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车霞静[1](2019)在《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肾移植目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恢复肾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首选。如何精准预测并改善肾移植预后目前仍存在较大挑战。关于移植前透析方式对肾移植预后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环状RNA在细胞的许多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在肾脏缺血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未得到阐明;寻找理想生物标志物,有效早期预测移植后事件,对改善肾移植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移植前透析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的影响;寻找有效预测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的理想生物标志物;探讨环状RNA c SLC45A4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和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间第一次接受心脏死亡患者供肾(DCD)移植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251例。分析移植前透析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如肾功能恢复、移植后并发症、患者和移植肾的生存率的影响。研究随访至2017年8月,最终104例血透、98例腹透患者纳入对比研究,5例移植前未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继而前瞻性地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DCD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共144例,根据肌酐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f DGF组(n=21)与IGF组(n=91),统计两组患者基线数据与临床随访信息,研究同种异体肾移植前后血尿标志物对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和移植肾失功的预测价值。研究环状RNA c SLC45A4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和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时,在体外实验中,敲低肾小管上皮细胞c SLC45A4的表达,继而给予缺氧/复氧处理,研究c SLC45A4敲低对细胞缺复氧诱导细胞焦亡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采用腺病毒诱导小鼠c SLC45A4敲低后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研究c SLC45A4敲低对小鼠肾脏IRI处理后细胞焦亡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采用RIP、生物素标记的RNA下调、免疫染色、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探究c SLC45A4和GSDMD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移植前透析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无显着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移植肾失功、急性排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和移植肾的生存率在腹透和血透患者之间没有区别。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提示,术前尿AIM预测能力最佳(AUC=0.841,95%CI,0.673-1.000,P<0.05)。其次是术后三天血IL-18,其AUC为0.675(95%CI,0.526-0.825,P<0.05)。而术后一天尿IGFBP7/Cr预测能力有限。肾脏环状RNA c SLC45A4表达上调可以调节细胞焦亡,主要通过调节GSDMD膜孔形成和细胞因子分泌来实现。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中,我们发现c SLC45A4敲低可以改善细胞缺复氧诱导的焦亡;在体内实验中,采用腺病毒相关的病毒介导体内c SLC45A4敲低后可以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焦亡的相关指标。同时,我们发现c SLC45A4和GSDMD之间存在相关作用,共同影响细胞焦亡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移植前透析方式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移植肾的生存率等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因素没有影响。术前一天尿AIM浓度及术后3天血清IL-18浓度对同种异体肾移植远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升高的环状RNA c SLC45A4水平可通过调节GSDMD膜孔形成和细胞因子分泌调节细胞焦亡。
张隆业[2](2019)在《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pancreatic kallikrein,PK)对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内实验: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VH):橄榄油lmL/kg/day皮下注射和生理盐水2mL/kg/day腹腔注射;VH+PK组:橄榄油 lmL/kg/day 皮下注射和 PK7.2u/kg/day 腹腔注射;TAC 组:TAC1.5mg/kg/day 皮下注射和生理盐水2mL/kg/day腹腔注射;TAC+PK组:TAC1.5mg/kg/day皮下注射和PK7.2u/kg/day腹腔注射,各组给药共4周。4周后收集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24h尿蛋白(Urinary protein,UPRO);右侧颈内静脉采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及TAC血药浓度;利用腹腔内葡萄糖耐受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检测大鼠 Omin、30min、60min、90min、120min血糖并根据各时间点血糖值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of glucose,AUCg);使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表达和尿 8-OHdG 排泄率。采集肾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Masson染色法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病变;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使用TUNEL染色法观察肾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肾母细胞瘤蛋白抗体(Wilms Tumorprotein 1,WT-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外胚层发育不良抗体(Ectodermal Dysplasial,ED-1)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containingsu2 peroxidedismutase,MnSOD)。