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副词“geng”的缺点

使用副词“geng”的缺点

一、副词“更”运用中的弊病(论文文献综述)

柳成姬[1](2016)在《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文中提出名词的数量最多,句法地位也最重要。但是目前对名词语法学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弱。早年对名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名词本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名词与名词性成分的研究,围绕名词的特点和名词与别的成分搭配来分析。本人主要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该类词语进行描写,并对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力求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用形式来验证语义,用语义来解释形式。结构主义语言学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说作为诞生标志。从语义角度对名词相关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寻找语义搭配规律和语用特点。本人对汉语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讨论名词相关的所有问题,而是采用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框架,采用形式句法的方法论,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和着作的基础上,对名词和与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作出说明。本文讨论了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名词与介词的组合、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名词与副词的组合、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等问题。第二章至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考察名词的定义,次范畴的三种分类——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其内在时间性、空间性、程度性等。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最后论述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以及名词的指称性问题。第三章考察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主要是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研究,重点讨论“N1+(的)+N2”结构的句法结构类型、语义关系类型(同位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量化名词、非量化名词、无量名词,名词的选择性短语。第四章考察名词与介词的组合,介绍介词的性质、特点、功能,并介绍了介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还论述了其中不能进入此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在X中”的构式。第五章考察名词与量词的组合,名词短语中最热门的就是名词与量词的组合,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名词与名量词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分析并解释影响名词与量词互相选择的本质原因和各种制约因素,挖掘名词与量词组合的内在规律及阐述了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第六章考察名词和动词的组合。主要讨论名词与动词搭配相关的短语研究,并分析了动词和名词所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N+V、V+N、V的N、N1+(的)+N2、N+的+V、(V+N1)+N2的类型。它们的构成受到构成成分之间句法和语义上的制约、而这些短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有单音节的方位词和双音节的方位词的区别,本文还对方位词“上、下”作了集中的讨论。方位词是非常有特点的词类,方位词在语法功能上类似虚词,必须和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研究方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在入句以后的特点,以及人体名词与“上、下”结合的特点。第八章考察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程度副词作为副词中的一类,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作为一种后起的语言现象,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该结构能够兴起和发展。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黄蓓[2](2016)在《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反思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主观性概念泛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在当前非客观主义意义观兴盛的背景下,主观性(subjectivity)作为对抗客观主义意义观最有力的砝码,在当代语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当代语言理论的核心要义之一正是对语言使用主体的高度重视。在当代,主观性研究异彩纷呈,涌现出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分别以当代功能-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依托,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理论视角的异质性造就了对研究对象大相径庭的认识。各学派各执一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纵观现有主观性理论研究,似乎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1)对主观性缺乏统一、明晰的界定,对其内涵认识不清;2)对主观性的作用层面判断不一;3)主观性研究思路上表现出个体观、分解论倾向。Nuyts(2012)曾表达了主观性研究的三难:第一,难以给主观性下一个毫不含糊的定义;第二,难以划定主观性范畴的边界;第三,难以确定具体主观性范畴的外延。这说明当前主观性研究尚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我们在的目标即在于尝试从混沌中寻找秩序。我们梳理了主观性概念泛化的倾向,从哲学角度解析了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概念外部与内部寻找主观性的限定因子,试图走出主观性的泛化倾向。就外部限定而言,我们分别从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入手,试图摆正主观性在语言中的位置。就内部限定而言,我们区分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将主观性的核心限定在说话者的态度主体地位上,并结合主观性(化)经典定义的二重性问题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作用层面进行了限定。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主观性的内涵进行限定,明确了主观性与其他语义属性的区别,论证主观性属于非命题意义的子集,并划定了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主观性概念进行了分层。我们采取逐级分层的思路,首先以语言为切入点区分了非语言主观性、前语言主观性与语言主观性,而后以作用层面为切入点,在语言主观性内部进而区分了语言(langue)主观性、言语主观性、语篇主观性与元语言主观性。本着对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的理念,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语言(langue)主观性层面,从而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从Nuyts (2012)面临的三难中找到了重大突破口。我们论证了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并从三个公认的主观性标记—情态、认知谓词、第一人称主语一出发,论证并不存在单一范畴与主观性内在相连。据此,我们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在内涵上表现为组合含义(syntagmatic implicaturc),即字里行间的感受义,在作用层面上表现为组合语境,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与意义的相互作用,在语义轴心上表现为认识评价,在结构轴心上表现为一个指向命题的结构。而后,我们提出界定主观性标记的四大标准:结构标准、语义标准、功能标准及真值标准,从而离析出不同的主观性范畴。接下来,基于对Langacker主观性模式的反思,我们对“概念内容-识解”模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有望对各主观性范畴加以认知解读。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主观性体现在概念内容背后主观识解的成分中,不同范畴的概念内容义与主观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我们以命题边界为主线,同时参考范畴与作用层面,对主观性进行了内部分层。基于对传统主观性研究中个体观取向的反思,结合本文的狭义主观性思想,我们提出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主张主观性的解读无法单纯归结为词项或构式的属性。我们确立了认知(构式)语法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作为主观性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考虑到方向性问题,我们区分了构式对词项的作用与词项对构式的作用,并讨论了两者的总体互动效果。就构式对词项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语境对词项的主观性潜势的提升:就词项对构式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主观性的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烘托。就两者的互动效果而言,表现为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前者涉及的是语义相容,后者涉及的则是语义相斥。在这两大效应的作用下,可能造就主观性构式的涌现。最后,我们勾勒了主观性的结构空间,回归本研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的思想。我们围绕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分别进行了探讨。就选择限制而言,主观性成分在语义结构上不自足,表现出对主观结构语境的依赖,主观性的高低与对结构语境的依赖度成反比。从线性结构来看,主观性的强弱在结构连续统上呈现出明显的左向分布:主观性越强,越趋于结构左侧分布;反之亦然。反映到辖域上来,主观性的强弱与辖域的高低成正比:主观性越强,辖域越高,反之亦然。就宏观结构特征而言,主观性表达相对于非主观性表达具有标记性,符合元象似标记性原则,标记性程度与主观性强度成正比。就宏观分布特征而言,主观性往往造就语言中的主客分工,主观性-客观性不仅是词义分化的重要理据,也是构式分化的重要理据。

