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论文文献综述)
付建伟[1](2020)在《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研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再生稻是通过特有栽培管理措施使割过的稻茬继续萌发生长成穗而再次收获的一种水稻种植模式,具有一种两收、省工省种、能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实现增产增收且稻米品质好等优点。头季机收碾压率高是目前制约再生稻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再生稻头季稻机械化收获和低碾压率收获需要,本文根据再生稻头季机收农艺要求和成熟期头季再生稻生物学特性及物理特性,研制了一种宽幅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针对宽幅割台茎秆输送距离长易出现缠绕堵塞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分流功能的双通道割台;针对收获机尾部排草覆盖留茬影响再生穗头萌发问题,设计了一种碎草抛撒装置,并开展了整机田间性能测试。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完成了收获期头季再生稻生物学特性及机械物理特性研究。以黄华占、福e优6981、丰两优香1号三个典型再生稻品种为研究对象,统计结果表明再生稻头季栽插株距多为300mm,行距150mm;成熟期头季再生稻株高1100mm左右,茎秆含水率均值70.45%,籽粒含水率均值22.61%,留茬350mm以上茎秆外径均值3.72mm。茎秆弯曲载荷、剪切力、拉力随着茎秆部位的上升而减小,最大平均弯曲载荷4.64N、最大平均剪切力142.84N、最大平均拉力201.54N;茎秆最大平均弯曲强度12.38MPa、最大平均剪切强度8.62MPa、最大平均拉伸强度24.67MPa、弹性模量均值25.45MPa。此部分数据为再生稻收获机工作部件设计、再生稻茎秆建模及仿真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依据。(2)确定了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总体结构方案。根据再生稻头季机收农艺要求,分析确定了一种由履带式底盘、割台、2套左右对称布置的脱粒清选装置和碎草抛撒装置、粮仓及动力与传动系统等组成的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结构方案。整机总体参数为喂入量4.0kg/s、割幅3000mm、底盘轨距1500mm、履带接地长度1800mm、履带宽度400mm、理论直行碾压率26.7%。选用65k W新柴498BZT发动机为整机动力并设计了整机机械和液压传动系统。(3)研制了一种双通道割台。为缩短茎秆输送距离,有效平衡搅龙、拨禾轮、割刀动力传递,并避免单侧动力不足,研制了一种双通道割台,对其双向螺旋搅龙输送物料速度与受力进行了分析,参照再生稻头季收获留茬高度要求确定其内径250mm、螺旋叶片高度65mm、外径380mm、螺距260mm、搅龙中部两螺旋长叶片起始位置周向夹角180°。此外,确定了伸缩拨指传动布置方式,根据拨禾轮拨送水稻过程确定拨禾轮直径700mm、转速45r/min、拨禾轮轴相对割刀安装高度为600mm。(4)完成了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底盘机架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按照整机结构布局设计机架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发现其薄弱部位主要在粮仓安装位悬臂梁处、脱粒清选装置安装位悬臂梁处、割台升降油缸支撑梁处。对上述薄弱部位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机架最大应力为213.93MPa,最大变形量仅为1.8mm,满足设计需求。对脱粒清选装置进行了结构和参数设计,采用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风扇+振动筛清选方式及链耙式输送槽,粮仓有效容积设计为1.5m3。(5)设计了一种与再生稻头季机收秸秆抛撒要求配套的碎草抛撒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主箱体、导草尾板、动刀辊、定刀组等部件,可将脱粒滚筒甩出的茎秆粉碎并抛撒到碾压区。将粉碎抛撒过程分为茎秆粉碎过程和碎秸抛撒过程,对茎秆粉碎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影响茎秆粉碎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碎秸离开刀片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将碎秸抛撒分为上抛、平抛、下抛三种形式,分别对三种抛撒情况下的碎秸空间轨迹进行运动学分析,发现碎秸抛撒特性受秸秆初始位置、初始角度、初速度影响。对导草尾板导草性能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导草尾板的角度和尺寸对碎秸的抛撒性能影响较大。(6)完成了碎草装置结构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再生稻茎秆粗壮青湿、秸秆量大,为保证茎秆粉碎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设定碎草刀辊转速2800r/min,刀辊上动刀采用双螺旋线排列方式。左右两套碎草装置刀辊旋向相反。基于EDEM对碎秸抛撒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导草尾板最优参数组合为导草盖板与垂直方向夹角45°、导草盖板尾部与排草口高度差200mm、内侧板倾角0°、外侧板倾角35°,抛撒合格率为72.2%。台架试验结果显示碎秸抛撒合格率达到93.6%,田间试验综合碎秸抛撒合格率达95.2%,粉碎长度合格率91.6%,满足再生季头季收获需求。(7)完成了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田间性能试验。田间试验表明其作业速度可达0.83m/s,喂入量检测值为4.6kg/s,总损失率2.1%,含杂率0.4%,破碎率0.2%,符合标准规定指标要求。与普通收获机开展对照试验,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粉碎后碎秸能抛撒到履带碾压区,抛撒合格率达95.2%,而对照组收获机碎秸处理方式为均匀抛撒,留茬上覆盖大量碎秸,对再生季生长有不良影响。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比对照组收获机收获后有效留茬面积大,两台收获机直行碾压率分别为26.7%、45%。即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可降低碾压率18.3%,优势显着,满足预期设计要求。再生季测产结果表明: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示范区再生季亩产高达401.1kg,普通收获机收获区再生季亩产为323.8kg,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可比普通收获机收获后再生季每亩增产77.3kg,增幅约23.9%。
