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耀疆,张林秀,常芳,刘涵,唐彬,高秋风,关宏宇,聂景春,杨洁,白钰,李英,汤蕾,岳爱,茹彤[1](2020)在《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文中提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教育研究与经济学、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随机干预实验作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典型,已逐步成为国际上制定发展政策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教育和社会政策研究领域。2003年起,反贫困行动实验室(The 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 JPAL)和贫困行动创新组织(Innovations for Poverty Action, IPA)已在全球44个国家开展了近300项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评估研究,实证研究结果也被广泛应用于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教育决策中。J-PAL的创始人也因其对全球减贫发展的贡献荣获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国际上已有大量研究验证了随机干预实验在促进教育产出、改善贫困群体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中国教育精准扶贫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却鲜为人知。对2007年至2019年10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30多项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教师与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营养健康与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这四大领域的研究以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代际陷阱为主线,探索了低成本且可行的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及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领域随机干预实验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实践经验,为农村教育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办法,为农村教育决策者提供了基于数据的实证支撑,也为国家教育精准扶贫制度设计者提供了经过随机干预实验验证的有效策略。此外,本文还对如何在不开展随机干预实验的情况下使用准实验方法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进行了拓展介绍。
陈伟[2](2019)在《俯冲带超临界流体对高场强元素的搬运和分异: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现在普遍认为俯冲板片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含水流体转移到上覆地慢楔中,而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的性质会随着俯冲深度即压力和温度发生变化。随着俯冲的进行H2O的离子化增强,从而促进了硅酸盐的聚合而提高了其溶解度。因此,硅酸盐熔体在H2O中的溶解度升高同时H2O在熔体中的溶解度也升高。当压力-温度超过第二临界端点时含水熔体和H2O完全混溶形成单一相富含硅酸盐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具有富水流体般的粘度和熔体般的润湿性和元素携带能力使其成为俯冲带物质运移的理想介质。为了更好的了解俯冲带高场强元素(HFSE)运移和Nb/Ta分异,我们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手段研究了金红石和锆石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及Nb和Ta在金红石和超临界流体间的分配行为。本课题的第一部分测定了1.5-2.5GPa和920-1150℃条件下金红石-富Si超临界流体体系中金红石(TiO2)溶解度和Nb和Ta的分配系数,并研究了流体成分包括钠长石含量(NaAlSi3O8)、H2O含量、Cl和F的影响。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金红石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范围为761±107至9795±448ppm,Dru/sf Nb范围为12±1至208±30,Dru/sf Ta范围为34±5至2464±140。超临界流体中硅酸盐组分、F和Cl的增加及实验温度的提高可以促进金红石的溶解并且可以降低Nb和Ta的分配系数,因此流体化学成分和温度是控制Ti、Nb和Ta运移的主要因素。Nb和Ta的分配结果显示Dru/sf Nb/Dru/sf Ta<0.7始终成立,那么从俯冲板片释放的超临界流体应具有比原岩更高的Nb/Ta值。因此,超临界流体进入地慢楔内部后可以提高地慢楔和岛弧岩浆的Nb/Ta值。然而,尽管超临界流体可以运移Ti,Nb和Ta,原生岛弧玄武岩和原生MORB的Nb/Ta值对比显示仅有约10%的的岛弧玄武岩是由超临界流体交代地慢楔形成的。本课题的第二部分测定了2.0-6.0GPa和800-1000℃条件下锆石在KAlSi3O8(±K2O±Al2O3)–H2O超临界流体系中的溶解度,实验的P-T条件接近岛弧深度俯冲板片顶部的温压环境。2.0GPa和900-1000℃条件下实验产物为锆石+超临界流体,2.0GPa和800℃及4.0-6.0GPa和1000℃时实验产物为锆石+超临界流体±透长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锆石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ZrO2)随着温度和流体碱性的升高而增加,但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压力为2.0GPa时,KAlSi3O8–H2O(Al/K=1)超临界流体中的ZrO2含量由800-900℃溶质含量<50wt%时低于100ppm到1000℃溶质含量>70wt%时的500-700ppm。2.0Gpa、1000℃和约30wt%H2O含量时向KAlSi3O8–H2O体系中加入K2O可以极大的提高ZrO2含量,当超临界流体中K/Al=1.67时ZrO2含量高达10000ppm。因此,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质含量和碱性是控制锆石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压力为4.0GPa和6.0GPa时,KAlSi3O8–H2O体系中多硅白云母和蓝晶石的结晶会导致超临界流体中的碱性升高(K/Al>1)从而促进锆石的溶解,超临界流体中碱性的提高抵消甚至掩盖了压力对锆石溶解度的负效应。与前人数据相比,锆石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至少是稀的富水流体中的10倍。随着俯冲的进行,温度压力的升高可以提高超临界流体中溶质的含量并且富铝相的结晶增加了流体中的碱性。因此,超临界流体对金红石和锆石的溶解和元素携带能力会随着俯冲深度的增加而增强。结果显示在给定条件下金红石和锆石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介于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之间,因此在俯冲带超临界流体是运移高场强元素的有效介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超临界流体不能将板片物质直接运移到岛弧岩浆源区,因为压力降低及全岩成分的骤变会导致超临界流体在板片-地慢楔交界处分离成不混溶的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两相。在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发生相分离时高场强元素会更多的进入到含水熔体中,含水熔体继而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反应以生成高场强元素富集相的方式将大部分高场强元素卸载,剩余部分高场强元素进入到富水流体中并随之进入到岛弧岩浆源区使其富集。
陈贤,刘家军,张德会,陶银龙[3](2014)在《热液矿床中锌的迁移、沉淀机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硅酸盐熔体体系中,锌主要赋存于熔体相,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铁、镁硅酸盐及铁的氧化物中;流体/熔体相分离时,锌优先进入流体相;卤水/气相分离时,锌优先进入卤水相;成矿过程中,锌主要进入液相流体中迁移。在热液环境下,ZnCl2-nn(0≤n≤4)络合物是迁移锌的最重要形式,其次游离Zn2+,Zn2+-SO2-4络合物,Zn2+OH-络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对锌的运移也非常重要,但能与锌络合的其它潜在无机配体,如HS-,CO32-,NH3,F-,Br-,S2-x及S2O2-3等,则意义不大。富有机质低温(<200℃)条件下,部分有机质对锌的迁移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羧酸、氨基酸及腐殖酸,其中羧酸意义最大。在Zn成矿过程中,岩浆—热液Zn矿床矿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岩浆房去气阶段,期后热液阶段,以及晚期岩浆房去气阶段。层控Zn矿床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矿化机制主要为伸展背景下的海底热液对流,或者挤压环境下,构造挤压与重力的联合驱动,促使流体向盆地边缘迁移成矿。锌矿物的沉淀主要受热液组成、温度、压力、pH以及Eh等因素控制,地质过程中,围岩蚀变、沸腾作用以及流体混合作用等宏观过程促使上述物理化学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制约着锌的沉淀。