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nSOD、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1,HO-1)、NADPH 氧化酶 2/4(NADPHOxidase2/4,NOX2/4)、自噬相关因子轻链蛋白 3B(Light chainprotein3B,LC3B)、P62、Beclin、Bcl-2 相关 X 蛋白(Bc12-associatedXBax)和 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的表达。体外实验:体外培养HK-2细胞株,将HK-2细胞分组为对照(Control,CON)组、PK(6pg/mL)组、TAC(50ug/mL)组和 TAC(50ug/mL)+PK(6pg/mL)组每组分别处理时间24h。使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法(CCK-8)测定各组细胞活力;二氯二氢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结合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LC3B和Beclin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1.与VH组相比,TAC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降低,24h尿量、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均升高(均P<0.05),与TAC组相比,TAC+PK组大鼠体重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均降低(均P<0.05)。2.与VH组相比,TAC组糖耐量明显异常;与TAC组相比,TAC+PK组糖耐量异常改善(均P<0.05)。3.与VH组相比,TAC组肾小管损伤明显,TIF加重;TAC+PK治疗组肾小管损伤减轻,TIF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VH组相比,TAC组肾小球系膜区面积扩大,肾组织中WT-1表达降低;与TAC组相比,TAC+PK组小球系膜区面积缩小,肾组织中WT-1表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与VH组相比,电镜观察TAC组肾小管及肾小球损伤明显,而与TAC组比较,TAC+PK组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有不同程度改善。6.与VH组相比,TAC组的TGF-β1表达明显升高。与TAC组相比,TAC+PK组TGF-β1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与VH组相比,TAC组的血清和尿8-OHdG含量增加、促氧化因子(NOX2、NOX4)表达增加,抗氧化因子(MnSOD)表达降低;与TAC组相比,血清、尿氧化应激产物8-OHdG降低、TAC+PK组促炎因子(NOX-2、NOX4)表达降低,抗氧化因子(MnSOD)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与VH组相比,TAC组促炎因子(ED-1OPNIL-6)表达增加,抗炎因子HO-1表达降低;与TAC组相比,TAC+PK组促炎因子(ED-1OPNIL-6)表达降低,抗炎因子HO-1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与VH组相比,TAC组的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P62、Beclin的表达增加;与TAC组相比,TAC+PK组LC3B-Ⅱ、P62、Beclin的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与VH组相比,TAC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cl-2/Bax 比值降低;与TAC组相比,TAC+PK组TUNEL 阳性细胞数降低,Bcl-2/Bax 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实验1.与CON组相比,TAC组HK-2细胞活力降低;与TAC组相比,TAC+PK组HK-2细胞活力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CON组相比,TAC组ROS表达增加;与TAC组相比,TAC+PK组ROS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CON组相比,TAC组细胞自噬增加,LC3B-Ⅱ、Beclin表达增加;与TAC组相比,TAC+PK组LC3B-Ⅱ、Beclin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CON组相比,TAC组细胞凋亡增加,Bcl-2/Bax 比值降低;与TAC组相比,TAC+PK组Bcl-2/Bax 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胰激肽原酶抑制TGF-β1表达、抗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自噬、抗凋亡以及降低血糖有关。
于广才[3](2019)在《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药动学和胃肠道症状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霉酚酸类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130例肾移植受者纳入本研究,术后24内口服MPA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组(27例)、麦考酚钠肠溶片组(60例)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组(43例),于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在服药前(0h)及服药后0.5h、1h、2h、3h、4h、6h、8h、10h、12h共10个时点的全血中霉酚酸的血药浓度,比较MPA的谷值浓度(C0)、峰值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观察术后1周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种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个体间变化均比较大,在药-时曲线稳定性方面,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比麦考酚钠肠溶片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更加稳定。吗替麦考酚酯胶囊Tmax(1.65±1.51)h<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Tmax(2.52±2.19)h<麦考酚钠肠溶片Tmax(3.7±2.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组和麦考酚钠肠溶片组比较(P=0.000),麦考酚钠肠溶片达峰时间较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达峰时间滞后,有统计学意义;麦考酚钠肠溶片组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组比较(P=0.004),麦考酚钠肠溶片达峰时间较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达峰时间滞后,有统计学意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组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组比较(P=0.153),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达峰时间大于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达峰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种剂型的MPA-C0、MPA-Cmax、MPA-AUC0-12h以及术后7天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泻和反流。