倪新[2](2016)在《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四轮驱动系统匹配设计》文中认为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了要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装备,并且要大力提高农业产值与效率。不可否认的是,最近几年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我国玉米的收获方式也由机械化收获逐渐取代了人工收获方式,同时其机械传动系统也将逐渐被静液压传动系统所取代,并将发展为主流常规技术。静液压传动技术的使用也让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变得简单易懂,同时也使得玉米联合收割机更加适应了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静液传动更多的是用于非公路的工程车辆上或一些固定设备中,不仅拥有较宽的速度变化范围,并且多应用于工作状况比较恶劣,负载变化及其频繁的场所。如果液压元件之间匹配不合理就将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所以其匹配设计是设计液压传动的重要环节。同时闭式静液压驱动系统应用于玉米联合收割机上,不仅提高了粮食作物的收获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降低;又由于静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所以布局比较灵活、紧凑。市面上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系统多采用一泵一马达组成的机械液压两驱方案或一泵两马达组成的机械液压四驱方案,真正的液压四驱方案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且采用电控替代手动控制。本论文是以4YZ-4B型号的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为研究对象,其原有的行走驱动系统采用变量泵、定量马达的液压机械驱动系统,本论文将在此基础上其行走驱动系统做出改进,将传统的两轮驱动在应用三个马达的基础上改为四轮液压驱动,即在两驱的基础上,后轮增加一套液压行走系统,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通过传感器等检测到的相应的参数进行转换转换,例如当液压泵检测到前轮不足以行驶驱动时或者是轮胎的滑移率大于15%时,液压泵通过液压回路向后轮泵油,后轮驱动,由两驱转换为四驱。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四轮驱动系统的传动比以及动力匹配的研究,这是四轮驱动的主要部分。主要运用行驶运动学与运动动力学对液压四轮驱动系统进行匹配;并基于AMEsim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模型的建立以及仿真模型的分析,最后利用相关试验对压力仿真结果进行研究压力测试。
何晓芬[3](2015)在《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折耳根是一种中草药,同时也是贵州等地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在贵州有大量的种植,折耳根收获机械化是实现贵州农业机械化的关键。贵州的地形属丘陵、山区地区,小块田地种植折耳根,并且还呈阶梯状,不适应大型机器作业,再加上折耳根种植只在贵州等地,鉴于种植区域的局限性,折耳根农业机械化程度为零。因此,研究一种适应这种特殊收割条件的折耳根收获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水稻收割机在西南地区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强、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小型折耳根收获机。其次,从产品概念设计出发,配合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和产品概念设计的原则,得出用振动挖掘铲和振动筛实现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收获功能。第三,根据结构布局方案拟定与优化,得出适合小型折耳根收获机使用条件的总体设计,确定了机器的作业速度、收获幅度、动力源输入和机械工作原理及整体布局等。第四,在确定了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关键部件的设计,这部分主要对挖掘铲组件和分离兼输送装置的设计。第五,进行其他部件设计,这部分主要确定确定机架的大致形状及各零件尺寸,以及行走轮的选用和设计。第六,进行传动系统部分设计,主要确定传动系统的选择及转动方案,同时确定整机的动力部分,以及牵引机械的选型。最后,通过以上几步,确定机器各部分的几何参数尺寸,为机器的三维造型奠定了基础,然后,应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机器动力源部分、机架部分、挖掘部分、输送及清选部分、机架部分、传动系统部分和行走部分进行三维造型,并通过虚拟装配技术把各个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完成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总体装配。在本研究中,应用了现代设计方法、实体三维造型及虚拟装配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方法及手段,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了设计速度,缩短了产品设计所需时间和产品设计成本,并且本研究对同类型产品的设计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武园园[4](2010)在《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再制造工程作为一种节能、节材、环保的新兴产业,再制造工程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修复技术,缓解资源浪费和短缺的矛盾,最大程度降低了废旧产品对环境的危害,进而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不仅可为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快速增长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首先,在分析再制造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条件及农业机械再制造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总结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发展农机产品再制造的可行性及发展农机再制造的一些必要措施,进而提出农机产品的再制造工艺流程并进行技术分析。