阮李威欣[3](2019)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合词是现代汉语里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可离可合的特征超出了一般词或短语(词组)的范畴,横跨了词法、句法两个层面。越南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离合词相类似的语言现象,因此,越南学生在理解与使用离合词的过程中会出现偏误,偏误特征兼具系统性与个人性,这种现象导致越南学生在言语交际中无法准确地、得体地沟通交流。鉴于此,本文将从汉语离合词的越语对译角度出发,探讨其对译的特点及规律,同时,以此为基础,考察、分析越南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建议,以更好地帮助和启发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离合词。本文具体的内容如下:第1章:说明选题缘由,概述国内外学者关于离合词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任务,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明确离合词的界定和类型,分析离合词的结构形式,包括基式和扩展式,确定离合词的考察范围。第3章:利用CCL语料库、BCC语料库、《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汉语常用离合词用法词典》、《现代汉语离合词学习词典》以及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例句,分析186个汉语离合词的越语对译特点及规律。经过分析得知,离合词“合用”的越语对译形式在词义、词性方面基本相同,但与其对应的结构却有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三种越译对应形式:词(139个)、短语(33个)、词与短语(14个)。多数离合词是不及物动词,但译成越南语后,有的不及物离合词变成了及物动词,因此,汉语离合词的越译对应形式既复杂多样又灵活多变,比如139个离合词中,15个能带宾语,124个不能带宾语,其中,15个能带宾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中,有10个是及物动词,3个是不及物动词,2个兼及物与不及物动词。124个不能带宾语带宾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中,有52个及物动词,72个不及物动词。33个短语的越语对译形式可分为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及主谓短语三种,而以动宾短语为主。此外,汉语离合词越译的主要形式不是汉越词,而是非汉越词,并兼具口语与书面语色彩意义。汉语离合词越译的这些特征,无疑会给越南人学习与使用离合词造成困扰。离合词扩展式的对应形式可分为:插入助词、进行重叠、插入补语、插入定语、进行移位五种形式。其中有的离合词带有整齐对译,有的带有部分对译,甚至有的不带有对译。比如,离合词插入动态助词“了”“着”“过”以及结构助词“的”,其越语对译形式也存在着不少差异。其中离合词插入“了”“着”“过”的越语对译形式为部分对译,但离合词插入“的”便没有越语对译形式,因此翻译时要保留原式。又如,离合词重叠的越语对译形式,有时要保留原式,有时则需借用越语虚词放在离合词后面。再如,离合词插入结果补语的越语对译形式为离合词后面加上结果补语等。第4章:以259个学生(185个越南汉语本科生和74个越南留学生)作为研究客体,并将其分为初级学习阶段与中高级学习阶段,考察他们学习离合词时产生的偏误,并分析造成偏误的原因。经过研究可知,初级阶段学生的主要偏误原因在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中高级阶段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与规则,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过分运用类推法,以及离合词本身的复杂性。此外,对初级阶段的越南留学生而言,言语实际环境对离合词的学习帮助较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离合词扩展形式,越南汉语本科生的正确率高于越南留学生。本文也指出,中高级阶段的越南留学生可利用语言环境的优势掌握离合词的用法,而越南汉语本科生除了吸收课堂上的汉语知识外,还依靠自习能力来提高汉语水平。第5章:对15位越南汉语教师进行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并展开离合词的相关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汉语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需要统一对离合词的相关认识,其中,首先应将离合词看成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种“小类”和一个专门的语法项目,在教材编写、教学策略及理论与应用方面引起适当的关注。此外,以《新大纲》所出现的语法分级为主要依据,将离合词相应的语法特点写进对外汉语教材中,同时,教材中的课文与练习部分也应设有离合词的相应用法。第6章: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陈晓[4](2010)在《近年来报刊新闻的语言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现阶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新闻语言也正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也就是这一变化过程中,新闻语言出现了一些有悖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对新闻语言进行规范已成为了新闻媒介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本文研究的是近年来报刊新闻媒体的语言特点和规范问题,包括了报刊新闻媒体新闻语言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及规范的措施等主要内容。文章将从新闻、语言相关概念入手,并通过对近年来报刊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搜集、整理、分析,指出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危害及原因,从而提出新闻语言的规范措施和创新途径。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新闻语言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新闻语言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语言,之前的研究也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应采取动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浅谈新闻语言的相关概念、基本特点及与文学语言、网络语言的异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时代特征。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报刊新闻媒体新闻语言出现的问题、危害及原因。第五章提出报刊新闻语言规范的具体措施和创新的主要途径。希望通过对新闻语言的这些研究,对之后新闻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黄琼英[5](2007)在《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的汉语书写时期正值汉语文白交替之际,这个时期鲁迅所留下的作品,既有文言写成的,也有白话写就的,还有一种是文言、古白话、外来语等杂合而成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里呈现出许多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变化的节点。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以前,鲁迅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文言,但其间已现出了现代白话的因子。《狂人日记》发表以后,鲁迅的语言构成更为复杂。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他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在对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形态的磨合式运用中进行的。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他对各种或新或旧的语言规则都有所偏离,通过适当的间隔和“陌生化”,使其语言充满了张力和活力。这种自觉地在历史大潮中改造语言的努力,使得鲁迅的语言发生了历史性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对于鲁迅具体语言变化的研究和描述,为我们更细致、确切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包罗万象的宝库。本文试图通过鲁迅作品语言变化的细致研究来考察现代汉语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为人们进一步厘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以及参与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把握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研究、文学语言的发展路向以及现代汉语信息化处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参照。