肖益林,孙贺,顾海欧,黄建,李王晔,刘磊[4](2015)在《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熔/流体成分与地球化学分异》文中指出板块俯冲是地球内部系统最为宏伟的地质过程,是实现地球表面-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大陆地壳生长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地壳的增生与消亡、火山和地震活动、地球表层物质循环、矿产资源分布、大陆造山运动、大陆的聚合及裂解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质过程,因此一直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所关注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大陆地壳能够俯冲进入地幔深度并大部分折返地表的发现,是俯冲带研究和板块构造理论的革命性进展.相较于俯冲洋壳,大陆地壳具有较冷、较干、较轻的特点,同时,俯冲陆壳与地幔相比具有更加不均一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以及同位素组成,因此在局部而言会对上覆大陆岩石圈和大陆板块汇聚边界的结构、组成、变形和演化进程造成巨大影响.在大陆俯冲过程中,拆离的地壳碎块和岩片在俯冲隧道内受到构造剪切,促使其经历变质脱水和部分熔融,产生各种流体和熔体.这些熔/流体的产生和演化在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俯冲过程中发生元素迁移、同位素分馏以及交代上覆地幔楔的不可或缺的介质.本文综合国际上近年来有关俯冲带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有关俯冲带流体和熔体的类型、存在条件、化学组成、熔体/流体-地幔相互作用的特点,同时对于与大陆俯冲带流体相关的特征性元素(Nb-Ta-V)迁移和最新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Mg)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期望为中国读者较全面地认识板块俯冲过程中的熔/流体活动和元素迁移以及了解并运用Li和Mg同位素作为新兴的示踪手段提供一定帮助.
李倩[5](2013)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钴、硒的广泛应用,需求量急剧增加。而我国钴、硒资源相对匮乏,如何从复杂二次资源中提高回收率已迫在眉睫。湿法冶金因具有选择性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回收钴、硒的主要工艺。同时在实际生产模拟及优化工艺过程中建立准确可靠的控制对象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收入项和支出项的比较、模型设计参数的合理计算以及终点成分的预测仍是难点。本文针对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特性,深入进行湿法处理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和优化工艺实验设计等研究,构建了湿法处理两种物料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对有价元素的具体走向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为该类湿法工艺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论如下:系统分析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热力学。硫酸浸出富钻物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趋势为:MnO>CoO>NiO> ZnO>Cd2O3> CuO> Fe2O3;控制pH值和温度可实现优先沉铜;沉锰铁过程中,过硫酸钠优先氧化铁,可实现锰、铁的选择性沉淀;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钴的沉淀回收。煤油脱除富硒物料中的单质硫,温度应达到95℃以上;提高pH值和温度,有利于硒的氧化浸出;亚硫酸钠还原过程中,溶液初始酸度越大,亚硫酸钠还原硒的趋势越大,越有利于硒的还原析出。系统研究了富钻物料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优化工艺。硫酸浸出富钴物料,Co、Zn、Cd、Ni、Cu、Mn、Fe和Pb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99%、91.79%、96.20%、87.31%、91.20%、89.19%、67.09%和0.14%;硫化钠除铜,Cu的沉淀率达到99.93%;过硫酸钠氧化水解沉锰铁,Mn和Fe的浓度分别降至0.0005g/L和0.0018g/L;过硫酸钠沉钴,Co的沉淀率达到99.81%,沉钴产品为CoO(OH)(羟基氧化钴),Co含量高达45.56%。整个富钴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Cu、Mn、Fe和Co的直收率分别为88.58%、89.09%、70.01%和93.58%。煤油脱硫富硒物料,单质硫的脱除率达到97.8%;氧化酸浸脱硫富硒物料,Se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97.76%和12.20%;亚硫酸钠还原沉硒,Se的还原率为99.7%,沉硒产品为单质Se,其含量高达99.63%。整个富硒物料处理工艺过程中,S、Fe和Se的直收率为97.8%、92.84%和98.46%。系统研究了酸浸富钴物料和富硒物料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富钴物料中Co、Zn和Cu的浸出反应为未反应收缩核扩散控制过程,三者有较强的关联性。Co、Zn和Cu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69kJ/mol、6.69kJ/mol和5.98kJ/mol,化学反应级数分别为0.74、0.41和0.32;粒度级数分别为-1.44、-1.04和-0.84;Co、Zn和Cu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富硒物料中Se的浸出反应为化学反应控制过程,Fe的浸出曲线不符合化学反应控制模型,两者关联性不强。Se的表观活化能为39.50kJ/mol,化学反应级数n1为0.15,化学反应级数n2为0.95,粒度级数为-0.16。Se的浸出动力学方程为:构建了富钴和富硒物料在湿法处理过程中的有价元素分配模型,模型预测的整体分配质量和整体分配比例可以定量预估实验结果,表明有价元素分配模型可用于该类湿法工艺模拟优化控制;有价元素在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分配走向如下:富钴物料中已回收铜、锰、铁、钻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9.93%和89.36%、99.95%和89.89%、99.69%和70.16%、99.98%和95.38%,铅元素均为99.88%。铅、铜、锰、铁和钴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9.88%、89.36%、89.85%、70.16%和95.38%。未回收的95.66%的锌、93.35%的镉和85.80%的镍存于沉钻后液中,10.74%的镍进入到硫酸浸出渣中。富硒物料中已回收铁、硒元素的单步工序回收率和直收率分别为93.03%和92.78%、99.93%和98.05%,硫元素均为99.90%,铁、硒和硫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2.77%、98.06%和98.06%。本论文图153幅,表61个,参考文献303篇。
安栋[6](2019)在《碳素双相钢显微组织与溶质分布演化的模拟和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碳素双相钢是由较软的铁素体(α)基体和弥散分布的硬质第二相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γ)或贝氏体)组成的高强钢,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双相钢一般通过两相区等温后快速或中速冷却的热处理方式进行制备。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Fe-0.323C-1.232Mn-0.849Si(mol.%)双相钢在不同热处理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溶质分布的演化,深入分析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优化工艺参数、提高性能提供指导。采用拉伸试验、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三维原子探针(3-D APT)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后双相钢试样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溶质分布。发现相较于轧制态试样,800℃等温后空冷(800AC)试样的屈服平台较短、屈服强度较低,显微组织中存在分布于α/α晶界处的马氏体,其具有孪晶亚结构和较高的C、Mn浓度;800AC试样经400℃回火(800AC-400T)后,屈服平台变长,屈服强度升高,α/α晶界处的马氏体转变为层片状的回火马氏体。760℃等温后淬火(760WQ)组织中存在体积分数为0.17的典型板条马氏体;而760℃等温后空冷(760AC)试样含有体积分数为0.09的第二相,该第二相具有不同的形貌与成分特征,包括高密度位错(板条马氏体)和细密孪晶线(孪晶马氏体)、不同尺寸的碳化物(自回火马氏体)和极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相较于先前未考虑Mn对界面迁移影响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本文首次建立了耦合溶质拖曳效应(SD)的CA-SD模型,对Fe-0.323C-1.232Mn-0.849Si(mol.%)双相钢在800℃等温及随后以6℃ s-1冷却的空冷过程和400℃回火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冷却过程中g→α相变进行,α和γ相中的C浓度逐渐升高且分布不均匀。当冷却至Ms温度(117℃)时,体积分数为0.065的残留γ相转变为马氏体。CA模拟的等温和空冷结束时的显微组织和马氏体中的C成分分别与SEM照片和APT分析结果吻合。经400℃回火20 min后,马氏体发生分解,模拟得到回火后的α基体中的平均C浓度高于空冷α基体的平均C浓度。结合模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热处理试样表现出不同屈服现象的机理。针对目前还未见包含置换原子作用的α→γ相变解析模型,本文首次建立了基于Gibbs自由能平衡的α→γ相变GEB解析模型,对Fe-0.323C-1.232Mn-0.849Si(mol.%)双相钢在760和800℃等温过程中的α→γ相变动力学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耗散能的存在减慢了相变速率并降低了最终稳定的γ相体积分数。通过调整Mn在α和γ两相中化学势差,GEB模型预测的α→γ相变动力学曲线与膨胀仪测得的结果吻合良好。GEB预测的γ相体积分数和α/γ界面C浓度与一维CA-SD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良好。针对目前的数值模型难以直接高效地耦合CALPHAD热力学计算的问题,本文首次建立了耦合数据管理系统PanDataNet的CA-CALPHAD模型。采用PanDataNet可使计算热力学相平衡的总时间缩短约两个数量级。采用CA-CALPHAD模型对Fe-0.323C-1.232Mn-0.849Si(mol.%)双相钢在两相区760和800℃等温及随后以6℃ s-1冷却的空冷过程进行模拟。CA-CALPHAD模型不仅能描述热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化以及α和γ相中的C成分分布,也可预测Mn、Si的偏聚行为。模拟的置换溶质偏聚趋势与APT结果一致。