其次,通过对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分析、调整和补充构建了一个针对农机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通过对已存在的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深入研究,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资源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数体系。针对农机行业的低利润特点,着重分析了农机产品再制造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弥补了已有评价体系中对经济性评价过于简单的的不足。最后,运用构建的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对联合收获机的割台进行可再制造性的评价并开发了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本文通过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并认真分析联合收获机割台的再制造性指数,构建以综合评价为主的再制造性评价原型系统。从农机产品再制造评价体系入手,对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产业条件和产品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为再制造企业涉足农机领域以及农机制造企业引入再制造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农机再制造领域产生积极的理论贡献和借鉴意义。
宋言明[5](2008)在《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收获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国外欧美等地区的马铃薯收获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他们将液压、电子、传感器等技术应用于机器当中。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清选、输送等工作。只需要个别劳动力进行辅助工作,大大地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而国内的马铃薯收获机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马铃薯收获机结构简单,只是完成简单的挖掘,条铺工作,然后通过人工拣拾完成收获工作。目前,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研究还比较少,与国外先进的联合收获机械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国内外将马铃薯直接进行挖掘、分离、清选、分级的联合收获机很少。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和讨论,对比他们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械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设计出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升运分离装置、分级清选装置、传动装置、牵引行走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可一次完成马铃薯的挖掘、清选、分级和装袋(箱)等工作,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收获损失。根据农艺要求,设计并确定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挖掘部件、升运分离装置、分级清选装置和传动装置各零部件的基本参数和安装方式。并运用CAXA和Solidworks计算机设计软件对整机进行三维建模。利用Solidworks中的仿真分析部分(COSMOSWorks),对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挖掘铲、铲架等进行静态力学分析,进一步对该机的主要零件进行重新设计优化,从而得到结构更加合理的零件。阐明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各部分功率消耗,并对传动系统零部件设计校核。最后,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模拟仿真部分,根据所设计的传动方案,给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添加所需的驱动,对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进行动态物理模拟,观察其工作效果和各部件、零件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干涉和其他的不利效果,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采用了聚乙烯材料的星形过渡轮大大的减少了对马铃薯的损伤;分级清选装置中的分级滚轴采用了橡胶材料也可大大的减轻了对马铃薯的碰撞损伤;该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需要1~2个人在分选台处工作,清除未分离的大石块、土块等杂物。
王金武[6](2001)在《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程课题的一个子课题,通过系统研究水稻田间主产过程机器系统,为三江平原加快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国内外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械化研究现状,结合三江平原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实际情况,本文以耕整地、插秧和收获作业环节的机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水稻田间生产的环境条件、生产工艺过程、最佳作业期、机器系统选型等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 本文较系统地对PVC塑料池埂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应用PVC塑料池埂从经济性和适用性上均优于泥埂,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力,不误农时,降低了综合费用,它是水稻生产作业的一种变革性的措施。