另一方面,鲁迅的翻译语言与创作语言的整体研究能较为具体、客观地展现翻译在鲁迅现代语言形成中的作用,把人们忽视已久的,鲁迅在翻译实践中对语言所作的实验、创造,以及蕴藏在语言形式里的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本文是以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向,对鲁迅一生的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历时考察。首先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考察了鲁迅语言观的变化,然后从语言——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三个层面对鲁迅作品中的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描述鲁迅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分析语言变化的历史缘由和文化内涵,进而探讨语言变化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文化演变以及语用主体认知的变化。从语言是“载道”的工具到语言是“民族心理的指向标”观念的转变,标志着鲁迅语言观的质变。这一变化影响了鲁迅翻译以及文学创作中语言使用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影响到他选词、造句、构篇、修辞等语言行为。鲁迅作品中词的变化体现在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以及字形和语素组合的不稳定、义位的变化上,但总的发展趋向还是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词语的使用上,主导语言影响着鲁迅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句子语序出现了文白交替的过渡形态,欧化的书面语特征比较明显,语序变得更灵活。句法方面出现了文言、古白话句法的沉淀,以及新、旧句法成分合并而形成的句法“杂合”现象,同时还有“性数体”等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主语的频繁使用以及新结构的产生,出现了句法严密化、情感化的发展趋向。句式方面有新旧句式的叠架、句式多样化等特点。鲁迅文言时期的作品与现代白话时期的作品相比,篇章的衔接机制、篇章话题结构、篇章的宏观构建机制都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书写体式标记、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微观篇章衔接机制的变化,以及话题结构推进模式、篇章结构建构机制的变化上。在修辞层面,鲁迅文言时期作品在整体上缺乏创新精神,而在现代白话时期,作家在观念上打破了许多禁忌,在语言的使用上强化了主体意识,修辞面貌也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传统比喻、用典、仿拟等辞格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体现了其哲理化思考的色彩、音韵节奏、梦、空白、梯级修辞等方面的运用上。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鲁迅的语言出现了由文言时期相对“纯粹”到现代白话时期“杂合”的发展趋势。鲁迅语言的“杂合”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鲁迅身份认同与文化心理中的巨大矛盾,以及鲁迅试图整合和超越这种矛盾的努力。所以鲁迅语言上的杂糅,是一种有意识的整合,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各种语言资源的兼收并蓄和创造性转换。鲁迅语言的“杂合”性体现了转型时期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用主体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深重矛盾在语言上的映射。

王倩[6](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提出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李晓琴[7](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罗茜文[8](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张亮[9](2017)在《“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X”可视为VO式动宾结构,在历时与共时双重演化推动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斜坡。语义指涉成分的凸显强化“有X+于+O”结构的使用。韵律机制的制约和语用经济性的干预迫使“有X于”难以进入汉语词汇库藏,“于”趋向零形化。“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词族属性的重新解读,导致“有X”的及物化。“S+有X+Vp”是孕育“有X”副词化的句法环境,其源结构为“S+有X+Np”,是“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前提和基础语境。“有X+Vp”结构内“有X”呈现粘谓分布,在“adv.+Vp”状中结构的强势类推下,“有X”具备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共时层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词汇化连续统,即“跨层结构→韵律词→语法词→词汇词”。“有望、有幸、有意”的副词化、“有感”的形容词化、“有待”的形式动词化、“有失”的附缀化等都是“有X”词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涉及“有、有X”的句法语义地位。“有、有X”的语义信息负载量与其是否会发生语法化具有内在联系。“有”失去语义核心地位,更易于发生语法化;同样,“有X”与Vp的谓语核心分配也决定“有X”的演化。“有X”语法化程度加深,主观化程度表达强化,外在体现即其句法位置的左移外围化。“有X”进一步语法化,从谓语核心的修饰成分向整个谓语的修饰成分演化,也就是“有X”的限定或修饰辖域扩大化,句法位置逐渐左移,外围化。此可谓“有X”语法化的“逆向减量”原则。“有X”的词汇意义弱化,其语用功能义强化。“有X”的演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望”正向以表示情态意义为主的评注性副词发展;“有意”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描摹性副词;“有幸”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兼具评注性的描摹副词;“有待”抑制其后动词的陈述性,凸显动词的指称性,Vp的动作性或动词特征越明显,“有待”的形式化特征越显着;“有失”语法化程度加深,词义虚化,功能泛化,渐失独立词地位而倾向粘着化,最终附缀化。“有+Np双”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能产构式。“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层级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Np双”构式化连续统的最末端是副词化。“有+Vp”结构历经“繁荣→衰退→再复兴”三个阶段,与汉语的历时发展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化。“有”的语法化与主观化是个互动过程。“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表评注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下,“有”的确认功能可被视作“广义的完成体”。

李二涛[10](2012)在《基于博客语料库副词使用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语料库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大规模博客语料库为真实数据来源,以实际语料中语言现象的出现概率为依据,针对博客中使用的副词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以探寻男女性别人群语言差异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总体副词、各次类副词、高低频副词、语义韵以及重叠副词等五个方面的精准统计、详细观察和充分描写,归纳、概括了现代汉语副词在这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事实上,研究视角上的开创性丰富和发展了汉语副词的系统研究;研究方法上的实证性使副词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依托计算机强大的索引、分词、标注、统计、计算等功能,针对大规模博客语料库中的男女副词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也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为自然语言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提供语言运用的可靠信息和理论依据,为国内外语言专家学者提供相关学术性参考数据,也为国家语言政策、语言规划部门进行语言监测、制定国家语言标准提供真实语言数据。除了绪论的第一章和关于语料库中副词的归类和判定的第二章外,本文内容大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三章基于大规模博客语料库针对男女博客总体副词性别差异与共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共性大于差异。首先对国内外副词性别差异研究进行了述评,然后从男女博客总体副词、各次类副词、累加覆盖率与词种数关系、文本数与分布率、词长分布以及男女博客共用副词和独用副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男性副词和女性副词的总数以及三大类中各总数相差不大,具有较强一致性。男性和女性副词各次类所占的比例一致:限制性副词>描摹性副词>评注性副词。男性、女性副词累加覆盖率趋势曲线图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男女副词在博客真实文本中都具有一种规律极强的分布情况。男性副词根据频率排序与分布率排序总体较为相似,仅有个别副词的排序有所变动。由于该博客语料库规模庞大,所以分布统计法和频率统计法统计的结果大致相当,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着水平。女性比男性使用副词的频次平均值多11628,女性在博客中使用副词的总体频次是男性的1.83倍,女性使用副词的频率远高于男性,这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副词。随着男女副词词长的增加,平均频次却呈下降趋势。我们还发现女性副词的平均频次均比男性高,单字词高出的幅度最大,双字词其次,三字词的幅度更小,四字词的幅度最小。男性和女性副词共983个和985个,其中共用副词961个,各自的非共用副词分别有22个和24个。男性倾向于使用与政治、工作、游戏等相关的内容,副词选用也较为正式;女性则倾向于使用与感情、心理等相关的副词。