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琼,李建东,郑慧莹[1](1996)在《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文中提出试图通过对碱化草地景观动态过程与群落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的分析,探讨利用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和空间格局指数来解释和预测景观发展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可能性。运用空间仿真的方法,对东北松嫩平原碱化草地景观动态进行了模拟。模型强调景观内的斑块(即空间匀质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土壤碱化度的相互耦合作用。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模型的输出结果与观测到的1989~1993 年在1 hm 2 样地内的斑块分布动态非常吻合。为评价斑块(群落)间相互作用(本例中表现为植物的空间扩散)对景观动态过程的影响,分别以空间扩散存在和不存在两种不同处理来运行模型。对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两种主要的群落——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和角碱蓬(Suaeda corniculata)盖度的扩散增量与分维数及偏聚集度和偏破碎度等空间格局指数显着相关,而与多样性指数无显着相关。在气候变化情形下的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气温增加对羊草群落的恢复和角碱蓬群落的消失有所抑制,而降水增加对羊草群落恢复和角碱蓬群落消失有所帮助。对于容允碱化幅度较宽的根茎植物如羊草,气候变化的影响仅与空间格局指数显着相关。而对于容允碱化幅度较窄的非根茎植物如角?
陈晓江[2](2016)在《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泊是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地球水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湖泊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盐碱湖泊是湖泊发育的后期阶段,约占地球湖泊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湖泊数量较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作用。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两大盐碱湖泊群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是一敏感、特殊的生态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本课题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湖泊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应用熵理论分析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运用遥感数据(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气候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动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典型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物种构成、密度和群落结构,深入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四,引用熵理论分析评价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群动态变化特征: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在研究时间序列范围内,从1980年~2012年,湖泊面积大于1 Km2湖泊数量由8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或干涸共26个,损失率达31.33%;湖泊水域面积由334.52 Km2减少到234 Km2,湖泊面积损失100.52Km2,损失率达30%。从1980年~1995年,湖泊数量由83个增加为93个,新增湖泊数量为10个;湖泊面积由334.52 Km2增加到372.13 Km2,增加面积37.61 Km2。从1995年~2012年,湖泊数量由9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数量为36个;湖泊面积由372.13Km2减少为234 Km2,减少量为38.13 Km2。湖泊这种动态特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湖泊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气候驱动因子,研究课题选取了196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区域气候总趋势趋向变暖,研究区域气温动态变化幅度增幅范围在0.45℃/10a~0.6℃/10a之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08℃/10a;降水量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在1960s降水量波动较大,从1968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上,降水量的整个趋势的线性拟合递减率值为4.16mm/10a。灰度关联分析,降水量、气温与湖泊面积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值。3、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土地利用动态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研究,得出结论:在198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增加的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的数量分别为:1367.03 Km2、424.96 Km2、204.46 Km2,减少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减少的数量分别为1991.57Km2、156.291Km2;面积变化显着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33年的时间序列上,草地面积增加了1367.03 Km2,未利用土地类型减少了1991.57Km2。其中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地动态度分析,湖泊动态变化主要在1995-2012年时间序列上,动态度为3.3%。4、景观格局分析可以较好地在区域尺度上揭示鄂尔多斯地区湖泊的动态特征。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以草地和沙地为主要景观构成,其次为耕地、林地,总体上是以草地和沙地两大类型构成的基质,辅以耕地和林地的交错景观格局,其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小,构成形似补丁状或带状散布于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结构主要是草地、沙地、平原区的耕地、盐碱地为主,其景观功能以此结构类型为基础的;其中湖泊景观比例值很小分别为0.0044(1980年)、0.005(1995年)、0.0041(2012年),三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景观破碎度最小值为1.1(1995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值为0.91Km2(1995年)。5、在区域尺度上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选取了六个典型湖泊,通过分析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通过对采集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共鉴定出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28属40种,其中蓝藻门8属11种,绿藻门11属16种,硅藻门7属9种,裸藻门1属3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是广生性种类,六个样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依次为:浩通音查干淖尔5门20属25种,红碱淖5门19属24种,其和淖尔4门15属16种,察汗淖尔3门8属10种,哈日芒乃淖尔2门3属4种,巴嘎淖尔2门2属3种。湖泊水体pH为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水体盐度是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6、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选取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生态调查方法,结合浮游植物功能群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其中红碱淖浮游植物种群按照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共划分为14个功能群:x1/x2/w1/TD/C/J/M/G/Wo/MP/H1/P/S2/Tc,季节变化动态为:J/X1/x2/W1/P/TD/C/M(夏季)→G/P/X1/W1/Wo/MP/H1/TD/S2/Tc(秋季);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X1/F/P/D/W1/Wo/J/Tc,其中季节动态为X1/Tc/J/P/W1/F/D(夏季)→X1/Tc/J/P/W1/F/D/Wo(秋季)。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受到pH、总离子度(Tds)、电导率(CON)升高的胁迫,其中pH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7、湖泊生态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其动态是一个由信息流驱动下各组成成分与环境耦合在一起的自组织过程,熵是复杂系统正确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工具。