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杜杨[2](2010)在《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我国又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因此粮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除了国内粮食供需的各种历史矛盾,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各国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部分农业大国正逐步渗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链条,再加上2007年一场来势汹涌的粮食危机,这些新形势都考验着各国的粮食安全,也给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粮食安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自2004年起粮食连续6年增产,全国口粮基本可以自给,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1980年的327公斤攀升至2008年的399公斤。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内仍然存在诸多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首当其冲的即是粮食需求量庞大。粮食需求量在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推动下不断攀升,两者相加已经达到了粮食总需求量的60%且还在上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短期内这种需求压力不会减小。其次,粮食供给方面,受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约束,粮食增产难度增大。而作为粮食增产支撑的科技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势力相差仍然很大。虽然中央连续下发一号文件大力扶持农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普及农科知识,但基于起步晚、底子薄,想要在几年之内把科技水平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几乎是不可能。以上两个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因此部分农民失去种粮意愿,转而投向了回报率更高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同时间接给了拥有先进科技的国际农业巨头抢占中国市场的机会。除此之外,国际社会出现的各种新形势也给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出了挑战。值得一提的就是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虽然我国坚持95%的高自给率,但是为了抵御粮食危机的冲击,仍然调整了相当一部分粮食的出口政策,以确保国内粮食市场的供应稳定。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断的融入粮食贸易的利益纠葛中,既要遵循WTO农业贸易规则,也要切实维护本国的利益不受发达国家的侵害,可见,维护粮食安全之路任重而道远。基于以上清醒的认识,本文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作以全面分析。在确定了影响一国粮食安全的四大因素,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消费水平、国内粮食流通体系及粮食进口能力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的诸多风险。结合大量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粮食消费量大,但保障粮食充足供给和有效分配的能力并不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再加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化,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对重大考验。鉴于此,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首先,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扶持粮食增产,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国家应花大气力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粮食流通渠道。唯有这些硬件和软件势力的共同提升,粮食产量和种粮效益才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有效发挥。其次,除了采取必要的行动,全国人民还要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树立惜粮意识,合理消费粮食,并积极配合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实施。最后,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应立足国情,在遵循WTO农业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粮食市场制度和粮食贸易政策,以保障我国粮食市场不受国际市场的大力冲击。
胡广义[3](1979)在《关于我省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技术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动下,我省科学种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一批小麦高产典型,特别是1978年在严重春旱的情况下,北安农场管理局所属的花园、二龙山、五大连池三个农场,小麦单产上了《纲要》,其中有十个连队单产过了“黄河”。德都县全县二十四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上《纲要》。这些高产典型,为我省发展小麦生产提供了经验。根据各地经验,对小麦高产栽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一、搞好整地保墒,为高产打好基础
辽宁省开原县李家窝棚大队[4](1977)在《千亩大豆连续五年超《纲要》》文中指出 我们大队属黄土丘陵地区。土质较薄,文化大革命前,大豆亩产只有百十来斤。自北方农业会议以后,粮、豆产量大幅度提高,1974年以来,粮食亩产超千斤,大豆连年超《纲要》。在大豆生产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增肥改土前几年,我们对我队的土壤进行过化验,全氮量只有0.088%,有效磷也只有3.4。说明氮素不足。磷素缺乏。为了增肥改土,
西丰县天德公社革委会[5](1977)在《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文中指出 我社位于西丰县北部,耕地6.2万亩,岗坡地占60%,土质瘠薄,无霜期短,是我县的一个高寒山区。文化大革命前,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影响,资本主义倾向严重,耕作粗放,
新华社记者[6](1975)在《学习大寨经验办好国营农场——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侧记》文中研究说明 参加这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国营农场、生产建设部队和农垦管理部门的代表,学习了大寨的根本经验,听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报告,对于用大寨精神办好国营农场,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他们说,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数千个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潜力很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办好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不仅
二、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创新与不足 |
2 有关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 |
2.1 粮食安全的内涵 |
2.1.1 "粮食"概念的界定 |
2.1.2 "粮食安全"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含义 |
2.2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
2.2.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2.2 粮食消费水平 |
2.2.3 国内粮食流通体系及粮食进口能力 |
2.2.4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
3 中国粮食安全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3.1 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需求性因素 |
3.1.1 口粮消费总量仍很大 |
3.1.2 工业用粮大幅增加 |
3.1.3 饲料用粮不断增加 |
3.1.4 种子用粮稳中有降 |
3.2 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供给性因素 |
3.2.1 农业自然资源长期匮乏 |
3.2.2 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不足 |
3.2.3 国内粮食流通渠道不畅 |
3.2.4 农民种粮增收难 |
3.2.5 国际因素对粮食安全影响程度加大 |
3.3 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国际政治因素 |
3.3.1 美国的粮食武器瞄准中国 |
3.3.2 发达国家欲借多哈农业谈判成果主宰粮食市场 |
4 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4.1 采取一切措施扶持粮食生产 |
4.1.1 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
4.1.2 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推广力度 |
4.1.3 尽最大可能保证农民种粮利益 |
4.1.4 完善粮食流通渠道 |
4.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
4.2.1 减少粮食浪费 |
4.2.2 大力开发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替代品 |
4.3 保证中国农业不受国际贸易自由化冲击 |
4.3.1 制定合理的粮食进出口战略 |
4.3.2 完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因素与对策研究[D]. 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3]关于我省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技术问题[J]. 胡广义.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79(01)
- [4]千亩大豆连续五年超《纲要》[J]. 辽宁省开原县李家窝棚大队. 农业科技通讯, 1977(03)
- [5]万亩大豆连年上《纲要》[J]. 西丰县天德公社革委会. 新农业, 1977(02)
- [6]学习大寨经验办好国营农场——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侧记[J]. 新华社记者. 农业机械资料, 19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