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丽[1](2017)在《试析《将军族》中的“家”情结》文中指出《将军族》中提到的三角脸和小瘦丫头这两个小人物,他们的身份、年龄、境遇都不相同,却有着同样对"家"的渴望。三角脸无家可归,小瘦丫头有家不得归。作者借这两个小人物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下层普通受苦受难的民众的关怀,强调"家"对他们的重要性,也传达出自己渴望海峡两岸团结统一的心愿。
张冬梅[2](2014)在《小人物生命的卑微与人性的高贵——《将军族》的另一种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着名作家陈映真的小说《将军族》叙述了社会底层的一个爱情故事。小说的主人公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生活在社会底层,连自己真实的姓名都没有,然而他们之间却有着感人至深的纯洁情感。对此,作家怀着同情之心,描写了他们"卑微"的身份和由此而遭受的种种苦难,同时,又怀着赞赏之心,描写了他们"卑微"的表层下所隐藏着的人性的"高贵",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批判精神。
谢昕妤[3](2012)在《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 ——当代台湾文学“老兵形象”研究》文中认为“老兵形象”的出现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其背后无疑蕴藉着特别的文学意义与精神价值。但是笔者发现,对于台湾当代文学“老兵形象”的研究迄今还没有真正深入的开展,一些文学史的描述也只是点到为止。仅就这些浅尝辄止的研究来看,既没有形成系统的梳理,更缺乏对“老兵形象”做出更为深入的阐释和把握。据现有的资料梳理,台湾当代文学“老兵形象”的出现,大致可追溯到1960年代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创作。在其《台北人》的不少篇什里,既有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刻划,也有下层普通军官士兵的形象的描写。其同时代作家陈映真的创作,如《将军族》中也出现了“老兵形象”。七十年代,以老兵为主人公的小说中也不乏佳作,如丁亚民的《冬祭》、苦苓的《柯思里伯伯》、《张龙赵虎》、《外省故乡》等等。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台湾经济发展,政治解严,文学走向了多元化,则出现了数量更多的老兵文学创作,主题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如钟延豪的《过客》、《金排附》、《故事》,黄验的《冷热胸膛》,张大春的《将军碑》、《四喜忧国》等。齐邦媛与王德威合编的小说集《最后的黄埔——老兵与离散的故事》,则是对九十年代“老兵文学”较为全面的汇编。据此,本论文以台湾当代文学中的“老兵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兵形象”的系统梳理和辨析,深入探讨“老兵形象”所蕴籍的审美意义及其创作主体的终极关怀。特定的民族战争历史造就了台湾当代文学“老兵们”的精神特质。他们从大陆流亡到台湾,迄今已历时半个多世纪,对他们而言,这一流亡历程已不仅仅是空间和地理位置的单纯变化。尽管八十年代后期台湾开放“老兵”回乡探亲,“少小离家老大回”。然而,此时得以“回家”虽已没有了交通、人事的阻隔,但因半个多世纪的隔膜,心灵的无处寄托却让老兵们成为了精神永久地处于漂泊状态的特殊人群。这一漂泊无依的状态,再不是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曲哀婉动人的诗歌便可以化解的。战争所带来的民族灾难,台湾老兵永远苦痛的记忆,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表征。老兵们从大陆到台湾的流浪历程构成了一部中国人的精神流浪史,台湾当代作家通过写作逆时光之旅,从而开启了老兵们“寻找心灵家园”的艰难旅程。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论题研究的缘起、方法、目的、意义和对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从老兵的精神状态“守望与失望”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阐析老兵去台初期的精神流浪状态;第三部分从“迷失与救赎”层面展开,进一步透视老兵们在经历了初期的“守望与失望”之后遭受的更为严重的从肉体到精神的折磨;第四部分以“归来与流浪”作为老兵们精神流浪状态的“终结”,提出实际上老兵及其后代在遭遇了省籍矛盾,身份认同,乡愁离散等尴尬的困境之后,其流浪的历程远难以结束;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语,意在指出老兵的流浪历程根本上也是整个台湾社会以及台湾文学的“流浪”特质的表征。台湾当代作家以塑造“老兵形象”为流浪的老兵寻找“心灵的家园”,从而凸显“老兵形象”意义的最高价值。
倪意之[4](2009)在《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陈映真《将军族》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将军族》是陈映真早期的代表作品。结合作者生平、成就及近来学者对《将军族》的研究成果,重点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文中两个小人物从相互隔离、相互排斥到彼此理解、渐趋融合的心灵递变过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下层那些受侮辱、被压迫人们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渴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良好愿望。
颜敏[5](2008)在《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使得文学期刊构成了鲜活流变、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能够呈现文学历史及其存在样貌的复杂多变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本论文爬梳了“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的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传播与建构的相关情况与若干问题,对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一是梳理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纵向来看,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陆文学期刊的相关传播活动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同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感也经历了从隐约、凸显、分化和消失的过程。横向来看,首先,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文学期刊中衍生出了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基本传播模式:学术的、纯文学的和大众的;其次,由于“地缘意识”、中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组合关系的差异,文学期刊中形塑出三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主次分明型、众生平等型和含混重叠型。大陆文学期刊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的多元流变,否定了那种认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是政治需要之产物的观点。二是鉴定了文学期刊传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时主体性的显现方式。首先,文学期刊通过栏目形制等期刊语言,将选取文本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使之融入期刊的整体氛围之中,从而体现出建构性力量。其次由于处在多重视角多种力量的纠缠之中,特定文学期刊总是以一种调和协商的方式,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空隙与契合点,以实现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个性化传播。那种忽略对具体传播媒介的考察,只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研究思路,难免就会失之笼统与偏颇。三是分析了文学期刊的传播活动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影响。文学期刊的现场感源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它呈现和促进了不同性质文学的融合生长过程。因此,文学期刊对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与国家华文文学的整合过程,有利于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随着文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划地为界的术语也被世界华文文学、汉语文学、华文文学、中文文学等整合性概念所超越。