为了科学地分析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状况,所以在评价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中引用熵函数理论分析是科学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信息熵模型,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典型湖泊综合信息熵值依次为HT(浩通音查干淖尔)<BG(巴嘎淖尔)<HJ(红碱淖尔)<QH(其和淖尔)<HR(哈日芒乃淖尔)=CH(察汗淖尔),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的比较顺序。根据关注因子不同,分别作了关注多个因子和不同因子给予不同权重时的综合信息熵分析,结果显示为:当考虑浮游植物和湖泊面积两项指标时,熵值大小顺序为:QH<CH<HR<HT<BG<HJ, HJ(红碱淖)熵值最大。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1980年、1995年、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信息熵,依次为1980年(2.74)、2012年(2.71)、1995年(2.54),年际之间的熵值差值很小,说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近33年里是相似的,但是根据信息熵计算其土地利用均匀度为:1980年(0.598)、1995年(0.56)、2012年(0.6),数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的波动,人类活动加强了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动态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其变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尤其人类活动干扰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鉴于湖泊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地掌握内陆干旱区盐碱湖泊的变化与驱动机制,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理论作出重要补充,加强了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李海毅[3](2007)在《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土地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退化,制约着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借鉴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思路,参考其它领域的集成研究成果,结合吉林省土地退化的实际问题,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学科的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以3S为技术支持,开展了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景观变化研究;运用LUCC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过程及规律;采用3S技术提取了吉林省坡度、坡长、植被因子,结合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因子及耕作管理因子,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估算了吉林省各地的水土流失模数,评价了水土流失强度,阐明了吉林省水土流失空间分异特征;开展了MODIS数据在吉林西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研究,表明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定量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了2011年和2022年吉林西部土地退化趋势,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确定了吉林西部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85、1990、1995、1998、2001、2004年6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对吉林省退化土地的保护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汪雪格[4](2008)在《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采用基于空间分析和元胞自动机等的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和空间优化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转移规律进行了剖析;运用景观指数法,对该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和过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以1000m×1000m的栅格尺度,对该区的生态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筛选与生态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相关的影响因子;运用MCE-CA-Markov耦合模型对吉林西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从而揭示了该区15年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原理,基于Matlab平台,通过作者编程,创建了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并对吉林西部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空间优化研究,为进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奠定基础。与传统的方法不同,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过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开展了系列研究,从而为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结合探索了一条新路。因而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白立敏[5](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社会等要素韧性共同构成城市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系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威胁城市生态安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与目标中。城市面临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的扰动与冲击,进一步加剧城市风险,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应对城市长期发展累积的内在压力以及外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韧性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提出了解决思路,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长春市为案例城市,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双重支撑作用,即维持景观本底及满足城市韧性发展对生态系统供给需求的能力;尝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及基于“暴露-适应”视角下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定量化测度,归纳总结其生态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并利用仿真模型对长春市2030年城市扩展进行多情景模拟及生态韧性评估,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建议。论文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主要界定了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意义、技术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三章至第六章构成。第三章从认知基础层面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状况;第四、五章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模型,并从数理分析、空间格局及关联格局三大方面归纳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第六章结合PCP模型与ERS模型综合评估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对其演化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仿真模型预测2030年城市多情景模拟下生态系统韧性状况。第三部分:应用与结论部分,由第七章与第八章构成。第七章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生态韧性优化原则及景观格局视角“斑块-廊道-基底”空间优化途径,从中心城区、市区双视角及多尺度网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着重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及不足进行相关展望。研究发现:(1)1985-2015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大幅扩张造成了生态用地不断压缩,加剧了自然生态景观向人文景观的转换频度、速度与空间幅度;中心城区的蔓延式扩张日益威胁城市南部生态屏障,而重点镇区则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稳定性。(2)无论是基于景观本底视角,还是“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均出现显着下降趋势;并呈“东高西低、南优北劣”地域空间格局,低韧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南部山谷平原及市区东部边缘区域,以大黑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区、其韧性水平整体较好;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西冷东热”的关联格局特征。