王水龙,尚林波,毕献武,樊文苓[7](2014)在《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金的性质及行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流体阶段发生的相转变过程控制了元素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行为。作为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金矿床,其在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的性状及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是控制该类矿床成矿的重要物理化学因素。介绍了金在流体、熔体中的性状,论述了其在流体/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不仅受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还受流体组分(阴离子、阳离子)、熔体组成(Na2O+K2O/Al2O3,Na/K,SiO2,NBO/T)的制约;最后对目前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曹晓静[8](2020)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注意决定着学习者能否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真正的学习能否发生,学习注意是保证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进一步记忆与思考的重要前提。数字媒体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知识表征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其具有丰富且灵活的色彩信息客观形态,学习者伴随着对色彩信息的感知获得知识与技能。然而,已有研究尚未厘清色彩与学习注意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必要从促进学习注意的角度对色彩表征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资源画面的色彩表征不仅具有知识表征的内涵,而且在学习过程具有吸引、引导、保持学习者学习注意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除了要正确的表征知识内容,还应实现对学习注意的管控,使得色彩表征更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因此,如何利用色彩表征设计正确的表达知识信息、提升学习注意、促进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了解、认知、体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咨询、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学习注意的研究视角开展色彩表征设计的研究,探讨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影响学习注意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研究从学习注意、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相关研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与述评。通过对学习注意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学习注意的类型(选择性学习注意、持续性学习注意、分配性学习注意)、学习注意的驱动过程(显性刺激驱动→隐形刺激驱动→目标导向驱动)。通过对学习资源画面的文献内容分析指出色彩表征在学习资源画面设计中的必要性。通过对色彩表征的文献内容分析,总结出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形态(知识内容形态、知识关系形态、知识目标形态),以及色彩表征的三大基本特征(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视致简与实致繁的学习体验特征、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对相关研究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从视觉注意研究的角度进行眼动实验与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脑波实验的联合实验研究验证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色彩构成理论的分析,推衍出色彩表征知识内容形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关系形态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色彩表征知识目标形态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观点,为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模型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特征整合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注意控制理论、信号检测理论为本研究提出优化学习注意色彩表征设计的三种基本形式“色彩编码设计形式”“色彩线索设计形式”“色彩信号设计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在学资源画面色彩表征设计中色彩编码设计即对“色彩内容的组织”、色彩线索设计即对“色彩关系的调节”、色彩信号设计即对“色彩目标的控制”的观点。本研究在模型构建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构建了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与操作模型。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理论探讨。关系模型从优化学习资源画面设计质量的理论研究视角指出,影响学习注意驱动过程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可以实现色彩内容对知识内容形态的表征、色彩关系对知识结构的表征、色彩目标对知识目标的表征。操作模型的构建是对色彩表征促进有效学习注意形成的设计流程的系统梳理,其整体架构是:学习注意类型分析→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分析→画面语言设计架构→色彩表征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形式影响。画面语言设计架构是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研究架构形成“色彩表征语义设计→色彩表征语用设计→色彩表征语构设计”。画面语言设计架构展示出语义设计与知识内容关联,语用设计与学习者、教师、媒介的关联,语构设计与画面要素的关联。本研究主要以画面中的三种色彩表征设计形式开展眼动与脑电波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学习情绪、学习结果的测量,导出相关的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具体包括:研究一、关于色彩内容的组织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动态画面、静态画面、文本画面中的色彩内容的研究。在学习过程的“时间线”中对色彩表征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中色彩内容的合理组织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产生选择性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的中后期随着时间的发展色彩表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逐渐减弱,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了解。2文本画面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明度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选择性学习注意,明度差大于50灰度级的画面有利于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更好的学习结果。研究二、关于色彩关系的调节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静态图文融合画面中不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红色线索、蓝色线索、无色彩线索)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研究、以及不同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色彩基本属性形成的线索(色彩相变化线索、明度推移线索、纯度变化线索)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通过对发生时空变化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画面”中色彩线索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红色在“吸引”学习者视觉注意上具有优势;蓝色在“引导”“保持”视觉注意上即产生持续性学习注意方面具有优势;无色彩线索的画面不利于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认知;2对于大学生,陈述性知识更适合采用与知识内容相匹配的色彩线索表征(如纯度变化)知识关系;程序性知识更适合采用具有层次感与结构感(如明度变化)的色彩线索表征知识关系;色彩线索设计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如主观色彩偏好)。研究三、关于色彩目标的控制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研究,包括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对比色、近似色)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以及色彩信号的位置呈现方式(临近呈现、顺序呈现)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画面中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的强弱容易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速度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目标的体会;2不同画面中色彩信号的临近呈现方式更易于学习者产生分配性学习注意,有利于学习者体会知识目标促进学习结果的提升。本研究最后提出了色彩表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画面语义定位策略(情感定位、结构定位、符号定位)、画面语用管控策略(视觉意象管控、视觉线索管控、视觉信号管控)、画面语构匹配策略(关联匹配、艺术匹配、双重匹配)三大策略,所有策略的细则均来源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模型架构、实验研究等整体研究过程。