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方法,对三江平原水稻生产中插秧和收获作业环节的适时性损失进行了试验,首次得到了该地区水稻生产适时性损失函数和适时性损失系数,使水稻生产机器系统的配备理论更加完善。 本文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的履带车辆(前驱动)前进比后退省力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转向力矩传感器和标准扭矩仪以及拉压传感器,对履带车辆前驱动和后驱动的转向力矩、制动力和转向半径进行了测试,首次得出履带车辆前驱动比后驱动转向力矩小50%的结论,同时得到转向力矩与制动力和转向半径的变化规律,以及制动力与转向半径的变化规律,这些结论为履带车辆在前后驱动配置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对三江平原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设置多项指标进行多种机型的优选,按综合指标给出了优劣排序。 本文首次将适时性损失最小引入目标函数,建立了机器系统配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模拟优化,得出了使用PVC池埂的两旋一翻方案最优,同时得到插秧和收获作业天数是系统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获得了三江平原水稻的适宜插秧和收获作业天数,以及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的机器配备量。对比分析表明,优化的机器系统经济效果显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从而为三江平原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王成芝,葛永久,马学义[7](1978)在《悬挂式联合收获机及其工作部件的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一、课题任务本课题是一机部和省农机局下达的任务,由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和绥棱县丰收机械厂共同承担。课题要求为我省农村人民公社研制适合于间作条件的联合收获机,以东方红—75拖拉机为动力,能收获小麦、大豆、水稻三种矮棵作物,具有良好防陷性能,便于快速拆装的特点。在生产季节,根据实际需要,由1—2人在半小时内完成拆或装工
黑龙江黑河地区农机所[8](1976)在《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黑龙江省在麦收季节正逢雨季,据近十年的统计,在收获期的四十天内降雨量达260~300毫米以上。因而联合收获机下陷严重,牵引组力增加很多。例如GT-4.9联合收获机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时,下陷深度5厘米左右,牵引阻力为1000~1500公斤;如遇下雨,土壤潮湿,下陷深度增加至12~15厘米,这时牵引阻力达1800~3000公
一机部机械院农机所液压组[9](1973)在《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概况》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拖拉机上普遍采用液压助力和操纵元件从三十年代末期起,农用拖拉机上就
蒋亦元,温锦涛[10](1961)在《“克拉斯”(Claas)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改进设计与平台式逐秸筛的理论分析》文中认为 一、前言自从党提出农业机械化是实现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中心,是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一个根本问题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农业机具的大规模选、改、创的运动。几年来我们在引用改进国外农业机具,例如耕耘、播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农业技术要求。谷物联合收获机在国营农场根据当地特点进行较大的改
二、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论文提纲范文)
(1)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再生稻头季收获模式与农艺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稻收获机械发展现状 |
1.3.2 再生稻头季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
1.3.3 前期研究基础 |
1.3.4 碎草抛撒装置研究现状 |
1.3.5 割台及其关键部件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收获期头季再生稻生物学特性及机械物理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收获期头季再生稻生物学特性统计与分析 |
2.4 收获期头季再生稻机械物理特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 茎秆物理参数 |
2.4.2 茎秆弯曲物理特性 |
2.4.3 茎秆剪切物理特性 |
2.4.4 茎秆拉伸物理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稻收获机总体设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总体布局与参数设计 |
3.2.1 技术方案提出 |
3.2.2 整机总体结构布局 |
3.2.3 整体参数确定 |
3.3 工作过程与工艺路线 |
3.4 功率匹配 |
3.5 传动系统设计 |
3.5.1 机械传动系统 |
3.5.2 液压传动系统 |
3.6 整机装配与加工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业部件设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双通道割台设计与分析 |
4.2.1 结构设计与功能分析 |
4.2.2 双向螺旋搅龙设计与分析 |
4.2.3 拨禾轮参数匹配设计 |
4.3 履带式底盘设计与分析 |
4.3.1 行走系 |
4.3.2 传动系 |
4.3.3 机架结构设计与受力仿真分析 |
4.4 脱粒清选装置设计与分析 |
4.4.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4.4.2 脱粒滚筒设计与分析 |
4.4.3 清选筛设计与分析 |
4.5 输送槽 |
4.6 粮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碎草抛撒装置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5.3 茎秆粉碎与抛撒过程动力学分析 |