第四章对男女博客各次类副词的性别差异与共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性与差异并存。该章以网络博客语料库中真实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男女博客副词的各次类进行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累加覆盖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博客中不同性别对于副词各次类的不同使用规律,最终试图找出男女博客中的使用异同。在限制性副词的数量上,男性和女性大致相当。其中,各个次类的数量也大致相当。但女性使用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和程度副词数量都比男性偏多,男性使用关联副词、否定副词和协同副词数量都比女性偏多,频率副词和重复副词的数量等同。从各次类的数量上看,男性描摹性副词个数比女性多,其中,表方式、表状态和表情状的副词都比女性多,女性表比况的描摹性副词比男性多2个,但差异并未达到统计上的显着水平。在描摹性副词的使用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表比况的描摹性副词;而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表示方式、状态和情状的描摹性副词。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评注性副词。女性使用副词“太”、“还是”、“真”、“一定”、“真是”的频率明显大于男性,而男性使用“当然”的频率明显大于女性,说明这些评注性副词均是高频词,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第五章针对不同性别高频出现和低频出现的副词展开深入研究,试图客观、真实地探寻它们使用的不同规律。研究发现高低频副词方面差异大于共性。男性由高到低排序前152位副词为高频副词,占所有男性副词词种数的15.46%;女性由高到低排序前90位副词为高频副词,占所有女性副词词种数的9.14%,说明女性高频副词的平均频率更高。根据男女累加覆盖率与副词词种数递增趋势曲线图可知,女性累加覆盖率在90%之前,坡度更大,递增速度更快,词种数较少;相反,男性累加覆盖率在90%之前,上扬的坡度相对较小,递增速度较缓慢,词种数较多。从词长的角度来看,单字词的平均频次最高,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频次分别达454825和879442;双字词的平均频次次之,男性和女性平均频次分别达104109和38322:三字词的平均频次更低,男性和女性平均频次分别达59335和22818;四字词均为0。随着词长的增加,平均频次却相反呈下降趋势。男性高频副词平均频次是男性副词平均频次的5.8倍,女性高频副词平均频次是女性副词平均频次的9.4倍,悬殊之大,也足以说明高频副词的频率之高。最后,对男性和女性中的否定副词进行了统计,发现男性和女性均有29个否定副词。男性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副词的总体数量高于女性,说明男性在博客中否定表达的需要较多,与否定副词的使用频率偏高有直接关系。第六章对博客语料库中副词语义韵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以共性为主。本章基于数据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严重XX”的普遍性和局部性语义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网络男女博客中不仅存在着由典型搭配构成的普遍性语义韵,而且还存在由异常搭配构成的局部性语义韵。与此同时,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着细微的区别。语言使用者故意违背语言使用因循性,造成语义韵冲突,最终实现网络中特有、诙谐的表达效果。基于统计数据发现“严重+VP”、“严重+NP”和“严重+AP”三个类联接。其中,“严重+VP”类联接有205例,全部作状语,占全部有效频次的64.3%;“严重+NP”类联接有107例,全部作修饰语,占全部有效频次的33.5%;“严重+AP”类联接有7例,全部作状语,占全部有效频次的2.2%。基于统计数据,在319个实例中,3.8%(12/319)的搭配属于中性,其余96.2%(307/319)的搭配都是消极词汇,所构成的语义氛围都是消极语义,导致其右侧的语境是消极语义韵。我们认为“严重”具有极其明显的消极语义韵结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严重”的词类在三个类联接中有两个词类。在“严重+VP”和“严重+NP”类联接中“严重”均是形容词词性,分别修饰VP和NP,而在“严重+AP”类联接中“严重”应该是副词词性,相当于“非常”或“极其”。众所周知,纯状语性是副词的本质、区别性特征。其次,我们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计算出MI≥3的有效右侧搭配词共57个。其中,98.2%的搭配词具有消极的语义氛围,建立“严重”的语义韵结构。以上两种常规方法的研究表明:当距位为“N+l”时,“严重”的普遍性语义韵律具有明显的消极语义韵,搭配词在语境中营造了消极语义氛围。另外,我们对大规模博客语料库中男性和女性“严重”的局部性语义韵律进行了研究。在现实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可能故意违反搭配和谐的原则,选用不寻常的搭配在语义上构成冲突,形成积极、正面的语义氛围,最终造成语义韵冲突,并利用语义韵冲突实现特殊的交际效果。统计表明,在大规模博客语料库中已出现“严重”的异常搭配,频率极低,但已构成其积极局部性语义韵律。在男性博客语料中只发现了4个异常搭配,分别是“严重有感觉”、“严重地激励”、“严重清醒”和“严重感谢”;在女性博客语料中只发现了1个异常搭配,即“严重感谢”。第七章利用大规模博客语料库对重叠副词进行准确的统计研究,重点考察了汉语中重叠副词男女使用的差异。男性重叠副词词种数为65个,占男性副词总种数的6.61%,女性为64个占女性副词总种数的6.5%;其中60个为共用重叠副词;男性独用重叠副词的个数为5个,占男性重叠副词总数的7.69%,女性独用重叠副词的个数为4个,占女性重叠副词总数的6.25%。男性的独用重叠副词更倾向于客观、动作等的描述,副词选用也较为正式,如“迟迟”、“缓缓”、“轻轻”等;而女性则倾向于使用与感情、内心等相关的副词,如“独独”、“牢牢”、“默默”、“时时处处”等重叠副词。其次,我们将根据外在形式将副词重叠分为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研究表明:单音节重叠AA式中,女性副词的使用频率普遍比男性高,这与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偶数(逢双)音节的习惯有直接关系;双音节重叠AABB式中,男性和女性重叠副词分别有3个和4个,分别占重叠副词总数的3%和6%。部分重叠结构是在双音节AB的基础上,重叠为AAB式,只重叠词根,不重叠后缀,构成“AA然”。在男性和女性博客语料库中,男性和女性均只有一个“AA然”结构,即“悠悠然”,男性使用频次和频率均低于女性。再次,从重叠的内在结构角度,重叠式副词可分为有基式重叠副词和无基式重叠副词。作者分别对男性和女性中的有基式重叠和无基式重叠副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各种重叠式副词的词种数男女多少不一,女性使用频率普遍比男性偏高。最后,从语用的角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重叠式副词有两个相反的作用:一是使程度更深,语气更重,频率更快,二是使程度更浅,语气更轻,频率更低。第八章是结语,指出本文在博客语料库中男女副词研究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不足以及后续可以开展的研究。

二、副词“更”运用中的弊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副词“更”运用中的弊病(论文提纲范文)

(1)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
        1.2.1 原型范畴理论
        1.2.2 指称理论
        1.2.3 量范畴理论
        1.2.4 空间范畴理论
        1.2.5 有界与无界理论
        1.2.6 隐喻理论
        1.2.7 结构主义理论
        1.2.8 认知语言理论
        1.2.9 三个平面理论
        1.2.10 语法范畴化理论
    1.3 语料来源
    1.4 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
        1.4.1 汉语名词的次范畴化研究
        1.4.2 名词对其它词类的选择性研究
        1.4.3 名词选择性短语的概念及格式
        1.4.4 名词充当主宾语时与谓语动词的选择关系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2.1 引言
        2.1.1 对名词的定义
        2.1.2 名词次范畴的分类
        2.1.3 对非量名词的已有研究
    2.2 量化名词
        2.2.1 个体名词
        2.2.2 集体名词
        2.2.3 物质名词
        2.2.4 抽象名词
    2.3 非量名词
        2.3.1 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非量名词名称的确定
        2.3.3 非量名词的界定
        2.3.4 专有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5 方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6 处所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7 时间名词的非量化特征
        2.3.8 无量名词
    2.4 名词的语义语法特征
        2.4.1 名词的空间性特征
        2.4.2 名词的时间性特征
        2.4.3 名词的程度性特征
    2.5 名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2.5.1 名词做谓语的问题
        2.5.2 名词做状语的问题
        2.5.3 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2.5.4 主宾语位置上的谓词问题
        2.5.5 名词做定语的特点
    2.6 名词的指称性问题
        2.6.1 有指与无指
        2.6.2 定指与不定指
        2.6.3 实指与虚指
        2.6.4 类指与个指
        2.6.5 指称与语序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词与名词的组合(定中结构)
    3.1 引言
    3.2 现代汉语N1+(的)+N2结构(定中结构)研究
        3.2.1 “N1(的)N2”的语义关系类型
        3.2.2 领属关系的下位分类
        3.2.3“N1(的)N2”的结构类型研究
        3.2.4 现代汉语N1+N2内部语义关系
    3.3 现代汉语N1+N2结构中“的”的标记功能
        3.3.1 关于“的”的语法功能
        3.3.2 关于“的”的隐现分析
        3.3.3 关于“的”与相关结构的歧义