【结论】在肾移植术后早期三种剂型霉酚酸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个体间的变化都很大,在药-时曲线稳定性方面,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比麦考酚钠肠溶片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更加稳定。因此,应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规监测MPA的药物浓度,以便于调整药物剂量。此外,在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建议通过有限采样策略来估算患者MPA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方法。与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相比,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服用麦考酚钠肠溶片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后霉酚酸的达峰时间会有所延迟,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有效。
邓皓[4](2019)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代谢组学图谱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背景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周-3个月内,是导致移植肾失功最主要的免疫因素。目前对AR的诊断多依赖于程序性活检,但存在有创性和诊断延迟等缺点。既往研究认为供体年龄、供体eGFR和供受体体表面积比值可能是AR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样本量少,考虑因素不周全。因此,本文设计了此回顾性研究,旨在阐明AR发生的特点,探索供受体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和受体围手术期临床指标中指示A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AR患者和未发生AR患者行预后分析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在浙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全部2727例尿毒症患者。经筛选和年龄、性别1:3倾向性匹配后按照是否发生AR,分为AR组(219例)与移植稳定组(657例)。记录供受体临床基线资料、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出院后长期随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移植肾和人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法检验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另外,本研究比较了 AR组与非AR组术后长期随访情况。结果 1)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受体(OR=1.1,95%CI:1.0-1.2)和DCD受体(OR=1.1,95%CI:1.0-1.2)BMI偏高时发生AR的概率更高;男性受体(OR=1.9,95%CI:1.1-3.1)和 DCD 受体(OR=1.8,95%CI:1.1-3.2)HLA 错配数≥3 时发生AR概率更高;DBD受体中诱导方案为ATG(OR=36.0,95%CI:2.6-501.3)时更容易发生AR。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LA总错配数≥3、术后3天球蛋白≤21.7g/L、eGFR<24.5ml/min、术后7天尿蛋白≥2+可以作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准确率为74.8%。3)亚组分析结果提示AR发生时间(早于3月vs.晚于3月)在透析类型(HD 51.4%vs.68.3%,p=0.008)和受体血型(A型20.8%vs.35.8%,B型38.9%vs.17.1%,p=0.005)中存在显着差异;不同AR病理类型(ABMR vs.TCMR)在热缺血时间(13.0±7.7vs.10.6±7.4,p=0.006)上存在显着差异。4)对术后所有未失访患者行7年长期随访,AR组随访指标术后早期(<1月)e-GFR、γ-GT、UA、HDL、BUN水平存在差异;术后长期(≥3月)在e-GFR(3月-3 年)、Scr(3 月-6 月)、BUN(3 月-3 年)、HDL(3 月-6 月)、HB(3 月-2 年)、尿ALB(3月-1年)水平上存在差异。5)AR组移植肾7年存活率显着低于移植稳定组存在显着差异(p=0.0013),而人存活率两组间无显着差别。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移植后AR患者供受体的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发现HLA总错配数≥3、术后3天球蛋白≤21.7g/L、术后3天e-GFR<24.5ml/min、术后7天尿蛋白≥2+可作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R组与非AR组长期随访发现,e-GFR、Scr、HB、尿 ALB、γ-GT、UA、HDL、BUN 等指标在术后 3 年内水平存在差异,而3年后所有指标均无差异。AR组7年移植肾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人存活率两组间无显着差异。第二部分:死亡捐献供体对受体发生急性排异的影响背景 2015年起我国全面禁止死囚器官作为肾移植供体,使得供肾的短缺问题更为严重。公民死亡后捐献供体肾脏(DCD供肾)是肾移植最主要的来源,占移植总数的65%。相比于活体供肾,DCD供肾经历更长的冷/热缺血时间,肾微血管血流应变力改变和肾小管损伤增加,可能影响移植肾功能,但对AR的影响并没有直接依据。因此DCD供肾对AR发生的风险及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浙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DCD供肾的全部440例供体。排除2次肾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和单独供肾后按照受体是否发生AR,将DCD供体分为AR组(69例)与Non-AR组(336例)。记录供体基线资料、术前检验指标、护理记录、医嘱及抢救记录和手术记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受体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供体基线资料表明AR组供体年龄(42.6±14.5 vs.39.5±15.3,p=0.032)和入院肌酐(113.6±82.0 vs.96.2±78.3,p=0.023)显着高于Non-AR组,供体原发病在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9)。