5.3.1 茎秆粉碎过程 |
5.3.2 碎秸抛撒过程 |
5.3.3 导草尾板导草性能分析 |
5.4 粉碎装置设计 |
5.4.1 粉碎刀组设计 |
5.4.2 刀辊回转半径与转速 |
5.4.3 动刀排列方式 |
5.5 刀辊模态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基于EDEM碎秸抛撒过程仿真分析 |
5.6.1 导草尾板参数设计 |
5.6.2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定 |
5.6.3 仿真试验设计 |
5.6.4 交互作用判别 |
5.6.5 正交试验表头设计 |
5.6.6 结果与分析 |
5.7 碎秸抛撒过程仿真试验结果验证 |
5.7.1 材料与设备 |
5.7.2 试验设计 |
5.7.3 结果与分析 |
5.8 碎草抛撒装置粉碎与抛撒效果田间试验 |
5.8.1 试验设计 |
5.8.2 试验方法 |
5.8.3 结果与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机田间性能试验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整机田间性能试验 |
6.2.1 试验条件 |
6.2.2 试验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3 头季收获碾压效果试验 |
6.3.1 试验条件 |
6.3.2 试验方法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再生季测产试验 |
6.4.1 材料与方法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课题来源 |
附录2 :注释说明 |
附录3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四轮驱动系统匹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
1.2.1 国内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
1.2.2 国外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路线 |
1.4.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路线 |
第2章 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系统传动方案总体设计 |
2.1 玉米联合收割机行走驱动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 |
2.1.1 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
2.1.2 驱动方式选择 |
2.1.3 静液压系统调速方案的选择 |
2.1.4 马达驱动方案的选择 |
2.1.5 驱动系统液压回路的选择 |
2.1.6 底盘液压驱动方式选择 |
2.2 4YZ-4B静液压驱动系统的整体的方案分析 |
2.2.1 前轮行走系统驱动方式分析 |
2.2.2 后轮轮行走系统驱动方式分析 |
2.2.3 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整体驱动方案的确定 |
2.2.4 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行走系统供油方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4YZ-4B玉米收割机行走系统的匹配与校核 |
3.1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 |
3.1.1 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动力学分析 |
3.1.2 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牵引力计算 |
3.1.3 4YZ-4B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牵引力校核 |
3.1.4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四轮驱动的运动学分析 |
3.2 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元件选择和校核 |
3.2.1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 |
3.2.2 前轮液压马达的选型 |
3.2.3 后轮液压马达的选型 |
3.2.4 液压泵的匹配 |
3.2.5 补油泵的匹配 |
3.3 液压系统性能参数的校核 |
3.3.1 转速校核 |
3.3.2 压力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MESim的 4YZ-4B收割机传动系统仿真 |
4.1 液压仿真问题的提出 |
4.2 AMES im仿真软件简介 |
4.3 4YZ-4B静液压传动系统的仿真分析 |
4.3.1 AMEsim应用于系统中的模型建立 |
4.3.2 4YZ-4B联合收割机的静液压传动系统前轮泵控马达回路的建模 |
4.3.3 模型元件分析 |
4.3.4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静液压驱动系统的压力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2 联合收割机的系统描述 |
5.2.1 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参数 |
5.2.2 测试工具 |
5.3 测试结果及说明 |
5.4 结论与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3)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根茎类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1.3.2 马铃薯联合收割机的研究现状 |
1.3.3 甘蓝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1.3.4 花生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概念设计 |
2.1 产品的概念设计 |
2.1.1 产品概念设计的内涵 |
2.1.2 产品概念设计的特点 |
2.1.3 产品概念设计的原则 |
2.1.4 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建模 |
2.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概念设计 |
2.2.1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需求分析 |
2.2.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功能定义 |