(3)长春市综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呈现稳定的“东高西低”格局,高、低韧性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而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对生态系统所处相应的适应性循环阶段具有直接影响;多情景模拟显示出东北向及市区交通沿线将成为城市扩张主导方向,城市生态涵养区在建设用地扩张及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影响下,面临众多生态威胁、逐步成为长春市生态脆弱区及敏感区。(4)基于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冗余性、多样性、多尺度网络连接性等原则,从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底”要素出发,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主要途径;依据生态韧性优化原则与途径、长春市韧性演化状况,从中心城区及市区尺度提出绿地斑块设置、绿色廊道构建、生产生活绿色节能化、生态完整性保护等方面具体优化策略,并注重多尺度生态网络的连接作用,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管理措施。(5)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受景观类型分布格局影响呈典型的异质性特征;生态系统是缓解或消除城市风险的重要途径;自然生态空间是生态系统韧性的贡献主体、人类活动强度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生态系统韧性与生态系统景观本底质量密切相关;多尺度的景观要素体系是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重要途径。
王水献[6](2008)在《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水土资源利用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取决于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域水土资源的基本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控制作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诱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开都-孔雀河流域位于新疆腹地、天山南麓,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一部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是在完成开孔河流域水土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基金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调查、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调查、盐碱化遥感调查和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的成果,建立了开孔河流域水土资源数据库,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1973年、1990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变化速率,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并利用遥感技术和方法、生态水文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资源、水质、地下水的生态效应以及水盐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近30年间开孔河流域绿洲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大量增加和天然植被的逐步减少。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表明,开孔河流域土地的土地利用程度始终保持着提升,处于发展期,且后期的土地利用程度提高较前期快。土地利用综合变化趋势指数表明,开孔河流域土地的土地利用综合变化趋势在1973-1990年,研究区处于准平衡状态,类型转换呈现双向态势;在1990-2000年,研究区处于不平衡状态,对于每一类来讲,主要都是单向的不平衡转换。而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等两大因素。(2)从景观格局分析,近30年焉耆盆地绿洲区耕地面积迅速扩大逐渐呈连片趋势,并已成为绿洲景观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斑块类型;天然植被斑块的数量增加,斑块面积减少,聚集度明显减小,这种变化与耕地呈明显的相反趋势,表明天然植被景观的破碎化;就斑块密度指标而言,体现了各类景观类型都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农村居民点和城市的斑块数持续增加,表明区域人口持续增加,而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对绿洲天然植被区进行了强度开发。趋势模拟也表明在未来时期焉耆盆地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3)绿洲农业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流域的河流、湖泊环境。研究表明,农业灌溉、排水排盐影响了博斯腾湖水质进而影响了孔雀河以及下游水质。河流中总磷、总氮、氨氮浓度增高发生区也多在河水流经的农业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该地区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而不合理化肥施用方式导致化肥利用率较低,化肥随灌溉水的流失严重。大量的引水不但导致了湖泊水位的急速下降,农业排水排盐也使曾经的淡水湖泊变成了微咸水湖泊;同时也致使湿地芦苇产量的减少和其功能的丧失。(4)基于地学统计原理表明,几十年的绿洲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对地下水产生很大影响,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灌溉排水以及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大,地下水埋深在小尺度上的随机变异己完全被较大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性变异所取代。而地下水矿化度在小尺度上的结构性变异己完全被较大尺度上的随机性变异所取代。经过几十年的灌溉排水,焉耆盆地低矿化度的面积逐渐增加,高矿化度分区面积得到减少;而地下水埋深下降;焉耆盆地边缘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生产活动对地下水的开采。在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绿洲中心地带,地下水埋深下降不显着,同时,水质越好的区域地下水埋深降低越明显。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表明,地下水体盐化朝着加重方向发展。(5)由水盐演变与植被分布的研究表明,绿洲灌区内部生物多样性取决水盐双梯度影响。盐分不断向湖畔积聚是引起焉耆盆地湖畔生态系统生境恶化的主导因子。在绿洲内部,河畔边缘其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埋深关系表明,对埋深小于3m的区域,在埋深小于1.5m时,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加大,物种多样性减少;在埋深大于2m时,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其物种多样性在增加,但埋深在3-5m之间,由于缺乏资料,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绿洲灌区水盐调控最佳生态水位。
高艺宁[7](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认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于婷婷[8](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吴学伟[9](2018)在《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文中认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合作进行纲领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然而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索取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致使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的加剧,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演替,而且严重危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小三江平原位于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域,是我国沼泽的主要分布区。50余年来在人口速增、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提升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已由昔日“北大荒”成为今日的“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以Landsat/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支持下,借助于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信息和景观格局等模型,分析1976-201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和生态过程,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深入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借助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效应”的理论,从自然资源状态、环境生态压力和自然与环境响应出发,基于景观层面构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揭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生态过程响应的内在机理,以此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恢复措施和途径,为区域湿地资源生态恢复、保护、生态重建和持续发展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76-2013年,小三江平原地区LUCC发生重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由以湿地等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混合景观逐步转变为以农田等人为景观为主的区域格局现状,区域土地格局结构日趋不合理。