育质量专家咨询问卷 |
3.6 研究思路 |
3.7 研究新意 |
第4章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的构建 |
4.1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内涵及操作性定义 |
4.1.1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内涵 |
4.1.2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操作性定义 |
4.2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探析 |
4.2.1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初建结果 |
4.2.2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确立 |
4.2.3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指标权重 |
4.3 指标说明及测评模型构建 |
第5章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的验证 |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 研究工具 |
5.3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结果 |
5.3.1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整体情况 |
5.3.2 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各维度情况 |
5.3.3 差异分析 |
5.4 模型验证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内地西藏班(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指标(试行) |
附录2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
附录3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4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附件5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6 内地西藏班教育质量测评问卷 |
附录7 A地西藏中学教育质量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研究 |
(二)关于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策工具: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
一、政策工具的内涵 |
二、从政策走向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理论与实践 |
三、基于不同分类标准的政策工具分类及其特点 |
(一)基于政府干预方式的政策工具分类 |
(二)基于工具强制性程度的政策工具分类 |
(三)基于政策受众行为假设的政策工具分类 |
(四)本文采用的政策工具分类 |
四、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
(一)政策制定者的目标靶向 |
(二)工具与目标的适配与冲突 |
(三)政策工具运作的时代背景 |
(四)旧政策工具的影响 |
(五)政策受众的特性 |
五、缘何以政策工具理论分析民族预科教育 |
第二章 政府制定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原生目的 |
一、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
(一)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发布的时间分布 |
(二)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文本的层次结构与发布体例 |
(三)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属性 |
三、政府运用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目的 |
(一)运用权威式工具全面控制办学实施 |
(二)运用激励式工具激发办学活力 |
(三)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保证办学资源 |
(四)运用符号与劝说性工具统一办学思想 |
第三章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结果——以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为例 |
一、L大学民族预科培养基地情况简介 |
二、强制性与差异性:L大学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现状 |
(一)以政府行政指令作为主要行动依据 |
(二)积极寻求自主变革提升办学能力 |
三、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中存在问题 |
(一)权威色彩浓郁,政策工具多样性受到抑制 |
(二)政策工具可见性程度较低 |
(三)政策工具与受众群体需求失衡 |
(四)部分政策工具执行效率有待提高 |
(五)民族预科主体的政策工具理论意识淡薄 |
第四章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困境成因分析 |
一、民族预科权威来源:基于国家能力与政策子系统综合模型分析 |
二、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选择中的理念推动 |
三、政策工具选择的路径依赖忽略了预科办学现实 |
第五章 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优化策略 |
一、营造外部环境:改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的政策环境 |
(一)厘清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的本质内涵与特点 |
(二)加大民族预科教育的立法保障 |
(三)打破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的思维固化 |
二、增强内生发展:提升民族预科培养基地自我发展能力 |
(一)政府层面:以提高预科培养基地的办学能力为核心 |
(二)学校层面:增强自我诊断与协调的能力 |
三、保证执行效率:提高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的执行力 |
(一)丰富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箱,避免过度依赖权威性工具 |
(二)灵活运用具体政策工具的多重功能 |
(三)注重实证调研,增强政策工具与政策受众间的适切性 |
四、加强理论指引:促使民族预科教育主体树立工具理论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民族预科教育相关政策一览表 |
附录二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介绍 |
(5)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
(二)高校普遍开设课程的政策要求与现实存在反差 |
(三)W大学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W大学民族观教育的既有措施及效果 |
第一节 W大学民族观教育的既有措施 |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
二、借助党团课及培训进行专题辅导 |
三、通过主题班会进行集中学习 |
四、依托校园文化及校内外活动进行隐性教育 |
五、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
第二节 W大学民族观教育的效果 |
一、学生对民族常识的认知情况 |
二、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情况 |
三、学生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掌握情况 |
四、学生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解情况 |
第二章 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教育相关政策的需要 |