2)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供体术前24小时尿量>2500ml(OR=7.9,95%CI:1.5~41.1),女性供体热缺血时间>14min(OR=7.4,95%CI:1.5~35.0),供体入院期间最高肌酐>120μmol/L(OR=1.7,95%CI:1.0~2.7),痰培养结果阳性(鲍曼不动杆菌OR=5.7,95%CI:1.1~29.7;肺炎克雷伯杆菌OR=13.1,95%CI=2.7~64.8;金葡菌 OR=5.7,95%CI:0.9~34.8)是受体发生 AR 的危险因素。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供体取肾前6小时尿量<600ml、供体HBsAg 阳性、ICU超过14天、痰培养阳性构成的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AR发生准确率为82.7%。结论 死亡捐献供体的年龄、不同原发病、入院肌酐、最高肌酐、痰培养阳性可能为受体术后发生AR的危险因素。供体取肾前6小时尿量<600ml、供体HBsAg、ICU超过14天、痰培养阳性可作为受体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供体痰培养不同菌群阳性对AR发生的指导意义较大(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第三部分:移植后急性排异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图谱研究背景AR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对移植肾功能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移植肾穿刺活检虽然是明确AR的金标准,但仍为有创性检查,目前尚缺乏早期且无创的AR诊断手段。肾脏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分解和代谢等多种机制直接影响循环代谢产物的水平,移植后急性排异患者与稳定人群的尿液代谢物水平存在差异。代谢组学作为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下游“组学”技术,能根据小分子产物水平反映机体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发生的复杂代谢变化情况。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移植后急性排异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图谱特征。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于浙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接受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一共收集了 60例尿液样本,包括25例AR组,25例移植稳定(Graft Stable,GS)组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进行如下操作:1.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HPLC-MS),结合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and Technology)人类数据库获得完整的代谢图谱;2.运用PCA及(O)PLS-DA多维统计分析方法构建AR检测模型;3.结合OPLS-DA模型变量权重(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变异倍数分析和T检验筛选出差异代谢物;4.对差异性代谢物进行各组间的层次聚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AR相关的差异性代谢途径。结果 运用UHPLC-MS技术获得包含5034个离子峰的代谢图谱。分别对AR-GS,AR-HC和GS-HC两两组间对比构建OPLS-DA多维分析模型。其中R2(AR-GS)=0.565,Q2(QR-GS)=0.293,R2(AR-HC)=0.742,Q2(QR-HC)=0.349,R2(GS-HC)=0.982,Q2(GS-HC)=0.493(R2和Q2分别代表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能力),提示AR-GS-HC组间均存在代谢物的差异分布趋势。对图谱中的代谢物做进一步的筛选,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视为差异性代谢物:1.变异倍数FC>1.5,2.T检验p值<0.05,3.OPLS-DA模型VIP值>1。将筛选结果进行HC匹配之后,发现尿液中氨基蝶呤、蔗糖、雌酚酮、半乳糖肌醇、可的松、异鼠李糖、乳糖、来苏糖、棕榈酸、邻苯二酚10种代谢分子水平在AR与GS组中存在显着差异(P<0.05)。聚类分析提示差异性代谢物筛选合理,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乳糖、半乳糖肌醇和蔗糖共同参与的半乳糖代谢通路可能为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的重要差异代谢途径。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肾移植术后AR患者的尿液代谢特征,寻找到与术后稳定患者间存在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发现半乳糖代谢通路可能为预警术后发生AR的重要差异代谢途径。进一步地对差异性代谢物的体外修饰可能为临床上减少急性排异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邓修龙[5](2019)在《聚合物多孔纳米膜和中尺度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自组装因其在创造新结构和功能材料上的巨大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生物医学领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与可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易表面功能化等优点,自组装纳米材料广泛用于生物成像与诊断、药物靶向运输、生物传感、组织工程与光热治疗等方面。与其他纳米材料等相比,聚合物纳米材料因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分子与官能团设计灵活多样性等特点而拥有更广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随着环境污染、生活与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性(如肥胖和吸烟)的增加,全球不断攀升的肾病发病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肾病的根本病因是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特别是肾小球滤过膜(GFM)和肾小管上皮细胞(PTECs)的损伤。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药物干预改善血液动力学与体液状态、控制心肾或肝肾综合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高血压和控制酸碱平衡与尿酸等。然而,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仅仅起到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而不是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GFM与肾小管。而且,这些药物通常副作用大和无肾靶向性,使患者病情反复和产生抗药性。因此,开发具有修复受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肾病治疗与聚合物自组装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现状,本论文从治疗受损GFM和PTECs两方面展开了研究,分别探究了聚合物多孔自组装纳米膜(PSANMs)的肾小球修复应用和PTECs靶向的聚合物中尺度纳米粒子(MNPs)的肾小管炎症治疗研究。