其中,1976年土地利用结构以自然景观(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为主,面积比例为68.28%;2000年和2013年自然景观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38.20%和19.62%,人为景观(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的面积比例分别达到了 51.99%和78.19%。研究区内耕地、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增加,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接近极端的下降趋势。2)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1976年的188.39增加到2013年的269.12,且在各个行政单元都呈现增加趋势,保护区在三个时期的指数值都是相对最小。前期变化型是研究区面积最大图谱单元,面积比例为36.92%,面积最大图谱类型为“未利用地耕地-耕地”;面积最小图谱单元是反复变化型,占总面积的6.55%,“耕地-林地-耕地”是该类型的最大面积图谱模式,后期变化型的是“未利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持续变化型的为“未利用地-林地-耕地”。3)耕地和林地景观斑块数目先增加而后减少,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持续的减少趋势,居民工矿用地景观斑块数目呈现增加趋势;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周长、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周长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景观呈现增加趋势;斑块数量随着粒度增加而呈现复杂变化;景观斑块聚集度和分维数随粒度增加呈现有规律变化;聚集度随着颗粒递增呈现线性递减趋势,散布与并列指数呈现线性递增变化趋势;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没表现出现明显的粒度效应。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1976年1.3488和0.7528降分别降到2013年的0.7928和0.4436,景观优势度则由1976年的1.2362增加到2013年的1.7922,区域各景观组分分布趋向不均匀化,面积比例差异性增加,均匀程度减小,景观格局受到某一种或者几种优势景观类型支配地位增强,优势景观类型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增强,景观完整化程度好,区域景观呈现出以耕地为基质,未利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等呈补丁状散布于之中的景观格局,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关。5)耕地景观在1976-2000年和2000-2013年的转入贡献率分别为55.34%和80.50%,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居民工矿用地景观转入贡献率要高于转出贡献率;水域、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转出贡献率要高于转入贡献率;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在1976-2000年间贡献率分别为30.50%、1.86%和47.28%;耕地、林地和水域景观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而草地和未利用地景观具有较低的保留率,2000-2013年耕地景观的保留率最大,为94.85%,草地景观最小,仅为0.59%;林地→耕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等变换基本反映景观组分动态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6)研究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的2.24×1010元减少到2013年的1.28×1010元,年减少率为1.15%;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增加趋势,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由1976年2.29X109元增加到2013年6.16X109元,未利用地、草地和水域景观的生态服务价值则呈现出下降趋势,未利用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大,为1.21×1010万元,草地景观次之,为1.74X 109元,1976年和2000年以未利用地(湿地)的生态价值为主体,在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分别为72.07%和53.76%,2013年以耕地景观为主体,比例为48.075%,源于研究区景观格局由原来的湿地基质混合景观格局变为现在的农田基质的农业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湿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转变为以农田为主要景观类型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环境。7)3期景观生态安全的全局Moran’s Ⅰ指数均为正值,表明景观生态安全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存在高-高和低-低的正相关性,低-高或者高-低的空间负相关;1976年高-高自相关类型集中分布于生态安全Ⅴ级区域,2000和2013年的高-高聚集区分布于河流沿岸和保护区内,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6-2013年景观生态安全呈现高级别向中、低级别转换变化特征,1976年以生态安全Ⅳ和Ⅴ级为主,面积比例为62.36%,2000年的Ⅲ和Ⅳ级占据较大面积比例,占总面积的54.13%,2013年的Ⅰ和Ⅱ级占据优势地位,达到68.34%。8)景观生态环境安全评估一直是生态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难题,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定量反演的植被盖度数据,建立研究区植被盖度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之间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关联性,揭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演变与生态系统响应的内在机理。景观生态安全和植被盖度呈现一个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0。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和0.93,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也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景观生态安全很好的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9)基于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进行预测。自2013年一直到最终平衡状态,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一直呈现递增趋势,而其它生态等级面积比例呈现递减趋势,生态安全Ⅰ级面积比例在平衡状态为72.64%,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生态安全Ⅱ级次之,为20.54%,生态安全V级最小,仅为1.10%。最终模拟结果与2013年结果相似,呈现生态安全Ⅰ和Ⅱ级占据绝对优势,其它生态等级处于次要支配地位的格局局面。
夏会娟[10](2018)在《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流域位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降水和气温的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护和恢复辽河干流生态环境,2010年辽宁省成立了辽河保护区,将河流两岸大堤之间的范围划为保护区,并对河道两侧500m范围内的区域实施以封育为主的生态恢复。为揭示河岸带生态恢复的生态效应,本文以辽河保护区为对象,利用“3S”技术、InVEST模型和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2000—2015年辽河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动态以及生态恢复初期3个典型河段NDVI的空间格局;(2)保护区成立前后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以及封育区景观格局随着生态恢复时间推移的演变;(3)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动态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4)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被和土壤的空间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5年辽河保护区NDVI持续增加;2000—2009年NDVI的年际增加主要发生在夏季,2010—2015年NDVI的年际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NDVI增加有利于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2000—2009年,耕作活动是影响NDVI时空动态的主要因素;2010—2015年,封育区自然恢复和小型人工湿地建设促进了NDVI的增加,大型人工湿地建设和人工牧草地对NDVI动态无显着影响。2.