赵非[6](2003)在《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文中指出本文对小说《将军族》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做简要评论
罗显勇[7](2003)在《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全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共同的文化语境中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崛起与变迁。纵观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日趋逼近,中国稳态的农业社会结构已经开始面临着解体,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幻化出的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严重对立与猛烈冲击的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本章以此为立足点,论述了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下崛起的过程及特点;“乡土小说”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体现的不同的文化蕴涵;乡土小说在大陆与台湾发展的基本概貌及各阶段的异同。笔者既注意到了大陆与台湾的乡土小说因不同政治、地域和文化背景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差异,发展的不同步性,又对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因两地相同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及互为影响的政治文化而产生的相类的文本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各自的发展规律,探索了其背后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并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与刺激,乡土作家的文化觉醒;以及文学自身发展、选择的结果,大陆与台湾的乡土小说在二十年代中期异乎寻常却又真实自然勃兴起来。这种勃兴的文化氛围、历史条件、乡土作家的文化自觉等,为本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发展,留下了有益的经验和话题。对于“乡土小说”文化蕴涵的理解,台湾乡土作家所主张的“乡土小说”内涵十分广泛,由于本土文化明显地受到了全球一体化文化的影响和猛烈冲击,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严重对峙,乡土小说创作的观念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虽然大陆与台湾的乡土小说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但是,就其文化内蕴、民族情感、审美经验、生存观念等诸种因素来看,其相同之处却是不言而喻的。第二章: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共同的文化母题。作为超越个人经验感受的文学母题,它反映的是一民族世世代代普遍性人生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存积,是历史和文化在民族集体记忆中的投影,它的情思内涵将由于优秀作家个性感受的加入而呈现增殖。母题往往生存于既定的、文化层的语境中,其题义联想,体现着传统的力量,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所熟悉,遂使作品不是囿于“自我情感”,而是让母体文化的声音在人们心中共鸣。由于历史文化环境不<WP=6>同,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有着不同的文化品性,大陆乡土小说表现出浓郁的怀乡恋乡情结,台湾乡土小说则一方面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显示它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与城市文化、城市文学相比较而存在的文化、文学形式而呈现出一般意义上的乡土小说的特点。本章在论述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文化母题时,在突出它们之间共同的文化品性之外,更注意到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因不同的文化特质而彰显出的独特的魅力。在阅读了大陆与台湾大量的乡土小说文本后,笔者发现了现代乡土作家所书写的相同的或相类似的文化母题。比如桃源母题、苦难母题、忧患母题、漂泊母题、乡愁母题;同时也发现了因不同的文化语境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作家所书写的各自独特的文化母题,如台湾乡土作家书写的孤儿母题,大陆乡土作家所书写的负心母题。本章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共论述了四个文化母题:怀乡母题、孤儿母题、悲情母题以及负心母题。怀乡母题作为最重要的文化母题之一,联系于人类生存的最悠长的历史和最重复不已的情感经验。怀乡意识可以说是一种宿命的悲哀,然而它对于人的意义又决不只是负面的。这正是那种折磨着因而也丰富着人的生存的诸种“甜蜜的痛楚”之一。怀乡母题源自传统,它又是和漂泊意识、羁旅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台湾乡土小说作家来说,怀乡母题体现出了可贵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突破了单纯的乡思范畴,而注意从作品的整体上呈现悲剧气氛。孤儿意识是台湾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民族意识,日据时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同时也不容易得到祖国的信任,于是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这就是当时台湾知识界相当普遍存在的一种孤儿意识。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具体描述了这种孤儿意识。通过仔细阅读文本以及联系当时台湾的社会情形,我们发现,台湾知识分子的这种孤儿意识始终贯穿着浓浓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家园意识。而由孤儿意识延伸出的漂泊意识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情感意识。联系中国古典文学名着《赵氏孤儿》,我们发现台湾知识分子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下,具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在忧患意识中产生了孤儿意识。台湾乡土小说作家在书写孤儿母题的时候,是一种无家可归的放逐者的凄凉心态与尴尬处境,然而这种凄凉心态与尴尬处境,不但没有使台湾知识分子消极沉沦、放浪形骸、自甘堕落,而是促使他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并逐渐由书写哀怨悲愤的孤儿母题发展成书写富有阳刚之美的悲情母题。悲情母题是“诗可以怨”的历史延伸。悲情母题在大陆与台湾的乡土小说中不断繁衍。乡土作家们在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深刻解剖与批判的同时,字里行间隐藏着浓浓的悲愤之情;乡土作家们在表达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和反抗情绪的时候,那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悲痛之情,无不诉诸于笔端。同时,作家的悲情意识又是和作家们始终保持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是息息相?