以末端羧基化16臂星状聚乳酸(Gn-(COOH)x,n=1-5,x=16×2n-1)为自组装基元,制备了厚度和孔径分别为10-12 nm和21-24 nm的PSANMs。随着Gn-(COOH)x羧基密度增加,PSANMs的厚度和孔径轻微降低,而其表面羧基密度不断增加;当增大Gn-(COOH)x浓度(10倍)和溶剂体积比(2倍),自组装体形貌由PSANMs向纳米纤维微球转变,通过对自组装过程的研究,提出了PSANMs的形成机理:乳化引发程序可控自组装;同时,聚乳酸分子结构、Gn-(COOH)x浓度和搅拌速度对PSANMs形貌具有显着影响,通过调控这些参数,实现了对PSANMs结构的优化。利用羧基-氨基之间的酰胺反应,成功在PSANMs表面修饰了水溶性聚乙二醇(PEG),得到了表面亲水性、抗污性和抗血栓性的PSANMs-g-PEG。研究表明,PEG修饰对PSANMs孔膜结构无显着影响,增加PEG密度或长度,PSANMs-g-PEG厚度轻微增加,孔径轻微降低;重要的是,随着PEG密度或长度(≤5 kDa)增加,PSANMs-g-PEG的亲水性和抗污性显着提升;同时,增加PEG 5 kDa密度有效增强了PSANMs-g-PEG 5 kDa的抗血栓性能,延长了血液凝聚时间(R-time)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与激活。其中,PSANM256-g-PEG 5 kDa(PEG密度为0.0446 chains/nm2)表现出最佳的抗污性能(蛋白吸附量降低83%)和抗血栓性能(R-time为5.37 min)。利用羧基-氨基之间的酰胺反应,成功在PSANM256-g-PEG 5 kDa表面修饰了肾小球特异性抗体(Ab),有效提高足细胞对PSANM256-g-PEG-Ab摄取效率,使其具有肾脏靶向性,当通过静脉注射到阿霉素(ADR)肾病小鼠血液中后,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下,PSANM256-g-PEG-Ab能够附着在受损的GFM表面,阻止蛋白漏出和实现肾病治疗。研究表明,当用PSANM256-g-PEG-Ab干预后,ADR小鼠的血肌酐(SCr)与尿蛋白分别降低了1.6倍和2.0倍,受损GFM得到了明显修复。与传统肾病治疗方法相比,PSANM256-g-PEG-Ab直接修复了受损的GFM,使其有望成为根治早中期肾病的潜在药物。利用羧基-氨基之间的酰胺反应,合成了两亲性聚(D,L-乳酸-co-乙醇酸)-b-聚乙二醇(PLGA-b-mPEG)共聚物;通过简单的纳米沉淀法,制备了尺寸均一、生物相容性好、PTECs靶向性和肾IRI高效治疗效果的封装雷公藤甲素(TP)的MNPs(TP-MNPs)。实验表明,TP-MNPs具有显着的肾脏靶向性和长的肾脏滞留时间(≥7 d);通过封装策略,TP-MNPs有效降低了TP的细胞毒性、肝脏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和免疫毒性;通过TP-MNPs的PTECs靶向性,低剂量TP-MNPs(0.01 mg/kg TP)显着降低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小鼠的肾小管损伤(3.2倍)、SCr(5.9倍)、血尿素氮(2.0倍)和PTECs凋亡,而相同剂量的TP没有治疗效果。与小尺寸肾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相比,这一药物系统大大简化了制备与纯化过程和提高了治疗效率,为设计新的肾脏靶向治疗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刘红如,方春华[6](2009)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主要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杨明[7](2020)在《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成功的肾移植并使得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依赖于良好的供受体情况、手术技巧、麻醉期间确保受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等诸多因素。其中有多个因素可以影响移植肾的灌注情况并可导致其存在多变性。本研究拟评估围术期肾移植患者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器官捐献者及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收集独立变量供者的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供肾保存方式、供肾终末肌酐、透析方式及时间、麻醉方案、镇痛方案、开放时血压、液体治疗方案、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因变量为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DGF或IGF等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286例肾移植受者中有32例发生DGF,占总数的11.2%。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年龄、冷缺血时间、血压、终末肌酐水平、麻醉方案、液体治疗方案、镇痛方案、供肾保存方式等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透析方式、透析时间、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时间、血压、终末肌酐水平、保存方案、麻醉方案、液体疗法及镇痛方案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者年龄偏高、冷缺血时间的延长、终末肌酐水平升高、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是DGF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温机械灌注、适当的高血压、宽松液体疗法是DGF的保护因素,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透析的方式、透析时间长短、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对DGF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常明[8](2019)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DCD移植肾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DCD肾移植手术的68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选取资料完整的病例共计46例,总结其中出现感染的21例患者的感染特点,统计出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部位及病原体分布,分析出与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1)统计的46例病例中有21例出现感染,总感染率为45.65%。其中泌尿道感染12例,占57.14%,肺部感染6例,占28.57%,颅内感染1例,占4.67%,混合感染2例,占9.52%。确定的病原菌为19例,其中细菌感染18例,占94.73%(包括革兰阴性菌14例,占73.68%,革兰阳性菌4例,占21.05%),真菌感染1例,占5.2%。2)冷缺血时间(≥10h)、热缺血时间(≥20min)、血管活性药物使用、ICU停留时间等是供体诱发DCD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的单因素。