阮梦飞[9](2021)在《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及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开展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钒(V)的地球化学行为,评估了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是否显着迁移,并利用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的关系式估算含单斜辉石天然样品的氧逸度。另外,我们通过开展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实验,系统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及为俯冲带熔/流体迁移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我们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含水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并用于估算地幔楔氧逸度。钒(V)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其在矿物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氧逸度控制。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板块俯冲过程中,V能否迁移是理解俯冲带V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探讨俯冲带地幔楔氧逸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初始物为含5.0wt%H2O的平均洋中脊玄武岩,压力为2.5GPa,温度为900~1125℃,样品管为金钯铁合金管。测定了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与硅酸盐熔体之间V的分配系数,并计算了实验氧逸度ΔFMQ介于-5.24到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1)V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中为相容元素,并且DVrut>DVcpx>DVgrt。(2)V的分配系数也是氧逸度、温度和熔体聚合度的函数,并与氧逸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熔体聚合度呈正相关。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表明在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地幔楔不能明显改变地幔的V含量。因此,我们认为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应当是不运移的,并且可利用V在矿物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估算地幔氧逸度。其次,单斜辉石作为地幔微量元素的重要储库,在地幔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过程中,对许多微量元素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活塞圆筒在0.5GPa、1000~1100℃和NNO、HM氧逸度条件下模拟了V在单斜辉石和安山质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结合前人数据拟合了V在单斜辉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log DVcpx/melt=-4.19(±0.33)+0.94(±0.15)?DAl+5730(±480)/T-0.24(±0.01)?△FMQ(n=71,r2=0.92),可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天然岩石样品的氧逸度。最后,我们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近年来,俯冲带锆的化学迁移及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含锆的熔/流体交代当地幔橄榄岩,当Zr含量达到饱和时,将结晶大量的交代锆石,因此研究地幔矿物中锆的溶解度对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利用活塞圆筒装置和六面顶砧大压机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定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2.0-6.0 GPa和1050-1200℃;初始物为橄榄岩与碧玄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1.5~5.0wt%的锆石(Zr Si O4);水含量:5.0~10wt%。实验结果表明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Zrol(3.68±0.27 ppm)<SZropx(4.67±0.23ppm)<SZrcpx(28-1403 ppm)≤SZrgrt(294-2222 ppm),角闪石和氧化物中Zr的溶解度分别为SZramp:189-546ppm和SZroxide:263-630 ppm。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Zr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受温度、压力及组成的影响。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Zr溶解度的变化取决于各自的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两种矿物中Zr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单斜辉石中Zr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矿物组成Al2O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石榴石中Zr的溶解度随着端元组分XAlm的升高而增大。从这些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数据。(2)在地幔橄榄岩中,Zr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的溶解度最低,单斜辉石中次之,石榴子石中最高。因此,当含Zr熔体交代地幔楔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很容易达到Zr饱和产生锆石;石榴子石是地幔橄榄岩中主要的Zr储库。(3)石榴子石中的Zr溶解度与铁铝榴石端元组分(XAlm)和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og SZrgrt=6.87(±0.36)+0.023(±0.003)?XAlm+5990(±490)/T(n=12,r2=0.96),为含石榴子石的岩石(石榴橄榄岩和榴辉岩等)提供了潜在的锆石饱和温度计。
熊小林,刘星成,李立,王锦团,陈伟,阮梦飞,许婷,孙众星,黄芳芳,李建平,张磊[10](2020)在《俯冲带微量元素分配行为研究:进展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微量元素分配对于理解俯冲带地球化学过程及物质循环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并重点剖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俯冲带微量元素分配问题.(1)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性质和元素迁移:讨论了俯冲带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形成以及它们对元素(特别是高场强元素)的迁移能力和关键控制因素,指出加强超临界流体研究,可能为俯冲带元素迁移过程、机制以及弧岩浆成因等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2)地幔楔熔融过程中过渡族元素行为:第一排过渡族元素在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从相容到不相容,价态不变的元素如Sc、Ti、Co、Ni、Zn分配主要取决于残留矿物组合和温度,价态变化的元素如V、Fe分配除了受控于矿物组合和温度外,也是氧逸度的函数.因此,过渡族元素的分配行为对示踪地幔楔岩性不均匀性和氧逸度有重要应用.(3)元素分配特异性与弧岩浆演化过程示踪:石榴子石和角闪石对Dy/Yb分配具有特异性,金红石和角闪石对Nb/Ta分配具有特异性;弧岩浆Dy/Yb和Nb/Ta总体随SiO2增加而减小,显示角闪石结晶分异可能最为重要.(4)硫和亲硫元素行为与斑岩成矿:俯冲带Cu、Au等亲硫元素的行为由硫化物和流体控制,由此富水中酸性岩浆体系硫化物稳定性、流体出溶相对硫化物结晶的时机、流体/硫化物质量比率和Cu、Au流体/熔体分配等对理解Cu、Au在岩浆-热液过程中的富集和亏损行为尤为重要.中酸性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弧岩浆分异演化,下地壳中酸性岩浆发生流体出溶以及Cu、Au流体/熔体和流体/硫wj化物分配可能是定量理解Cu、Au如何从深部迁移到浅部成矿的关键所在.