    3.4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与名词的搭配
        3.4.1 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3.4.2 抽象名词的语义句法特性
        3.4.3 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
        3.4.4 抽象名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
    3.5“NN”语义双向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词与介词的组合
    4.1 引言
    4.2 对“在X中”的介词结构考察
        4.2.1“在”语法化的因素
        4.2.2“在X”的句法功能
    4.3“在+X中”的“X”的性质
    4.4 对“在X中”中“X”的语义考察
    4.5“PX里”中的X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词与量词的组合
    5.1 引言
    5.2 量词的定名与立类
        5.2.1 量词的定名
        5.2.2 量词的立类
        5.2.3 量词的分类
        5.2.4 汉语量词的次范畴特征
    5.3 名词与量词匹配规律的深求
        5.3.1 名词、量词搭配形式的研究
        5.3.2 名词量词关系三论
        5.3.3 物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关系
        5.3.4 量词自身语义特征的限制
        5.3.5 语境对名量词选择的影响
        5.3.6 名词选择量词的流程
    5.4 名词与量词的双向选择
        5.4.1 名词对量词的选择
        5.4.2 量词对名词的选择
        5.4.3 一个量词对一组名词的选择
        5.4.4 一个名词对很多量词的选择
        5.4.5 名词与量词“NN”的双向选择
        5.4.6 偏正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4.7 联合式“NN”的语义结构分析
    5.5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选择
        5.5.1 抽象名词和量词的研究
        5.5.2 抽象名词的可量性
        5.5.3 抽象名词与种类量词搭配
        5.5.4 抽象名词与不定量词搭配
        5.5.5 抽象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
        5.5.6 抽象名词与临时量词搭配
    5.6 个体量词和名词搭配
    5.7 名词和量词选择的认知理据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名词与动词的组合
    6.1 引言
        6.1 偏正式“N+V”短语研究
        6.1.1 定中式“N+V”短语中N的语义特点
        6.1.2 定中式“N+V”短语中V的句法语义特点
        6.1.3 状中式“N+V”短语的考察
    6.2 对“N+V”短语与“V+N”短语的研究
        6.2.1“N+V”短语中V的次范畴
        6.2.2“N+V”短语中N的次类
        6.2.3“V+N”短语中V的次类
        6.2.4“V+N”短语中N的次类
    6.3 定中式“V+N”短语的研究
        6.3.1 述宾式和定中式“V+N”的语义特点
        6.3.2“V+N”短语和“V+的+N”短语
        6.3.3 对定中式短语“V+N”中动词的考察
        6.3.4 定中式短语“V+N”中名词的考察
    6.4 偏正式“V的N”短语研究
        6.4.1“V的N”偏正短语研究的构成类型
        6.4.2 V与N搭配上的语义限制
        6.4.3“V的N”偏正短语的功能
        6.4.4 与偏正短语“V的N”相关的组合
    6.5“N的V”短语研究
        6.5.1“N的V”短语的构成成分
        6.5.2“N的V”中的V的语义特点
        6.5.3“N的V”短语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6.5.4“N1的N2”与“N的V”
        6.5.5 对定中式的“N的V”与“N+V”的考察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7.1 引言
    7.2 方位词的性质和特点
        7.2.1 方位词的性质范围
        7.2.2 方位词的句法功能
        7.2.3 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7.2.4 有关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问题
    7.3 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1 集合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2 普通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3 专有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4 抽象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3.5 时间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6 处所名词与方位词搭配
        7.3.7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搭配
    7.4 与方位组合的名词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名词与副词的组合
    8.1 引言
    8.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程度副词
    8.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8.4“副+名”结构的性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结论
    9.2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2)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0 引子
    1.1 主观性概念的嬗变
    1.2 语言主观性的学科基础
        1.2.1 语言主观性的哲学渊源
        1.2.2 语言主观性的心理学基础
        1.2.3 语言主观性的认知基础
        1.2.4 语言主观性的符号学基础
        1.2.5 小结
    1.3 选题的缘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章节结构
2 当代主观性理论评述
    2.0 引子
    2.1 早期主观性思想
        2.1.1 洪堡特:主观性思想的先声
        2.1.2 Benveniste的主观性思想
        2.1.3 Lyons的主观性思想
    2.2 功能-话语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2.1 Halliday的主观性思想
        2.2.2 Martin的评价理论
        2.2.3 Nuyts的主观性思想
        2.2.4 小结
    2.3 语用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3.1 哈贝马斯的主观性思想
        2.3.2 Traugott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3.3 Traugott主观性思想的不足
        2.3.4 小结
    2.4 认知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4.1 认知观下的主观性的概念基础
        2.4.2 Langacker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4.3 Langacker的主观性思想之功过
        2.4.4 Verhagen的(交互)主观性思想
        2.4.5 小结
    2.5 当代两大主观性(化)思想:比较与启示
        2.5.1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同
        2.5.2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异
        2.5.3 两派主观性思想对主观性理论的启示
        2.5.4 小结
    2.6 综合评述
        2.6.1 整体观照
        2.6.2 具体观照
    2.7 本章小结
3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限定
    3.0 引子
    3.1 主观性的界定问题
    3.2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根源
        3.2.1 当前针对主观性的各种泛化解读
        3.2.2 主观性在认知语言学中备受瞩目的原因
        3.2.3 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
        3.2.4 小结
    3.3 对主观性的概念外部限定
        3.3.1 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
        3.3.2 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
        3.3.3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3.3.4 小结
    3.4 对主观性的概念内部限定
        3.4.1 区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
        3.4.2 对主观性与主观化作用层面的限定
        3.4.3 小结
    3.5 对主观性内涵的限定
        3.5.1 划清主观性与其他语义范畴的界限
        3.5.2 主观性作为非命题意义的子集
        3.5.3 划定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
        3.5.4 小结
    3.6 分层主观性思想
        3.6.1 分层主观性概述
        3.6.2 主观性的外部分层:语言(广义)-非语言-前语言主观性
        3.6.3 主观性的内部分层:语言(狭义)-言语-语篇-元语言主观性
        3.6.4 小结
    3.7 本章小结
4 狭义语言主观性及其运作
    4.0 引子
    4.1 回归语言: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提出