3)透析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D-J留置时间、甲强龙用量、ATG用量、1周时血肌酐下降幅度、血小板减少症、术后体温>38℃持续时间、吸烟史、糖尿病史、DGF是受体诱发DCD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单因素;4)将P<0.05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DCD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IT(≥10h)、供体ICU停留时间(≥72h)、吸烟史、糖尿病史等;结论:(1)本中心DCD肾移植受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最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故应早期送检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早期可用针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2)减少供体ICU住院时间、早期拔除留置导管、早期离床活动、积极控制原发病对于降低DCD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3)CIT(≥10h)、ICU停留时间(≥72h)和吸烟史、糖尿病史是DCD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余学问,徐华,黄忠华,李振国,闵琴琴,梁莹莹,徐洲稳,石红琴,邵牧民,王家传[9](2018)在《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iPSCs治疗组、iPSCs+siHIF-2α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所有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模型,栓塞90 min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3 d进行i PSCs移植、i PSCs+siHIF-2α移植或PBS注射。在移植之前及之后的第2、4周,行神经行为学评价并采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体层仪(micro-PET)扫描测定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值。移植后第4周,处死大鼠行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细胞标志物。结果在干细胞移植后第2、4周,i PSCs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均为P<0.05),而i PSCs+siHIF-2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这两个时间点均高于i PSCs治疗组(均为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的第2、4周,与PBS对照组比较,i PSCs治疗组和i PSC+siHIF-2α组脑缺血大鼠脑部的糖代谢水平(损伤侧/正常侧)明显增加(均为P<0.001)。干细胞移植后第2周,i PSCs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区糖代谢水平明显高于iPSCs+siHIF-2α组(P<0.001)。此后iPSCs+siHIF-2α组大鼠脑缺血区糖代谢水平持续上升,至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与iPSCs治疗组较为接近,但仍低于iPSCs治疗组(P=0.02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移植的干细胞存活并迁移至梗死区周边,并且大部分的移植干细胞均表达了神经细胞标志物。结论i P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HIF-2α基因下调对iPSCs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雷志影,李壮江,孙煦勇,谭庆,陈小燕,陈宝玉[10](2012)在《13例儿童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尿毒症患者实施肾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例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3例患儿手术时间1.75~4h,中位时间2.37h;9例术后3~7d恢复肾功能,4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分别经5~11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10年,13例患儿1年人/肾存活率为92.3%/84.6%,其中9例患儿3年人/肾存活率为88.89%/77.78%,6例患儿5年人/肾存活率为66.67%/50.00%。结论儿童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特点展开术前后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保证患儿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其是儿童肾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同种异体肾移植前透析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
3.2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与术前透析方式的关系 |
3.3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其他实验室指标与术前透析方式的关系 |
3.4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与术前透析方式的关系 |
3.5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和移植肾生存率与术前透析方式的关系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同种异体肾移植远期预后的血、尿生物标志物 |
1.引言 |
2.方法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预后情况 |
3.3 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潜在生物标志物浓度 |
4.讨论 |
第三部分 环状RNA cSLC45A4 通过促进肾脏小管上皮细胞的焦亡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3.1 肾IRI时环状RNA cSLC45A4 表达增加 |
3.2 肾小管上皮细胞缺复氧时环状RNA cSLC45A4 表达上调 |
3.3 H/R时,环状RNA cSLC45A4 诱导原代肾小管细胞焦亡,但不引起凋亡或坏死 |
3.4 环状RNA cSLC45A4与GSDMD-p30 相互作用,对成熟的IL-1β的分泌起重要作用 |
3.5 敲除 cSLC45A4 减少细胞焦亡,改善肾 IRI |
4.讨论 |
全文总结 |
1.同种异体肾移植前透析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2.同种异体肾移植远期预后的血、尿生物标志物 |
3.环状RNA cSLC45A4 通过促进肾脏小管上皮细胞的焦亡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
(2)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1.3 标本采集 |
1.4 实验室检测 |
1.5 肾脏病理学检查 |
1.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7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各组大鼠基本数据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
2.2 各组大鼠IPGTT和AUCg的检测结果 |
2.3 PK对TAC诱导的肾小管病变的影响 |
2.4 PK对TAC诱导的肾小球损伤的影响 |
2.5 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 |