二、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到贫困田野间的随机干预实验 |
(一)随机干预实验简介 |
1. 开展基线调查。 |
2. 随机分配样本实施干预。 |
3. 开展评估调查。 |
(二)诺贝尔奖得主应用随机干预实验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案例 |
1. 项目背景。 |
2. 干预设计与实施。 |
3. 数据收集。 |
4. 数据分析结果。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三)借鉴国际经验应用随机干预实验推进中国教育精准扶贫 |
二、聚焦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 |
(一)随机干预实验在“教师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农村中小学“教师与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二)随机干预实验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三)随机干预实验在“营养健康与教育”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随机干预实验在“营养健康与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结果 |
3. 小结 |
(四)随机干预实验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应用 |
1. 研究问题 |
2. 农村“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
3. 小结 |
三、聚焦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经验 |
(一)问题精准、干预合理 |
1. 问题导向,精准聚焦,选题要有较强的政策性 |
2. 多方合力,设计干预方案时加强多学科合作 |
3. 逐步探索,简单渐进 |
4. 干预设计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性 |
(二)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
1. 明确关键环节,发现改进项目的线索 |
2.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对比干预项目 |
3. 对项目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 |
(三)避免威胁内部有效性的因素 |
1. 非预期行为(Unintended Behavioral Effects) |
2. 不完全依从(Imperfect Compliance) |
3. 样本污染或溢出效应(Spillovers) |
4. 样本流失(Attrition) |
(四)应对好项目规模化的挑战,提高项目的外部有效性 |
1.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 |
2. 市场均衡效应(Market Equilibrium Effects) |
3. 政治反应(Political Reactions) |
4. 情景相依性(Context Dependence) |
5. 随机化或选址偏差(Randomization or Site-Selection Bias) |
6. 试点偏差/执行挑战(Piloting Bias/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
(五)小结 |
四、随机干预实验的全球实践对未来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 |
(一)国际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实践的启示 |
1. 项目设计需要尽量简单 |
2. 政策制定与推广需要成本效益分析的证据 |
3. 教育精准扶贫随机干预实验不只是学术研究,更需政府参与 |
4. 教育精准扶贫需要更多随机干预实验 |
附论:不开展随机干预实验时,教育精准扶贫如何做? |
(一)随机干预实验在研究问题上的局限性 |
1.伦理原因 |
2.逻辑原因 |
(二)准实验方法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
1.工具变量法(Instrumental Variables,IV) |
2.断点回归法(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RDD) |
3.匹配法(Matching) |
4.倍差分析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 |
(三)小结 |
(2)俯冲带超临界流体对高场强元素的搬运和分异: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场强元素 |
1.1.2 超临界流体 |
第2章 科学问题 |
2.1 高场强元素在俯冲带的迁移 |
2.2 硅酸盐地球的Nb-Ta不平衡问题 |
2.3 超临界流体在弧岩浆作用中的角色 |
第3章 研究现状 |
3.1 金红石溶解度 |
3.1.1 金红石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3.1.2 金红石在富水流体中的溶解度 |
3.1.3 金红石在含F和 Cl流体中的溶解度 |
3.1.4 金红石在含水熔体中的溶解度 |
3.2 锆石溶解度 |
3.2.1 锆石在H_2O中的溶解度 |
3.2.2 锆石在富水流体中的溶解度 |
3.2.3 锆石在含水熔体中的溶解度 |
3.3 Nb-Ta不平衡问题 |
第4章 实验和测试方法 |
4.1 金红石溶解度及 Nb-Ta 分配实验 |
4.1.1 初始物配制 |
4.1.2 样品仓制作 |
4.1.3 活塞圆筒实验 |
4.2 锆石溶解度实验 |
4.2.1 初始物配制 |
4.2.2 样品仓制作 |
4.2.3 活塞圆筒实验 |
4.2.4 六面砧大压机实验 |
4.3 样品处理 |
4.4 分析测试方法 |
4.4.1 电子探针分析 |
4.4.2 LA-ICP-MS测试 |
第5章 实验样品描述 |
5.1 金红石溶解度及Nb-Ta分配实验 |
5.1.1 淬火玻璃 |
5.1.2 金红石 |
5.2 锆石实验样品 |
5.2.1 相平衡关系 |
5.2.2 淬火玻璃 |
5.2.3 锆石 |
5.2.4 透长石、多硅白云母和蓝晶石 |
5.3 超临界流体元素含量计算与实验平衡讨论 |
5.3.1 超临界流体元素含量计算 |
5.4 实验平衡讨论 |
5.4.1 金红石溶解度和 Nb-Ta 分配实验 |
5.4.2 锆石溶解度实验 |
第6章 金红石溶解度和 Nb-Ta 分配实验结果 |
6.1 金红石成分和Nb-Ta分配机制 |
6.2 金红石溶解度和Nb-Ta分配系数 |
6.2.1 SiO_2-H_2O体系 |
6.2.2 SiO_2-NaAlSi_3O_8-H_2O体系 |
6.2.3 SiO_2-NaCl-H_2O和 SiO_2-NaF-H_2O体系 |
6.3 流体化学性质和Ti-Nb-Ta的溶解行为 |
6.4 金红石在超临界流体、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中溶解度比较 |
6.5 Nb-Ta分配比较 |
6.6 DNb/DTa分异机制 |
6.7 锆石溶解度 |
6.7.1 KAlSi_3O_8-H_2O体系 |
6.7.2 KAlSi_3O_8(+K_2O or Al_2O_3)-H_2O体系 |
6.8 Zr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行为 |
6.9 锆石在超临界流体、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中溶解度比较 |
第7章 实验结果应用 |
7.1 高场强元素在俯冲带的运移 |
7.2 板片俯冲过程中的Nb/Ta分异 |
7.3 诱发岛弧火山作用的交代介质性质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2.1 Nb和 Ta在含水熔体和富水流体间的分配行为 |
8.2.2 岛弧岩浆演化过程中Nb/Ta分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热液矿床中锌的迁移、沉淀机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锌元素的分配系数 |
1.1 矿物/熔体体系 |
1.2 熔体/热液体系 |
1.3 卤水/气相体系 |
2 锌在热液流体中的迁移形式 |
2.1 锌的无机络合物 |
2.1.1 Zn2+-Cl-络合物 |
2.1.2 Zn2+-SH-络合物 |
2.1.3 Zn2+-SO42-络合物 |
2.1.4 Zn2+-OH-络合物 |
2.1.5 Zn2+-CO32-/HCO3-络合物 |
2.2 锌的有机物络合物 |
2.2.1 Zn2+-羧酸络合物 |
2.2.2 Zn2+-氨基酸络合物 |
2.2.3 其他Zn2+-有机络合物 |
3 流体来源、演化与成矿 |
3.1 岩浆—热液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 |
3.1.1 岩浆房早期去气阶段 |
3.1.2 岩浆期后热液阶段 |
3.1.3 热液阶段 |
3.2 层控铅锌矿床热液流体演化 |
4 锌沉淀的地球化学机理 |
4.1 温度作用 |
4.2 沸腾减压 |
4.3 热液酸碱度及围岩蚀变作用 |
4.4 氧化还原条件的作用 |
4.5 流体混合作用 |
5 结论 |
(4)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熔/流体成分与地球化学分异(论文提纲范文)
1俯冲过程中可能的熔/流体的种类 |