赵非[8](2002)在《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文中研究表明短篇小说《将军族》是一篇意蕴深刻的作品 ,作者用细腻、婉转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 ,巧妙、引人的情节安排 ,写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作品不仅讴歌了人间真情 ,更重要的是饱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思索。
二、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提纲范文)
(2)小人物生命的卑微与人性的高贵——《将军族》的另一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的卑微 |
二、人性的高贵 |
( 一) 小瘦丫头儿坚强与反抗的高尚品质 |
( 二) 三角脸朴实与善良的人性美 |
(3)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 ——当代台湾文学“老兵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方法及其意义 |
三 对相关概念的梳理和辨析 |
(一)“老兵形象” |
(二)“眷村” |
(三)“眷村二代”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守望与失望 |
第一节 从守望精神之乡到守望沦为空洞的符号 |
第二节 对当局统治的失望和对人生人性的失望 |
第二章 迷失与救赎 |
第一节 精神的迷失和身份的迷失 |
第二节 肉体的解救和精神的救赎 |
第三章 归来与流浪 |
第一节 家国统一的期冀与梦想 |
第二节 乡关何处的精神二度流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陈映真《将军族》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陈映真及其《将军族》 |
2 近年来《将军族》研究概述 |
3 《将军族》解析——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 |
3.1 两个灵魂孤独寂寞, 情无所依 |
3.2 两个灵魂相互隔离、相互排斥 |
3.3 两个灵魂逐渐靠拢, 渐趋融合 |
3.4 两个灵魂彼此理解、相互融合 |
4 小结 |
(5)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述要 |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之关联 |
第一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传播"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 |
第二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华文文学"大陆化的结构性因素 |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
第一节 窗口期(1979年——1984年左右) |
第二节 高峰期(1985年——1988年左右) |
第三节 转型期(1989年——1993年左右) |
第四节 整合期(1994年——2002年左右) |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
第五章 期刊的地缘、中国与世界意识和"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期刊中的"华文文学" |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
第三节 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华文文学" |
第六章 结语: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
一 变动的文学景观——"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 |
二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建立主体性的两种方式 |
三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与邮件电话来往时间概要 |
附录2 孟伟哉的来信 |
大陆主要文学期刊中的"华文文学"作品"索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共同的文化语境中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崛起与变迁 |
第一节 文化的冲突与乡土小说的崛起 |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对“乡土小说”文化蕴涵的不同理解 |
第三节 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基本概貌及各阶段发展的异同 |
第二章 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共同的文化母题 |
第一节 怀乡母题:于孤独与绝望中幻想家园的美丽 |
第二节 孤儿母题:无所归依的灵魂流浪之旅 |
第三节 悲情母题:杜鹃啼血式的寻梦者的心灵悲歌 |
第四节 负心母题:对女性生存命运的诗性关照与智性言说 |
第三章 外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冲击与融入 |
第一节 巍峨雄浑的俄罗斯文学背景下的乡土作家 |
一、 王统照 |
二、 萧红 |
三、 沈从文 |
四、 陈映真 |
第二节 言犹在耳的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乡土作家对现代主义的借鉴与吸收 |
一、 存在主义、意识流、白先勇 |
二、 弗洛伊德学说、精神分析学派、沈从文 |
三、 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莫言 |
第四章 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对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渗透与影响 |
第一节 儒家文化的庚续:观念的自觉与文化的承接 |
一、 致力于对儒家文化的开掘与深刻的反思:《白鹿原》儒家思想剖析 |
二、 《亚细亚的孤儿》中的儒家精神 |
第二节 道家文化的体现:知足常乐与返朴归真 |
一、 和谐的人性与平淡的人生追求:汪曾祺小说道家精神阐释 |
二、 对道家文化的悠悠缅怀:萧丽红的小说世界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8)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将军族》中的“家”情结[J]. 李佳丽. 文学教育(上), 2017(12)
- [2]小人物生命的卑微与人性的高贵——《将军族》的另一种解读[J]. 张冬梅. 语文学刊, 2014(19)
- [3]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 ——当代台湾文学“老兵形象”研究[D]. 谢昕妤.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4]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陈映真《将军族》解析[J]. 倪意之.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5]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D]. 颜敏. 暨南大学, 2008(03)
- [6]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J]. 赵非.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 [7]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 罗显勇. 复旦大学, 2003(02)
- [8]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J]. 赵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