保护区成立后,景观格局先趋于破碎化,后随着生态恢复时间的推移,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保护区成立前,景观类型以旱田为主,占总面积的36.17%;保护区成立后,景观类型以水域、芦苇型湿地、草地和旱田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4.15%、19.7%、17.45%和16.99%。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的河段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以湿地恢复(坑塘湿地、牛轭湖湿地和自然湿地恢复)为主的河段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廊道(河流、道路)和优势景观类型是影响景观格局的关键因素。3.保护区成立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产水和水质净化功能增强,碳储存功能无明显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封育区,支流汇入口湿地工程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牛轭湖湿地等人工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得到了提升。随着生态恢复时间的推移,上游河段的实际土壤侵蚀量减小了 31.93%,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的产水量分别减小了 13.25%、4.62%和14.65%,中游和下游河段的碳储量分别增加了 18.49%和31.34%,上游河段的P输出量、P保持量、N输出量和N保持量分别减小了 29.72%、24.97%、20.42%和14.29%。斑块形状复杂性和斑块聚集度与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功能显着相关。4.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河漫滩至阶地,草本植物生态型由水生、湿生向中生和旱生演替;河漫滩的优势种为芦苇和萎蒿,阶地的优势种为三裂叶豚草、萝藦、葎草、野大豆、野艾蒿和狗尾草;阶地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显着高于河漫滩;底质和堤岸稳定性显着影响河漫滩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土壤含水量和人类活动显着影响阶地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保护区河岸带土壤砂粒含量高(78.88%~96.52%),养分含量低。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土壤粉粒含量、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总氮(TN)和碱解氮(AN)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减小;上游和中游河岸带土壤OC、CEC、TN和AN呈负空间自相关,下游的呈正空间自相关,海拔、距河流距离和距最近农田的距离显着影响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
二、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湖泊动态研究 |
1.1 国内研究进展 |
1.2 国外研究前沿 |
1.3 干旱区湖泊动态研究 |
2. 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研究 |
2.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2.2 土地利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2.3 景观格局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3.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评价研究 |
4.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1.3 研究区湖泊概况 |
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
1.5 研究区资源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湖泊动态特征 |
2.2 湖泊动态驱动因子分析 |
2.3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2.4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
2.5 气象数据 |
2.6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3. 数据分析 |
3.1 灰色关联分析 |
3.2 滑动平均法分析 |
3.3 Mann-Kendall检验法 |
3.4 小波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时空动态 |
1.1 湖泊动态的生态地带性特征 |
1.2 湖泊动态的行政区域特征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湖泊动态的关系 |
2.1 气温年际动态特征 |
2.2 降水量年际动态特征 |
2.3 太阳辐射年际动态特征 |
2.4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2.5 蒸发量对湖泊的影响 |
2.6 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
第三节 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与动态 |
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3.3 鄂尔多斯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
3.4 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动态的影响 |
第四节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4.2 浮游植物密度 |
4.3 浮游植物多样性 |
4.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5 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 |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函数的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
5.1 信息熵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
5.2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驱动力 |
2.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3. 湖泊生态系统的熵理论分析 |
4.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红碱淖浮游植物名录表(2014年) |
表二. 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名录表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立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技术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理论与方法 |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概述 |
2.2.2 LUCC的内涵及研究目标、重点 |
2.2.3 LUCC研究方法 |
2.2.4 LUCC研究进展 |
2.3 景观生态学 |
2.3.1 景观的基本概念 |
2.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2.3.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2.3.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2.3.5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2.4 土地退化 |
2.4.1 土地退化概述 |
2.4.2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2.4.3 荒漠化研究现状 |
2.4.4 吉林省土地退化研究现状 |
2.5 技术方法 |
2.5.1 3S集成技术 |
2.5.2 环境模拟系统(EIS) |
2.5.3 RS-EIS-GIS集成技术 |
2.5.4 数据源及3S软件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被 |
3.2 社会环境概况 |
3.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4.1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制图 |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解译方法 |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4.1.3 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标志 |
4.1.4 解译步骤 |
4.1.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4.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概述 |
4.2.2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
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评价 |
5.1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
5.1.1 景观斑块类型 |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
5.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 |
5.2 吉林省 LUCC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2.1 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2.2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
6.1 USLE中相关因子的确定 |
6.1.1 降雨侵蚀因子的确定 |
6.1.2 土壤侵蚀因子的确定 |
6.1.3 地形因子的确定 |
6.1.4 植被类型因子的确定 |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确定 |