        4.1.1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由来
        4.1.2 确立狭义语言主观性的优先地位
        4.1.3 限定语境的作用范围
        4.1.4 主观性与发话时刻的关联
        4.1.5 小结
    4.2 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
        4.2.1 从共时来观照
        4.2.2 从历时来观照
        4.2.3 主观性标记的不自足特征
    4.3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
        4.3.1 狭义主观性的内涵:组合含义
        4.3.2 狭义主观性的作用层面:组合语境
        4.3.3 狭义主观性的表现形式:结构与意义的交互
        4.3.4 主观性的轴心
        4.3.5 小结
    4.4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主观性范畴地位的问题
        4.4.1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
        4.4.2 对不同修饰语范畴主观性的定位
        4.4.3 小结
    4.5 对各主观性范畴的认知解读—基于修正的Langacker认知观主观性模式
        4.5.1 Langacker的认知观主观性模式的挑战
        4.5.2 词项主观性的来源:识解
        4.5.3 对Langacker“概念内容-识解”模式的修正
        4.5.4 对各范畴主观性的认知解读
        4.5.5 不同范畴的主观性权重问题
    4.6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
        4.6.1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概述
        4.6.2 命题内-命题外的主观性
        4.6.3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差异
        4.6.4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互动情况
    4.7 结语
5 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0 引子
    5.1 超越分解论
        5.1.1 传统主观性研究中的分解论倾向
        5.1.2 分解论思想的不足
    5.2 词项与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
        5.2.1 词项的主观性定位:主观性潜势
        5.2.2 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隶属于经验编码功能
        5.2.3 小结
    5.3 走向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3.1 词项与构式的互动问题:认知(构式)语法观
        5.3.2 构式与词项在主观性解读中的互动问题
        5.3.3 构式对词项:构式语境对词项主观性潜势的提升
        5.3.4 词项对构式:构式的主观性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浸染
    5.4 词项-构式主观性的互动效果
        5.4.1 语义相容:主观性的集群效应
        5.4.2 语义错配:主观性的压制效应
        5.4.3 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的关联
    5.5 主观性构式:主观性的构式化
        5.5.1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主观性标记的插入
        5.5.2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动词类型的准入
    5.6 小结
6 语言主观性的结构空间
    6.0 引子
    6.1 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
    6.2 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
        6.2.1 定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2 状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3 主观化与左向移动
    6.3 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
        6.3.1 主观性结构辖域的提出
        6.3.2 情态的辖域问题
        6.3.3 认知谓词的辖域问题
        6.3.4 状语的辖域问题
        6.3.5 定语的辖域问题
        6.3.6 时体态的辖域问题
        6.3.7 主观性的辖域等级
        6.3.8 各主观性范畴的相对辖域关系
        6.3.9 辖域等级提出的意义
    6.4 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标记性
        6.4.1 主观性与标记性的关联
        6.4.2 标记性的更迭与主观性的消长
    6.5 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主客互补分布
        6.5.1 主客分工作为词义分化的理据
        6.5.2 近义构式的主客分工
    6.6 小结
7 结论
    7.0 引子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未来研究展望
        7.4.1 未来理论研究展望
        7.4.2 未来实证研究展望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3)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离合词的本体研究
        1.2.2 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3 研究任务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离合词的界定、类型和结构形式
    2.1 离合词的界定标准与类型认定
        2.1.1 离合词的界定标准
        2.1.2 离合词的类型认定
    2.2 离合词的基式形式
        2.2.1 离合词内部成分的性质
        2.2.2 离合词的类推现象
        2.2.3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2.3 离合词扩展形式、原因和语用功能
        2.3.1 离合词扩展形式
        2.3.2 离合词扩展的原因和语用功能
    2.4 小结
3.离合词的越语对应形式
    3.1 离合词的基式与越语的对应形式
        3.1.1 词汇的对应形式
        3.1.2 短语的对应形式
        3.1.3 词与短语的对应形式
    3.2 离合词扩展形式与越语的对应形式
        3.2.1 离合词加助词的越语对应形式
        3.2.2 离合词重叠形式的越语对应形式
        3.2.3 离合词加补语的越语对应形式
        3.2.4 离合词加定语的越语对应形式
        3.2.5 离合词移位形式的越语对应形式
    3.3 汉语离合词对译的一些特点
    3.4 小结
4.越南学生使用离合词的偏误分析
    4.1 语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4.1.1 中介理论及偏误理论
        4.1.2 偏误理论及对比理论
    4.2 研究客体的离合词的分类和偏误类型
        4.2.1 研究客体的汉语水平分类
        4.2.2 研究客体的离合词偏误类型
    4.3 初级阶段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越南汉语本科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3.2 越南汉语本科生与越南留学生的调查统计比较
    4.4 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越南汉语本科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2 越南汉语本科生与越南留学生的调查统计比较
    4.5 越南汉语本科生汉语离合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4.5.1 母语负迁移
        4.5.2 目的语本身的难度
        4.5.3 语言环境
        4.5.4 教材与词典的影响因素
        4.5.5 教师因素
        4.5.6 学生的学习动机
    4.6 小结
5.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策略
    5.1 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
    5.2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安排
    5.3 离合词教学设计
        5.3.1 初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5.3.2 中高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5.4 小结
6.结语
    6.1 本文的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4)近年来报刊新闻的语言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1.2 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新闻语言概说
    2.1 新闻语言的科学定义
    2.2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2.3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网络语言的异同
第3章 新闻语言的时代特征
    3.1 新闻语言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3.2 新闻语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而不断的变化发展
    3.3 新闻语言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不断的变化发展
    3.4 新闻语言表达上更加口语化
第4章 新闻语言运用中存在的弊病及原因
    4.1 新闻语言运用中存在的弊病
        4.1.1 歧视性用语的泛滥
        4.1.2 人文关怀的缺失
        4.1.3 语言暴力的频现
        4.1.4 过分媚俗性