第二节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 |
第三节 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第三章 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的可行条件 |
第一节 社会大环境为课程开设提供了契机 |
第二节 学校具备了课程开设的可行条件 |
一、教师对课程开设的态度 |
二、课程的师资情况分析 |
三、课程的教学资源情况分析 |
四、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分析 |
第四章 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的几点构想 |
第一节 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方向 |
第二节 加强师资建设,组建教学团队 |
一、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二、加强课程师资培训 |
第三节 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 |
一、明确教学目标 |
二、精选教学内容 |
三、创新教学方式 |
四、优化考核方式 |
第四节 联通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动力 |
一、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
二、拓展第二课堂形式 |
三、优化第二课堂考核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模式与学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民族预科班的教育模式 |
(一) 民族预科班教育模式的起源及政策支持 |
(二) 不同地区民族预科班教育体制与培养方式解析 |
二、民族预科班的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预科期间课程设置不合理, 导致学习态度不正确 |
(二) 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弱, 纪律松散 |
(三) 民族预科班教师队伍配备缺乏用心 |
(四) 汉语水平差成为主要学习障碍 |
(五) 学生集体意识薄弱, 凝聚力不强 |
(六) 预科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较多 |
三、预科班学风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
(一) 配备责任心强、能力全面的班主任 |
(二) 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所针对性改革 |
(三) 优化课程设置 |
(四) 增强心理引导, 培养团队精神 |
四、结束语 |
(7)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及主要概念界定 |
四、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六、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 |
第一章 西北社会转型下的穆斯林女性迁移 |
第一节 西北农村变迁与人口迁移 |
一、城镇化进程 |
二、户籍制度改革 |
三、农业改革及劳务输出 |
第二节 兰州:穆斯林女性寻找理想及归属之地 |
一、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古都 |
二、充满活力机遇的省会城市 |
三、有限的选择与家长的顾虑 |
第三节 多样的迁移途径 |
一、随迁型:与家人共同奋斗 |
二、自主发展型:在城市学习的单身女性 |
三、上进奋斗型:在城市工作的母亲 |
小结 |
第二章 进城后的调适策略与归属建构 |
第一节 不自觉的疏离 |
一、陌生城市里的熟悉家园 |
二、不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归属 |
三、无形的界线与过客心态 |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女性群体 |
一、城市里的失学少女 |
二、社会分层及群体内部差异 |
三、公益机构及其对边缘群体的帮扶 |
第三节 融入城市化生活 |
一、品味的追求及对城市的归属 |
二、女性权益的重视 |
三、民族归属感的弱化 |
第四节 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整合 |
一、民族传统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
二、新的生活秩序 |
三、灵活互谅的人际交往 |
小结 |
第三章 女性教育与社会调适能力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西北穆斯林地区的基础教育 |
一、女童教育落后的综合因素 |
二、家庭为主的传统女性规范 |
三、荣誉观念与性别区隔 |
第二节 21世纪初西北农村的女童教育改善 |
一、作为地方发展指标的女性教育 |
二、女童培养观念的转变 |
三、民族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
第三节 女性教育与城市适应 |
一、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 |
二、语言、信息技术与适应能力 |
三、能动性的增强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生活中婚姻策略的转变 |
第一节 穆斯林的传统婚姻策略 |
一、成人礼 |
二、家族及群体的事务 |
三、早婚习俗及其实践逻辑 |
四、女性成功及价值的象征 |
第二节 待嫁姑娘的婚姻策略 |
一、为逃避早婚命运而学习 |
二、自主与归属之间的张力 |
三、跳出传统婚姻束缚的尝试 |
第三节 已婚女性的家庭生活策略 |
一、“嫁得好”也要“干的好” |
二、家庭分工的改革 |
三、少生精养的育儿策略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传统变迁下的女性归属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及其文化特点 |
一、和而不同的多元形态 |
二、宗教文化的理性实践 |
三、宗教对社会作用的再认识 |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性别文化重构 |
一、走出“厨房”的文化传承者 |
二、现代“贤妻良母”的新典范 |
三、全球化下的性别文化认同 |
第三节 服饰象征与归属重构 |
一、多重的象征意义 |
二、西北地区的实践及含义 |
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 |
小结 |
结论 |
一、个人调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二、女性能动性的探讨 |
三、女性发展与管理对策 |
四、迁移穆斯林女性的影响与贡献 |
五、都市迁移人口研究理论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工学院两年制新疆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 |
1.4.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1.4.3 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班与一年制预科班 |
2 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现状考察 |
2.1 课堂考察 |
2.1.1 课堂教学考察 |
2.1.2 课程设置考察 |
2.1.3 教学原则和方法考察 |
2.1.4 师资队伍考察 |
2.2 教育教学管理考察 |
2.2.1 教学管理考察 |
2.2.1.1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
2.2.1.2 规范教学工作 |
2.2.1.3 落实教学工作检查 |
2.2.1.4 改进和完善评价制度 |
2.2.2 学生管理考察 |
2.2.3 教育制度考察 |
2.2.3.1 教师管理制度考察 |
2.2.3.2 学生管理制度考察 |
2.3 教学环境考察 |
2.3.1 社团文化及其活动 |
2.3.2 交流与互动 |
2.3.3 校园安全与稳定 |
2.4 学生考察 |
2.4.1 文化背景 |
2.4.2 民族心理特征 |
2.4.3 心理调适与文化认同 |
3 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调查总结与分析 |
3.1 被调查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问卷总结分析 |
3.1.1 自然情况与家庭出身 |
3.1.2 家庭经济状况 |