2俯冲过程中的流体成分 |
2.1俯冲带的水(H2O)及其释放条件 |
2.2俯冲流体中的CO2 |
2.3俯冲流体中的S |
2.4俯冲带流体中的N2,Cl,F |
3俯冲带熔体的产生 |
4俯冲带熔/流体与元素迁移 |
5俯冲隧道中流体/熔体-地幔楔相互作用 |
6大陆俯冲带流体与Nb-Ta迁移及分异 |
7大陆俯冲带流体导致的氧逸度变化对微量元素分配的影响 |
8大陆俯冲过程的Li同位素分馏 |
9大陆俯冲带Mg同位素示踪 |
10问题与展望 |
(5)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富钴物料处理概况 |
1.1.1 钴的性质与用途 |
1.1.2 富钴物料来源 |
1.1.3 富钴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1.4 富钻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2 富硒物料处理概况 |
1.2.1 硒的性质和用途 |
1.2.2 富硒物料来源 |
1.2.3 富硒物料处理工艺现状 |
1.2.4 富硒物料浸出机理概述 |
1.3 冶金过程建模研究概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化学成分分析 |
2.1.2 物相分析 |
2.1.3 粒度分析 |
2.1.4 适应性工艺选择 |
2.2 试剂及实验设备 |
2.2.1 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流程 |
2.3.1 湿法提钻实验 |
2.3.2 湿法提硒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元素分析 |
2.4.2 浸出率计算 |
2.4.3 样品表征 |
3 湿法处理富钴和富硒物料的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2.1 硫酸浸出 |
3.2.2 硫化沉铜 |
3.2.3 氧化水解沉锰铁 |
3.2.4 氧化沉钴 |
3.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的特征分析 |
3.3.1 煤油脱硫 |
3.3.2 氧化酸浸 |
3.3.3 亚硫酸钠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4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2.1 硫酸浸出影响因素 |
4.2.2 硫化沉铜影响因素 |
4.2.3 氧化水解沉锰铁影响因素 |
4.2.4 氧化沉钴影响因素 |
4.3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 |
4.3.1 煤油脱硫影响因素 |
4.3.2 氧化酸浸影响因素 |
4.3.3 亚硫酸钠还原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酸浸动力学及其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2.1 酸浸富钴物料动力学 |
5.2.2 酸浸富钴物料机理分析 |
5.3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及其机理 |
5.3.1 酸浸富硒物料动力学 |
5.3.2 酸浸富硒物料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及其分配走向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过程中有价元素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1 分配模型的构建思想 |
6.2.2 分配模型的计算程序 |
6.2.3 有价元素分配示意平台 |
6.3 湿法处理富钴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3.1 富钴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3.2 富钴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3.3 富钴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 湿法处理富硒物料有价元素分配走向的研究 |
6.4.1 富硒物料湿法处理扩大实验 |
6.4.2 富硒物料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4.3 富硒物料未回收元素分配走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碳素双相钢显微组织与溶质分布演化的模拟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的理论研究 |
1.2.1 相变模式 |
1.2.2 多元系中元素分配 |
1.3 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的实验研究 |
1.3.1 显微组织实时观察与动力学测定 |
1.3.2 微区化学成分测定 |
1.4 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的模拟研究 |
1.4.1 数值模拟方法 |
1.4.2 不考虑置换原子长程扩散的铁素体-奥氏体模拟研究 |
1.4.3 考虑置换原子长程扩散的铁素体-奥氏体模拟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研究路线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研究路线 |
2.2 热处理工艺 |
2.3 力学性能测试 |
2.4 显微组织分析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样制备与分析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制备与分析 |
2.5 溶质原子分布测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算法 |
3.1 CA模型的基本设置 |
3.2 耦合溶质拖曳效应的CA-SD模型 |
3.2.1 α/γ界面迁移 |
3.2.2 C扩散 |
3.2.3 计算流程 |
3.3 耦合热力学计算的CA-CALPHAD模型 |
3.3.1 α/γ界面迁移 |
3.3.2 溶质扩散 |
3.3.3 CA与 CALPHAD热力学计算的直接耦合 |
3.3.4 计算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对双相钢性能、组织与溶质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热处理对双相钢性能、组织与溶质分布的影响 |
4.1.1 热处理工艺 |
4.1.2 力学性能 |
4.1.3 SEM显微组织 |
4.1.4 TEM分析 |
4.1.5 APT分析 |
4.1.6 不同热处理状态强化机制的初步分析 |
4.2 两相区保温后空冷过程中不同形态马氏体的形成机理 |
4.2.1 热处理工艺 |
4.2.2 SEM显微组织 |
4.2.3 TEM分析 |
4.2.4 APT分析 |
4.2.5 不同形态马氏体的形成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SD模型对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的模拟研究 |
5.1 模型设置和相关参数计算 |
5.2 模型验证 |
5.2.1 混合控制生长模型验证 |
5.2.2 溶质拖曳模型验证 |
5.3 热处理过程显微组织与碳分布演化 |
5.3.1 两相区等温过程 |
5.3.2 连续冷却过程 |
5.3.3 回火过程 |
5.4 不同热处理状态强化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ibbs自由能平衡的铁素体-奥氏体相变解析模型 |
6.1 GEB解析模型 |
6.1.1 GEB模型基本思想 |
6.1.2 GEB模型控制方程 |
6.1.3 GEB解析模型的求解流程 |
6.2 GEB解析模型的验证 |
6.2.1 化学驱动力ΔG_(che)求解的验证 |
6.2.2 耗散能ΔG_(dis)求解的验证 |
6.3 Fe-C-Mn合金的α→γ相变 |
6.3.1 耗散能对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
6.3.2 界面迁移率对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
6.3.3 温度对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
6.4 Fe-C-Mn-Si合金的α→γ相变 |
6.4.1 相变动力学的实验测定 |
6.4.2 模型预测和实验测定相变动力学对比 |
6.4.3 模型预测γ相界面C浓度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A-CALPHAD模型对铁素体-奥氏体相变的模拟研究 |
7.1 CA-CALPHAD模型概述 |
7.2 Fe-C-Mn-Si合金循环热处理过程中α-γ相变的模拟 |
7.2.1 模拟条件 |
7.2.2 模型验证 |
7.2.3 一维平界面模拟 |
7.2.4 二维圆形单晶粒模拟 |
7.2.5 二维多晶粒模拟 |
7.2.6 计算效率 |
7.3 Fe-C-Mn-Si合金两相区退火过程中α-γ相变的模拟 |
7.3.1 模拟条件 |
7.3.2 760℃热处理过程模拟 |
7.3.3 800℃热处理过程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金的性质及行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在流体中的性质 |