        4.1.5 过分媚权化
    4.2 新闻语言运用中弊病的负面影响
    4.3 新闻语言运用中出现弊病的原因分析
        4.3.1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3.2 把关人作用的削弱
        4.3.3 从业人员语言文字功底和规范用语意识不够
        4.3.4 商业利益的驱使
第5章 新闻语言的规范与创新
    5.1 新闻语言的规范
    5.2 新闻语言的创新
第6章 总结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鲁迅语言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鲁迅语言观的变化
    2.1 语言:从“载道”的工具到民族心理的“指向标”
    2.2 鲁迅的语言观与翻译的政治
    2.3 鲁迅的语言观与语言的构建策略
第三章 鲁迅作品词汇的发展变化
    3.1 词形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3.1.1 词形的时尚化及功能的多样化
        3.1.2 字形的不稳定与规范趋向
        3.1.3 语素组合的多变与规范趋向
    3.2 词义的生成与消失
        3.2.1 义域义位的变化
        3.2.2 同形异实词的生成
    3.3 语境与词汇的语用策略
        3.3.1 文言文本语境与新事物、新现象的表达
        3.3.2 现代白话文本语境与词汇的“杂合”
第四章 鲁迅作品语法的发展变化
    4.1 句子语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4.1.1 引语组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化
        4.1.2 组合方式的过渡形态与创新
    4.2 句法的“杂合”与创新
        4.2.1 句法的“杂合”与严密化、情感化
        4.2.2 “性数格”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
    4.3 句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4.3.1 句长与长句组构成分的变化
        4.3.2 句式的叠架与多样化
第五章 鲁迅作品篇章的发展变化
    5.1 篇章衔接机制的显性化
        5.1.1 作为衔接标记的书写体式
        5.1.2 语法衔接的显性化
        5.1.3 词汇衔接的显性化和多样化
    5.2 篇章结构的多样性
        5.2.1 话题结构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5.2.2 话题转换的蒙太奇化
        5.2.3 篇章结构深层隐喻性语法的建构
第六章 鲁迅作品修辞的发展变化
    6.1 语言成规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凸现
        6.1.1 比喻的主观化、虚化倾向
        6.1.2 用典、仿拟与新意韵的灌注
    6.2 感性化的语言与哲理化的所指
        6.2.1 色彩的组合与生命的阐释
        6.2.2 音韵节奏的灵动与情感的体验
        6.2.3 梦的书写与现实世界的映射
    6.3 婉曲、空白与语言的张力
        6.3.1 梯级修辞:从绝端走向婉曲
        6.3.2 言的满格到诗意的空白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从研究对象看
        1.2.2 从研究方法看
        1.2.3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
    1.4 理论方法
    1.5 语料说明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2.1 引言
    2.2 基本概念
        2.2.1 “并列”与“联合
        2.2.2 并列结构
        2.2.3 并列项
        2.2.4 并列标记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2.4 小结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3.1 引言
    3.2 显性关联方式
        3.2.1 并列连词
        3.2.2 关联副词
        3.2.3 助词
        3.2.4 数词、数量短语
        3.2.5 词缀
    3.3 隐性关联方式
        3.3.1 辞格手段
        3.3.2 停顿
        3.3.3 零标记
    3.4 标记模式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3.5 小结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4.1 引言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4.2.1 形式特征
        4.2.2 语义特征
        4.2.3 语用特征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4.3.1 形式特征
        4.3.2 语义特征
        4.3.3 语用特征
        4.3.4 认知特征
        4.3.5 辞格特征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4.4.1 客观因素
        4.4.2 主观因素
        4.4.3 其他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5.1 引言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6.1 引言
    6.2 单组并列结构
        6.2.1 语义分段
        6.2.2 分段方式
        6.2.3 搭配类型
    6.3 双组并列结构
        6.3.1 分组方式
        6.3.2 形式特征
        6.3.3 搭配类型
    6.4 多组并列结构
        6.4.1 分组方式
        6.4.2 形式特征
        6.4.3 搭配类型
    6.5 小结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7.1 引言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7.2.1 音节长度异类
        7.2.2 词性异类
        7.2.3 结构异类
        7.2.4 单位异类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7.3.1 语义范畴异类
        7.3.2 语义层级异类
        7.3.3 语义量级异类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7.4.1 独用异类
        7.4.2 合用异类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7.6 小结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8.1 引言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8.2.1 使用特点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8.2.3 语序与认知
        8.2.4 使用熟练度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8.3.1 偏误类型
        8.3.2 偏误原因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8.4.1 教师方面
        8.4.2 教材方面
        8.4.3 学生方面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2 关于构式研究
        1.2.1 构式的界定
        1.2.2 构式的分类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1.3.1 关于篇章研究
        1.3.2 关于话语研究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2.1 关于换言关系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2.2 关于换言标记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3.2.1 释义关系
        3.2.2 非释义关系
    3.3 语用分析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4.1.1 “引述”及其类型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4.1.3 “引述”与“互文”
        4.1.4 “引述”与“换言”
    4.2 “用X的话说”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3 “按X的说法”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4 语用分析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5.1.1 视角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5.2 “从X的角度说”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5.2.2 视角类型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3 “从X的方面说”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5.3.2 视角类型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4 语用分析
        5.4.1 视角的延伸
        5.4.2 视角的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6.2 “往X里说”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6.2.2 构件解析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3 “说得X一点”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4 语用分析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7.4.1 语义虚化
        7.4.2 语境的作用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8.1 结构成分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8.2 结构关系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8.3 结构标记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说明