2.2.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原理分析设计 |
2.2.4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总体设计 |
3.1 动力源的确定 |
3.1.1 拖拉机类型的确定 |
3.1.2 整机动力大小的确定 |
3.1.3 牵引机械选型 |
3.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和整体布局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部件的设计 |
4.1 挖掘铲组件的设计 |
4.1.1 挖掘铲结构设计 |
4.1.2 挖掘铲主要参数的设计 |
4.2 分离兼输送装置设计 |
4.2.1 振动筛结构设计 |
4.2.2 振动筛的运动分析 |
4.2.3 振动筛上物料相对运动动力学分析 |
4.2.4 振动筛基本参数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 |
5.1 传动系统的设计 |
5.1.1 传动形式的选择 |
5.1.2 传动比的确定 |
5.1.3 链传动设计及计算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其他部件设计 |
6.1 机架的设计 |
6.2 行走轮的设计 |
6.2.1 可调高转向轮安装组件 |
6.2.2 行走轮 |
6.3 提升转臂的设计 |
6.4 动力输出轴辅助支撑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建模与虚拟装配 |
7.1 CAD技术简介 |
7.1.1 广义CAD技术 |
7.1.2 机械CAD技术 |
7.1.3 CAD技术的应用 |
7.2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虚拟装配 |
7.3 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简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B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4)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制造工程的出现 |
1.2.2 再制造工程的领域研究 |
1.2.3 再制造性评价研究 |
1.2.4 国外实践现状 |
1.2.5 国内实践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 |
2.1 农业机械概述 |
2.1.1 农业机械分类 |
2.1.2 农业机械行业特征 |
2.2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特征分析 |
2.2.1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条件 |
2.2.2 农机产品实施再制造的潜在风险 |
2.3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程技术体系 |
2.4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分析 |
2.4.1 概述 |
2.4.2 农机产品再制造工艺流程 |
2.4.3 农机产品失效类型及修复方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 |
3.1 再制造性评价的意义 |
3.2 机电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 |
3.3 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技术性评价指标 |
3.3.3 经济性评价指标 |
3.3.4 环境性评价指标 |
3.3.5 资源性评价指标 |
3.3.6 综合评价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联合收获机部件—割台再制造性评价 |
4.1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的典型意义 |
4.2 联合收获机再制造性分析 |
4.2.1 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 |
4.2.2 联合收获机的失效形式分析 |
4.2.3 实例分析 |
4.3 割台的再制造性的评价 |
4.3.1 技术性评价指数 |
4.3.2 经济性评价指数 |
4.3.3 环境性评价指数 |
4.3.4 资源性评价指数 |
4.3.5 再制造性综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机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价系统原型的开发 |
5.1 再制造性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与原则 |
5.1.1 评价系统的开发目标 |
5.1.2 评价系统的开发原则 |
5.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5.3 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信息类型 |
5.4 系统的实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 |
1.3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面对的技术难题 |
1.4 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
1.5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思路 |
1.5.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 |
1.5.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
1.6 本课题主要设计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结构及主要部件设计 |
2.1 马铃薯的生长农艺特征及收获要求 |
2.1.1 马铃薯的生长农业特征 |
2.1.2 收获要求 |
2.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方案确定及工作原理 |
2.2.1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方案确定[28] |
2.2.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总体结构 |
2.2.3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
2.3 挖掘部件的设计 |
2.3.1 挖掘铲的设计 |
2.3.2 铲架的设计 |
2.3.3 仿形镇压轮的设计 |
2.3.4 切土盘部件的设计 |
2.4 第一级升运器的设计 |
2.4.1 第一级升运器结构类型的选择 |