6.2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土壤侵蚀分级 |
6.2.1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侵蚀强度分级 |
6.2.2 吉林省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
6.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土地荒漠化研究 |
7.1 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MODIS数据概述 |
7.1.3 植被指数的计算及应用 |
7.1.4 结果检验 |
7.1.5 结果分析 |
7.2 吉林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
7.2.1 模型简介 |
7.2.2 计算步骤 |
7.2.3 预测结果 |
7.3 吉林西部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
7.3.1 自然因素 |
7.3.2 人为因素 |
7.3.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
小结 第八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8.1 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
8.1.1 生态安全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
8.1.2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8.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8.2.3 部分评价指标说明 |
8.2.4 生态安全评价 |
8.2.5 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
8.2.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
小结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
(4)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章节安排 |
1.3.6 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理论、方法及其进展 |
2.1.1 LUCC的内涵 |
2.1.2 LUCC的研究理论 |
2.1.3 LUCC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
2.1.4 LUCC研究进展 |
2.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
2.2.3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
2.2.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2.2.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
2.2.6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2.2.7 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
2.3 元胞自动机概述 |
2.3.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
2.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2.3.3 元胞自动机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
2.3.4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格局演化中的优势 |
2.3.5 元胞自动机景观格局模拟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环境 |
3.2 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 |
3.3 生态环境演变 |
3.4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3.4.1 自然旱灾 |
3.4.2 土地荒漠化 |
3.4.3 水资源短缺 |
3.5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自然因素 |
3.5.2 人为因素 第四章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4.1 遥感图像预处理 |
4.1.1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遥感图像分类 |
4.2 遥感信息解译 |
4.2.1 土地利用的分类系统 |
4.2.2 土地利用的解译标志 |
4.2.3 非监督分类——目视判读综合解译方法 |
4.2.4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检验 |
4.2.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
4.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4.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模型 |
4.3.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4.4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规律分析 |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5.1 景观格局指数 |
5.1.1 密度大小及其差异指标 |
5.1.2 边缘指标 |
5.1.3 多样性指数 |
5.1.4 聚散性指数 |
5.2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5.3.1 景观水平景观指数分析 |
5.3.2 类型水平景观指数分析 |
小结 第六章 生态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1 基本概念与方法 |
6.1.1 经典线性回归 |
6.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1.3 空间回归模型 |
6.1.4 空间模拟拟合度的测量 |
6.1.5 空间权重矩阵 |
6.2 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6.2.1 景观格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6.2.2 影响因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6.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3.2 影响因子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3.3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参差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4 空间回归分析 |
6.4.1 水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2 旱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3 林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4 高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5 中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6 低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7 水域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8 滩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9 居民用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10 沙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11 盐碱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6.4.12 湿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
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
7.1 CA-Markov模型介绍 |
7.1.1 Markov模型 |
7.1.2 CA模型 |
7.1.3 CA-Markov模型 |
7.2 土地适宜性图集的建立 |
7.2.1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
7.2.2 土地利用格局适宜性图集的制作 |
7.3 MCE-CA-Markov模型校验 |
7.4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趋势预测 |
小结 第八章 生态景观格局空间优化研究 |
8.1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中的应用 |
8.1.1 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概述 |
8.1.2 元胞自动机应用于景观格局优化中的合理性 |
8.2 吉林西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的创建 |
8.2.1 LPSO模型优化的目标 |
8.2.2 LPSO模型结构 |
8.3 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优化 |
8.3.1 数据预处理 |
8.3.2 景观格局空间优化及结果分析 |
小结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附录 |
(5)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传统数理统计 |
二、土地利用及景观指数分析 |
三、空间分析模型 |
四、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CA-Markov模型) |
五、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城市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 |
二、韧性与城市韧性 |
三、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系统韧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地关系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四、景观生态学尺度理论 |