3.1.3 生源地教育现状 |
3.1.4 学院教育管理情况 |
3.1.4.1 两年制预科学生制度管理 |
3.1.4.2 两年制预科学生教学管理 |
3.1.4.3 两年制预科学生安全管理 |
3.2 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主要成就 |
3.2.2 基本经验 |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3.1 民族理论知识学习不足 |
3.2.3.2 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 |
3.2.3.3 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
3.2.3.4 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3.2.3.5 专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
3.2.3.6 学生学习激情维持度较低 |
4 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两年制预科教育的自身缺陷 |
4.1.1 预科前生源地教育的不足 |
4.1.2 教学资源的匮乏 |
4.1.3 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
4.2 学院重视程度不够 |
4.3 学生自身定位不够准确 |
5 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管理对策的研究 |
5.1 解放思想,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 |
5.2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式 |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生存环境 |
5.4 合理开展第二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5.5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
5.6 改良学校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生活适应程度 |
参考文献 |
两年制预科生教育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9)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2.1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步形成阶段 |
2.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 |
2.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恢复发展阶段 |
2.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蓬勃发展阶段 |
2.5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 |
第三章 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 预科初期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3.3 预科中期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3.4 预科后期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
3.5 预科三个时期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 |
3.6 朝鲜族预科生与其他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比较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分析 |
4.2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对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
4.3 教师、教学方式对朝鲜族预科生的学习适应影响分析 |
4.4 教育管理对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
4.5 学校活动对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校适应调查问卷) |
(10)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
(一)达斡尔族概述 |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
三、研究设计 |
(一)取样 |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
(四)研究伦理道德 |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
(一)胡拉斯·林 |
(二)莫德·杰 |
(三)克音·荣 |
(四)莫日登·力 |
(五)额斯日·夫 |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
(一)敖勒·胜 |
(二)毕力杨·丽 |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
四、我的生命之歌 |
讨论与分析 |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
讨论与分析 |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
讨论与分析 |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
讨论与分析: |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
(二)“在路上” |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
(五)甜蜜的悲哀 |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
(一)神秘小屋 |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
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
(三)民族文化课程 |
(四)校园环境文化 |
(五)校刊《海纳百川》 |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
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关于高校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第二课堂活动现状研究 ——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靳晓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2]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 徐瑛. 苏州大学, 2020(03)
- [3]内地民族班教育质量测评模型研究 ——以内地西藏班为例[D]. 沈光辉. 西南大学, 2019(01)
- [4]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工具优化研究[D]. 梁好.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初探[D]. 颜文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模式与学风建设研究[J]. 萨如拉,蔡天宜,岳永杰. 高教学刊, 2019(04)
- [7]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D]. 苏慕瑜. 兰州大学, 2018(10)
- [8]少数民族两年制预科生教育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工学院两年制新疆班为例[D]. 皮艳艳.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9]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以延边大学为例[D]. 范璐璐. 延边大学, 2013(01)
- [10]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