第三章 讨论 |
3.1 PK对TAC诱导的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 PK对于TAC诱导的高血糖的降糖作用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二部分 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的肾脏损伤的保护机制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分组标本采集: |
1.2 主要实验耗材和仪器 |
1.3 ELISA法检测血及尿8-OHdG |
1.4 免疫印迹法 |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1.6 TUNEL染色 |
1.7 体外实验方法 |
1.8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体内实验结果 |
2.2 体外实验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PK与TAC诱导的TGF-β1高表达 |
3.2 PK与TAC诱导的氧化应激 |
3.3 PK与TAC诱导的炎症反应 |
3.4 PK与TAC诱导的自噬清除障碍 |
3.5 PK与TAC诱导的细胞凋亡 |
3.6 PK与高血糖诱导的肾损伤 |
3.7 PK与TAC诱导的HK-2损伤 |
3.8 TAC诱导肾损伤中各种致病因素的相关性 |
第四章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药动学和胃肠道症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代谢组学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部分: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统计 |
2.3 出院及长期随访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
3.2 急性排异亚组分析 |
3.3 围手术期化验指标 |
3.4 单因素分析 |
3.5 多因素分析 |
3.6 抗排异药物方案及术后首次血药浓度 |
3.7 出院后随访情况 |
3.8 移植肾及受体长期存活率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死亡捐献供体对受体发生急性排异的影响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统计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死亡捐献供体一般资料 |
3.2 单因素分析 |
3.3 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移植后急性排异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图谱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资料统计 |
2.3 主要设备和试剂 |
2.4 标本留取和保存 |
2.5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基线资料 |
3.2 质控与质谱总离子流图(TIC) |
3.3 多维数据分析 |
3.4 尿液代谢组生物标志物鉴定 |
4 讨论 |
未来展望 |
研究不足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聚合物多孔纳米膜和中尺度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主要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组装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概述 |
1.1.1 自组装定义 |
1.1.2 自组装驱动力 |
1.1.3 自组装的生物医学应用 |
1.1.3.1 生物成像与疾病诊断 |
1.1.3.2 药物运输与疾病治疗 |
1.1.3.3 生物传感 |
1.1.3.4 组织工程 |
1.1.3.5 光热治疗 |
1.2 肾病及其治疗方法 |
1.2.1 肾脏结构与功能 |
1.2.1.1 肾小球 |
1.2.1.2 肾小管 |
1.2.2 肾病分类及其治疗 |
1.2.2.1 AKI及其病因 |
1.2.2.2 CKD及其病因 |
1.2.3 AKI治疗方法 |
1.2.3.1 改善血液动力学和体液状态 |
1.2.3.2 改善肝肾综合征 |
1.2.3.3 改善横纹肌溶解症 |
1.2.3.4 药物治疗 |
1.2.3.5 其他治疗方法 |
1.2.4 CKD治疗方法 |
1.2.4.1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
1.2.4.2 血压控制 |
1.2.4.3 他汀类药物 |
1.2.4.4 酸碱平衡控制 |
1.2.4.5 控制维生素D缺乏 |
1.2.4.6 尿酸控制 |
1.2.4.7 抑制纤维化 |
1.2.4.8 其他治疗方法 |
1.3 纳米技术及其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
1.3.1 影响纳米材料肾靶向性因素 |
1.3.1.1 形状 |
1.3.1.2 尺寸 |
1.3.1.3 电荷 |
1.3.1.4 表面修饰 |
1.3.2 肾靶向NPs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
1.3.2.1 NPs在 AKI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1.3.2.2 NPs在肾移植与IRI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1.3.2.3 NPs在 CKD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合物PSANMs的可控自组装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组装基元的合成 |
2.2.3.1.1 G1-(OH)_(16) 的合成 |
2.2.3.1.2 Gn-(methacrylate)_x的合成 |
2.2.3.1.3 Gn-(COOH)_x的合成 |
2.2.3.1.4 Gn-(OH)_x(n≥2)的合成 |
2.2.3.2 PSANMs的制备 |
2.3.3.3 PSANMs形貌与性质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组装基元的合成与表征 |
2.3.2 PSANMs的自组装 |
2.3.3 PSANMs的自组装机理 |
2.3.4 PSANMs自组装条件优化 |
2.3.5 PSANMs的Zeta电位和亲疏水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SANMs表面亲水改性和抗污与抗血栓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PSANMs表面修饰PEG |
3.2.3.2 PSANMs与PSANMs-g-PEG表面蛋白吸附测定 |
3.2.3.3 PSANMs与PSANMs-g-PEG抗血栓研究 |
3.2.3.4 血小板聚集分析 |
3.2.3.5 血小板激活分析 |
3.2.3.6 PSANMs-g-PEG的形貌和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SANM-g-PEG的制备与表征 |
3.3.2 PSANMs与PSANMs-g-PEG的抗污性能 |
3.3.3 PSANMs与PSANMs-g-PEG的抗血栓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ANM_(256)-g-PEG对ADR肾病小鼠治疗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细胞与动物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2.4.1 G4-(GSH)_(128) 的合成 |
4.2.4.2 G4-(GSH-FITC)_(128) 的合成 |
4.2.4.3 PSANM_(256)-g-PEG和FITC-PSANM_(256)-g-PEG表面修饰Ab |