        1.6.1 语病的定义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1 用字方面
        2.1.2 实词方面
        2.1.3 虚词方面
        2.1.4 结构方面
        2.1.5 表达方面
        2.1.6 标点符号方面
        2.1.7 综合
    2.2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1 用字方面
        3.1.2 实词方面
        3.1.3 虚词方面
        3.1.4 结构方面
        3.1.5 表达方面
        3.1.6 标点符号方面
        3.1.7 综合
    3.2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1 用字方面
        4.1.2 实词方面
        4.1.3 虚词方面
        4.1.4 结构方面
        4.1.5 表达方面
        4.1.6 标点符号方面
        4.1.7 综合
    4.2 本章小结
5.总结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9)“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研究概况与不足
    1.3 研究理论与视角
    1.4 研究内容与范式
    1.5 语料与引证
第2章“有待”的性质、功能及其形式化
    2.1“有待”的性质与句法分布
    2.2“有待”的句法形式与变换
    2.3“有待”的语用功能
    2.4“有待”的词汇化与形式化
    2.5“有待”与“亟待”“急待”
    2.6 小结
    附录 1“有待/亟待/急待+X”频次分布统计
第3章“有感”的及物化与形容词化
    3.1“于”的零形化与“有感”的及物化
    3.2 类推与“有感”的及物化
    3.3“有感”的形容词化
    3.4“有感”与“无感”的区别和联系
    3.5 小结
第4章“有望”的副词化及其性质与功能
    4.1“有望”的词汇化
    4.2“有望”的历时分化与性质
    4.3“有望”的分布、功能与发展
    4.4“有望”与“无望”“在望”的不对称
    4.5 小结
    附录 2 有望/无望/在望与Vp组配统计
第5章“有幸”的性质、功能及其副词化
    5.1“有幸”的句法分布及其性质
    5.2“有幸”的副词表达功能及其解读
    5.3“有幸”的演化与功能
    5.4 小结
    附录 3“有幸”后接双音节Vp统计
第6章“有意”的副词化与主观化及其属性
    6.1“有意”的性质与功能
    6.2“有意”的副词化解读
    6.3“有意”的描摹副词性
    6.4“有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6.5 小结
    附录 4 “有意”后附Vp情形统计
第7章“有失X”的表达功能及其构式成因
    7.1“有失(X)”的性质与功能
    7.2“有失”的演化
    7.3“有失X”与“失之X”“失于X”
    7.4 小结
    附录 5“有失”类后接双音节成分统计
第8章“有+Np双”的构式化与语法化
    8.1“有+Np双”的构件属性
    8.2“有+Np双”的演化及存在形态
    8.3“有Np双”构式义认知解读
    8.4 小结
    附录 6 通行语文辞书收词情况
第9章“有+Np双”构式功能及其构式化扩展
    9.1“有+Np双”的句法功能
    9.2“有Np双”的语用功能
    9.3“有Np双”功能延伸及其再虚化
    9.4 小结
    附录 7“有+X双”频次统计
第10章“有+Vp”产生机制与动因
    10.1“有+Vp”的来源
    10.2 方言接触与类推
    10.3 肯定、否定表达的不对称
    10.4“have”与“有”的对译
    10.5 小结
第11章“有+Vp”的历时演化及其功能
    11.1 古汉语范畴内的“有+Vp”
    11.2 现代汉语范畴内“有+Vp”
    11.3“有+Vp”的结构性质解读
    11.4“有”与体
    11.5 小结
第12章 结语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博客语料库副词使用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现状
        1.1.1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
        1.1.2 基于博客语料库的汉语研究现状
        1.1.3 研究现状评述
    1.2 博客语料库简介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提取
        1.4.2 统计软件
第二章 基于大规模博客语料库副词的归类与判定
    2.1 引言
    2.2 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
    2.3 现代汉语副词的语法特征
    2.4 现代汉语副词范围
    2.5 博客语料库中词类总体情况
        2.5.1 博客语料库的基本加工
        2.5.2 博客语料库切分后词性标注、频率情况
        2.5.3 各词类词种数对比情况
        2.5.4 语料库总字次、词种数、使用频次统计
        2.5.5 初始切分副词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统计
        2.5.6 初始切分副词性语素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统计
        2.5.7 博客语料库中副词判定归类的思路
        2.5.8 博客语料库中最终副词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统计
    2.6 小结
第三章 博客总体副词的性别差异研究
    3.1 国内外副词性别差异研究述评
    3.2 男女博客总体副词词种数、频率对比
    3.3 男女各次类副词词种数、频率对比
    3.4 男女副词累加覆盖率与词种数关系对比
    3.5 男女文本数与分布率对比
    3.6 词长分布性别差异
    3.7 男女共用副词和独用副词
        3.7.1 共用副词
        3.7.2 独用副词
    3.8 小结
第四章 博客各次类副词的性别差异研究
    4.1 引言
    4.2 男女博客各次类副词研究
    4.3 描摹性副词男女博客使用差异研究
        4.3.1 表方式的前20个高频描摹性副词对比
        4.3.2 表状态的前20个高频描摹性副词对比
        4.3.3 表情状的前20个高频描摹性副词对比
        4.3.4 表比况的描摹性副词对比
    4.4 限制性各次类副词男女博客使用差异研究
        4.4.1 关联副词
        4.4.2 否定副词
        4.4.3 时间副词
        4.4.4 频率副词
        4.4.5 程度副词
        4.4.6 范围副词
        4.4.7 协同副词
        4.4.8 重复副词
    4.5 评注性副词男女博客使用差异研究
    4.6 小结
第五章 博客高低频副词的性别差异研究
    5.1 引言
        5.1.1 高频副词基本情况
        5.1.2 高频副词词长分布情况
    5.2 不同级别高频副词性别差异
        5.2.1 前10个高频副词对比
        5.2.2 前20个高频副词对比
        5.2.3 前50个高频副词对比
    5.3 不同高频范围词种数性别差异
    5.4 男女副词最高、最低频次和频率对比
    5.5 高频否定副词个案研究
        5.5.1 否定副词研究概述
        5.5.2 男女博客使用否定副词频率差异
    5.6 小结
第六章 语义韵的性别差异个案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语料库语义韵研究述评
    6.3 “严重XX”普遍性语义韵律特征
        6.3.1 基于搭配词数据描写语义韵
        6.3.2 基于数据驱动建立语义韵结构
    6.4 “严重XX”局部性语义韵律特征
        6.4.1 男性博客中“严重”的异常搭配
        6.4.2 女性博客中“严重”的异常搭配
    6.5 小结
第七章 博客重叠副词使用对比研究
    7.1 引言
    7.2 重叠副词研究状况
        7.2.1 重叠副词研究历史
        7.2.2 重叠副词研究现状
    7.3 重叠副词的范围
        7.3.1 重叠的性质
        7.3.2 重叠副词统计综述
    7.4 男女重叠副词的类别差异
        7.4.1 外在形式
        7.4.2 内在结构
    7.5 重叠副词的语用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8.3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专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一 男性博客副词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统计表
附录二 女性博客副词频次、频率、累计频率统计表
附录三 男性博客重叠副词统计表
附录四 女性博客重叠副词统计表
附录五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副词统计表
致谢

四、副词“更”运用中的弊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与现代汉语名词相关的选择性研究[D]. 柳成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2]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D]. 黄蓓. 浙江大学, 2016(08)
  • [3]对越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D]. 阮李威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近年来报刊新闻的语言特色研究[D]. 陈晓. 南昌大学, 2010(04)
  • [5]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 黄琼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6]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9]“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D]. 张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10]基于博客语料库副词使用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D]. 李二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使用副词“geng”的缺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