五、景观生态学斑块动态理论 |
六、适应性循环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多情景模拟 |
二、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韧性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长春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区位概况 |
二、自然概况 |
三、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
一、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 |
二、长春市土地利用的转移状况 |
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三节 长春市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变化 |
一、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 |
二、长春市生态用地变化 |
第四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过程 |
一、景观类型水平 |
二、区域景观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景观本底的生态系统韧性 |
第一节 基于景观本底的城市生态韧性模型构建方法 |
一、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
二、相关测度方法 |
第二节 城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一、生境质量数理特征 |
二、生境质量空间格局 |
三、生境质量空间关联格局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化特征 |
一、多样性时空演化 |
二、多样性空间关联格局 |
第四节 长春市典型变化区样带分析 |
一、城市扩张样带 |
二、山脉样带 |
三、水域样带 |
四、交通样带 |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水平与空间分析 |
一、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
二、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
三、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格局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险-连通性-潜力”的生态系统韧性 |
第一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构建思路 |
二、模型构建相关方法 |
三、生态系统韧性模型 |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风险时空演变特征 |
一、生态系统风险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风险空间特征 |
三、生态系统风险关联特征 |
第三节 生态系统连通性 |
一、生态系统连通性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分布格局 |
三、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关联格局 |
第四节 生态系统潜力 |
一、生态系统潜力数理特征 |
二、生态系统潜力空间格局特征 |
三、生态系统潜力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
第五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框架下的生态系统韧性 |
一、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
二、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
三、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 |
一、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水平 |
二、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格局 |
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适应性阶段分析 |
五、生态系统韧性-夜间灯光耦合度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韧性格局多情景模拟 |
一、多情景模拟设定 |
二、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分析 |
三、多情景模拟生态系统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生态韧性的经验 |
一、国外生态韧性案例 |
二、国内生态韧性案例 |
三、国内外生态韧性优化策略总结 |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格局优化原则与途径 |
第二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
一、中心城区生态韧性优化 |
二、市区生态韧性空间优化 |
三、整体生态韧性优化-多尺度生态网络格局构建 |
四、国土空间规划助推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选题的依据 1.2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
绿洲的研究综述 2.2 |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 2.3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状况 2.4 |
开都-孔雀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第三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区域自然概况 3.1 |
自然地理概况 3.2 |
气候 3.3 |
水文特征 3.4 |
水质 3.5 |
水利工程概况 3.6 |
社会经济概况 3.7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4.1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4.2 |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模型 4.3 |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 4.4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5.1 |
自然驱动因子 5.2 |
人为驱动因子 5.3 |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数学模型 5.4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 6.1 |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6.2 |
景观格局空间演化分析 6.3 |
流域绿洲景观的分形特征 6.4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情景模拟 7.1 |
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 7.2 |
对马氏过程模拟类型变化的检验 7.3 |
研究区未来变化趋势 7.4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研究 8.1 |
绿洲耕地数量发展变化 8.2 |
流域人口数量发展变化 8.3 |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分析 8.4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8.5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博斯腾湖影响研究 8.6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8.7 |
本章小结 第九章 |
绿洲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水盐演变 9.1 |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9.2 |
地下水质时空变异特性 9.3 |
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空间格局分析 9.4 |
焉耆盆地50 |
年水盐动态及水化学演化特征 9.5 |
本章小结 第十章 |
绿洲水盐格局与植被分异研究 10.1 |
研究方法 10.2 |
焉耆盆地水盐空间格局特征 10.3 |
天然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与多样性分析 10.4 |
水盐双梯度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10.5 |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
结论与展望 11.1 |
结论 11.2 |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7)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景观分类 |
2.2.2 遥感数据处理 |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草地生态足迹 |
3.1.2 计量建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区域植被概况 |
4.1.2 数据处理 |
4.1.3 分析方法 |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研究方法 |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
7.1 安全格局构建 |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
7.1.2 模型的选择 |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
7.3 情景模拟方法 |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
7.5 讨论与小结 |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 |
1.2.2 景观生态学 |
1.2.3 生态安全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动植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获取 |