1.1 影响溶液中金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
1.1.1 温度 |
1.1.2 压力 |
1.1.3 氧逸度和溶液p H值 |
1.2 流体组成对金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1.3 金的迁移及沉淀 |
1.4金在气相中的性质 |
2 硅酸盐熔体中金的性质 |
2.1 金在硅酸盐中的存在形式 |
2.2 温度、压力、氧逸度对硅酸盐中金溶解度的影响 |
2.3 熔体组成对金在硅酸盐中的溶解度影响 |
3 金在流体和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 |
3.1 流体成分对金在流体/熔体间分配行为的影响 |
3.2 熔体组分对金在流体/熔体间分配行为的影响 |
3.3 地质应用 |
4 研究展望 |
(8)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设计的问题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数据可视化评价标准的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三)学习资源画面色彩信息应满足新生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
二、问题提出 |
(一)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色彩刺激影响注意的问题 |
(二)从教育科学视角分析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
六、研究意义 |
(一)在理论上完善了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体系 |
(二)在实践中为学习资源开发提供了色彩设计指导 |
七、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注意 |
(二)学习资源画面 |
(三)色彩表征 |
八、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研究 |
一、学习注意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二节 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的相关研究 |
一、色彩表征的相关文献调研 |
二、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支撑技术的研究 |
一、脑电波技术 |
二、眼动追踪技术 |
三、述评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的启示 |
一、研究内容的启示 |
二、研究方法的启示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媒体画面语言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及其色彩设计理论 |
(一)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 |
(二)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的已有研究 |
(三)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色彩设计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多媒体画面色彩表征设计应与学习注意的研究相结合 |
(二)依据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框架构建色彩表征设计框架 |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 |
一、信息加工模型与学习过程、学习条件的研究 |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 |
(二)学习过程的研究 |
(三)学习条件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一)学习注意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 |
(二)色彩表征是促进学习注意形成的一种学习条件 |
(三)学习注意在信息流中呈现出循环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
一、特征整合理论 |
(一)FIT模型 |
(二)研究启示 |
二、双重编码理论 |
(一)双重编码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二)研究启示 |
三、注意控制理论 |
(一)注意控制与线索研究范式 |
(二)研究启示 |
四、信号检测理论 |
(一)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 |
(二)研究启示 |
第四节 色彩构成理论 |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理念 |
二、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模型建构 |
第一节 学习注意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注意类型的分析 |
(一)选择性学习注意 |
(二)持续性学习注意 |
(三)分配性学习注意 |
二、学习注意过程的分析 |
(一)学习注意是学习者的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
(二)学习注意是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 |
(三)学习注意是刺激驱动过渡到目标驱动捕获注意的过程 |
三、小结 |
第二节 色彩表征的相关分析 |
一、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特征的分析 |
(一)显性刺激与隐性刺激的画面特征 |
(二)视致简与实致繁的体验特征 |
(三)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
二、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基本形态的分析 |
(一)知识内容形态 |
(二)知识关系形态 |
(三)知识目标形态 |
三、小结 |
第三节 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机制 |
(一)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机制形成的学理依据 |
(二)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作用机制 |
二、色彩表征的基本形态对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一)知识内容形态对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二)知识关系形态对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知识目标形态对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影响 |
三、色彩表征与学习注意的关系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关系模型的架构 |
(二)关系模型的内涵 |
(三)关系模型的说明 |
四、小结 |
第四节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 |
一、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形式 |
(一)色彩编码设计形式 |
(二)色彩线索设计形式 |
(三)色彩信号设计形式 |
二、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因素分析 |
(一)首轮专家意见咨询 |
(二)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第三轮专家意见咨询 |
三、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的构建思路 |
(一)设计目的 |
(二)设计任务 |
(三)设计流程 |
(四)设计方式 |
四、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操作模型架构及内涵 |
(一)操作模型架构 |
(二)操作模型内涵 |
五、依据模型的研究推论 |
(一)关于色彩编码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二)关于色彩线索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三)关于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推论 |
六、验证模型及研究推论的合理途径 |
七、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研究框架 |
一、实验研究逻辑 |
二、实验变量与假设 |
(一)实验变量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设计 |
(一)实验研究架构 |
(二)实验研究测量方法与工具 |