4.2.4.4 细胞复苏与代传 |
4.2.4.5 PSANM_(256)-g-PEG的细胞毒性 |
4.2.4.6 足细胞荧光成像 |
4.2.4.7 FITC-PSANM_(256)-g-PEG的血液动力学 |
4.2.4.8 脏器毒性 |
4.2.4.9 肾脏采集及处理 |
4.2.3.10 心脏、肝脏、脾脏和肺脏采集及处理 |
4.2.4.11 各脏器石蜡切片制备 |
4.2.4.12 各脏器切片H&E染色 |
4.2.4.13 小鼠ADR肾病的建立与干预 |
4.2.4.14 尿蛋白定量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ITC-PSANM_(256)-g-PEG的制备与表征 |
4.3.2 PSANM_(256)-g-PEG的细胞毒性 |
4.3.3 FITC-PSANM_(256)-g-PEG-Ab的细胞成像 |
4.3.4 FITC-PSANM_(256)-g-PEG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
4.3.5 PSANM_(256)-g-PEG的脏器毒性 |
4.3.6 PSANM_(256)-g-PEG-Ab对ADR肾病小鼠治疗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载TP的肾靶向MNPs载药系统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2.2 实验细胞与动物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步骤 |
5.2.4.1 PLGA-b-m PEG的合成 |
5.2.4.2 MNPs、TP-MNPs和Cy7-TP-MNPs的制备 |
5.2.4.3 TP封装效率的测定 |
5.2.4.4 TP-MNPs的体外稳定性 |
5.2.4.5 TP-MNPs体外释放 |
5.2.4.6 细胞毒性实验 |
5.2.4.7 细胞摄取实验 |
5.2.4.8 肾脏靶向测试 |
5.2.4.9 MNPs、TP-MNPs和Cy7-TP-MNPs的形貌和性质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LGA-b-m PEG的合成与表征 |
5.3.2 MNPs和TP-MNPs的制备与表征 |
5.3.3 TP-MNPs的体外释放 |
5.3.4 TP与TP-MNPs的细胞毒性研究 |
5.3.5 Cy7-TP-MNPs的细胞摄取 |
5.3.6 Cy7-TP-MNPs的肾脏靶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P-MNPs对肾IRI治疗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动物 |
6.2.3 实验仪器 |
6.2.4 实验步骤 |
6.2.4.1 TP与TP-MNPs药代动力学研究 |
6.2.4.2 TP、MNPs与TP-MNPs系统毒性 |
6.2.4.3 TP、MNPs与TP-MNPs免疫毒性 |
6.2.4.4 肾IRI小鼠模型的建立 |
6.2.4.5 TP-MNPs的肾IRI治疗效果评估 |
6.2.4.6 C3补体免疫荧光分析 |
6.2.4.7 RT-PCR定量分析C3补体表达水平 |
6.2.4.8 PTECs凋亡分析 |
6.2.4.9 蛋白质印记法定量分析p-ERK和NGAL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P-MNPs肾IRI靶向治疗机理 |
6.3.2 TP-MNPs药代动力学研究 |
6.3.3 TP-MNPs系统毒性研究 |
6.3.4 TP-MNPs免疫毒性 |
6.3.5 TP-MNPs的肾脏IRI治疗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排斥反应 |
1.1 超急性排斥反应 |
1.2 加速排斥反应 |
1.3 急性排斥反应 |
1.4 慢性排斥反应 |
2 肾功能延迟恢复 |
3 感染 |
3.2 尿路感染 |
3.3 巨细胞病毒感染 |
4 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 |
4.1 术后出血或血肿 |
4.2 伤口感染 |
4.3 尿瘘和输尿管梗阻 |
5 心功能不全 |
(7)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设计及动物分组 |
1.2 小干扰RNA设计及合成 |
1.3 动物模型制作 |
1.4 干细胞培养及转染 |
1.5 干细胞移植 |
1.6 神经功能测试 |
1.7 micro-PET扫描及图像分析 |
1.8 免疫荧光检测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 |
2.2 各组大鼠脑缺血区糖代谢的变化 |
2.3 各组大鼠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
3 讨论 |
(10)13例儿童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9例患儿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4例 |
1.2.2 资料收集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500 m L, 即可痊愈出院。'>1.3.1 术后痊愈出院肾移植术后患儿血生化结果显示肌酐及尿素氮降至正常, 24 h尿量>1500 m L, 即可痊愈出院。 |
1.3.2 人/肾存活率 |
2 结果 |
3 护理 |
3.1 术前护理 |
3.1.1 心理护理 |
3.1.2 皮肤护理 |
3.1.3 饮食护理 |
3.2 术后护理 |
3.2.1 监测生命体征 |
3.2.2 监测肾功能 |
3.2.3 观察排斥反应和肾小管坏死 (1) 排斥反应 |
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3.3.1 高血压 |
3.3.2 感染 |
3.3.3 无菌性骨坏死 |
3.3.4 移植肾失功 |
3.4 出院指导 |
3.4.1 教会患儿及家属自我监测 |
3.4.2 定时服药 |
3.4.3 活动和运动 |
3.4.4 预防感染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特别是术后半年内, 尽量减少到公共场合,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感冒。 |
3.4.5 饮食指导 |
4 结论 |
四、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D]. 车霞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 张隆业. 延边大学, 2019(01)
- [3]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药动学和胃肠道症状的比较[D]. 于广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代谢组学图谱研究[D]. 邓皓. 浙江大学, 2019(03)
- [5]聚合物多孔纳米膜和中尺度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邓修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 刘红如,方春华.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03)
- [7]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D]. 杨明.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D]. 常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9]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J]. 余学问,徐华,黄忠华,李振国,闵琴琴,梁莹莹,徐洲稳,石红琴,邵牧民,王家传. 器官移植, 2018(06)
- [10]13例儿童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J]. 雷志影,李壮江,孙煦勇,谭庆,陈小燕,陈宝玉. 现代临床护理,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