3.1.1 遥感数据 |
3.1.2 其它数据源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2.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2.2 影像光谱特征 |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
3.3.1 地物类型分类体系 |
3.3.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提取 |
3.3.3 分类后处理 |
3.4 非遥感数据处理 |
3.4.1 DEM获取 |
3.4.2 土壤数据 |
3.4.3 气候数据 |
3.4.4 社会经济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4 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
4.1 小三江平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演变分析 |
4.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演变分析 |
4.1.2 土地利用速率时空演变分析 |
4.2 土地利用空间模型演变分析 |
4.2.1 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 |
4.2.2 1976-2000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
4.2.3 2000-2013年土地利用时空转化研究 |
4.2.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型 |
4.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分析 |
4.4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图谱信息 |
4.4.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的构建 |
4.4.2 1976-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图谱分析 |
4.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问题 |
4.6 小结 |
5 小三江平原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
5.1 景观格局指数 |
5.1.1 斑块尺度景观结构指数 |
5.1.2 景观尺度的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1.3 区域景观格局空间特征结构分析 |
5.2 景观组分动态变化 |
5.2.1 景观组分指数计算方法 |
5.2.2 景观组分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
5.2.3 研究区景观组分保留率分析 |
5.3 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研究 |
5.3.1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
5.3.2 景观镶嵌体水平上的粒度效应 |
5.4 土地利用的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 |
5.4.1 景观结构变化的生态过程 |
5.4.2 景观生态过程服务价值变化 |
5.5 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
5.5.1 自然因素 |
5.5.2 人为因素 |
5.6 小结 |
6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评价单元 |
6.1.2 生态安全评价框架 |
6.1.3 数据收集 |
6.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指标 |
6.2.1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6.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 |
6.2.3 评价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
6.2.4. 评价指标权重 |
6.2.5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6.2.6 景观生态安全结果评价 |
6.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时空异质性分析 |
6.3.1 景观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变化 |
6.3.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分析 |
6.4 景观生态安全区的生态调控 |
6.4.1 高度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
6.4.2 较高安全生态调控措施 |
6.4.3 中等安全调控措施 |
6.4.4 低和较低安全调控措施 |
6.5 景观生态安全模拟预测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岸带植物群落演替 |
1.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4. 3S技术在河岸带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辽河保护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生态环境状况 |
2.1.3. 生态修复方案 |
2.2. 研究方法 |
2.2.1. 遥感影像获取和预处理 |
2.2.2. NDVI数据获取 |
2.2.3. 气象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2.2.4.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
2.2.5. 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
2.2.6. 环境因子获取 |
2.2.7. 数据分析 |
3. 植被覆盖时空动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MODIS NDVI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MODIS NDVI的时间变化趋势 |
3.2.3. MODIS NDVI变化的驱动因素 |
3.2.4. NDVI的空间统计方法 |
3.3. 辽河保护区NDVI的时空动态 |
3.3.1. 多年平均NDVI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3. NDVI与气候的相关性 |
3.3.4. 讨论 |
3.4. 辽河保护区典型河段NDVI的空间格局 |
3.4.1. 封育区NDVI的空间格局 |
3.4.2. 半变异函数分析 |
3.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4. 讨论 |
3.5. 小结 |
4.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景观指数的选取 |
4.2.3. 景观指数计算 |
4.3. 辽河保护区成立前后景观格局动态 |
4.3.1. 粒度效应分析 |
4.3.2. 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 |
4.3.3. 讨论 |
4.4. 典型河段封育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
4.4.1 粒度效应分析 |
4.4.2. 封育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 |
4.4.3. 讨论 |
4.5. 小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InVEST模型简介 |
5.2.2. InVEST模型的适用性和敏感性分析 |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3.2.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 |
5.3.3.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被和土壤空间格局 |
6.1. 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 |
6.1.1. 植物群落结构 |
6.1.2. 植物物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6.1.3. 讨论 |
6.2. 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 |
6.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横向梯度变化 |
6.2.2. 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环境因素 |
6.2.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自相关性 |
6.2.4. 讨论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四、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碱化草地景观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多样性和空间格局的关系[J]. 高琼,李建东,郑慧莹. 植物学报, 1996(01)
- [2]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陈晓江. 内蒙古大学, 2016(08)
- [3]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D]. 李海毅. 吉林大学, 2007(04)
- [4]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D]. 汪雪格. 吉林大学, 2008(11)
- [5]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白立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王水献.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7]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小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安全评价[D]. 吴学伟. 武汉大学, 2018(06)
- [10]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夏会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