第二节 色彩编码设计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1-1动态与静态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1-2文本画面色彩内容影响选择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三节 色彩线索设计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2-1色彩线索设计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2-2知识类型与色彩线索类型影响持续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四节 色彩信号设计影响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3-1色彩信号的凸显程度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二、实验3-2色彩信号的呈现位置影响分配性学习注意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目的与假设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材料 |
(四)被试 |
(五)实验过程 |
(六)数据分析 |
(七)实验结果讨论 |
(八)实验结论 |
第五章 影响学习注意的色彩表征设计策略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一、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架构 |
二、实验研究与设计策略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 |
第二节 画面语义层的定位设计策略讨论 |
一、情感定位策略 |
二、结构定位策略 |
三、符号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画面语用层的管控设计策略讨论 |
一、视觉意象管控策略 |
二、视觉线索管控策略 |
三、视觉信号管控策略 |
第四节 画面语构层的匹配设计策略讨论 |
一、关联匹配策略 |
二、艺术匹配策略 |
三、双重匹配策略 |
第五节 设计策略的验证 |
一、验证的过程 |
二、验证的结果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问卷 |
问卷1 |
问卷2 |
问卷3 |
问卷4 |
问卷5 |
问卷6 |
附录二 实验材料 |
实验1-1 |
实验1-2 |
实验2-1 |
实验2-2 |
实验3-1 |
实验3-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氧逸度 |
1.1.2 榴辉岩部分熔融 |
1.1.3 V的性质及其应用 |
1.1.4 V进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金红石的方式 |
1.1.5 Zr的性质及锆石在地质中的应用 |
1.1.6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的研究现状 |
1.2.2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存在的问题 |
1.2.3 锆石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锆石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2 地幔矿物中锆石溶解度的测定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初始物制备 |
2.2 装样及封装过程 |
2.3 活塞圆筒装置 |
2.3.1 活塞圆筒工作原理 |
2.3.2 实验样品管选择及设计 |
2.3.3 活塞圆筒样品腔组装 |
2.3.4 活塞圆筒部件组装及实验过程 |
2.4 六面顶砧大压机 |
2.4.1 样品组装 |
2.4.2 大压机实验操作步骤 |
2.5 实验样品制靶 |
2.6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6.1 扫描电镜 |
2.6.2 电子探针分析 |
2.6.3 LA-ICP-MS元素分析 |
2.6.4 EPMA与 LA-ICP-MS分析结果对比 |
第3章 实验平衡判断依据 |
第4章 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钒分配 |
4.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配实验的结果 |
4.1.1 实验产物及矿物组成 |
4.1.2 熔体和样品管组成及氧逸度计算 |
4.1.3 V在榴辉岩各矿物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4.2 讨论 |
4.2.1 V在榴辉岩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 |
4.2.2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迁移性 |
4.2.3 V分配系数的应用 |
4.3 结论 |
第5章 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因素 |
5.1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实验结果 |
5.1.1 实验产物 |
5.1.2 矿物及熔体组成 |
5.1.3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5.2 讨论 |
5.2.1 氧逸度和温度对V分配的影响 |
5.2.2 体系组成对V分配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6章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产物 |
6.2 产物组成及Zr在矿物中的溶解度 |
6.2.1 橄榄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2 斜方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3 单斜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4 石榴子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5 角闪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6 氧化物组成及Zr溶解度 |
6.2.7 熔体组成及Zr溶解度 |
6.3 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 |
6.4 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启示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俯冲带微量元素分配行为研究: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板片脱水的流体性质和元素迁移 |
2.1 板片脱水的流体性质 |
2.2 超临界流体元素迁移能力的关键控制因素 |
3 地幔楔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元素分配行为 |
3.1 第一排过渡族元素分配行为与地幔楔不均一性 |
3.2 变价元素分配行为与地幔楔氧逸度 |
4 元素分配(Nb/Ta和Dy/Yb)特异性与弧岩浆演化示踪 |
5 硫和亲铜元素行为与斑岩成矿 |
6 结语 |
四、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精准扶贫中随机干预实验的中国实践与经验[J]. 史耀疆,张林秀,常芳,刘涵,唐彬,高秋风,关宏宇,聂景春,杨洁,白钰,李英,汤蕾,岳爱,茹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8)
- [2]俯冲带超临界流体对高场强元素的搬运和分异:高温高压实验研究[D]. 陈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3]热液矿床中锌的迁移、沉淀机制综述[J]. 陈贤,刘家军,张德会,陶银龙. 高校地质学报, 2014(03)
- [4]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熔/流体成分与地球化学分异[J]. 肖益林,孙贺,顾海欧,黄建,李王晔,刘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8)
- [5]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D]. 李倩. 中南大学, 2013(03)
- [6]碳素双相钢显微组织与溶质分布演化的模拟和验证[D]. 安栋. 东南大学, 2019
- [7]硅酸盐熔体和流体中金的性质及行为研究进展[J]. 王水龙,尚林波,毕献武,樊文苓. 地球科学进展, 2014(06)
- [8]学习资源画面色彩表征影响学习注意的研究[D]. 曹晓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 阮梦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10]俯冲带微量元素分配行为研究:进展和展望[J]. 熊小林,刘星成,李立,王锦团,陈伟,阮梦飞,许婷,孙众星,黄芳芳,李建平,张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