2.4.2 第一级升运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
2.4.3 第一级升运器速度的确定及抖动轮参数设计 |
2.4.4 第一级升运器从动轮部件的设计 |
2.4.5 第一级升运器主动轴设计 |
2.4.6 第一级升运器长度的确定 |
2.5 星形轮的设计 |
2.5.1 星形轮的作用和基本参数 |
2.5.2 星形轮转速及外型尺寸的确定 |
2.6 第二级升运器的设计 |
2.6.1 第二级升运器的要求及特点 |
2.6.2 第二级升运器的参数确定 |
2.6.3 防石装置的设计 |
2.7 分级清选装置的设计 |
2.7.1 分级装置的类型选择 |
2.7.2 分级装置的设计 |
2.7.3 清理装置的选用 |
2.8 分选台的设计 |
2.8.1 分选台的形式选用 |
2.8.2 分选台速度的确定 |
第三章 传动系统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
3.1 传动系统的确定 |
3.2 各传动比的确定 |
3.2.1 齿轮箱传动比确定 |
3.2.2 第一级升运器与星形轮之间的传动比确定 |
3.2.3 星形轮轴与第二级升运器之间的传动比确定 |
3.3 功率需求计算 |
3.3.1 挖掘部分消耗功率P_1 |
3.3.2 第一级升运器消耗功率P_2 |
3.3.3 第二级升运器消耗功率P_3 |
3.3.4 星形轮消耗功率P_4 |
3.3.5 分级清理装置功率损耗P_5 |
3.3.6 分选台的消耗功率P_6 |
3.3.7 牵引功率P_7 |
3.3.8 总功率消耗P |
3.4 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
3.4.1 链条Ⅰ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
3.4.2 链条Ⅰ的链轮尺寸 |
3.4.3 链条Ⅱ的参数选择与计算 |
3.4.4 链条Ⅱ上从动链轮参数确定 |
3.4.5 齿轮箱的设计计算 |
3.4.6 第一级升运器主动轴的设计与校核 |
3.4.7 分级滚轴传动皮带的选用 |
第四章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零件的仿真分析 |
4.1 分析软件的介绍 |
4.2 挖掘铲的静力分析 |
4.2.1 创建挖掘铲分析模型 |
4.2.2 利用COSMOSWroks 模块进行静力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3 铲架力学分析 |
4.3.1 铲架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2 利用静力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3.4 铲架的重新建模与静力再分析 |
4.3.5 模型重建后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样机的模型建立及效益评价 |
5.1 样机模型及图纸的绘制 |
5.2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外型尺寸 |
5.3 经济效益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表 |
(6)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工艺过程与农艺要求 |
2.1 三江平原及创业农场的情况简介 |
2.2 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工艺过程与农艺要求 |
3 PVC塑料池埂的田间试验研究 |
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3 PVC塑料池埂的应用试验研究 |
3.4 应用PVC塑料池埂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水稻插秧和收获的适时性试验研究 |
4.1 研究的意义 |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 水稻田间生产的适时性损失 |
4.4 建立水稻插秧适时性损失函数 |
4.5 建立水稻收获适时性损失函数 |
5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的说明 |
5.3 用于测试转向力矩的传感器的设计 |
5.4 传感器的标定 |
5.5 转向力矩和制动力的测试 |
6 水稻田间生产机器系统的选型与配备研究 |
6.1 农业机器的选型原则 |
6.2 选型的方法 |
6.3 选型的工作程序 |
6.4 动力机和作业机的选型 |
6.5 机动插秧机的选型 |
6.6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 |
7 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器系统最优配备量研究 |
7.1 关于机器系统最优配备量研究现状 |
7.2 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器系统的最优配备量研究 |
8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通道全喂入式再生稻收获机研制[D]. 付建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四轮驱动系统匹配设计[D]. 倪新.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3]小型折耳根收获机的设计研究[D]. 何晓芬. 贵州大学, 2015(03)
- [4]农机产品再制造性评价研究[D]. 武园园.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1)
- [5]单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研究与设计[D]. 宋言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D]. 王金武. 东北农业大学, 2001(01)
- [7]悬挂式联合收获机及其工作部件的研究(阶段总结报告)[J]. 王成芝,葛永久,马学义.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78(01)
- [8]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几种防陷改装[J]. 黑龙江黑河地区农机所. 农业机械资料, 1976(05)
- [9]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概况[J]. 一机部机械院农机所液压组.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73(01)
- [10]“克拉斯”(Claas)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改进设计与平台式逐秸筛的理论分析[J]. 蒋亦元,温锦涛.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6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